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园内景区主要分为五大块。 1、名山
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由大小100余座山峰组成,其中海拔400米以上山峰有45座,主要山峰有:
穹顶峰:位于中坡森林公园中部,是中坡顶峰,海拔6386米,与市区相对高差400米,为怀化市区制高点。穹顶峰雄伟挺拔,气势恢弘,登临绝顶,东南面怀化城区一览无遗,美丽山城尽收眼底,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群山延绵起伏,青山绿水、层次分明,使人顿生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之感。穹顶峰是鸟瞰怀化城和极目远眺的最佳位置,同时也是观日升、日落及夜晚赏月和观怀化山城夜景的理想之处。从市区经公园有公路直达峰顶,交通方便。
牛头寨:雄踞公园西北部,海拔578米,与穹顶峰遥相呼应,为中坡第二高峰。传说古时候牛头寨附近多虎患,牛魔王曾在此降虎为民除害,人们为纪念牛魔王,在山顶修建一座山寨,取名为牛头寨,山因寨而得名。牛头寨地势险要,古时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又曾为土匪所据,现山寨遗迹尚存,堪为当地历史见证。牛头寨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山顶有奇松。
花龙寨 :位于公园东端,海拔4821米,西面与穹项峰相望,山势连绵起伏,万亩林海一望无际;其余三面地势险峻,视野开阔,登高望远,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花龙寨脚下即为怀化至湖南西北部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山顶尚存方圆50余米的山寨遗址,土筑的寨墙清晰可见。解放初期,这里曾是剿匪战场,现从寨墙中还可挖出子弹头。
扁坡:海拔507米,位于原始次生林核心地带,背靠穹顶峰,西南面视线开阔,登顶可俯瞰怀化城西及舞水河,是观赏原始次生林风光和观日落的绝妙之处。
清风岭:位于穹顶峰西侧,海拔4813米。登岭望远,东南面市区依稀可见,西面牛头寨尽收眼中。沿山脊西行下山,小径险峻,视野开阔,沿途古松耸立,怪石峥嵘,环境清新优美,令人心旷神怡,为公园一大胜景。夏季别处无风时,独此岭凉风习习,故称清风岭。
情人坡:位于清风岭西南侧,海拔472米,与清风岭、穹顶峰一字排开。此山多奇松,环境优雅,清风来时松涛阵阵,令人陶醉。古时,此处为当地少数民族对歌和谈情说爱之所,故称情人坡。现在也为情侣结伴而游必去之处。
母子峰:位于公园南端,由一座主峰派生出数座山峰组成,如同母亲拖儿携女,故称母子峰。主峰海拔4657米,视野开阔,北望穹顶峰,南观怀化城,东望花龙寨,景观丰富而极具变化。此处是公园400米以上山峰中,离城市最近点,为近处鸟瞰怀化城市风貌的最佳地点。
2、奇特与象形山石
鸪雕岩:位于穹顶峰北坡灌木丛中,似鸪雕藏于矮林中时隐时现而名。此岩方圆10米有余,岩石缝中有土,土中密生灌木,北端岩石裸露,居高临下,视线开阔,是游人必到之处。
回音壁:位于穹顶峰东面盘山公路旁,为一陡峭岩石地带,站在此地发声,远处有回声共鸣,故名回音壁。
试剑石 位于牛头寨山顶部,岩石西面直立高5米左右,有多处纵裂,如同利剑所劈,相传为平天国冀王石达开屯兵牛头寨时试剑之处。
望龙崖:位于扁坡峰顶西侧,崖高10米有余,下临陡坡,崖顶长有迎客古松数株,周围为原始次生林,登崖观景,惊险而壮丽,尤其是红日西沉之际,落日余晖,层林尽染,微风拂来,松涛阵阵,使人疑在天堂。关于此崖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一白衣书生路经中坡白龙湖,与镇守湖中的龙女邂逅相爱,后被玉帝察觉,派天兵天将把龙女捉拿上天,书生天天在湖边守望盼龙女归来未果,天长日久便化作了望龙崖。
鹰嘴崖:位于扁坡西北山脚中坡水库以下,为一高30余米、长200余米的悬崖峭壁。崖壁的下半部与对面山峰形成峡谷,峡谷底有小溪流水,壁中部有一条盲肠小道穿过。此处因地势极为险峻而称之为鹰嘴崖,颇具观赏价值。崖的顶部与山体相连,上面林木茂密,其中有一处长条形洞穴,洞不高,人能弯腰进入,但里面宽敞,可蹲下十余人,相传为老鹰筑巢之处,故称“岩鹰洞”。
3、洞穴
仙人洞:位于牛头寨北坡脚下十二湾,距牛头寨约1公里,为石灰岩溶洞,洞口隐蔽,仅容一人进出,进洞口10余米后,豁然开阔,可容纳数十人,且洞内有洞,洞中有石笋、石床、石田、钟乳、流水以及其他千奇百怪的岩石,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相传此洞曾有仙人修炼,故称“仙人洞”。
4、其他地文景观
十二湾:位于牛头寨北坡山下,由大小十二道山湾组成,故称十二湾。十二湾是卧溪的发源地,较为偏僻,山不高,沟也不深,但森林茂密,植被丰盛,溪流密布,湾中有小块农田和山塘分布,没有农户居住,只间或有一两处村民牧鸭的茅棚,自然环境优美清静,象一幅原汁原味的山水画,堪称世外桃源,是难得的保持完好的自然美景。
神仙湾:位于花龙寨景区,长约500米,宽约20-40米,湾由南向北倾斜,两侧为山丘,现辟为林科所绿化苗木基地,该湾最大特点就是位于山顶脊部,位置较高,就象山峰被劈开了一条裂口,周边林木和杂竹丛生,还有一处常年不枯之山泉,夏天气候凉爽,晚上需拥被而眠。该山湾环境舒适、僻静,地形奇特似鬼斧神功所为,故称“神仙湾”。
中坡雪景:中坡山海拔虽不高,但其周边多为丘岗平地,故山势挺拔,冬季风力较大,气温较低,降雪后不易消融,雪后漫山遍野白皑皑一片,有江南林海雪原之风味,为中坡一大胜景。
中坡朝晖 中坡是周边的制高点,为观日出的理想场所。牛头寨、花龙寨、母子峰等处均可观日出,但以穹顶峰为最。黎明时分,一轮红日从远处山峦喷薄而出,站在穹顶峰居高临下极目远眺,但见霞光万道,气势非常磅礴。
中坡晚霞:中坡日出壮观,日落同样辉煌。观日落以穹顶峰的和扁坡为最佳位置。日落时分,彩霞铺满半边天,落日如同一只熟透了的红苹果逐渐西沉,分外妖娆,此时,远山时隐时现,近处苍松翠柏与桔红色的霞光交辉相映,景色美不胜收,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中坡夜景:中坡脚下即为怀化城,登高眺望夜幕下的城市,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市区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夜景一览无遗。观怀化城夜景,以穹顶峰和母子峰为最佳位置,穹顶峰为远眺,母子峰为近观,各有意境。
中坡月色:月明之际,登中坡山,别有一番韵味。远离城市的喧哗,沐浴银色的月光,远处是城市灯火,近处是朦朦胧胧的山影,天空一轮洁月高悬,其情其景妙不可言。 1、水面
白龙湖:位于马家垄峡谷,原为一处自然水面,后经加筑堤坝,形成上下两处水面。水域扩大到了4公顷。湖的堤岸植有高大垂柳,湖的四周群山环抱,湖水终年清澈,平静如镜,蓝天、白云、青山、绿村倒映其间,称为“翠湖倒影”。湖区现设有垂钓,划船等游乐项目。
潭口水库:位于公园东北边缘,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丰水期水面达54公顷,是中坡面积最大的水域。水库周围山峦环抱,村舍依稀,湖岸迂回,水面开阔,水质优良。是垂钓和开展水上娱乐活动的理想场所。
中坡水库:位于穹顶峰北坡边缘中坡脑景区,水面53公顷,清澈平静,四周群山环抱,附近有几户散住农户和少量农田及林科所50余亩育苗基地,穹顶峰顶及顶上修建的电视和微波通讯三个高大铁塔均可倒映水中,构成一幅“三塔戏水”的美妙图画。该水域地处公园腹地,环境优雅,水质优良,可开展垂钓、划船及其他水上项目。
云潭:位于公园西南边缘、黄坡休闲果园旁边,为一天然水面,面积约15公顷,内有涌泉,水终年不枯。因水深邃而幽静,彩云倒映如云在水中,故称云潭。云潭垂钓,果园采实,农渔风光合为一体,别有意境。
双清湖 位于公园南侧倒冲弯景区,由两处相连的水面组成,故称双清湖,面积5300平方米,水面虽不算大,却是公园位置最高的水域,两边夹山,上下皆为峡谷,高峡出平湖,风景秀丽,且处在公园主干公路旁,位置显要、醒目。2、风景河段
