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和杜拉斯的作品好看吗?可否推荐几本他们比较经典的作品

卡夫卡和杜拉斯的作品好看吗?可否推荐几本他们比较经典的作品,第1张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艰苦创业成功,形成粗暴刚愎性格,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亲,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阻影中”。母亲气质抵郁、多愁善感。这些对后来形成卡夫卡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具有重要影响。卡夫卡小学至中学在德语学校读书,后学会捷克语,自幼酷爱文学。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不久迫于父亲之命改修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卡夫卡中学时代就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对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产生极大兴趣。大学时代,接受了存在主义先驱、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思想并受到中国老庄哲学的影响。在爱好文学的同学马克斯·布洛德的鼓舞和支持下,开始文学创作。并与布拉格的作家来往,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写成了他后来发表的首篇短篇小说《一场战斗纪实》(1904)。在法院实习一年,在“通用保险公司”当见习助理后,1908年到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1921年卡夫卡肺结核复发,咳血。1922年6月辞职。养病期间除继续创作外,游历欧洲各地。1924年因肺病恶化,医治无效,于同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近郊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强暴的父亲的阴影之下,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形成了孤独优郁的性格。他害怕生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害怕结婚成家,曾先后三次解除婚约。德国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安德尔十分准确而形象地概括了卡夫卡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对形成卡夫卡内向、孤独、忧郁与不幸人生的较为完整公允的阐述。

  卡夫卡创作勤奋,但并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工作之余的创作是他寄托思想感情和排谴忧郁苦闷的手段。许多作品随意写来,并无结尾,他对自己的作品也多为不满,临终前让挚友布洛德全部烧毁其作品。布洛德出于友谊与崇敬之情,违背了卡夫卡遗愿,整理出版了《卡夫卡全集》(1950—1980)共九卷。其中八卷中的作品是首次刊出,引起文坛轰动。

  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是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是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来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阐述事实,而是抗除这个世界,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

  另一部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经理把绝食表演者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这里的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另外一些小说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如《判决》和名篇《乡村医生》,这里,现实和非现实的因素交织,透过这些荒诞的细节和神秘的迷雾,这里寓意着:人类患了十分严重的病,已经使肌体无可救药。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医生医治不了的,这里的医生最后也变成了流浪者。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长篇小说《城堡》可以说是《审判》的延续,不仅主人公的遭遇继续下去,主要精髓也是一脉相承。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中写到:中国老百姓被驱赶去建造并无多大实用价值的长城,他们连哪个皇帝当朝都不知道,许多年前的战役他们刚刚得知,仿佛是新闻一般奔走相告。“皇帝身边云集着一批能干而来历不明的廷臣,他们以侍从和友人的身份掩盖着艰险的用心。” “那些皇妃们靡费无度,与奸刁的廷臣们勾勾搭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纵欲恣肆,恶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饭。”他还写出了表现民主主义思想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恰恰是有关帝国的问题应该去问一问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的最后支柱呢。”

  因为**而成就一个作家的事,总是屡见不鲜的。《情人》与杜拉斯就是这样。杜拉斯从十几岁开始写作,但直到她70岁的时候,《情人》的出版,不,是《情人》拍成**后,她才广为人知。《情人》出版于一九八四年,当年就荣获龚古尔文学奖,这使得杜拉斯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法语作家。一九九一年,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成功地把这部名噪一时的自传体小说搬上银幕后,又使得杜拉斯成为当今世界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之一。也正是《情人》这部**,才使得中国读者熟悉她。

  杜拉斯在写作《情人》时,已是七十高龄。她18岁离开出生地越南,奔赴巴黎读书。念的是法学、数学与政治学,但她却迷恋上了文学,并且走上终生从事职业写作的道路。《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 。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情人》的独特魅力之一是它的语言,她的语言对历史具有俯瞰式的洞察力,对回忆的积压表现得富有张力、深邃、沉痛,从而使文章中充满了悲绝的意味,读后让人唏嘘不已而又回味无穷。杜拉斯是一位极端唯美的实验型作家,平庸与通俗为她所不屑,她是那种把风格与先锋视为至高目标的作家,也是那种善于制造警句的作家。对语言的挑剔使得她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与震撼力。

