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 Effects 副作用主演: 裘德·洛 / 鲁妮·玛拉 / 查宁·塔图姆 / 凯瑟琳·泽塔-琼斯 / 凡妮莎·肖 / 马琳·爱尔兰 / 波利·德雷珀 / 哈拉尔多 ·阿尔瓦雷斯 / 詹姆斯·马丁内斯 / 大卫·科斯塔贝尔 / 麦米·古默
四年前,丈夫Martin(查宁·塔图姆 Channing Tatum 饰)的入狱让Emily(鲁妮·玛拉 Rooney Mara 饰)陷入了忧郁之中。如今Martin出狱了,Emily的忧郁并没有减少,反而企图在停车场开车自杀。自杀未遂后,医生Jon(裘德·洛 Jude Law 饰)开始对她进行治疗。Jon了解到Emily以前的医生是Siebert,便找Siebert了解了一些情况。Jon给Emily开了几种治忧郁症的药,似乎都没作用。Emily提出让她服用一种叫Ablixa的药,是她的同事Julia向她推荐的。服用了这种新药之后,Emily病情有所好转,却开始梦游。Jon告诉她,梦游是服用这种药的副作用。一天晚上,Martin回到家中,发现Emily在厨房梦游,Emily更拿着刀刺中了Martin。Martin死亡,法院判处Emily无罪,但她必须在一个精神病院接受治疗。Jon因为此事也陷入漩涡之中,他开始调查起整个杀人事件的前因后果,发现此事并非只是Emily服用了药产生副作用那么简单,还有更多人牵涉其中 上映日期: 2013-02-08(美国)
The Notebook《恋恋笔记本》是导演尼克·卡萨维茨2004年的一部爱情片。改编于美国小说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同名小说,由莱恩·高斯利、瑞秋·麦克亚当斯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4年6月25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一对青梅竹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劫重逢,这段刻骨铭心的故事由一名天天来探望住在疗养院病人的老先生笔记本中娓娓道出,随着故事水落石出,显然这名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而说故事者正是求婚的人
那是40年代初期,艾丽·哈米顿(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跟着她的家人,来到了南卡罗莱那州的海边小城水溪镇,他们计划在这里能够度过一个凉爽的暑假。那时艾丽还是个十几岁的青春少女,在一次狂欢派对上,她结识了当地男孩诺亚·卡豪(瑞恩·高斯林饰)。在晚会上见面之后,他们立刻被对方深深吸引住了,一段美丽的初恋悄悄的在海边小镇发生了。
虽然艾丽是个富有人家的千金,而诺亚只是个当地工厂的穷工人,但当他们一起度过了这个充满激情和快乐的夏天后,两个人已经走进深深的爱河了。眼看着这对小情人就要成为夫妻,继续享受爱情的幸福和甜蜜,可是突然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他们分开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他们彼此爱着对方的心。
当战争结束,诺奇几年后从战场上回来后,艾丽已经不在那里了,她从他的生命中离开了,但在诺亚的心里依然想念着艾丽。诺亚不知道,其实艾丽在那个甜蜜暑假之后,她又回到了水溪镇——那个他们一见钟情相爱的地方——找他,只是那时他已经参军踏上战场离开了家乡。找不着诺亚的艾丽抱着遗憾和一丝希望留在了水溪镇,并和一个富有的军人哈蒙德结了婚,他们是在步兵医院里认识的。
几十年之后,有个老头(詹姆斯·加纳饰)向一个老女人(吉娜·罗兰兹饰)读着一本褪色的笔记本,他一直住在她疗养院的家里。虽然她的记忆已经模糊,但她的心里依然记得两人之间曾经的恋恋激情。其实这个垂垂老去的女人就是当年艾丽,而向他讲述那本笔记本里的故事的老头,正是为她守侯了一生的诺亚
Atonement《赎罪》是由美国环球影业于2007年9月7日出品,乔·怀特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凯拉·奈特莉主演的影片。
该片改编自获得过普利策文学奖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一对身份迥异的恋人因被13岁少女的一个误会,在战火中阴差阳错造成悲剧的唯美爱情故事。1935年夏天,来自一个宽裕的英国小康家庭的13岁的少女布里奥妮·泰利斯(西尔莎·罗南饰)刚刚开始尝试写作,想象力丰富。一天,她暗中发现仆人的儿子罗比·特纳(詹姆斯·麦卡沃伊饰)和她的姐姐塞西莉亚·泰利斯(凯拉·奈特利饰)之间有暧昧关系,而且发现他给她写了一封充满情色意味的情书。
布里奥妮丰富的想象力虚构着各种可怕的事情,浮想联翩。当她的表姐被强奸后,布里奥妮相当肯定她看到是罗比做的,这次指证使罗比蒙冤入狱,留下伤心欲绝的塞西莉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出狱后的罗比和塞西莉亚都投入了保卫祖国的战斗,布里奥妮放弃到剑桥升学成为一名军队医务人员。没有人能理解她的做法,只有她知道她怀揣着巨大的秘密和自责。她鼓起勇气,想把这秘密解开,能真正赎罪和得到宽恕。然而,世事幻变,出乎布里奥妮的预算。
The Time Traveler's Wife《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由罗伯特·史文克执导,艾瑞克·巴纳和瑞秋·麦克亚当斯等联袂出演,改编自奥黛丽·尼芬格创作的一本同名小说。影片于2009年8月14日在美国上映 。
**讲述一个战胜了时空阻碍的爱情故事。男主亨利自小患慢性时间错位症,每次发病都赤身裸体穿越时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女主克莱尔,两人坠入爱河无法自拔,最后克服层层阻碍,共同迈进婚姻殿堂。
身为图书馆管理员的亨利(艾瑞克·巴纳饰),本来一直普普通通的干着这份工作,但自从他患上一个疑难杂症之后,他的生活就注定不再普通。而他身上这个治不好的病,称为“慢性时间错位症”。随时随地可能发病,而发病的临床症状就是——时空穿梭。
时空穿梭本来是一件令许多人觉得美妙的事情,可亨利肯定不会这么觉得,因为每次时空穿梭的发生时间不但无法受到亨利的控制,而且衣物都是无法跟着亨利一起穿梭的,所以每次时空穿梭完毕亨利都是赤身裸体,为此他也没少出糗事。经历了上百次时空穿梭之后,亨利已经渐渐习惯了这种非常规的生活,直到在一次穿梭的时候,他遇见了一位叫克莱尔(瑞秋·麦克亚当斯饰)的女孩。
爱上了克莱尔的亨利,穿梭到6岁时候的克莱尔处,告诉了她自己是克莱尔未来的丈夫,并且还在她面前表演了一次时空穿梭,此后十多年,克莱尔一直静候着亨利的出现。两人终于遇见了,迅速的进入热恋、结婚,还生了一个女儿,可是亨利依旧会随时随地消失,亨利始终不能控制自己的能力。在时间的缓缓流逝里,两个人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作为一名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克莱尔必须用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方式来继续自己的家庭生活
Message in a Bottle《瓶中信》由Luis Mandoki执导,凯文·科斯特纳、罗宾·怀特主演。讲述了离婚女子Theresa Osborne在海边散步时捡到一个玻璃瓶,结果踏上一段爱情旅程的故事。特丽莎(罗宾·怀特饰)离婚后,儿子是她的珍宝。她是一名专栏作家,为了给儿子好的生活,她工作勤劳。一天她在海边跑步的时候,捡到了一个玻璃瓶,里面竟有一封信。特丽莎深切的感受到了写信人心痛的感觉,阴差阳错之间这封信被刊登在了报纸上。读者反应热烈,为了乘胜追击,报社派出特丽莎寻找这封信的主人。
