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诗词

中秋节诗词,第1张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译文: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2、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宋代:晏殊。

译文: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3、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

译文: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中秋登楼望月》宋代 • 米芾。

译文: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宋:苏轼。

译文: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1、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

2、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3、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5、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顾况《宫词五首·其二》

6、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7、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李白《清溪行》

8、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

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10、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11、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1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13、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14、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1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6、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17、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8、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19、风前欲劝春光住。——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20、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21、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22、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23、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24、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25、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26、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徐元杰《湖上》

27、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28、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9、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30、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二》

31、夜阑风静縠纹平。——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32、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33、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李白《山人劝酒》

34、水殿风来暗香满。——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35、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36、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37、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38、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39、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40、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韦庄《章台夜思》

41、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42、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43、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44、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45、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46、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7、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48、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49、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50、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古诗中含风的诗句

1、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7、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8、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2、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1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17、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1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9、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2、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2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27、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8、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9、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3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1、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3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3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5、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怀李白》

36、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37、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0、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41、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42、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4、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4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4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49、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50、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古诗中写友情的诗句

1、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2、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3、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4、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5、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6、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9、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0、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适《别董大二首》

11、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12、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13、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高适《夜别韦司士》

14、故人何在,水村山郭。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15、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张籍《没蕃故人》

16、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17、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吴文英《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得风字》

1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19、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黄庭坚《品令茶词》

20、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1、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22、长安故人别後,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23、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佚名《旧题苏武诗/别诗四首其一》

24、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黄庭坚《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25、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6、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7、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28、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29、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30、松江上,念故人老矣,甘卧闲云。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31、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佚名《箜篌谣》

32、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33、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吴文英《无闷催雪》

34、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35、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6、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37、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38、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张九龄《答陆澧》

39、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1、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

42、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43、但东望、故人翘首。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44、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4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6、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47、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48、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苏轼《送顿起》

4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0、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51、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

52、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53、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李邴《汉宫春梅》

54、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55、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适《送魏八》

56、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57、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58、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59、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60、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61、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62、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63、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64、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杜甫《宿赞公房》

65、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66、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67、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68、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6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0、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71、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72、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73、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74、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苏轼《送顿起》

75、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76、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77、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归故园作/归终南山》

78、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79、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80、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81、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82、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8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84、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85、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86、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87、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88、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古诗中写月亮的诗句

1、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2、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3、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春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4、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5、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6、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8、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9、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10、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1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2、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4、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李益《宫怨》

1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17、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18、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19、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2、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23、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4、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佚名《孟冬寒气至》

2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26、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佚名《明月何皎皎》

27、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28、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29、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30、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张耒《示秬秸》

31、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32、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33、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34、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王守仁《元夕二首》

35、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36、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曹雪芹《残菊》

3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38、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39、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0、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1、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李贺《南园十三首》

42、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43、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4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5、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46、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4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8、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49、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50、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51、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2、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月》

53、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54、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5、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

5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57、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潘安《悼亡诗三首》

5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59、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60、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61、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62、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63、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64、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6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66、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6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68、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69、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70、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71、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7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73、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74、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75、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76、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77、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78、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79、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80、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81、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82、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古诗中的绝句 。

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二、《中秋月》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三、《中秋》唐代: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译: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四、《中秋登楼望月》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译: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五、《中秋》唐代:刘得仁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译:不管是世俗中的还是超然世外的,都在期待中秋月明。

一年中只有这一次,所以唯恐这天有云遮月。

露水洗净了尘埃,月光照亮了万物。

正适合高声吟诵诗篇,可惜月亮又西沉,只给人们留下满腹惆怅。

  lz没要求必须是诗句吧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学——巨子。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长于散文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巧妙结合起来,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他的词,清新豪健,题材广阔,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的造诣。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1

[宋]

苏轼

平生游宦爱东平

《定风波·千古风流阮步兵》

平时十月幸兰汤

《华清引·平时十月幸兰汤》

平原不似高阳傲

《木兰花令》

平时战国今无在

《石鼻城》

平泉老令更可悲

《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平淮忽迷天远近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平时倜傥不惊俗

《送蔡冠卿知饶州》

平生所惭今不耻

《戏子由》

平生亲友半迁逝

《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

平明击缆石桥亭

《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

2

[宋]

