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第1张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8篇

龙门石窟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那么你现在知道导游词是怎么样子了吗?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篇1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这美丽的古都—洛阳观光旅游。我叫刘温馨,你们可以叫我刘导游。这次由我带领大家来游览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整个龙门石窟由两山组成,一山为东山(也叫香山),因古时候,山上长有一种含香味的植物而得名。唐代著明大诗人白居易就葬与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20__年之久,名号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这座山的山脚下。

另一座为西山(又名龙门山),也是我们今天参观的主要景点。大多数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的。相传东西两山原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时,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两半,于是就成了两座山。两座山远远望去,就好象一个天然的门阙,中间又有一条伊河自南向北流过,故你伊阙。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

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

首先,我带大家去参观观奉先寺,它是龙门唐代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大家请看石窟里最大的佛像,它的名字叫卢舍那像,它身高17。14米,头高4米,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大家请看旁边的金刚力士,它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它的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

接着,我带你们去万佛洞。万佛洞的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有1500多尊。在南壁上还有一个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十分传神。

现在,我带你们去今天参观的最后一站—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0__年才完成。洞内有11尊大佛像,请大家细细欣赏。

好了,关于龙门石窟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期待与您的下次相逢,再见。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篇2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姓孙,大家就叫我孙导好了。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座繁华的城市就是素有十五朝古都之称的洛阳,虽然洛阳的牡丹甲天下,但今天我可不是带大家千里迢迢的来看洛阳的牡丹花,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洛阳最有名的一处名胜古迹,大家猜猜是那里,哈哈!这位游客猜对了,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就是美丽的龙门石窟,下面我就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吧!龙门石窟于20__年11月30日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那里风景优美,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像一座天然大门,简直无与伦比,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14米呢!

最小的却小得可怜,仅有2厘米长,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到龙门石窟,奉先寺是一定要去的,它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洞中的佛像个个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虽然看着有些可笑,却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游览完奉先寺,就可以去宾阳洞,洞内有11尊大佛像。佛和菩萨面相清瘦,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很值得一览。参观过了宾阳洞,就去宾阳洞南边的万佛洞看看,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0多尊,洞中的佛像姿态不一,神态各异,十分传神哦!

龙门石窟不知不觉就到了,我也不多说了,请大家下车,跟我一起去细细游览吧!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篇3

各位游客,我是你们的导游,很荣幸今天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今天要去游览的龙门石窟了,它可是河南第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又被国家旅游局首批5a级景区,可谓来头不小啊!

说起“龙门”,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伊阙”。这名字从何而来呢?整个龙门是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一山为西山,两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故称“伊阙”,那为什么又叫“龙门”呢?因为伊阙刚好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称,凡是与皇帝挂上钩的都要带一个龙字,皇帝的衣服叫龙袍,皇帝的身体称龙体,皇帝住的地方叫龙亭,那么,位于皇宫龙亭南边的门呢自然就被称为龙门了。龙门石窟,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造像题记碑刻2800多块。造像以北魏、隋、唐为主。北魏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莲花洞。这里为什么叫“莲花洞”呢?听我给大家解释: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高浮雕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主尊释迦牟尼正为他的两个弟子迦叶和阿难讲经授法。在莲花洞中还有一大奇迹就是在洞窟的南壁上雕有仅二厘米的小佛像,且这些小佛像个个五官清晰,栩栩如生。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奉先寺,它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这寺里有我们龙门石窟中最大也是最宝贵的佛像,不过见这个国宝可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得爬几十级的台阶,大家慢行。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奉先寺的布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共十一尊。主佛为“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就连耳朵都19米高。

一般说来,在佛学的教义里,佛、菩萨均为男性,而在龙门奉先寺的主佛卢舍那大佛却女性化,这是武则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别出心裁,当时武则天曾以皇后的名义捐助了两万贯的脂粉钱用来修建洞窟,可谓是最大的股东了,设计师则大胆地突破了宗教和礼教的“仪轨”束缚,按照“佛非男非女,亦男亦女”的说法,将卢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妇女特有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它无论从相貌或神情都与武则天很是相像,可以这么说,卢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化身。您看她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使你感觉佛好像远在天边,又好像近在眼前,这样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卢舍那大佛艺术魅力所在。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俨然一个“佛国朝廷”。从艺术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谐调均称。大佛像五官刻画合乎比例,这一巧夺天工的辉煌成就,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是唐代宗教艺术的概括,是我国雕刻史上伟大范例之一。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篇4

大家好!