写信的人名叫盖瑞(凯文·科斯特纳 饰),自从妻子凯瑟琳离世之后,他每天都活在悲伤的阴影中,用信表达自己对妻子的爱意。特丽莎还是见到了这名伤心的男子,也没有告诉盖瑞她看过他写的那些瓶中信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返老还童》是导演大卫·芬奇执导的一部剧情**,由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塔拉吉·P·汉森和蒂尔达·斯文顿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8年12月10日放映。
**讲述了本杰明·巴顿这个怪人,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后越活越年轻倒着成长的奇怪生命轨迹。
1919年,全世界的人民刚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霾中走出之时,却在美国的巴尔的摩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个叫本杰明·巴顿(布拉德·皮特饰)的奇异婴儿在降生之后,母亲难产而死,自己被亲生父亲遗弃在街边。因为,这个前所未有的怪胎竟然一出生就是一个古昔老人的模样。幸运的是,一位好心的黑人妇女收养了巴顿这个怪异的婴儿。并在随后的岁月里,带他一起生活教育他成长,尽管本杰明·巴顿老弱的身体和看似即将先于继母辞世的长相常常让他在“同龄”的同学们当中成为被嘲笑的话柄。但老继母的不离不弃,时刻给予着他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终于,本杰明迎来了自己在人世上生存的第11个年头,此时的他看起来也似乎健康年轻一些,但依旧老态龙钟。但巴顿在学校里遇到了彻底改变他一生的第二个女人——当时还仅仅6岁的小姑娘黛茜(凯特·布兰切特饰)她的可爱和纯真彻底征服了“老男人”巴顿的心。而巴顿同样真诚、清澈的心也感动了小黛茜,两人之间的爱慕之心开始萌芽。
十几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更加猛烈地燃烧着整个世界。动乱局势中,本杰明·巴顿和许多美国人一样,乘坐船从美国来到英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这期间他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物,遇到了英国贸易公使夫人伊丽莎白·阿伯特(蒂尔达·斯温顿饰),品尝到第一段人生爱情;参加了真正的战争,见识了战争的惨烈,目睹到了真正人生的悲剧,也体验到人性最伟大的光辉。
二战结束后,本杰明重返美国。此时的他已然摆脱了儿时老态的模样,渐渐成长为帅气且魅力十足的中年人。并且命中注定般地在纽约与儿时的梦中情人黛茜重逢。而此时黛茜也出落成一位风姿可人、事业成功的漂亮舞者了。两人经过成熟的交往之后,终于在年龄和外表都完全匹配的情况下一同度过了幸福美好的几年时光。但是,随着时间的继续,本杰明继续年轻,英俊。就在所有人都苦于岁月带给他们的衰老之时,本杰明·巴顿却犹如返老还童一般逆行而上。就像这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洗礼过的世界一样,愈发地显现出青春活力。与此同时,巴顿与爱人们的关系也遭遇了种种难以逾越的障碍 。
廊桥遗梦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弗朗西斯卡(Meryl Streep 饰)的子女翻看母亲的旧信,揭开了母亲生前不为人知的一段动人感情。1965年的一天,弗朗西斯卡独自在家,最后一个牛仔——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Clint Eastwood 饰)把车停在她门口,向她打听曼迪逊桥的所在。她带他来到桥边,完 成工作 后他送她一把野菊花表示谢意。她的心中荡漾起难以言喻的滋味。她将一张纸条订在桥头,邀请他共进晚餐。欣然前来的他与她度过了美妙的一晚。此后2天二人整天厮守。
但是弗朗西斯卡割舍不下孩子和世俗的幸福,罗伯特最终独自上路。几天后二人在超市门口有过短暂的一瞥,当时弗朗西斯卡强忍奔上前去的冲动,漫天的雨成了他们诀别的泪。
1982年3月,她知道了罗伯特的死讯。在生命的最后旅程,她立下遗嘱:要子女们将自己的骨灰撒在曼迪逊桥畔,生前她把所有的时光都留给了家庭,但求死后能永远依偎在爱人的身边。
《消失的爱人》(Gone Girl)是改编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说,由大卫·芬奇执导,本·阿弗莱克 、罗莎曼德·派克、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等主演的悬疑惊悚**。
该片讲述了平凡又恩爱的一对夫妻,突然有一天妻子却消失不见,丈夫通过各种方式疯狂寻找,然而在妻子留下的一本日记中却发现,种种线索都表明是丈夫将妻子杀害。一对从纽约搬到密苏里的夫妇尼克和他的太太艾米,两个人表面上看是一对完美的恩爱夫妻,但在结婚5周年纪念日当天,这个美好的家庭却发生了变故。尼克回到家,发现大门没关,客厅里家具零乱,而他小有名气的美丽妻子却不见踪影。尼克通过媒体深情告白,疯狂寻找消失的爱人。一夜之间,他从人人称羡的幸运丈夫变成镁光灯下无处可躲的可怜男人。艾米每天都用日记来记录婚后生活,每个结婚纪念日都精心设计充满惊喜的“寻宝游戏”,以此维系和丈夫的亲密关系,但生活却不可阻挡地越来越平淡如水。也正是艾米的这本日记,透露出这个家庭有着许多美国家暴案的典型特征,字字直指尼克是真凶。尼克又曝光出一连串的谎言、骗局和不得体的行为,让他的处境雪上加霜。艾米则被吹捧成媒体新宠,大家都想知道她到底是活是死,饥渴的大众等着挖掘出事情的真相。但是,尼克真的是杀人犯吗?该片于2014年10月3日在美国上映。
《火车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是由宝拉·霍金斯所著,塔特·泰勒导演,艾米莉·布朗特主演的悬疑**。影片于2016年10月24日在美国上映。“每一对夫妻,都试图做到忠诚不二,但最终,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败露无遗。”
在这节车厢其余乘客眼中,她显得再普通不过:她的举动
跟别人并无二致——搭火车通勤、制订日程、处理各种琐事。
火车即将进站——
早上8:04—傍晚17:56
日复一日
瑞秋每天早晚在固定时间搭乘通勤火车上下班。
她熟知火车会在同一盏信号灯前停留,让她得以透过车窗,窥见路旁15号住户的后院。
她对这户人家的生活渐渐痴迷,甚至给男女主人分别取了名字:“杰丝”和“杰森”。
在瑞秋的想象中,他们是一对情投意合的璧人,恩爱甜蜜的夫妻。
她无比艳羡,又满怀妒意。
直到有一天
瑞秋从车窗里看到了15号住户异常的一幕。
一分钟后,火车重新启动,但三个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过去她只能从车窗后窥视陌生人的生活,而此刻,她与他们,开始有了紧密的交集。
瑞秋不再甘心只当一个搭火车经过的路人……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有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
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
