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葡萄酒的诗

关于葡萄酒的诗,第1张

1、蒲萄四时芳醇,瑠璃千钟旧宾。(晋-陆机《饮酒乐》)

蒲桃:即葡萄,这里指葡萄酒;该诗句的意思是:葡萄酒一年四季都飘送醇芳,宴会上举着琉璃杯送往迎来的宾客都是多年的旧交。

2、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唐朝-唐彦谦《咏葡萄》)

该诗句的意思是:当白日渐短、凉风阵阵,才感觉到立秋不仅仅是日历上倏忽而过的一个节气。夏秋之交,浓烈的热度还未消散,一场甜蜜的约定正在可润农庄葡萄园悄悄酝酿。

3、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唐 鲍防《杂感》)

该诗句的意思是:马常以西域引种的苜蓿作为饲料,西北边境的胡人岁岁献上香醇的葡萄酒。

4、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李白《对酒》)

叵罗:或作“颇罗”,胡语之酒杯;细马:骏马之小者。该诗句的意思为:蒲萄美酒,金叵罗,吴地少女年方十五,娇小的骏马把她驮。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唐朝-王翰《凉州词》)

该诗句的意思为: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

参考资料:-《饮酒乐》

参考资料:-《杂感》

参考资料:-《对酒》

参考资料:-《咏葡萄》

参考资料:-《凉州词二首》

  莲有药用价值。

  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

  药方:可用睡莲科植物莲 (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大花蕾。6~7月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将开发的花,阴干。

  莲不但形象清美,且周身皆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莲藕记载道:「夫藕生卑污而洁白自若,质柔而实坚,居下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莲叶「生发元气,散瘀血,消水肿」。莲子,其味清甜而营养丰富,是老少皆宜的滋补食品。而芬芳的莲花瓣还可用来泡茶。而莲子心虽苦,却是一味能解诸毒的清热良药。主治暑热烦渴,小儿惊痫,妇人血逆昏迷,跌伤呕血,月经不调,崩漏,湿疮疥癣。

第二节 盛唐边塞诗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

初盛唐以来,由于国势强大,军事力量雄厚,经济基础牢固,同域外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文人们有很多出塞的机会,或是从军、或是游历,遥远陌生的边塞不但不使人们感到荒凉可怕,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浪漫主义精神猕漫在初盛唐社会,不少著名的诗人都亲历过铁马秋风塞北的军旅生活,如陈子昂、高适、岑参、崔颢、戎昱等人。充满英雄传奇色彩的塞外军旅生活、雄奇壮伟的域外风物,都足以引起诗人们的创作兴趣,于是从隋代的杨素、卢思道、薛道衡以来逐渐发展成熟的边塞诗,在盛唐又出现了高峰,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当推高适、岑参以及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

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渤海蓨是汉代的行政区域,唐时已无渤海蓨,《旧唐书》本传称其为“渤海蓨人”,是以郡望相称)。至于生籍,现已无法考知。虽然高适的祖父、父亲曾经当官,但到高适的时候,家境已经中落。高适二十岁时,曾西游长安。他自己说:“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别韦参军》)他原以为凭借才华,可以一举获取功名,结果失望而归。此后他北上蓟门,漫游燕赵,但也是“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归来之后,大约有十年间是在宋州(今河南商丘),“过着混迹渔樵”的落拓流浪生活,其间他也几度外出。值得一提的是天宝四载(745),他和李白、杜甫邂逅于汴、宋之地,一起登临怀古,把酒论文,传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天宝八载(749) ,因人举荐,高适试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但因这个官职的“拜迎长官”、“鞭挞黎庶”(高适《封丘县作》),他三年后便辞职不干,不久入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之乱发生,高适跟随玄宗至蜀,拜谏议大夫,此后官运亨通,屡屡升迁,最后官封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因为经历的复杂,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如“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酬裴秀才》)“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古大梁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杜甫曾称他:“高生跨骏马,有似幽并儿”(《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殷璠称他“性拓落,不拘小节”(《河岳英灵集》),所以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仕途得意之后,诗歌创作数量不多,总体成就不如未达之前。

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高适边塞诗中最负盛名的《燕歌行》,是他开元二十六年(738),第一次北上蓟门归来以后的作品: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前有作者自序,明确表示此诗是为“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高适自己也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所以诗中的思想感情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守边士兵浴血苦斗、“死节不顾勋”的高尚品格、英雄主义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军中苦乐不均、边将不得其人的讽刺;既肯定男儿当建功立业,横行天下,又同情战争给征人思妇造成的痛苦。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技巧概括当时边塞战斗生活的广阔场景以及各种矛盾。尤其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批判将帅骄奢荒纵,不恤士卒,是全诗的中心所在。此诗语言多用七言偶对,几乎每四句一转韵,平仄相间,音调铿锵,表达了诗人时而沈郁、时而激昂、时而悲壮的心情,但给人的感觉不是形式的华美,而是沈至、浑厚、质实、雄健。

高适的边塞诗,议论深刻,见解过人。如他的《塞上》诗,指出当时边患的严重和朝廷对外战争的失策:“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临此都。总戎扫大漠

,一战擒单于。”他认为唐朝习用的“和亲”手段已经起不到羁縻强敌的效果,应该像汉时的李将军那样,迅速扫平残敌,解除边患。他的边塞诗中,还经常出现对士兵英勇无私的爱国精神的赞颂,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同情。除了《燕歌行》,这一类的作品还有《蓟门五首》其四中:“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答侯少府》中:“北使经大寒,关山饶苦辛。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

