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中有宗预这个人物吗
怎么会没有呢?我把《三国志》卷四十五的宗预传转过来吧。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也。建安中,随张飞入蜀。
建兴初,丞相亮以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
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预将命使吴,孙权问预曰:“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预对曰:“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
权大笑,嘉其抗直,甚爱待之,见敬亚於邓芝、费祎。迁为侍中,徙尚书。
延熙十年,为屯骑校尉。时车骑将军邓芝自江州还,来朝,谓预曰:“礼,六十不服戎,而卿甫受兵,何也?”预答曰:“卿七十不还兵,我六十何为不受邪?”一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
预复东聘吴,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曰:“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今君年长,孤亦衰老,恐不复相见!”遗预大珠一斛,二乃还。
迁后将军,督永安,就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景耀元年,以疾徵还成都。
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过预,欲与预共诣瞻许。
预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遂不往。 一臣松之以为芝以年啁预,是不自顾。
然预之此答,触人所忌。载之记牒,近为烦文。
二吴历曰:预临别,谓孙权曰:“蜀土僻小,虽云邻国,东西相赖,吴不可无蜀,蜀不可无吴,君臣凭恃,唯陛下重垂神虑。”又自说“年老多病,恐不复得奉圣颜”。
孙盛曰:夫帝王之保,唯道与义,道义既建,虽小可大,殷、周是也。苟任诈力,虽强必败,秦、项是也。
况乎居偏鄙之城,恃山水之固,而欲连横万里,永相资赖哉?昔九国建合从之计,而秦人卒并六合;嚣、述营辅车之谋,而光武终兼陇、蜀。夫以九国之强,陇、汉之大,莫能相救,坐观屠覆。
何者?道德之基不固,而强弱之心难一故也。而云“吴不可无蜀,蜀不可无吴”,岂不谄哉! 评曰:邓芝坚贞简亮,临官忘家,张翼亢姜维之锐,宗预御孙权之严,咸有可称。
杨戏商略,意在不群,然智度有短,殆罹世难云。
2 请问有谁知道三国演义中蜀国将军宗预的资料宗预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也。建安中,随张飞入蜀。建兴初,丞相亮以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预将命使吴,孙权问预曰:“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预对曰:“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权大笑,嘉其抗直,甚爱待之,见敬亚於邓芝、费祎。迁为侍中,徙尚书。延熙十年,为屯骑校尉。时车骑将军邓芝自江州还,来朝,谓预曰:“礼,六十不服戎,而卿甫受兵,何也?”预答曰:“卿七十不还兵,我六十何为不受邪?”臣松之以为芝以年啁预,是不自顾。然预之此答,触人所忌。载之记牒,近为烦文。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预复东聘吴,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曰:“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今君年长,孤亦衰老,恐不复相见!”遗预大珠一斛,吴历曰:预临别,谓孙权曰:“蜀土僻小,虽云邻国,东西相赖,吴不可无蜀,蜀不可无吴,君臣凭恃,唯陛下重垂神虑。”又自说“年老多病,恐不复得奉圣颜”。孙盛曰:夫帝王之保,唯道与义,道义既建,虽小可大,殷、周是也。苟任诈力,虽强必败,秦、项是也。况乎居偏鄙之城,恃山水之固,而欲连横万里,永相资赖哉?昔九国建合从之计,而秦人卒并六合;嚣、述营辅车之谋,而光武终兼陇、蜀。夫以九国之强,陇、汉之大,莫能相救,坐观屠覆。何者?道德之基不固,而强弱之心难一故也。而云“吴不可无蜀,蜀不可无吴”,岂不谄哉!乃还。迁后将军,督永安,就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景耀元年,以疾徵还成都。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过预,欲与预共诣瞻许。预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遂不往。
咸熙元年春,预内徙洛阳,道病卒。
3 三国演义的名将蜀:刘备字玄德,诸葛亮字孔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益德,赵云字子龙,孙乾字公佑,糜竺字子仲,简雍字宪和,马超字孟起,魏延字文长,徐庶字元直,黄忠字汉升,庞统字士元,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蒋琬字公琰,刘禅字公嗣,廖化字元俭,陈震字孝起,伊籍字机伯,法正字孝直,孟达字子度,关兴字安国,黄权字公衡,刘巴字子初,彭羕字永言,王平字子均,费祎字文伟,李严字正方,霍峻字仲邈,董和字幼宰,李恢字德昂,秦宓字子敕,谯周字允南,邓芝字伯苗,刘永字公寿,刘理字奉孝,王连字文仪,吕凯字寄平,姜维字伯约,诸葛瞻字思远,马忠字德信,王甫字国山,冯习字休元,向朗字巨达,刘巴字子初,许靖字文休,杨仪字威公,来敏字敬达,何宗字彦英,张南字文进,张嶷字伯歧,张翼字伯恭,胡济字伟度,郤正字令先,费观字宾伯,郭攸之字演长,诸葛乔字伯松,董允字休昭,董和字幼宰,董厥字龚袭,廖立字公渊,樊建字长元,霍弋字绍先,吕乂字季阳,陈到字叔至,尹默字思潜,宗预字德艳,张裔字君嗣,费诗字公举,郝普字子太 吴:孙权字仲谋,孙坚字文台,孙策字伯符,程普字德谋,黄盖字公覆,韩当字义公,祖茂字大荣,朱治字君理,吕范字子衡,周瑜字公瑾,张昭字子布,张纮字子纲,太史慈字子义,蒋钦字公奕,周泰字幼平,陈武字子烈,虞翻字仲翔,董袭字元代,鲁肃字子敬,诸葛瑾字子瑜,顾雍字元叹,严畯字曼才,陆绩字公纪,张温字惠恕,骆统字公绪,吾粲字孔休,徐盛字文向,潘璋字文珪,丁奉字承渊,步骘字子山,甘宁字兴霸,吕蒙字子明,陆逊字伯言,凌统字公绩,薛综字敬文,程秉字德枢,朱桓字休穆, 