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波兰起义的起因大波兰起义的结果是什么?

大波兰起义的起因大波兰起义的结果是什么?,第1张

波兰大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发生在1794年3月24日的波兰大起义是由波兰民族英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领导的,是一场争取波兰民族独立的战争。虽然伟大的波兰起义最终失败了,但它继续激励着波兰人民作为民族独立象征的自由理想。

伟大的波兰起义剧照

波兰大起义的起因是巴黎和会上关于瓜分波兰领土的协议直接导致了波兰人民的反抗,因为早在1773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就已经在维也纳签订了第一个瓜分波兰的协议。当时三国在波兰瓜分领土,大波兰国土面积损失约22万平方公里,人口损失450万。第一次分区已经引起了当时人们的不满。1792年的波俄战争,波兰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被俄国和普鲁士夺取,采取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行动。在这次分治中,波兰人口只有300多万,经历了两次分治的波兰人民对俄国和普鲁士的侵略不满。

于是在1974年,从美国独立战争前线归来的英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举着起义的大旗,打响了反俄反普的第一枪。

波兰大起义,得到了众多农民阶级的响应,也导致了起义者大多是民兵,武器简单落后,根本不是俄罗斯正规军的对手。同年10月,起义军被俄军无情镇压,起义军首领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也被逮捕入狱。波兰大起义失败了。

波兰大起义的结果是什么?

波兰大起义是波兰最后一次著名的民族独立运动,是1794年3月24日由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领导的大规模起义。是为了反抗俄国和普鲁士对大波兰领土的分割,但没想到,波兰大起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俄国和普鲁士对大波兰领土的第三次分割。第三次分治后,大波兰的主权没有了,不复存在,留下了100多年的空白。

波兰大起义的领土地图

同年10月宣布了波兰大起义的结果。在巴黎和会第二次波兰分治协议的刺激下,波兰统治者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1792年,他们与当时的盟友普鲁士一起发动了针对俄国的波俄战争。但在战争中期,普鲁士背叛协议,投奔俄国,直接导致了波兰的惨败。然后,两国签署了波兰分治协议。波兰人民的反抗情绪高涨,要求独立的呼声逐渐高涨。从1794年美国独立战争前线归来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挺身而出。3月24日,他宣布自己是叛军的领袖,他将领导波兰人民保护波兰领土的完整。波兰大起义得到了一些波兰贵族和许多农民的响应。起义军早期在俄罗斯出兵镇压前迅速攻占了几个城镇,但在8月,俄军开始镇压起义军。

同年10月1日,伟大的波兰叛军领袖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被捕。随着领袖的被捕,伟大的波兰起义终于失败了。

伟大的波兰起义简介

发生于1794年3月24日的波兰大起义是波兰和立陶宛为反对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而发动的全国性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也被称为Kosciusko。他被视为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美国的民族英雄。1746年2月4日,他出生在波兰的一个贵族家庭,1817年10月15日去世。

波兰大起义救济

波兰位于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中间,被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非常难过。因为地理原因,波兰是两个超级大国博弈的战场,双方都在努力把波兰争取到自己这边来。为此,波兰领土经常遭受战争,波兰人民遭受的苦难更大。

巴黎和会后,俄国和普鲁士开始第一次瓜分波兰。而且在1792年的俄波战争中,战败的波兰失去了大量波兰领土,波兰统治者之间也出现了分歧。亲俄派被视为波兰国家的叛徒。在波兰民众心中,反对亲俄派的情绪与日俱增,这也为波兰大起义的爆发营造了氛围。

为了应付日益高涨的民族气氛,俄国和普鲁士把驻扎的联邦军队削减了一半,吸收了剩下的波兰士兵。1794年3月12日,大波兰一个骑兵旅的指挥官不服从上层的部署,将部队撤到克拉科夫。此事激起了大波兰地区民众对俄军驻扎的不满,随后发生了爆炸。俄罗斯军队被赶出了波兰城市。3月24日,刚从美国革命战争中归来的乌什科斯丘斯科拿起了起义的大旗。他宣布自己是波兰所有反抗力量的领袖,在大波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起义战争。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2月22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肖邦(波兰文: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有时拼作Szopen),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真实出生日期为1810年2月22日下午6点左右,其母亲以3月1日作为肖邦出生,3月1日亦成为官方承认出生日期。自幼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满20岁已出名。肖邦38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四部叙事曲、十余部波兰舞曲包括《军队》《英雄》,二十六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二十七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四部谐谑曲、三部钢琴奏鸣曲,至少三十二首多夜曲,五十九首马祖卡,两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鸣曲等。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代表作:马厝卡舞曲、圆舞曲。肖邦1810年出生在波兰中部小镇热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位于波兰首都华沙附近)。他出生的时候,波兰作为一个统一主权国家已经不复存在,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肖邦的母亲是波兰人,父Nicolas Chopin(1771年—1844年)是波兰籍的法国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从父辈继承下来的葡萄园,1787年移居波兰并加入波兰籍,参加过1792年的俄波战争和1794年的科希丘什科起义(科希丘什科,Kościuszko,1746年—1817年,波兰人民英雄),第二次瓜分波兰后在贵族家庭当法语家庭教师,认识了一个雇主的亲戚也就是后来萧邦的母亲Justyna Krzyżanowska,他们在1806年结婚,肖邦的父亲也得到了一份在中学教授法语的工作。肖邦一家在1810年搬到了华沙。

肖邦在波兰被视为神童,1816年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相继由他的姐姐和母亲教授钢琴演奏。肖邦是个音乐天才,从小就展现出他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创作于1817年,体现出肖邦不同寻常的即兴创作能力,他在华沙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