高适的边塞诗还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雄心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慨。如《塞下曲》中:“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他的理想就是塞上立功,身后扬名。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在《蓟中作》中又写道:“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孙吴事”,指用兵之道。自己虽然有军事韬略,无奈无人赏识,那些不学无术的将领,早已得到皇帝的封赏。

高适的边塞诗多是五、七言古体,但一些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绝句也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凛。如《送董大二首》之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荒漠雪景,反而衬托出了英雄豪杰的不凡襟抱。《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诗把塞外雪夜写得多么明净寥廓,一支《梅花落》曲子又把它点缀得绚丽如画,而且情韵深厚。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称赞高适说:“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高适的诗多从现实出发,写自己的真感情,真怀抱,或抒情、或议论,不是无病呻吟,不是矫揉造作,这是“多胸臆语”;而语言的质实有力,情调的豪迈雄壮,便是“兼有气骨”的表现。这两者相结合,形成了高适边塞诗“尚质主理”、“悲壮沉雄”的风格特色。

和高适并称为盛唐边塞诗代表的是岑参。

岑参(约715-769),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和高适一样,岑参的祖、父辈都曾有过显赫的政治地位,但到岑参幼年时,家道已经中落,父亲又早死,全凭他勤奋读书,天宝三载(744),二十九岁时,应举及第 ,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冬天,岑参第一次赴安西边塞(今新疆库车附近),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任职,两年后回长安。天宝十三载(754)夏秋之际 ,岑参赴北庭边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中供职,三年后东归。因杜甫的举荐,岑参入朝任右补阙,又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后转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秩满罢官,流寓蜀中,卒于成都旅舍。有《岑嘉州集》,存诗约四百首。

岑参一生两次出塞,共写作了七十多首边塞诗,是盛唐诗人中写作边塞诗数量最多的。岑参边塞诗的内容比较丰富,有的是抒发为国安边、建立功业的抱负,表现了强烈的入世精神。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银山碛西馆》);有的是抒写边思乡愁

,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初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写在边塞思念家人的感情,语淡情浓,气度却显得豪爽。

但岑参写得最多最好的,还是那些描写域外奇异风光和风土人情的作品。

岑参赴边之时,已是天宝后期,唐王朝内外危机重重,但安西、北庭边塞的兵力一向雄厚,唐帝国的声威依然显赫,所以岑参的情绪高昂、豪迈,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他的性格又具有好奇的特点,杜甫就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而且想象力丰富

,域外奇伟壮丽的风物,极大地刺激了他的创作欲望,所以他的边塞诗如殷璠所说:“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殷璠此语虽是针对岑参早期写景之作而言,但似乎更符合他的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关于岑参诗的“奇”,清人也有相同的看法,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翁方纲《石洲诗话》称:“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

岑参边塞诗的“奇”,首先表现在以奇特的想象抒发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将域外荒寒的奇异风光,用豪迈高远的语言和声调来表达,给人既振奋又新鲜的感觉,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雪兼写送别。他把边地的雪写得那么绚丽,又用雪来表现奇寒,而后过渡到送别的场面、惜别的心情。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用梨花盛开的春天景象,来比喻严冬飞雪,既形象,又使全诗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在漫天皆白之中,突出了红旗的鲜丽,画面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陈绎曾说“岑参诗尚巧主景”(《唐音癸签》引),胡应麟认为他的诗“清新奇逸”(《诗薮》),都指出了岑参诗善于写奇景的特点。再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漠中恶劣的环境:黄沙入天,夜风怒吼,飞石如斗,但诗人用夸张的笔法描写这些景物的时候,心中却充满了昂扬激动的情绪,因为他是用如此奇伟的景色,衬托奔赴沙场的勇士的英雄气概:看将士们半夜行军,幕中草檄,何等英姿飒爽!这首诗给我们美的感受,已不仅仅来自塞外奇景,还由于盛唐时代诗歌中鼓荡着的慷慨豪迈的激情。

岑参写塞外奇景的作品,数量颇多,且多用歌行体。如《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这些景象本身已具有奇异的色彩,而岑参又驰骋想象,给以夸张

,更显得奇丽壮伟,震人心魄。

岑参边塞诗的“奇”,还表现在声韵上。

岑参边塞诗最擅长的是七言歌行和七绝。其七言歌行音节流畅,用韵灵活多变,既借鉴了高适等人纵横跌宕,开合自如的体势,又接受了乐府诗的形式特点,有时句句用韵,有时隔句用韵,有时一韵到底,有时二、三句一转韵,总之,视内容而作音律上的调度安排。所以音节嘹亮铿锵悦耳。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且平、上、入三声互换,以急促劲折的声韵,表现出军情的紧急和土气的高昂。

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如杜甫说:“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关于两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曾有诗论家将他们归在一起品评。如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诗评》),辛元房说:“(

岑参)诗调尤高……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使人慷慨怀感”(《唐才子传》卷三)。但正如有的评论家所指出的,他们两人的风格,并不能以“悲壮”二字归为一类。由于经历、个性,接受的艺术熏陶不同

,两个同时代的著名的边塞诗人的风格,也是同中有异的。具体地说

,高适的边塞诗“悲壮”的色彩更浓郁一些,岑参的边塞诗更“奇丽

”一些。所以说高适诗“悲壮而厚”,岑参诗“奇逸而峭”。(《师友诗传续录》)“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唐音癸签

》引《吟谱》)。

在盛唐边塞诗人群中,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等人,也是各有建树的作家。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 ,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 ,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的一生是比较坎坷的。他早年家境贫寒,“多知危苦之事