陡溪峡谷:自祠堂坪起至公园东大门入口处止,全长23公里。峡谷底最窄处不到10米,峡谷起止点落差200余米,峡谷最深处100余米,陡溪穿行于整条峡谷,形成多处跌水,特别是春夏旺水季节,水流湍急,水声雷动,场面蔚为壮观。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森林密布,风景优美。
马家垄峡谷 位于公园西侧,长约25公里。峡谷两侧,山峦耸立,古木参天,绿荫如盖;谷底溪流蜿蜒,灵石浅滩,流水淙淙,曲径通幽,鸟叫虫鸣,蝶舞花丛,如似人间仙境。美丽的白龙湖和马家垄度假村就分布在峡谷尽头开阔处。
竹溪胜境:竹溪自清风岭一带发源,沿山谷而下约28公里注入木杉溪,沿途形成竹溪峡谷。竹溪峡谷位处原始次生林核心地带,谷虽不深,但两旁森林茂密,古木参天,谷内草本植物郁郁葱葱,尤其是兰科植物众多,花开时节,红花、白花、蓝花星星点点蓄芳香遍野,令人留连忘返,是难得的自然美景和生物多样性代表地段。
3、泉
幽林鸣泉 位于马家垅风景区竹溪沟谷,泉水自7米高的陡岩流下,跌入岩下的水潭之中,叮当之声不绝于耳,四周林木茂密,故称幽林鸣泉。
古井:位于中坡脑景区丁家坡,建于明清时代,砌井的石砖犹存,现仍是附近村民的饮用水井。该井常年不枯,井水冬暖夏凉,水质甘甜清洌,井旁有古树数株。据村民反映,该井有灵气,雨天井中发出咚咚响声,天旱之时井水可供周围数十亩农田灌溉,而一旦抽出了浑水,则天必下雨,旱情立可缓解。不老泉 位于马家垄一居民旁,泉水一年四季,不论干旱、下雨,水位始终不变,满而不溢,永保清澈。据称,常年饮用该井之水可延年益寿,故称不老泉。
蝴蝶泉:位于白龙湖之下马家垄峡谷旁,有三处泉眼,终年流水咚咚,水质甘甜清冽,可直接饮用。此处环境幽静,林木茂密,古藤缠绕,溪流潺潺,尤其是春、夏蝴蝶常在此穿梭飞舞,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泉因而得名。 1、树林
原始次生林 位于公园西部,面积340余公顷,马家垄、牛头寨、扁坡风景区基本都在这一区域。树种主要为马尾松、枫香、杉木、继木、毛竹、栲树、楠木、白栎、麻栎、栓皮栎、青冈栎、紫花杜鹃、榆树、假死柴等,林木生长良好,乔木和灌木、藤木和草本植物、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针叶树和阔叶树自然混生,形成以乔木为主的天然混交林分,树木层次分明,郁闭度大,参天古木众多,季相变化明显,位于城市近郊而保存相当完好的这一大片原始次生林,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茂林修竹:在白龙湖、倒冲湾、祠堂坪一带,分布有多处成片的毛竹林,因小气候和土壤适宜,竹林生长特别茂旺,杆形通直高大,枝叶浓绿,竹尾微垂,如少女亭亭玉立,与周边其他林木相互衬托又独具特色,真正体现出“茂林修竹”之韵味。
树木园:位于倒冲湾景区,面积100余公顷,引种栽培和自然分布树种共有500余种,其中不少为珍稀树种,是观赏森林植物不同种类景观和研究、考察、了解树种特性,开展科普教育的好场所。
休闲果园:公园内共有两处面积较大的果园,一处位于树木园附近,面积约45公顷,以种植柑桔和杨梅为主;另一处位于公园西南端黄坡,面积约9公顷,以种植杨梅和香柚为主。春季,柑桔、香柚白花盛开,香飘郊野;夏季,杨梅果熟,绿树红果,望梅生津,既饱眼福,又饱口福;秋季,金色的桔、柚挂满绿树枝头,果园风光分外妖娆。果熟季节,游人可入园挑选中意的果品自由采摘,在充分体验收获乐趣的同时,享受佳果美味。
霜染红叶:中坡主要红叶树种有枫香、香果树、兰果树、鸡爪槭、吴茱萸等,每到秋季,一片片、一丛丛的红叶随处可见,把中坡点缀得不是春天胜似春天,真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中以枫香分布最广也最为有名,最大的枫香高20余米,胸径15米,树龄逾百年,是真正的林中“巨人”。秋季来临,大小枫香叶片尽红,一棵树就象一团燃烧的火焰,与绿树青山形成鲜明对照,妖艳无比。
杉中杉:在祠堂坪一带成片杉木林中,栽培有数株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水杉春夏线形小叶组成的羽状复叶呈浅绿色,秋季叶片由绿转黄再转黄红色,冬季满树叶片连同生枝一并脱落,林地就象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与周边一年四季常绿、景观很少变化的杉木形成鲜明对比。杉木林中有水杉林,而水杉林其风格和特性与杉木林又完全不同,故称此景为“杉中杉”。
竹丛树:在牛头寨景区主游道旁原始次生林中,生长有数十丛名叫假死柴的樟科植物。该树干形通直,干上有天然的竹节状节痕,且自基部起分生多个主干,少则六七枝,多则十余枝,主干向上生长七八米高后才有分枝。该树干形似竹子,一丛丛生长的特性也似丛生竹,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竹丛树”,为中坡一大生物奇观。该树是自然生长如此,还是多年前人工砍伐主干萌发新枝而形成的多干现象,还有待考证,但在一处集中出现这么多的丛生现象,实属罕见。
2、古村名木
古松:中坡境内现有百年以上的古松100余株,大者几人方能合抱。古松有的三五成群,簇拥生长,遮天蔽日;有的单株独立高耸林冠之上,如鹤立鸡群;有的则屹立于山顶或岩石缝中,躯干倾斜,枝条伸展,似在伸手迎接远方客人,称为“迎客松”;有的主干下大上小,形似酒杯,称为“酒松”;有的躯干扭曲,有似蟒蛇钻地,称为“蛇形松”,有的两株分立于路旁,似将军把门,称为“将军松”。松奇是中坡一大景观,尤以牛头寨、马家垄一带为最。
千年古桂:生长于马家垄景区一农舍旁,高10余米,主干两人合抱不下,树龄近千年。该树主干有数条纵沟状凹痕,使树身看上去似麻绳扭结而成,其根部根系裸露并有一空洞,给人以苍老和饱经风霜之感,但主干以上却枝叶繁茂,初秋时节,满树金花,香飘数里之外。此桂之大,实属罕见,且老而不衰,有游客将其取名为“老当益壮”。
古杨梅:生长于幽林鸣泉附近原始次生林中,属野生山杨梅,树龄百年以上,树高7米左右,胸径60余公分,树冠张开,分枝众多,枝中浓绿,生机勃勃,夏季满树红果,远远望去,使人垂涎欲滴。
古栗:马家垄一带景区散生有不少野板栗树,称为“毛板栗”,树龄都在百年以上,主干两人不能合抱,树皮粗糙开裂,树条稀疏,尤其是冬季落叶后,光秃的枝干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生长了仍春花秋果,生生不息。秋天果熟之时,枣红色坚果从裂开的球苞中脱落,常有三五顽童在树下搜寻拣拾,平添了许多乐趣。
古栎:生长于马家垄景区北古驿道旁,树高20余米,从树干基部分生三个主枝,每主枝两人方能合抱,其中两枝斜跨古驿道,过往行人、游客常在树下停留休息。该树为青冈栎,年龄百年以上,叶常绿,因长于古驿道旁且三个主枝并列而生,被戏称为“古道三结义”。
3、奇花异草
大花红山茶:是怀化市林科所科技人员发现并人工驯化成功的一个山茶科新物种,在倒冲湾景区双清湖旁人工栽培面积有50余亩。该树种为常绿小乔木,自然圆锥形树形,叶片浓绿,花红色或淡红色,花特大,花径达8公分左右,冬季12月中旬至翌年3月开花,花期长达3个半月,果特大,重300余克,种子榨油可供食用。花果鲜艳、果大、树形优美、花期长,且在寒冬和早春开花,是该树种最大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每到冬季,中坡山大花红山茶盛开,半面山坡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欣赏,成为中坡一大绝景。
两色杜鹃:中坡自然分布有红、紫两种杜鹃花,开红花的称为映山红,开紫花的称为紫花杜鹃,两者都在春天开花。每当春季来临,或红或紫的杜鹃成片成块地盛开,把中坡山装扮得分外妖娆。
日本樱花 系引种栽培,面积20余亩,分布于祠堂坪景区南侧。花粉红,数朵簇拥成一个花团,春季开放,优雅、高贵,富有异国情趣。
4、其他生物景观
石生树:马家垄景区白龙湖西侧山坡,有一处高1米多,10平方米见方的岩石,岩上石缝中生长有数棵碗口粗的树木,树与石头浑成一体,就象从石头上直接长出来一般,故名“石生树”。游人到此,在惊奇之余,不由得感叹树木生命力之顽强和自然之奇妙。 1、社会经济文化遗址