  《情人》的魅力之二是它场景唯美的描述。你看《情人》的场景:八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殖民地时期的越南,发黄的湄公河上漂浮着菜叶、杂物,河水湍急,大地倾斜。轮渡上伫立着一个打扮不伦不类的少女,她头戴一顶男帽,脚穿一双廉价却缀满饰片的鞋子,一只脚踏在舷栏上,眺望远方。“他们一次次地激情相拥,除了做爱,还是做爱,什么都不多想。屋外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伴随着他们的呻吟;来来往往的人的影子,透过木格子的门和窗投进来……”大胆又不失含蓄的镜头处理;最后,那场不同寻常的唯美的离别;那首肖邦的圆舞曲,小姑娘终于轻轻滑落的泪水……

  《情人》的魅力之三是它的基调的绝望。杜拉斯笔下的爱情是绝望的,灵魂是绝望的,肉体是绝望的……甚至连语言都是绝望的……在《情人》里,湄公河上十六岁的白人小姑娘与中国北方的黄皮肤男人的爱情就是如此。

  《情人》的最大魅力还在于它的自传性 ,真实的自传性。作为“情人”的杜拉斯,以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在岁月的风尘染白鬓发之际,回眸那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依然有力量用极其惨痛的语言表达出人生的悲剧,把爱与恨演绎得如此分明、紧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情人》中绝望无助的性爱,无言悲怆的离别,爱到尽头的孤独感,使人流涕,令人痴迷。只有杜拉斯才能把把爱情的本质阐述得如此淋漓尽致。

  也许,那份伤痛,那份绝望的无助,那份无法理解只可体察的苍茫。

 杜拉斯的《情人》主要通过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家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故事,折射出西方世界感情生活的不同侧面。下面是为读者朋友们搜集整理的情人读后感,欢迎阅读。

 情人读后感(一)

 情人,若只是一种欲望交流意义上的情人,会简单也肤浅的多。若已经关乎灵魂上的东西,就变得复杂和不好收拾了。欲望本身不是真正的痛苦,是欲望被人赋予道德意义上的评判,道德一旦否定某些事,就痛苦甚至令人绝望。

 早熟的杜拉斯在15岁那年,站在湄公河一条渡船上,船的旁边有一辆黑色的轿车,这位比她大12岁的华裔男子主动送她去学校,于是故事开始。他们在一座单间公寓私会,她奉献她的童贞,之后常在此幽会。男人疯狂的爱着她。第一次,她对他说:我另可让你不要爱我。即便是爱我,我也希望你像和那些女人习惯做的那样做起来。对她而言,她需要的是他的钱,而已。这个安然的女人生活在如此怪异扭曲的家庭背景下,一个绝望病态的母亲,一个嗜赌如命可怖的大哥哥,一个“什么都不理解而什么都怕”的小哥哥。母亲如此羞耻与她女儿的不堪行为,却满足于女儿这种方式下的金钱供应。人生不只是如初见,过程只是为结局做铺垫。中国男人最后与素未谋面的中国姑娘结婚,作为情人的她也是结了婚、生育、离婚并开始写作。当她已经老了,这个男人对她说: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我享受绝望的东西,它有无力之感,变得凄美,它不再落入世俗的冷眼旁观之中,好像绝望的事情本身已经为此付出代价,甚至超乎那种代价了。

 语言很破碎、随意,就像破碎、随意的灵。但是这一切又不是失控的,似乎增添了很多维度。不用投以同情或绝望的目光对情人,情人将人之性欲释放出来,把羞耻刺穿剥落交给爱情。罪恶是可以被善所包容。人回归到原本可以获得的欢乐之中。“吻在身上,催人泪下。流泪哭泣竟是对过去、对未来都是一种安慰。”“他呼吸着她的面容。他呼吸着眼前的一个孩子,他两眼闭着呼吸着她的呼吸,吸取她身上发出的热气。”“他怎么说,就让他照他所说的去做,去寻求,去找,去拿,去取,很好,都好,没有多余的渣滓,一切渣滓都经过重新包装,一切都随着急水湍流裹而去,一切都在欲望的威力下被冲决。”