”,但他又十分渴望建功立业,向往军中生活。他在《九江口作》中说:“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变行路难》中说:“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这种强烈的事功精神,慕侠尚气,慷慨豪爽的个性和他亲赴塞垣的生活经历,使他在边塞诗的创作方面,能有独特的成就。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曾被明人评为唐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作者从边关明月想到从秦汉以来,筑关备胡,耗时良久,但战争仍持续不绝,造成了多少家庭的悲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边将不得其人。这种论点的提出,是基于作者对历史的深刻了解思考,而且语言精炼,以秦汉时的明月关山落笔,创造了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艺术感染力很强。因此清人黄生评此诗道:“中晚唐绝句涉议论便不佳,此诗亦涉议论而未尝不佳。此何以故?风度胜故,气味胜故。”他的《从军行》共有七首绝句。其中一、二首分别是: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两首诗主要是抒发征戍者斩不断理还乱的乡思别愁。作者善于表现典型环境中人物的感情。如第一首写一个守边士兵,在秋日的黄昏

,萧瑟海风之中,坐在兀立的烽火台边,耳中是缭绕不去的《关山月

》曲子声,他不由得想起了万里之外闺中的妻子,是怎样苦苦地思念自己,于是愁绪萦怀,思情万端。情与景高度融合,悲凉中又有柔婉

。第二首写军中作乐的场面,人们在琵琶曲的伴奏下,蹁蹁起舞,但是乐曲怎么换都离不开“关山”的离别之情。浓浓的别愁,弹也弹不尽,听也听不腻,夜色渐渐转深,月亮已西落于长城之下了,边愁猕漫在塞外的夜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四)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五)

这两首主要表现立功塞上的雄心壮志,如其四中,身经百战的将士,表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第五首写的是一次夜战。前两句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后两句突出胜利的结果。将前后几首诗结合起来读,使人感动于这些古代士兵崇高伟大的心灵:他们和常人一样有儿女情长,但一旦国家需要,他们便舍生忘死,不计个人得失。王昌龄因为早年有亲上塞垣的经历,对军队中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自己也有马上取功名的理想,所以在这些将士的身上也寄托了自己的热情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说:“少伯塞上诗,多能传出义勇”,的确如此。

王昌龄不但以边塞诗著称,他的反映妇女生活的诗篇,历来也备受推崇。他笔下的妇女形象有宫中怨女、有闺中**,也有劳动妇女

。如《闺怨》: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人先写**因为“不知愁”,所以盛妆打扮之后登上高楼观赏春色。没想到原野上灿烂的春光,突然触动了她心中索寞的情怀和对青春华年流逝的伤感,引出了“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感叹。诗对**心理的描写可谓细致、传神。清人俞樾评此诗:“以无情言情则情出

,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王昌龄诗以七绝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人称“七绝圣手”。一般都认为,王昌龄的七绝,在唐代只有李白可与比肩。王世贞《诗评

》引焦竑语称:“龙标(王昌龄)、陇西(李白)真七绝当家,足称联璧”。清人叶燮《原诗》说:“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

李颀(约690-754) ,嵩阳(今河南登封)人(据姚奠中《李颀里居生平考辨和诗歌成就》 ,《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颀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他和盛唐时代的许多士子一样,有强烈的功名心,企慕富贵荣华的生活:“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缓歌行》)这首诗写出了当时寒俊之士的“白日梦”。但是李颀的仕宦生涯并不如意:“数年作吏家屡空,谁料黑头成老翁”(《欲之新乡签崔颢綦毋潜》)由于对仕进失望,李颀不久便辞官不就,归隐田园了。

李颀性格中有豪爽任侠、倜傥不群的一面,又有长期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他的边塞诗浑雄刚健,苍凉悲壮,代表作《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旁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借咏汉武帝征西域史事,感叹古往今来的边陲攻战,付出了数不清的性命和财产,换来的只不过是小小的蒲桃移植在长安!沈德潜评此诗道:“以人命换塞外之物,失策甚矣!为开边者垂戒,故作此诗。”(《唐诗别裁》卷五),诗的思想很有深度。这一首七言古诗音韵宛转,章法整饬。诗中描写的荒漠景色,色彩黯淡,情调低沉,表现了李颀个人悲怆的情怀。

李颀其他的边塞诗还有《古意》、《古塞下曲》等,情调都很苍凉悲壮。

李颀精通音律,对音乐的感受特别敏锐,而且能准确给以表达,他有几首描写音乐的诗篇,都十分成功。如《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中: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诗中的“董大”,即董庭兰,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胡笳声”即《胡笳弄》,是按胡笳声调翻为琴曲的,所以董大是弹琴而不是吹奏胡笳。

胡笳声不是具象、可触摸的。诗人便用了种种感通神明的意象,来给以描绘。说乐声时紧时缓,就像空中百鸟乍聚乍散,像兰天上浮云忽开忽合。乐声嘶哑,像离群的雏雁在暗夜里悲鸣,乐声低沉,像胡儿依恋慈母哀哀低唤。接着诗人又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衬琴声的艺术力量:“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好象河流,飞鸟都被琴声震慑了、陶醉了。后面写琴声的幽咽,使人想到汉乌孙公主和唐文成公主远嫁的悲伤。这以上是侧面写琴声。以下从正面写琴声,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如“长风吹林”、“迸泉飒飒”、“野鹿呦呦”……,写出了音乐的无穷变化,也写出了音乐中的人情味。难怪殷璠称李颀描写音乐的诗句是"足可歔欷,震荡心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

李颀还擅长刻画人物性格,他的《别梁鍠》、《赠别高三十五》

、《送陈章甫》、《赠张旭》等诗,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别梁鍠》:

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

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

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

一言不合龙頟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

时人见子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

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

把梁鍠任侠使气,不拘小节的个性作了生动、形象的刻划,使人感觉到他虽然落魄却依然悲歌慷慨。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绛县)人,他少有侠气,靳能所作墓志铭并序中称其“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见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同上)可见王之涣的边塞诗在当时已享有盛名。王之涣保留下来的作品只有六首,其中三首是边塞诗,最脍炙人口的是《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诗首二句写玉门关外的情景。有的版本作“黄河”为“黄沙”

,因为黄河离玉门关很远,肉眼看不到黄河与天相接的情景。但是若从艺术想象的角度,以意念中黄河与白云相接的情景作为孤城、群山的背景,又是可以说得通的。后两句写羌笛吹奏着哀怨的《折杨柳曲

》,好像在埋怨因为春风不到玉门关,所以这里见不到一株杨柳树。这里的“春风”语带双关,既是说玉门关本就荒凉,不必埋怨春风,又是用“春风”比喻朝廷的恩译,说朝廷早就把这些戍卒的生死置之度外,流露了作者对守边士兵的同情,但是用语十分含蓄,用情十分深挚婉曲。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景却不把景写尽,而且在壮阔雄浑的景物描写中,寄寓着“登高望远”之意,展现了盛唐知识分子开阔的胸襟、进取的精神

崔颢(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崔颢曾漫游各地,到过塞上,有《崔颢集》,存诗40多首

。其中边塞诗7首,多抒发立功军中,杀敌塞上的豪迈意气。如《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朵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诗中把王威古慷慨悲歌之士的形象刻划得多么动人!诗的前十句借射猎的场面塑造王威古英武豪健的形象,后八句歌颂王将军慷慨赴国难、英勇上战场的精神。诗中漾溢着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都使人深受鼓舞,所以殷璠称赞道:“风骨凛然”(《河岳英灵集

》)。崔颢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在观赏黄鹤楼的风光时,想到古人登仙驾鹤的传说,也想起三国时才士祢衡被冤杀于此的往事,不由得感慨万端,在诗中抒发世事茫茫,人生如寄的感叹,转而对家乡亲人产生深深的系念。诗一气直下,自然流畅。就像沈德潜评此诗所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唐诗别裁》卷十三)。诗的前四句写登楼所想,表现仙去楼空,岁月不再,唯有白云,千载之下,依然悠悠的世事茫茫之感。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所想,汉阳城、鹦鹉洲、绿草芳树在夕阳之下,暮江之上,徒然增人乡愁离思。写景抒情,臻于妙境,难怪严羽《沧浪诗话·诗评》称此诗:“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

黄鹤楼》为第一。”