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岁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奥地利作曲家阿德尔伯特·基洛维茨(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从此跻身进入了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起肖邦师从约瑟夫·艾尔斯内(Józef Elsner,1769年—1854年)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1784年—1838年)的作品。1826年从中学毕业后,肖邦在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肖邦作曲相当勤奋,他发表的第二部作品是B大调钢琴和管弦乐变奏曲(Là ci darem la mano,Op 2,1827年),来自莫扎特的歌剧唐璜(Don Giovanni),几年后在德国引起了轰动,1831年罗伯特·舒曼作为音乐评论家在莱比锡的一份19世纪最重要的音乐报纸中,以《作品二号》为题(德语:Ein Werk II)写道:“先生们,向天才脱帽致敬吧”[1],对肖邦的作品给予极高的评价。他十九岁时已经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1829年至1831年间,萧邦在华沙、维也纳和巴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他的演出受到了专业报刊的高度评价,“柔和的演奏,难以形容的流畅,能够唤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绎。”[2],他是“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流星中的一颗”[3]。1829年萧邦爱上了音乐学院的女同学Konstanze Gladkowska,但是这段秘密的爱情无疾而终。因为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肖邦无法回国,而肖邦的父亲也建议肖邦暂时先留在国外,1831年肖邦最终忍痛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了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和作曲为生移居到巴黎后,肖邦很快爱上了这座城市,巴黎的建筑和大城市氛围深深吸引着肖邦,他在一份寄回波兰的信中写道,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他在巴黎先是拜他的偶像法国籍德国钢琴家和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卡尔克布伦讷(Friedrich Kalkbrenner,1785年—1849年)为师,继续学习钢琴,但是他感觉受到了教学方式的限制,课程只进行了不到一个月。肖邦在巴黎参加音乐会的演出以赚取生活费,起先萧邦还未出名,收入仅够糊口,后来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资助者带萧邦参加了银行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次接待活动,萧邦的钢琴演奏打动了客人,转眼间赢得了一大批的钢琴学生,其中的大部分是女学生。肖邦通过音乐会、作曲和教授钢琴课,从1833年起便有了稳定的收入,经济上没有了后顾之忧,肖邦甚至有一辆私人马车和随从,他的衣服都是高档的材料制成。而相比之下,19世纪的其他音乐家如理查德·瓦格纳和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则还需要指望着资助者的赞助。在巴黎期间肖邦做了多次访问,1834年,他和席勒共同访问了在亚琛举行的的莱茵河畔音乐节。肖邦、席勒还有门德尔松三人在此次音乐节中碰面并一起去了杜塞尔多夫、科布伦茨和科隆,他们三人彼此欣赏对方的音乐才华,并互相学习和切磋了音乐技艺。肖邦交友广泛,他的好友包括诗人缪塞、巴尔扎克、海涅和亚当·密茨凯维奇,画家德拉克罗瓦,音乐家李斯特、费迪南德·希勒,以及女作家乔治·桑。肖邦在李斯特家第一次见到了身着男装、抽着烟的乔治·桑,并对她一见倾心。乔治·桑1837年肖邦因为与18岁的Maria Wodzińska一段不幸的恋情,陷入了生活危机,正在这时,他邂逅了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这使得他又重拾了精神上的信心。

第一眼见到乔治·桑,肖邦就感受到了她与Maria Wodzińska的截然不同,Maria Wodzińska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而诗人乔治·桑看上去却是十分高傲和极具自我意识。但是肖邦与乔治·桑的恋情却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方面,乔治·桑是一个热情似火的女人,受到许多年轻才俊的追求,另一方面,乔治·桑后来销毁了大部分寄给她的信件,使得人们无法确定肖邦同她之间的真正关系。

1838年11月乔治·桑带着她的两个孩子Maurice和Solange移居西班牙的马洛卡岛上的法德摩萨镇,Maurice患有风湿症,乔治·桑根据医生的建议,希望西班牙的气候可以有助于Maurice健康状况的好转。而肖邦也一同搬到了马洛卡,肖邦一生患有肺结核,他也希望温暖的气候能够缓解他的病痛,但是事与愿违,Maurice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而肖邦的肺结核却因为房间条件差,加上糟糕的天气,发展成了肺炎。98天后肖邦和乔治·桑离开了马洛卡岛,这段旅程虽短,但是对肖邦和乔治·桑都印象深刻,乔治·桑将这段经历记录在了她的小说《马洛卡岛上的冬天》中。839年到1843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乔治·桑位于家乡诺昂(Nohant)的庄园里度过的。这是一些宁静的日子,肖邦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波兰舞曲《英雄》。肖邦和乔治·桑的恋情在1847年画上了句号,两人都没有公开分手的原因。当时乔治·桑的女儿Solange爱上了贫困潦倒的雕刻家August Clésinger,这引发了乔治·桑一家的家庭矛盾,乔治·桑变得非常好战,当肖邦得知Solange和August Clésinger秘密订婚的消息后,非但没有反对,还表现出来赞同,这使得乔治·桑大为恼火。华沙圣十字教堂安放弗里德里克·肖邦的心脏(就在底部花束上方)的柱子肖邦1848年在巴黎举办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此后他访问了英格兰和苏格兰,本打算11月在伦敦在举行几场音乐会和沙龙演出,但由于肺结核病情严重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返回巴黎。1849年他的病情加重,已无法继续授课和演出,最终于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时年39岁。肖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礼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举办肖邦葬礼的教堂历来不允许唱诗班中有女性,葬礼因此推迟了近两周,最后教堂终于做出让步,允许女歌手在黑幕帘后演唱,使得肖邦的遗愿能够达成。有将近三千人参加了10月30日举行的肖邦葬礼,演唱者还包括Luigi Lablache,他此前曾为1827年贝多芬的葬礼演唱安魂曲,为1835年贝利尼的葬礼演唱Lachrymosa。根据肖邦的遗愿,他被葬于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时演奏了奏鸣曲Op 35中的葬礼进行曲。虽然肖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但他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并移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拉雪兹神父公墓里的肖邦墓碑前,总是吸引著许多参访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天里,依然鲜花不断。后来肖邦在波兰的好友将故乡的一罐泥土带到巴黎,洒在肖邦的墓上,使肖邦能够安葬在波兰的土地下。

