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北京俗语谚语合集

关于老北京俗语谚语合集,第1张

 恭王府位于北京的风水宝地什刹海地区,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99间半”之称的后罩楼拦腰将之隔为府邸和花园,府邸堂皇庄重,花园优美繁华。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北京的俗语合集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的俗语合集1

 开瓶儿的二锅头---冲劲儿足。二锅头是北京特产高度清香型白酒,喝二锅头就像喝豆汁一样,是体现北京韵味的一种表现。喝的时候多配以凉菜,如:花生米、高碑店豆腐丝、酱牛肉、拍黄瓜等。在品尝老北京小吃,比如卤煮火烧,爆肚,白水羊头的时候,食客也常常一起饮用二锅头来助兴提味。并且,在冬天吃饺子时,配以二锅头是最常见的搭配方式,有俗语道:“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二锅头入口热辣,谓之“有冲劲儿”。比喻为人做事有闯劲儿,泼辣,敢作敢为。

 老太太喝豆汁儿---好稀(喜)。豆汁儿乃北京特色小吃中最具地方色彩者,能否喝豆汁儿可谓判断老北京儿的标志。根据文字记载有300年的历史。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进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老北京人爱喝豆汁,或者直接买来生豆汁回家自己熬,一般冬天都这么喝;或者是到庙会和街头的豆汁摊儿上去喝,一般夏天这么喝。谐音比喻个人喜好某件事情或某个物件,别人干涉不着。

 艾窝窝打金钱眼---蔫有准儿。京城道教名刹白云观有窝风桥,桥洞内悬挂一个巨大铜钱,钱眼中有一小钟,游人用小铜钱打大铜钱,击中小钟的会发出清脆响声,寓意好运。艾窝窝是老北京清真风味小吃。曾有诗云“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它的特点就是色泽洁白如霜,质地细腻柔韧,馅心松散甜香。同样切糕也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老北京清真风味小吃,特别是到了年节,切糕一定是老百姓必吃的食物,主要是为了取个吉利,因为切糕有“年年高”之意。用艾窝窝打金钱眼当然不会有声。比喻办事情心中有数,不是声张,稳妥的人。

 窝头翻个---现了大眼。窝窝头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它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大个儿的有半斤来重,小的也有二、三两。窝窝头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慈禧西逃饿坏了,吃了窝头觉得美味无比,回京后御膳房御厨制作了栗子面窝头,从此点心谱中又增添了一品小窝窝头。如果您把窝头翻个,就显现出圆眼儿了。比喻想出风头反而出丑的人。

 北京的俗语合集2

 吃了烤肉到卢沟---宛(晚)来宛(晚)走。北京人提到烤肉,必提及“南宛北季”。“南宛”即是烤肉宛。数烤肉宛的字号最老,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至今已有320多年历史。烤肉宛的烤牛肉,溢油,荡香,鲜嫩有“赛豆腐”的美称。宛平城位于卢沟桥畔,谐音比喻来得晚走的也应该晚。

 六必居的抹布---甜酸苦辣全尝过。六必居店堂里悬挂的“六必居”金字大匾,出自明朝首辅严嵩之手。此匾虽数遭劫难,仍保存完好,现已成为稀世珍品。“六必”在生产操作工艺上可以解释为:用料必须上等,下料必须如实,制作过程必须清洁,火候必须掌握适当,设备必须优良,泉水必须纯香。六必居最出名的是它的酱菜,它也是北京酱园中历史最久、声誉最显著的一家。其抹布当然是擦抹过各种味道,比喻饱经风霜,经历坎坷,见多识广。

