原文出自《初至西湖记》(袁宏道)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的典故出自曹植的《洛神赋》
欲写西湖之景,却引典故代之
首先,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初至西湖的感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其次,以虚写虚的手法,言有尽而意无穷。
再次,借他人之手,来抒己情,更能表达作者当时身处西湖美景,情感难以自持,语言已不能表达的境地。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形容的是洛神。语句出自《洛神赋》,其作者为汉末魏初著名文学家曹植。语句本质上形容的是洛神走路的姿态,又轻盈,又快捷,其意思为:“女神脚踩波浪,如履平地,那裙摆飘飘,就像地上扬起的灰尘一样”。这里的罗袜指的是高端裙子的下摆。
《洛神赋》简介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
《洛神赋》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关于史书中记载的“一女乱三曹”就不得不提到三个人,他们分别是曹操、曹丕、曹植跟甄宓。
袁熙妻子甄宓甄宓原本是袁绍给自己的次子袁熙找的妻子,由于袁熙后来要前往幽州担任刺史,就将甄宓留在冀州照顾自己的母亲。当曹操率军攻下邺城后,整个邺城自然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早就听说过甄氏美名的曹操,自然想要将甄氏收为囊中之物。可惜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儿子曹丕其中早一步闯入袁绍的府中,被甄氏美貌绝伦的姿色所吸引。等到曹操刚准备进入到袁绍的府中时,发现门口被曹丕的亲兵驻守着。
当曹操进入到袁绍的府中时,曹丕直接请求父亲将甄宓赐给自己。曹操这时候自然不会因为一个女子破坏父子之间的关系,直接同意了他的请求。当曹丕得到甄宓之后,一直对她宠爱有加,并在婚后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
关于甄宓跟曹丕的弟弟曹植到底有没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只知道曹植当初还是一个少年,第一次见到甄宓的时候,同样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他第一次觉得一个女子可以长得那么漂亮,心中难免有一丝幻想,但是理智告诉他,他们之间是不可能的,只好将幻想埋藏在心底的最深处。
甄宓跟曹丕当曹丕继位成为魏王的时候,距离曹丕跟甄宓在一起已经十多年了,即便是再漂亮的一个女子,长时间相处下去也就变得没那么惊艳了。特别是当曹丕称帝之后,后宫更不缺年轻貌美的女子,此时的甄宓跟这些年轻的女子相比,还是有一点点的差距。特别是当刘协进献二女给曹丕当妃嫔后,甄宓难免受到冷落,自然会有说出一些怨恨的话。
这些话平时听着没什么,但是在曹丕开始对甄宓产生一丝厌恶之情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在当时备受宠幸的李贵人和阴贵人挑拨下,听到这些流言蜚语的曹丕勃然大怒,直接选择以糠塞口,赐死了甄宓。即便在这时候,也没有流出关于甄宓跟曹植的谣言。
甄宓跟曹植但是在甄宓去世后不久,曹植就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经过洛水的时候,写下了《洛神赋》这首千古辞赋。虽说这个辞赋只是虚构出自己跟洛神的邂逅和爱恋,到人神道殊的无奈跟悲伤。但是不少人看完这首辞赋的时候,很自然将其跟甄宓联系在一起。毕竟在《洛神赋》当中,其实还是有不少甄宓的影子在里面。这赋原名叫《感甄赋》,明帝曹睿继位后感觉原赋名字不好听,所以将其改为《洛神赋》。也正是由于此赋,才让大家觉得曹植与甄氏之间有非同寻常的关系,但这仅仅是大家的猜测而已。
洛神原形是甄宓。
甄宓的故事:甄氏三岁丧父,建安中期,袁绍为次子袁熙纳之为妻。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氏。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攻下邺城,甄氏因为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六月率军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后宫中文德郭皇后,李贵人和阴贵人都得到宠幸,甄氏愈发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曹丕大怒,黄初二年(221年)六月,遣使赐死甄氏,葬于邺城。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立甄氏的儿子平原王曹叡为太子。曹叡即位后,追谥甄氏曰文昭皇后。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231年2月17日),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所作。《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扩展资料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
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洛神赋》可以看作是汉代铺排大赋向六朝抒情小赋转化的桥梁,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
作者简介: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子。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
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建安文学成就最高者,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歌九十余首。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