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词《浣溪沙·荷花》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宋词《浣溪沙·荷花》原文译文赏析,第1张

 《浣溪沙·荷花》

 宋代: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译文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画楼南畔,夕阳西落。

 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问云句:袭用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问言何处荚蓉多”句。下句“画楼南畔”是“何处”的回答。

 光阴句:承上句“人寂寞”,因寂寞无聊,所以要用酒消遣日子。唐人郑谷《样潼岁暮》诗:“美酒消磨日”、欧阳修《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诗“万事消磨酒百分”。

 消磨:消遣,排遣。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

 赏析

 上片首写西湖荷花盛多:“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颍州西湖是安徽的风景名胜,其十里荷花更是秾丽迷人。人谓“东坡处处有西湖”,如杭州有西湖,颍州也有西湖,“性本爱丘山”的词人,他吟咏湖山,并热爱湖山。在十里荷香的颍州西湖,必会引发他描摹湖景的无限乐趣,故下文云:“画楼南畔夕阳和”。在四面依依垂杨和十里荷香的幽雅境界里,词人又看到南畔的画楼顶端正挂着一轮温和的夕阳,五彩的晚霞笼罩天空,映照着水波荡漾的湖面,给人以舒展惬意的美感享受。

 下片突然转折,从快意煞时转向孤寂哀伤:“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天气乍凉引发了词人的寂寞感,真实而自然,但实际上,并非天凉必然引起寂寞,而是由于词人内心早存寂寥空漠的人生感受的缘故,天凉只是气候的诱因而已。此时的词人,可谓壮志难酬而心存忧虑,他在朝中屡遭小人攻讦和当轴者的忌恨,被迫“补外”作地方官。词人此时正是在三次被排挤而“补外”的坎坷境遇中,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使他厌倦仕途、崇尚归田。结语“且来花里听笙歌”,说自己且忧中取乐,躲进荷花丛中来听赏悠扬哀伤的笙歌。

 此词作细致描绘了词人面对颍州西湖的盛开荷花所引起的仕宦寂寞感受。全词大起大落,心物交融,强烈反差,寄慨遥深。本欲在淡泊利禄中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然而实际上却是“剪不断、理还乱”,使自己陷入愈加难以解脱的矛盾苦闷之中。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之总体评价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西夏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扩展阅读:苏轼轶事之雷州西湖

 广东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

 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罗湖泛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游罢到湖滨天宁禅寺憩休,苏城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此地写就的。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1、佛寺趣事

在黄州时苏轼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轼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呈给佛印。禅师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

东坡见后大怒,立即过江责问禅师,禅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八风吹不动”可见于《佛地经论》卷五,诗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2、雷州西湖

广东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

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罗湖泛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游罢到湖滨天宁禅寺憩休,苏城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此地写就的。

——苏轼

北宋大诗人苏轼(号东坡)的一家人都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与其父苏询(号老泉),其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也是诗文高手。下面讲讲他们的两则小故事。

1东坡肉

苏轼喜欢竹子,他的居室四周都种上各种竹子,平时有空儿就漫步竹林观赏竹子。他也喜欢吃肉,曾写诗一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东坡曾经做过杭州的通判,治理了西湖,使之水路畅通,农田受益,连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农民都说苏东坡是好官,到了过年时家家杀猪宰鸡,送给苏东坡。他收到后,记下人名。然后把猪肉切成大方块,下好作料放在大锅里煮。苏东坡亲自看火候,直到汤汁快完的时候,才命人停火。这时的肉,香喷喷,红酥酥,格外诱人。

到了中午时分,他又命人按名单给大家送去,让他们过年,苏东坡也约请一些官员和老人一块饮酒、吃肉。大家都觉得这肉味道特别鲜美,酥软适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众人给这肉起了一个名,叫“东坡肉”。

苏东坡这么做,受到当地人们的称赞,留下了美名。大家给他的诗续了两句:“若要不瘦又不俗,除非天天笋炒肉。”

2与小妹谈诗

苏东坡与妹妹经常以谈诗的形式开玩笑,说来有趣,挺逗的。苏小妹的额头较高,苏东坡下巴较长。有一天,苏东坡口占两句,拿妹妹开逗:“未出厅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小妹毫不示弱,张口就说了两句:“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方流到腮边。”兄妹俩都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对方生理上的特点,饶有情趣。

一天,苏东坡的朋友黄庭坚来访,刚落座,小妹就说:“您来的正好,我有两句没写完的诗,您帮我修改修改。”黄庭坚忙说:“不敢,不敢。在苏东坡面前哪敢说修改你的诗!”