盛唐边塞诗人的成就高低不同,数量多寡有别,但他们在艺术上基本都在努力创造阳刚、劲健、慷慨、奇伟之美,使边塞诗歌成为盛唐之音的一个有机组成

生命的最后一年,杜甫在​耒阳「 ”啖牛肉白酒”,食物涌入肠胃,没得来及消化,饱死了!时年59岁。 搁在两三百年前,杜甫可能是忧国忧民而死,可能老病死,但绝不大口酒肉而死,因为死亡方式是胡人特色。 纵观唐朝的饮食文化,我们不难发现存在深刻的「 ”胡化”现象。胡是指我们古代对西北游牧民族的称呼。《旧唐书》记载:贞观二年,远方诸国来朝者甚众 ,……户部奏;中国人自塞外归,及四夷前来降附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掐指一算,有三百万胡人来归附大唐,真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大唐的「 ”胡化”不意味着贬义,反而是博采众长,缔造一个包容的盛世。 怀念完杜甫之后,今天还是聊一些开心的事吧。我们现在所吃的食物有非常多是唐朝时期引入的,多得大家想象不到,菠菜、石蜜、余甘子 今天介绍大家最熟悉的三款食物,它们背后的文化故事。 皇帝、士人都喜欢的胡饼 16岁的白居易来到长安,之后他的青年、辉煌期都在长安度过。长安的小店里贩售形形 的胡饼,尝试了第一口之后,白居易就再也离不开它。 800多年前,胡饼从西域传入大汉帝国,以五谷为主食的 对这款新式食物非常感兴趣,《续汉书》记载: 「 ”灵帝爱胡饼,京师皆食胡饼。” 因为汉灵帝喜欢吃胡饼,所以上行下效,整个京城流行起以胡饼为主食的风气。 胡饼这个名词对我们来说,可能很陌生,但如果换个称呼大家就懂了「 ”馕”(náng)。「 ”馕”源于波斯语,是经过 尔语转移汉语过来的。「 ”馕”在 尔语是「 ”面包”的意思。话说当年的波斯作为西亚的文明中心,为中国美食贡献良多。 白居易爱吃胡饼,爱吃之后就向胡姬请教胡饼的制作方法。晚唐时期,白居易被擢升为忠州刺史,心情大好之下,他兴致勃勃地亲自下厨,为好友杨敬之制作胡饼,遣人送去并附上一首诗: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白居易亲自下厨请杨大师品尝胡饼,杨大师面上有光。白居易在诗中用「 ”饥馋杨大使”大胆调侃这位老朋友,可见两人关系的亲密,乃知音之交。这首以饼传情的诗词,没有用典,只白描了胡饼的「 ”脆、油、油”吐露其美味,传达两人的真诚相待。 到唐朝胡饼也出现在小说情节内。唐代传奇《虬髯客传》记载英李靖与红拂女夜奔太原,在灵石旅店,夜逢虬髯客。当晚他们第一次邂逅吃了什么呢?虬髯客抱怨:饿死人了!李靖马上秀出买来的胡饼。虬髯客抽出匕首,快刀斩乱麻切成肉片,大家分而吃之。事实上,古人行走江湖哪有郭靖、黄蓉般潇洒,一顿吃了十九两银子银子。有随身携带的胡饼就救命了,不然一文钱饿死英雄。 不仅如此,安史爆发之时,唐玄宗西幸(逃),经过咸阳的集贤宫,发现了没有东西可吃,就勉为其难地啃「 ”胡饼”充饥了,毕竟汉唐的饮食差别已经天渊之别,胡饼在汉灵帝眼里是新奇的美味,像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汉堡包,是众人追捧的奢侈品,到唐朝就当小吃用来消遣。 从东汉到唐代,胡饼已经风靡社会的每个阶层,每个角落,从主食成为一种丰俭由人的大众食品。 太平君子——葡萄酒 我想大家都会背王翰的《凉州词二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葡萄酒是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特别,就连琵琶都是西域所出。这是一首充满西域风情的边塞诗,诗中主角欲细细品尝葡萄美酒,但马上的琵琶奏响了,催着出战。这良辰美景烘托了战争的残酷。 唐朝的陇右道已经广泛地种植葡萄树,作为胡人聚居地的凉州更是盛产葡萄。跟胡饼一样,葡萄也是张骞带来的,也是到唐朝才流行。 葡萄在中国古代曾被叫作「 ”蒲桃”、汉朝灭亡后,汉地跟西域切断联系,葡萄在中国的传播也随之中断。但是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初唐时期,唐太宗把帝国的势力范围扩张到突厥和伊朗,葡萄立刻又被大规模引进,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水果。葡萄的美味折服了罗马人、希腊人、大食人,这次唐人也被折服。 宋代的史书《班府元龟》记载「 ”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 公元640年,唐太宗诏令大兵平定高昌。唐朝攻破高昌国后,把收集到的马乳葡萄(状如马 )移植到帝国的宫殿园林,唐人酿酒师还学习了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唐太宗还把宫廷出品、质量认证的葡萄酒,赐予大臣品尝。 历史上多位大唐皇族宗室都品尝过葡萄酒,杨贵妃还曾经亲自动手酿造: 「 ”妃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葡萄酒。” 唐穆宗皇帝喝过葡萄酒后,他评价道: 「 ”饮此顿觉四体融合,真太平君子也。” 唐穆宗的意思是喝完葡萄酒,顿时感觉像四肢融为一体,(葡萄酒)真是太平君子! 太平君子很可能是唐穆宗把葡萄酒神格化,类似于希腊人的酒神崇拜。 杜甫同样也写过葡萄,但他好像开心不起来。 杜甫的《寓目》 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 杜甫还在他的诗中使用了一对崭新的对偶,「 ”葡萄树”对「 ”苜蓿多”。两种物产都是汉代的张骞从西域引进。首联是描述大唐的物产丰富,后都是一副衰败气象,深感到天下即将起乱,还真符合杜甫忧国忧民的气质。 无论是葡萄还是苜蓿,杜甫都无心饱餐。不过之后即使经历朝代更迭,葡萄一直是被国人青睐的水果佳品了。 贵如黄金的胡椒 土豆、辣椒是明末从美洲引进的舶来物,是中国人口得以突破2亿的关键。许多误以为在辣椒引入中国前,西川人不吃辣,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看药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里面几百次提到了蜀椒,可以跟汤药一起熬制,很可能唐人已经吃辣。 唐朝出现了蜀椒的优良代替品种——「 ”胡椒”,胡椒与蜀椒药用价值没有区别,但凭借更好的味道,迅速成为调味品的主流。 据据《酉阳杂俎》记载: 「 ”胡椒,出摩揭陀国,呼为昧履支,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胡椒出自印度的摩揭陀国,又叫做昧履支,形状与汉椒相似,极为之辛辣,六月即可成熟采摘,现在的人用胡盘盛肉食,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唐人吃肉喜欢撒胡椒,现代人嗜好孜然,都是对 性食物的追求,人类的味蕾古今相通。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胡椒最早发源自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地区,然后又从印度传入波斯,因为波斯与大唐的贸易密切,胡椒从波斯转运到大唐境内。胡椒作为名贵的香料曾经给商人带来了巨额财富,商人纷纷争取垄断权,除了诉诸武力,跟十八、十九世纪的西方殖民者如出一辙。 777年,唐朝宰相元载因为 ,还得罪了唐代宗,最后被赐处死。元载就是《长安十二时辰》元载的历史原型。《长安十二时辰》的元载见风使舵、见利忘义、懦弱自私就是个跳梁小丑,早早领饭盒退场。历史上的元载却厉害隐忍得多了,生涯巅峰的时候官至宰相。皇帝在派人抄元载的家,发现除了绫罗绸缎、现金、奢侈品竟然还收藏着一百担(折合60吨)的胡椒,难以置信宰相府邸上下有多少人口,他们怎么消化堆积如山的胡椒,不过一百多担胡椒也硬杠杠的财富标志了。 不过胡椒虽然香,但是病从口入,清朝的《《本经逢原》善意提醒大家: 「 ”胡椒大辛大热纯阳之物,走气助火,昏目发疮,多食损肺,令人吐血。” 尾声 大唐的饮食文化,焕发着光彩夺人的魅力,它源自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源自大唐的自信包容,源自皇帝百姓的好奇心 一切一切造就了大唐的珍馐,造福了大唐与后世的吃货。

最近查阅一些资料,整理了一下在古代社会酒的名称,发现古人对于此物的称呼还是很时尚的。

个人认为比较好听的:杯中物,狂药,酒兵,清圣,浊贤,桑落酒,竹叶春、秋露白,金茎蕊,醉清风,将军泪,月下客,君子殇等等,下面有几百种,可以自选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传:春酒,冻醪也。宋代朱翼中在《酒经》写道,“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杜牧在《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中写道,“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据北魏《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中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问、壶酒,独酌无相亲”