吴儆

平平山色有无中

《浣溪沙》

平湖徙倚水云宽

《浣溪沙》

平生闻人说项斯

《和唐秘校见贻长篇》

3

[宋]

魏了翁

平平岂是策真无

《临江仙·晓色曨》

平江羽檄走凶雏

《安大使生日》

平舟老子闲无事

《次韵李参政赋蟆颐新堰三首》

平生自许岁寒操

《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

平沙独立数寒金

《过虎头狼尾滩避险出陆到谭晋仲故居有谢公昌》

平治况是公规摹

《梁运判生日》

平生志气未肯倾

《送杨尚书知沪洲》

平生大面三间屋

《题洪崖安道人坟庵》

平塍雨足蟹鱼肥

《杨仲博生日》

平生耻作山鸡照

《再韵》

4

[唐]

鲍溶

平平玉田冷空旷

《沙上月》

平安狼火赤星高

《赠李黯将军》

平原门下十余人

《送薛补阙入朝》

5

[唐]

罗隐

平生胆气平生恨

《游江夏口》

平铺渌水眠东风

《相和歌辞·江南曲》

平生意气消磨尽

《秋日酬张特玄》

平铺绿水眠东风

《江南行》

平泉上相东征日

《薛阳陶觱篥歌》

6

[宋]

刘过

平生一点不平气

《挽张魏公》

平生读书徒苦辛

《村墅》

平湖水阔何许去

《梅花》

平生作计岂东周

《谒京口张守》

7

[宋]

陈傅良

平平下语及云管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药房》

平生经术久未试

《送黄子闻得县瑞安》

平生不解通毛刺

《送潘德久之官建康》

平章何物宜为寿

《戊午寿国举兄》

8

[宋]

陈著

平平稳稳经理去

《可举长老退休于西山庵赋西山好以送之》

平平之外无赫赫

《送沆赴台州学录》

平铺心地有天知

《烛影摇红·吾菊山翁》

平地波涛挟风雨

《青玉案·钱塘江上潮来去》

平生心事两惺忪

《浪淘沙·年事夕阳红》

平生根脚要深培

《朝归生日》

平生念不到轻肥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撰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平生四海有知心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撰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平生英气欲摩天

《次韵戴时芳病中》

平地江河汹涌流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

9

[宋]

杜范

平平王道今犹昔

《恭谢侍读仁皇训典彻章御赐杜工部紫宸殿诗退》

平田不耕开渠水

《春雨甲子而润泽不违时夏已更秋方虑乾涸一夕》

平生羽懒怕逢迎

《和高吉父六绝》

平生心事为倾倒

《和郑府判秋闱行》

平生襟抱此中开

《偶属成嵬字韵录呈六十叔二首》

10

[宋]

方回

平心心事十分平

《平心胡祠监诞日》

平生目击真可怜

《初三日甲子雨次日雪上元方立春》

平生万事鸟飞空

《初夏书事》

平生浪费几吟笺

《次前韵述将归》

平生湖海悲游子

《次韵灵鹫清长老二首》

平生奔走遍区中

《次韵送郝同知还闽二首》

平生吟社雕零尽

《次韵谢吕君见寄二首》

平生天地付神游

《次韵元煇中秋雨》

平生不惯食言肥

《戴帅初赋道人萧了空坐逝出神事借韵》

平生所闻芙蓉岭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

11

[宋]

楼钥

平平飞去不须高

《放鹤送潘恭叔司理》

平平之策用定远

《送万耕道帅琼管》

平生多看旧墨本

《跋李少裴修禊序》

平生所嗜惟汤饼

《陈表道惠米缆》

平地著屋山周遭

《陈天成用东坡赵清献高斋诗韵赋适斋次韵》

平戎要且务攻心

《次许深甫寄陈颐刚韵》

平时奉佛心至谨

《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

平田万顷际大海

《登育王望海亭》

平生学博更加详

《吊陈卫道墓》

平时屡草千言奏

《端明殿学士王公挽词》

12

[宋]