 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侯。砂锅居,正名和顺居,始建于清朝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原址在西单缸瓦市义达里清代定王府更房临街之处。主打砂锅系列,其中砂锅白肉是招牌菜,是目前北京规模最大的主管砂锅菜肴的中华老字号。以其特有的烧、扒、白煮等手法将猪肉类精粹烹于一延,赢得“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过去每天只做一口猪,经常是午间就卖完了,过午才来只能等明天了,比喻办事情要赶早,不能耽误时间。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小葱拌豆腐是北京人春夏常吃的一道家常菜,葱茎色白,葱叶色青,豆腐色白,拌之即呈一青二白。“青”与“清”同音,于是指“清白”、“清楚”等意用之。

 北京的俗语合集3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了。豆腐可是北京人喜爱的美食,老北京的豆腐制品品种繁多,有的还成为具有北京特色的北京豆制品,如豆浆、老豆腐、冻豆腐、豆腐干、豆腐熏干、白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豆腐泡、炸三角、酱豆腐、臭豆腐等,还有豆汁、麻豆腐、血豆腐……几百年来,老北京民间有无数个制作豆腐的作坊,简称豆腐坊。由此而形成的有关豆腐的地名有十几个,豆腐胡同、麻豆腐胡同、豆腐池胡同、豆腐巷、大豆腐巷等。马尾丝细而坚韧,穿入豆腐,怎能提起来呢!于是用以表示某人、事、物没法提了。

 冻豆腐---没法拌。冬天,老北京人家的看家菜是大白菜和冻豆腐,冻豆腐特别受北京人的喜爱,什么时候想吃用凉水拔化了用它熬白菜、炖肉、鱼汤豆腐、涮锅子都行,用筷子夹起一块冻豆腐您先得慢慢的吸食豆腐蜂窝里的汤汁那味道美极了,而且冻豆腐嚼起来劲道好吃。冻豆腐不能拌着吃,“拌”与“办”同音,指事情没办法而言。

 炒葱---瘪啦。说起炒葱,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葱爆羊肉,北京人会吃 ,用火锅剩下的羊肉片做这道菜再合适不过了。羊肉配葱入菜,吃起来鲜香,不失为寒冬饮食的一项好选择。葱加热一炒,就瘪。于是借以说人窘了、困住了等意思。

 奶茶铺的炕---窄长。满族先世原无奶食之习。后来谛构满族共同体时将许多蒙古族人编入满洲旗,随着收来的蒙古族人日多,以后又编成蒙古八旗。自此,满、蒙古二族人共同生产和生活,满族人学会了吃奶茶。满蒙旗人入关后,北京商界为应旗人生活之需,有人在街上开设奶茶铺,售奶和奶制品。奶茶铺店堂狭窄,只可顺窗搭一窄长的炕,宽度只容一人坐,长度则可同时列坐十数人或更多。于是奶茶铺的炕就以狭窄而长为突出的特征。奶茶铺的窄长炕,给北京人极为深刻的印象,认为以此比喻物体太窄而无宽是最恰当的,于是形成了这句老北京 歇后语 。北京最后一家关闭的奶茶铺是西城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南的“香薷轩”,停业于1940年。“喝!这倒好!奶茶铺的炕啊!”意思是讥讽这个东西过于窄长。

相关 文章 :

1 经典北京俗语大全

2 民间的俗语谚语大全精选90条

3 关于吃的俗语谚语

4 关于孝亲敬老的经典俗语谚语

5 经典名著里的俗语谚语精选70条

6 邻里互助相关的谚语俗语集锦

歇后语是一种源于唐代的特殊语言形式,是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短小风趣的语句。它一般将一句话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比喻,第二部分是解释,歇后语常常只说前半截儿,后半截儿一般靠人们领会和猜想,就类似于谜语一般,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以及凝练的语言得以流传至今,反映出了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的文化和智慧,以及一些令人深思的道理。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是在日常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打趣的一种形式,在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天气状况、生产状况、风俗习惯等原因,不同地域也会有不同的歇后语,这其中,北京人的歇后语是历史比较久的一种歇后语,北京人的歇后语大都源自于老北京,是在老北京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中,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反映了老北京人民的智慧和乐趣,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北京的生活环境。