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据《文选·左思》记载,“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张载在《酃酒赋》中写道,“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这是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苏轼在《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中写道,“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又据《书言故事·酒类》记载,“御赐酒曰黄封”。

古代称祭祀用的酒。据《礼·曲礼》记载,“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

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写道,“奠桂酒兮椒浆”。李嘉佑在《夜闻江南人家赛神》诗中写道,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浆本来是指淡酒而说的,后来亦作为酒的代称。据《周礼.天官,浆人》记载,“掌共主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因为酒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所以就借此意而取名。晋代陶潜在《饮酒》诗之七中,就有这样的称谓,“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

这是酒的别称。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因此,酒就又被称为“天禄大夫”。

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下羁而得名。唐代房玄龄在《晋书·裴楷传》有这样的记载,“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唐代李群玉在《索曲送酒》诗中也写到了“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的涉及酒的诗句。

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唐代李延寿撰的《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唐代张彦谦在《无题》诗之八也有此称谓“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的诗句。

这是和尚称呼酒的隐语。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才有这样的称谓。苏轼在《东坡志林·道释》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载。窦革在《酒谱·异域九》中也有“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的记载。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对甘肃皇台酒的题词“香醇般若汤”,可知其意。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因酒能扫除忧愁,且能钩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轼就这样称呼它。后来就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元代乔吉在《金钱记》中也写道,“在了这扫愁帚、钓诗钩”。

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时期李昉等撰写的《太平御览》引《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晋代陈寿在《三国志·徐邈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因此,后人就称白酒或浊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唐代季适在《罢相作》中写有“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的诗句。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屠苏、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叶青、金茎露、太禧白、猴儿酿……

汉武帝宫中有九丹金液、紫红华英、太清红云之浆,浆属于淡酒。兰生酒是汉宫中的名酒。百末旨酒是采百草花末杂于酒中,旨,美也。马酒即是马乳,马乳也有酒的味道,多饮也会醉。汉时西域大宛国用葡萄造的酒,被带人中原,深受帝王们的喜爱,视为珍品。汉武帝就以葡萄酒迎接西王母的降临。魏文帝曹丕曾对群臣说:“葡萄酿以为酒,过之流涎咽唾,况亲饮之”葡萄酒较之中原的米酒,味道甘甜还容易使人醉,所以曹丕又说:“葡萄酿以为酒,甘于曲米,善醉。”

南北朝时,有蒲桃酒、千里酒、桑落酒、缥醪酒、河东酒、菊花酒。其中桑落酒和菊花酒是用桑叶和菊花加进酒浆中酿制的,或说桑落酒是桑叶落时取井水酿制的。缥醪酒则是精酿酒。唐人喜欢用“春”字为酒取名,当时有富水春、若下春、土窟春、石冻春、松醪春、竹叶春、梨花春、罗浮春、瓮头春、曲米春、抛青春。绍兴造的酒,名蓬莱春酒。竹叶青、荷花蕊、屠苏、寒潭香、太禧白、秋露白、金茎露、猴儿酿竹叶青、荷花蕊、屠苏、寒潭香、太禧白、秋露白、金茎露、猴儿酿,兰芷、寿泉、芙蓉、秋清、淮源、琼苏、朝霞、鹤觞、春陵、檀溪、梨花春、清若空、河东酒、噬魂香、烟焚琼、桃花醉、桂花酿、紫竹酿、醉清风、覆蔗酒、寂金浆、永寂酿、十里香、红尘醉、女儿红、逍遥酿、将军泪、何以笙、醉花阴、剑南春、花里醉、白夜歌、江南春、鹤顶红、竹叶青、若下春、竹叶春、梨花春、蔷薇露、流香酒、琼华汁、玉团春、流霞醉、荷花蕊、寒潭香、长春露、长春白、松苓夜、莲花白、莲花清、清燕堂、琥珀酿、琼饧酒、琼花露、琼苏酒、琼瑶酒、椒花雨、椒柏酒、蓬莱春、锦江春、忘年饮、玉露春、满殿香、碧兰堂、潇洒泉、凝露浆、九霞觞、万年春、云露酿、长生酒、六客堂、玉壶春、古辣泉、甘露堂、龙江烧、玉浮粱、长春酒、百氏浆、当归酒、岁寒堂、竹叶清、庆云春、冰堂春、江汉堂、泛香醪、红粱酝、花露白、满江红、月下客、庆华堂、谷溪春、佛香碧、状元红、君子觞、留都春、昆仑觞、松醪春、英灵春、瓮中云、钓诗钩、秦淮春、金斗城、朋牙四、珍珠红、玻璃春、思春堂、金陵春、香梅酎、皇华堂、洞庭春、桂子香、般若汤、桂花醑、皇都春、香梅酝、金盘露、浮玉春、瓮头清、金浆醪、海岳春、浣花堂、菊花秋、梅香酎、九霞清醑、玉缸春酒、百末旨酒、万象皆春、华亭熟酒、齐云清露、冰堂上尊、苏合香酒、昆仑之觞、宣赐碧香、洞庭春色、堆花烧酒、雪浸白酒、御缥醪酒、第一江山、琼苏绿酒、瑞露石湖、蓝桥风月、瑶琨碧酒、滴花烧酒、九丹金液、紫红华英、红云之浆、干蒲桃冻酒、木樨荷花酒、双料茉莉酒、双料麻姑酒、东坡真一酒、龙游新煮酒、红娘过缸酒、扶衰仙凤酒、桂叶鹿蹄酒、甕宫集大成、醹醁沈香酒、透瓶香荷花酒、五加皮三骰酒兰芷、寿泉、芙蓉、秋清、淮源、琼苏、朝霞、鹤觞、春陵、檀溪、梨花春、清若空、河东酒、噬魂香、烟焚琼、桃花醉、桂花酿、紫竹酿、醉清风、覆蔗酒、寂金浆、永寂酿、十里香、红尘醉、女儿红、逍遥酿、将军泪、何以笙、醉花阴、剑南春、花里醉、白夜歌、江南春、鹤顶红、竹叶青、若下春、竹叶春、梨花春、蔷薇露、流香酒、琼华汁、玉团春、流霞醉、荷花蕊、寒潭香、长春露、长春白、松苓夜、莲花白、莲花清、清燕堂、琥珀酿、琼饧酒、琼花露、琼苏酒、琼瑶酒、椒花雨、椒柏酒、蓬莱春、锦江春、忘年饮、玉露春、满殿香、碧兰堂、潇洒泉、凝露浆、九霞觞、万年春、云露酿、长生酒、六客堂、玉壶春、古辣泉、甘露堂、龙江烧、玉浮粱、长春酒、百氏浆、当归酒、岁寒堂、竹叶清、庆云春、冰堂春、江汉堂、泛香醪、红粱酝、花露白、满江红、月下客、庆华堂、谷溪春、佛香碧、状元红、君子觞、留都春、昆仑觞、松醪春、英灵春、瓮中云、钓诗钩、秦淮春、金斗城、朋牙四、珍珠红、玻璃春、思春堂、金陵春、香梅酎、皇华堂、洞庭春、桂子香、般若汤、桂花醑、皇都春、香梅酝、金盘露、浮玉春、瓮头清、金浆醪、海岳春、浣花堂、菊花秋、梅香酎、九霞清醑、玉缸春酒、百末旨酒、万象皆春、华亭熟酒、齐云清露、冰堂上尊、苏合香酒、昆仑之觞、宣赐碧香、洞庭春色、堆花烧酒、雪浸白酒、御缥醪酒、第一江山、琼苏绿酒、瑞露石湖、蓝桥风月、瑶琨碧酒、滴花烧酒、九丹金液、紫红华英、红云之浆、干蒲桃冻酒、木樨荷花酒、双料茉莉酒、双料麻姑酒、东坡真一酒、龙游新煮酒、红娘过缸酒、扶衰仙凤酒、桂叶鹿蹄酒、甕宫集大成、醹醁沈香酒、透瓶香荷花酒、五加皮三骰酒酒的别称有: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