释绍昙

平处孤危险处平

《天童德大师火后妆五百罗汉画五十三参建净发》

平生无襦今五袴

《贺顽极和尚住越州光孝》

平地升高乘快便

《偈颂一百零四首》

平地翻身触险崖

《偈颂一百零四首》

平地要升兜率天

《靠布袋常思惟赞》

平地拿人死复生

《送镜兄之虎丘》

平地危分万仞崖

《颂古五十五首》

平白将身入草窠

《颂古五十五首》

平白谁知太险生

《雪崖》

平地无端立层级

《涌泉阁》

13

[宋]

吴潜

平平坦坦与人看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

平生惯作牧民官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平安且幸竹传音

《九用喜雨韵三首》

平冈日出车牛喘

《通州道中》

平生腐儒汤饼肠

《谢惠计院分饷新茶》

14

[宋]

吴泳

平平未足与言功

《送梁漕江归》

平生湖海独元龙

《和张亨泉宴鹿鸣》

平蜀以前谁磊落

《寿安宣相》

平林突起群玉峰

《游大玲珑小玲珑》

平泉马鹿迹何在

《游大玲珑小玲珑》

15

[宋]

许月卿

平原平等视青州

《次周尚书八首》

平地人间无限阔

《次允杰五首》

平生此志非温饱

《鹿鸣用赵资相韵》

平生不作明河篇

《香潭八首》

16

[宋]

阳枋

平平称称过三年

《寿蹇用叔姻翁总干》

平地雪中萧店宿

《江干览镜》

平沙雪浇声相和

《用昌黎赋鸣雁韵劝蹇从叔出峡与乃兄相依》

平石如台倚山隈

《云山避地》

17

[宋]

喻良能

平生耳满太平名

《谒太平兴国宫》

平生潦倒如中散

《除夕》

平生云梦泽南州

《次韵陈侍郎李察院潇湘八景图·潇湘夜雨》

平生不识巫山面

《次韵夔府王待制寄示巫山图》

平生古律三千首

《次韵王待制读东坡诗兼述韩欧之美一首》

平生我亦忝词客

《次韵杨廷秀浣花图歌》

平生秀句诵随州

《登清音堂》

平生庐阜去无因

《登五峰亭望庐山》

平湖潋滟摇春风

《点检朝陵内人顿递至西兴道中纪事》

平畴麦苗青芃芃

《点检朝陵内人顿递至西兴道中纪事》

18

[宋]

张镃

平望陂湖一望平

《平望遇风》

平夷诗效竟无功

《榜书轩曰景白以炉香事乐天像因题诗六韵其上》

平生自笑迂疎甚

《呈吴居甫待制》

平冲露气篮舆稳

《出余杭县》

平湖百亩横当户

《登梅桥望桂隐》

平楚青还染得红

《观水上斜照》

平时吾亦爱吾庐

《湖南午坐雨作归山堂共成四绝句》

平地未尽俄复止

《简虞子建》

平生喜踏天山雪

《刘子履少聊挽辞二首》

平生专车祗文藁

《陆编修送月石砚屏》

19

[宋]

郑刚中

平平绿水映人家

《和潘仲严八绝》

平平春水浸秧芽

《频夜灯花顾予有何喜其可喜者又心之所自知不》

平生爱作惊人句

《读杜子美三大礼赋》

平生闻说西湖好

《和吴唐辅雪中同游西湖之作》

平分四序递收巧

《和元章春风三绝》

平铺秀气一里许

《拟州学横翠轩》

平沙霜重雁相呼

《入信州》

平铺岂是宝刀剪

《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

20

[宋]

郑侠

平得心来处处平

《题灵峰平步亭》

平明驱马出城东

《次韵杜幕春日》

平旦日中犹不紊

《送杜靖国知连州》

戊午甲寅辛丑甲午

薛元明

今日立冬。“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秋去冬来,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古往今来的书画印中都有表现“立冬”主题的作品,如出土的汉代简牍、王羲之《冬中帖》、王铎《澹圃山房阔》 、石涛《仿米山水图》、吴昌硕手札等等。深秋,万物安静地飘落、沉眠、潜,只愿冬天就这样开始走向更深的时光,不知不觉地与来年的早春邂逅。