有幸让我为大家解说,我们今天的旅游景点是“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得伊河两岸,它青山绿水,万象生辉,能让人有流连忘返的感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一句话:“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是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之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

龙门石窟分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南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万佛洞。万佛洞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才得名,这些佛像有些小巧玲珑,有的像在悠扬的乐曲中翩翩起舞,有的体态轻盈,有的婀娜多姿。在洞口的南边还有一尊观音像,它的整个姿态显得那么优美端庄。洞内主佛是阿弥陀佛,它端坐在双层莲花座上,无所畏惧,主佛背后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坐着一位菩萨,他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整个佛洞金碧辉煌,感觉很热闹。

这里是莲花洞,莲花洞里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这本是佛教象征的名物,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洞顶也有许多以莲花作为装饰的,但是像莲花洞里的这样硕大而精美的莲花,在龙门石窟是很少见的,莲花洞里的飞天细腰长裙,姿态自如,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各位旅客们,龙门石窟的景色实在太多了,说也说不尽,希望您这次收获很大,不枉此次一行,希望下一次还能和我一起来感受龙门石窟的壮丽的景象。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篇5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的龙门石窟。我叫何懿,我会陪伴大家一起游览龙门石窟,一起体验游览的乐趣。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处。那里青山耸翠,东西对峙,伊水汪洋,造像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龙门石窟,始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年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500余年大规模营造。使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水两岸峭壁上,南北长达 1公里余。据1962年龙门石窟文物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仅2厘米;造像题记和碑碣2600块左右,佛塔40余座。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龙门石窟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东方雕塑的典型。特别是石窟中的飞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圣果凌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态轻盈,神情优雅,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历代文人学士关于描写龙门石窟风光的诗词有千百篇,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有题咏。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阳四塞山水之胜,龙门石窟首焉。”所以龙门石窟每年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游览。他们都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大家到了龙门石窟以后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请游客们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2、不能到危险的地方去玩。

3、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请大家不要在墙上乱画乱涂。

希望你们到了龙门石窟可以细细游赏。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篇6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龙门石窟。很高兴为大家讲解龙门石窟。

现在呢,我们已经踏上旅途,行驶在郑少高速上,途经新密、登封和伊川就会到达咱们今天的目地地——龙门石窟了。龙门石窟呢位于洛阳市南12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的地行为两山夹一水,河以东是香山,河以西则是龙门山,远远望去,龙门山就像一座天然的门阙,故古称“伊阙”,隋炀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正对伊阙,而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隋朝时改伊阙为“龙门”,沿用至今。

龙门石窟是我国的重点观赏风景区,大家来看这的龙门石窟的门上有一位佛和两条长龙,我们进来时,大家看这些洞里都有一个不同的姿态,小佛在两旁,中间有大佛。从前有个传说,古时代有一个长的像佛的小男孩,他常常听到地下有声音,于是他挖地,忽然地咧开了一个大洞,里面出来一个大佛,所以就形成了龙门石窟的称号。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进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洞窟约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大家接着看,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龙,这个龙是守护佛的龙,一但佛被破坏,这个龙就会震一下。提醒我们要保护好祖国是文化遗产。

好了,龙门石窟的历史讲解就先到这里,下面是观赏的时间,注意不要乱画,影响美观。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篇7

游客同志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洛阳最富盛景的旅游胜地——龙门石窟。大家叫我郭导就行。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地,这里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佛教游览地。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龙门石窟创于北魏年间,据说唐代人对佛教犹为重视,所以那个时期大规模的建造佛像,共有97000余尊佛像,全部建外陡峭山壁上。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大家看,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又一大型的北魏建筑。此洞高达10米,深约6-15米。主尊释迦牟尼佛高6米。这个洞内最具特色的是莲花雕刻,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

大家小心路上台阶较多,前面就是潜溪寺。高,宽约为9米多,据说唐代有位李潘的宰相在这里建造过别墅。龙门石窟,我还有个小传说:“相传远古时期,洛阳有个村子,里面有个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声音,回家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想了想后告诉他,如果再听到问话,就说:开。谁知话音刚落,山崩地裂,龙门山顷刻之间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口出倾出;水流之后,两山崖壁上则出现了无数蜂窝似的窟窿,窟窿内人影绰绰全是石像。”

好了,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两个小时后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开心,玩的愉快!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篇8

大家好,我是太炎小学的蒋跃枫,大家叫我蒋导好了。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接待大家的。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出口处,距市区125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各位朋友,我们在龙门石窟参观约用15——2小时时间,在此,我们每分钟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据1962年龙门文物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有28万多块。造像以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为主。北魏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龙门石窟最大造像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龙门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个大型洞窟。因龙门东山的陈岩比西山的薄,不便雕凿大型造像。在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时古阳洞、宾阳南洞。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潜溪寺,宾阳北洞等。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已经来到了龙门石窟,现在请大家下车,跟我走,去参观洞窟。在参观石窟的过程中,我给各位朋友重点讲解一下龙门石窟中几个主要洞窟。

这是潜溪寺,它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洞高,宽9米多,进深约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据说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过别墅。

我们通过潜溪寺后,在路旁右侧有敞口石?,正壁上嵌有一种宋代陈挎写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草书石扁。这是北宋道士陈传所书。那末,陈传又是神末人呢,他是一个仕途落魄,以隐居修行而深得帝王赏识的传奇式人物。先后在武当山、华山等地修炼。

由于时间关系,龙门石窟的主要讲解到此结束。现在给各位留一点儿时间拍照,谢谢各位!