[编辑本段]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华沙时期(早年~1830) 这一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这在他的《d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27)钢琴与乐队合奏的《降E大调大波洛奈兹舞曲》(1831)《C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 《F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钢琴与乐队合奏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1828)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气质,对爱情生活的体验,对幸福的热烈向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明朗欢快情绪贯穿全曲。音乐富于民族民间彩,《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有质朴优美的马祖卡舞曲风格,《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则是一支带有强烈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的强劲、粗犷的旋律。华沙起义时期(1830年末~1831年) 在这一短暂的时间里,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1831)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在巴黎的全盛时期(1832~1845) 在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肖邦的绝大部分练习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E大调练习曲》(1832) 《b小调练习曲》(1834)、《a小调练习曲》(1834)等最为突出。《E大调练习曲》是一首感情温存、深沉的哀歌,它的曲调属于肖邦创作的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倾注了对祖国无限爱恋的感情。《b小调练习曲》则是一首充满了阴郁激愤情绪的作品。它的主题紧张强烈富于戏剧性,而它的中部却渗透着一种沉思宁静的悲凉气氛。在适宜于主要表现单一形象的练习曲体裁中,采用如此强烈的双主题对比的原则以造成尖锐的戏剧性冲突,这在肖邦的练习曲中也是不多见的。《a小调练习曲》则情感严峻,气势磅礴,全曲由号角性的简单音乐动机发展成为波澜壮阔的巨流,把音乐推向戏剧性的悲壮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肖邦的3首奏鸣曲中,在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1839),其中的第3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着对华沙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乐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夜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夜曲深受英国作曲家J菲尔德夜曲的影响,追求音乐风格的细腻、华美和典雅秀丽,有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感伤情调。流亡巴黎后创作的夜曲在内容上愈加深刻,音乐风格也更富于个性化了。他的《c小调夜曲》(1841)完全摆脱了菲尔德的影响,主题朴实无华、严肃而又悲哀,音乐的发展愈来愈富于戏剧性。它标志着肖邦已经将夜曲的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现潜力,使它成为一种能容纳深刻社会内容的音乐体裁。

肖邦的4首叙事曲全是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有的是直接同波兰的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相联系。如《g小调叙事曲》(1835)的创作是直接受到了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示。肖邦把握了为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华伦洛德的深沉、严肃、大无畏的性格以及贯穿整个长诗的紧张的悲剧性气氛,将它们体现在严整的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式中。《F大调叙事曲》(1839)则取材于同一位诗人的民间幻奇故事诗《希维德什扬卡》。原诗描写一个负心的少年猎人,由于背叛了爱情誓言终于受到了惩罚,被希维德什扬卡仙女拖入湖底。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中没有企图去描绘或暗示原诗的故事情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法展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情境,通过它们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来揭示原诗的意境和感情气氛。波洛奈兹舞曲是肖邦在这个时期创作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波洛奈兹舞曲中的那种注重外在华丽效果的倾向被一种深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朴实无华、刚毅豪放的艺术风格所代替。肖邦或从波兰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吸取精神力量,或从缅怀祖国光荣的往昔,悲叹今日沦亡的苦难中激励自己的民族感情,以抒发他内心的郁愤,振奋民族精神。

《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38)是一首胜利凯旋的颂歌,贯穿始终的管弦乐队般的丰满强大的音响,展现了古代波兰庆祝民族胜利时光辉灿烂的情景。《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39)则是一首哀叹祖国沦亡的沉痛音诗,主题的感情基调是悲哀和压抑的,但丝毫没有感伤。《升f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41)规模宏大,富于戏剧性,它同对波兰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情景的想象有联系。悲壮严峻的首尾部分同色彩暗淡、感情忧郁的中间部分形成对照,在波洛奈兹舞曲体裁中别具一格。

《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42)是同类体裁乐曲中性格最刚毅、豪迈,气势最宏伟、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题具有果断、刚健的节奏,热情豪迈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调式和声,体现着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豪杰的形象。乐曲的中部富于鲜明的造型性,马蹄声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战马奔驰、月光剑影的古代沙场的情景。作曲家思古的幽情同现实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不可抑制。

晚期(1846~1849) 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1846)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虽然在这里已经听不到像《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那样高昂、豪迈的声音,但它的那些由于对祖国、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极富于感染力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编辑本段]肖邦作品概览