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姜仁浩(孔刘饰)来到雾津,应聘于慈爱聋哑人学校。天降大雾,他意外撞车,维修时邂逅了人权组织成员友真(郑有美饰)。姜仁浩妻子早亡,8岁女儿松儿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辞辛苦谋职养家。然而,双胞胎的校长与教导主任竟逼仁浩索贿5千万韩元,并美其名为学校发展基金。同时,姜仁浩逐渐发现学校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个孩子引人关注:聪颖的金妍斗(金贤秀饰)和贪吃的陈宥利(郑仁絮 饰)总是躲闪。全民秀(白承焕 饰)的弟弟自杀身亡,他总是满脸淤青。下课后,仁浩还听到女厕所中有呼喊与哭泣,在门卫的阻拦下他未深究。之后,他意外目睹了校长行贿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宿舍督导溺罚妍斗的行径。一个惊天的隐秘被慢慢揭开,真相震动整个韩国
《萨利机长》Sully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传记剧情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领衔主演。该片于2016年12月9日在中国上映
影片根据2009年美利坚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机长切斯利·舒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2009年1月15日,前美国空军飞行员切斯利·萨伦伯格(汤姆·汉克斯饰)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这架空中客车A320-214飞机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切斯利·萨伦伯格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萨利机长成为最大的英雄
《49日》(朝鲜语:49일,英语:49 Days)为韩国於2011年3月16日起播放的水木迷你连续剧,由《灿烂的遗产》、《检察官公主》的编剧蘇贤京所执笔的作品。李枖原与赵显宰时隔9年继《大望》後再度共同合作。本剧於2012年於韩国首播
讲述一名女子遭遇交通车祸导致灵魂脱壳而出,必须要在四十九天内找到三个真心为自己流泪的人才能复活的故事。
主演
李枖原、赵显宰、裴秀彬、
徐智慧、南奎里、丁一宇
播出日期
2011年3月16日-2011年5月19日
集数
20
: )
雅典娜
雅典娜 (Athena)
象征智慧与战争的女神
雅典娜是希腊奥林珀斯十二主神之一,罗马名字弥涅耳瓦(Minerva)。传说是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Metis)所生,因有预言说墨提斯所生的儿女会推翻宙斯,宙斯遂将她整个吞入腹中,因此宙斯得了严重的头痛症。包括药神阿波罗在内的所有山神都试图对他实施一种有效的治疗,但结果都是徒劳的。众神与人类之父宙斯只好要求火神赫斐斯托斯打开他的头颅。火神那样做了。令奥林波斯山诸神惊讶的是:一位体态婀娜、披坚执锐的女神从裂开的头颅中走了出来,光彩照人,仪态万方。她就是智慧与知识女神雅典娜,也是雅典的守护神。
雅典娜成为雅典的守护神的传说和女神与波塞冬之间的争斗有关。当雅典首次由一个腓尼基人建成时,波塞冬与雅典娜争夺为之命名的荣耀。最后达成协议;能为人类提供最有用东西的人将成为该城的守护神。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敲打地面变出了一匹战马。而雅典娜则变出了一棵橄榄树——和平与富裕的象征。因战马被认为是代表战争与悲伤,因此雅典就以女神的名字命名。女神很快将该城纳入她的保护之中。
雅典娜是艺术、工艺和妇女手工之神,双手灵巧,无法忍受别人的挑战。一位名叫阿瑞克妮的莉迪亚族少女,似乎瞧不起雅典娜的本领,并常吹嘘如有机会定能击败女神雅典娜。一气之下,女神装扮成一位老妇,劝告阿瑞克妮应谦虚一些。但那位愚昧无知的女手艺人,竟勇敢地向她发出挑战。女神卸去伪装,接受了挑战。两位妇女立刻着手创作各自的作品。女神设计的图案叙述了她与波塞冬争斗的故事,而阿瑞克妮则编织了一张精细的网。之后,阿瑞克妮吃惊地发现自己输了,因女神的作品要好得多。她感到非常羞耻,便用一根丝线自缢。但在咽气之前,女神将她变成了一只蜘蛛,让她永远地编织。
强烈推荐 !!! ‘THE CLASH’的歌 ,有名的PUNK(PUNK, 是兴起於1970年代的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 PUNK在中国大陆译作"朋克"; 在台湾译作"庞克", 香港则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是解(俚语)小流氓、废物、妓女、娈童、低劣的等意思 (虽然现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变)。 从最早由Leg McNeil於1975年创立《PUNK》杂志,之后由Sex Pistols将此音乐形成潮流距今已有25年历史了。要了解PUNK对世界及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必先了解PUNK的意义及发展。
PUNK的精髓在于破坏,彻底的破坏与彻底的重建就是所谓真正的PUNK精神。)摇滚团体,歌唱的都很震!The Clash 冲击乐队
通向Buddy Holly安息地的公路位于美国德州卢伯克市阴郁的一角:那里有弃用铁道的残迹,货物仓库和外表陈旧的军用火药库。
Holly简朴的坟墓就位于此处的城市公墓中,在普普通通的大理石石碑上,从不远处棉田飘来的花粉密密地铺了一层。 除了1979年在这里迎来了一批超乎热情的祭拜者之外,至今这块墓地未曾有些许变更。
那次来的是4个身形瘦削的年轻人,他们身着黑色牛仔裤,黑色皮靴和皮茄克。他们在墓旁搭起了一座宛若坟墓状的帐篷。一开始他们还算神情庄重,仿佛恐怕Holly的灵魂不欢迎他们的到来,后来就演变成了一个狂欢派对。他们以其特有的方式纪念这位卢伯克的摇滚王子,而这4个年轻人就是著名的The Clash(冲撞)乐队。
当喧哗声散尽后,4个人都从自己口袋中取出一片拨弦片,放在Holly的墓碑上。随后返回当晚邀请他们的德州乡村歌手Joe Ely家中。The Clash那次应邀访问德州就是为了见识一下Ely的乐器,并去Holly的墓上走一走。在Ely家中,他们继续狂欢,而其中颇具天赋的鼓手Topper Headon由于过量吸毒而神智不清。
富有传奇色彩的The Clash与Sex Pistols一起在1976年开创了朋克摇滚的高潮。他们极具感染力的舞台表演和对歌迷的热忱已成为了一种经典。当其他的乐队还沉溺于对汽车和女人的幻想时,他们已经把眼光瞄准了社会的热点:失业、都市喧嚣、种族歧视、恐怖主义、黑帮火并,帝国主义,吸毒和警察腐化。
The Clash是历史上第一支在歌中加入Rap的英国乐队,也是第一支进入牙买加音乐名人堂的白人乐队。当他们于1981年在纽约时代广场演出时,引发了全城混乱。他们的第三张专辑《London Calling》(伦敦呼声)被评为80年代美国最佳专辑;而他们的第四张专辑是三唱片,但由于乐队坚持以单唱片的价格出售,致使The Clash陷入了破产危机。
有一种说法认为,“不看The Clash,不算知道摇滚乐”。的确,The Clash在舞台上全情投入,一下台就倒在化妆间的地板上,连一句话都说不动了。 Mick Jones生于1955年,来自英国工人家庭。其父母早年离异,而Jones从小就迷上摇滚乐,他解释道,也许是为了逃避生活阴影的缘故吧。他对Mott The Hoople、The Stones、The Faces等乐队很着迷,但他真正的偶像是一支美国前卫摇滚乐队The New York Dolls,Mick认为Dolls无所顾忌的音乐态度深深感染了他。
