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的他,还能相遇吗?

心动的他,还能相遇吗?,第1张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一段美好的爱情总是让人期待。在我们一生的成长当中,我们会遇到好几段感情,有些感情一晃而过,一些感情遇见了就难以忘怀。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有些感情在我们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象,留下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但是我们一转身他(她)就突然不见了。

对于这样可遇不可求的感情,我们总是很留恋。但是我们也不要惆怅,我们也不要难过,正所谓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总会长,说不定有一天,在某一条街道,在某一个公园,在某一个咖啡厅,在某一个商场你就遇见了他呢!说不定在某一天你就跟他邂逅了呢!如果真的再次邂逅他,说明你们之间真的很有缘分,可能就是命中注定,好好珍惜就是了。

如果真的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也不要难过。人的情感很奇妙,有时候我们遇见了那个人,并不一定就是我们真爱的真命天子,或许老天爷让我们多等待一段时间,说不定另外一个他又在不远处等你了,正所谓的天涯何处无芳草。总有一天那个真命天子会降落在你的身边的,到那时你就好好的爱他吧!好好的珍惜他吧!

我想你一定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对感情也很专注,对感情很专情,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一定会遇到你心中的白马王子的。所以努力加油奋斗吧!努力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成为一个优秀的女孩,那么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份美好的感情的。祝福你。

爱上了一个人,你便给了他在你的世界骄纵无恃目空一切的权力。

爱上了一个人,你便给了他掌控你一颦一笑蹙眉展颜的权力。

爱上了一个人,你便给了他操纵你心跳节奏呼吸急缓的权力。

爱上了一个人,你便低到了尘埃里。

其实,只要能在漫长的生命路途中邂逅一次这样的爱,即使结局遗憾,你也应当万分感激。

张爱玲见到胡兰成之后,这个美丽而骄傲的才女说,遇到他,她的心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又从尘埃里,开出了花。对于这段爱情,世人大多为张爱玲惋惜,更气胡兰成寡情薄意。而我,却不预备再因这段感情,对胡兰成过多的指责,负心也好薄情也罢,他不过是这世间千千万万个平庸男子中极普通的一个。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不过是张爱玲一人的理想,他给她的,只有一纸婚书,而没有这相濡以沫的承诺。胡兰成是个及危险的男人,从爱上他,她就应该看得清清楚楚。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地扑进这份爱里,张爱玲没有错,胡兰成也没有错。爱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遇上那个人,赔上一生情动,不管时机恰当与否,在那个电光火石的刹那,爱来了,你无从遁逃。

即使最后,他们分开了,我也觉得,张爱玲和胡兰成的这段爱,不应有悔,无论是他,还是她。

爱情最深刻的记忆无非两种,沁入心脾的甜,锥心刺骨的痛。这两种感觉,他都让她亲身经历了,让她切身体验了。这便够了。

这世间,原本就有太少的相濡以沫,有太多的相忘江湖。

遇上你的那个人,是个劫难,你无从规避也难以逃离。世事浮沉,朝暾夕月,在这苍茫而繁复的世界里,如果能遇上那个人,遇上那个让你有勇气螳臂当车的人,遇上那个让你有气魄与世界为敌的人,遇上那个能让你笑得毫无保留哭得痛彻心扉的人,遇到那个能让你辗转反侧梦寐不忘的人,即使最后分离,我仍然觉得,应当感激。

只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幸,遇上让她刻骨铭心的“那个人”。

即使结局不美,即使最后痛至骨髓泪尽花飞,即使最后海角天涯不相随,即使最后地老天荒与他无关,即使最后朝朝暮暮无他相伴,但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邂逅了他,邂逅了一段轰轰烈烈或者平平淡淡但却真实到永生难忘的感情,在此后的漫漫人生路途中,留下一段可堪回首伫望的美丽旧布景,也是幸运。