苏东坡谦虚地说:“老弟不必客气了,我妹妹这么信任你,当然向你请教了。”黄庭坚也不是一般人,他是江西派的开山始祖,诗文都有很大的名气,但他还是虚怀若谷:“那我试试。”

小妹说:“我有两句诗,要添两个字,可一时又不知添哪个字合适。你们帮我推敲推敲。”

“你说说!”俩人同时催问。

“轻风____细柳,淡月____梅花。这两处加个什么字更好哇?”

苏东坡沉吟了一会儿,说:“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加‘摇’和‘映’好!”

黄庭坚也认为苏东坡的意见是正确的:“依我看‘摇’和‘映’就挺好。”苏小妹摇了摇头。

苏东坡又想了想,说:“那就加‘舞’和‘隐’,成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了。”

黄庭坚接着说:“这两个字好,有动有静。”

小妹又摇了摇头,笑了笑,说:“我加的字是‘扶’和‘失’,也就是说‘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怎么样?”

苏东坡和黄庭坚听了以后拍手叫好:“这一‘扶’一‘失’,把轻风、细柳、淡月、梅花都写活了,真好!”

湛江有什么好吃的地方,湛江有什么好吃的餐厅?

硇洲灯塔

「 罗斗沙灯塔虽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硇洲岛上还有世界三大著名灯塔之一的硇洲灯塔。」

硇洲灯塔位于湛江市硇洲镇孟岗村东南海边的高坡上,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它是世界仅有的二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与伦敦灯塔和好望角灯塔并称世界著名的三大灯塔。

古樟林

「 湛江麻章的云脚村有一片罕见的古樟林,那里有石月亮和石船的故事传说。」

麻章的云脚村中有成片全国罕见、广东仅有的古樟树林,该林被村民尊为神林。古樟林距湛江市区23公里,是云脚村的天然祖林,成林时间千年以上。

林带与田园、湖泊相间,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进入林中,古樟参天,古藤攀悬,清风从林中飘过,带来阵阵樟香,令人舒心怡神。古樟树属我国二级保护林木,樟香有驱虫作用,樟林极少蚊蝇等小虫。

新寮岛

「 只逛过那些名声赫赫的大岛屿,也该去看看徐闻新寮岛,岛上的梦幻风车仿若置身童话世界。」

新寮岛位于徐闻县东北部,东临南海,是雷州半岛东侧的一个堆积岛,是湛江市除了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之后的第四大岛。得天独厚的新寮岛成为全国风电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南三岛

南三岛

「 湛江港湾有很多绝美小岛,比如南三岛,人不多、交通方便。」

南三岛与东海岛、硇洲岛等许多岛屿组成湛江港的外围防护栏。拥有阳光、沙滩、大海、森林、名胜的东海岸以迷人的天然魅力,是嵌在富丽的南海上的一颗明珠。冰心大师曾在《湛江十日》中赞叹过南三联岛堤围。

赤坎

「 赤坎老街是湛江最市井、最有生活味道的古街,去扫街有你想不到的惊喜。」

赤坎老城是广东省湛江市历史最悠久的地域,也曾经是湛江商贸最发达的地域之一。

赤坎区原是只是个海边的古商小埠,早在宋代就已成雏形。这里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建筑受到法国影响较大。

这一带还有较多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混合的南洋风格建筑,是欧亚混合的南洋文化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景观欣赏和经济开发价值。

除了西式的建筑外,老城区也有弯弯曲曲的小巷和规模弯岭南大屋。骑楼建筑群曾经是广州湾时代辉煌一时的商业街,显示出海港城市的商业传统。旧的风情老街、民居旧宅,对研究赤坎区历史进程、商贸发展、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极具史料价值,也是城市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

寸金路

「 寸金路,美就在于它的异木棉,无论是汽车还是步行,都想让人止步观望,却又不想打破它的宁静。」

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路,因始于寸金桥而得名。寸金桥是赤坎一座著名的纪念桥,为纪念1898-1899年遂溪人民反抗法国侵占广州湾的斗争,1925年建成后命名为寸金桥,赋予祖国河山寸土寸金之寓意。

海滨公园

「 海滨公园,除了你知道的摩天轮,晴天的堤岸边,蓝天、白云、海浪融为一色~真的美不胜收。」

湛江海滨公园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东北角海滨,这里有细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挺拔的椰树,如茵的芳草,鲜艳的花卉。富有亚热带海洋风光,被称为湛江的城市客厅。

法国驻广州湾办事公署

「 法国驻广州湾办事公署值得去看看,这里讲诉了这座城市的过往,清政府的无奈与湛江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

法国驻广州湾办事公署旧址,历经百年沧桑。它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海滨路,旧称公使堂,始建于1903年。法国驻广州湾办事公署具有鲜明的近代西式建筑风格,是湛江市百年历史的见证物。曾是法国广州湾租借地最高统治机关。