到了1974年,他在一支名为The Delinquent(过失者)的乐队中弹吉他。后成为Generation X乐队成员的Tony James回忆The Delinquent时说,“他们清一色长发过肩,奇装异服。在伦敦各个表演场所出没。我和Mick很快结识,我们发现了彼此的共同点,即都崇拜The New York Dolls,我怀疑他是我在英国唯一的知音。” 随后加入The Clash的是Bernie Rhodes,在一家酒吧中,他与Mick相识了。Mick回忆道:“我乐于和看上去有意思的人相识。当时Bernie戴着一顶帽子,我便走上前去说,你是钢琴家吗他说,不是,但你穿的T恤我也有一件。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Tony James当时和Mick合组了London SS乐队,当他们问Bernie是否有意加入时,Bernie爽快地同意了,并想成为乐队的经理人。他的经营思想很有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你们需要我,因为你们一无所有,你们没有自己的创意,如果你们想成为The New York Dolls第二,那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
到了1978年春天,The London SS解散了。Mick、Paul Simonon和吉他手Keith Levene另组了新乐队。Paul是个有天赋的画家,和Mick一样,他也毕业于伦敦的艺术院校。然而在毕业后他想当一个严肃艺术家的理想却渐渐淡去了。Paul回忆道:“我当时思维混沌,只是想着不应该呆坐在画室里过完我的一生,我想要更刺激的生活。”
Paul亦是自小父母离异,缺少关爱。Paul说:“我小时候去什么地方都没有人管,在铁轨上玩也好,小偷小摸也好。”后来,他在伦敦一些风气欠佳的学校中出没,又参加了光头党,但也初步接触了各类先锋音乐。 Paul第一次应征时,Mick花了一小时教他吉他E调和弦,但仍未奏效。于是Mick决定让他试试贝司。直到CBS公司签下乐队前,Paul的技术才练到了家。Mick回忆说:“Paul后来的贝司技术令人叫绝,但开始时的确很糟糕。”
即将诞生的The Clash现在还缺一个主唱。Bernie认为The 101 ers乐队的Joe是合适人选。在预先观看了他的演出后,Joe正式加入。Joe根源摇滚式的吉他技术正是乐队所要的。他的睿智、乐观的政治远见以后都成了乐队的标志。The Clash曾有一首歌叫作“I'm So Bored With You”(你真烦人),Joe提议把标题改为“I'm So Bored With The USA”(美国真烦人),歌曲的意境就大不一样了。歌中反映的是美国文化对英国的侵略。一方面Joe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另一方面他在创新求变上也渐渐走向了极端。
在1976年时,记者Caroline Coon对The Clash进行了首次采访,这令她印象深刻。乐队指出,嬉皮士运动已经失败了。他们反吸毒,反流行,乐队的举止体现了两代人的思想冲撞。Coon回忆道:“我给他们照了张像,他们紧贴着墙,手臂上举,在Joe的衣服背面写着‘憎恨与战争’,这正是朋克的精神,即不要和平不要爱。The Clash政治主张强硬,充满愤怒,并向往无政府主义,这和传统摇滚不尽相同。当时成名的乐队纷纷逃避现实,而The Clash却勇于直面人生。”
Mick表示,“我认为像Rod Stewart那样的歌手背弃了摇滚乐的理想。他们脱离了歌迷,对欣赏他们的乐迷来说,歌手的变节,意味着欺骗。”
1977年,The Clash以10万英镑的身价签入CBS唱片公司。在22年后的今天, 他们出版的唱片已成为朋克的经典,快速的节奏,都市化的表达,挫折感与愤怒的情绪无不被人效尤。而他们的经典歌曲也让听众念念不忘:“Janie Jones”、“I'm So Bored With The USA”、“Garageland”(工地)、“Career Opportunities”(就业机会)、“London's Burning”(伦敦火灾),一曲曲都让歌迷听后热血沸腾。 在首张专辑热卖之后,Topper Headon加入The Clash担任鼓手,他的到来改变了乐队的音乐风格,他能自由游移于疯克、灵歌和雷鬼音乐之间。“有了他,我们不但有了鼓点,而且有了鲜活的生命力。”Paul如是说,Topper加入后的第一首歌名为“Complete Control”(完全控制),歌名源自Bernie的一句口头禅:“我要得到完全控制。”
Rhodes为The Clash的第二张专辑请来了Sandy Pearlman,而他与乐队合作不愉快。作为制作人,Sand想迎合美国大众口味,而The Clash却不以为然。有记者指出,“The Clash嘲笑每个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如Sandy Pearlman,他们甚至当面取笑CBS的总裁。他们有时真可谓不知好歹。” 乐队前经理人Johnny Green评论说:“乐队与Pearlman的音乐理念完全不同。Pearlman的想法在Paul看来一文不值,这对The Clash来说是非常动荡的时期。”
但专辑最终还是完成了,与首张同名专辑相比较,内容更为深刻。碟中“Guns On The Roof”(屋顶上的枪)一曲反映了乐队的一段经历: 那年春天,Paul、Topper和另外一些人正在排练场地等Mike来练歌,忽然有人突发奇想带上枪去屋顶射鸽子。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射杀的是私人所有的名贵比赛用信鸽。警察冒了出来,说接到报警有一群流氓在屋顶用枪对准火车。那时正是爱尔兰共和军恐怖活动猖獗的时期,所以此举非同小可。Paul和Topper于是被囚禁了起来,而Bernie似乎认为这对他们有好处。这引起了广泛的反感,成员们和Bernie的关系从此恶化了。Mike和Bernie之间更是常常针锋相对。 乐队面临解散或是更换经理人的困境,此时Bernie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The Clash擅长于表达青少年的想法,但他们却不这样做。我苦心经营,却不料得此结果。Joe太懦弱,Mick是个自大狂,Paul太孩子气,而Topper却是个乡巴佬。现在他们想蹬了我,是唱片公司幕后操纵的,他们受了贿。”
在首次美国巡演后,乐队开始为下一张专辑寻找素材。在Bernie离开后,大家重新齐心工作。Mick的乡村曲风,Paul的雷鬼,Topper的迪斯科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乐队的下张专辑请到了一手造就The Who乐队的大牌制作人Gny Stevens,他工作极其投入,要求也很严格。但到了录音后期,他由于沉溺于酒精而常常误事,这令此次合作未能善始善终。但Guy的确令《London Calling》专辑到达了新的高度。紧接着,乐队的第二次美国巡演大获成功,在42天时间内横扫美利坚。
自从《Combat Rock》(战斗摇滚)专辑后,Paul Joe和Mick的关系急剧恶化。而乐队内部的人事变动也十分频繁:由4人变为5人,吉他手一直进进出出。Bernie也被请回来重任经理人。The Clash的内部愈来愈动荡了。在巡演时,Paul说:“我不和Mick说话,我们的合作毫无乐趣。我和Joe谈起过此事,我们是成年人,没有必要再忍受Mick的独断专行、喜怒无常了。在排练时,Joe直截了当地说,‘我们想让你离队。’Mick简直不能相信。而我支持Joe的意见。当时,Mick一定十分难过。” 事实上,Mick的离队是一把双刃剑。他一走,The Clash也就不复成为一个完整的乐队了。