 矛盾只是矛盾,似乎不会溶解不会顺应规律循环。的确,这种爱情很新,很强烈,强行的现世力量,打破的只是爱情的形式,却内化了爱情的内容。小小的情人是个爱玩火自焚的人,厚颜无耻和纯洁无暇都是内涵。按照她的绝望,我也只是短暂寻找一点虚妄的情欲。

 情人读后感(二)

 昨天看完了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情人》,感觉整本书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情感故事没有千折百回的情节,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亦没有精彩华丽的语言,因它的平淡无奇,这本书曾被我几度搁起,薄薄的页数十来天才得以读完

 可是,由于两人家境背景的悬殊,最终两人还是劳雁纷飞,各奔西东作者在描写少女对待华裔少爷的感情和态度时,语气平淡乃至淡陌,这种淡陌,我理解成是作者的超然和淡定,在这种超然和淡定的背后,我看到了她对这段无望爱情的深深地无奈和恋恋地不舍毕竟,他是第一个带给她温暖,体贴和爱情的人,也是后来带给她切肤之痛的人

 联想到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情,有希望的,没希望的,轰轰烈烈的,平淡无奇的,只要是赋予真心,认认真真的爱了,无一例外会让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情人读后感(三)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仅仅几句话的开端就把我吸引住了,不太喜欢看外国的作品,因为翻译者已经按照自己的感觉把作者原来的情感改变。而《情人》的开端被杜拉斯寥寥几语诠释的深厚而浓烈。

 自此喜欢情人,喜欢杜拉斯。

 《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 。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浓厚的自传色彩,不同凡响的爱情叙述,使杜拉斯成为当代法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小说《情人》以一个法国少女与中国少爷在越南西贡偶遇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它通篇渲染了一种疯狂而悲绝的爱情,蕴藏了生命最大的激情。她在引导着读者进入一个生活与艺术交织的空间,领略着异国情调,承受着生命中最沉重、最美好的压抑……在充满黑色的情绪流淌中,最为重要的是她突然就唤醒了你的记忆,往昔的一切如花朵在脑海里开放出绚丽的姿容。这里记录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奇特的经历,特别是在黑夜降临的时候,我们正在沉睡,这种经历就像无声的音乐,覆盖了我们赤裸而美好的肉体,在心灵的底层静静地睡着。我们以自己苍白的经历,去呼应着来自《情人》里“冻结在那冰块里面”的救援之声。

 我需要他的钱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治病,我需要他的钱供荒*无耻的大哥寻欢作乐,我需要他的钱改变这穷困潦倒的家。这位黄皮肤的情人带着我

 们全家人,去上高级餐馆,去逛夜总会,满足我们可悲的虚荣和自尊。

 我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怪异扭曲的家庭中,纯朴、刚强却被世人欺骗,最终绝望的母亲;残暴丑陋、恶魔般的大哥;倍受屈辱而默默忍受的小哥哥。他们虽然瞧不起我的中国情人,极力反对他,却无耻地以我的肉体作交易,满足他们的金钱欲望。我的爱,从做童妓的时候就被人偷走了。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地幽会,尽情地满足情感和欲望的需要。

 但这段感情终究还是一段感伤绝望的爱情。我不能战胜肤色和民族的偏见,不得不离开印度支那,回巴黎定居。他也挣脱不了几千年封礼教的羁绊,不得不尊从父母之命,与一位素未谋面的中国姑娘结婚了。