现在该旧址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对外开放。

角尾乡

「 角尾乡是中国大陆的南极村,有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标志物灯楼角,这里有绝美的珊瑚礁,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海岸。」

角尾乡位于广东省徐闻县县境西南部,东、南面临琼州海峡。美丽的徐闻县角尾乡,如今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南极村。

从地理位置上解释,这里拥有极南、近南的称谓,与漠河的北极村遥相呼应。

这里独特的并不仅仅是地理位置,还有壮美的滨海景观:珊瑚礁保护区、灯楼角、风电群塔、渔家风情、特色民宿等,一定会有另一番趣味无穷的收获。

特呈岛

「 特呈岛,可以说是湛江最有情调的小岛,八分钟的世外桃源,远离都市的喧嚣,可以看夕阳西落,游游泳,踏踏浪,泡泡温泉」

特呈岛北邻南三岛,东临太平洋,西靠湛江港,是湛江港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岛内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气候四季如春,有红树林、400多年历史的冼太庙和抗日革命旧址。白沙滩、火山石、大海、海鸥、渔船和采海人相互映衬,象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让人流连忘返。

菠萝的海

「 徐闻菠萝的海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找时间一定要去吃看看,吃吃菠萝,摘摘果。」

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既不在海南也不在台湾,而是在广东徐闻县。这个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小县城,生产中国近一半菠萝的同时,也形成了中国最为壮美的菠萝种植景观带。有趣的是,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见到如此美景之后叹为观止,脱口而出了一个雅致的名字——菠萝的海…

有人说,去过徐闻菠萝的海的人,一定会恋上那里遍地的金黄。越过红土地及田洋,一大片绿浪、黄金果在眼前盛开。这20多万亩的菠萝地,足以吞下5个澳门,更有北海道花田的美誉。

小tips:徐闻每年都会举办菠萝文化旅游节,小伙伴不妨趁着举办期间到徐闻体验一下被菠萝拥抱的感觉哟~

讲述东坡先生的故事

雷州西湖

苏二村

「 雷州西湖、苏二村,都有一段与大文豪东坡先生相关的故事。」

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后来雷州人为了纪念苏公,于明嘉靖年间在南湖公园内专门修建了苏公亭。

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南湖泛舟,被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游罢到湖滨天宁禅寺憩休,苏城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此地写就的。

__

苏二村原名荔枝村,荔枝树很多。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很喜欢吃荔枝,留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他当年从惠州被贬海南,途经遂溪南北要塞三十里官路时,便慕名走进荔枝村,可惜荔枝成熟的季节已过。

后来,苏东坡先生遇赦北归,他再次踏进荔枝村,他终于如愿以偿吃到荔枝。村民为了纪念苏东坡两次踏进荔枝村,便把荔枝村改名为苏二村,意即苏东坡二进荔枝村。苏二村是遂溪县特色文化村,现申报湛江市特色文化村。

大汉三墩

「 徐闻藏着个大汉三墩,这里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大汉三墩旅游区位于广东省徐闻县南山镇,即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遗址所在地,紧靠粤海铁路北港码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2001年,汉代徐闻港被确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

海湾上的这三个小墩是怎么来的呢?

据当地村民说,这里有一个非常凄美的传说故事:在很久以前,中原地区有三姐妹长得如花似玉,当时为了逃避朝廷招她们进皇宫为宫女,被迫无奈,历尽千辛万苦南下来到讨网港,隐姓埋名潜居下来。但最后还是摆脱不了朝廷官兵的搜查,只好跳进海里。几天之后,就在三姐妹分别跳下海的地方突然有三个小墩露出海面,即现称的三墩。

鹤地水库

「 去鹤地水库玩玩,看看广东省内最大的人造海长什么样。」

鹤地水库地处雷州半岛北部的河唇镇,库区跨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陆川、博白二县,处于九洲江中游。鹤地水库跨广东、广西两省(区),有人造海之称,库区容积约12亿立方米,库区景点众多。

鹤地银湖景区被正式列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曾为它写有三十万人齐努力,亿千方土起平川,移山造海千秋业,战地戡天亘古传的诗句。

维多尔天主教堂

夜晚的教堂也超美der

「 维多尔天主教堂很美很宏观,它代表了湛江那段被沦为殖民地的历史。」

维多尔天主教堂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绿荫路,又称霞山天主教堂,巍峨高耸,庄严肃穆,四周花木环绕,是湛江唯一的哥特式教堂,也是全国重点教堂之一。