立冬是冬季开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也”。此时读到宋末元初诗人书法家仇远 立冬的诗句:“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感觉极其应景:迟来的丝丝小雨携来了微寒,庭前院落里的树叶半青半黄,还在变色,秋天还没有彻底远去……。仇远是杭州人,所描述的是南国情形。南方的冬天来得要晚一些,即便立冬了,仍是秋色浓郁。西北地区的红黄景象还未完全褪去。而在北国,早已是苍穹、凄风冷雨、寒霜冰雪,以至于万物萧条、落叶翩飞,雁影无踪、蛰虫无痕。

自古多情人易悲。花开一季,人活一生。人生如同四季,春种、夏耕、秋收、冬,理当如此。人生须和季节一样分明,遵循自然规律便能心态平和,得以安然。再是严寒的季节,也得学会让心情安暖舒适。落花翩翩,却不尽寂然,因为有墨香、书香相伴,可以思接千载,驰骋万里,沿着古碑帖的幽径,流连砚田无边。执笔为念,默书数行,用心灵去触摸李白的《上阳台》,用深情去感悟苏轼的《寒食帖》,难得有一份惬意。生活是嘈杂的,生命却是孤独的。时间的地老天荒,尘世间的万种风情,都是心灵深处最隐秘的希冀。黑白世界中,大小粗细、方正圆斜、浓湿枯淡,相映成趣。这些发自内心的墨痕字迹,乃是一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纸张发明和大量运用之前,中国人利用竹简与木牍作为书写载体。西北地区是中国书法的宝库。居延汉简、汉简、武威汉简和甘谷汉简并称“汉简”,发掘地都在甘肃。近代三大文物发掘中,汉简、写经和甲骨文,成为直接影响书法史进程的大。除了甲骨文在中原腹地,汉简和写经都在西北。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法书都是墨迹,得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书写的状态。西北处于乾卦之位,按照五行来说,冬天属水,西北方在五行属金。西北乃中国内地通往西域之要道,尤其是两汉时的雍凉之地,乃西北首府所在地,曾是东传的要道与之一 。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成为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回想起唐人的诗句,无论是“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所描述的是同一场景。

简牍由 统一,尺寸有严格规定,标准的 文书纵23厘米,横11厘米。除竹简外,主要选用不易晕染、不易折断的胡杨、红柳和松木木牍,造价不低。汉简书风的恣肆、率意,不事雕琢,令千年后的我们,怦然心动。这些震撼人心的原大字迹,不过是厘米之内而已。一旦放大,便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正是得益于放大技术,汉简直接引发了晚清以来书风的丕变。无数不知名的 ,创造出不朽的经典。然而在当时,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份报告,也可能是一封家书。因为 不可计数,遗于后世的汉简作品,风格蔚然大观。汉简不仅有非凡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即便是军国大事,最终通过细小的个人之事呈现出来。

西汉 马圈湾简牍

这枚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其实是一份出关“申请书”——“元康元年十月壬寅朔甲辰,关啬夫广德、佐熹敢言之:寿陵里赵负趣自言,夫欣为千秋燧长,往遗衣用,以令出关。敢言之。”“元康”为西汉宣帝年号,“十月壬寅朔甲辰”即公元前65年十月初三日。当下辛丑年立冬,恰好也是十月初三。也就是说,这件汉简面世,已经整整2086年。这位女子的丈夫在玉门关外值戍,她在立冬前请求出关,为丈夫送御寒衣服。适逢辛丑立冬,目睹这件汉简,虽然暌违两千余年,却仍能感受到亲情、爱情之美,嘘寒问暖,一如当下。时间仿凝固了数千年。

现代人有再熟悉不过的纸本和电子日历,其实古代也有按年月日干支顺序排列的“日历”,使用者们会记录重要或者行程,当时叫做“质日”或“视日”。海曲汉简《汉武帝后元二年视日》上记:“十四。丁酉、丙申、乙未,夏日至居郭门一(日)。甲午、癸巳、壬辰、丙辰、乙卯、甲寅、癸丑、壬子、立冬、辛亥、癸卯、壬寅、辛丑、庚子、己亥,戊戌冬日至居户一日。天汉二年城阳十一年。庚辛甲酉亥子不可秩息。”从这件汉简可以看出,天干地支之间,留有长段的空白,留出来用以填写需要的事情。历史典籍中最早出现的节气纪录,是《尚书·尧典》的“四仲中星”,即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春秋时代,产生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与“二分二至”,合称“八节”。海曲汉简《汉武帝后元二年视日》中残存了春分、夏至、立秋、立冬等属于八节的名称,乃是中国历节气演变的见证。