 许多年过去了,我结婚、生育、离婚并开始写作,他和他太太来到巴黎并给我打了电话。他说他和从前一样,还爱着我,他不停止对我的爱,他将爱我,一直到死……

 杜拉斯在道德上是反对派,在既定的社会规则安排之外去占卜自己的命运,不仅是行动上的,不是被迫的,而是毫不费力地抛除道德的心灵枷锁,以自主的思考自决地审视内在的欲求,采取自觉的行动。从个人生命欲求的角度发现现实思想规则、行为规则的冲突。深刻的角色特征成为小说突破文本局限唤起广泛反应的内在要素。

 《情人》中叙述者“我”与其类同幻象的相互认同,及在其它作品中的不断认同,构造出社会背景中的道德张力:“这位夫人和这个戴平顶帽的少女都以同样的差异同当地人划分开。她们两个人都是被隔离出来的,孤立的。是两位孤立失群的后妃。她们的不幸失宠,咎由自取。她们两人都因自身肉体所富有的本能而身败名裂。她们的肉体经受所爱的人爱抚,让他们的口唇吻过,可以为之而死的死也就是那种没有爱情的情人的神秘不可知的死。问题就在这里,就在这种希求一死的心绪。”(王道乾译)异样的道德意识产生于这样的道德环境,只要这样的道德环境还在带来痛苦,文本中另类的道德便有它存在的意义。

 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断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象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 思考回忆 否定的道德曾经预示了爱情的不可能性,可真切的爱的感觉将预示新的道德的可能性,作者用道德心理将自我与社会联结起来。抛弃道德的庇护是为了抨击社会中的虚伪,抗争一种压抑人的伪善。 观照了道德主体与道德环境,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探讨小说中体现的道德心理的意蕴。

 杜拉斯以非常平静的语气讲叙道德边缘地带人们的生活。矛盾仅仅是矛盾,痛苦仅仅是痛苦,没有对错,只有善对人们造成的摧残,恶却使人们回归精神安宁的历史。人们没有思考,只有记忆,没有反抗,只是自然而然地行动,因为不曾思考,所以不曾屈服。传奇式的恋情沾染着深深的悲剧色彩,却又那么纯洁动人,不带有任何理性因素,就是那样一种一旦开始就要不可遏制地进行下去的爱情,快乐而无害,爱是无辜的,却被社会不容,被道德谴责。权势、歧变、

 战争,它们设定一套道德凌驾在真情实感之中,有这样一些无知的人坚持自己的真情实感,它们的真诚意味着对道德的重新设定。从人的需求、人的尊严的角度来设定道德,还是从社会、从政府的角度来设定道德,这是产生冲突的症结所在,这里可以自然地引出是人具有终极的意义还是道德具有终极的意义的问题。我想,杜拉斯一定是同意前者,并且将悲剧之美赋予那些与主流道德不合的人物,以历史性的追求来展示对道德的另外一种理解。审视社会以及形成社会的文化。杜拉斯的小说中,社会作为与个体保持距离的背景,只是一些流淌不已的概念,从不表明自己的独特之处,外界之物都是历史地存在,象时间一样不能区分,不可阻挡。

 情人读后感(四)

 除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记忆中很少读法国作家的作品吧,这两周抽时间读完了杜拉斯的《情人》一书,虽不甚明白,但终究还是稍有体会。正如译者所言,杜拉斯的作品是深涩难懂的,时间空间人物的转换过快,往往使得读者迷惑而不知其所言何物。

 我已经老了。

 简单的开头,却不知承载了多少岁月的沧桑,世事的煎熬,容颜的摧残;又不知有多少的自悦自喜,心醉神迷,流连忘返,恐怕只有杜拉斯自己能够明白其中的滋味吧。

 冷漠的母亲,贪婪的大哥,懦弱的小哥,绝望是那么的彻底。

 然而,终有一天,她遇见了自己的情人,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存不存在爱情的情人,只是知道,她需要他,而他也需要她。当白日已尽,他们在一起相互取暖,相互慰藉;有时,她会莫名觉得眼前这人像是自己的父亲,但就是这样他们彼此拥有。

