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

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第1张

   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

 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1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辽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辽政办〔2019〕42号)《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锦州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锦政办〔20xx〕3号)要求及市领导批示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我市饶阳河流域和大小凌河流域生态建设,加强生态封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巩固我市饶阳河支流、大小凌河等河流12万亩自然封育成果,在下一轮土地承包期结束前,确保现有封育区继续实施生态封育,开展好复核工作,确保生态封育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全面畅通防洪生态廊道,使水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趋势,实现岸绿、水清、鱼游,初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各有关乡镇、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推进退田还河,恢复蓄洪空间、行洪通道和生态空间。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自然封育原则。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形成大尺度的生态廊道。

 (二)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结合实际,统筹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兼顾历史与现实,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坚持绿色生态原则。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有利于行洪、水质净化、生态恢复为着力点,打造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

 三、责任分工

 生态封育工作由有关乡镇承担主体责任,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指导和监督。

 (一)市财政局负责生态封育资金拨付、使用指导和监督。

 (二)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对生态封育土地权属调查、面积核查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对集体土地经营、土地流转进行指导和监督。

 (四)市林业和草原局负责对林地权属管理、林木移出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五)市公安局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为生态封育提供保障。

 (六)市水利局、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对河道管理范围内有关事务统筹协调。

 四、20xx年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成立生态封育领导小组。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水利局局长任常务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凌海市生态封育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生态封育的协调指导、组织推进等工作。

 第二阶段,开展摸底核查。有关乡镇要结合“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认真核查封育土地面积、类型、权属并登记造册。同时,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局将生态封育地块位置和面积一并绘制成图,并报送锦州市有关部门审核。

 第三阶段,实施生态封育。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处理好土地问题。与国有土地使用者和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户签订生态封育土地协议。封育土地上的坑塘、林地、大棚、居民住宅及其他构筑物等清理完毕后,土地按照生态封育政策开展封育工作。

 第四阶段,建立生态封育档案。生态封育档案由市水利局、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建立并管理,做到户有协议、村有台账、乡有合同、市有档案,并上报锦州市水利局备案。

 第五阶段,工作检查验收。由领导小组负责生态封育工作验收,总结经验做法,查找分析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果报锦州市水利局。

 五、工作要求

 按辽宁省有关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资金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制度保障,强化监督考核,按任务时间、节点要求切实做好生态封育工作。

 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2

 一、起草背景及必要性

 创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辽河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决策部署,根据《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辽河流域综合治理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厅秘发〔2019〕18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辽政办〔2019〕42)要求、《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盘锦市辽河流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盘政办〔20xx〕4号),进一步推进辽河流域生态建设、继续实施辽河、大凌河等河流退田还河生态封育(以下简称“生态封育”)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结构及内容

 《生态封育》共七部分,对我县辽河干流、大凌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作出了全面具体安排。

 (一)目标任务

 1巩固我县境域内辽河系已封育31003万亩(含建东外环占用陈家镇、吴家镇的滩地封育面积0036935万亩)、大凌河已封育0486417万亩成果生态封育边界的确认工作。现有封育区继续实施生态封育至下一轮土地承包期结束,并做好复核工作,确保生态封育政策精准落实到位。

 2对辽河干流未封育面积2849773万亩(旱田)(沙岭镇集体耕地1505万亩、坝墙子镇集体耕地0195473万亩、吴家镇集体耕地033万亩、陈家镇集体耕地08193万亩)进行封育。除水田、护堤林、防风固沙林(含纳入到辽河整治范围内的坑塘、林地、大棚、居民住宅及其他构建物)以外的河滩地实施生态封育至下一轮土地承包期结束,全面畅通防洪生态廊道,使水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趋势,初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3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相关工作要求,沙岭镇、坝墙子镇、吴家镇、陈家镇、东郭街道政府要积极推进退田还河和江河尾闾空间、河道侵占整治工作,恢复蓄洪空间、行洪通道和生态空间。