西汉 山东日照海曲简牍《汉武帝后元二年视日》

汉代是强盛之极的大一统王朝。汉代书法乃至整个汉代艺术因此而呈现出拙朴雄大的气势,展现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承载了强大的精神。历代王朝越往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融合”,涵盖各种元素的融和。从这个角度来讲,汉代及这之前的艺术,无疑更为纯正。

魏晋六朝三百年是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更迭,整个像走马灯一样。书法见证人心,纪录时代。这三百年的书法,呈现出多头发展的迹象,甚至不乏乖谬和变异。尽管如此,多头潮流中,仍存“二王”这一主脉,乃魏晋的绝佳见证。王羲之《冬中帖》写道:“十一月四日羲之白:冬中感怀深,始欲寒。足下常疾何如 不得近问,邑邑。吾故苦心痛,不得食,经日甚为虚顿。力及不具。王羲之白。”冬天来了,羲之写信给朋友,天冷了,叮嘱朋友要注意足疾。因为不能当面问候,心里感到过意不去。而自己呢,一直苦于“心痛”,吃不下饭,身体也不太理想。这件手札有章草笔意,显然是个人成功变法之前的作品。王羲之书法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倜傥,潇洒出风尘,后世自然有无数的膜拜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人都是王羲之的门徒,包括像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和王铎这样的级人物。

王羲之《冬中帖》

王铎是学“二王”的高手,在明末异军突起。他的书法 主要是颜米王三家。王铎极其崇拜米芾,被旋推崇为“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然人品颓丧,因为降清而被与赵孟頫同归于“贰臣”。最有意思的是,董其昌书法同样取法颜米王三家,与王铎却截然不同。所以说,取王,本质上涉及到“师面”还是“师心”的问题。这对于当下书风极度雷同的现状,颇有启示。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想与众不同,就一定能做到。

王铎对王羲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章法和墨法上,一生吃着二王的法帖,将尺牍书风拓而为大,“涨墨法”的运用,使得行草书的表现从“线”到“面”,故而有“后王胜前王”的褒奖。当代王蘧常章草出现后,也有一样的评价。书法就是这样,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发展、创新。对比来看,王羲之身处乱世,朝不夕保,所以感慨“死生亦大矣”。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王铎晚年适逢明清易代,天崩地裂,降清后生活了八年,生不如死,极度压抑。从某个角度来说,王铎就是为了书法能有大成而屈膝投降的。当个人书艺炉火纯青之际突然面对生死抉择,心尤不甘。王铎没有选择杀身成仁,而是苟且偷生。同属晚明“三株树”的黄道周和倪元璐,皆从容赴死,很自然地,与王铎身后的声名,判若云泥。王铎晚年的书写材质要好一些,精品迭出。王铎没有辜负自己,极其勤奋,冬夜试笔,呵冻研墨,自抒胸臆,一件是《澹圃山房阔》 诗轴,款字中有“庚寅冬日书”,去世的前两年,笔走龙蛇,万马奔腾。另一件是《赠文吉大词坛》诗轴,对于王铎来说,又是一个不眠的冬夜。书风苍茫博大,然时有怪诞之姿,无疑与心境的压抑有关。

清 王铎《澹圃山房阔》 诗轴

清 王铎《赠文吉大词坛》诗轴

相比王铎的命运多舛,苏轼一生虽然仕途不尽如意,甚至时常处于斗争的夹缝中,不是被发配就是在发配的路上,但东坡自有之法,一生,在可以活出的滋味,由此成为世界闻名的“最有趣的人”。要想成为艺术家,必须要有一颗有趣的灵。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幸,苏轼从容找到化解之法。贬谪到了岭南,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的诗,被贬至海南,写信给儿子:“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把吃生蚝的事说出去,要是这个秘密被人知道了,恐怕那些北方人听说这里有这么好吃的物事,就该学我,求着皇帝把他们贬到海南来,跟我争抢这天下的美味。看看,难怪他的政敌要气得半死。苏轼一生虽然颠沛流离,但笔耕不辍,诗文书画收获颇丰。