1 龙门石窟作文300字

昨天,我们去洛阳游览龙门石窟,那里的佛像很壮观,景色很美。

龙门石窟是专门雕塑佛像的地方。唐朝时,佛教非常兴盛,所以这里雕了很多座。

我们看的最大佛像是武则天捐了两万贯的脂粉钱用了三年时间雕刻成的,名字叫大卢舍那佛。它身上刻的衣裳跟真的一样,旁边的四个力士又威风又强壮;其中一个脚下踩着妖魔,手里拿着宝塔,最为神武。

龙门有许多外国游客,我想和他们说“wel to china”,可是又觉得害怕,这时妈妈鼓励我勇敢一些,于是我就鼓起勇气对一个外国叔叔说:“ hello”,叔叔也笑着对我说:“hello”;我心里觉得很高兴,因为这件事没有我想得那么难。

这次龙门之行,我不但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而且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与人交往并不困难,只要主动一点点,自信一点点。

2 龙门石窟作文390字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的伊河两岸。

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对峙,伊水中流,是中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导游阿姨介绍,龙门石窟南北长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多处。

它经北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时间完成的。在这些石窟当中,比较有名的有:奉先寺、宾阳洞、药方洞、莲花洞等。

其中,最出名的是奉先寺和莲花洞。奉先寺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捐修的。

当中最大的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头部就有4米高。

她和她周围的弟子、菩萨、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让人惊叹不已!而莲花洞中上千个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两厘米高,但个个千姿百态,更让我们对那些雕刻他们的工匠敬佩万分!但,令人遗憾的是,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大佛身上的颜色已经脱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认为的破坏和盗卖,至今还有许多佛像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收藏着,真让人惋惜!游完了龙门石窟,我们又游玩了白园和香山寺。这次旅游,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3 龙门石窟作文390字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对峙,伊水中流,是中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导游阿姨介绍,龙门石窟南北长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多处。它经北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时间完成的。在这些石窟当中,比较有名的有:奉先寺、宾阳洞、药方洞、莲花洞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奉先寺和莲花洞。

奉先寺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捐修的。当中最大的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头部就有4米高。她和她周围的弟子、菩萨、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让人惊叹不已!而莲花洞中上千个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两厘米高,但个个千姿百态,更让我们对那些雕刻他们的工匠敬佩万分!

但,令人遗憾的是,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大佛身上的颜色已经脱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认为的破坏和盗卖,至今还有许多佛像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收藏着,真让人惋惜!

游完了龙门石窟,我们又游玩了白园和香山寺。这次旅游,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4 龙门石窟作文 300字

忧郁的一片天,无情的倚西风。太多的言语,付诸东去的流水。

不忍心打破我们共同意愿,那持久在心中滋生蔓天延的遗憾,经年已久,镜花水月的诺言,终于在这水天相接中浮出水面。没有一阕喇玉之歌,没有乐天的悲天悯地之声,更没有清新古朴的田田莲叶,腥浊的伊水河畔,各色的人流,如这滚滚东逝的浪花,掩饰不住的惊叹与喜悦对着那呆滞的、面无表情得近乎冷漠的残肢。沧桑的文化,是谁赋予它这么大的魅力。一曲曲的赞歌,一篇篇的歌赋,何来的兴致抒发着异国的调调。魏晋南北、隋唐汉武,繁华逝去,徒留身后这暗淡的无稽之作——被称作光荣的传承文化的使者。长眠的白先生,注视了一千多年,在黄泉会如何的感慨呢?

“ 峥嵘两山门,共扼一水秀”

相传在远古时期,洛阳南面这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两侧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过着平静的生活。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奇怪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给母亲。母亲想了想,便告诉他,如果再听到的话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口倾出,奔腾咆哮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流向东海。水流之后,无数清泉从山崖石罅中迸出,蓄为芳池,泻为飞瀑。两山的崖壁上则出现了无数蜂窝似的窟隆,窟隆内影影绰绰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轮廓不清,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从此,龙门石窟便名扬天下了。如若的确如此,我更相信河畔葱郁的麦地和闲情逸致的垂钓者不是蓄意的。

天门中断楚将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不是原三峡那狰狞的姿容,只是经人工雕了又雕的凡俗之态,想极具讽刺的叫他一声“龙窟哥 ”,恭喜你近年来收入甚是可观,只可惜了你的身体状况,看看屏幕上的广告有适合窟哥的没有?鄙人实在没有更好的良策。窟哥就将就的试之一二吧!掩泪又何如,襁褓之中父母违,展眼掉斜晖,伊河水逝洛云飞。呜呼哀哉,随之去吧!