古山寨:牛头寨和花龙寨山头,因地处交通要冲附近,且山势险峻,因此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战事不断。现两处山头顶峰均留存有屯兵的古山寨遗迹。尤其是花龙寨,土筑的寨墙绕山顶一圈,易守难攻,现寨墙保存完好,上面长满了杂草灌木,但稍加清理即可现出原形。
古驿道:位于马家垄景区西侧,由南向北穿越整个景区,全长2公里多。据考证,该驿道为西汉时始建,后历代修缮,为南来北往之要道,人流川流不息,茶亭酒楼随处可见。后因战乱和公路交通便利,该驿道逐渐冷清,道旁建筑也荡然无存,有的仅留遗址。
2、宗教建筑群
中坡寺:位于穹顶峰。该寺毁于战乱,现仅存遗址。
中坡庵堂:位于倒冲湾景区井水湾。该庵堂“文革”时被毁,现仅存遗址和少量残砖断瓦。
中坡道观:位于马家垄。该道观毁于战乱,现仅存遗址。
菩提寺:位于母子峰东侧山腰。原寺毁于战乱,现正在修复和扩建之中,修复和扩建后,将成为怀化境内最大的寺庙群。
3、桥
双孔拱桥:98年建于白龙湖上,桥长20余米,宽3米,为石拱桥,形状优美,做工精致,既可供游人步行赏景使用,又是白龙湖上一大景观。
4、乡土建筑
中坡民宅:中坡村民住宅多为传统的木结构房屋,柱、梁、墙板、楼板均为木材,房单层或双层,木上桐油,顶盖青瓦,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具有典型的湘西古老民居风格。
5、观景地
五溪景园:浓缩了整个怀化的地域文化特色,全市各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均依比例建设,并错落有致分布在景园内。
现有主要景观资源:侗族风雨桥、吊脚楼、芙蓉楼、盘瓠图腾柱、雕塑群、休闲广场等。
望怀台:位于穹顶峰山顶。此处可观怀化城全景,故名“望怀台”,于2001年修建。台内有双层主亭一座、单层辅亭两座和单柱小亭两座以及露天观景台、停车场等。主亭和辅亭之间用长廊相连,亭顶和廊顶覆盖红色硫璃瓦,走廊及露天观景台配有花岗岩扶栏,颇具古典气息。此台是观怀化城区风貌、观日出日落和远眺公园风景的最佳位置。
望龙亭:位于扁坡西侧,为双层六柱六角仿古凉亭。此处地势开阔可眺望怀化城西,是观赏原始次生林风景和观日落的最佳场所之一。
6、其他建筑或其他古迹
清泉山庄:位于倒冲湾景区,建有游泳池、吊角楼群、茶楼、餐厅、会议室等,主建筑均为木质结构,富有乡土气息。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房屋大都散落分布于山谷丛之中,环境清静、典雅,是公园接待中心之一。
倒冲湾渡假村:位于倒冲湾景区中心地段,建有吊角楼群、餐饮部、小卖部、野饮烧烤区、野生动物观赏园、水上娱乐和垂钓区等,是公园接待中心之一。
祠堂坪度假村(小龙度假村):位于祠堂坪景区中心地段,建有吊角楼群、野炊烧烧区、停车场、儿童游乐场、餐饮服务部等,是公园举办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
马家垄度假村(小龙度假新村):位于马家垄景区核心地带,建有会议中心、别墅群、游泳池、游乐场、宾馆、酒楼、餐馆、白龙湖水上娱乐场、停车场等,房屋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是公园目前最大的接待中心。 科学教育文化设施
电视转播台:位于穹顶峰山顶,于20世纪80年代修建,曾是怀化电视主要发射基地,现有电视转播塔一座、微波通讯塔两座,每座塔高80余米,又立于中坡最高峰,格外雄伟、醒目,有“穹顶三塔”之称。从西部向穹顶峰看,电视转播台两层白色小楼也显露无遗,太阳西斜之时,白楼闪闪发光,远看就象西藏的布达拉宫,故有“小布达拉宫”之称,为一大景观。
蝴蝶标本馆:位于林科所所部,馆藏蝴蝶标本有300余种,为湖南蝴蝶标本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场所,是开展科普教育、科研和欣赏蝶类风彩的重要场地。
文 / 陈红华
一
文史学者、出版人梁由之在《汪曾祺文存》前记里,写到他和汪曾祺的一次美好的、终身难忘的邂逅。少年的他,在长江大堤边的候船室,一个旧书刊的地摊上,翻阅杂志,不经意间,读到这样一段话: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
少年的心乱了,却也傻了。如此美妙不可方物,如此清新俊逸动人心弦的文字,让他心跳加速,他记住了作者和篇名:汪曾祺,《受戒》 ,这本杂志是1980年第12期《小说月报》。
我眼前的这全六卷《汪曾祺文存的》纪念珍藏版,梁由之编。卷一、卷二为小说,卷三为散文,卷四为随笔,卷五为文论,卷六为书信、剧本、杂缀等。
这位深受业师沈从文赏识和喜爱的汪曾祺,是怎样一个人呢?为人为文,梁由之最欣赏汪老的“随便”,一以贯之的真诚朴素,惊叹他观察描述平民百姓和生活细节的温馨细致,佩服他下笔如有神的不羁才气。
他写人物,写地方风情,写花鸟虫草,写吃喝,写山水,写掌故……惯于淡淡笔墨,却又有那么一股说不清道不明、回甘独特的韵味。
从尽可能搜罗各种汪曾祺生前自编文集,做汪曾祺著作读者,到出版人的转化,梁由之用十二字评价汪老:活得实在,干得漂亮,走得潇洒。
二
散文卷《昆明的雨》,其中“草木春秋”52篇;“故人偶记”21篇;“西南联大”4篇;“彩云集散”33篇,“昆明的雨”22篇,51万余字。悠然心会,妙处自与君说。
我选“草木春秋”,并挑着题读。
《人间草木》里记载了三种东西:记得自己岁数的“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这东西,能活,皮实;到处都有的枸杞,家门头口种一丛枸杞,礼花似的,喷泉似的垂挂下来,一个珊瑚珠穿成的华盖,好看极了;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雪,白得耀眼,养蜂人来了,后来槐花落了。
这位可爱老头儿笔下的人间草木,孰能无情?
《山丹丹》里,汪老和招待他的老堡垒户,有两次对话,说的是大青山的花,隐喻的是扎根在这里的人,和对这土地的情深。“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年又一年……”写歌和唱歌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枸杞》篇里写一对老夫妻,穿得很整齐干净,气色很好,在一个山包下的草从里捡枸杞,“一边走着,一边捡枸杞子,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更有意思。”
“您慢慢捡着!”
“慢慢捡着!”
回归自然的慢生活,其实只是玩,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就像汪老对枸杞做美食的发现,“采摘枸杞的嫩头,略焯过,切碎,与香干丁同拌,浇酱油醋香油;或入油锅爆炒,皆极清香。
《槐花》里,“槐花”是引子,仅在开篇和结尾一句,由花及人,讲的是养蜂夫妇的故事。“哪里有鲜花,两口子就到哪里去。”
三十出头的四川女人,跟了五十岁的石家庄男人,很满意,不后悔。女人有一颗很善良、很美的心。跟着脾气好的男人,东南西北到处跑, “这是一种农村式的浪漫主义。”槐花的盛开又落了,平和有爱的人生还在继续。
一草一木,凡人小事,独到的捕捉,小视角切入,乡情民俗,于不经意间,妙笔传神。
“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尽,万般惬意。”
谁都会喜欢汪老的这段话。
三
《四方食事》里讲“口味”与“切脍”,还提到“河豚”和“野菜”。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不吃羊肉的不在少数。汪老以为最好吃的羊肉是手把羊肉,几次到内蒙,吃得很过瘾。同行的一位女同志却真是苦煞,闻到羊肉就想吐,只好每顿开水泡饭,吃咸菜。一对比,说尽了“口味”。
大暑日,来一碟白切羊肉,蘸一点小米椒醋料,实为下酒之美味,与“醉虾”有一比。冬日入夜,偶有大雪,炖一锅羊肉,一家子围坐,暖了整个屋子。
“鱼羊为鲜”,对“鲜”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有人吃羊肉,觉得东西吃着“香”就是鲜。汪老说最能代表鲜味的是家乡的虾子,虾子豆腐羹、虾子冬笋,都很鲜。我的理解,“鲜”,首先是新鲜,食材本身新鲜;然后是口味、口感;再是河鲜、海鲜;至于如何提鲜,看厨子们的手艺了。