北宋 苏轼《孟冬薄寒帖》

这件《孟冬薄寒帖》出自《郁孤台法帖》,为南宋聂子述在绍定元年(1228)汇刻于江西赣州府赣县郁孤台。“孟冬”又称“小阳春”,即每年冬季的之一个月。其中写道:“孟冬薄寒,恭惟门下侍郎台候万福。轼即日蒙免,罪戾之余,宠命逾分,区区尺书,岂足上谢。又不敢废此小礼,进退恐栗。未缘趋侍,伏冀上为宗社精调寝兴,下情祝颂之至。谨奉手启,布陈万一,不宣。”这是苏轼对朋友表示感谢的一封信,没有具体特别的事项。虽为刻本,但笔致圆润、酣畅古雅,为苏轼作品中少见。

伊秉绶有强烈的“苏子情结”。嘉庆五年(1800),时任惠州太守的伊秉绶带着下属翻修惠州白鹤峰下的苏轼故居。在清理墨沼时,捞出一方端砚,砚背当中刻着一个“轼”字,侧边有“德有邻”的款。伊秉绶喜不自胜,便将这方苏子砚台视若拱璧。伊秉绶膜拜苏轼,更主要是思想上的认同。苏子活在和出世之间,儒道思想交替作用。嘉庆十二年(1807),伊秉绶的去世,丁忧回乡,一呆就是八年时光。这是仕途的寂寞之期,却是伊秉绶艺术创作的高峰期。临《裴岑纪功碑》虽说是临,其实乃典型的创作风貌。用笔饱满雄健,结字古拙厚朴,整体气势恢宏。正文共两行,行距靠近,字距稍离,两两相对。“敦、煌、竟”等字笔画虽多,但布白均匀,从容不迫,“大、守、此”等字笔画虽少,但小中见大,厚重磅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幅书曾被转赠。左边留有题跋:“馨圃大兄过小,见墨卿太守书此帧,甚好之,因以转赠,己卯春仲,叶尊并识”。题字笔法精到,一气呵成,与正联璧合,成就一段佳话。

清 伊秉绶 临《裴岑纪公碑》,癸亥立冬

在整个清代书家群体中,吴鼒(zī)可谓名不见经传,但因为“鼒”字难写而记住了他。吴鼒是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侍讲学士,善书能画,工骈体文。最主要的代表作是《墨林今话》。此书比 本身名气更大。从“试论当酒亦名将,况世说诗存古经”对联来看,主要取法集王《教序》,唐代虞世南、褚遂良,兼学董其昌,得之气,因为诗文修养深厚,字里行间极见文气,所以能在当时的馆阁潮流中独具一格。由其所学,可见当时取法的普遍常态。

清 吴鼒,丙子立冬

面对朝代更迭的历史潮流,个人没办法改变,但可以根据真实的内心做出选择。王铎选择投降,石涛作为帝胄,选择成为遗民。“遗民情结”支配了其一生,也致使石涛一生不合时宜,借助书画探求生命的自在之境,抒写内心,我自为我。遗民情结主导了石涛的山水画创作。从某个角度来说,石涛的确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是一个艺术哲学家,所以《石涛画语录》能够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学史的压卷之作。上海博物馆石涛《仿米山水图》轴款字云:“风急湖宽浪打头,钓渔船小兴难收。请君乌纱帽,月上丝纶再整游。定老年兄远以此纸嘱笔写山,用米颠刷字法,寄上一笑。时辛巳立冬四日清湘瞎尊者写。大涤草堂。”辛巳立冬是1701年,石涛正好是花甲之年。这幅仿米家山水整体上的确有风急湖宽浪打头之气势。字也是学米芾的,可见痛快之意。所谓“诗言志”,由此题款,当知真实不虚。