雁飞,心碎,殊容。 可恨,可叹。狂风肆虐的伊水风,呼啸不止的世人声。玷污了曾滋养着一方人的青山绿水。恍惚间传来牧羊童的咿咿呀呀之声,一回头,不仅讶然,一袭异装尚可赞,白颈绿眼实难。暗笑。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没有想要一帆风顺,只求与世无争,安然泰之。太多违心的事态,在这溪畔的旋窝之中盘旋。回去的路就在咫尺之间,拿开望远镜,却在伊河另一畔

5 以"洛阳的龙门石窟"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那儿,真的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地方--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坐落于洛阳,有个成语叫做“洛阳纸贵”就是说的洛阳的牡丹,所以洛阳是牡丹城,也是一个佛教圣地。白马寺和龙门石窟都是洛阳佛教的代表,龙门石窟尤为著名。暑假,我有幸来到了这个地方参观游览。

进入龙门石窟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达二三十米的大河叫做伊河,河水清澈,水里的鱼儿若隐若现。离河岸约十米便是大名鼎鼎的龙门石窟了。

石窟依山傍水,显然是风水宝地。石窟的前端都是些小雕像,有佛、有菩萨、还有金刚,这些是民间老百姓为了祈福而雕刻的小佛像。民间佛像虽小,但民间艺术家把它们雕刻得很精细,从炯炯有神的眼睛到华丽服饰的皱褶,无不体现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

再往后走。我们看到了一尊大佛。佛像很高,约几十米,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光是佛像的耳朵就有2米。目光炯炯,佛像原来有两颗琉璃制的眼珠,可惜被盗了。这尊佛像头发向后盘成髻,眉心处点着一抹艳红,身披蓝色袈裟,整座佛像大而精,是皇家作品。

我们漫步来到一个大广场前,一级级台阶仿佛是成佛之路。这里有九尊大佛,中间是一尊坐着的释迦摩尼佛,释迦摩尼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高大庄严,左右两边各站着他的大弟子和关门小弟子,两弟子旁边是两尊菩萨和四大金刚,每一尊都有几十米高,十分威武,令人生畏。

释迦摩尼面露安详,双眼微闭,脸型圆阔,身材微胖,是唐朝作品。佛像身披袈裟,袈裟的褶皱雕刻精细,有一种流淌的动感,仿佛还在随风飘动。大小两个弟子站在师傅两边,仿佛正专心礼佛呢!两弟子旁边的菩萨,身着华丽的唐代宽袖长裙,飘飘的衣裙、宽大的袖口、柔软的衣带,环形的玉佩,体现了唐代服饰之美!为了衬托释迦摩尼,故意将菩萨面部表情雕刻的略显呆滞。再看四大金刚,巍然耸立,手持各自独门妙器。九尊大佛近看雕刻精细,远看雄伟威武,我不禁啧啧赞叹。

再往前走,有许多小佛像,宛如千佛洞一般。这些小佛已经有些风化了,但他们并非粗制滥造,仔细一看仍有昔日华丽景象。

这千尊万尊的佛像,或北魏、或唐代、或彩色、或本色,都深深印在我心中!

6 写龙门石窟作文

有句诗这样写:"欲问古今天下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素有"九朝古都"和"佛都"之称去年暑假,因参加河南省乒乓球赛,我有幸来到了古都洛阳。

来洛阳的客人都会知道洛阳有三绝,洛阳牡丹,洛阳水席和洛阳龙门石窟五天紧张的球赛结束了,高老师说:“今天我带你们到龙门石窟游玩。”大家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龙门石窟”综合老师曾在课上给我们讲过,听说那里的石刻艺术在世界上都享有声誉。今天终于实现了亲眼所见的愿望。

来到龙门石窟,就像来到西天一样,眼前有数不清的佛雕像,有如来、黑鹰、长须佛、长腿佛、长手仙等,如来左边还有一个仙童。 如来后面有一个大圈,上面雕着字,两旁也有古文字。

佛雕像大的有几十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石窟里一年四季的温度相差无几,非常合适存放石像。周围的环境很美,微风从前面的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沿壁而走,一会儿就到了千佛洞。千佛洞有一间屋大小,高三四米。

不论四壁还是洞顶,满是高约二十厘米的小佛像。佛像上下头脚相连,左右并肩而坐,相貌相同,神态安详。

抬头望洞顶,那一个个佛像如夏日群星,令人眼花缭乱。参观完,我们走出洞。

看到那穿着各色服装的游人顺水势修筑的石梯上下穿行,远远望去,犹如一条伏在山间小道上磷光斑斓的巨龙在蜿蜒蠕动。“巨龙”给这纯然一色的千年古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望着龙门石窟这一尊尊雕像,让每一个游人都不住地啧啧赞叹。这些雕像都是许许多多巨大石块雕成的,单看这数也数不清的石块,一块就有三四千斤重,那时没有机械,得靠无数的手、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和幻想,才凝结成这像西天一样的龙门石窟。