爱过,就不要去恨。恨一个人,其实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徒劳无功的角逐。即使你恨得咬牙切齿,苦闷而难过的,始终只有你自己,于他无碍。况且,恨字只有九画,而爱字却有十画,无论恨多强烈,爱都会胜它一笔。既然那段感情已经成为过去,那么就不要再恨他,只有不恨他,才能忘记他,才能给自己重新再爱的勇气。

当我们的故事已经成为过去,我会把你藏起,藏到任何人任何岁月,任何记忆任何感情,都鞭长莫及的地方,此后,我会继续前行,继续微笑着,去迎接每一个未知的黎明。也许,我会在路过某条街道时想起你曾经路过时的背影,也许,我会在看某次篮球比赛时想起你在球场上奔跑的模样,也许,我会现在听到某首歌曲时想起你曾经带着耳机近乎呢喃的低吟浅唱,但是,并不代表我仍然还爱你。

不要强迫自己去忘记某个人,忘记某段故事。强迫自己忘记,其实在强迫忘记的过程中,记忆反而会被加深,反而更让人刻骨铭心。时间是最伟大的存在,我们无数的“永远”,我们无数的“一辈子”,我们无数的“生生世世”,都在它面前低首敛眉徐徐退场。如果能够忘记,如果可以忘记,不需要攒尽全力逼迫自己。同样,如果注定忘不了的,即使拼尽全力,也仍然会存于心,镌于忆。其实,“忘记”本来就是个矛盾的词汇。明明是要“忘”,但偏偏还有“记”。把一段鲜活的记忆从心里拔除,连血带肉伤筋动骨,又是何必呢?

当你白发苍苍,当你记忆减退,当你看够这世事沧桑,我想你会感激曾经遇上那个人,感激他,给了你一段有笑有泪的记忆。

世界苍茫,命运流转,即使做不成你的某某,但能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我仍然感激!

想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找到一生没有败绩的将领,很快我们就有答案了——卓越超群的将军很多,就连三国名将关公也会败走麦城,但是要说一生都没打过败仗,恐怕史书记载的只有战国时期的吴起了。

吴起一生成就很多,诸如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等,“不败战神”也只是他的众多标签中的一个。文武双全的他还撰写了一本《吴子兵法》,在对后世的贡献方面与《孙子兵法》齐名。

但是很多人对其的印象更多是“无毒不丈夫”——生前为了将军一职杀死妻子,死后拉着七十多家贵族给他陪葬。

可是在人们眼里,吴起是一名大将,更是一位人才,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一席之地。所以,这诸多不可饶恕的罪责不过是他传奇一生的“瑕疵”。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吴起也是推崇备至,他的丰功伟绩被记载在史书上,世人读之无不敬仰。如今就有一个县,相传历史上是吴起当年屯兵之地,于是人们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这块英雄之地,称“吴起县”。

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与很多名仕成长经历不同,吴起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家族中,但是吃穿不愁的成长环境下却培养出了一个心系官职的青年才俊。

吴起没有壮大家业的志向,但是,师出无门的他在求官之路中屡屡碰壁,始终没有寻着正确的门路,反而散尽了家财。

这一切都发生在意料之外的事情,成为了邻里茶余饭后的谈资。在那个重农抑商的时代背景下,更有甚者,看到吴起家道中落后,根本不留情面地嘲笑起来。

心高气傲的吴起根本忍不得一丝一毫的耻辱,面对接踵而来的嘲讽,他选择了让所有的“讥讽”都“烟消云散“——所有曾经数落过他的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面对众人的嘲讽,大度的人一笑了之,淡泊的人根本不存心中。而吴起为何拔刀相向,除了心高气傲的性格驱使外,更多是吴起内心对于诽谤之人的不屑。

因为,吴起始终相信自己是一个未曾出鞘的宝剑,他根本看不起那些一事无成,只会说三道四的宵小之辈。手刃了三十多人的吴起,被迫选择了背井离乡。

与母亲的分别之时,他留下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誓言:“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吴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从此走上了逃亡求学的道路。

