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告诉我们杜甫在月下做的事情是什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告诉我们杜甫在月下做的事情是什么?,第1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意思为“今晚正是白露时节,清辉洒满大地,不知不觉之中心里生起了些许寒意,这就自然想起了远方的弟兄,望月思乡,故乡的月亮应该比他乡更圆更明吧。”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年代:唐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赏析:

历史评价

梁启超在“诗圣杜甫”一文里曾这么写道:“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的表情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深处,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杜甫,其实也没什么错,他是多情,但他的多情却是极宽广、极深厚的那种,是「人民爱物」的人道精神,所以,他的诗篇能写的好,能像电气一样的振荡人心不无道理。而这首《月夜忆舍弟》所给人的感动和冲击,正是如上所说的那样。

文学赏析

意境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月夜忆舍弟原文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我自已故乡的最亮最明了。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

我虽然有兄弟却都在战乱中分散了,我无家可归,无法探问兄弟的死活。

我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更何况安史之乱的战争还没有停止。

诗词赏析

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诗三百首 , 边塞 , 秋天 , 月夜 , 思乡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赏析

意境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结构分析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赏析二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上两联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历史评价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代·李商隐《锦瑟》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诗三百首 , 思念 , 爱情抒情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 一作:夕阳)——唐代·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 一作:夕阳) 唐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送别 , 即景抒情山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唐代·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唐诗三百首 , 山水抒情

曲名:雁南飞

歌手:陈星

雁南飞雁南飞

雁叫声声心欲碎

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

已盼春来归

今日去愿为春来归

盼归莫把心揉碎

莫把心揉碎

且等春来归

曲名:雁南飞

歌手:陈星

专辑:雁南飞

哟哟

一群大雁向南飞

哟哟

一只孤雁紧跟随

只求惨惨的哀叫

叫的满天雪花飘

想起落破的自已哟哦

回头望望

天苍苍

低头看看

雪茫茫

几度让我南来北往

我在空中飞翔

寻找梦中的天堂

何处是我起生的地方

哟哟

一群大雁向南飞

哟哟

一只孤雁紧跟随

只求惨惨的哀叫

叫的满天雪花飘

想起落破的自已哟哦

回头望望

天苍苍

低头看看

雪茫茫

几度让我南来北往

我在空中飞翔

寻找梦中的天堂

何处是我起生的地方

想念你

想念你

想念你

想念你

我没你的孤凉

我可爱的家乡

想念你

想念你

想念你

想念你

我没你的孤凉

我可爱的家乡

我没你的孤凉

我可爱的家乡

我可爱的家乡

大雁寓意和象征如下:

大雁在我国古代文化里被尊为禽中之冠,被认为是仁、义、礼、智、信俱存的一种动物。

大雁是“仁”的象征,在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生存,其余的壮年大雁,绝不会弃之不顾,而是会养其老送其终,此为仁者之心。

大雁是“义”的象征,雌雁雄雁相配,向来是从一而终。不论是雌雁死还是雄雁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

大雁是“礼”的象征。天空中的雁阵,飞行时或为“一”字,或为“人”字,从头到尾依长幼之序而排,称作“雁序”。阵头都是由有经验的老雁轮流引领,壮雁飞得再快,也不会赶超到老雁前边,这表明大雁礼让恭谦。

大雁是“智”的象征。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是因为大雁有智,落地歇息之际,雁群中会有大雁放哨警戒。

大雁是“信”的象征。大雁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迁徙,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看到大雁南飞会想象大雁能传递自己的书信,带去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带去自己羁旅中的愁怀,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大雁也因此成了书信的代名词。

扩展资料:

大雁,是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类的统称。大雁是大型游禽,体型小于天鹅,该类群嘴甲大,嘴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鼻孔纵长;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圆;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大雁多分布于北半球,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大雁往往成群居于水边,每年春分后飞到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多单腿着地。大雁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嫩叶、细根、种子为食物,偶尔还会啄食农田中的谷物。

大雁一般是春末夏初产卵,雌雁单独负责孵化的任务;大概30天之后,雏雁就可以出壳,雏雁出生30分钟以后就可以下水;寿命约31年。

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大雁夫妻一经结合之后,就形成固定伴侣。中国古书《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药典中均对雁肉有详细记载: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祛风寒,壮筋骨,益阳气。

人工饲养的大雁羽绒保暖性好,一般比较硬的羽毛可用来加工成扇子、工艺品等,而轻软的羽毛可作枕、垫、服装、被褥等填充材料。

下一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原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歌赏析

这首短诗的核心是一个“忆”字,忆的时间是秋天的“月夜”,忆的对象是“舍弟”。诗的前四句,写的是时间,通过“戍鼓”、“雁声”两种声音和“露”“白”“月”“明”两种色彩勾勒出一幅边塞秋夜图。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乾元二年(759)秋天作者流寓秦州的时候。

