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杜甫的作文素材

有关杜甫的作文素材,第1张

 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功成名就,但是他却有不为人之道的一面。杜甫一生都很穷困潦倒,而且自己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有关杜甫的作文素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关杜甫的作文素材一

 浩大的诗歌王国,才华横溢的诗人数不胜数,而诗风沉郁顿挫的杜甫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当他的破茅屋被风吹走茅顶时,杜甫还能喊出“大庇天下寒食俱欢颜。”的话,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能迸发出奔放的热情和火热的希望,多么大气!尽管他一生过得艰难,尽管他遭受了无数挫折,但他没有意志消沉,无论何时,他都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生活。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泪涕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把杜甫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国家收复失地的喜悦和即日回到故乡的欣喜若狂都在字面上显现出来。杜甫虽然苦,虽然穷,但他的爱国心并没有减弱,尤其听到故乡收复的消息,几乎要飞回故乡。他的爱国心是炽热的,是值得肯定的。在那外族侵略国土的时候,杜甫被迫离开了故乡,离别故乡时的依依不舍和回到故乡的喜极而泣令人感动。而现在,这种有情有义、热爱故乡的人又有多少呢

 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起杜甫;当我远离故乡时,我会想起杜甫。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乐观向上的心态,已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滋润着我的灵魂。

有关杜甫的作文素材二

 一个生在显赫的名门贵族,一个走到中国现实主义诗歌顶峰的人,谁曾想过他的一生却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贫困多病,客伴终生的。他优国优民而不优己,他悲悯百姓而无人悲己。一个影响着中国三千年文化的人,最终却贫死客船。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或许在自号时,他便已经明白自己一生老在四野。他青年时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后,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尔后,弃官西行,定居成都,晚年因生活所迫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出峡,漂泊于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悲悯属于时代的产物,鲁迅说,杜甫不是古人,他生活在我们堆里。悲悯属于人类的激素,我们每个人在没有被生活麻木时,都会萌生对人的悲悯,对“路有冻死骨”的悲悯,因为那冻死骨在活着时也曾悲悯过人类。

 他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时还悲悯着“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他在安史叛军俘获时还悲悯着“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他在自家“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时还悲悯着“东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三吏官吏黑三别百姓苦

 杜甫的同情与悲悯,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因而他有了“诗圣”与“诗史”的并称。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真实地描写了的县吏、老妇等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杜甫过着乞讨的生活吗

 《浣花旅地志》记曰:“杜甫寓蜀,每蚕熟,即与儿躬行而乞”,杜甫真的如记载中所说行过乞吗

 我们从杜甫的人生经历就可以看到,同时也可以从杜甫的诗中发现,杜甫行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杜甫被迫离开长安,流落到成都,一家人先是借住在浣花溪畔的一座古寺里,家里就揭不开锅了。杜甫这样记载过:“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碍于面子就给高适发出求援信:“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高适从百里之外背米来接济他,邻里又送他些小菜,使他免却了无米之炊的困苦。实际上自离开长安,杜甫就有意无意地过起了到处乞讨的日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大爱无疆,就如同求得这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的寒士,胸襟是用爱承载的,爱能像野马一样在奔驰般拓展着自己的心胸。一个人可以像杜甫一样没有家财万贯,可以没有日日的欢欣,但却不能没有了爱,只要心中久存着爱,就有信念,就是一种巨大的财富。爱可以修行一种心境,可以修行一颗善心,可以让自己、让别人都俱欢颜。

有关杜甫的作文素材三

 一首首感伤的诗,抒发着对世事苍茫的感慨与无奈。他壮志凌云,但那残酷的现实却让他无语了。

 他想改变这一切,想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平等幸福,但望着那破败的城墙,只得默默的擦拭眼角的泪水。

 杜甫也曾像李白那样,年少轻狂。游山玩水,过神仙般的梦境生活。满心欢喜,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他相信他会攀上事业的顶峰。

 然而,世事易变,“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迅速走向衰败。他想投奔唐肃宗,为社会出一点力。然而在他投奔的途中,竟被叛军所囚禁。他满是悲伤,写下了著名的《春望》。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更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然而当他终于逃出来,又继续踏上投奔之路时,眼前的一切又让他痛心不矣。叛军的猖狂使得原本胜利在望的唐军大败,唐军将领到处抽丁补充兵力。那一幅幅悲惨的景象让他触目惊心。面对这一切,没有人能了解他心中的矛盾与痛苦。最终,他无语了,只得又借诗抒怀,写下了《三吏》,《三别》。官吏的如狼似虎,民不聊生的情景被他详细的记录在了诗中。

 杜甫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没有完成他的事业,但他那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足以证明他的价值。

 杜甫——我心中的最伟大的诗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常常感到遗憾,无缘生活在那诗歌鼎盛的唐朝,无缘结识流芳千古的众多名家,我多想与王勃同游腾王阁,共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多想与李白同舟远行,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谊,但我最倾慕的是一生颠沛流漓,不改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