阚泽字德润,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孙朗字早安,孙韶字公礼,孙静字幼台,赵咨字德度,孙桓字叔武,孙皎字叔朗,全琮字子璜,诸葛恪字元逊,孙峻字子远,孙綝字子通,孙休字子烈,孙皓字元宗,吕岱字定公,吕据字世议,朱然字义封,华核字永先,全琮字子璜,孙和字子孝,孙河字伯海,孙亮字子明,,孙登字子高,孙瑜字仲异,孙虑字子智,孙霸字子威,孙奋字子扬,孙贲字伯阳,孙辅字国仪,孙奂字季明,张休字叔嗣,张承字仲嗣,张悌字巨先,陆凯字敬风,陆抗字幼节,邵悌字元伯,周鲂字子鱼,留赞字正明,士仁字君义,楼玄字承先,糜芳字子方,滕胤字承嗣,潘浚字承明,薛悌字孝威,濮阳兴字子元,是仪字子羽,胡综字伟则,刘敦字子仁,贺齐字公苗,钟离牧字子干,楼玄字承先,韦曜字弘嗣,朱异字季文,朱据字子范 魏:曹操字孟德,乐进字文谦,李典字曼成,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夏侯敦字元让,夏侯渊字妙才,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达,郭嘉字奉孝,程昱字仲德,刘晔字子扬,满宠字伯宁,吕虔字子恪,毛玠字孝先,于禁字文则,许褚字仲康,徐晃字公明,董昭字公仁,张辽字文远,臧霸字宣高,李通字文达,陈登字元龙,张合字隽乂,许攸字子远,贾诩字文和,司马懿字仲达,文聘字仲业,蒋干字子翼,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庞德字令明,杨修字德祖,陈群字长文,曹休字文烈,傅巽字公悌,刘馥字元颖,张既字德容,傅干字彦才,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曹彰字子文,管恪字公明,耿纪字季行,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曹睿字元仲,夏侯茂字子休,郭淮字伯济,曹真字子丹,郝昭字伯道,王双字子全,辛毗字佐治,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昭字子尚,夏侯霸字仲权,夏侯威字季权,夏侯惠字稚权,夏侯和字义权,曹芳字兰卿,何晏字平叔,邓飏字玄茂,李胜字公昭,丁谧字彦静,毕轨字昭先,桓范字元则,钟会字士季,邓艾字士载,曹髦字彦士,曹奂字景明,毋丘俭字仲恭,贾充字公闾,诸葛诞字公休,羊祜字叔子,田畴字子泰,韩遂字文约,马钧字德衡,曹爽字昭伯,杨阜字义山,秦朗字元明,华歆字子鱼,山涛字巨源,王朗字景兴,曹纯字子和,韩浩字元嗣,夏侯尚字伯仁,夏侯玄字太初,卫瓘字伯玉,王凌字彦云,文钦字仲若,毋丘甸字子邦,桓阶字伯绪,陈泰字玄伯,陈矫字季弼,徐宣字宝坚,田豫字国让,牵招字子经,徐邈字景山,胡质字文德,王昶字文舒,郭奕字伯益,王基字伯舆,胡奋字玄威,胡烈字玄武,和洽字阳士,常林字伯槐,杨俊字季才,杜袭字子绪,赵俨字伯然,裴潜字文行,钟毓字稚叔,王观字伟台,王肃字子雍,王修字叔治,王祥字休徵,刘劭字孔才,刘放字子弃,刘勋字子台,尹奉字次曾,申耽字义举,史涣字公刘,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望字子初,司马孚字叔达,任峻字伯达,刘馥字元颖,孙礼字德达,孙观字仲台,孙资字彦龙,社预字元凯,邴原字根矩,吴质字季重,应劭字仲远,辛毗字佐治,辛敞字泰雍,张特字子产,张缉字敬仲,陈骞字休渊,金祎字德伟,孟宗字恭武,孟建字公威,赵昂字伟章, 荀恽字长倩,荀顗字景倩,郗虑字鸿豫,姜叙字伯奕,娄圭字子伯,贾逵字梁道,夏侯茂字子林,徐璆字孟玉,高柔字文惠,曹宇字彭祖,曹昂字子修,董昭字公仁,蒋济字子通,傅嘏字兰石,裴秀字季彦,曹冲字仓舒,崔林字德儒,高堂隆字升平,卫觊字伯儒,刘廙字恭嗣,。
4 廖化和宗预谁更厉害总体来说廖化是武将,先锋级人物。 宗预也是武将,但是曾出使东吴,智力较高。综合评价差不多,纯武力廖化强,武力+智力宗预胜出。
宗预,字:德艳
生卒 ? — 264
终属 蜀
籍贯 荆州南阳安众[今河南镇平东南]
官至 镇军大将军 兖州刺史 关内侯。建安中,随张飞入蜀,建兴初,诸葛亮任其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后迁为侍中,徒尚书。延熙十年(247),为屯骑校尉,受命聘吴,归来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景耀元年(258),以疾还成都。后任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曾作为外交使节出使东吴。
本名 廖淳
廖化:字 元俭
生卒 (?年-264年)
曾经效力过的势力:
终属 蜀
籍贯 荆州襄阳中卢[今湖北襄樊]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右车骑将军 并州刺史 假节 中乡侯
5 翻译古文 顾欢勤学 杨公翥有厚德 田公文镜抚豫顾欢勤学
顾欢字景怡,吴俊吴郡盐官人,顾欢六七岁的时候,父亲让他驱赶田里的麻雀,顾欢作了一篇《黄雀赋》就回去了,麻雀把田里的粮食吃了一大半,父亲很愤怒,要用棍子打他,看见《黄雀赋》就没有打他。乡里有学堂,顾欢家中贫困不能上学,在学堂墙壁后面倚着听,没有漏掉的的。八岁时,可以背诵《孝经》《诗》《论》。等到长大了,专心致志,勤奋好学。母亲年纪大了,顾欢一边亲自种地,一边背书,晚上就把糠点燃,照着看书。同郡顾恺之来到县里,见到他(如此勤学)感到惊异,让自己的几个儿子与他一起交游 ,到了孙宪之处,和他们一起接受教育。
杨公翥有厚德
杨公翥有很高的德行,在景帝时做官,住在京师。每天坐着一头驴子,他的邻居老来得子,(小孩}听见驴叫就吓得哭,杨公翥就卖掉了驴子,每天步行。天长时间的下雨,邻居的墙上有洞,从洞里流进来的水就淹了他的住处,家里人想要和邻居争辩。他说:“下雨的时间少,天晴的日子多,争什么呢?”金水河桥建成了,皇帝下诏推举有德性的人第一个过桥,群臣首推杨公翥。
田公文镜抚豫
雍正初年,田公文担任河南的巡抚有十二年了,其官危不可触犯,大小的触犯法律的事件和廉洁的事件,都逐个的进行判罪或审查,事件久了慢慢……(不懂,不好意思),府官、州官、县官,不允许在省城停留 。往来开会,都是来了就见,见完就离开,如果有话没有离开的,只允许住在城外,第二天再见,因为这个怨声载道。清廉就清廉,但是郡中的商民的生机久断绝了。
这则故事告诉的是做事不可走极端
楼主,不好意思,第三则有点难度,不是太明白,第三则翻译仅供参考啊
6 求一篇文言文,开头为“张邵,字茂宗”的全文翻译张邵,字茂宗,会稽太守裕之弟也。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咸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