 可是后来,他们不能在一起。

 港口消失了,接着,陆地也消失了。航船横越大洋,她最后还是走了。

 再后来,经历几次结婚,生孩子,离婚;最后,他带着他的女人来到巴黎。他给她打来电话,她一听声音,就听出是他。他说:我仅仅想听听你的声音。她说:是我,你好。

 后来他不知道和她再说什么。

 故事到此为止,仅此而已,你不知还会发生什么,但那不重要了,是吧毕竟往事已成追忆。

 总体来说,小说大多关于爱情、死、希望这些观念。

 没有爱的爱情,爱的对象便变成了“物”。

 “继而引出极度的痛苦,深可悲戚的情景,而运笔又偏于枯冷,激情潜于其下,悲剧内容既十分沉重又弥漫全篇,很是低沉悲伤。”

 情人读后感(五)

 尽管心中有千般不愿,我最终无法否认,《情人》正如它的包装,是一本“穿越”形式的“言情小说”。 可这是一本怎样的“言情小说”啊!当我还年轻的时候,也以为爱情就是琼瑶,席绢,就是杨过与小龙女,罗密欧与朱丽叶。男女主人公历尽磨难终于彼此牵手,开始幸福的生活,或者死。 又是怎样一种“穿越”呢

 当随处可见纯情少女落入古代,全知全能呼风唤雨,顺手推倒个把心仪的英雄,谁也不会觉得把推倒的对象替换成“诸葛亮”就会更了不起吧。 游尘和诸葛亮。他们没有历尽艰辛只为和对方在一起。事实上,她以玄幻的方式直接空降到诸葛亮的身边,并迅速和他产生了“暧昧”——容我称其为爱情,总之一切顺利得不像小说。目标若是成为诸葛亮的妻妾,开始幸福的生活,这故事很快就可以结束啦。 可它才刚刚开始——原来爱情,只是这个故事的起因。那后来呢 后来却是真实的。真实得让每个读者都认为,作者的确活过那个年代,作者就是在死后又返回现代的那位游尘。游尘和诸葛亮相爱了。

 正如诸葛亮为汉国献出一生,这个女孩也把自己的一生如数交给了他。最开始,她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她花费许多时间把自己变成一个古人。而后她学会了武艺,学会了政务……她学习乱世中的一切,逐渐得以成为诸葛亮的一根手指,一条臂膀——大汉丞相诸葛亮更需要这样的情人吧。她替他周旋在每一个地方:沙场上案牍间,唯独没有适合发生浪漫的地方。不是不能嫁,不是不想嫁。但在如山的国事面前,就连为他洗衣做饭,都只是奢侈的想象。游尘,这个聪明逗趣的女孩儿,当然不是生来就适合做这些事情的,可她用自己的方式,把一切都做好了,叫诸葛亮怎能不爱呢 大汉丞相诸葛亮,却不是一个谈情说爱的人。再后来他们都老了,皱纹爬满他们的面孔。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她分明知道完整的历史,却终究无从改变一丝一毫。再后来他们都死了,他留下了名字,她没有。 当爱情成为起因,结果就惟有面对真实。为爱而死有什么难难的是为爱而活,一生苦心经营。

 那些口称“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的人们,怎知吉言背后暗示着多少酸甜苦辣。那些把爱情当作结局的言情小说,想过人心反覆世事难料,会有个连作者也无法驾驭的隐藏结局吗 因为太真实,所以太多情。哪怕对言情小说麻木,哪怕旧版《情人》已看过多次,我相信你仍然会被新版《情人》深深打动。你会不由自主地沉醉于那个世界,和游尘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爱,以及最重要的:一起作为。

