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人物简介

陈才人物简介,第1张

陈才

陈才1985年出生于甘肃天祝,字清弦,号烟雨,花间草堂主人,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杭州,职业画家。花鸟画的技法,上溯宋元诸家,下至明清的陈白阳、徐渭、恽南田、金冬心、八大山人、新罗山人,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均所擅长。尤对任伯年、虚谷,王雪涛画艺潜心揣摩,系统研究。绘画中的用笔能传达情性,线条中轻重缓急的变化,更能呈现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乃至学识修养。他的画中能有超凡脱俗的意境,主要得益于自己继承传统和文化上的积淀。山水作品,清新淡雅,意境深远。

中文名:陈才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甘肃天祝

出生日期:1985年10月17

职业:画家

主要成就:传统绘画研究及传统绘画创作

代表作品:秋雨一梦

人物简介

在中国绘画史上,要的画家和代表作品都出自文人画家之手,而非纯粹的职业画家。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文人创造和掌握了文化,它使得绘画的高度能与文化发展的高度相并行。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媒体——书法。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承方式都离不开文字,汉文字和文化含量几乎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在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更使得汉文字成为具有无限抽象又具有无限内涵的形式载体。文人掌握了汉字,便使得汉字与文化、汉字与书法、书法与线、线与用笔、用笔与绘画形成了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于是乎,绘画艺术在世界上文人的手中变成了不可逾越的创作高峰。线,也就成为文人画家宣泄情感,塑造形象,舞文弄墨的主旋律。

陈才先生的绘画相当程度地承继了“线语言”的造型原则和表达方式,紧紧抓住“笔墨”这一语言体系,从文化的角度,深入到笔墨的内部,用笔墨传达画家本人对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绘画中的骨法用笔关乎画家的表达能力,也能传达情性。线条中的轻重缓急的变化,更能呈现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乃至学识修养。”所以他在用笔的变化时,更着重于画面上的物象与线的关系。他画兰花,常常与石头合在一起,用石头磊落、苍劲、灵透的特征衬托出兰花的纤弱、舒展和摇曳,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兰花的性格;他画兰花,方圆左右,纵横上下,虽寥寥几笔,但阴阳刚柔俱应,尤其在兰叶的穿插上,用笔若断若连,意到笔不到,似缓似急,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于线条的轻重变化中,传达着他的思想和学养。

作品介绍

个人展览

2009年十月在敦煌举办陈才花鸟,山水画展。2010年参加新疆艺术博览会。

2010年9月在张掖举办花鸟画个展。

2012年在杭州举办水墨清华画展。

2012年在北京举办中国画五人连展。

获奖作品

作品《秋雨一梦》获全国青少年书画双年展优秀奖。

作品《落花诗卷》获全国水彩画展第六名。

作品《残荷》入编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珍第三卷。

作品《清风》获纪念周恩来诞辰108周年中国书画名家大展银奖,并入编纪念周恩来诞辰108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

作品《江南水乡》获中韩名家作品展特别奖,并在中国北京画院展出。

作品《水墨荷花》在"中日韩国际亚细亚书画展"中获铜奖。

出版刊物

《水墨人生陈才花鸟画集》

《陈才作品选》

《全国名家小品集》

《落花诗卷》

《学术论坛》

作品收藏

作品《荷》被"日本今日美术馆"收藏。

作品《残荷》被美国旧金山美术馆收藏。

作品《落花诗卷》台湾友人收藏。

作品《潇潇细雨》被兰州博物馆收藏。

代表作品

赵义辉

赵义辉号公羽,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翰墨书画院聘为院士,高级画师,1938年生,河北高阳县人,大学文化,五十年代开始学承齐白石老人,以齐法入手,六十年代曾参加市美展,继而广义多师古今名家之心境,后着重写生,为万物写照几万幅,下苦功、师自然、法造化。

其作品用笔爽绝利落,笔简形真,神足意丰,时而放荡不羁,气热磅礴。现被翰墨书画院聘为院士,中国众画堂高级画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士,北京市救灾促进会理士等,并被多家名人研究院邀聘顾问,作品曾参加全国性大展、邀展、联展、个展等。创作的“百翎长卷”(卷内收入涉禽、水禽、山禽、鸣禽、家禽、猛禽类计百一十种,五百多只鸟,四十多米长,依情配景),其作品多种书、刊、报纸、杂志、电视采用和发表中央电视台专访著。作品在展览中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外很多友人和单位收藏。作品及简介,先后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名家作品集》、《二十世纪翰墨大观》、《中国书画收藏宝典》、《中国艺术家选集》等等各种中国书画名人录与《国际名人录》等等多种典籍,并荣获“二十世纪国际艺术名家教授成就大奖”,被评为“国际银奖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中文名:赵义辉