 二、工作原则

 1分级负责原则

 2行业分工与协作相结合原则

 3自然封育与人工干预相结合原则

 4统筹兼顾原则

 5绿色生态原则

 三、封育范围及生态保护设施

 (一)辽河干流

 辽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除水田、护堤林、防风固沙林外(含纳入到辽河整治范围内的坑塘、林地、大棚、居民住宅及其他构建物)河滩地,全部实现生态封育。全线封育河长4222公里,封育面积约58813万亩(含建东外环占用陈家镇、吴家镇滩地封育面积0036935万亩)。其中左岸沙岭段封育宽度堤段长167 公里,封育面积2946万亩;坝墙子段封育宽度堤段长5654公里,封育面积0402078万亩;吴家段封育宽度堤段长12416公里,封育面积096万亩;陈家段封育宽度堤段长745公里,封育面积13863万亩。

 辽河左岸吴家镇、右岸陈家镇两堤之间油田占地管理段,要尊重地方政府的管理要求,做好界限划分工作,位置面积上图。

 设置围栏4222公里,围栏外开挖深、宽均不少于1米的防护沟;每个道口设置(120815)米的警示牌2个,共计82个;迎、背水堤坡及护堤地每隔700米处打1道防火隔离带(5030)米,共计106道;封育区内滩地及巡护路两侧每隔800米处需打防火隔离带(35050)米,共计37道。

 (二)大凌河

 大凌河东郭街道段封育宽度堤段长61公里,封育面积0486417万亩(其中含东郭苇场封育面积0234517万亩)。

 设置围栏61公里,围栏外开挖深、宽均不少于1米的防护沟;每个道口设置(120815)米的警示牌2个,共计8个,迎、背水堤坡及护堤地每隔700米处打1道防火隔离带(5030)米,共计16道;封育区内滩地及巡护路两侧每隔800米需要打防火隔离带(35050)米,共计8道。

 四、责任分工

 (一)县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组织机构、细化实施方案、发布公告、组织公示,召集、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封育,负责本级所承担封育防护资金的筹措。同时充分发挥各级河长的作用,协调解决封育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做好对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的督导、考核、激励和问责工作。

 (二)沿河沙岭镇、坝墙子镇、吴家镇、陈家镇、东郭街道政府承担本次河道生态封育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河道封育的具体实施工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确认辖区内封育对象、范围、土地类别,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县财政局负责封育资金筹措、拨付及使用指导和监督。

 (四)县宣传部门负责组织和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平台等媒介,广泛宣传加强生态建设及开展河道生态封育工作的重要性,及时播放、报道生态封育典型,曝光阻碍封育实施和破坏封育成果的违法行为。

 (五)县自然资源局负责封育区土地性质、权属调查、面积核查,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确定河流封育外边线坐标与封育区土地租用有关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政策把关工作。

 (六)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对集体土地经营、土地流转进行指导和监督。

 (七)县林湿局负责对林地权属管理、林木移出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八)县公安局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为封育工作提供保障。

 (九)县司法局提供相关政策法律咨询或法律服务工作;负责相关公益诉讼和案件审理。

 (十)县水利局负责河道管理范围内相关事务的统筹协调。

 五、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编制实施方案。县政府成立盘山县辽河干流、大凌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领导机构,组织编制《盘山县辽河干流、大凌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沙岭镇、坝墙子镇、吴家镇、陈家镇、东郭街道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职责、任务,确定封育对象、范围,结合当地实际,成立工作组织机构、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报县政府备案。

 完成时限:20xx年1月18日

 第二阶段:开展宣传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政府工作部署,要发布公告停止在辽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审批建设各种基础设施;不得发放营业执照、许可等证照;不得侵占、买卖或者改变承包转让辽河干流河道的土地;禁止改变土地利用现状、不得抢栽、抢种各种苗木,除现有水田以外,停止一切耕种行为;辽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所涉及的镇和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严格执法担责。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干扰工作,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完成时限:20xx年2月19日

 第三阶段:开展摸底调查。沙岭镇、坝墙子镇、吴家镇、陈家镇、东郭街年道政府以各行政村为单元开展入户详查,现有封育区土地性质、封育面月积、封育范围、封育期限等复核工作,并重新登记造册,存档备案。同时要结合“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认真核查新封育区土地面积、类型、权属等信息、登记造册,将封育区土地面积、类型、权属等信息落实到图上(区分新封育和原有封育区域)。