Joe和Paul又使The Clash继续维持了两年。新召进了吉他手Vince White和Nick Sheppard。在第6张专辑,也就是由Bernie制作的《Cut The Crap》(别胡扯)后,The Clash于1985年宣告解散了,因为Joe和Bernie在音乐上的分歧也大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
进入90年代,人们对The Clash怀念有增无减。外界盛传他们将在1996年复合,但Paul、Joe和Mick都否认了这种可能。毕竟,现在大家各自都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Paul成了全职的画家;Mick仍唱歌,并兼制作人;Joe成立了新组合The Mescaleros。唯一的安慰是,The Clash最近又发行了一张现场专辑《From Here To Eternity》(从现在到永远),以志纪念。有乐评说,有两种乐队:浪漫派和经典派。The Clash属于浪漫派,他们的着装、言谈都与众不同,他们的一切都是混乱的、无计划的。
演出日期 演出名称 艺术家与参演团体 曲目介绍2014年5月8日 完全莫扎特·启程:2014五月音乐节开幕音乐会 指挥:吕嘉
单簧管:萨宾·梅耶
小提琴:宁峰
演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莫扎特:《狄多的仁慈》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2014年5月9日希腊神话之旅:欧洲嘉兰古乐团巴洛克音乐会 指挥/小提琴:法比奥·比昂迪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E小调协奏曲、降B调协奏曲。2014年5月10日跨越世纪的节奏:李飚和柏林爱乐打击乐团音乐会演奏:李彪克里斯多费尔·劳瑟 : 《战神之舞》、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巴赫巴洛克组曲》等。 2014年5月10日“向大师致敬”: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独奏:吕思清 2014年5月11日“完全莫扎特·回旋”:黄蒙拉与斯洛伐克小交响乐团音乐会指挥:尼古拉·朱利亚尼 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F大调第十三交响曲、
海顿:E小调第44号“悲伤”交响曲。 2014年5月15日“完全莫扎特·灵感”:德国莱比锡弦乐四重奏音乐会第一小提琴:斯特凡·阿兹伯格
第二小提琴:蒂尔曼·布宁
中提琴:伊沃·鲍尔
大提琴:马蒂亚斯·穆斯多夫 C大调第19号弦乐四重奏2014年5月16日土耳其进行曲:欧洲双钢琴音乐会 钢琴:
埃德加·维尔索契
乔治·柴德兹 1、G大调演奏慢板和变奏曲 -莫扎特(曲)
2、D大调演奏奏鸣曲(四手联弹)-莫扎特(曲)
-演奏:埃德加·维尔索契、乔治·柴德兹
3、F小调第23演奏奏鸣曲 - 贝多芬(曲)
降A大调第31演奏奏鸣曲- 贝多芬(曲)
4、D大调双演奏奏鸣曲- 贝多芬(曲)
-演奏:埃德加·维尔索契、乔治·柴德兹 2014年5月17日美国金曲薄-国王歌手合唱团音乐会 国王歌手合唱团纪念哈罗德·阿伦和乔治·格
什
流金岁月:美国情歌金曲簿 2014年5月17日杨雪霏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室内乐音乐吉他:杨雪霏
国家大剧院YOUNG四重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意大利小夜曲
D大调吉他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2014年5月18日环游世界:德国铜管乐团金色畅想音乐会德国铜管乐团D大调第二协奏曲
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
歌剧《唐豪瑟》合唱选段
《加勒比海盗》选曲 2014年5月18日“完全莫扎特·庆典”《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经典歌剧音乐会艺术家:
林子豪饰 费加罗
杨明玉饰 苏珊娜
王宇航饰 伯爵
叶昆 饰 伯爵夫人 四幕歌剧2014年5月21日美杰三重奏音乐会小提琴:吕思清
大提琴:秦立巍
钢琴:孙颖迪 1、G大调第三十九钢琴三重奏( “吉普赛”),海顿(曲)
2、D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阿伦斯基(曲)
3、钢琴三重奏 2014年5月21日“完全莫扎特·邂逅”:费城交响乐团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室内乐音乐会 费城交响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莫扎特作品:
E小调钢琴小提琴奏鸣
C大调弦乐四重奏
D大调第三十五号交响曲 2014年5月23日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 指挥:雅尼克·涅采-西格英莫扎特作品:
C大调第41号交响曲
D大调第一交响曲 2014年5月23日法兰西之夜:朱亦兵大提琴室内乐团音乐会大提琴:朱亦兵
朱亦兵大提琴乐团 作品选段:
夜之和谐/雅克琳的眼泪/波列罗舞/卡门等。 2014年5月24日闭幕音乐会:“完全莫扎特·致敬” 陈萨与伦敦莫扎特乐团音乐会指挥:赫拉德·戈斯坦
钢琴:陈萨
伦敦莫扎特室内乐团 莫扎特作品:
《费加罗婚礼》序曲
钢琴协奏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A大调第二十九交响曲 2014年5月24日“午夜玫瑰”之时光流逝:罗比·拉卡托斯与他的乐队爵士小提琴音乐会小提琴:罗比·拉卡托斯
扬琴:耶诺·利兹特斯
钢琴:卡尔曼·査
吉他:拉斯洛·巴洛格
低音提琴:拉兹洛·科索罗兹·米利
第二小提琴:拉斯洛·博尼
罗比·拉卡托斯和他的乐队 1、音乐会曲目:
新联盟/向梅纽因致敬/云上的日子/屋顶上的小提琴手/浓情巧克力/美国往事/穿黑靴的高个金发男士/魅惑节奏/卡林卡/钦巴龙独奏
2、冷餐会曲目:
米默莎/巴钦餐馆的卖花小孩/云雀/迷人的双眸/飞炫的手指 一、2014五月音乐节开幕音乐会 2014年5月8日 完全莫扎特·启程:2014五月音乐节开幕音乐会 指挥:吕嘉
单簧管:萨宾·梅耶
小提琴:宁峰
演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莫扎特:《狄多的仁慈》序曲、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介绍:在世界音乐史中,莫扎特是独一无二并且永恒的,在本届开幕音乐会中,为符合“完全莫扎特”的系列风格,将为观众打造一个“360度”莫扎特,三位古典乐领域的“大咖”在这场开幕音乐会中相遇。单簧管女神萨宾·梅耶再度献出她的经典曲目—莫扎特的“天鹅之歌”《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在众多中国乐迷心中的小提琴男神宁峰也将献上脍炙人口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两部作品拥有优美的慢乐章,一个曾被用做奥斯卡经典影片《走出非洲》的配乐,被誉为“人类音乐史上最美的旋律”,后者则是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中沁人心脾的一段歌唱。
演出曲目
莫扎特 《狄多的仁慈》序曲,K621
莫扎特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216
中场休息