秦州的边地风光,作者凄凉的心境,也都流溢于字里行间。流寓边地的作者思乡之情切,由思乡到思念他的几位弟弟。月光普照大地,本来是一样的;由于作者思乡之情深切,所以认为是“月是故乡明”,从而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少时读红楼,对于宝黛三人的爱情纠葛总是很不解,为什么宝玉如此爱黛玉却还要去招惹宝钗呢?黛玉的心里一直都有着深深的不安感,这都是宝玉太过花心的缘故。宝玉是一个很温暖的男孩子,黛玉也并不介意宝玉去爱护别的女孩子,只是黛玉要确定自己在宝玉心中的位置,想要一份坚定不移的喜欢。

宝玉心里有黛玉,可是看到宝钗就会忘了黛玉。有一次元春给宝钗和宝玉赏赐了共同的礼物——红麝香珠串,于是宝玉就正好来看望宝钗,看到宝钗带着红麝香珠串的美丽的胳膊,宝玉都看得分神了。黛玉恰好赶来,看到了这一幕,于是黛玉就笑话宝玉为“呆雁”。一个小小的词语带来无数的牵扯。

第一,黛玉说出的“呆雁”就是宝玉,纠结三人的爱情悲剧

黛玉说的“呆雁”不是别人,正是宝玉,这只大雁带来了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悲剧。宝玉爱情的不确定,家里人对黛玉和宝钗的选择,他们三人似乎从来都没有自主婚姻和命运的可能。

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

“呆雁”重点的是在呆,宝玉看着宝钗的胳膊愣住,宝钗见此都不好意思了。宝玉对宝钗并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慕,宝玉只是单纯的欣赏宝钗的美,只是他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让宝钗和黛玉都误会了。黛玉这个时候也是有小小的吃醋,但是又不能表现得很明显,所以她就调侃宝玉让他知道分寸。

在青春期的时间里,男孩子也许都比女孩子开悟的晚,宝钗和黛玉都懂得彼此的心思,可是宝玉却不知道专一的爱一人,他对谁都很好,对谁都避嫌,他这样的暧昧的态度让人糊涂,他招惹了两个女孩子,也必然会对她们带来伤害。

不过所幸宝玉看到了龄官和贾蔷的爱情,他重要明白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来爱他,他也不可能得尽天下女儿的眼泪,他只能得到一个人的爱,也只要守护着一个人,他动了爱情的专一性,也明白了对黛玉的专情,此生注定他爱黛玉,而负了宝钗了。

第二,宝钗放飞的大雁风筝正如她和宝玉的缘分,要走留不住

宝钗和宝玉之间的感情很微妙,因为“金玉良缘”传说的缘故宝钗对宝玉从最开始的看不惯、刻意避嫌在,到主动接近、流露爱意,再到失望和期待,这些情愫不断充斥着宝钗的情绪。宝钗和宝玉看似有缘其实无份,宝钗放飞的大雁风筝暗示了她和宝玉的结局,线在手里却总是留不住。

《红楼梦》第七十回,大家放风筝,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大雁是有情有义的动物,雌雁雄雁相配,向来是从一而终。不论是雌雁死或是雄雁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

宝玉终究和宝钗是有一段缘分的,看似他们可以如大雁一般双宿双栖,可是后来宝玉出家,宝钗能够守候的只是一个念像。宝钗曾经做的《忆菊》里有“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的诗句,宝钗思念宝玉好想北归的大雁能够带来宝玉的消息,可是谁知一切都是徒劳,没有云中锦书,也没有月满西楼的喜悦和浪漫,宝钗只能听着捣衣石声不由怔怔出神。宝钗终究抓不住将要远走的宝玉,婚姻只是一场悲剧。

第三,黛玉和大雁的联系,无一不与宝玉相关

宝钗和宝玉有大雁情,黛玉和宝玉之间同样是有雁语,黛玉所与大雁相关的事都和宝玉有关。宝玉正如黛玉身边的大雁,终究不合时宜。

黛玉有一个小丫头叫做“雪雁”,她跟随黛玉一起长大的姑娘,紫鹃和她都暗示了黛玉去世的命运。杜鹃泣血、雪雁难存,黛玉终究难逃悲剧的命运。她和宝玉纵使有缘,可是却也无份相守。

黛玉说宝玉是一只“折足雁”,她也宝玉的感情好似也会在半路夭折一般。

第六十二回, 黛玉替宝玉说酒令,听黛玉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 这是鸿雁来宾”。

秋雁哀嚎,声声都让人入愁肠,虽然是鸿雁来宾却终究没有结局。黛玉和宝玉相爱一场,虽然刻骨铭心却敌不过现实的无可奈何。

总之,宝玉就是那一只“呆雁”,他喜欢黛玉却时时在招惹宝钗让黛玉落泪,他喜欢黛玉却无力为宝黛姻缘守护。宝玉是一只深情的大雁,却同时辜负了黛玉和宝钗两个姑娘,大雁虽好不是良缘。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5605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