别名:赵公羽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北高阳

出生日期:1938

职业:画家

主要成就:荣获“二十世纪国际艺术名家教授成就大奖”等奖项

代表作品:《百翎长卷》

人物简介

妙手绘丹青京都第一鹤

——记中国著名画家赵义辉先生

记者来到了中国著名画家赵义辉先生的家里。一走进赵老家中,记者就被墙壁上挂的几幅鹤画所吸引。画中的鹤,有的昂首鸣叫,有的低回顾影,风姿绰约,举止轻盈,清新自然,恬淡祥和,似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赵老将鹤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大为赞叹。看赵老的画,仿佛使人置身在一种清新秀雅、充满乐趣的世界里,于是采访在这种氛围中自然展开。

艺术人生:持之以恒

赵义辉,号公羽,1938年生,河北高阳县人。他自幼酷爱画画,五十年代开始学承齐白石老人,以齐法入手,几十年来坚持创作,擅长画花鸟,作品多以画鹤为主。

最初,赵老学习齐白石大师的写意画,要求“似与不似之间为真似”。赵老开始并不理解,只是简单地描摹,画出来的画倒是挺像,但是缺少了自己创作的风格,赵老说这样的画不能算是艺术品。齐白石大师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赵老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因此为了学到画的精髓,赵老开始到自然界中去写生,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加入画中,真正地体现了一个“变”字。正如齐白石大师所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则媚俗,不似为欺世。”所以赵老的画作,从刚开始学习表象,到后来达到意境之美,他的作品“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体现了其中的神韵。

赵老在六十年代曾参加市美展,作品得到画界的肯定。后着重写生,为万物写照几万幅,下苦功、师自然、法造化。赵老的作品用笔爽绝利落,笔简形真,神足意丰,时而放荡不羁,气势磅礴,有时厚重,有时轻捷,时而乱中有序,亦工亦写,其画风重于书写而不苟,初看清秀,细看透出一股苍劲刚正之气。

赵老主要创作的是写意画。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主张神似,更加强调画家的个性发挥,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赵老谈到齐白石大师这样说道,“学习白石老人,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够打破常规,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笔墨表现出现实的东西。只要是能看到的东西,他都能贴切地表达出来。白石老人的文学趣味很浓,所以他的画作很有内涵。由此看来绘画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写意画一般多以书法的笔法作画,同时写意画的用笔也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所以写意画多半是书法学。赵老早先为了画写意画,专门练习书法。他将传统书法的特色继承下来,再按照自己的理解运用到写意画中。赵老说:“写意画跟工艺画不一样,工艺画学会法度以后就不容易画坏。但是写意画就需要一定的笔法,该轻则轻,该重则重。任何一笔都需要一丝不苟地画上去,有一笔不合适整幅画就得作废了。”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赵老对艺术的追求是非常严谨的。写意画虽然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事物,但是这些笔法却是经过高度概括取舍之后画出来的。赵老的作品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他的画越简单含义却越多。虽然画讲究的是“文”,但是其中的精神面貌却完全具备,使画面更加充实,也使气韵更加酣畅。

赵老的作品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他早先是采用齐白石大师画虾的笔法去画鱼,画出来的鱼笔路很清晰。后来他经常去大自然中观察鸟类等,进行写生,光速写的作品保存下来的都有三万多幅,装订出来的大概有70多本。好的速写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艺术品。这些速写为他的创作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使他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

近几年,赵老师一直都在以画鹤为主,通过他自己的笔法,将拟人手法运用到绘画当中,将鹤的各种姿态画得栩栩如生,将鹤的七情六欲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甚至可以做到只用一笔就可以把鹤的形态画出来,这也体现出赵老深厚的绘画功底。

期间,赵老参加了全国性大展、邀展、联展、个展等,主要作品有《万生园写真》速写集、“百荷图”、鱼虫册页及多种“诗意画”、山水配景“百鹤图”长卷。他的作品在展览中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外很多单位和友人收藏。

同时,赵老还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在2002年,赵老将自己精心创作的《百翎长卷》,献给世界环境日和中国爱鸟周活动,以此唤起人们对鸟的珍爱,号召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我们的环境。为此,他不辞辛苦,白天到处写生,研究鸟的体形特点、生活习性、喜怒哀乐等。几十年来他乐此不疲,积累画稿几万幅,经过半年多整理素材,最后用两个多月时间完成了这幅鸿篇巨作。该画卷上涉水禽、山禽、鸣禽、家禽、猛禽类110种鸟禽,共计500多只。该卷长45米,宽70公分,画卷开篇为鹤立松头,突出“松鹤延年”的主题,接着是寿(寿带鸟)星共舞、欢(朱_)聚一堂、太平(太平鸟)极乐、繁花似锦(锦鸡、孔雀)、珠玉满堂(珍珠鸡)等,最后以“惊喜时刻”(雄鹰、喜鹊)压轴收尾。作品将鸟的各种形态着重地表现出来,充分地体现了赵老对鸟类的热爱及深厚的艺术造诣。这副作品曾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过专题报道。