莫扎特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
二、欧洲嘉兰古乐团巴洛克音乐会(开启“希腊神话之旅”) 2014年5月9日希腊神话之旅:欧洲嘉兰古乐团巴洛克音乐会 指挥/小提琴:法比奥·比昂迪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E小调协奏曲、降B调协奏。介绍:提起“巴洛克”概念的时候,人们普遍理解着它代表了历史、文化、建筑、宫廷、皇室、典雅、高贵,是对“高大上”的另一种解读。相比于频繁来京的其他世界名团,精致古雅的巴洛克风格古乐团却较少现身,很巧的是,本届唯一来自意大利的欧洲嘉兰古乐团,带来了他们对巴洛克严谨作品的理解。另外,能够抓住听众的不多,指挥家法比奥·比昂迪带来了巴洛克乐团的名作,也被耳机发烧友们力推的Hi-Fi级试音曲目,将为观众带来似“高保真”的音响体验。
演出曲目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G大调弦乐交响曲“缪斯合唱团”,RV149
A小调协奏曲,RV357
E小调协奏曲,R279
降B调协奏曲,RV383a
中场休息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歌剧《赫拉克勒斯在铁尔莫东河》序曲,RV710
F大调协奏曲,RV284
D大调协奏曲,RV204
F大调协奏曲,RV291
三、李飚和柏林爱乐打击乐团音乐会 2014年5月10日跨越世纪的节奏:李飚和柏林爱乐打击乐团音乐会演奏:李彪克里斯多费尔·劳瑟 : 《战神之舞》、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巴赫巴洛克组曲》 介绍:打击乐是管弦乐器发展到极致之后,古典音乐里最具发展空间的一个门类。自20世纪以来,现代著名作曲家约为打击乐创作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把打击乐从管弦乐团的最后一排带到舞台最中心,与观众印象中的敲锣打鼓不同,打击乐不仅有节奏,还有悦耳动听的旋律。而打击乐演奏家更是“凤毛麟角”的稀缺人才,他们必须精通“十八般武艺”,甚至要能够驾驭成百上千种不同形制的乐器。在舞台上,他们就像神奇的魔术师,用双手幻化出光怪陆离、千变万化的声音。本场次,参与演奏的艺术家被称为“亚洲打击乐第一人”李飚将与柏林爱乐的重量级打击乐演奏家们,一起为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
演出曲目
克里斯多费尔·劳瑟 : 《战神之舞》
托比亚斯·布罗斯特罗姆 : 《缩小的世界》
杰利·德梅 : 《桌子音乐》
奈杰尔·维斯特莱克 : 《生命的谕示》
三木稔 : 《马林巴圣曲》
中场休息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 《巴赫巴洛克组曲》
斯提夫·莱奇 : 《木块音乐》
阿斯托·皮亚佐拉 : 探戈组曲》
鲁瑟·培克 : 《腾飞》
托马斯·高格 :《盖恩斯伯勒》
四、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2014年5月10日“向大师致敬”: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独奏:吕思清降B大调第26号小提琴奏鸣曲、C小调第7号小提琴奏鸣曲。 介绍:首位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中国演奏家。30年来,吕思清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以及无可比拟的音乐魅力征服了全世界近40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伟大的天才,一位无与伦比的小提琴家”。如今神童蜕变为大师,本届五月音乐节上,吕思清将用他那动人心魄的琴音表达对天才莫扎特、帕格尼尼的惺惺相惜之情,亦是向贝多芬、萨拉萨蒂大师的致敬。
演出曲目
降B大调第26号小提琴奏鸣曲,莫扎特 曲
C小调第7号小提琴奏鸣曲,贝多芬 曲
——中场休息——
前奏与快板,克莱斯勒 曲
无穷动,帕格尼尼 曲
思乡曲,马思聪 曲
哈巴涅拉,萨拉萨蒂 曲
安达卢西亚浪漫曲,萨拉萨蒂 曲
A大调光辉的波兰舞曲,维尼亚夫斯基 曲
五、黄蒙拉与斯洛伐克小交响乐团音乐会(“完全莫扎特”回旋) 2014年5月11日“完全莫扎特·回旋”:黄蒙拉与斯洛伐克小交响乐团音乐会指挥:尼古拉·朱利亚尼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F大调第十三交响曲、
海顿:E小调第44号“悲伤”交响曲 介绍:斯洛伐克小交响乐团便是不折不扣的“黑马”,曾和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比肩成为维也纳音乐节的年度表演乐团,而与其搭档的黄蒙拉则是响当当的琴坛“白马”, 这位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得主近年来亦风头正劲。在本场音乐会中,他将与乐团合奏一首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在三部古典主义交响曲中舞出波西米亚风格的节奏。
演出曲目
博凯里尼:D小调交响曲,作品12号
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
中场休息
莫扎特F大调第十三交响曲,K112
海顿:E小调第44号“悲伤”交响曲
六、德国莱比锡弦乐四重奏音乐会 2014年5月15日“完全莫扎特·灵感”:德国莱比锡弦乐四重奏音乐会第一小提琴:斯特凡·阿兹伯格
第二小提琴:蒂尔曼·布宁
中提琴:伊沃·鲍尔
大提琴:马蒂亚斯·穆斯多夫 C大调第19号弦乐四重奏、介绍:长久以来,德国音响文化一直令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倾倒,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则是其中的佼佼者。莱比锡门德尔松音乐学院的教授大多来自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他们把符合乐团音色的方法以口传身授的方式教给年轻的学生,包括弓法和指法,就像酿酒和烹饪的技法一样,几百年来都不会失传。莱比锡四重奏就是由乐团各声部首席们所组成。
在过去200年中,门德尔松、舒曼等伟大的作曲家都曾与这支乐团的首席合作演奏室内乐。2009年,指挥大师克劳迪奥·阿巴多邀请莱比锡弦乐四重奏组加入琉森节日管弦乐团,使其成为继哈根四重奏后又一支加盟这支“全明星”乐团的四重奏组。
演出曲目
C大调第19号弦乐四重奏“不和谐音”,莫扎特(曲)
C小调第4号弦乐四重奏,贝多芬(曲)
“莫扎特风格的莫扎特”, 施尼特凯(曲)
D大调第3号弦乐四重奏,门德尔松(曲)
七、欧洲双钢琴音乐会 2014年5月16日土耳其进行曲:欧洲双钢琴音乐会 1、G大调演奏慢板和变奏曲 -莫扎特(曲)
2、D大调演奏奏鸣曲(四手联弹)-莫扎特(曲)
-演奏:埃德加·维尔索契、乔治·柴德兹
3、F小调第23演奏奏鸣曲 - 贝多芬(曲)
降A大调第31演奏奏鸣曲- 贝多芬(曲)
4、D大调双演奏奏鸣曲- 贝多芬(曲)
-演奏:埃德加·维尔索契、乔治·柴德兹 介绍:在本场音乐会中,以莫扎特、贝多芬的天才之作为脚本,运用独奏、双钢琴、四手联弹的组合,两位屡获国际殊荣的新锐钢琴家将为观众带来独特的钢琴演奏形式,跳起一段青春洋溢的键盘舞蹈,让观众看完这场音乐会之后都会感慨:钢琴这件庞然大物,原来还能这么玩儿,并且发现到“可爱”之处,弹钢琴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也可以让人大胆“HIGH”起来!