酒的雅称有:琼露、瑶浆、香蚁、琼浆、黄娇、玄醴、金波、玉友、玉蛆、玉蚁、玉醅、玉酒、玉酝、玉醑、玉液、玉液金波、玉液琼浆玉人杯、玉浆、玉膏、玉沥、玉西东、玉东西、玉尊、玉觞、玉醴、玉髓、芳醁、芳蚁、芳醪、芳醑、芳樽、芳醴、春盎、春醁、春醅、春醠、春酝、春醴、春蚁、春酿、老春、旨酒、醑、香曲、香醪、醁、醁波、醅、醁醑、醽、甘醪、甘醴、杜康、白堕、中山、云液、十旬、狂药、祸泉。

古诗词里的人生道理,诗词背后的人生哲理

1、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杂记下》

释义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张,指的是拉紧,弛,指的是松弛。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感悟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使人变得浮躁,感情空洞,找不到真实的自我,破坏了生活的情趣。

调整一下我们的心态,把名利和享受看得淡一些,于闲处松松紧绷的神经,看看人生的风景,蓝天、白云、远山、绿地,花开花谢,四季轮回,感受大自然,滋润心灵,梳理思绪,让疲惫的心灵得以放松,会获得一份难得的松弛和宁静,从容、平静、张弛有度地去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

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释义见到兔子再去招呼狗,不算是晚了;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太迟。

这用来说明应及时修正错误,总结经验,以减少损失。也比喻有错要及时改,不可固执错误,否则会造成更太的祸患。亡羊补牢已成引用率很高的习见成语。

感悟生活和工作中有了失误或者错误决策,这很正常,不必纠缠过去的损失,及时改正,会有更好的收获。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释义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

感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对于远远比我们聪明的人,我们不免自惭形秽,其实不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也有我们的长处,通过勤奋也可以赶上别人。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释义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不经意间一抬头看到了南山好美。形容一种悠闲自得的心态。

感悟生活可以忙碌、疲惫,心态要悠闲、诗意。喝喝茶,饮杯酒,朋友一起胡吹神聊,都是放松的办法,喜欢高雅的不妨练练书法,唱唱京剧,读读莎士比亚。

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释义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需要我去完成。金钱用尽了,这些散失去的东西以后依然会归来。

感悟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能把自己当废物点心看。不要成为目空天下的妄人,同时要相信自己终有所成,不负男儿过一生。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释义不必担心前去旅途无知音,走遍天下有谁不赏识您。

感悟我们经常会感到我面前缺少一个知音的人儿,有孤独感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坚信自己的事业,会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的生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

7、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唐李涉《题鹤林寺壁》

释义路过一间竹林密布的寺院,无意间与一个和尚相谈了许久,这才发觉自己在浮沉奔波的人生中,又得到半日清闲。

感悟偶尔抛开红尘,和世外之人聊聊还是蛮受益的,说不定会遇到高人,给你指点一下迷津呢。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释义当山和水不断重复,正怀疑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感悟不管多么困难,都要坚信会有事情转机,柳暗花明的一天。

9、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

释义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感悟不要害怕自己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不要因为自己不起眼而悲叹,坚持下去,上天终会给你一个说法。

10、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镜花缘》

释义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感悟遭遇挫折也不要一蹶不振,人生总还有翻本的机会,当前的挫折说不定就是未来转运的起点。