该天主教堂属哥特式,坐西向东,砖石钢筋湎土混合结构,墙面仿石,酷似石室教堂。它是一座双尖塔式建筑物,前面有空地61平方米,有方柱铁枝作围栏。后面是园圃,建筑正面是一对巍峨高耸双尖石塔,高指云霄。教堂内是尖形肋骨交叉的拱形穹隆,正门大门上面和四周拱璧分布的花岗棂,都是合掌式,门窗均为以颜色较深的红、黄、蓝、绿等色的七彩玻璃镶嵌,光彩夺目。

1991年,天主教堂被列为湛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次分别贬到湖北黄州,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吧!最后死在琼州海峡回去的途中。

第一次1080年,被贬黄州。因乌台诗案入狱,经多方营救未获死罪,贬至黄州。原因就是苏轼多来年一直反对“新法”,特别是以他豪放的情格,无论在言行、诗词文、行动上,处处都对新法持否定态度。

第二次1094年,被贬惠州。原因是一直主政启用“旧党”的太皇太后高氏于1093年去逝,宋哲宗赵煦虽然1085年仅十岁就登基做了皇帝,但一直没机会主政,想要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结果“新党”抓住时机东山再起,借小皇帝之手全面打击以苏轼,苏轼被诬以前起草的文件中有讥斥神宗之语,其实就是一个党争的牺牲品。

第三次被贬1097年,被贬儋州。原因更简单,新党为了将旧党赶尽杀绝,所有被贬外地的元祐党人,根据贬所再向更远之地贬一次。

目的就是让他们永无出头之日。因为苏轼当时就已经被贬广东了,再远就被贬到了海南。

如果说第一次被贬是因为对新法持异议,正面地投入到党争之中的话,那么后两次被贬完完全全是无奈的、被动的、身不由己的,他没有持任何的政治见解。

没有做任何的斗争,就被放逐到天涯海角去了。最最可悲的是,将苏轼一贬再贬的小皇帝宋哲宗,童年的老师正是苏轼,这可以说是最最失败的教育了。

扩展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是体现宋代的文化精神的典型。

从文学史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

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

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

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

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苏轼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

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

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

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

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苏州十大浪漫爱情故事旅游景点

 苏州本身就像一个大园林,每一处都自成一景,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苏州十大浪漫爱情故事旅游景点,希望大家喜欢!

故事一:双剑化龙——干将与莫邪

 故事梗概:干将奉吴王阖闾之命铸剑二枚。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金不销沦流,始终未成……若铸剑不成,必得吴王赐死。妻莫邪曰:“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先师亲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说完,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吴王得知剑藏,遂扣干将。剑忽从匣中跃出,化龙而去,干将亦携阳剑腾飞而往。干将莫邪,双剑化龙,千古爱情之绝唱,自此无人称勇士。

 与苏州渊源:干将莫邪为姑苏(苏州)人氏,故事发生在春秋吴国之姑苏城。城内旧有干将坊、干将墓。今苏州有干将路与莫邪路纪念二人,其中,干将路为原干将坊衍化而成

 相关景点:莫邪路环古城河沿岸

 干将莫邪的故事在苏州已流传数千年,但是很久以来,苏州只有纪念干将的地名,如原来的干将坊、干将门,后来的干将路,却一直没有纪念莫邪的地名。从2003年5月起,苏州人让这对夫妻在地名上得以“团聚”,将沿苏州环古城河东段的原来7段小路,即侉庄路、葑门西街、庄先湾、后庄、气象路、网船湾、糖坊湾连接起来,合并命名为莫邪路。

 得益于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莫邪路沿岸形成了一个大型带状亲水公园,绿地、驳岸、城墙遗址,构成了美不胜收的画卷。过了相门桥,沿河设立了长长的木栈道,不时有行人走过,临河远望,呼吸春的气息。

故事二:泛舟五湖——范蠡与西施

 故事梗概: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采纳大臣提出的“美人计”。大夫范蠡周游全国,遍访佳人,选中家在古苎萝村西边的西施。才子佳人,相逢一见钟情,然国难当头,范蠡遂把以西施为首的越女献给吴王夫差。夫差对能歌善舞、风华绝代的西施深爱不疑,宠爱有加,歌舞宴平,从此,对越国也放松警惕。而越王勾践,则卧薪尝胆,在暗暗地做着复仇的各种准备。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吴国,被围困在圣胥山的夫差走投无路,挥剑自刎。越国胜出,范蠡归隐江湖,与西施浪迹天涯,做了神仙眷侣。

 与苏州渊源:东汉《越绝书》载:“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据考证,范蠡从今苏州吴中长桥石湖越来溪附近蠡墅入五湖。石湖风景区有范蠡祠,祠内壁画形象地描绘了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苏州震泽原有范蠡钓台,在蠡泽应天寺前。相传范蠡灭吴功成,与西施泛舟五湖垂钓于此。钓台叠石为矶,别无建筑。今毁。