另外,赵老还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出版了一本《速写绘画技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速写绘画的基本要领和技法,内容翔实,通俗实用,发行后迅速成为广大绘画爱好者和在校美院学生学习速写绘画的指导用书。

赵老担任着很多职务,他被翰墨书画院聘为院士,中国众画堂高级画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等,并被多家名人研究院邀聘顾问。他的作品及简介,先后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名家作品集》、《二十世纪翰墨大观》、《中国书画收藏宝典》、《中国美术家选集》等各种中国书画名人录与《国际名人录》等等多种典籍,并荣获“二十世纪国际艺术名家教授成就大奖”,获得“国际银奖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赵老之所以能够在艺术领域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得益于他的不懈坚持。他的艺术之路是艰辛的,也是唯美的。正是他对艺术的这种执着程度,才让我们得以欣赏到如此美妙的作品。尽管如此,但是赵老做人一直都很低调,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境,他说只有这样,他才可以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去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画鹤情结:痴心于鹤

在采访期间,赵老还专门拿出他的几幅画鹤作品,为记者讲起他笔下的鹤。看着赵老画的鹤,让人好想走进画中,去抚摸那些可爱的小精灵,那纯白细软的羽毛,那超凡不俗的鸣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让人忍不住去静静聆听。

赵老的作品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这与他长期的积累及创作是分不开的。赵老在画鹤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潜心研习,不辞辛苦地去大自然中观察鹤,与鹤相伴并迷恋在鹤群中。他笔下的鹤别有一番情趣,他将鹤的素朴纯洁,飘逸雅致的神韵表现得恰到好处。他把舞姿翩翩、妩媚婀娜的鹤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对于鹤的观察与描绘,以写意之法,得其形而绘其神,着力渲染其高洁、优雅形象。

写意画讲究的是画作之物的精神状态,要想体现出其中的韵味,就必须对所画之物有足够的观察和了解。赵老说要想画好鹤,就必须要清楚它的源流、习性及喜怒哀乐等。只有喜爱它才可以把它画好,把鹤画出神韵来。赵老饶有兴趣地给记者讲起鹤的故事。由此可见,赵老对鹤的痴爱程度绝非一般。

赵老说,鹤有着非凡和漫长的一生,又由于它形体秀丽,仪表高雅,能歌善舞,被人们誉为仙禽,又称为仙鹤。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立鹤方壶”就是以鹤体为造型的礼器。道教中,鹤飘逸的形象已成为长寿、成仙的象征,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为座骥。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人高贵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关系。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宋代诗人林逋酷爱梅花,更爱养鹤,终生不做官,不娶妻,隐居西湖孤山与梅鹤相伴,被后人赞以有“梅妻鹤子”之誉。鹤是古代人民最崇高动物中的一种,它象征着圣洁、清雅、长寿,给人们留下深远的影响。

赵老指出,在我国古代画鹤的当首推唐代薛稷。薛稷所画之鹤,形神兼具,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薛稷对鹤的观察相当细,他画鹤成就很高,影响也很大。对于鹤来说,一般有四只爪,但是由于它不在树上落,后爪已退化。但是清末一些画鹤之人,将鹤的四个爪画平,这样脱离现实太多。

赵老画出的鹤不但形态各异,而且还能分出雌雄。它们有的欢悦,有的低沉;有的刚正御敌,有的柔情喂哺;它们时而空中盘旋,时而振翅欲飞,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沉细语,引出无限生机,令人回味无穷。

就在采访快要结束之际,记者发现在赵老的画作旁边有厚厚的一摞借书单。赵老说,“这是我今年所借的书目。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我才能将作品的内涵贴切地表达出来。知识与绘画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

赵老说,今后他要做的就是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继续探索,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据悉,数以千计的鹤迷和收藏迷们,都在翘首企盼赵义辉大师响彻晴空之作的频频问世。赵义辉大师正以新的步态向我们走来。

郭德昌

郭德昌,男,专业画家,野谷草堂主人,,1960年生,祖籍河北武安。现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涉外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出版、获奖,并被收藏。作品曾先后在石家庄、郑州、洛阳、上海、深圳、兰州、合肥、天津、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世纪坛、军事博物馆及日本、美国等地举办个展及联展。