演出曲目
莫扎特: G大调钢琴慢板和变奏曲, KV501
莫扎特: D大调钢琴奏鸣曲,四手联弹, KV381
贝多芬:F小调第23钢琴奏鸣曲, 作品第57号“热情”
中场休息
贝多芬:降A大调第31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10号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V448
八、国王歌手合唱团音乐会(不可思议的“人声管弦乐团”) 2014年5月17日美国金曲薄-国王歌手合唱团音乐会 国王歌手合唱团 介绍:“国王歌手”算是当今的“天王级”合唱团,地位堪比流行乐坛的“披头士”和古典乐界的“三大男高音”,凡是亲眼看过他们演出的人,都会被其魔力般的声音所深深吸引,在他们的音乐会中,重点是就要听他们的和声,虽然只有6个人,但闭上眼睛听到的却是数十人混声合唱外+数十人管弦乐团的声音效果,他们运用双手和口技模拟出了各种惟妙惟肖的音响效果,创造出一个气象万千的声音世界。
合唱团的另一大看点就是难以想象的“超男高音”,即通过特殊的演唱方法使男子的音质变得柔软似女声一般,获得男声中堪称“圣灵之声”的最高音域。
演出曲目
哈罗德·阿伦与乔治·格什温盛典/小可爱/当我坠入爱河/飞越海洋/为我泪流成河/着魔,困惑,不知所措/我可笑的情人/她是一个流浪者/终于/每一次说再见
媒体评论
“他们的音调是如此真实,如此璀璨。”——摘自《华盛顿邮报》
他们真是棒极了,演唱的每一个音符和每一段音节都令人愉悦。”——摘自《泰晤士报》
“国王歌手的表演清晰度高、游刃有余,与观众交流丰富,是无与伦比的杰出。”——摘自《洛杉矶时报》
“他们年轻、有亲和力并且有趣,他们的音乐富有吸引力又容易倾听。”——摘自《华尔街日报》
九、杨雪霏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室内乐音乐会 2014年5月17日杨雪霏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室内乐音乐吉他:杨雪霏
国家大剧院YOUNG四重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意大利小夜曲
D大调吉他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介绍:在杨雪霏的学生时代,就以其高超天赋备受瞩目。当年90岁高龄、双目失明的吉他音乐作曲大师罗德里戈在听完杨雪霏的演奏后动情地说:“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只有14岁的年轻人的演奏”。吉他虽然音色比较迷人,由于音量较小而与乐队之间很难达到平衡,所以在数百年的西方音乐史中,为吉他写作的协奏曲十分稀少。
在当时,贝多芬、柏辽兹等大咖都很喜欢吉他,但因为自己不会演奏吉他,也都没能为吉他谱曲。在这场音乐会中就包含了杨雪霏与“young”弦乐四重奏的原创吉他五重奏作品,以及维瓦尔第D大调吉他协奏曲和杨雪霏亲自改编的巴赫小提琴协奏曲,从型式到曲目都很新颖,值得一看。
演出曲目
D大调吉他协奏曲 维瓦尔第
小提琴协奏曲(改编为吉他与弦乐四重奏) 巴赫
塔兰泰拉舞曲吉他五重奏作品 泰德斯科
D大调第4号吉他五重奏 博凯里尼
十、德国铜管乐团音乐会 2014年5月18日环游世界:德国铜管乐团金色畅想音乐会德国铜管乐团 D大调第二协奏曲
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
歌剧《唐豪瑟》合唱选段
《加勒比海盗》选曲 介绍:十个大男生、30支涵盖小号、长号、法国号、低音号的德国铜管乐团,在2000年千禧年曾经受邀参加“德国莱比锡摇摆巴赫音乐会”。他们吹奏的音色有如黄金一般温润的特质让世界惊艳。而德国铜管乐团不仅古典乐曲超级拿手,也擅长巴西、乌拉圭等桑巴音乐,并且会自己创作属于铜管乐器的特有曲目。花样繁多的曲目和技艺精湛的演奏为乐团奠定了无上的地位。音乐会的一大亮点莫过于小号演奏家马蒂亚斯·霍夫了。任何高难度的技巧在他来说都不在话下,速度快起来甚至连听都来不及听。喜欢铜管音乐的乐迷届时可在音乐会上一睹这位神奇小号手的风采了。
演出曲目
约翰·巴斯顿 D大调第二号协奏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G弦上的咏叹》,BWV1068
焦阿基诺·罗西尼 《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
理查德·瓦格纳 “朝圣者的合唱”,选自歌剧《唐豪瑟》
小约翰·施特劳斯 《雷电波尔卡》
克劳斯·巴德尔特 《加勒比海盗》
十一、《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经典歌剧音乐会 2014年5月18日“完全莫扎特·庆典”《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经典歌剧音乐会艺术家:
林子豪饰 费加罗
杨明玉饰 苏珊娜
王宇航饰 伯爵
叶昆 饰 伯爵夫人 四幕歌剧 介绍: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已经家喻户晓,剧中唱段之优美更令人无法抗拒,著名奥斯卡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和《国王的演讲》都曾以该剧选段作为配乐。歌剧中主人公阿尔维瓦伯爵与罗西娜结婚多年,对婚姻早已心声厌倦,于是打起家中美丽的仆人苏珊娜的主意,而后者正是忠实奴仆费加罗的未婚妻。于是一场平民智斗贵族的大戏就此拉开,费加罗和苏珊娜精心设计“圈套”,让阿尔维瓦伯爵丑态百出,在众人面前蒙羞。最终一对新人不仅喜结连理,更让“出轨未遂”的伯爵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与以往演出不同的是,本次音乐会将以钢琴伴奏的音乐会形式呈现,带领观众走进最经典的唱段进行甄选,一次听过瘾。届时演员还会在舞台上身着戏服,“cosplay”一把剧中角色。
演出曲目
如果你想跳舞
再不要去做情郎
求爱神给我安慰
何处寻觅那美妙的好时光
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
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
美妙的时刻即将来临
十二、美杰三重奏音乐会 2014年5月21日美杰三重奏音乐会小提琴:吕思清
大提琴:秦立巍
钢琴:孙颖迪 G大调第三十九钢琴三重奏( “吉普赛”),海顿(曲)
D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阿伦斯基(曲)
钢琴三重奏 介绍:“三个男人一台戏”,一台活生生的音乐版“男人帮”隆重登台。在本场音乐会中,吕思清、秦立巍、孙颖迪三位知名独奏家将以弓弦与琴键碰撞进行一次男人间的音乐私房话。虽然是清一色的“男人帮”,但美杰三重奏的三位独奏家却分别出生于上世纪60、70和80三个不同年代,使得这次音乐聚会成为了中国三代音乐家之间的交流。弓弦交错间,又将是怎样的“三国时代”呢?