 完成时限:20xx年2月20日

 第四阶段:公示宣传阶段。沙岭镇、坝墙子镇、吴家镇、陈家镇、东郭街道政府以村为单元依据摸底核查的结果,对纳入本次封育范围的滩地面积、类型、权属、征收(租用)方案、补偿标准进行公示。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当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其中,征收镇(街道)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镇(街道)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公告期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镇(街道)对公示过程要形成书面报告(该书面报告要归入本次生态封育工作档案)。

 完成时限:20xx 年 3 月20日。

 第五阶段:租用协议签订。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对于国有土地一次性征收,补助标准为 300 元/亩;对于集体土地,由相关部门与村民委员会或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户签订封育土地租用协议,期限到下一轮土地承包期结束,封育补偿金为 600 元/亩·年,封育补偿金一年一付。封育区内如涉及基本农田问题依法依规解决。涉及到纳入辽河干流整治的坑塘、林地、大棚、居民住宅及其他构建物不在封育补助范围内,其它土地按照封育政策执行。堤防迎水、背水侧护堤地及护堤、护岸林木所占区域,不在封育补偿范围内。

 完成时限:20xx年4月20日

 第六阶段:建立封育档案。生态封育档案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并管理。做到户有协议、村有台账、镇(街道)有合同、县有档案、市有备案、省有数据。

 完成时限:20xx年5月20日

 第七阶段:资金发放阶段。按政务公开要求,补助对象全部实行实名制登记造册管理。财政部门要及时筹措、拨付和管理封育补助资金,补助资金涉及农户个人的,全部纳入财政惠农资金“一卡通”发放和管理;实行补助资金发放报告制度。

 国有土地(开荒地) 一次性补偿300 元/亩;集体土地补偿金为 600 元/亩·年,一年一付。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将资金到户情况要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完成时限:20xx年5月20日

 第八阶段:自查自检阶段。完成对本辖区内封育工作的自查自检,总结经验做法,查找分析问题及整改措施,并对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果形成 自查报告 ,并封存档案,等待省市县验收。

 完成时限:20xx 年 5月 25 日。

 六、资金补助政策

 本次封育拟对封育区内所有耕地、林地(水田、护堤林、

 防风固沙林,纳入到辽河干流整治的坑塘、林地、大棚、居民住宅及其他构建物除外)等进行租用,根据土地性质继续按照原有政策执行生态封育区资金补助。补助标准:国有土地(开荒地)一次性补偿 300 元/亩;集体土地 600 元/亩·年(其中林地待林木移出封育区后予以补助、集体土地由县自然资源局提供有效证据为依据),补偿金一年一付。封育资金由省、市分别按照80%和20%比例承担,封育防护安全措施费用由县政府解决。

 七、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

 2严格资金管理。

 3加强宣传教育。

 4完善制度保障。

 5加强监督考核。

 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3

 辽宁省近日就辽河流域生态修复及保护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辽河流域退田还河生态封育和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前期等重点工作。

 据了解,辽河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一段时间以来,辽河流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辽宁省重点治理的27条重污染河流,20条在辽河流域;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70条黑臭水体,辽河流域有45条。

 此次会议决定,20xx年起辽宁省全面实施辽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落实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总方针,在辽河干流实施全面封育,20xx年春对辽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除水田、护堤林、防风固沙林以外的50多万亩河滩地实施生态封育;在已有辽河干流封育基础上,将新增封育范围纳入全面封育;针对当前生态封育巡查管护力量不足等问题,开展自查自纠、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管理,解决好遗留问题。

 

一直以来长江经济带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长江我们可以让沿海城市来带动内陆沿江城市的发展,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长江经济带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沿江城市的发展,如今的长江流域沿江城市很多都已经成为了高度发达的城市。

上海自不用说,因为地理地势的原因,上海是我们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城市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如今的上海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甚至可以说上海是全世界都非常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当然首先发展起来的上海也没有忘记内陆的兄弟省份,在长江经济带的推动之下,上海带领着众多沿海城市高速的发展,效果显然相当不菲。

在长江经济带的带动之下,如今长江沿岸的几大省会城市除上海外几乎都已经步入了新一线的行列,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如今的重庆已经成为了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成渝经济圈更是带动了无数人民致富,贵州、云南等地也都在成渝经济圈的带动之下逐渐繁荣。如今武汉也已经成为了中国中部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武汉的高速发展更是辐射到了周边的众多地区。当然南京也毫不示弱,南京本就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在长江经济带的推动之下发展更是更进一步,成为了中国东南部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可以说长江经济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沿江城市的高速发展。

国家的经济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人民的日子自然也会越来越精彩,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城市一步一步变得富强,我的心中也是无比的感慨,这样的发展还在继续,我们的未来还会变得更好,继续加油吧!