中文名:郭德昌

别名:野谷草堂主人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北武安

出生日期:1960年

职业:绘画师

主要成就:绘画创作

代表作品:《郭德昌写意花鸟》《当代名家写意山水画库》

人物简介

作品及评介文章发于《美术》、《中国美术馆》、《中国书画报》、《华辰鉴藏》、《名家画谱》、《名家扇画》、《艺术名家》等刊物,并入典《中国美术家》、《当代书画篆刻家大典》、《中国现代美术家大典》、《中国当代美术家辞典》。出版有《郭德昌水墨山水》、《当代名家写意山水画库》、《二十一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

社会评价

郭德昌先生的山水画意境深邃,气韵生动。他注重传统,读古画,临古画,师其意而不师其迹,重感悟,重写心,故能纵其情,写其心,因心造境,所以才能“古不乖时”已趋繁茂。郭先生用笔灵活,灵动中含古拙,收而不拘,放而有矩,使转自如,笔墨形态也变化多端,颇有些“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律感。郭先生的墨法也有其独到之处。在他的画中,我们总能感到一股水晕墨彰的氤氲之气。像郭先生这么优秀的画家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其作品艺术水准之高应该得到书画收藏界的重视。

郭德昌是当今中国画坛中青年实力派画家当中的中坚代表,是非常优秀的山水画家,他不仅山水画画的好而且他的花鸟画也有其独到之处,个人风格非常强烈。郭德昌传统功力深厚又不拘泥于传统,他刻苦勤奋,研读画史画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笔墨语言。他的作品近年来在全国性的美术大展中频频获奖,得到专家和收藏家的重视与好评,其作品价位也随之迅速上涨。郭德昌是极具市场潜质的画家。

个人出版

出版有《郭德昌写意花鸟》、《当代名家写意山水画库》、作品《深秋》入选全国首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无声山涛》入选全国第八届美术展,《墨荷》获全国第二展花鸟画展优秀奖,《醉秋》入选全国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览,《雪海溢香》入选全国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海潮杯中国画展,

《长安忆秋》入选全国2003年中国画作品展,《野谷传声》入选全国第二届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画风景画作品展,《秋韵》入选菜乡情全国中国画提名作品展,《秋雨》获全国2004年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野谷》获首届全国电视中国画大赛优秀奖,《云厚风清绕秋韵》获第二出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秋籁无语》获第二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金奖,《暮深秋晚》获第二届全国书画院作品展徐悲鸿美术奖,《入山才知秋已深》入选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胜利的怀念》入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秋高韵致图》入选2005年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风云情雨后,秋谷苍茫茫》入选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云起秋山》获全国第三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优秀奖。

作品图册

选录

王振华,号古莲池过客,又号鹊羽。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第三代传人,中国同泽书画院书画家,被誉为关东喜鹊王,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艺术客座教授,现任《辽宁监狱》杂志社编辑。

王振华自幼喜爱书画。1993年,有幸拜会齐白石二代传人,著名画家王长久老师。王老师对王振华的习作极为赏识,欣然纳为入室弟子。其作品继承和发扬了齐派艺术特色,并融合了现代绘画技法,雅俗共赏。齐白石嫡孙、著名画家齐灵根先生为王振华《墨虾图》题字:“振华先生画虾,用笔用墨有齐派风度,功夫极深,构图亦有创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文库收藏。2002年创作的《龙腾四海》获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银奖。

2006年1月8日,他在沈阳21世纪大厦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出版了《王振华国画作品选》。辽宁画院徐萍院长看了展品后给予王振华高度评价:“王振华老师很勤奋,他以对艺术的执着画了这么多好作品,奉献给了社会,这是特别值得嘉许的一点。他比较深刻地领悟了齐派的精神,王老师是个有成就的画家。”2009年10月参加中韩文化交流展,作品受到同道们好评

王振华的作品在《美术大观》、《中国青年报》、《辽宁日报》、《辽宁经济日报》、《辽宁法治报》等百余家媒体上发表,多幅作品及简介编入《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集》、《当代名家花鸟画艺术》等辞书,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曾对他进行多次个人专访,辽宁美术网\山东书画网详细刊登了他的有关资料,他精心绘制的99米《百鹊图》被沈阳世园会收藏,他的《九鹊鸣春》、《吉祥如意>>、《大富贵且喜》图被国家邮政总局选作2008年,2011年2012年贺年卡封面,许多作品被省市领导赠予外国友人,另有作品被国家***珍藏。

艺术主张: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王振华的喜鹊入万家。

地址:辽宁省监狱管理局监狱学会编辑部 邮编:110032

详细资料可查阅:http://hexuncom/queyu/defaulthtml

是他的作品: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79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