他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 7岁即开始学诗,自幼好学,“熟精《文选》理”,“读书破万卷”,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公元731年,年仅20岁的杜甫为追求济世报国理想而开始第一次漫游,在吴越(现江苏浙江一带),游览了江南许多秀丽的山川。其《壮游》诗曾写道:“东下姑苏台,已俱浮海航。至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但当时少年气盛,考场得失并未十分在意。第二年,杜甫又开始第二次漫游,这次的地点在齐、赵(今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他在《壮游》诗中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青云冈。”从这几句诗中可见,杜甫在齐赵漫游的时候是多么的风流倜傥,春天在丛台上放歌,冬天在青丘旁打猎。其间他还创作了《望岳》、《登兖州城楼》等作品,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俯视一切、慷慨激昂对人生充满憧憬和信心的名句。

天宝三载(744),他在洛阳与李白相遇结识,二人一见如故,同游梁、宋,这是杜甫的第三次漫游。此次漫游的同伴还有诗人高适,三人情趣相投,一起登高怀古,饮酒赋诗,郊游狩猎,访古寻幽,不一快哉。直至秋天,三人分手,他怀抱着政治理想来到了京都长安。但是迎接他的是冷漠的社会现实,杜甫在仕途上又一次遭到了挫折,生活也落魄起来。直到天宝十四载十月,困守长安十年后才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是一个正八品下的小官,与杜甫的理想比较,简直有点滑稽。但也只得离开长安,来到寄居在奉先(今陕西蒲城)的妻子身边,一路上他看到饿殍遍野,又见唐玄宗正和杨贵妃在华清宫通宵饮酒作乐,满怀悲愤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标志着唐朝盛世最后的完结。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 “三别”。上元元年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在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他逝世前写出一首三十六韵的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有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的灾难为念。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带着份悲凉,我们拜别不韦,去朝谒杜甫。在和洛河夜哭的交谈中,有一个共同的欣赏角度变换,年轻的时候喜欢李白的浪漫与豪放,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成长,杜子美的诗歌就象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醇香,味道深厚悠远。杜甫是杜预十三代玄孙,据史志记载,杜预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家、经学家、科学家。在西晋的时候,他制定了灭吴方略,西晋军队在他的指挥下终将吴灭,人称他“杜武库”。他还精通典籍和造桥,喜爱研习《左传》。杜甫可能就是在他这位祖辈的激励下,才有了昨日辉煌的成就,就连他死后的愿望也是埋葬在他的这位祖辈之旁。杜甫,一生穷困潦倒,人生得意时,也就是七八品的文官。他死后,被埋葬在湖南醴陵,由于他的儿子也很穷困潦倒,无力将其尸骨迁回故里。杜甫的孙子,为了将其骸骨从遥远的湖南迁回洛阳,一路乞讨几千里,在湖南的归途中,杜甫的孙子拜谒元稹,要其为之祖父写个墓志铭,元稹是杜甫死后的仰慕者和推崇者,感泣着写下“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杜甫,就这样在死后成就,成为了中国文化上的一个最闪亮的星宿。

  上一个偏僻小道,我们到了一个中学,这里就是杜甫的墓地了。看到学校外面挂了一个牌子,上有霍松林先生的名字,洛河夜哭说道,杜甫被葬在洛阳首阳山,目前巩义也有个杜甫墓,洛阳这个是真实的,史料中有记载,霍松林先生是现代的杜甫研究者,他的《杜甫与偃师》一文详细述说了杜甫葬于偃师的根据。听到这些,心中对这位先生油然而生敬意。

  杜甫墓在学校后面,远远地便看到了一个很高的石碑,我想那就是杜子美的墓碑了吧,心中朝圣的感觉慢慢升腾起来。走在陵园的小道上,好象走过了一千多年的时间跨越。在第一个石碑面前,我们驻足仰望,看到的就是杜预的墓碑,这块石碑是清代的,高大而魁伟,上书“晋当阳侯杜预之墓”。再往前,看到了杜子美的墓冢,他的墓冢以前很小,后来修葺才堆砌大了,墓碑很高,上书“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伫立在杜甫墓前,心中先是一片空白,而后记忆回溯一千多年前,为之穷困的生活叹息,为之旷世之才击节。心灵最深处,震撼后依然震撼着。当我把思绪拉回来,心中已无语,苍白的语言是无力的载体!