肖邦的作品以钢琴曲为主,虽然他不少作品技巧颇为艰深,但是他从来不会以炫技为最终目的,肖邦的作品更注重诗意和细腻的情感。

独奏曲

作为一个波兰作曲家,肖邦为故乡的波兰舞曲和玛祖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其中最早的作品是1817年的G小调波兰舞曲(K 889),那时肖邦才刚7岁,肖邦一生都在作波兰舞曲,年轻时候的许多波兰舞曲作品最后都没有发表,因为他认为这些作品过于单调。肖邦先是专注于先驱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和约翰·倪波穆·胡梅尔的作品,此后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满了肖邦对家乡波兰的渴望和思念,他所有现存的波兰舞曲(从Op 26 No 1开始),都有一段华彩乐章作为开场。

玛祖卡与波兰舞曲不同,在19世纪初还是一个相当崭新的音乐形式,但很快就风靡了全欧洲。肖邦不仅在城市沙龙中听玛祖卡,也在波兰听民俗原始形态的玛祖卡,15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玛祖卡(B大调玛祖卡,891年—895年),最具特色的是对变音阶的精彩运用和五度音阶的低音,从Op 6(1830年—1832年)起的玛祖卡多使用循环的形式。

总的来说,肖邦的这些作品并不适合于舞蹈,因为它们大都节奏过快,他的华尔兹作品也是如此。肖邦的华尔兹是为沙龙谱写的,大都使用大调,因为大调比小调更加欢快,其中著名的有《一分钟圆舞曲》,作品节奏极快,而且充满激情,其实它并非人们经常所听到的那样,不是为了让人尽量在一分钟内演奏完毕,肖邦本人或其他钢琴家是否能够在一分钟内完成作品的演奏也不得而知,之所以取名《一分钟圆舞曲》,是要表达“把握瞬间”的意思;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一条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的小狗,所以这部圆舞曲也被称为《小狗圆舞曲》。

另一类肖邦所发展的音乐形式是夜曲,肖邦共有21部夜曲作品,他的夜曲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到爱尔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夜曲的发明者John Field的影响,而肖邦的夜曲作品听上去更加地和谐,充满变换的韵律,曲调也更加灵活,有美声唱法的风格。

24首钢琴前奏曲创作于肖邦在马洛卡的短暂旅程中,按顺序对应着五度音阶,从C大调开始,到A小调结束,大小调交替。

奏鸣曲

肖邦大量的钢琴作品中只有3部奏鸣曲,当时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对音乐形式的严格要求,使得肖邦无法自如掌握,或者肖邦可能是根本不愿意受形式所约束。肖邦的第一部奏鸣曲是早期创作的,献给了他的老师Józef Elsner,他的第三部奏鸣曲(op58,1844年)是一部纪念作品。

最受欢迎的是钢琴奏鸣曲2号B小调(Op 35,1839年),其中的第三乐章是著名的《葬礼进行曲》(Marche Funèbre),这个乐章与之前的Grave – Doppio Movimento和诙谐曲(Scherzo)乐章,以及之后Finale的节拍,初听起来前后没有关联,但是音乐学的研究却发现之间联系紧密。肖邦的这部钢琴奏鸣曲作品在当时便引起了争议,第一,奏鸣曲的所有乐章都是用小调写的,这在当时是不同寻常的,小调奏鸣曲习惯上至少应当有一个乐章使用大调;第二,各个乐章的主题令人憎恶,这引起了舒曼的抗议,第一乐章Grave – Doppio Movimento令人喘不过气来,第二乐章Scherzo诙谐曲近乎粗暴地激烈,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被舒曼形容成“残暴”(德语:grauenhaft),而第四乐章则缺乏曲调,所有这些在当时都是不合时宜的。

除此之外,肖邦还作有4首叙事曲和4首诙谐曲,都是相当精致的作品。肖邦的练习曲op10、op25和另外三首肖邦去世后才发表的作品,对弹奏技术的要求很高,同时又非常适合于音乐会上的演出,代表作品有C小调《革命练习曲》(Op 10 No 12)。肖邦将练习曲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此前的练习曲,比如卡尔·车尔尼的练习曲,大都只专注于教学目的,而后来的弗兰兹·李斯特、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和克劳德·德彪西也都对练习曲做出了发展。

肖邦的即兴曲作品中,代表作品是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它是在肖邦去世后才发表的,因为肖邦在作曲完毕后才发现,作品的中段与波希米亚作曲家Ignaz Moscheles(1794年—1870年)的一首钢琴作品惊人地相似,所以肖邦不愿意将其发表。

协奏曲

除了独奏作品外,肖邦还有2部钢琴协奏曲1号(E小调)和2号(F小调),也是许多钢琴家在音乐会上常常演出的作品。

第1钢琴协奏曲(E小调,OP11)作于1830年,由1830年10月10日首演。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新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这首作品呈献给钢琴教师卡尔克布伦纳(Kalkbrenner,1788-1849)。

1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

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

首先要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背景: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一战,建立了苏维埃俄国,并开始了三年国内战争。