 相关景点:范蠡公园

 范蠡公园位于苏州吴中区长桥街道蠡墅社区,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500多年前的吴越春秋时期,是吴国木帆船的制造基地,也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蠡墅得名于范蠡曾隐居在此,相传,范蠡携西施从这里出发“泛舟五湖”,开始经商作贾,后被尊为“商圣”、“文财神”。

故事三:鹊桥传说——牛郎与织女

 故事梗概: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平素在天上织云彩,牛郎则在人间放牛。某日,牛告诉牛郎说,织女要和别的仙女到银河洗澡,届时可取仙衣一件,织女若找衣,就还给她,并向她求婚,她定会答应。牛郎按此去做,果然应验。织女和牛郎结婚,生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便把织女捉回天去。牛又告诉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牛郎听从,便用竹框挑着两个孩子,追到天上,此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发簪,在织女后面划出一道天河,把这一对恩爱夫妻隔开了。他们天天隔河相望啼泣,最终感动王母娘娘,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会时,由喜鹊为他们架桥。

 与苏州渊源:据《中吴纪闻》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已流传于现在的苏州太仓科教新城一带,至今太仓尚流传有牛郎织女的众多传说故事和相沿成习的“七夕节”风俗,并保留有中国唯一一座织女庙遗存。南宋范成大《吴郡志》等文献资料上亦有“牛郎织女降生黄姑”的记载。黄姑者,《荆楚岁时记》牵牛所谓“河鼓”之讹音,太仓黄姑村(今胜昔村)也。2008年,太仓市被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七夕文化传承基地”称号

 相关景点:太仓织女庙

 牛郎织女的传说降生太仓绝非空穴来风,这与太仓是江南鱼米之乡、产棉区的地理位置分不开,和当地妇女望穿秋水般希望丈夫捕鱼归来的心情、织女渴望与佳人团聚的心情死有天然吻合。这也是太仓现在保留的七夕“七巧会”等民间风俗的最好诠释。

 在黄姑塘村,现今还有一座历经数百年的古庙,这座古庙就是《吴郡志》和《中吴纪闻》里所写织女庙。里面有一个神女的塑像,空荡荡的,但时常还有一些人去烧香祈祷。虽然很简陋不堪,比之那些穿凿附会的假古迹、伪古董要有价值得多。

故事四:齐眉举案——梁鸿与孟光

 故事梗概:东汉太学生梁鸿,家贫而有品节,博学多才,势家大族多有欲嫁女于梁者,全不动心。同县外貌“肥丑而黑”、内在心界宽阔之孟家女孟光曾言:“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娶之。孟光婚后布衣粗衫,操持家务。梁鸿甚喜。夫妇遂隐入深山,耕织弹唱,相敬如宾。后因梁鸿作《五噫歌》触怒朝廷,避祸吴郡(今苏州),于大户皋伯通家当佣工。梁鸿每归,孟光具食,皆齐眉举案将粗陋之食端正捧上。此恭敬有加之举被主人皋伯通偶然撞见,识破梁鸿身份,遂将夫妇俩当宾客供养。梁鸿从此在皋的庇护下闭门著书,及卒,葬于苏州要离冢旁。(采自《后汉书逸民传》)

 与苏州渊源:皋伯通,汉代谏议大夫,苏州古城“皋桥”即皋氏宅地在此桥边而得名。梁鸿与孟光当年“适吴”,即来到苏州皋桥旁皋伯通家,皋伯通亦因特别能识人,收留扶风人梁鸿孟光而一举成名。梁鸿在皋家受到礼宾待遇,潜心著书,直至病逝。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旁,咸曰: “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今墓毁。

故事五:描金之凤—徐惠兰与钱氏女

 故事梗概:姑苏书生徐惠兰因家贫向叔父借贷,却遭凌辱,愤而自尽,为江湖术士钱笃招相救,并将其女钱玉翠相许。玉翠以家传御赐描金凤相赠,作为定情之物。惠兰被姑母接去读书,途中救了重病的书生金继春,二人结为金兰。表兄王云卿与惠兰甚相契,不意被人害死,惠兰被冤下狱。刑前,金继春因与惠兰貌相似,舍身替死,临刑时被绿林好汉劫走。京中大旱,钱笃招应诏求雨成功,得封高官,为惠兰申冤,终于逮住真凶马寿。冤情昭雪后,惠兰应试,连中三元,授官与玉翠成婚。