离开卫国的第一站便是鲁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吴起幸而拜得曾申——孔子得意门生曾参之子为师。“百家争鸣”之后,世人如果谈及“世之显学”,毫无疑问是儒学。

天赐聪慧的吴起很快赢得了曾申的赞赏,想必,任何老师遇见如此勤勉的学生,都会倾囊相授。正当一切似乎都步入了正轨,命运的洪水再一次向吴起袭来——母亲离世了。悲伤在心中堆积成河,吴起却无法赶回家乡给至亲送葬,因为誓言未了,自己依旧身陷泥沼,黯淡无光,怎能“入卫”。

吴起头悬梁锥刺股,将所有的悲痛欲绝释放在了苦学之中,却不料惹得师颜大怒。儒学核心便是“仁”,儒家学子的哲学观便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吴起遭遇母亲离世,却不回家奔丧,在尊师眼里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立即被逐出了师门。此时的吴起,没有怒发冲冠,因为他在世上已无立足之地,同时再无任何羁绊。

侍奉鲁君,大破秦军

“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正如《史记》中记载,心怀冲天之志的吴起,怎会因为无安身立命之处而停滞不前呢?再者说,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容得下自己。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吴起开始意识到,儒家的道路并不适合自己,唯有兵家法家之道,才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吴起,弃儒学兵,攻读兵法。随着时间的积累,这把“宝剑”终于有了初露锋芒的时机。可是,追求功名的道路,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公元前412年,鲁国知晓齐兵将袭,举国上下,人心惶惶。

就在同时,吴起拜谒鲁穆公请缨为鲁国出战。鲁穆公十分赏识这个新进人才,但是客观上有一点,实在让其心存顾虑,举棋不定。

那是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穆公无法完全将交付信任。吴起等了多少四季轮回,挨过多少命运坎坷,才等来这个机会。

于是,他心一横,用妻子的性命换来了一份投名状,以表忠心。打消顾虑的鲁穆公,立即将吴起任命后派往了两军交兵的前线。这一战,吴起以绝对劣势的军队,大败了强大的齐军。

吴起虽然立下了汗马之劳,但是杀妻求将的故事传到坊间,鲁国的老百姓实在安不下心。鲁人不齿,鲁穆公久而久之也淡了对吴起的信任,只好罢免了他的官职。

良禽择木而栖,拥有举世才华的吴起,终于邂逅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伯乐——大名鼎鼎的魏文侯。吴起在大部分人眼里,可能是不遵从礼法的祸患,但在魏文侯眼中,他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善于招贤纳士的魏文侯,深谙用人之道。在为魏国变法求强的路途中,他要的是像吴起这样的人才,而不是圣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吴起初见魏文侯便提出了自己的强军之道,深得魏文侯之心。多番考验之后,吴起成为了三军之主帅,在讨伐秦国的战争中所向披靡。

军心凝聚,士气高涨,以少胜多,横扫秦军的背后,吴起到底做到了什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就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无毒不丈夫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终于,吴起完成了心中那个贯彻一生的誓言。此时,他心中的这把宝剑终于得以出鞘,吞吐天地的豪情。吴起——功业不可谓不盛,才华不可谓不高,然而,在为魏国赢来战国初年称霸天下之境时,他的伯乐魏文侯去世了。

失去了魏文侯,吴起就失去了在魏国朝堂上的庇护,失去了贵人的慧眼赏识。魏武侯不善用人,加上公孙离在相国之位的煽风点火,在流言蜚语中,吴起再一次被迫离开了魏国。

吴起,叹自己经营的魏国霸业,无奈不得明君的荒凉。因为吴起的人生仿佛走进了一个难破的死局——得一伯乐,发挥才能,功高盖世;痛失伯乐,小人诽谤,无处安身。

吴起后来在楚国的经历再一次印证了这个循环,但这次,吴起迈出了变法求新的第一步,却也招致了杀身之祸,没能走出死局。

“裁减冗员,奖励耕战,抑制贵族,权归中央”,吴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进而楚国上下,一番盛世场景,国库富裕,兵强马壮。