王小钟

编者按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大支流,藏语称为碌曲,意为龙水或神水。洮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之地,拥有灿烂辉煌的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等。

王小钟出生于甘南藏地。2019年10月,作为第一书记兼帮扶队队长的他在卓尼县刀告乡龙多村开启了长达两年的驻村工作。正是在驻村期间,他发现对故土的理解有了越来越多的偏差,甚至有了莫名其妙的远离和逃避。于是怀着对故土深沉的热爱,他开启了一场寻找洮河源头的旅程,并在行走中观察洮河两岸村寨人家的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

洮河沿岸生活着的人们,或于青藏高海拔的天地里放牧,或在黄土堆中躬身劳作,千百年来守护着河流,坚守着信念。而同时,也朝着连自己都不可预知的方向前进——牧业因为草场的不断缩小而收入锐减,农业收入微薄,传统的种植被人们放弃,手工业更是萎缩,甚至消失。土地变得复杂起来,而根本是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变得复杂起来了,这些改变无法逃避,也无力解决。

“我不能因为病毒的侵扰而放弃对土地的热爱,也不能因为洮河沿岸不断失去的文化和传统,而放弃对河流的追寻。”作者王小钟在书中写道。或许先民创造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在不断逝去,但河流并没有逝去,它依然浩浩荡荡,一如既往地直奔目的地。

经出版社授权,本文摘录书中若干章节,作者在永靖县观看了洮河与黄河入汇,又探访了当地因洮河而兴的农家乐。随着 旅游 业的发展,人们生活富裕起来的同时,传统手工艺和民俗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洮河源笔记》,王小忠 著;2021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永靖县城,沿东行七八公里,过黄河至南端,再沿一条盘山公路行至龙夏寺,便可到龙汇山了。龙汇山背靠刘家峡水电站,四处山环水抱,悬壁峭立,树木郁葱,峡谷幽长。黄河之水静卧峡谷之中,碧绿如玉,温润可人。东南浅谷之处,高家山与雾宿山碰头,洮河与黄河汇合,两山之势似巨龙腾飞,两河之水如二龙戏珠,其景观实为罕见。

洮河是黄河上游右岸的一条大支流,东以鸟鼠山、马衔山、渭河、祖厉河分水,西以扎尕梁与大夏河为界,北邻黄河干流,南以西秦岭迭山与白龙江为界,全长六百七十多公里,流域面积二万五千多平方公里。在黄河各支流中,洮河年径流量仅次于渭河。洮河的支流很多,它们散流于各地,且流且汇聚。洮河流域南侧为降雨丰富、植被完好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草原,北侧为干旱少雨且水土流失严重的陇西黄土高原。南端河流清澈见底,流经黄土高原之后却变得十分浑浊。上游那种水清见底、河道稳定、水流平稳的态势也消弭于无形了。

洮河上游风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

黄河静卧在刘家峡水库,波纹层层,金光闪动,水绿得如茵,蓝得似宝,绿蓝交汇处,让人记起“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来。洮河之水悄然汇入,却显得格格不入了,不过洮河算是找到了大家庭。洮河在这里不再是小家碧玉,也不是大家闺秀,而是一股浑浊的黄泥汤。相汇处,像把一桶黄油倒入一摊碧水中,像两种难以调和的颜料。这两种难以调和的颜料经千回百转,反复糅合、渗透,于峡谷中漂流,最后才不见了浑浊,于盛大之水库中完全融为一体。

在刘家峡水库可以看到洮河与黄河入汇“泾渭分明”的奇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视觉中国 图

为看洮河与黄河的入汇,我辗转许多路程。十年前的永靖县与今天的永靖县不可同日而语,它的变化令人不辨东西,也找不到南北。洮河汇入黄河是河流发育的自然规律,它给予我们生存保障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极大的福利,民生得到改善,河流的价值也得到空前的发挥。