爱吃辣椒的省份不少。四川不怕辣,贵州辣不怕,湖南怕不辣。这三个地方的人们,几乎每一个人吃饭都离不开辣椒。汪老随剧团到重庆体验生活,这里无菜不辣,重口味,有人实在受不了,去吃汤圆,进门就嚷,“不要放辣椒!”店主白了她一眼:“汤圆没有放辣椒的。”汪老的故事里都是幽默。
人说吃辣椒爱上火,我爷爷吃辣椒下饭,顿顿如此,后来胃就不好了。偏于江南一隅,我等也好辣。炒粉干,来碗面,放点辣,又蘸点桌上店家备的辣酱,才爽。学校里人多,口味不一,有人说菜偏辣,大家朝她看看,心里嘀咕着,“入乡随俗,将就一下吧。”有一段时间,后厨也做了些改变,菜里不放辣,只备罐辣酱,没玩几天,惹了众怒,罢了。
北方人爱吃生葱生蒜。山东人吃葱饼、锅盔,没有葱是不行的。他们的大葱,是甜的,葱白长至半尺,的确好吃。汪老讲了个笑话,婆媳吵架,儿媳跳了井。儿子回来了,婆婆说,“可了不得啦,你媳妇跳井了!”儿子说“不咋!”拿根葱,在井口逛了一下,媳妇就上来了。
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汪老说到自己曾经夸下海口,说什么都吃。第一次吃香菜、苦瓜,尴尬了,没法子,一咬牙,吃下第一口,还行,后来吃吃,也就习惯了。
我小时候不吃面,只吃粉干;也不吃鸡蛋,还有臭豆腐,现在一点也不挑食。正如汪老说的:“一个人口味宽一点,杂一点,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也有犟头的,譬如我四弟,“四只脚的不吃”,“臭豆腐”碰也不碰的,着实辜负了人间美味。
再说“切脍”。
《论语 · 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的切脍,不知始于何时。汪老引经据典,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杜甫诗句“无声细下飞碎雪”,谈到《东京梦华录》及关汉卿“望江楼中秋切脍”,再言《金瓶梅》与《红楼梦》中未提及。纯粹的文人士子之言,用词用典皆讲究,必无虚妄。
那么,脍是什么?汪老引杜诗邵注:“脍,即今之鱼生、肉生。”他记得北京西四牌楼的朝鲜冷面馆卖过,切成一寸见方、厚约二分的鱼片,蘸极辣的作料吃。
与“切脍”有关联的,是“生吃螃蟹活吃虾”。汪老以为醉蟹是天下第一美味,说到解放前杭州楼外楼呛虾,“是酒醉而不待其死,活虾置于大盘中,上覆大碗,上桌揭碗,虾蹦得满桌,客人捉而食之。”
真是“生猛”,又着实有趣。醉蟹、醉虾、醉泥螺,都是用白酒“醉”过的,但这些都还是生的。因此,都很好吃。这汪老头儿,整一个吃客,曰:存其本味。
江南谚云:“拼死吃河豚”,豁出命去,也要吃,可见其美味。据说整治得法,是不会中毒的。我的郎姓学生在杭州做车行,一次请我吃饭,特意从西湖边的一家酒店,叫人打包“河豚”送过来,热气腾腾的,味道真是好。而汪老说他在江阴读书两年,竟未吃过河豚,引为憾事,足见其老饕本色。
春天到了,踏青挑菜,是很好的风俗。家乡的野菜,有荠菜、马兰头、兰鸡头……因为新鲜,所以“这是吃春天”。
《四方食事》,有意思,勾人味。
四
煮一锅小米粥、几根玉米棒子,炒碗腌干豆、晒黄瓜,冰箱里还有西瓜、李子等水果,一天的伙食足矣。趁着晨间凉快读,蒸着午后热气读——读“草木春秋”,如寻一处清凉,度一场清欢。
一个高邮的酒徒,对“故乡的食物”笃定是情有独钟的,从选文的题目可见一斑。除了入选初中教材的《端午的鸭蛋》,诸如《炒米和焦屑》《咸菜慈姑汤》《虎头鲨 · 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野鸭·鹌鹑·斑鸠·鵽》《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汪老对故乡的食物如数家珍,且颇有历数品鉴之味。
“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我教《端午的鸭蛋》,这几句是必细读细品,作句子赏析的。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吱”,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时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
“一早起来,看见雪花飘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我小时候对慈姑实在没有什么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姑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的汪老,因为久违,对咸菜,对慈姑,对沈从文和师母张兆和,都寄予着自己素朴的感情。
说到故乡的虎头鲨,汪老谈及《随园食单》: "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 虎头蛇即虎头鲨。这种鱼样子不好看,而且有点凶恶。通常的吃法是氽汤,加醋、胡椒。虎头鲨氽汤,鱼肉极细嫩,松而不散,汤味极鲜,开胃。
“昂嗤鱼的样子也很怪,头扁嘴阔,无鳞,皮色黄,有浅黑色的不规整的大斑。无背鳍。而背上有一根很硬的尖锐的骨刺。用手捏起这根骨刺,它就发出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这种鱼没有很大的,七八寸长的,就算难得的了。这种鱼也很贱,连乡下人也看不起。” 昂嗤要吃活的,也极细嫩,不加醋,汤白如牛乳,堪称至味——汪老很清楚这一点,对昂嗤鱼的鲜味自是拿捏到位。
我的家乡桐庐,乡间河溪间,亦多见昂嗤鱼,红烧,或是腌菜炖煮,皆是美味。
读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蒌蒿生于水边,与芦芽为伴,分明是我的家乡人所吃的蒌蒿。 汪老在他的小说《大淖记事》写道:"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
三句不离本行,说“枸杞”,汪老又说到“吃食”上了:枸杞头可下油盐炒食;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说"极清香"。所谓"清香",汪老解释说,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
在汪老的“草木春秋”里,多半的篇幅较短,譬如“昆明的果品”写到的梨、石榴、桃、木瓜、杨梅地瓜、胡萝卜、糖炒栗子等,还有“昆明的花”茶花、樱花、兰花、报春花等,而“故乡的食物”,文字就多得分明,也多半是情之所至。
五
“相看两不厌,唯有汪曾祺”,52篇“草木春秋”,如霁月清风,翻阅静读,其乐融融。浮光掠影间,窥其一隅,只待时日,抱朴守拙,静影成璧。
“我不在作品里喊叫。人总是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
瞧,这个人,可爱的老头儿,大名鼎鼎的美食家,喜茶,嗜烟,尤好酒。斯人邈矣,他的气味留在空气里,那些野性的向往,寂寞人世间。
一手烟火一手诗意,跟汪曾祺交个朋友吧。
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元旦
一月一日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妇女节
三月八日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植树节
三月十二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1979年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
农历二月初八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劳动节
五月一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儿童节