 你会深深地感到:即使是英雄辈出,精彩纷呈的三国乱世,也遮掩不了这一段真实如璞玉的爱情,它散播着最美也最久远的光辉。 整篇文章展示着一种压抑的基调对生活的无奈和悲观对生命和生命中美好事物的失望爱不一定给人带来快乐爱往往无间痛苦的原因如:母亲对大儿子的溺爱这种不公平的爱给弟弟妹妹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儿时少年时的生活环境会给一个人今后生活观念带来定格般的影响会很自然地产生心理畸形一部成功的作品来自作者的真实生活作者的多部小说都是以二三十年代的印度支那为背景也正是作者少年时的真实生活环境小说本身是记忆中的画面和片断不断穿插而形成的这种支离破碎的叙事方法刚好反映了离经叛道爱情当事人的极度痛苦文章表达的枯冷表现了这种生活的低沉悲伤压抑让我想起另一部小说<洛丽塔>两部小说改编的影片拍摄手法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低沉炎热压抑吸毒一样无法自拔每次快感后的悔恨

 情人读后感(六)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读完后有点茫然,并不能完全读懂。外国名著翻译成中文总是让人读起来感觉有点涩,不是原汁原味儿。书名为《情人》,却不是以爱情为主要线索。我看到一个女人对于女人本身、对于成长、对于遗忘、对于爱情、对于孤独、对于生活、对于死亡、对于永恒、对于荒诞的见解。

 小说的开头写到: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样的开头让人感觉到法国特有的浪漫忧郁的气质,让人感觉到作者自传的真实性,却又让人如此的绝望。回忆中的往事,清晰与朦胧、真实与虚幻,交织一起,汇集而来。欲望与激情,附于肉体便存在,否之便不存在。

 故事的色泽就像是印度潮湿的夏天,让人总也摆脱不了,昏昏然的。他们本能的相互依赖、相互伤害,暧昧不清。小说中同时透射着厚颜无耻与纯洁无瑕的光耀,回避着思维中惯有的理解。杜拉斯的深刻之处,在于将人从欲望的道德中解放出来,交还给永恒的爱情。使人退却、惊惧的犯罪感被纯洁而自然地打碎,人得以回归原本属于自己的欢乐,无拘无束地继续生命的探求。真正的痛苦不是欲望,而是人类把恶赋予了欲望。杜拉斯写出了纯洁无辜的欲望,它充满了不曾被人发现的力量和美。在这样的力量和美之中,人获得自我、获得爱情。

 情人读后感(七)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唱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场景竟是《情人》的开篇,甚至在想,作词的人是不是也看了这本书然而文学总是在某个主题上给人以共鸣,《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叶芝写给女友毛特·冈妮的诗作。我被这首诗打动,也被情人的开篇所打动。

 记得以前看王小波的杂文时,有一篇专门讲到过《情人》这部书,于是好奇心起,特地去找了这本书看。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侯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的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是开头,一个被许多人推崇的开头。

 有人说,最伟大的作家不是作家,而是翻译家。这个备受人喜爱的开头正是翻译家王道乾所译。

 《情人》是杜拉斯在年逾70的时候所写的。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在岁月的风尘染白鬓发之际,回眸那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依然有力量用极其惨痛的语言表达出人生的悲剧,把爱与恨演绎得如此分明紧密。杜拉斯出生在越南嘉定,18岁后离开越南。而《情人》这部书像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体色彩。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70岁的杜拉斯早已失去了年轻时的美貌,就像书本的开头一样。但小说毕竟是小说,不能等同于自传,书中的情节虚实相间。但唯一真实是这本书传达出了作者本身对生活中种种情感的理解。

 书中的女主角在渡河的时候与中国富商的邂逅,这是故事的主线,同时还穿插着叙述了自己的家庭。女主角的父亲早逝,在作者的笔下女主角的母亲溺爱大儿子,而女主角和她的弟弟则时常受到母亲的冷落。

  语言

 我对于一个外国作家作品的语言感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译者的语言风格。

 “八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殖民地时期的越南,发黄的湄公河上漂浮着菜叶杂物,河水湍急,大地倾斜。轮渡上伫立着一个打扮不伦不类的少女,她头戴一顶男帽,脚穿一双廉价却缀满饰片的鞋子,一只脚踏在舷栏上,眺望远方。”