首先说一下国家之间的关系,

波兰原来被并入沙皇俄国(苏俄前身),在十月革命后复国,后来为了领土进攻新成立的苏维埃俄国。

乌克兰原来也被沙俄吞并,十月革命后独立,在苏波战争中先被波兰占领,后被苏俄占领,后来加入苏联。

至于人物方面就很好解释了

戈卢勃,彼得留拉匪军中的小统领。

彼得留拉,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白军彼得留拉匪帮的头目。

这两个都是在十月革命后反对苏俄的人,也可以称为叛乱。

波兰国民军维尔纽斯区指挥官,“战狼”亚历山大·克日扎诺夫斯基决定重组波兰东北部的所有游击队组织,来为从城内外进攻做准备。维尔纽斯第5旅两个分别由“马克思”和“拉科齐”指挥的班在杜宾吉艾与立陶宛警察交战。开始日期被定在7月7日。大约12500名国民军士兵袭击德军卫兵,试图攻下市中心大部分地区。郊外街头上激烈的战斗直到7月14日才停下来。在维尔纽斯东郊,国防军与苏联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巡逻团合作。克日扎诺夫斯基将军希望将所有的游击队组织并入重建的波兰第19步兵师。但是,推进中的红军在7月15日入城,内务人民委员会开始拘捕所有波军士兵。8月,维尔纽斯地区全波兰国民军总指挥“战狼”亚历山大·克日扎诺夫斯基下令所有6个旅处在他的指挥下,以准备暴风雨行动——针对驻扎在波兰的德军的全国性起义计划。在利门行动中,第5旅与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先头部队合作,在维尔纽斯郊外的兹维日涅茨与德军交战。但是,因为害怕被内务人民委员会逮捕并立即枪决,齐格蒙特·“乌帕什科”·申杰拉日决定不服从上级命令,将其部队撤至波兰中部。利门行动获得成功,城市被波兰士兵解放,但随后波兰指挥官被苏联人逮捕,其大部分士兵被送往苏联古拉格或其他拘留点。申杰拉日未因擅离职守送往军事法庭审判的原因并未确定。这很有可能是“战狼”将军自己将申杰拉日的军队移出战场的,因为克日扎诺夫斯基将军不想惹怒红军,而“乌帕什科”与苏联游击队发生冲突已经很久了。无论如何,在10月进入波德拉谢和比亚韦斯托克地区后,该旅在“比亚韦斯托克国民军地区”仍与撤退的德军战斗。在这个地区被苏联占领后,乌帕什科的部队留在森林中,乌帕什科决定等待俄波会谈(由波兰流亡政府举办)的结果。与此同时,部队得到整编,拿到了足够的装备将600人完全用机枪和自动手枪武装起来。在英美政府撕毁与波兰签署的协议,试图承认所谓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为波兰临时政府后,乌帕什科重新开始战斗——加入自由和独立组织,反抗一个新暴君。但是,在比亚沃维扎森林成功发动几次针对内务人民委员会军队的行动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些行动将会让他的部队被彻底消灭。

波兰战斗熊是真的。

佛伊泰克(波兰语:Wojciech,['vɔjtɛk],1942年—1963年),是一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属于波兰流亡政府第2兵团第22炮兵运补连正式编制内的一只叙利亚棕熊。在卡西诺战役中,佛伊泰克协助了士兵们搬运弹药。

佛伊泰克其命名于美式英语拼法为“Wojtek” ,英式英语则拼为“Voytek”。其波兰语名称“Wojciech”是一个古老的斯拉夫人名字,其含意为“享受战争者”或“面带微笑的战士”。

连队指挥官将其列为部队正式编制成员,给它授衔二等兵,并将其命名为“Wojtek”(佛伊泰克,波兰语“享受战争者”的意思)。还给它申请了服役号码,军衔以及工资本。谁都没想到,就这样Wojtek竟然获得了准许,进入了波兰军队的花名册,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头入伍的战斗熊。

战斗熊的称号不是白说的,Wojtek可不是整天在军队里混日子的。随着激烈的卡西诺山修道院战役爆发,移防到意大利南部的波兰部队自然也被投入了战场,从五月中起顶替伤亡惨重的英国第78步兵师。Wojtek由于力气大而被训练搬运各种重要补给,尤其是炮弹之类的沉重物资。

一头熊能顶N匹马,在这场最激烈的战役中,它扛着炮弹来到了很多人都不好上去的地方,给前线提供了各种支持。

士兵们每天看到最大的希望,就是扛着炮弹和给养的Wojtek来到他们的阵地。Wojtek从来没有摔落过任何搬运物资,也没有被枪炮、爆炸声惊吓而显得惶惶不安。这场战役之后,士兵们都被感动了,指挥总部特别嘉奖,将第22炮运连徽章更改为Wojtek,抱着炮弹的Wojtek!并且更名为第22运输连。

后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第22运输连被调往苏格兰柏维克郡的哈顿村驻扎。Wojtek马上获得柏维克郡当地居民与媒体的宠爱,波兰-苏格兰文化协会还未他颁发了“荣誉会员”资格。

1947年,随着波兰部队的解编,官兵不断地解甲归国,大家虽依依不舍但也不得不与它告别,乏人照顾的Wojtek也只能被送到爱丁堡动物园。

但是,之后的很多很多年,每当有波兰游客用波兰语跟他打招呼时,它都会各种high各种手舞足蹈。以前的波兰老兵也会经常回来看它,给它几瓶酒喝喝,甚至跳进兽栏里继续摔跤起来,完全不会有危险。

Wojtek一直是这群波兰士兵人心目中的英“熊”, 他们也因此给它塑了各种各样的雕塑。

1963年12月,Wojtek离开了这个世界。那年,它22岁。

扩展资料:

佛伊泰克(波兰文原名为Wojciech,“欢乐的勇士”)生卒年为1942年-1963年,其命名于美式英语拼法为Wojtek ,英式英语则拼为Voytek,念作['vɔjtɛk]。

它是一只二次大战期间属于自由波兰部队第二兵团炮兵第22炮兵运补连(the 22 Kompania Zaopatrywania Artylerii)的一只叙利亚棕熊。

主要功绩

负责协助搬运各种重要补给,尤其是炮弹与子弹等军火物资。走在地形恶劣崎岖的卡西诺山上,wojtek从来没有发生过摔落军火物资这种可怕的意外过,也没有被德军或者友军的枪炮声与爆炸情形而显得惶惶不安表现失常。