桓玄篡位,父敞先为尚书,以答事微谬,降为廷尉卿。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后以敞为吴郡太守。王谧为扬州,召邵为主簿。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当世莫不辐氵奏,独邵不往。或问之,邵曰:“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转太尉参军,署长流贼曹。卢循寇迫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帝怪而问邵,邵曰:“若节钺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寻补州主簿。
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及诛刘籓,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昨夜受张主簿处分。”帝曰:“张邵可谓同我忧虑矣。”九年,世子始开征虏府,补邵录事参军,转号中军,迁咨议参军,领记室。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青州刺史檀祗镇广陵,时滁州结聚亡命,祗率众掩之。刘穆之恐以为变,将发军。邵曰:“檀韶据中流,道济为军首,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宜且遣慰劳,以观其意。”既而祗果不动。及穆之卒,朝廷恇惧,便欲发诏以司马徐羡之代之,邵对曰:“今诚急病,任终在徐,且世子无专命,宜须北咨。”信反,方使世子出命曰:“朝廷及大府事,悉咨徐司马,其余启还。”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
文帝为中郎将、荆州刺史,以邵为司马,领南郡相,众事悉决于邵。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临沮伯。分荆州立湘州,以邵为刺史。将署府,邵以为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帝从之。谢晦反,遗书要邵,邵不发函,驰使呈帝。
元嘉五年,转征虏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初,王华与邵有隙,及华参要,亲旧为之危心。邵曰:“子陵方弘至公,必不以私仇害正义。”是任也,华实举之。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丹、淅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因大会诛之,悉掩其徒党。既失信群蛮,所在并起,水陆断绝。子敷至襄阳定省,当还都,群蛮伺欲取之。会蠕蠕国遣使朝贡,贼以为敷,遂执之,邵坐降号扬烈将军。
江夏王义恭镇江陵,以邵为抚军长史,持节、南蛮校尉。坐在雍州营私蓄取赃货二百四十五万,下廷尉,免官,削爵土。后为吴兴太守,卒,追复爵邑,谥曰简伯。邵临终,遗命祭以菜果,苇席为轜车,诸子从焉。子敷、演、镜,有名于世。
敷字景胤。生而母亡,年数岁,问知之,虽童蒙,便有感慕之色。至十岁许,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见从母,悲咸呜咽。性整贵,风韵端雅,好玄言,善属文。初,父邵使与南阳宗少文谈《系》、《象》,往复数番,少文每欲屈,握麈尾叹曰:“吾道东矣。”于是名价日重。武帝闻其美,召见奇之,曰:“真千里驹也。”以为世子中军参军,数见接引。累迁江夏王义恭抚军记室参军。义恭就文帝求一学义沙门,会敷赴假江陵,入辞,文帝令以后车载沙门往,谓曰:“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诏,上甚不说。迁正员中书郎。敷小名查,父邵小名梨,文帝戏之曰:“查何如梨?”敷曰:“梨为百果之宗,查何可比。”
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赳曰:“彼恐不相容接,不如勿往。”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敷呼左右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标遇如此。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余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皆慕之,其源起自敷也。迁黄门侍郎、始兴王浚后将军司徒左长史。未拜,父在吴兴亡,成服凡十余日,方进水浆,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伯父茂度每譬止之,敷益更感恸,绝而复续。茂度曰:“我比止汝,而乃益甚。”自是不复往,未期年而卒。孝武即位,旌其孝道,追赠侍中,改其所居为孝张里。
敷弟柬,袭父封,位通直郎。柬有勇力,手格猛兽,元凶以为辅国将军。孝武至新亭,柬出奔,坠淮死。子式嗣。
畅字少微,邵兄伟之子也。伟少有操行,为晋琅邪王国郎中令,从王至洛,还京都,武帝封药酒一罂付伟,令密加鸩毒,受命于道,自饮而卒。
畅少
7 唐顺之,字应德,全文翻译唐顺之,字应德,江苏省武进人。顺之生下来就有超常的天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嘉靖八年的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庶吉士。主考官张璁厌恶翰林,将所有庶吉士调出翰林院担任其它职务,唯独想让唐丿页之留下。唐顺之坚决拒绝,于是被调任为兵部主事。
倭寇侵扰蹂躏江南的时候,赵文华出任军队统帅,他向皇帝上书,推荐唐顺之,唐顺之就担任了南京兵部主事。(顺之)离开京城到蓟镇核查士兵人数,回京奏报缺员三万多人,并奏陈了九条建议。不久,朝廷命令唐顺之前往浙江统帅军队,和胡宗宪一起商议抗击倭寇的办法。唐顺之认为对付倭寇最好的办法,应该把他们阻截在海外,假如放任倭寇让他们登上陆地,那么,内陆就会都遭受侵害。于是他亲自乘船出海,从江阴直抵蛟门,一昼夜行了六。唐顺之,字应德,江苏省武进人。顺之生下来就有超常的天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嘉靖八年的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庶吉士。主考官张璁厌恶翰林,将所有庶吉士调出翰林院担任其它职务,唯独想让唐丿页之留下。唐顺之坚决拒绝,于是被调任为兵部主事。