多么了不起的古代劳动人民!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7 求一篇写洛阳龙门石窟的记叙文或日记

龙门石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门票80元,通票,可以依次游览龙门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这些景点分列在依水的两岸。

我们主要游览了西山石窟

第104窟(宾阳洞)

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画面上分别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前簇后拥,组成礼佛行列,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可惜被美国人勾结中国奸商盗运到美国,现分别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和纽约市艺术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建于唐咸亨叁年(公元672年),历时四年竣工。它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佛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1米。雕有11尊佛像,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据造像铭载,女皇武则天为建造此寺,“助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参加了卢舍那佛建成仪式。

龙门石窟电话 0379 5981342

8 洛阳的名胜古迹作文350字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洛阳市。

它是九朝古都。洛阳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等名胜古迹,这些地方我都参观过,对我印象很深,我很受鼓舞。

特别是洛阳的牡丹花、唐三彩、河洛大鼓全国有名。在洛阳,每年的四月份,各色各样的牡丹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团花锦蔟,煞是好看。

每年都吸引了许多中外游人来洛阳旅游。古人就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诗句。

牡丹花是洛阳人民的骄傲,我爱我的家乡——洛阳。 我要勤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将来把洛阳建设得更美丽。

9 洛阳的龙门石窟的作文288字

我和爸爸去了白马寺后,随后就乘53路公交车到了离洛阳市区南12公里的龙门石窟。这里两山对峙,满山翠柏,长桥飞架,清泉绿水,伊水从其间北去,形成了一座天然门阙。秦大将白起战韩魏联军的“伊阙大战”,就发生在这里。隋朝建都洛阳,宫南门正对伊阙,因皇帝都自喻“真龙天子”,从而开始把“伊阙”改称“龙门。”

据资料记载:龙门石窟现存洞窟两千四百三十五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共八百余块。此外,龙门石窟还保存着丰富的佛教艺术建筑和书法等方面的实际资料,是人们公认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它和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岗石窟被称为我国的三大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火烧洞、莲花洞、摩崖三佛、吐火罗僧龛、千手千眼观音龛等等、等等。在众多佛窟中,我最喜欢的是雄伟、壮观、体态最大、型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露天石刻奉先寺。奉先寺的主尊佛像为卢舍那,听讲解员说:大佛高1714厘米,头部400厘米,仅耳朵就长达190厘米,比一个人还要高出一截。在佛经中,卢舍那的含意是“诸恶皆除,众德悉备,净色遍照法界”,是佛在显示美德时那种理想的化身。卢舍那一泓秋水般深邃的双目向下俯视,默默传导着他的安祥与慈爱。卢舍那全身着衣的雕刻,只是随衣挂线,仅寥寥数笔,显得朴实无华,洗炼流畅。我仰望着大佛,他面容饱满,眉目修长,身披轻纱,一双睿智的双目向胸下俯视,似乎在向人们传送着慈爱和安祥。我对的我们祖先竟能开创出这么高大、这么精美的大佛,实实令人啧啧称奇。但令人可惜的是,这样一尊庄严、朴素、美丽的大佛小臂以下,几乎崩塌殆尽。尽管如此,可在人们的眼里,依然泯灭不了卢舍那的美貌。反而让人更感到了美的联想,所以大佛卢舍那在世界的东方,永远是一颗璀灿的艺术明珠。

在奉先寺,卢舍那是主尊佛,他的左侧是她的大弟子迦叶。迦叶的刻石造像高1030厘米,立于履莲束腰台上。现在的迦叶像已经十分残破,但从残存的面部依稀可见他饱经沧桑的神韵。

主尊佛卢舍那的右侧,是释加牟尼一位最小的弟子阿难。阿难刻像高1030厘米,赤着双足,立于束腰台上。阿难出家时只有十几岁,是个小王子,养尊处优。出家后,尽管经过磨炼,还是摆脱不掉少年的稚气。他头光圆,面颊丰满,眉目疏朗,睿智中依然透出着几分稚朴与憨厚,让人看了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奉先寺的佛像中,阿难的刻像算是保存得完好的了。除了他的双手残破外,其神态、外貌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在正面三尊佛像的两侧,还有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侍从待立。他们的面部丰满圆润,双目俯视,雕刻精美细致。

除此而外,奉先寺的左右两厢,各是一天王一力士,都是佛的护法神,雕刻的手法上同样独具匠心。天王头束髻,戴宝冠,身披甲,面目威严,形象显露出一个“武”字,力士凶悍怒目,令人望而生畏。这里的菩萨端庄、文雅,天王力士的威风凛凛,全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演义的淋漓尽致。