因此让指挥总部特别感到欣慰与嘉许,在获得波兰军部的获准后,特准第22炮运连更改正式徽章为一只抱着炮弹的熊,并且更名为第22运输连(22nd Transport Company)。

1938年9月29日,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当时的纳粹德国共同签署了《慕尼黑协定》企图牺牲捷克,并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企图换来长久的和平。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大陆政策的又一次胜利,可以用德国来牵制日益强大的法国。 狡诈的希特勒 法国总理达拉第却没有那么高兴,因为他看到德国的胃口依然没有满足,这一次只不过是在纵容德国。而且达拉第认为战争早晚会爆发,并且他还认为德国12个师就能战胜法国100个师,因为他看到了德国新战术。而法国这个时候依然是一战时期的思维,认为战争依然依靠大炮,沟堑这类阵地战,实际上战争已经来到以坦克为主的闪击战。 戴高乐在二战前写了一本《机械化战争》,讲述了机械化装甲部队和空军结合的战术,但是当时法国掌权的是七八十岁,一战时期的老将甘末林,他们固执地认为,坦克飞机只不过是玩具,战场上能起作用的只有堡垒和大炮,所以修建了众多堡垒。而戴高乐的《机械化战争》被当时德国人买回去翻译成德文,陆军总司令古德里安看完后,如获至宝,并付诸实践。 古德里安 果然没过多久德国就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因为捷克,奥地利等都是德国东部国家。所以当时英国、法国看到了德国的野心也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动作。他们甚至还有个小心思,把祸水引到苏联那一边,顺势解决两个敌人。 时间来到1939年5月份,希特勒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在一战的《凡尔赛合约》中,以前德国的波森和西普鲁士都割让给了当时的波兰,给予了波兰进入波罗的海的通道。早期希特勒为了麻痹波兰,还签订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是当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波兰就成了他下一个目标。 本来波罗的海的通道与德国领土是分开的,德国先是要求拥有治外法权的公路,这条公路直通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波兰在获得英法支持以后,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希特勒认为英法不会因为波兰问题与德国开展,因此在1939年4月28日终止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波兰随即与法国签订了一个同盟协议,法国承诺如果波兰遭到袭击,法国会在15天内加入战斗。英国随后在和波兰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其实这些都是自我安慰罢了。 与苏联的密谋 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前,德国参观团看到波兰士兵在军营外大小便,于是便认为波兰此时的军纪涣散。要知道在部队中,随地大小便很容传染霍乱、痢疾等疾病,这类疾病都是通过粪便污染水源,或者干燥的粪便通过空气传入人体的,二战时期大家都知道这种随地大小便的危害,但是波兰这种行为是很明显说明军纪不严。 其实英法也没有闲着,在1939年6月派代表团到圣彼得堡与苏联谈判,苏联也很重视这次会谈,派最高规格的军事代表团,与前来的英法进行谈判。而英国却只派了几个空军少将,法国更过分,派了几个即将退休的将领过来谈判,而且这些将领为了保证自己顺利退休,进门就告诉苏联代表团,这事我们做不了主。这让当时苏联非常愤怒,做不了主,过来是旅游的么?这个代表团真还是来旅游的,先后游览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 而且在谈判过程中,英法一直保持着对苏联的警惕。在历史上,东斯拉夫人对欧洲的抢劫达到30多次,每次都是灭绝式的抢劫,而且俄国信奉东正教,和西欧天主教在宗教上有无数次冲突。但是波兰与苏联都同属于东斯拉夫人,但是这兄弟俩仇恨要比同德国仇恨更深,历史上,俄国曾三次瓜分波兰,而且波兰国歌里都把抗击俄国的东布罗夫斯基当作人民英雄,可见与俄国的世仇有多深。 因为苏联与德国中间夹着波兰,苏联伏罗希洛夫元帅让英美问波兰,如果德国入侵法国,波兰愿不愿意借道,让苏联支援法国。波兰人的回答是:「 ”德国人来了,我们有丧失自由的危险;俄国人来了,我们有丧失灵魂的危险。绝不允许俄国士兵进入我们的领土。” 就这样英法把苏联送给了德国,此时希特勒也没有浪费这个人情,对苏联表示:没有什么不能谈的,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亲自飞往莫斯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法国沦陷后,英国遭到德国猛烈轰炸的时候,丘吉尔偷偷与斯大林会面,谈判的内容甚至包括牺牲巴尔干半岛等。 一战结束后,苏联因为十月革命便退出了协约国,这在英法看来就是背信弃义,相对于英法,苏联和德国更像同病相怜的兄弟。于是在1922年,苏联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这份条约第一次承认苏维埃俄国政权的合法性,并放弃原沙皇俄国时期的债务。 在英法看来,最不可能成为伙伴的两国国家结成了同盟,因为德国此时正在大力镇压工人革命,但是希特勒非常识时务,不但拉苏联入伙,还给苏联实实在在的利益,那就是瓜分波兰。 历史吊诡的是,苏德签订的这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战后被苏联给否认。因为莫洛托夫特在与德国签订协议的时候,用的是拉丁字母而不是西里尔字母。我想此时苏联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明白如果这份协议如果公之于众,对自己,对苏联都没有什么好处。于是这份「 ”伪造”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后不了了之。 到了1939年8月份,纳粹德国大肆报道波兰将要入侵德国的新闻,甚至报道已经有150万波兰军队集结在德国边境。盖世太保从纳粹集中营中找到十几个死囚,让他们穿上波兰人的军服,然后枪杀这些死囚在德国与波兰边境的树林里,然后带着剩下的一个死囚,攻占了德国一个电台,宣布波兰对德国开战,然后把死囚打死在电台里。 入侵波兰 随后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纳粹德国三个集团军群,160万大军,扑向沉睡中的波兰。天上是2000架飞机,地上是2800辆坦克,德军一共投入44个师,包括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波兰方面一共是7个集团军、870辆坦克、407架飞机、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总兵力约100万人。 不仅仅是军力上的差距,还有战争思维上的差距,波兰此时主力部队居然是骑兵旅,共计有11个骑兵旅,仅波莫尔思卡骑兵旅就有12万人,而且还是波兰的绝对主力。你能想象,这些波兰骑兵骑着高头大马,拿着大刀冲向德国坦克时的场景,完全是带冷兵器穿越回古代的战争。 而且当时波兰把大量的军队集结在德国波兰的边境,当德国装甲师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进攻波兰的时候,突破了边境便入无人之境。唯一能形成的抵抗就是格丁尼亚战役,德军损失1000多人。 苏联德国瓜分波兰 德国占领波兰后,苏联宣称由于波兰 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的利益,决定进驻波兰东部。1939年9月17日凌晨,苏联的军队开赴波兰东部,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会师。 波兰人没有看错,苏联占领波兰以后,认为波兰是资产阶级建立的国家,是劳工阶层的敌人,因此要坚决予以灭绝,下令处死1500名波兰的官员。但是在随后二战结束之后,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里,发现了4400具尸体,这些尸体双手都被捆绑,头部有弹孔,很明显这些都是苏联在入侵波兰时候杀死的。苏联占领波兰期间,还把100万波兰人流放到西伯利亚。因此在波兰人的印象里,闪击波兰,绝不是德国人一家干的,还有苏联。