 这是描写渡河时的语句,也是女主角给人的第一印象,用语大胆而不失含蓄。

 极其简单的情节,在杜拉斯的笔下被分割成碎片,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述着简单的事实,被拆散、被打破,被割裂;而承载着某种不定的情境、状态的长句终于走到尽头时却遭遇到猝不及防的质疑和否定。书中的故事情节并不完整连贯,有时某个出现的片段乍一看会有突兀之感,若是从整部书的角度看便容易理解得多了。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个精彩的比喻:杜拉斯就像成语故事里的刻舟求剑者,在横渡湄公河时,一不小心迷失了爱情,她永不疲倦的打捞着记忆。她将爱人的形象刻在被太平洋的潮水不断冲刷的堤坝上。她已经在这里沉沦。

 她的记忆是碎片的,语言也是碎片的但同时也蒙上一层幽寂的色彩,整部书的语言没有大起大落的情感,只是一种平淡的叙述。就像是年迈的作者面对面向年轻人讲述自己的往事一般。

 情感

 这部书所讲的不单单是一个法国少女与中国富二代的邂逅,在作者打捞自身回忆的同时也牵扯出了她生活中曾经存在过的种种情感。

 她多次在文中提到已经去世的弟弟,可见弟弟是她长久以来的精神寄托,我甚至觉得她对弟弟的那种情感不仅仅是姐弟之情,还有她对同寝室室友的依恋,超越一般的友谊并夹杂着一些其他的欲望。

 而文中的主线,那个中国男人,我在表面的语言上很难找出她对这个中国男人的赤裸裸的仰慕喜爱之情,而这个中国男人对她却有着深深地迷恋。他们两个相互交合,无论怎样亲密,都无法逾越自身无限地靠近彼此。杜拉斯笔下的爱情总是透着欲望的灼热、绝望的冰凉,碰撞的喧嚣、归复的沉寂。永远无法接近的距离。

 世间的情感何其多,而《情人》却道出了最难以言明的几种。

 “当你老了……”不知道世间有多少人反复吟诵着叶芝的情诗,有多少人摘录着杜拉斯的开头。美好的爱情描述总是令人向往。只是现实永远都与想法背道而驰。

 一个人的年纪越大,好奇心就越弱,激情也在逐年消减。我不知道在我年迈的时候是否还会像杜拉斯一样追忆自己的青春……

楼主您好O(∩_∩)O~~

您要的资源正在空运中咯快打开邮箱接收吧

如果5分钟后还没有收到

请检查垃圾箱或者追问我

我将及时为您解答~~~

如果满意呢,希望您及时采纳~

您的采纳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除了参见贵族少爷们没有,其他已发

《我的青梅竹马-从天堂到地狱的的生活》

墨舞碧歌《和首席社长谈谈情I,II:路从今夜白(全本+出版)》

邂逅亿万大人物VIP全文大结局(完结)

玛格丽特·杜拉(Marguerite Duras,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作家。

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即后来越南的西贡/胡志明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在印度支那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成了她创作灵感的源泉。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 - Duras 杜拉。

杜拉的在大学里学过数学、法律和政治学。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后来参加过抵抗运动并加入***;1955年被***开除党籍。

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年)。后来作品中,她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如《广岛之恋》(1959)《情人》(1992)。同时她本人也拍摄了几部**,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们》。

杜拉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创作的一部小说。这个故事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描述杜拉很难: 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她自己写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着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征地的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无穷的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

玛格丽特·杜拉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编辑]杜拉的作品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维·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 1968, 伽利玛

《毁灭,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她说》 ** 伯努瓦·雅戈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太阳》 1971年/**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

《卡车》1977年/剧本 子夜 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1977年 子夜 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

《塞扎蕾》 1979年/**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阿尔巴特罗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黑头发》 1980年 《**日志》