六月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并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 1931起实行的4月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中国第一个儿童节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4月4日。民国二十年(1931年),“上海中华慈幼协会”发起建议,希望政府规定每年4月4日为儿童节。随后,教育部制定了儿童节纪念办法,并于隔年的4月4日实施。
中国***建党日
七月一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七月七日
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初七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敬老节
农历七月十三
中国建军节
八月一日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烘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教师节
九月十日
国庆节
十月一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等。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
(人人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传统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 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 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 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 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 :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祭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 六月十四的 六月六的 六月五日的 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 二月十九 六月十九 九月十九 十一月十九 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 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中英对照
1New Year's Day 元旦(1月1日)
2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s Day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3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
4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
5Arbor Day 植树节(3月12日)
6Postal Day 邮政节(3月20日)
7World Meteorology Day 世界气象节(3月23日)
8Ching Ming Festival ;Tomb-sweeping Festival 清明节(4月5日)
9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国际劳动节(5月1日)
10Chinese Youth Day 中国青年节(5月4日)
11Nurses' Festival 护士节(5月12日)
12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13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国际儿童节(6月1日)
14The Party's Brithday 中国***成立纪念日(7月1日)
15The Army's Day 建军节(8月1日)
16Mid-Autumn (Moon)Festival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17Teacher's Day 教师节(9月10日)
18Double-ninth Day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19National Day 国庆节(10月1日)
20New Year's Eve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中国常见传统活动中英对照
过年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春联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剪纸 paper-cuts
年画 new year paintings
买年货 do shopping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 do spring festival shopping
敬酒 propose a toast
灯笼 lantern
烟花 fireworks
爆竹 firecrackers (people scare off evil spirits and ghosts with the loud pop)
红包 red packets (cash wrapped up in red paper, symbolize fortune and wealth in the coming year)
舞狮 lion dance (the lion is believed to be able to dispel evil and bring good luck)
舞龙 dragon dance (to expect good weather and good harvests)
戏曲 traditional opera
杂耍 variety show
灯谜 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灯会 exhibit of lanterns
守岁 staying-up
拜年 pay new year's call; give new year's greetings; pay new year's visit
禁忌 taboo
去晦气 get rid of the ill- fortune
祭祖宗 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
压岁钱 gift money; money given to children as a lunar new year gift culture note: in the old days, new year's money was given in the form of one hundred copper coins strung together on a red string and symbolized the hope that one would live to be a hundred years old today, money is placed inside red envelopes in denominations considered auspicious and given to represent luck and wealth
辞旧岁 bid farewell to the old year
扫房 spring cleaning; general house-cleaning
年糕 nian-gao; rise cake; new year cake