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了。吴起的变法图强,直接损害了王公贵族的根本利益,先前有楚悼王做其坚强的后盾,无人敢动其性命,儒家靠山一倒,贵族纷纷剑指吴起。在兵变之中,吴起孤身一人,难敌四手,他知道自己这一劫是逃不过了。

当时,楚悼王还未得到安葬,被削爵者就将前往悼念的吴起,派弓箭手围了起来。他们只想铲除这个伤害他们利益的吴起,却不料在乱箭之中,吴起扑向了故王的遗体上。吴起虽然毙命,但是乱箭也射中了楚悼王。

按照楚国礼法,伤害先王尸体的人都要诛灭三族,吴起此举自然是拉着这些对他恨之入骨的王公贵族去陪葬,正可谓无毒不丈夫:“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纵观吴起一生,不论是军事才能,还是主张变法求新,都对后世影响颇深。如今,他的名字深深地留在了陕西北部的一处要塞上,那里便是“陕甘交界、西北边陲要地”的吴起镇,相传那里是吴起曾经长期驻扎军队的地方。

这个一定是在云端 在云端基本信息** 在云端(Up in the Air)片名:在云端又名:直上云霄 / 寡佬飞行日记 / 八字没一撇 / 悬而未决 / 空中飞人 / 型男飞行日志导演:贾森·雷特曼 Jason Reitman主演: 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维拉·法梅加 Vera Farmiga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杰森·贝特曼 Jason Bateman丹尼·麦克布耐德 Danny McBride梅兰妮·林斯基 Melanie Lynskey克里斯·劳威尔 Chris Lowell山姆·艾里奥特 Sam Elliott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 Zach GalifianakisJ·K·西蒙斯 JK Simmons类型:剧情 喜剧国家:美国片长:USA:109 min Canada:108 min语言:英语级别:New Zealand:M, UK:15,USA:R上映日期:2009-12-04剧情简介乔治·克鲁尼饰演的是一名叫瑞恩·宾厄姆的公司裁员专家,他的工作是飞来飞去为各地公司去解决麻烦,他人生的目标则是乘坐飞机积攒的英里数达到1000万,从而晋升为白金会员。但瑞恩这种“在路上”的生活方式却受到了新人的威胁,一个名叫娜塔莉(安娜·肯德里克 饰)的大学毕业新生发明了一种互联网远程会议系统,让裁员变得轻松省事,也让瑞恩的工作显得毫无必要。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瑞恩的新任务竟然是带领娜塔莉熟悉工作环境,他的飞行之旅终于有了个不那么和谐的伙伴……**还有另一条线索,瑞恩在机场邂逅了他梦中情人、同是空中飞人的亚历克斯(维拉·法梅加 饰),他们之间的浪漫关系在机场的一次次偶遇中慢慢展开。瑞恩崇尚的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是否会因亚历克斯的出现发生改变?采用网络视像会议方式的裁员系统是否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让瑞恩们摆脱空中飞人的生活?……让我们在**中寻找答案。获奖情况2009年美国国家评论奖(National Board of Review)年度最佳影片第8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最佳影片第8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8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主角(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提名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提名第67届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杰森-利特曼JasonReitman第67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演员提名乔治·克鲁尼第67届金球奖最佳女配角

作为Beyond乐队的主音吉他手,黄贯中曾经拥有不可磨灭的“光辉岁月”,却在节目里非常谦逊。在唱歌分词环节,遇到自信不足、想和哥哥们换part的言承旭,他会柔声宽慰;在舞台上唱歌,台下欢呼声一片,他会认真致谢,“谢谢你让我成为你的青春回忆”,对人谦逊真诚、对舞台认真负责,一下就让人get到他的魅力。