游览完了龙门石窟西区,过了漫水桥,又看了东区的擂鼓台南洞,擂鼓台中洞,擂鼓台北洞,千手千眼观音佛龛,香山寺和白园等景点后,我站在高处,俯视着龙景区的翠柏遍山与伊河北水相映,宛如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圈,我感到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太伟大了。它使我们详细了解了各个方面的历史,为我们这些后代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当我了解到龙门石窟的文物,遭到美、英、日、法、德等国的文物盗窃者,在我国的民族败类的协助下成功的盗窃到世界各地,被他们私人收藏或陈列在他们的国家博物馆里时,多么希望我们中华民族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早日回到自己祖国。

10 游龙门石窟300作文

星期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爸爸说要带我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我高兴极了,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下来。

天气格外清朗,爸爸驾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一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游客,随后我们找了一名导游,我们一边观赏,一边听导游解说龙门石窟的来历: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河两岸,从北魏至北宋400余年开凿有2100多个窟龛,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书法碑刻艺术。

一路上几乎所有的石壁上都凿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躺着、有的立着、有的在微笑、有的在发怒……样子千姿百态。 跟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最大的卢舍那佛像跟前,在卢舍那佛像面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很渺小,导游讲这尊佛像有17米多高,仅其头部高度就达4米多高,他的面部表情看起来慈善安详,好像在为我们的祖国祈福。

随后我们又观赏了潜溪寺、宾阳中洞、万佛洞、莲花洞等著名景点。其中莲花洞中有一个最小的佛像,它仅有两厘米大小,被称为“微雕”。

不知不觉观赏完整个景区已是下午4点多了,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累,我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壮丽的瑰宝而骄傲。

1 关于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关于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1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句有哪些

1、龙门山色

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

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

[作者]吕维祺,明河南新安人,字介孺,号豫石,万历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后退居洛阳。

[注释]禹削裁:相传 “伊阙”、“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所凿,故称万世神功。唐雕凿:此系比喻之辞,因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93年) 前后,以后魏、北齐、隋、唐、北宋等各代均继续有营造,非唐朝一代之功。

2、无题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滩声千鼓辇,石壁万龛窦。

金银佛寺古,夜籁笙竽奏。

惟当效乐天,早晚弃冠绶。

[作者] 苏过,北宋文学家,字叔党,苏轼幼子,时人称小坡。苏轼连年遭贬,苏过均随行,苏轼死后,他定居于颍昌 (今河南许昌) 斜川,自号斜川居士。

[注释] 峥嵘:山势高峻。挹:拱卫的意思。鼓辇:军队的鼓乐仪仗。《礼》:“君子听鼓辇之声,则思将帅之臣。”窦:孔穴,指佛龛洞穴。乐天:即白居易,乐天为其字。冠绶:作官人的帽和印纽丝带。弃冠绶,即弃官归隐。

3、龙门游眺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作者]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注释] 凿山二句:写龙门两山隔伊水雄峙的情景,想起了它的悠久历史和古老传说:《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并说两山中断就像天斧辟开一样。

都门二句:写隋唐时洛阳城正南的定鼎门和龙门山遥遥相望,而龙门一带朝夕弥散着佳气云雾。精舍二句:描写龙门的寺庙和石窟,佛寺依山而建,楼层相叠,佛龛因壁而凿,数以千计。人间句:为人们终日为生活而奔忙发出感叹。

4、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作者] 杜甫,唐开元二十四年 (735年)举进士,不第,离开长安,游齐赵,路过洛阳时题咏。

[注释] 奉先寺:唐代龙门著名的十寺之一。为唐高宗时雕凿,武则天曾资助脂粉钱2万贯,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妙的洞窟,其中主佛卢舍那佛像高17

4米,头高4米,耳长1

8米,是迄今保存的龙门佛像中最大的一尊。

招提:首句“招提”,指寺僧,言自己与他一起游览,后句“招提”,是指佛教寺院,为佛教用语,此处指奉先寺。虚籁:

籁,泛指声音;

虚籁,就是风。

天阙句:指两山对峙的龙门,高耸得好似逼近了天上的星辰。象纬,星象经纬,指日月星辰。云卧句:写奉先寺的高寒,宿奉先寺如宿云中,故说:“衣裳冷”。

5、龙门怀古

元魏史余遗万佛,龙门壁上历千秋。

环屏洛邑连峰抱,遥指黄河入海流。

人伫碧空风瑟瑟,梦回幽窟思悠悠。

缅怀无限苍茫意,清浊倾壶醉倚楼。

[作者] 爱新觉罗·溥杰,作于1964年秋。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乳名誉格,字俊之,号秉藩,满族,清朝宗室,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溥杰生于北京醇亲王府,是家中的次男,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瓜尔佳氏·幼兰。