太极岛在盐锅峡上游,黄河一向东流,桀骜不驯,出刘家峡后便奇迹般地形成“S”形大转弯,然后又蜿蜒西去,这个很大的“S”在盐锅峡前蓄久成湖,状如太极。祖国的土地上,像太极岛一样的自然景观便不值一提了。然而,太极岛却赐予永靖人民无尽的福利,四周之村也利用此地之美名,兴建农家乐。

太极岛在祖国大好河山中,有点徒有虚名,而太极岛附近的农家乐却货真价实。农家乐集中在永靖县枣园新村,那里不但风光优美,而且还是永靖红枣的出产基地,枣园红枣个大、色艳、皮薄、肉厚,畅销省内外。

沿十年前模糊的记忆,我还是找到了那个地方。早些年的枣园新村大部分为仿古砖木结构,加以精美的临夏砖雕为烘托,很具地方民族艺术之特色。可短短十年,这里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古旧建筑基本与各大景区的现代建筑趋于一致了。欣慰的是枣林还在,且林荫蔽日,香满枝头。

永靖红枣 资料图

除此之外,便是 美食 了。这里的农家乐竭力打造的是洮河鲤鱼。为洮河鲤鱼,我几乎挨个打问十年前我曾到过的那处农家乐。总算是找到了,然而十年光阴下,早已物是人非,原本年轻漂亮的老板娘早已肌肤松弛,但她那毫不示弱、争强好胜的性格一点都没变。鱼只有她家的好,饭只有她家的香,枣只有她家的甜。她家原有的老院子也没有变,那套完整的四合院被枣园包围着,从外面很难目睹其全貌。只是以前的外院有所变动,枣树挖掉了不少,而且多出了好几间具备现代流行样式的餐厅。

十月天,永靖还不算凉。餐厅里除了桌子、沙发、音响和电视,还有一个生铁炉子。炉火正旺,使人倍感温暖。一排枣树站在门口,端正的树干直入云霄,而调皮的斜枝偏偏垂于餐厅门口,枣早被打光了。满地都是,但都裂开了皮,倒是可惜了那些皮薄肉厚的枣子。老板娘早认不出我来,但她和十年前一样,给我介绍所有菜单上的 美食 。说到鱼,更是油嘴滑舌。是的,要吃鱼。常居洮河岸边,最珍贵的金片鱼和石花鱼也吃过不少,鲤鱼是看不上的,然而到这里,却又分外想吃。最为常见的洮河鲤鱼在这里能卖到天价。天价的东西都是好的吗?很多时候,我们的确难以说服自己扭变了的心理,也是因为这种扭变的心理作怪,一生之中,亏待了不少肠胃,附和了不少生意人的损招。

洮河鲤鱼在刘家峡水库区显得尤为珍贵,这是没有道理的,可生意人却能说出你无法驳倒的一大堆道理来。还好,多年前的味道依然还在,枣子也吃了不少。洮河鲤鱼翻山越岭,在黄泥汤中连打带爬,被我们吃掉,到底还是不幸啊。然而,但凡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灵,都无力逃出自然固有的食物链法则。

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博峪村里的农家乐,当地人在为客人打酥油。视觉中国 图

洮河是一条与华夏文明起源关系十分紧密的河流,它跌跌爬爬,跨越了两大高原,既有农耕文明的传承,也经历着游牧文化的变迁。

洮河过黄土高原后,从高处一下跌进平缓河谷的盆地之中,气候也由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低气温、太阳辐射强、地域差异大的高原山地气候一下转入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它狂放的秉性也有了很大的改观。青藏高原多为草地和森林,宜于放牧和狩猎。到黄土高原后,因其气候和环境更利于农业发展,因而中游地带的洮河流域是农耕和人类密集地。若要追其渊薮,大概到几千年前了。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的核心地带就在洮河中游,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就在这里出土。马家窑文化和寺洼文化的出现,足以证明洮河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地位。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旋纹彩陶鼓”,是迄今为止发现时代较早的打击乐器。 视觉中国 图