倭寇侵扰蹂躏江南的时候,赵文华出任军队统帅,他向皇帝上书,推荐唐顺之,唐顺之就担任了南京兵部主事。(顺之)离开京城到蓟镇核查士兵人数,回京奏报缺员三万多人,并奏陈了九条建议。不久,朝廷命令唐顺之前往浙江统帅军队,和胡宗宪一起商议抗击倭寇的办法。唐顺之认为对付倭寇最好的办法,应该把他们阻截在海外,假如放任倭寇让他们登上陆地,那么,内陆就会都遭受侵害。于是他亲自乘船出海,从江阴直抵蛟门,一昼夜行了六七百里。随行的人都很害怕,呕吐不止,而唐:页之神态自如。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锼敌船。唐顺之被提升为太仆少卿。胡宗宪认为唐顺之的权力不够大,朝廷便又加封他为右通政。唐顺之听说倭寇进犯长江北岸,急忙下令`总兵宫卢镗到三沙抵御,自己带领副总兵刘显快速增援,和凤阳巡抚李遂一起在姚家荡大破倭寇:敌人没有办法,退到庙湾驻扎。唐顺之率兵攻打庙湾,双方伤亡人数差不多。(李遂计划长耜包围因住倭寇,唐顺之则认为这不是好办法)。他率领部队进攻倭寇营垒,并用火孢助战,但没有攻下。此时三沙又屡屡告急,唐顺之便又往三沙增援,他督率卢镗、刘显进攻,又没有成功。唐顺之非常生气,亲自骑马上阵指挥。倭寇建起高大的嘹望楼来侦察官军情况,见唐顺之的军队军容严整,便固守阵地不出击。刘显请求退兵,唐顺之不答应,拿着刀径直向前冲,杀到离倭寇营垒一百多步的地方。卢镗、刘显担心失败,坚决请求唐顺之撤回。这时正值盛夏,唐顺之在海船上两个月,身体很不舒服,返回太仓。李遂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李遂担任凤阳巡抚。唐顺之这时病得很厉害,但因为军情紧急,就不敢推辞。他渡过长江,倭寇已经被李遂等人剿灭。
唐顺之对于学问,没有不研究的。对天文、乐律、地理、兵法,没有不穷根究底的。他大量收集古今书籍,加以剖析补充,分门别类,编出六《编》,流传于世,读书人不能掌握其中的深意。他向王畿学习良知说,曾经关起门来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睡觉,获得很多心得。他写的文章,恢宏恣肆,纡徐曲折有名家的风范。唐顺之一辈子坚守节操严格要求自己。他把门板拆下来当床用,也不配褥垫。
△0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0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0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0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0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0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0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0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0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8、《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5、《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26、《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8、《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9、《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0、《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1、《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3、《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4、《陶渊明集》逮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35、《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36、《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37、《李商隐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8、《唐宋八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9、《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0、《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1、《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2、《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3、《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4、《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45、《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46、《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47、《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48、《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49、《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50、《今古奇观》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1、《牡丹亭》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2、《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53、《儒林外史》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54、《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5、《长生殿》洪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6、《桃花扇》孔尚任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7、《老残游记》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58、《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9、《野》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0、《女神》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重印版
△61、《郁达夫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2、《新月诗选》陈梦家编,上海书店复印1985年
△63、《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64、《家》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5、《沈从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66、《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曹禺选集》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68、《艾青诗选》艾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6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70、《赵树理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71、《现代派诗选》蓝棣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72、《创业史》(第一部)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版
△73、《茶馆》老舍著,收《<茶馆><龙须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74、《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75、《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76、《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7、《台湾小说选》,《台湾小说选》编辑委员会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78、《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9、《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80、《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81、《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82、《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悲剧四》)卞之琳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3、《伪君子》(法)莫里哀著,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84、《浮士德》(德)歌德著,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85、《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983年版
△86、《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87、《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88、《双城记》(英)狄更斯著,石永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89、《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90、《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1、《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周扬、谢索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92、《母亲》(俄)高尔基著,瞿秋白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93、《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94、《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95、《等待戈多》(法)萨缪埃尔·贝克特著,收《荒诞派戏剧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96、《沙恭达罗》(印)迦梨陀娑著,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7、《泰戈尔诗选》(印)冰心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8、《雪国》(日)川端康成著,高慧勤译,漓江出版社1985初版
△99、《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纳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00、《外国文学作品选》(两卷本)郑克鲁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