早年经历

人们常常用“中二少年”来形容那些叛逆的男孩,可黄贯中却在中二时邂逅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知音——一支木吉他,他从同学那里体会到了弦线的神奇和美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和同学开始组乐队。给黄贯中带来神奇体验的不止音乐,还有那时万千少男少女都痴迷的偶像,他就是李小龙。

黄贯中学过李佛洪拳和跆拳道,如果一个男孩子有功夫傍身,不仅会让他更有安全感,同时也会在他的心底升起一种想要保护心爱的人的朦胧情愫。与黄贯中相差两岁的周星驰也将李小龙当作自己的偶像,他一有机会就溜进戏院看当时流行的功夫,他回到家里还对着镜子练习,幻想他已经成为李小龙。

黄贯中

21岁的黄贯中为赚生活费,大学还没毕业,就兼职做平面设计。然后,在无意中,遇到了人生第二次偶然。那一次,在好友叶世荣的邀请下,他帮助Beyond乐队设计演唱会的海报。正是由于这次邀请,改写了黄贯中的设计师生涯。当时的Beyond已小有名气,吉他手陈时安的突然离开,让乐队陷入窘境。恰在此时,会弹吉他的黄贯中,作为救场担任吉他手替补。

本来黄家驹还很担心他与大家的配合,没想到,结果竟出乎意料的好。于是,黄家驹首肯,黄贯中被留在乐队中,正式出道。华丽实现从“职场白领”到“摇滚歌手”的跨越。之后,Beyond凭借《海阔天空》、《真的爱你》等曲目,一举成为香港殿堂级的摇滚乐队。各项大奖拿到手软,各国演出此起彼伏,各种粉丝为之疯狂。

作为beyond的一员,有黄贯中出现的综艺,肯定少不了打一些情怀牌,所以黄贯中在《披荆斩棘的哥哥》里表现的机会也还是有一些的,不过正是如此,在总决赛上看到黄贯中个人排名第六时,才发现他一直被低估了!

崔修建·邂逅你的苦涩年华

崔修建

20年前的京广列车,速度比现在要缓慢得多。她是早上八点从长沙上的车,因为是临时决定前往广州,没能买到卧铺票,但在车票异常紧张的时期,她居然买到了一张临窗的硬座车票,还是相当知足的。

沿途变换的风景,不停地从车窗前闪过。赏倦了,她就拿出一本《诗刊》,慢慢翻阅。那会儿,她刚大学毕业,在一个令人羡慕的单位上班,阳光灿烂的生活里,充满了诗情画意。

临近中午时,车厢过道里站立的旅客越来越多,已经颇为拥挤了。能够有一个舒适的座位,的确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那个长得有些稚气的男孩,个子很矮,一只手攥着折叠起来的装化肥的塑料编织袋,他脸上带着兴奋和紧张。好像一上车,他就站在她对面的过道上,不时地朝车厢两端张望。

她看到他深蓝色的裤脚,有一个明显的破洞,有点儿皱巴的短袖衫,不利落地塞到腰带里,一个大编织袋塞在她的座位下面,鼓鼓囊囊的,不知装的什么东西。

忽然,车厢那端一阵骚动,检票员开始查票了。这时,他迅捷地展开手里的编织袋,唰地一下子套在自己身上。原来,那个袋子的另一端,早已被拆开,已变成一个圆筒。

他赶紧趴下,手脚麻利地钻入对面的座椅下面,整个身子蜷缩成一团。她忙收回双脚,生怕碰到他的头。

她曾听人讲过,火车上逃票的种种做法,没想到今天亲眼见识了这样一幕。

车厢里面的人实在太多了,检票员不时地扫视车座下面,居然没发现他。

检票员已走远,警报解除,一位中年妇女招呼他:“小伙子,快出来吧,下面空气不好,别憋坏了。”

他伸开双腿,一点点地挪动,缓缓地退出来,在一位乘客的帮助下,他脱下编织袋,掸掉头上粘的灰尘,满脸的难为情,像犯了一个大错误。

与他的目光相对时,她看到了一抹可爱的羞涩。

她在小说中见到过不少他这样卑微的小人物,知道他们的窘迫、辛酸与无奈。

她冲他笑笑:“一个人去广州?”