一、二战前的波兰军队素质不能说很差,有几个历史误会:

1、波兰骑兵冲击坦克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误会,首先,这个事情任何史料都没有记载,其次,坦克一战便出现,波兰军队二战前同样装备大量坦克,不可能对坦克一点认知也没有,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波兰的骑兵团攻击了装备了轻型坦克的德国侦查兵,如果真的是这样,也是无可厚非的

2、德国军事观察员看到波兰士兵在军营随地大小便,认为波兰军事素养低,根本不堪一击

这个流传少一些,我个人是偏向与相信,但同样没有任何正式史料记载,也就没有学术上的说服力了。

二、其实,二战前的波兰军事实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一战结束后波兰赢得波苏战争,另新生的国家站住脚跟。波兰战前军事实力虽不如英法德,但也算是东欧列强,首屈一指。

三、那么,波兰究竟比德国差在哪里?

首先要明确的是,纯粹的军事上的差距不足以让波兰这样的大国在短短四。内崩溃,后来的德国入侵希腊都用了超过四周,但首先我们说下军事上的差距:

1、部队火力, 波兰远远输给德国,每个步兵师仅仅有40多门火炮;

2、军队通讯和侦查,虽然波兰已经实现完全的无线电话,但和德国比认是天壤之别空军,这是最致命的差距,波兰空军在开战前三天完全失去战斗能力,天空对敌人敞开的下场可以参考43年后的德国;

3、最后波兰如此迅速溃败的原因可以引用曼施坦因的回忆录

波兰的失败是华沙政府对其盟国将采取行动的幻想,以及高估了自军长期抵抗能力的必然结果

-----——德国南方集团军参谋长埃里希·冯·曼斯坦,《失去的胜利》

波兰战役

战斗开始

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德国轰炸机舰队呼啸着向波兰袭来,目标对准了波兰军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波兰人第一次尝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突然死亡和毁灭的滋味。数以万计的大炮向边境开火,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波兰人的阵地上。大约一个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方向发起了全线进攻。与此同时,停泊在但泽港外假装友好访问的德国军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也突然向波兰军事基地开火。波军猝不及防,500架前线飞机还没起飞就在机场炸毁。

无数的大炮、汽车等物资,还来不及撤退就被摧毁了。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被毁,部队陷入混乱。乘势而上,德军在装甲和摩托化部队的带领下,迅速从几个主要地区突破了波兰的防线。

当天上午10时许,希特勒激动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经入侵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他宣称:“从今以后,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名士兵,我要重新穿上这件对我来说最神圣、最珍贵的军装,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我才会脱下它。”军装,或为国捐躯。”希特勒的讲话引起了议员们的狂欢。

9月3日上午9点,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点前提供停战保证,否则英国将对德宣战。据希特勒的翻译施密特说,当希特勒收到英国的最后通牒时,他静静地坐着。戈林转身对他说:“如果我们输了这场战争,那么上帝应该原谅我们。”中午,法国向德国发出了类似的最后通牒,截止日期为下午5点。德国无视英国和法国的最后通牒。于是,英法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晚,希特勒将他的办公室从柏林总理府搬到“亚美尼亚”号列车上,坐车视察前线,在列车上处理东西两线的战事。

突破防线

德军突破波兰防线后,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直奔波兰腹地。伦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群以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为主力居中,李斯特的第14集团军为右翼,左翼在布拉斯科维茨的第8集团军掩护下,面向西面和西南方向。维斯杜拉河中游推进;博克的北方集团军群以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为主力,向东直奔“波兰走廊”,屈希勒的第3集团军则从东普鲁士南下。攻击华沙和华沙后面的布格河。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机械化部队行军。在这次伟大的进军中,德国装甲部队的奠基人古德里安成功实践了他装甲部队理论,率领第19装甲集团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第19装甲军隶属于北路集团军第4军,下辖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步兵师。既是第4集团军的中心,又是集团军的进攻前沿。开战后,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兰边境防线。 1939年9月1日傍晚渡过布拉施河,9月3日挺进到维斯杜拉河前线,合围“波美拉尼亚”集团军群。据说在围歼波军的战斗中,被围困的波军显然不了解坦克的性能,认为坦克的装甲只是用马口铁做成的伪装,用来吓唬人人们。