清 石涛《仿米山水图》,辛巳立冬

吴昌硕和石涛类似,活在一个变革的大时代,但又有不同。石涛面对的是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吴昌硕身处的则是新旧时代的转变。吴不是遗民,成了遗老。“海派”中这样的大佬不在少数,诸如沈曾植、康有为、李瑞清和曾熙等。新旧时代相比,市场化和商业化因素的渗透,对于书法家乃至整个艺术家群体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旧传统和新之间,在吴昌硕这一代人身上,呈现出的依然是“旧学”烙印。吴昌硕生性嗜古,其诗尤喜用僻典,故而晦涩高深,但有时也难免迂腐。八十岁时的手札写道:“雨后东篱野色寒,骚人常把落英餐。朱门酒肉熏天臭,醉赏黄华当牡丹。(画菊)色如美玉丰神好,香与芝兰气味同。庭院笙歌初散后,亭亭一树月明中。(画玉兰)荷气迎秋天影,赏秋人醉倚阑干。无风波处真难得,浅水芦花画里看。(画荷)癸亥立冬后三日,成志仁兄雅嘱。”吴昌篆成就更高,影响更大,行草书成熟最早,应用最广泛。笔致老练,收放自如,篆、隶、楷、行、草各种笔法熔于一炉,用墨润燥相宜,结体中宫收紧、四面辐射,风格雄浑苍劲、恣肆老辣,虽是尺幅小品,却有排山倒海之势。吴缶庐一力旺盛,创作势头强劲,作品数量丰沛,含金量极高,诗书画印都达到巅峰之境。“甲申立冬”刻“大壶”,边款写道:“甲申立冬日,大壶先生嘱,仓石”,时年41岁。“丙寅立冬”刻“还读书庐”,已经83岁,“老缶不治印已十余年矣,今为大仓先生破格作此,臂痛欲裂。方知衰暮之年,未可与人争竞也。”由此印可知,吴昌硕因为臂膀疼痛,十多年不刻印,对于鉴定其代刀和伪作,具有一定的作用。两枚相距近四十年。吴印风格成熟早,但始终没有结壳,精进,可见风范。

近代 吴昌硕手札,癸亥立冬

近代 吴昌硕刻 还读书庐,丙寅立冬

近代 吴昌硕刻 大壶,甲申立冬

吴昌硕有“诗书画印”四绝之称,在其之前有赵之谦,在其之后有齐白石。赵为“海派”先驱,齐则属“京派”,但赵之谦对于齐白石影响很大。齐白石习惯上称自己“诗之一”,有故弄玄虚的意思,其实是当家。吴昌硕的也属“头牌”。对比来看,吴昌硕算得上古典时代最后一位艺术,齐白石称得上是新时代的之一位艺术。但和之间也存在落差,尽管风格品评在某些地方缺少可比性,但总的来看,齐白石的艺术深度无法和吴昌硕相颉颃。齐白石的“功劳”,是在绘画题材方面有开拓性,改变了文人画所追求的情趣之美,趋于质朴和家常主题,青菜、萝卜、苍蝇、老鼠等不登大雅之堂的物事成为入画题材。其实早在赵之谦和吴昌硕手中,已经有过一些尝试,只是到了齐白石手中,创作更多而已。立冬到了,北方人喜欢大白菜炖粉条,或者是小鸡炖蘑菇,吃起来的,且又方便省心,故而成为家常菜的代表。齐白石很爱画白菜。有关齐白石曾想以自己画的白菜换一车真白菜的段子,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齐白石是真的喜欢大白菜。《白菜》题款:“不独老萍知此味,三代咬其根。借山翁制。”齐白石喜欢白菜,蕴着对家乡的怀情,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知足常乐。

近代 齐白石《白菜》轴,纸本设色

另一件《白菜蘑菇》 题款:“白菜之佳无过北地,菌野之美惟有南方,雁来去时方生。菌类之风味,能超群者此种也。土人呼为雁来,惜无蘑菇等之有大名耳。白石山翁并记。”人对于喜欢吃、习惯吃而后来却有吃不到的东西,会滋生念想。齐白石离开家乡,成了“北漂”。北地的白菜好吃,也易吃到,但家乡那呼作“雁来蕈”的蘑菇却再难吃到,便格外想念。南方的雁来,就是北方雁去之时。时值秋冬之季,美食可以弥补时空位移的缺憾,时不时画一下美食,可以缓解个人心里对人世的五味杂陈。