团圆饭 family reunion dinner
年夜饭 the dinner on new year's eve
饺子 jiao-zi/dumpling; chinese meat ravioli
粽子 rice dumpling
1 瓜果的四字成语
瓜果的四字成语有沉李浮瓜、干鲜水陆、歪瓜裂枣、顺藤摸瓜、投桃报李等。
一、沉李浮瓜 [ chén lǐ fú guā ] 释义: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译文:在清凉的泉水里放入甜瓜,在冰冷的水中沉入红色的李子。
二、干鲜水陆 [ gān xiān shuǐ lù ] 释义:干:干菜果品;鲜:新鲜水果蔬菜等;水:水产;陆:陆产。各种山珍海味干鲜瓜果都有。
形容宴席丰饶。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里面自是山南海北干鲜水陆的酒馔果菜。”
译文:里面都是各地的各种山珍海味和干鲜瓜果。 三、歪瓜裂枣 [ wāi guā liè zǎo ] 释义:比喻相貌丑陋的人或物。
出处:殷谦《殷谦杂文集》:“真才实学是关键,外表上的东西很浮浅,艺术这个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更需要含蓄和节制,从个人审美情趣上看出郑钧喜欢的是纯粹和真实的东西,否则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比如中国一些演艺人士,别看长得歪瓜裂枣,他们的演艺才能却令人赞赏。” 四、顺藤摸瓜 [ shùn téng mō guā ] 释义: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
出处:《人民日报》1982630:“由此顺藤摸瓜,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 五、投桃报李 [ tóu táo bào lǐ ] 释义:比喻友好往来。
出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
2 描写水果的四字成语绿肥红瘦 果实累累 果实肥硕 果香诱人 果实饱满 果肥汁甜 果园飘香 硕果满园 硕果累累 红果满枝 披红抹绿 鲜嫩水灵 肥嫩硕大 粒粒珍珠 细腻柔软 新鲜红嫩 肉质鲜美 晶莹透明 细嫩清脆 鲜红油亮 翠绿欲滴 乌黑发亮 晶莹剔透 青翠油亮 绿皮红瓤 白里透红 甜美无比 甘甜适口 余味无穷 滴滴汗水 绿肥红瘦 果实累累 果实肥硕 果香诱人 果实饱满果甜瓜香 果肥汁甜 果园飘香 硕果满园 硕果累累 红果满枝 披红抹绿 鲜嫩水灵 肥嫩硕大 粒粒珍珠 细腻柔软 汁甜肉脆 新鲜红嫩 又酸又甜津津有味 清爽可口 肉质鲜美 晶莹透明 细嫩清脆 鲜红油亮 果汁甜蜜 香甜可口 清香鲜嫩 青翠欲滴 果园飘香 果实累累 果实饱满 鲜嫩水灵。
3 水果的四字成语交梨火枣 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梨花带雨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
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梨园弟子 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
后泛指戏剧演员。让枣推梨 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
比喻兄弟友爱。灾梨祸枣 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
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付之梨枣 指刻版刊印书籍。
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凡桃俗李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公门桃李 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流水桃花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人面桃花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4 关于水果的成语大全硕果累累、满载而归、垂涎欲滴、垂涎三尺、津津有味一、硕果累累解释: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
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处: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
二、满载而归解释:载:装载;归:回来。装得满满地回来。
形容收获很大。出自:明·李贽《焚书·又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
译文:然而汝宁林知府刚才三任,他没有一任不去,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三、垂涎欲滴解释: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出自:邹韬奋《经历·贫民窟里的报馆》:“但是在我这样的一个穷小子看来,确觉得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老实说,确也有些垂涎欲滴!”四、垂涎三尺解释:涎:口水。
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也形容非常眼热。出自:现代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
五、津津有味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自: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
5 关于果的四字成语『包含有“果”字的成语』“果”字开头的成语:(共6则) [g] 果不其然 果然如此 果熟蒂落 果刑信赏 果行育德 果于自信 第二个字是“果”的成语:(共6则) [d] 倒果为因 [s] 硕果仅存 [x] 絮果兰因 [y] 因果报应 [z] 掷果潘安 掷果潘郎 第三个字是“果”的成语:(共1则) [s] 食不果腹 “果”字结尾的成语:(共20则) [d] 倒因为果 [h] 互为因果 [k] 开花结果 开华结果 [l] 来因去果 兰因絮果 [q] 前因后果 [s] 杀敌致果 收因结果 收园结果 收缘结果 收因种果 [x] 先花后果 [y] 言必信,行必果 言信行果 言行信果 [z] 自食其恶果 自食其果 造因得果 造因结果 “果”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无。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中国文学史群星璀璨,我最喜欢的是鲁迅、钱钟书、沈从文、丰子恺,还有汪曾祺。
鲁迅是犀利的,钱钟书是幽默的,沈从文是细腻的,丰子恺是温暖的,而汪曾祺则是可爱的。
正如你不会错过鲁迅的《狂人日记》,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你一定不会错过汪曾祺的《受戒》。
发表于1980年的《受戒》,让汪曾祺进了文学史。汪先生和儿女们日常的玩笑话——“你们对我客气点儿,我将来是要进文学史的人”变成了现实。写了一辈子的老头儿,在60岁终于成名。
可爱老头儿的一生承载诸多标签——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京派小说传承人”。
今年是汪曾祺先生驾鹤西去的第21年。让我们通过阅读这本《受戒》小说集,怀念这位有趣的老人。
《受戒》小说集,收录了汪曾祺先生的23篇经典小说。
1