于是波兰骑兵一拥而上,用他手中的马刀和长枪向德军坦克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德军见状吓了一跳,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用坦克炮和机枪毫不留情地向波军开火,用履带碾压波军。波兰人想象中的战场决斗变成了实力悬殊的大屠杀。不过经查证,骑兵大战坦克只是德军的骗人宣传。古德里安在战后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到1939年9月3日,我们已经对敌人形成了包围圈。在森林地区。波兰骑兵,因为不了解我们坦克的性能,损失惨重。”波兰炮兵团向维斯托拉方向开进,途中我方坦克追上,全歼,只有两门炮有机会开火,波兰步兵也伤亡惨重。他我方部分架桥撤退时俘获纵队,其余全部歼灭。”

到1939年9月4日,波兰陆军“波美拉尼亚”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全部被歼,而古德里安指挥的4个师共死亡150人,受伤700人。次日,希特勒来到第19装甲集团军视察,古德里安在向希特勒讲述这次行动的主要经历时说:“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不容小觑,甚至令人惊讶。但在这场战斗中我们之所以损失这么小,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坦克发挥了高度的威力。”古德里安对坦克群的总结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陷入被动

德军的雷击让波军陷入被动。这是波兰人乃至世界第一次体会到“闪电战”的滋味。波兰陆军司令部原以为战争会像以前一样缓慢展开。德军会先用轻骑兵进行先锋活动,再用重骑兵进攻。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指出:“毫不夸张地说,他(波兰军队的首领)的思想落后了80年。”波军司令部对自己的军力过于自信,寄希望于英法的援助,所以将兵力全部部署在德波边境,认为只要进行坚决的反击,就可以了。赢。这种没有战略纵深的部署,导致波军要么全军覆没,要么被德军高速纵深推进包围。成了德军身后的孤军,抵抗很快土崩瓦解。

英法虽然在西线有百万大军,但他们原地踏步,宣布不战。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富勒写道:“当波兰被消灭时,西线发生了一场令人惊讶的冲突。它很快被称为‘奇怪的战争’,但更确切地说是‘静坐战’。” 9月6日,波军总司令斯迈格利兹元帅下令全部部队撤至维斯杜拉河以东,在维斯杜拉河上形成——桑河防线。波兰政府当天仓促撤出华沙,迁往卢布林。大局已经基本定下来了。冯富尔曼上校对希特勒说:“剩下的就是打兔子了。从军事角度看,战争已经结束了。”

重创波兰

至1939年9月7日,伦德施泰特的南路集团军群重创“罗兹”和“克拉科夫”两支波兰军队,占领波兰工业中心罗兹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霍普纳的第16装甲集团军、第10集团军先头部队于1939年9月8日抵达华沙南郊,切断了波军“波兹南”的南退路。博克的北方集团军群全歼波兰集团军“波美拉尼亚”,重创波兰“莫德林”集团军群,占领“波兰走廊”,随后强渡维斯杜拉河,夺取了北面至华沙的掩护。路上的位置。 

1939年9月8日,隶属于北路集团军群的屈希勒的第3集团军和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从北部和西北部向华沙大方向发起进攻。

1939年9月11日,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越过纳鲁河,开始向华沙后面的布格河快速推进。 1939年9月14日,隶属于南路集团军群的赖歇瑙第10集团军和布拉斯科维茨第8集团军在维斯杜拉河以西一举包围了从波兹南和罗兹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被俘,使华沙处于半包围状态。至1939年9月15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集团军包围布雷斯特,其第3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师继续向南推进,以配合南方集团军群右翼李斯特的第1装甲师。 14军完成了最后的纵深包围。

与此同时,第14集团军前锋克莱斯特的第22装甲集团军包围了科沃夫,继续向北进军。 1939年9月16日,在福霍达瓦地区与北路军团会师,合围。波兰军队在布格河、桑河和维斯杜拉河的三角地带撤退。 1939年9月17日,德军完成对华沙的包围后,命令华沙当局在12小时内投降。 1939 年9 月16 日,波兰政府和波兰陆军最高司令部越境逃往罗马尼亚。

背后的阴谋

苏联已经与德国谈判收回寇松线以西波兰占领的乌克兰西部和白俄罗斯西部,但由于与波兰的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仍不便这样做。波兰政府的出逃,终于让苏联找到了一个“体面”的借口出兵波兰。苏联政府宣布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因为波兰政府不复存在。 “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定进入波兰东部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 1939年9月17日凌晨,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分别由科瓦廖夫将军和铁木辛科将军率领,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挺进。 

1939年9月18日,德国和苏联军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尽快占领华沙,并命令德军在1939年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

1939年9月25日,德军开始炮击华沙郊外的堡垒、据点和重要补给中心。随后,德军第8集团军开始进攻华沙。 1939 年9 月26 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 1939年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 1939年9月28日,华沙卫戍司令向德军第8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茨将军正式签署投降书。 1939 年9 月29 日,莫德林要塞投降。到1939 年10 月2 日,最后一个抵抗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二战爆发后的第一场战役仅仅一个月就结束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870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