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扬州文化艺术中心的扬州双博馆中一楼的现代艺术馆吧。此次现代艺术馆的主题是:花样乾坤。花样乾坤是什么意思?听陌陌来给大家说说。
扬州现代艺术馆
艺术馆主题:花样乾坤
花样乾坤,说的就是剪纸。剪纸,又称花样。扬州的剪纸,可谓历史悠久。清代扬州就已经有剪纸迎春的习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或悬于佳人之手,或缀于花下,相观以为乐。之后,除夕之时尤甚,易桃符,贴春联,剪红纸样于牖户,以佑安康。”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渗入到了每一位家庭中。
艺术馆灯光效果
墙上也挂着展品
小花样,大乾坤,方寸之间,自有天地。扬州剪纸的题材也是异常丰富,花鸟鱼兽,名胜古迹,奇花异草,山水河流……包罗万象,可观世界。一把剪刀,几张红纸,那些剪纸的艺术家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剪出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佳作,奇作。而这次的展览所展出的剪纸系列,都是由扬州剪纸工艺大师熊崇荣所作,这位大师将自己的剪纸艺术品,都捐赠给了这个现代艺术馆。所以说,艺术馆中罗列的各种作品,都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每一位剪纸作品,无不看出大师的用心良苦。他的剪纸“剪中有话、剪有纸韵”,让人回味无穷。
绿植衬托了展厅
花伞悬挂在空中
现代艺术馆不是很大,陌陌去的时候里面比较空旷,有大把的时间来仔细欣赏这些艺术品。放眼望去,红色的纸张,配着白色的底板,那些被剪出来的图案,像是富有神韵般,在剪纸上翩翩起舞。有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的剪纸,陌陌看了很久。这位艺术家实在太厉害了,他把小姑娘的眼神都剪出来了。艺术馆里还有很多这位艺术家剪出来的有关于新疆的作品。陌陌看了很是亲切。
古代美女的剪纸
卡通京剧的剪纸
整个艺术馆的风格非常清新,灯光营造出了一种温暖的氛围。为了衬托这种氛围,艺术馆的中心位置的天花板上,悬挂了一些小花伞。宣纸糊过的小伞,印着剪纸的图案,让小白伞变成了小花伞,给伞上添了一份灵韵之感。艺术馆的小道两边,都摆放了绿植。给艺术馆增添了些许绿意,又衬托了剪纸的艳丽。艺术馆的墙上也挂着很多剪纸作品,其中有一个两只猫的作品,剪出了猫的灵性,一幅剪纸作品,竟然看出了小猫的调皮,可谓是用心之作。
古代宫女
两只小猫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这首诗出自唐代李远的《翦彩》,剪纸有纳福迎祥,祈求生命,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意义,这首诗中,诗人也表达了这个意思。他希望剪纸可以给别人带来长寿,平安,吉祥。最后,陌陌用这句话作为总结:感怀传统艺术之美,体悟人间平安喜乐。剪纸作为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应该被发扬光大,传承给一代又一代。
满意回答
瓯塑、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瓯绣、木偶戏、米塑、石雕、温州彩石镶嵌、夹缬、瓯瓷
瓯塑 温州历来以传统手工业发达而著称,被人们称之为“百工之乡”。温州手工业很发达,仅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类就有七十种之多,浙江三雕温州就占了两雕。其中一雕就是瓯塑。瓯塑俗称油泥塑,它是在泥塑和漆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来主要用于制作家具,后来也用于制作屏风、壁画等装饰品。
细纹刻纸 细纹刻纸源于乐清的民间剪纸——龙船花。乐清的陈余华和林邦栋被评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细纹刻纸的传承人。
木偶戏 木偶戏在温州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泰顺县被誉为“木偶之乡”。温州的木偶分药发木偶、布袋木偶和提线木偶三种。药发木偶在2007年被评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温州石雕 温州石雕是“浙江三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之一。温州石雕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青田石雕”支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青田传入。温州石雕主要取材于青田的优质叶蜡石,叶腊石温润如玉,质地细腻,能工巧匠因材施艺,依色取巧,采用圆雕、浮雕、浅雕、镂雕等技法、雕刻出山水花卉、五谷瓜果、神仙人物、禽兽鱼虾、寺院亭台及各种器皿等。名艺人潘雨辰,擅长青田石雕,所作《罗盛教》、《铁骑奔腾》、《幸福时代儿童》由国内外有关部门收藏其中《罗盛教》,被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