洮河径流之处因地域的不同,伴随而至的是物产的不同和人情风俗的各异。物产亘古不变,风俗的演变却随着 社会 化的进程而不断变化。

我去洮河中下游的洮砚镇,是因为我曾托镇上的洮砚匠人刻了一方洮砚。洮砚石是从离洮砚镇十里开外的喇嘛崖捡来的,其石方正,纹理清晰,碧绿如玉。九甸峡工程启动之后,这一段恰好成为库区,大量农田被淹没,人家均已搬迁,盛产优质洮砚石的喇嘛崖也被葬于水底。喇嘛崖被淹之后,一石难求,就连不是出自喇嘛崖的洮砚石也身价大增。我所捡之石,的确具备一流的石质和水纹,是喇嘛崖的老坑石无疑,只可惜有点小了。

朋友弄文舞墨,并非无砚而不成字。洮砚石自唐代成名,一直都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拥有的宝贝。答应过朋友要送一件礼物,那块大如手掌的洮砚石再好不过了。

洮河石砚,过去一直都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拥有的宝贝。 视觉中国 图

洮砚镇居洮河之滨,偏居山底,交通不便,却集中了雕刻洮砚的大小匠人。从喇嘛崖回来,我怀揣宝贝,便走进了一家挂有雕刻洮砚牌子的人家里。匠人四十开外,神情和睦,语言客套。院子不大,除了堆放的洮砚石,种满了蔬菜。一女子在菜地躬身劳作,并不抬头张望客人。也是习惯了,这里虽然依山而居,依水设座,但陌生人层出不穷,都是为石头而来。石头具有不菲的价值,实则也是人情比石头轻了许多,人心却比石头重了不少。

不用说,我的确捡到了一块好石头。匠人拿在手中,眼中尽放羡慕甚至嫉妒之光。

因石头太小,做不了大件。不过越是小石,越能考量匠人的手艺。匠人建议做成鱼砚,因其形适合雕鱼。我是行外人,一切悉听尊便。石头就那样放在了洮砚镇一农户家,差不多都忘掉了。几月后,他打来电话,说雕好了砚台。再几月后,我才抽出时间去了一趟洮砚镇。

洮砚镇赶上了乡村振兴建设,到处开挖,如果没有匠人的电话,怕是很难找到他家的。巴掌大的一块石头被雕成两条活灵活现的鱼,叹为观止,而后便是爱不释手。

洮砚镇从来就不缺匠人,雕刻大师出过好几个。卓尼县和它的邻县岷县好几年来为洮砚之乡争得不可开交,实际上都临洮河而居,说洮砚之乡,除了洮砚产地之外,当然包含了雕刻大师的存在。地方将洮砚雕刻艺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却没有很好地保护。卓尼县有好几个洮砚雕刻大师就被岷县挖走了,听说给予的待遇特好,后来将户口都转了过去。就此事我也问过匠人,他只是微笑,避而不答。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层层叠叠的梯田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大自然的山水画。 视觉中国 图

一块石头变成工艺,其间浸满了挖石人和匠人的心血,也倾注了收藏人的眼光与鉴赏水平。不过到常人手中,也只是块石头;到收藏家手中,就成了工艺品。总之,是不能当饭吃的。匠人的话很受听,也道出了石头的不同命运。说话间匠人的儿媳妇已经做好了饭。别去数月,那个在院子里躬身而作的年轻女子已身怀六甲了。她叫贡姆草,是洮砚人,聪明伶俐,尤其做得一手好菜。

院子里的菜都长滥了,吃不完。南瓜毫无节制,十分淘气,枝蔓一直爬到了冰糖梨树的顶端去了。贡姆草炖了南瓜汤,同时还爆炒了一只土鸡。她从小在洮砚长大,对其种植十分熟悉。饭间她说起种田一事,却不大乐观,说洮砚人已很少种庄稼了,不是产量的问题,从头至尾要雇人,劳动成本太高了。村里都不养牲口,机器作业多快好省,成本却不低,因此山梁上的田地都改种了树木,川地只好种药材了。贡姆草笑着说,生活越来越好了,然而不种庄稼,人心却越来越空了。洮砚石再度兴起后,来寻找石头的人就多了起来,于是我们就开了农家乐。前来吃饭住宿的人多了心里就踏实,人是要忙点的,闲了就会多出许多是非。而实际情况是,人依然少,我们不得不闲起来呀。你来得不是时候,都忙着挖党参,否则住上那么几日,肯定能找到许多好东西。我不知道她所说的好东西指何物,但我真的想多留几日。而我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饭吃了,鱼砚也拿到了手,那么就该离开了。

校对:张亮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1125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