北京人的歇后语很多,比如老太太追电车——您先别吹。这是因为在老北京电车售票员的脖子上一般都会挂一个勺子,乘全部上车过后,售票员就会吹响哨子提醒司机可以开车了,而老太太步履比较慢,所以在追电车时就会让售票员先别吹哨子,因此就有了这一个歇后语。还有兔儿爷掏耳朵——挖了泥儿了。这是因为在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中有一个叫做“兔儿爷”的手工艺品,是因为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在民间常常会传说嫦娥抱着玉兔,然后民间将玉兔形象化、具体化用泥巴捏成工艺制品,就形成了如今的“兔儿爷”,在现在,兔儿爷已经成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除这些以外,关于北京人的歇后语还有很多很多,都反映了老北京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歇后语回到老北京,与老北京人一同品味老北京的生活,与老北京人一起感受北京弄堂的氛围,听一听大街上商贩的吆喝声。

早年头儿的剃头匠,都是走街窜巷兜揽生意。有两种剃头匠:

1,身上背一个工具袋子,一手里拿一个叫做 “唤头” 的钢制 “音叉” ,另一只手用一根短钢筋拨动,发出单调的 “嗡嗡声” ,人们就知道剃头的师傅来了。一般是进到顾客家里给理发,剃头匠用顾客家中的热水、肥皂。出现了电推子后,还用顾客家的电。

2,挑一个 “剃头挑子” 。一头是一个小小的煤炉,炉子上坐着一个铜脸盆儿;另一头儿是一个四条腿的 “撇脚凳子”,有三个格儿的抽屉,放着工具。顾客就坐在这个凳子上理发。

所以有 “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的歇后语。比喻单方面的热情,对方却是不兜揽,没兴趣。

不只是北京,别的地方也这么说。

北京俗语里“叫了王承恩了”,您可知道什么意思?

 这是一句很有年头的北京俗语,叫了王承恩了。

 那么这个王承恩是何许人也?

 王承恩(?—1644年),明末宦官,属太监曹化淳名下,累官司礼秉笔太监。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因李自成军队打进北京,崇祯身边最后就只有王承恩跟随。崇祯帝朱由检在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中午,李自成进入皇宫,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崇祯尸体在树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发现,被停放在东华门外,装入柳木棺内。李自成命令于四月四日埋葬崇祯。

 承恩后为清朝康熙皇帝所称颂,曾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竖碑立传。

 王承恩此人不阴不阳、忠奸难辨;既护崇祯即位,带陈圆圆进宫,打击周延儒。承恩一生忠于崇祯皇帝,但也心狠手辣,坏事做绝。户部尚书周延儒曾向崇祯进言,认为王承恩的权势过大,是另一个魏忠贤。

 这句俗语的正解是:

 这是来源北京的一句歇后语。北京歇后语:崇祯上吊——叫了王承恩。

 “我可叫王承恩了”的意思就是:我可没有办法了。这句话的来源有两种:一说来源于明末国库空虚,太监王承恩代表朝廷向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去索捐,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向王承恩纷纷叫苦哭穷;一说来源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前喊王承恩:可怎么办?

 北京话有句类似的话就是:要了盒儿钱了。

 北京话还有一歇后语:叫了王承恩—没辙了。当时崇祯出北门上景山,身边的人都跑光了,只有一个王承恩跟他上了景山自缢,后来老百姓就拿叫了王承恩来形容没辙了。

 每次听京剧《煤山恨》有句念白,“王承恩!”。听到这句心里总感觉好像是听到“叫了王承恩了啊!”

 有人评价:亡国之君也是君,红漆棺木装殓了崇祯,黑漆棺木装殓了皇后,簿皮棺材装殓王承恩。同死命不同价,主子是主子,奴才是奴才。

 现实中尽量别说这句话。真实没辙了,才用上这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886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