  洛河夜哭说,杜甫死后,他的墓志铭是元稹写的,元稹死后,他的墓志铭是白居易写的,白居易死后,他的墓志铭是李商隐写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绚烂的一段佳话。在这其中,白居易非常欣赏李商隐,他说,他宁愿在死后做李商隐的儿子。他是李商隐的前辈,说出如此的话,足让人感动不已。白居易刚死,李商隐果真就添了个儿子,李商隐给其孩子起名为“白老”。当听到这个故事后,感动之后依然是感动,试想,他们虽生活不在一个年代,但在唐代,这么美好的知音回环相与,讲述的是一个寂寞的厮守。

  到达了圣人安息的地方,朝圣的感觉涌动起来

  杜甫之先人,当阳候杜预之墓

  圣人墓碑,仰视下感动

我与李白共邀明月

  船浆击打在空明的水上,斑驳的光影顿时支离破碎,月光静谧的落下,笼上一层细密而轻盈的细纱,今夜,月正圆。

  他手坛一坛十年香醇女儿红,只身仰立在船台头,江风吹起他衣袂,仿若天人般眺望着江面灯火凌乱的乌蓬,那些乌蓬就像是无根的浮萍般漂浮于水面,倏然间他探过头,执起腰间的狼毫笔问我“船家,有砚否?”

  那一句,跌碎了静如圆镜的夜,吊挂在船帷上昏黄烛火,略显凄凉。

  我额首,端上砚台,为他研磨。月光恬静的描画那极其刚毅的轮廓,一口女儿红绵长入口,仿佛天底下唯有那酒才能使他动容。

  起袖挥毫,三两下成章,那墨迹还未干便已停笔

  月亮似一轮大圆盘,比以往的月要圆上三分,它倚在黑夜的最高处,碾转着时光

  “这月非要在人离乡时才圆吗?”船上的人似在问月又似在问我,我不语,又起身立在船头独自拨动着船桨,一下一下的,看着那月圆了,又碎了……

  他吟着那首刚作的诗,青布衣在干涩的烛火下明明灭灭“船家,你说这诗该题何名?”他复而又问我,我哑然,船上的哪些渡者会为这种问题?

  “老朽粗人,这等凄美之景,天天阅览,已不复那时静夜思乡了”我黯然回答,早就忘了家在何方了,这江面,莫不就是我的家,纵然两鬓斑白,也悟不出其中真谛。

  “嗯……”他长长的叹上一口气,用几分萧索的眼色望了眼月,满意的咧嘴一笑,随即在空行处写下《静夜思》三字,灼伤我的眼。

  “船家!如吾再得汝摆渡,便约好一起赏月如何?”凉薄之意淡淡散开,连带着几许寂寞

  “好啊”我抬头望月,不由自主的回答,明月照他身,仿若神人,殊不知岸以近

  他踏着明月上岸,回头思量了半响,说他叫李白,桃李的李,白鹭的白,他说他厌倦了朝堂,想还家,只需渡过这长若锦帛的江水,便达他的故园,不过…他堕入尘网几十年,回不来头了。

  转身的背景被月光描成一幅残画,那一刻,隽永

  ……

  他终究还是没能赶上我摆渡,据说,他死了,死在冰冷的朝堂之上,死在冰凉的湖水之下,死在他钟爱一生的醇酒中。也不知他死时,月,会否也是圆的?

  谁说月一定在人离别时圆,总是离别,它依旧还是淡如峨眉,勾住人的思愁

  时过境迁,不过黄梁捣一梦,我而今还倚在这面江上摆渡,渡谁?古人?今人?恐怕,都溶入那晚的月色了。

  犹记那年,月色正圆,少年垂眸立在船头,问一句“船家,有砚否?”,那身青衣摇曳在风中,江的对面光华满天

  那轮月,缺了又圆。

他是大唐盛世王朝里,举世闻名的才子;他被尊称为“诗圣”,是因为他随意挥墨,也能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把一切尽可能地收录于他的诗卷中。我在漫长的文学长河中,找到他的试卷,翻开鉴赏,描绘我心中的他。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画画。不信?展开他的诗卷,你会看到《望岳》里描写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泰山的壮观景象,也能看见“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描写春雨的自然景观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他亲自观察,再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景象。不然,又哪来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自然、清新,却又不失大气、洒脱?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感伤。怀疑吗?那请你继续打开试卷的下一页,继续沿着他的轨迹步行。不消多时,你就会看见“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也会看见“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这一类的感怀之悲呼之欲出。当然,他所感伤的诗句尚有许多,但论鉴赏,只上两句亦极佳矣。  在我看来,他的墨笔会担忧,也会感叹。两者合二为一,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诗境。有问题?那就在诗卷继续找答案。打开后面的部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一并映入眼帘。细品此两句诗,他把担忧蕴含在其中,但又不忘了补上自己的感叹,可见他的复杂心绪。又如“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和“可怜后主还寺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此二句也点出了他的“忧”与“叹”:他“忧”国家灾难,却又“叹”刘禅无能也享受祭祀。这就是他的表达,把情感完美又恰合地融合在一起。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

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

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

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

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

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

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

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6994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