第一篇《复仇》的文风,会令读者颇感意外和惊喜。因为它是一篇最不像汪曾祺的短篇。有评论者说《复仇》是中国意识流的鼻祖。
“复仇者不折镆干” ,汪先生用极短的篇幅,将一个心中充满爱恨情仇的剑客,最终放下仇恨的故事,一气呵成。品读之时,侠义之气和禅意悠悠而来。
为体现剑客终其一生寻仇的寂寞和悲哀,世间的留恋和向往,文中用了较多笔墨描述自然的美好。
比如, “他突然觉得这是秋天,从蜜蜂的声音里。从声音里他感到一身轻爽。普天下此刻写满了一个秋”。
“青苔的气味,干草的气味。风化的石头在他的身下酥裂,发出声音,且发出气味”
“鱼呀,活在多高的水里,你还是不睡?再见,青苔的阴湿;再见,干草的松软;再见,你硌在胛骨下抵出一块酸的石头”
“水上的梦是漂浮的。山里的梦挣扎着飞出去。”
意识流的文字,也值得我们细读和了解—— “黑暗成了一朵莲花。他在莲花的一层又一层瓣子里。他贴着黑的莲花作了一次周游。莲花上出现一颗星,淡绿的,如磷火,旋起旋灭。余光霭霭,归于寂无”。
“时间在洞外飞逝。一卷白云掠过洞口”
“他简直忘记自己背上的剑了,或者,他自己整个消失,只剩下这口剑了。他缩小,缩小,以至于没有了。然后,又回来,回来,好,他的脸色由青转红,他自己充满于躯体”。
汪曾祺先生曾说过, “好的语言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这篇《复仇》需阅读至少两遍,方可品出其味。
2
热爱生活的汪曾祺先生,在哪里都能找到生活的趣味。
《老鲁》的第一句,汪先生说,“ 去年夏天我们过的那一段日子实在很好玩”。
那段日子,是汪曾祺先生在昆明中国建设中学任教期。当时这所中学的师资力量相当雄厚。从校长到教员,全部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但办学条件却非常恶劣。办学基金是靠演了一暑假话剧筹集的,校址是一个废弃的仓库,窗户连玻璃都没有。
那些日子,是教员们零零碎碎的一餐两餐米的日子,借钱买油爆炒野生苋菜的日子,赊账轮流喝土制烧酒的日子,以及集资买蜡烛秉烛夜谈的日子。
汪先生曾在一篇回忆文章写过: “教员一人一间卧室,室内床一,桌一,椅一。还要什么呢?挺好。” 无忧无虑,兴致不减,读书写字。学校上下透着一股浓厚的老庄哲学的味道:适性自然。非常地豁达乐观。
早上,老师们各在屋里看书,到山上走走,时间差不多了,就相互招呼去“采薇”。
下午,老师们在校门口一家可以欠账的小茶棚中喝茶, “看远山近草,车马行人,看一阵大风卷起一股极细的黄土,映在太阳光中如轻霞薄绮,看黄土后面蓝得好像要流下来的天空” ,等到太阳一偏西,又去寻晚饭菜了。
晚上,老师们聚在一个未来的学者、教授的屋里,天南地北,忆故乡风物,高谈阔论。以一烛为度,烛尽则散。
汪先生以愉快的笔调轻松叙述老师们在学校墙角采摘野菜—— “我们之中有一位至今对摘菜还未入门 ,摘苋菜摘了些野茉莉叶子,摘灰藋菜则更不知道什么麻啦蓟啦的都来了, 总要别人再给鉴定一番 。”
写老鲁摘菜: “极其内行,既迅速且准确” ,“他不时给我们指点指点,说哪些菜吃得,哪些吃不得。照他说,可吃的简直太多了。 这人是一部活的《救荒本草挎》! ”不知看到此的读者们,是否和我一样,先是笑出声,然后又在心中升起一股伤感呢。
汪先生眼里的这些日子,是美好和宁静的: “白天太阳照着,温暖平和,完全像一个稍稍删改过的春天”。
“饭能像一顿饭那样开出,破旧的藤箱里还有一件毛衣,就允许人们对未来做一点梦”。
汪曾祺先生的儿子说, 父亲总是把最美好的事物展现给大家,把苦难的东西留在自己心里, 因为他觉得, 哪怕是再绝望的时候,他也一定要给一丝绝不会断绝的希望。
3
汪曾祺先生擅长从奇闻异事里叙述充满个性的小人物故事,用简单直接的文字,把世间的艰难、困苦、隐忍和不易徐徐道来。
重实际讲功利的老吴,重感情多幻想的老鲁,有胆有才的炕鸡状元余老五,安分卑屈的赶鸭行家陆长庚,性情豪爽、身怀相骡马绝活的宋侉子,财力雄厚却极其俭省的八千岁,妙手仁心的产科男医陈小手,有气节的瓦匠陈四,仁义的陈泥鳅,劳碌奔波的李三,孤苦善良的侉奶奶,爱听书的王二,爱画懂画的果贩叶三等等……每一个人物的形象既充满了人情味,又充满了哀伤,透露着生活压迫下的理想和愿望。
汪先生赞誉老鲁的坚韧不拔和老实本分: “老鲁是从沙土里长起来的一颗枣树”, 又为他的现状牵挂和担忧:“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老鲁啊,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呢?”
医术精湛、一心救人的产科医生陈小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从人人称之为陈小手的绰号,便可看出世人对他职业的鄙视。人们非到万不得已不会请他去帮接生。但陈小手却不在乎,只要有人请,立即跨上白马飞奔而去。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团长夫人接生,团长却想:“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这小子,太欺负人了!团长觉得怪委屈”。
小说结尾以陈小手被团长一枪打下马后嘎然而止。世人的愚昧和社会的残酷直击人心。
侉奶奶和她种的八棵榆树,是一幅乡间民俗工笔画——侉奶奶住在一个巷子的外面,两间草房,门前一眼望去,有一个海潮庵,再往前是一条河,河上有一座小桥。侉奶奶家左右都是空地,左边长了很高的草,右边是侉奶奶种的八棵榆树。巷子里的孩子们常到空地来玩。
侉奶奶死后,八棵榆树被锯倒时,发出浓郁的香味。在榆树里,大概蕴含了侉奶奶的闲适、淡然,还有隐约的愁苦吧。
有人说汪曾祺先生是 在世事洞明之下,选择用天真来回应一切。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4
《受戒》是汪曾褀先生的标志性作品。写的是一对少男少女的恋爱故事,而且是和尚与少女的爱情故事。
1980年《受戒》发表在第十期的《北京文学》上时,据说很多读者都被吓到了:为何讲的不是神学宗教,而是这样的爱情故事!
小说开头,汪曾祺先生以一贯的诙谐调侃明子去荸荠庵当和尚这件事——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
在汪曾祺先生看来,和尚与屠夫、手艺人、画匠、婊子一样,没什么特殊,也是人。 和尚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也有生而为人的七情六欲,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荸荠庵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终日枯坐的老和尚并不念佛,过年也开斋。大师父仁山从不穿袈裟,光脚趿拉僧鞋。二师父仁海是个有老婆的人,两人世界清闲恩爱。三师父仁渡会唱令人脸红心跳的山歌小调,有不止一个相好。
明海具备当和尚的三大条件:面如朗月,声如钟磐,聪明记性好。
小英子长得清秀水灵。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明海和小英子在船上相遇,在船上私定终身。美好的爱情故事,总要与船关联。让人想起沈从文《边城》的翠翠和傩送的那艘渡船。
小英子活泼开朗,毫不掩饰自己对明子的爱慕。为明子的好嗓子和优秀的画作而骄傲,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
“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 明子的心被小英子搞乱了,决定到善因寺受戒,当一名合格的和尚。
小英子划船送明子去善因寺受戒,受戒完又亲自去接。在众多和尚安静吃粥的膳堂,大声向明子喊:“我走了!”真是一个细心周到,勇敢示爱的女朋友。如果翠翠对傩送也能这样坦然率真,不那么含蓄羞涩,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无尽思念和等待了。
两人在船上的表白片段最为精彩。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好,不当。”“你也不要当沙弥尾!”“好,不当。”小英子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要!”