近代 齐白石《白菜蘑菇》轴,纸本墨笔

针对吴齐篆刻,曾有人提出“有”之说。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吴齐皆臻于高寿,风格达到极致,学之者难以化出,开拓空间小;其二,容易只学到毛皮,甚至变得一身习气。相比之下,黄士陵的印风属于型,能够发挥的余地大。归根结底,关键还是取决于个人是否为“善学者”。学不好书印,原因多半出在 自身,不能责备所取法的对象,所以“吴齐印”之说,要么是无中生有,要么是以讹传讹,总之,可以休矣。最令人感慨的,是吴齐之间的恩怨龃龉,已成为一桩“公案”。据实而论,吴对齐有提携之情,但对于大家来说,一旦在理念上无法同步和合拍,最终都会分道扬镳。

众所周知,齐白石的老师是王湘绮。其实,齐白石在京城之时,还有一位老师,就是徐州人张伯英。书法史中还有一位张伯英,就是东汉张芝,首创“今草”,被尊为“草”。近代张伯英乃碑学大家,是清末探花冯煦的入室。张伯英热衷北碑,过人之处在于舍弃了魏碑点画的锐利形态,追求刚猛、沉着、遒厚的韵味,独树一帜。其实无论是帖学还是碑学,关键在于取法理念,同出一源,各呈其态。张伯英曾在北洋任职,目睹的黑暗,毅然引退,从此开始了鬻字治印的职业生涯。对照其书风来看,可谓“书如其人”。

近代 张伯英,己卯立冬

从赵之谦开始,再到吴昌硕、齐白石,书画家印人的职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邓散木虽是职业化书印人,但与当下的职业化有本质的不同。“职业化”有两层意思:一是专注力,平生的精力和心思全部集中于此;二是书印成为饭碗。有的偏于前者,有的偏于后者,有的两者侧重。因为此种差异,直接导致风格和趣味不同。邓散木膂力过人,可以直接徒手刻巨大的青铜。最惊人的是创作数量,堪称古今之一。一般的印人,平生数量不过三、四千方,多一些的过万,最多的二、三万已是极限,邓散木一天几的创作势头,几十年如一日,至少近十万方。“风华正茂”刻于1953年,证明了一点,《毛 诗词》系列这种形式,邓散木很早就已经尝试。广而言之,在“系列主题印”方面,邓散木具有开创性。

当代 邓散木刻 风华正茂,癸巳立冬

相比邓散木的职业化生存状态,台静农的书法属于学者字,但在学者字中又独具一格。学者字一般都比较严谨,甚至难免拘束刻板,但台静农书法却能做到潇洒与凝重兼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陈的书法更多一些随性和放浪。台有两件立冬时节的横幅作品。一件“黍米”,乃去世前两年所作,风格老辣苍茫。另一件内容是苏轼《望湖楼》诗三首,款字写道:“书苏诗,不觉袭其笔意”,时间要早上五年。历代很多文人,内心对于苏轼天然就有一种向往和崇拜。台静农的作品,落笔险峻,古拙遒劲,点画如刀切玉,利落有神,结字奇崛,笔意高古,有一种冷逸孤傲的韵味。台静农是近当代书家中,学倪元璐而能自出机杼的代表人物。学养深厚、阅历丰富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当代 台静农,癸亥立冬

当代 台静农,戊辰立冬

立冬时分,秋天最后一抹色彩在梦里无声溜走,有时还未来得及享受够温婉和古韵,未来得及参悟那一份寂寥与闲愁,就被促着来到冬天。“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秋去冬来,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其实人的生老病死,又何尝不是如此?丰子恺曾说过:“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壮如夏,老大如冬。”立冬之后,冬天就会在寒风冷雨中悄然来临。初冬草木凋零,万物匿,干净开阔,就像经年岁月中那些空白时段,也带来一季的萧瑟和迷茫。屋外的虫鸣匿迹销声,窗外各种树上金灿灿的黄叶一夜间簌簌地落尽。但愿这深秋的万物安静地飘落、沉眠、潜,只愿这难捱的冬天就这样开始走向更深的时光,不知不觉地与来年的早春邂逅。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责任编辑:陆斯嘉

以上就是与戊午甲寅辛丑甲午相关内容,是关于齐白石的分享。看完戊午年是哪一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9196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