 与苏州渊源:据苏州地方志载,徐惠兰故居坐落苏州司前街16号原徐朝宗宅,2000年毁,遗址在今书院巷三多苑内。

故事六:三笑姻缘——唐寅与秋香

 故事梗概:吴中才子唐伯虎到苏州虎丘云岩寺游玩,遇东亭华太师夫人前来进香。华夫人丫环秋香,姿色艳丽,娇悄动人,伯虎一见钟情。进香完毕,秋香随华夫人登船返回,唐伯虎连忙乘小舟追赶。途中得秋香三笑,伯虎更是如醉如痴,神魂颠倒,以为秋香钟情于己,遂苦思一计,卖身华府做书童,以接近秋香。伯虎凭才逐渐赢得华府器重,后又得好友祝枝山巧施妙计,终与秋香结成良缘。

 与苏州渊源: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书画家,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明成化年间生于苏州吴趋坊一户商人之家,16 岁一举夺得乡试第一,轰动苏城。后于姑苏桃花坞置地。今桃坞双荷花池有唐寅故居遗址,附近有准提庵唐寅祠。唐寅墓在苏州近郊横塘王家村,现有唐寅园供游人参观。

 相关景点:唐寅园

 唐寅园,也就是唐寅墓,位于苏州市区解放西路上,占地近万平方米,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唐寅辞世之时,家境清贫,就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嘉靖22年才移葬今址。

 2008年5月起,苏州市区文保所对唐寅园进行了大修。在此次大修中,屋顶得到了翻修,电线也进行了重排,围墙被加高了,门窗柱子进行了重新油漆,地面假方砖则被真方砖替下……针对变成低洼地块这一问题,大修还重新铺设了这里的下水系统,配置了专门的抽水泵。此次大修除了改造“硬件”外,还提升了“软件”,如将增加陈列一些有关唐伯虎的正史和野史资料,做一个效果逼真的唐寅故居沙盘;另外还设想增加演艺内容,如通过评弹讲述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从而增加游园的趣味性!

故事七:浮生沧浪——沈复与芸娘

 故事梗概:沈复所著《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沈复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沈复与芸娘,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芸对夫君从而不愚,顺而不谄。夫君是骚客文人,便与之游历山水,为文赋诗;夫君是风流才子,便为其游说佳人,访寻美景;夫君是落魄书生,便替他梳洗缝补,勤俭持家。林语堂曰:“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与苏州渊源:沈复,长洲(今苏州)人,芸娘,沈妻也,夫妇居苏州沧浪亭畔。

 相关景点:沧浪亭

 沧浪亭,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沧浪亭”。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故事八:丹青携柳——柳如是与钱谦益

 故事梗概:明末清初,杭州西湖边,“秦淮八艳”之首、绝代佳人柳如是邂逅被免官职的文坛领袖钱谦益。两年后,柳如是一副书生打扮来到钱氏故里苏州常熟,以诗自介:“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钱氏认出如是身份,万分惊喜。柳如是为钱谦益深情所打动,钱谦益为柳如是痴情所迷恋。一老一少,终成眷属。婚后,由于时局动荡,朝代更迭,他们的生活曾一度受到冲击。为抵抗清的统治,柳如是甚至提议投水殉国。几番浮沉,钱谦益看破红尘,从此,一心一意守着柳如是,过着田园牧歌式的温馨生活。

 与苏州渊源:钱柳曾多次寓居苏州。苏州拙政园忠王府有柳如是故居。崇祯十四年年底,柳如是独留苏州养病,特意去灵岩山拜谒了韩世忠、梁红玉之墓,对数百年前的抗金英雄表示了深深的敬意。柳如是唯一的女儿即出生苏州拙政园。另外,苏州常熟虞山有柳如是钱谦益墓。2010年4 月,见证柳如是钱谦益爱情的拂水山庄于常熟尚湖重建完工。

相关景点:虞山尚湖景区

 虞山位于常熟市内西北处,因商周之际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卒葬于此而得名,现今既是风景区,又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山独峙于平原之间,主峰高300米,绵延65公里,由西向东,状如卧牛,南临尚湖,东伸入城,古有“十里青山半入城,山南尚湖如映带”诗句咏之。全山林木荫翳,郁郁葱葱,百鸟争鸣,引人入胜。西南险峻,东北平缓,满山苍松翠柏,名花珍禽、幽洞深涧,寺宇园林,名人墓葬分布于山麓之间。

 尚湖,相传因商末姜尚避纣时曾垂钓于此而得名。湖区偎傍虞山,湖面千顷潋滟,山影重峦叠巘,白鹭齐飞,鱼翔浅底,有“湖甸烟雨”和“湖桥串月”之称。尚湖公园被当地人民称为“尚湖湾”,建于1986年初,临山孕湖,与古城浑然一体,含山川之秀,汇城乡之交,得天独厚,自然美色与人文景观相融合,气象开阔,内涵丰实。