三言两语的情话,纯真至美。继承了沈从文恬淡单纯,诗意温情的小说风格。
小说结尾处留下一段冒着粉红泡泡的描写,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题目是 “受戒” ,实际是 “破戒” 。是颂扬美和人性。 即便是佛门净地,也有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息和唯美的情感 。
5
汪曾祺先生笔下的文人,以《日晷》里的蔡德惠,《徙》里的高北溟,《鉴赏家》里的季陶民为代表,体现了可贵的士人品格和执着情怀。
蔡德惠,西南联大助教。才华横溢,肯专研,有见解。在别人难以忍受食堂伙食,纷纷在外兼差,下馆子打牙祭时,蔡德惠每天吃食堂的煮芸豆、“蘑芋豆腐”,四年里未兼过一天差,全身心投入热爱的植物学。在许多人看来很枯燥的这门学问,蔡德惠却乐在其中。
蔡德惠虽然没有对物质的追求和向往,但在仪表上始终保持良好风度。他不添置衣服,但整洁干净,他自己洗衣、洗被,自己拆补衬衣,做针线,会裁剪。比起那些“顾嘴不顾身,如同阴沟里的鹅”的同学们,蔡德惠在生活中的活计和他的专业学术一样优秀。
这样一位本可以在植物分类学方面取得很高成就的年轻学者,却因营养不良而死于肺结核疾病。
人们看到他用筷子自制的记时器日晷就会想起他,想起他站在校舍井边洗衣服抬头微笑的样子。
《徙》这篇文中的高北溟,师从举人谈甓渔,十六岁中秀才,第二年停科举后从简师毕业,在“五小”任教,被破格担任五、六年级的国文。虽不能施展才华,但教课认真,郑重其事,一丝不苟,深得敬重。
高先生不喜交际,不参与派别之争。对学生因材施教,不问家庭,只看品学。
汪曾祺先生多次提过《徙》这篇小说,可见其喜爱程度。
汪曾祺非常认同高北溟的教学理念: “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看着、守着学生,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 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有重点。课堂讲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高先生还把白居易的新乐府、郑板桥的家书提画印发给学生,自编教辅材料帮助学生升学。这些教学方法的探索,在当时的国文教育中极为少见和难得。
可惜命运弄人,高北溟好不容易从五小“徙”到县立中学,又被“迁”回五小。
高北溟的女儿高雪,一心想飞出小县城,但同样未能实现“徙”的愿景,最后抑郁而终。
高家两代人,最终“未徙”。
季陶民,全县第一个大画家。卖果子叶三,懂季陶民的画,能一句话说出他的画好在哪里,表达什么,也敢于指出画不对的地方。
季陶民为叶三提笔写下“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赠画给叶三,把他视为鉴赏家。
身为画家,对于普普通通的一个果贩,不耻下问,躬身请教,是实属难得的艺术品格。汪曾祺先生认为, 爱艺术的人,不分高低贵贱。懂得欣赏艺术的人,是平等的。
蔡德惠、高北溟、季陶民,他们生性豁达、淡薄名利,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不放低自我,不轻贱鄙薄他人。这些自然通达的真性情和为人处世,正是汪曾祺先生的价值观: 人道主义 。
6
汪曾祺先生说, “我咽下苦难,只谈吃,只谈美好和温暖”。
汪先生的每一篇文章,或多或少都会谈及吃。在吃的世界里,品尝人间美好。即便是苦难的日子,也甘之如饴。
在《复仇》冰冷的剑光里,也有吃的温暖: “一枝素烛,半罐野蜂蜜。他的眼睛现在看不见蜜。蜜在罐里,他坐在榻上。但他充满了蜜的感觉,浓、稠。”
在昆明中学的艰苦日子,汪先生愉快地告诉我们老鲁制作炒豆壳虫的过程:“掐了头,撕去甲翅,热锅里下一点油,煸炸一下,三颠出锅,上盘之后,洒上重重的花椒盐”, “豆壳虫味道有点像虾,还有点柏叶的香味 ”。他说,“不但是蔬菜,即荤菜亦能随地找得到了。”
在《八千岁》里,为反衬托八千岁的极其节俭,汪曾祺先生把当地吃晚茶的讲究详尽描写:“晚茶大都是一碗干拌面——葱花、猪油、酱油、虾籽、虾米为料,面下在里面;或几个麻团,油墩子,白铁敲成浅模,浇入稀面,以萝卜丝为馅,入油炸熟。”
在西南联大,新校舍围墙外面的小食摊,风味各别,南北并陈,“最受欢迎的是鸡蛋饼:鸡蛋和面,入盐,加大量葱花,于平底锅上煎熟。饼在锅里煎得滋滋地响。煎得之后,两面焦黄,径可一尺,卷而食之,极可解馋。”有多少读者和我一样,一边读一边想起大学后门的大排档,想起和同学们凑份子点几个香喷喷、油水足的小炒,还有与暗恋的学长邂逅的旧时光。
在《鸡鸭名家》里描写父亲极其精细地洗刮鸭掌:“每个跖蹼都掰开来仔细看过,就像在做一件精巧的手工似的。两副鸭掌白白净净,妥妥帖帖,排成一排。四只鸭翅,也白白净净,排成一排。很漂亮,很可爱。甚至那两个鸭肫,父亲也把它处理得极美。他用那把我小时就非常熟悉的角柄小刀从栗紫色当中闪着钢蓝色的一个微微凹处轻轻一划,一翻,里面的蕊**的东西就翻出来了。洗涮了几次,往鸭掌、鸭翅之间一放,样子很名贵,像一种珍奇的果品似的。”
还有赛城隍的各种瓜果,高崇礼教授家的汽锅鸡,王二家的秘制熏烧牛肉……汪曾祺先生对食物赋予了美学价值,饱含着对生活的热情。
汪曾祺先生收录在中学课本里的《端午的鸭蛋》,让异乡打拼的人们在夜里读上一段——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从书本里飘出的咸蛋美味,抚慰着每位游子对家乡的眷恋。
有人说,读了汪先生的《端午的鸭蛋》,会有立即上淘宝买一箱鸭蛋的冲动。因为唯有这样,一颗漂泊的心才可以安放下来。
借用某位吃货的一句话: “我不思考人生,我只思考明天吃什么。”
致敬生活家汪曾祺先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