温州彩石镶嵌 温州彩石镶嵌,系石雕和木雕相结合的工艺美术。2007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绪八年(1882),永嘉老艺人潘阿明开始用青田彩石片镶嵌在红木和花梨木上。以后,艺人不断革新创造,除做挂镜、小屏工艺品外,还增加对联、小屏工艺外,还增加对联、挂屏等。其采用的石料,从单一到多种天然色彩的叶蜡石,发展到玛瑙、牛角、人造或天然宝石;木料相继开始用花梨木、樟木等高档材种,创造了平嵌、高嵌、满地嵌等多种技法,内容扩展到神话故事、民俗风情和现代生活;制作工序分稿、形、排、刻、砑、配、木、漆、嵌、粘、雕、蜡、理、描、装15道。温州艺雕厂老艺人王培珍、吴振德等人创作《中国古代八大发明家》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瓯绣 瓯绣是温州地方传统艺术,是中国六大名绣之一。它是在本地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收了沪绣和苏绣的技法发展而来的。瓯绣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锦衣。兴盛于明清时期,当时多用于庙宇中的刺绣花纹。清咸丰三年(1853年)温州就开始设有专业绣铺。早期工艺美术家蔡墨笑、金静芝的刺绣作品,曾在巴拿马、加拿大和美国展出。
夹缬 夹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印染艺术,是使用有花纹图案的夹版入染的一种工艺。它和“扎染”、“蜡染”同属我国古代三大织品印染方法。
上世纪末,夹缬尚存浙南山区的消息传出后,很快引来国际印染界的关注,在温州苍南宜山镇八岱村和乐清中雁村,至今仍保留这种古老的印染技术。“苍南夹缬”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苍南宜山镇八岱村,盛产夹缬印染产品。用药草蓝靛在织物上印花染色,是当地具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
瓯瓷 温州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今已查明的古窑址达二百多处。晋杜毓《苑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品定茶器东瓯瓷为最好,“东瓯”指的就是浙江温州一带。瓯瓷以其釉色淡雅, 制作精湛和造型装饰丰富多变曾享誉国内外。由于温州人善作陶器,喜欢制作一种盛器,状似小盘,被称之“瓯”,瓯字从“瓦”,因此而得名,被后人称之“瓯人”、“瓯地”,温州话也叫“瓯语”,而后当地生产的瓷器也被称作“瓯瓷”
竹编艺术以其独特的技巧和美妙的作品而闻名。
1竹编艺术的历史渊源
竹编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竹编的记载,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竹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2竹编艺术的材料和工具
竹编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因为竹子的韧性和易于加工的特点,使得它成为最适合用于竹编的材料之一。而竹编所需的工具则包括削竹刀、剪刀、钳子等简单的工具。
3竹编艺术的技巧和工艺
竹编艺术通过将竹子切割、编织和组装而成。其中最常见的编织技法包括直纹编、交叉编、环形编等。而不同的编织技法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如篮子、盒子、挂饰、家具等。
4竹编艺术的形式和特色
竹编作品形式多样,既有实用性的器物,也有装饰性的艺术品。竹编作品通常以其简洁、纯朴和自然的风格而受到广泛的喜爱。同时,竹编还具有一定的透光性和韧性,赋予作品独特的观赏价值。
5竹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竹编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一直以来都有人不断传承和发展。在现代,一些竹编艺人将传统技法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更加时尚和个性化的竹编作品。这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使竹编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6对于竹编艺术的总结:
竹编艺术以其独特的技巧和美妙的作品而闻名。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使用竹子作为主要材料,并通过编织和组装技法创作出各种形式的作品。竹编作品以简洁、纯朴和自然的风格为特色,同时也不断传承和创新,使得竹编艺术在现代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艺术:
1、绘画。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
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注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
2、书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3、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4、音乐。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
5、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