[注释] 元魏: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营造;孝文帝姓元,故称元魏。伫:伫立,长时站立。

2关于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游龙门诗十二首宋韩维潜溪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石楼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西溪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修篁医茅屋。香山上方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

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白傅影堂远人乘化往,生死不为累。肖象即当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觞,清风肃然至。宝应寺林峦若无路,钟磬时出谷。

凿石排僧龛,研金画佛屋。日没上方夕,明灯满云木。

广化寺日照香刹端,风生石门下。精诚或有祷,嘉况如可把。

安得飞片云,坐看灵泽洒。利涉塔院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菩提院望雒亭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白马寺诗宋李廌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3关于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游龙门诗十二首

宋韩维

潜溪

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

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

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

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

石楼

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

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西溪

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

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修篁医茅屋。

香山上方

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

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

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白傅影堂

远人乘化往,生死不为累。

肖象即当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觞,清风肃然至。

宝应寺

林峦若无路,钟磬时出谷。

凿石排僧龛,研金画佛屋。

日没上方夕,明灯满云木。

广化寺

日照香刹端,风生石门下。

精诚或有祷,嘉况如可把。

安得飞片云,坐看灵泽洒。

利涉塔院

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

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

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

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

菩提院望雒亭

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

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

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

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

白马寺诗

宋李廌

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

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4形容龙门石窟的诗句

1、龙门石窟 作者:江苏哑石 现代 两千三百余尊石佛,止步于崖壁上的窟龛。

佛的智慧在于,给人空出段自行化解的距离。跪拜和祈祷依然拥挤,佛的悲苦在于,用于点化的手指消失于,光阴的黑洞,另有一些石质的头颅和胳臂下落不明。

肢体完整的佛,也有解不开的困局,正以缄默守住时间的秘密。众神残缺的部分,并不为人关注。

人的虔诚在于,坚信从佛的慈悲中,领回的自己都是崭新如初的。2、龙门石窟 作者:蜀乾尔 现代 龙门石窟,你也凿一窟,他也凿一窟,两山对峙,无奈伊水中流。

东山千疮百孔,西山爱莫能助。寒儒问,贫道说,到底谁升仙成佛。

连跳过龙门的鲤鱼,都一哭二哭三哭,一步三回头,是谁还在寄魂于物,梦想千秋不朽。3、龙门石窟 作者:赵仙泉 现代 战争的风云在这里消隐,佛的安详点化出山水的清静,帝王们在争夺天下的紧张中,灵魂却从龙庭飘到龙门,寻找通向来世的途径。

五百年的坚韧,历代王朝的接力,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传奇。世代恩怨都在佛的微笑中化解,滚滚红尘依然生生不息。

当如潮的游人涌向石窟,探询一尊尊石像的秘密,有谁想起那些能工巧匠,或许当年只是在雕刻一种愿望,为辛苦的百姓祈祷幸福吉祥!4、洛阳龙门石窟 作者:习吉 现代 弹尽身上千里流沙,恭敬地站在龙门石雕佛像前,擦干满脸的汗水,悄悄地问苍茫大地,问千年青史,这是文明世界,人间虔诚祈祷福祉的圣地吗?翻开岁月的烟雨风云,浩瀚的典籍托出唐皇则天神影,绚丽丝绸彩带精雕美玉如意,昭示神灵佛窟的文化荟萃。轻轻的脚步把洛阳踏响,聚集的文人骚客惊讶地解读,千年壮举,千年辉煌,太阳瞬间把石佛照的很亮,阳光也来欢乐的阅读佛的诗章。

神圣的殿堂,典雅端庄慈眉善目的佛,雄踞中原神奇的土壤,佛光普照古国东方。外国游客蜂拥参禅敬仰,千山欢呼,万水歌唱,泱泱华夏,幸福吉祥。

扩展资料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夜景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

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

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

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

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

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

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龙门石窟。

5形容龙门石窟的诗句

形容龙门石窟的诗句有: 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

丰肥秀瘦佛卓逸,唐楷魏碑书玉篇。满城国色佳丽众,半壁佛缘游人稠。

遍寻王都少子建,一线洛水默默流。四百余年鬼斧多,神光奕奕两山阿。

魏碑唐楷今犹在,伊水悠悠几烂柯?此地龙门向日开,西山异景入帘来。石窟造就千佛是,峭壁高添万圣台。

佛传千载瑞,岸带万枝香。更觅白公韵,吟诗忆大唐。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以上诗词全文如下:(1)“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出自《七律·龙门石窟观后》: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丰肥秀瘦佛卓逸,唐楷魏碑书玉篇。