《阿伽达》 1981年 子夜

《阿伽达或无限阅读》 1981年/**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

《大西洋人》 1981年/**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 1984/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戏剧,1943年一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1914年生于法国统治越南时代西贡市北郊的朱登地方。18岁首次返回祖国法国。在巴黎在大学攻读法律、数学、政治学。但却立志要做小说家。1942年出版处女作《厚脸皮的人们》,接着又出版《静静的生活》、《太平洋的波堤》、《吉尔布达的水手》等小说。当法国掀起新潮热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他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曾获文学奖。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撰写**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扁世界。之后她编剧的另一部片又获大奖,她的名气更响了,她的小说纷纷被改为**。1966年她开始了导演生涯。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

1996年3月3日,星期天。深受欢迎的法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走完了81年的生命旅程。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具有一个预言般的名字--《这是全部》。

代表作品

1943:《厚颜无耻的人》(小说)

1944:《平静的生活》(小说)

1950:《太平洋大堤》(小说)

1952:《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小说)

1953:《塔尔基尼亚的小马》(小说)

1954:《林中的日日夜夜》(小说)附:《蟒蛇》、《多丹太太》《工地》(小说)

1955:《广场》(小说)

1958:《如歌般的中板》(小说,中译本题为《琴声如诉》)

1959:《塞纳-瓦兹的旱桥》(剧本)

1960:《夏夜十点半》(小说)《广岛之恋》(**剧本)

1961:《长别离》(**剧本,与钱拉·雅罗合作)

1962:《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小说)

1964:《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小说)

1965:《戏剧第一集》:《河流与森林》、《广场》、《音乐喜剧》;《副领事》(小说)

1966:《音乐》(**剧本)

1967:《英国情人》(小说)

1958:《英国情人》(剧本)《戏剧第二集》:《苏珊娜·安德雷》、《林中的日日夜夜》、《是的,也许是这样》、《萨加语》、《一个男人来看我》。

1969:《她说毁灭》(小说)《她说毁灭》(**)

1970:《阿巴恩,萨巴纳,大卫》(小说)

1971:《爱情》(小说)《**的,太阳》(**)

1972:《娜塔丽·格朗热》(**)

1973:《印度之歌》(**剧本)《恒河的女人》(**)《娜塔丽·格朗热》附:《恒河的女人》(**剧本)

1974:《说话的女人》(同扎维埃·戈蒂耶谈话录)

1975:《印度之歌》(**)

1976:《巴克斯泰尔,维拉·巴克斯泰尔》(**)《她在威尼斯时的名字在荒凉的加尔各答》(**)

1976:《林中的日日夜夜》(**)

1977:《卡车》(**)《卡车》,附:《同米歇尔·波尔特谈话录》(**剧本)

《玛格丽特·杜拉笔下的地点》(同米歇尔·波尔特合作写成的谈话录)《**伊甸园》(剧本)

1978:《夜船》(**)

1979:《夜船》,附:《凯撒城》、《反面的双手》、《奥雷丽亚·斯代内》(**剧本)

《凯撒城》(**)

《反面的双手》(**)

《奥雷丽亚·斯代内,奥雷丽亚·梅尔布尔纳说》(**)

《奥雷丽亚·斯代内,奥雷亚而·旺库韦说》(**)

1980:《维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滨》(小说)《坐在走廊里的男人》(小说)《80年夏》(随笔)《绿眼睛》(**剧本)

1981:《阿加塔》(小说)《阿加塔与没完没了的阅读》(**)《外界》(随笔)《年轻姑娘与男孩》(录音磁带,扬·安德烈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朗读)《大西洋人》(**)

1982:《罗马对话》(**)

1982:《大西洋人》(小说)《萨凡纳海湾》(剧本)《死亡的疾病》(小说)

1984:《戏剧第三集》:《丛林困兽》、《阿斯贝尔思的证件》、《死之舞蹈》;《情人》(小说)

1985:《痛苦》(小说)《音乐续集》(剧本)《契诃夫的海鸥》(随笔)《孩子们》(**,与让·马斯科洛和让-马克·蒂里纳合作)

1986:《蓝眼睛黑头发》(小说)《诺曼底海边的妓女》(小说)

1987:《埃米莉·L.》(小说)

1987:《物质生活》(随笔)

1990:《夏雨》(小说)

1992:《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小说)《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剧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697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