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有老乡在那里打工,我也想过去看看。”

“哦,你这是去远方寻找青春的梦想。”她随口说出了一句诗意的话,因为那一刻,她想起了作家余华的那篇选入中学课本的小说《十八岁去远行》。

那位中年妇女递给他一个橘子,他推让了一会儿,还是接了过来。

接着,她知道了他来自湘西,高一没念完,便被迫辍学打工了,因为母亲一直生病,父亲又摔断了腿。昨天,他刚刚过完18岁的生日。

说到以后,他坚定而自信地告诉大家,他一定好好打拼,拥有让人赞叹的成功。

她不无敬佩地给他鼓掌,为他逆境中那不肯折弯的信念和坚韧。

对照他,她简直是生长在幸福的大海里了。从小家境就十分优越,她穿的衣服漂亮又时尚,从小学到中学,读的都是重点,大学读的也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找工作轻松愉快。长到24岁,她似乎从没遇到过什么挫折,更不要说经历什么磨难了。

下车前,她悄悄地替他补了一张10元的车票,免得他出站时遇到麻烦。他连连道谢,感动得竟有些手足无措,总想回赠给她点儿东西,却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她善解人意地告诉他:“等着你有一天发财了,我去找你,你请我吃大餐。”

他使劲地点头:“没问题,你一定要找我啊。”

他瘦小的身影裹在人流中,走出好远了,她仍站在那里张望着。

二十年的时光呼啸而过。她想过他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但没想到,当年那个毫不起眼的逃票男孩,真的像一部励志大片中的男主角一样,几经磨难,最终完成了人生华丽的转身。如今,他已是国内著名的“房产大亨”,个人名下已拥有数百亿财富,他频频亮相于报刊、电视和网络上,他的事业还在蒸蒸日上。

在长沙举办的图书会展上,她受一位出差在外的同事委托,去购买最新出版的一部畅销书,并请到现场的作家签名,因为同事的女儿是那位作家的铁杆粉丝。

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穿行,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岁月匆匆的脚步。

如愿地买到书并讨到了签名,回转身来,朝出口走去时,她的目光被一巨幅广告吸引过去,那是在宣传一部传记,而传主正是当年慢行列车上那个落魄的小男孩。

她走过去,面对巨幅广告上满脸坚毅的他,曾经的那些细碎的情节,纷纷涌来。

她想起了与他告别时的约定,想到了他的羞涩和自信……

她情不自禁地买了一本他的传记,她想看看他当年在广州是如何淘到“第一桶金”的,以及他是怎样书写人生传奇的,虽然,她此前已经从报刊和电视上知道了一些。

她边读边感慨。

令她心暖的是,在书籍的58至60页,讲到了他们那次列车上的邂逅,他感谢那些好心人给他的善意帮助。特别是她,一个衣着时尚的女孩,临下车前塞给他的那张车票,他至今仍保存着。还有,他一直记得当年的那个约定,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与她见面,请她吃大餐,还要当面向她致谢……

轻轻拭去眼角的泪花,她感觉有幸福正向自己走来,如此清晰,宛若那些鲜亮的记忆。

她知道,很容易找到他,但她不会去找他。曾经的那些,都已变成了美好的回忆,且留藏在心灵深处好了。

邂逅了他的苦涩年华,又看到了他的辉煌岁月,她更加坚信:这个世界上,一切皆有可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6990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