 古城虞山镇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镇区背倚虞山,近傍尚湖、昆承湖,有7水经此,古称“琴川”,素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旧城区的坊巷古朴,至今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景区内主要由山水文化园、荷香洲、钓鱼渚、拂水堤,以及堪称“江南之最”的牡丹园等景点组成,自然美色与人文景观互为补充,游览观光与娱乐休闲二者兼得。

故事九:绛珠还泪——贾宝玉与林黛玉

 故事梗概: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因此草受天地之精华,又加雨露滋润,脱却草胎本质,修成女儿身。只因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断之意。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还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给他,也还得过了。”下凡后,绛珠草化为林黛玉,用尽平生泪水,还神瑛侍者贾宝玉灌溉之恩,演绎了一段深情动人的爱情故事。

 与苏州渊源:林黛玉生于苏州,原型为康熙苏州织造李煦孙女——李香玉。其幼年长住拙政园。贾宝玉原型则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据史料记载,当年曹雪芹祖父曹寅,出任苏州织造期间,购下拙政园部分住宅。曹寅升迁江宁织造时,推荐妻弟李煦接替,家眷住在园内达二三十年之久。曹雪芹母亲怀孕后途经苏州,在拙政园李煦家生下曹雪芹。雪芹(宝玉)与香玉(黛玉)从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惜香玉早逝。为纪念自己早年的红颜知己,雪芹不惜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倾毕生精力写出不朽巨著《红楼梦》。

 相关景点:拙政园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故事十:珍珠宝塔——方卿与陈姐

 故事梗概:苏州方家世代做官,因被参,满门抄封流贬。方卿投奔姑母家,向姑母求助赶考盘缠。姑母势利,不但不予帮助,还冷言嘲讽,方卿愤而离去。姑母女儿陈翠娥与方卿青梅竹马,欲助表弟,遂将稀世珍宝珍珠塔暗赠方卿。姑父陈王道也驱马追至九松亭,深明大义,将女儿许配方卿。赶考路上,方卿遇土匪,珠塔被劫,方卿坠河,后被陆府所救,并与陆府**产生感情。珍珠塔被盗贼典当于姑父家典当行,陈翠娥悉知方卿遇险,悲痛万分,一病不起,陈王道遂命韩书生假造方卿书信,慰抚女儿。两年后,方卿得中状元,姑侄和好,方卿最终在陆家**与陈翠娥之间做出选择,与陈翠娥成婚。

 与苏州渊源:“珍珠塔”故事相传发生在苏州吴江同里。目前,在同里古镇区还保存着陈家的部分住宅,包括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陈翠娥的书楼。

 相关景点:同里古镇

 同里镇位于江苏吴江市东北,距上海80千米,距苏州20千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 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

 同里的特点在于明清建筑多,水乡小桥多,名人志士多。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古镇原有“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等二十多处自然景观,今尚存“东溪望月”、“南市晓烟”、“北山春眺”、“水村渔笛”、“长山岚翠”诸景。

;

 自然现象里我最喜欢的便是下雨了,淅淅沥沥的滴在我的心尖儿,迫不及待的去打开窗户呼吸雨中的空气。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雨中即景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雨中即景作文600字(一)

 又是夏雨飘洒的季节,又是相思成堆的日子。飘洒的夏雨淋湿我郁闷烦躁的心情,让我这颗相思的心终于可以得到片刻的平静。在夏雨中透过滴滴的雨丝,我依稀看到了雨中好朋友的身影,心中泛起阵阵的思念之情。飘洒的雨,寄托了我对千里之外好友的一份眷恋,一份温馨的祝福,一份淡淡的情思,镌刻下深深的美好回忆。

 独自撑伞漫步城市的街头,用心体味雨中即景,感受全身上下都浸透了夏季的清凉,看着雨中三两成群的行人在雨中散步,街道两边的树枝随着飘飘洒洒的雨在轻轻摇曳,挥洒着雨季中的缕缕丝丝凉意,让行人感受丝丝清凉,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一份惬意。

 在雨中我思念你,在雨里我牵挂你,在雨里我呼唤你……一种从心里默默哼出的歌声,让我想到了千里之外的好友。在365个日日夜夜里,一想到你的温馨祝福和甜蜜笑容,我就止不住两眼落泪,一直流淌到心灵的深处挥之不去,凝聚成美丽的祝福诗行。

 在雨中慢慢回想起自从与你美丽邂逅的美丽瞬间,我因你的纯洁、善良让我感动,一段时间完全还沉浸在你的倩影和甜美声音里。

 夏季的雨,绽放出你灿烂的微笑,流露出你温暖的问候,凝聚出你我之间的美好情谊。透过雨季,让我心灵的得到了洗涤,扬起了希望的信心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雨季来临之时,让我的心灵流满丝丝雨水,滋润心灵的几多期许和相互守望。