遥想旧时宏盛貌,堪怜今日朽残颜。何当运用高科技,一举整容同复原?(2)“满城国色佳丽众,半壁佛缘游人稠。

遍寻王都少子建,一线洛水默默流。”出自《五古·忆甲申年牡丹时节谒龙门石窟》:满城国色佳丽众,半壁佛缘游人稠。

遍寻王都少子建,一线洛水默默流。(3)“四百余年鬼斧多,神光奕奕两山阿。

魏碑唐楷今犹在,伊水悠悠几烂柯?”出自《七绝·观龙门石窟》:四百余年鬼斧多,神光奕奕两山阿。魏碑唐楷今犹在,伊水悠悠几烂柯?(4)“此地龙门向日开,西山异景入帘来。

石窟造就千佛是,峭壁高添万圣台。”出自《七律·游龙门石窟有感》:此地龙门向日开,西山异景入帘来。

石窟造就千佛是,峭壁高添万圣台。独运匠心书绝唱,巧夺神韵化青斋。

中华文化承千古,世界珍稀兴未衰。(5)“佛传千载瑞,岸带万枝香。

更觅白公韵,吟诗忆大唐。”出自《五律·咏龙门石窟》:洛阳名胜地,伊阙好风光。

照影青山俊,牵思碧水长。佛传千载瑞,岸带万枝香。

更觅白公韵,吟诗忆大唐。

参考资料:

6关于龙门石窟的古诗

游龙门诗十二首宋韩维潜溪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石楼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西溪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修篁医茅屋。香山上方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

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白傅影堂远人乘化往,生死不为累。肖象即当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觞,清风肃然至。宝应寺林峦若无路,钟磬时出谷。

凿石排僧龛,研金画佛屋。日没上方夕,明灯满云木。

广化寺日照香刹端,风生石门下。精诚或有祷,嘉况如可把。

安得飞片云,坐看灵泽洒。利涉塔院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菩提院望雒亭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白马寺诗宋李廌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7龙门石窟 古诗词

野豁两崖断。

旷然怀抱开,上上不复省。清泉流不竭。

我惭疏野人。参差菱荇香。

行吟池上篇。门掩僧不归,石塔镇寒骨。

凉叶覆山泉,猗傩参术秀,谷转路犹邈游龙门诗十二首宋。 广化寺 日照香刹端。

圣善寺 陟迳凡几盘。日暮不忘归。

白马寺诗宋,始知人世浊,嘉况如可把,举酒临壮观,坐看灵泽洒,及此与几授,却立看佛顶,清阴坐春院,研金画佛屋,修篁医茅屋,飞甍耸层构,钟磬时出谷,溪溜亦如线。龟鱼水中坻。

肖象即当年。一奠祠下觞,幽林鸟声变,牛马饮残溜。

不见林下僧韩维 潜溪 李公旧林壑,密竹老逾秀,青山满烟景。惟昔定鼎地。

乾元寺 林深寺独在。 菩提院望雒亭 兹亭何岧峣。

一践清凉境。龙去空旧岩,生死不为累。

宝应寺 林峦若无路。河倾八滩恶,崖崩有遗石。

日没上方夕。淳风揖老僧,绝云飞观阁,结构出石面,风生石门下,双泉逼瑶甃。

穷游尽人迹。精诚或有祷,引辔下云木,来值溪花后。

白傅影堂 远人乘化往,檐低燕飞出。始晤入山深,下瞰伊与洛,但见翠满谷,坐堂聊一息。

安得飞片云,明灯满云木。 西溪 我从南岭来,迤逦楚山岫。

不知溪流处,清风肃然至。凿石排僧龛。

高林敞华榱。我卜关外居,鸟啼山寂寂,来倒壶中酎。

衡门掩半麓,忘言非翼世。徐行出万木。

卢溪 伊人没已久。高人不可见,此计春可就。

石楼 索回陟云根。 利涉塔院 许公读书地。

香山上方 贪奇忘我劳李廌 湠漫汉江皋,尘像一来拂,气象空回薄。姬公安在哉,斗起造双阁。

8写龙门石窟的诗句

游龙门诗十二首宋韩维潜溪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石楼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西溪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修篁医茅屋。香山上方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

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白傅影堂远人乘化往,生死不为累。肖象即当年,忘言非翼世。

一奠祠下觞,清风肃然至。宝应寺林峦若无路,钟磬时出谷。

凿石排僧龛,研金画佛屋。日没上方夕,明灯满云木。

广化寺日照香刹端,风生石门下。精诚或有祷,嘉况如可把。

安得飞片云,坐看灵泽洒。利涉塔院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菩提院望雒亭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白马寺诗宋李廌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9龙门石窟古诗词

利涉塔院 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 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卢溪 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 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菩提院望雒亭 兹亭何岧峣,下瞰伊与洛。

惟昔定鼎地,绝云飞观阁。 姬公安在哉,气象空回薄。

乾元寺 林深寺独在,谷转路犹邈。 徐行出万木,斗起造双阁。

一践清凉境,始知人世浊。白马寺诗 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 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9636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1
下一篇2023-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