演出曲目
莫扎特:降B大调第三钢琴三重奏
王之一:中国民歌组曲
阿伦斯基:D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
十三、费城交响乐团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室内乐音乐会 2014年5月21日“完全莫扎特·邂逅”:费城交响乐团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室内乐音乐会 费城交响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莫扎特作品:
E小调钢琴小提琴奏鸣
C大调弦乐四重奏
D大调第三十五号交响曲 介绍:2012年费城交响乐团与国家大剧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支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交响乐精英团体便担负起为中国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也出于为了契合本届五月音乐节的“完全莫扎特”的主题,乐团首席演奏家们将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青年艺术家一道,为乐迷献上由“小”及“大”的莫扎特之夜,从奏鸣曲、四重奏到交响曲。走进本场音乐会中聆听,来发现这支百年豪团为中国观众“独家订制”的莫扎特室内乐音乐会到底是什么。
演出曲目
E小调钢琴小提琴奏鸣,莫扎特(曲)
C大调弦乐四重奏,莫扎特(曲)
长笛四重奏,莫扎特(曲)
D大调第三十五号交响曲 ,莫扎特(曲)
十四、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 2014年5月23日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 指挥:雅尼克·涅采-西格英莫扎特作品:
C大调第41号交响曲
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 介绍:以室内乐为主打的五月音乐节首邀大牌交响乐团加盟还真是不常见。不过这次,“老”朋友来大剧院却带来“新”看点,35岁的新生代指挥大师雅尼克·尼采-西格英首次以音乐总监身份率领“费交”访华,看指挥界“少主”能否玩转美利坚百年名团,其意义自然非同一般。曲目方面,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加上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 实属理想配对,朱庇特之箭射中马勒笔下的巨人之心,如此的激情碰撞不听怎成?
演出曲目
莫扎特 降E大调第39号交响曲
马勒 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
十五、“法兰西之夜”朱亦兵大提琴室内乐团音乐会 2014年5月23日法兰西之夜:朱亦兵大提琴室内乐团音乐会大提琴:朱亦兵
朱亦兵大提琴乐团 作品选段:
夜之和谐/雅克琳的眼泪/波列罗舞/卡门等。 介绍:去年的五月音乐节中,朱亦兵曾在演出开场前告诉观众,听完他的音乐会,连石头也能变炒鸡蛋!如果你正襟危坐、适时鼓掌,这绝不是朱亦兵的音乐会;他大胆地抛掉古典乐的严肃外衣,允许观众疯狂喝彩,没错,这才是朱亦兵的风格,他的乐团是国内最具活力的大提琴重奏组合,决心把西洋不易消化的“交响美食”打造成国内可口的“满汉全席”的朱亦兵,这一餐,为观众带来的又是一场“不可思议”!
演出曲目
《雅克琳的眼泪》,艾森巴赫(曲)
《梦后》,弗雷(曲)
《天鹅》,圣桑(曲)
《巴黎组曲》,依贝尔(曲)
《卡门随想曲》,比才(曲)
十六、“完全莫扎特·致敬”陈萨与伦敦莫扎特乐团音乐会 2014年5月24日闭幕音乐会:“完全莫扎特·致敬” 陈萨与伦敦莫扎特乐团音乐会指挥:赫拉德·戈斯坦
钢琴:陈萨
伦敦莫扎特室内乐团 莫扎特作品:
《费加罗婚礼》序曲
钢琴协奏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A大调第二十九交响曲 介绍:来自伦敦的乐团在北京向来有人缘,伦敦交响、伦敦爱乐都是常客,此番以作曲家命名的伦敦莫扎特乐团将奏响“完全莫扎特”系列的最后强音,钢琴家陈萨也将与乐团强强联手倾情献奏。在欣赏了三周莫扎特的乐迷们,再听到那首旋律一出就能跟着哼唱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时,可要适当按捺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哦。
演出曲目
莫扎特:《费加罗婚礼》序曲
莫扎特 钢琴协奏曲
----中场休息----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
莫扎特:A大调第二十九交响曲
十七、“午夜玫瑰”之时光流逝:罗比·拉卡托斯小提琴与他的乐队爵士音乐会 2014年5月24日“午夜玫瑰”之时光流逝:罗比·拉卡托斯与他的乐队爵士小提琴音乐会小提琴:罗比·拉卡托斯
扬琴:耶诺·利兹特斯
钢琴:卡尔曼·査
吉他:拉斯洛·巴洛格
低音提琴:拉兹洛·科索罗兹·米利
第二小提琴:拉斯洛·博尼
罗比·拉卡托斯和他的乐队 1、音乐会曲目:
《新联盟》、《向梅纽因致敬》、《云上的日子/屋顶上的小提琴手》、《浓情巧克力》、《美国往事》、《穿黑靴的高个金发男士》、《魅惑节奏》、《卡林卡》、《钦巴龙独奏》
2、冷餐会曲目:
《米默莎》、《巴钦餐馆的卖花小孩》、《云雀/迷人的双眸》、《飞炫的手指》 介绍:顶级小提琴家中的“绝世奇葩”,当仁不让的“吉普赛小提琴之王”,由于罗比·拉卡托斯的出现,今年的“午夜玫瑰”音乐会无疑将成为“五月音乐节”历史上最值得期待的一个夜晚。15年前,正是这位续着小胡子的弓弦奇才,激发出了北京乐迷从未释放出的狂野激情,其逆天般地演奏甚至让专业小提琴手看过演出后,纷纷痛下“砸琴改行”的决心。如今拉卡托斯卷土重来,在这个天使与魔鬼碰撞的玫瑰色夜晚,丢掉对小提琴的所有认识,奔赴这难以预料的音乐狂欢节吧!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送给美国的。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在1886年赠送给美国的独立100周年礼物,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也是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象征,表达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
1874年法国造像工程开工,1876年在庆祝独立100周年博览会上展出,引起一场轰动。不久,美国国会便通过决议,正式批准总统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请求,同时确定贝德罗岛为建立女神像的地点。
1884年自由女神完全竣工,前后历时十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宣布赠送给美国。
扩展资料:
自由女神像脸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源自雕塑家巴特勒迪的母亲,另一种说法是源自巴托尔迪的妻子。
巴托尔迪在一次婚礼上同一位名叫让娜的姑娘邂逅,让娜长得美丽端庄,仪态万方。巴托尔迪认为让她来为“照亮全球的”自由女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称的,让娜欣然允诺。在雕塑过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终于结为夫妻。
雕像高46米,加基座为92米,重达225吨,是金属铸造。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由建筑师维雷勃杜克和后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界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制作。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以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
——自由女神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