 雨在一直下着,在夏雨中默默感受纯洁的友情带给彼此之间的美好享受,飘洒一片温馨浪漫的印迹,恒久永远……

雨中即景作文600字(二)

 有人爱雾,爱它的朦胧,爱它的缥缈;有人爱霜,爱它的洁白,爱他的淡雅;也有人爱露,爱它的晶莹剔透,爱它的娇小玲珑。我却爱那温柔无私的雨。

 一早醒来,窗外变一片朦胧。仔细一看,原来是花针似的细雨铺天盖地的落下来。一丝丝的春雨,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伴随着春的乐曲,在空中无拘无束地游荡着,织成一张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春的世界,大地上的一切都在春天母亲的怀抱中滋润。地上的花草也在雨中翩翩起舞,整个城市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美好。

 我不仅被如此景色迷住,怀着急切的心情来到了小花园。你听,雨水打在树叶上,发出了“嗒嗒”声;你听,雨从树枝中穿过那“唰唰”声;你再听,雨落在亭子上的“啪啪”声……这些声音构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四周的花草也沉浸在这动听的交响乐里。你看,雨水落在小草上,把小草当成了滑滑梯,在上面快活地滑着;你看,它又顽皮地落在了树叶上,又好像粒粒珍珠似的,他把树叶当成了游乐场,在上面开心地滚来滚去;它又偷偷送给了小花一个吻,把小花的脸都羞红了……有了雨的滋润,树仿佛变得更翠了,小草仿佛变得更绿了,小花仿佛变得更艳了……

 望着这美丽的雨景,我不禁伸出手来让缠绵的小雨打在手上,打在脸上,感觉好像是孩子的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抚摸着我,柔柔的,轻轻的,凉凉的。啥时我觉得雨那么可爱,那么纯真。

 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雨中美景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简直妙不可言,在这雨中你能忘掉一切心烦的事,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雨中即景作文600字(三)

 夏日晴朗的午后,天气骤变,“利奇马”台风气势汹汹地光临了苏州。顷刻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下起了阵雨。雨滴落到了正在东港新村改造路面的挖掘机的机盖上,滚烫的机盖一下子让雨水蒸发掉了,升腾起一股薄薄的白雾,随后被风吹散,不见了踪迹。此时,我打着伞,匆匆赶回家。手中的伞丝毫不管用,雨水还是肆虐地打在我的身上。台风推着我跑,我不由自主地飞奔起来,想尽快逃离这恐怖的场景。飞扬的尘土被雨水冲刷,空气似乎纯净了些。雨越下越大,仿佛整个世界都浸在迷蒙的烟雨中了。

 好不容易回到了家,此时,雨还是下个不停,台风更加猖狂,它呼啸着,像鞭子似的抽打着窗户玻璃。虽然还未到黄昏,但天色已暗了下来。鸟儿们的啼叫声早已消失在遥远的天空。

 几小时后,灯光四起,连成一片。我倚在窗前,只见还有人开着车在楼下的马路上缓慢地前行,车灯投出的光的`最边缘,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如梦如幻。极目远眺,一副美轮美奂的壮丽景象映入眼帘:“东方之门”闪耀着动人的白色光芒,周围楼房上的灯火万紫千红,簇拥着“东方之门”,仿佛众星捧月。而那和“东方之门”遥遥相对的“九龙仓金融大厦”则成了夜幕下同样闪耀的璀璨明珠,原本就直插云霄的它因为周围的建筑没有亮灯而显得十分孤傲,更加顶天立地。它楼顶的灯光不停地变幻,时而姹紫嫣红,时而清新冷艳·····光怪陆离,醉人心田。这些鳞次栉比的楼房上的灯光照亮了夜空,照亮了苏城,也照亮了我的心。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只听得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到晾衣架上,“滴答……滴答……”

1、苏轼早年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陈建用、杨尧咨、苏辙做大雨联句。陈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辙对曰“无人共吃馒头”。众皆倾倒。

2、乡试时,二苏被安排在对角座位上,苏轼接过题目傻了眼。斜对面儿的苏辙看到哥哥抓耳挠腮便想帮他一把,可监考严厉,苏辙灵机一动,拿起笔管吹了一下,苏轼一看,喜出望外。(吹笔管意为出自《管子》)

苏轼字子瞻,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辙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扩展资料

雷州西湖与苏轼兄弟

广东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 

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罗湖泛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游罢到湖滨天宁禅寺憩休,苏城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此地写就的。

参考资料

-苏辙

-苏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6994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