人生格言古诗词

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

2、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罗隐《黄河》

3、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4、壮年听雨客舟中。蒋捷《虞美人听雨》

5、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6、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7、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8、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9、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10、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11、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12、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13、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14、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15、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16、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

17、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18、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9、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0、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一》

21、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23、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24、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杜甫《岁暮》

25、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6、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27、为报今年春色好。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28、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29、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元镇《寒食书事》

30、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31、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32、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33、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曾几《苏秀道中》

34、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5、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黄庭坚《徐孺子祠堂》

36、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37、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李白《天台晓望》

38、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9、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40、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1、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42、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

43、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44、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4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46、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47、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48、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49、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50、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2、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53、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54、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华《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55、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56、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57、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58、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王建《寒食》

59、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刘长卿《别严士元》

60、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61、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62、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吴文英《生查子秋社》

63、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64、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李忱《吊白居易》

65、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66、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67、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68、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韦应物《东郊》

69、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70、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71、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72、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73、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74、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王维《少年行四首》

75、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76、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77、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8、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

79、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80、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

8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8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83、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84、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古诗词里的五种人生遗憾,奈何,奈何

古诗词里的五种人生遗憾,奈何,奈何

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不去的家乡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多少人少小离家,尝遍了人情冷暖;多少人落叶归根,却只见物是人非。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情怀总是相似的,而当他们终于回归故里,看到的又是什么?

是儿时的朋友“儿女忽成行”?是梦中的少女“嫁作商人妇”?还是“山河依旧在”,“知交半零落”?或许,让人伤感的从来不是自己斑白的鬓发,不是自己如旧的乡音,而是谁家小儿笑吟吟问出的那一句客从何处来。

半生羁旅,一世飘零。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知何时起,故乡也终成了异乡。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未完成的事业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后来啊,诸葛丞相就到了五丈原……”,大概每个人都熟知诸葛亮的故事,可是却没有人忍心听完。

诸葛丞相是忠的代表,智的化身,却终究也没能实现他的平生夙愿,没能光复汉室以报先帝知遇之恩。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一生只为酬三顾,却终究客死北伐途中。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出师一表真名世,奈何上苍不假年。

3、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永别的挚友

重别梦得——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是柳宗元最后写给好友刘禹锡的愿望——如果他日圣上开恩,允准我们告老归田,我们就比邻而居,做一对“邻舍翁”吧。可它却最终没有实现。

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年进士及第,两人志同道合,相交莫逆,也同样仕途坎坷。公元805年,“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贬为邵州刺史,从此离开了他们颠沛流离的贬谪生涯。二人尚在贬谪途中,圣旨再度传来,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当二人终于等来了召他们回京师的诏书,已经是十年之后。然而这只是短暂的相聚。二很快人再度被贬,柳至柳州,刘至连州。两人再度结伴南行,终在衡阳话别。仿佛有了生离死别的预感,柳宗元连作三首别离诗,这首《重别梦得》是第二首。而这一次的诗文唱和,连同柳宗元最后的愿望一起成为了绝唱。

四年后,柳宗元在柳州病逝,死前嘱咐仆人将自己的文稿交给刘禹锡。刘禹锡在扶母亲的灵柩过衡阳时听到了柳宗元已经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立刻停下来为柳宗元料理后事,并写了《重至衡阳伤柳仪曹》以寄哀思,此后又两次写《祭柳员外文》。之后更是倾毕生之力为其整理遗稿,编纂成集。柳宗元的一个儿子也由刘禹锡收养。

人生得一让自己盼望晚年比邻而居的挚友是多么幸运,而这个愿望却最终无法实现,又是多么遗憾……

4、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死别的夫妻

鹧鸪天——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悼亡诗总是情真意切的。有元稹“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锥心刻骨,有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缱绻情深,可是每每想来,在心头萦回不去的,却是贺铸这痴绝的轻轻一问——谁复挑灯夜补衣?

半死的梧桐,失伴的鸳鸯,旧日的居室,新舔的孤坟,空空的睡榻,凄恻的风雨,伴着诗人“何事不同归”的诘问,一切都是都那么凄厉,可到了结尾,却只剩下一点痴缠温柔——不知道在多少个夜里,温柔贤惠的妻子挑亮了案头的灯,一针一线细细为他补一件衣裳。没有赌书泼茶的闲情,没有红袖添香的雅趣,可是那个最平凡琐碎的生活场景,却将陪伴诗人以后无数个无眠的夜。

往事如昨,周遭如故,可那个惺忪着睡眼为我补衣裳的人如今却再也不在了……

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迟到的邂逅

节妇吟——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美好的爱情一定是及时的爱情,比对的时间错的人更让人遗憾的,是错的时间对的人。

如果他没有出现,她的生命或许将一直平静无波,相夫教子,贤良淑德。可是他偏偏出现了,捧着一对明珠如同捧着他的真心。她感念他的好意,却引得丈夫猜忌防范,只好含泪还回明珠,叹一声只恨没有更早遇见你。

世间缘法太难讲,若是有缘有份,自当共结连理,若是无缘无份,自当对面不识。可是这样的一场邂逅到底是有缘无分,还是有份无缘?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古诗词,超浪漫的文艺古诗词

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4、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施酒监《卜算子赠乐婉》

5、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韦庄《荷叶杯》

6、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温庭筠《更漏子》

7、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李夫人》

8、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9、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

10、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西洲曲》

超文艺古诗词:第二篇

11、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菩萨蛮》

12、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纳兰性德《虞美人》

1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14、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

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6、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17、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8、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苏小小墓》

19、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张泌《蝴蝶儿》

20、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二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39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