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天 我与 相逢 参考作文700字
那天,我与李白相逢
那天我做了一个梦,昏黄间,一名身着红色长衫,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握朱毫(羊毫),表示出横冲直撞脾气的男人飘然向我走来。他是谁呢?
哦,近了,近了,本来是汗青上最负盛名的诗仙-----李白!他走到我面前,举了举手中的酒壶,驯良地说:有酒才有诗,无酒诗不成。实在诗就在你的身边,小朋友,你,找获得么?我眨眨眼睛,说:李白爷爷,你是一名巨大的墨客,你作的诗意境深远,清爽超脱,读后让人耐人寻味。不但是我等这些学子,连长幼妇孺也喜好读你的诗。但是诗歌的内容和意蕴有的还是令人了解不透,是不是是能用白花表述出来呢?
不成不成。李白连连点头,说道,这诗讲究的就是要有昏黄感。借使假如诗意浅露,就如酒兑了水 ,有趣了。本来如此。但是当代社会的人们只接管浅显易懂小说、散文之类的东西,而对美好、高雅的诗歌却五体投地,导致诗歌在书架上昏睡多年,每次测验,非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也非论是会开还是平常平凡考,作文的要求老是陈旧见解: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世人如许萧瑟和架空的诗歌,真是过分度了。我忿忿的说。
李白笑了笑,说:是吗?或许。。。。。。。究竟?成果是期间分歧了。用口语写成的文章,浅显易懂,读起来感觉很流利,能够自在表达较多的内容。在这点上,口语文章和诗歌可算是各有所长吧。李白顿了顿,又说:固然现在人们对诗歌还不克不及完整接管,但是我信赖,诗歌必然会受人们爱好的饿。小朋友,你说是吧?
恩,我也信赖1!我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白高兴地笑了,然后一摇一晃地向远处走去,最后消逝了。
我的梦醒了。梦醒的时分已经是21世纪。诗歌也醒了。
是的,说到诗歌的将来,我信赖它必然会大多数人所接管。你等着吧,李白爷爷,诗歌的繁华已i指日可待了,因为它究竟?成果是文学王冠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那天 我与祥林嫂相逢
好憔悴的一个背影,提着一个篮子,凄凉的一个人走在街上。为什么在网上无意间看到这张照片,会如此熟悉呢?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翻开语文书。我的疑惑的道了解答。---祥林嫂。一想起祥林嫂。心理面会有某明奇妙的揪心。
我一直在想。鲁迅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究竟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我非常喜欢这篇小说但我也可怜祥林嫂的身世,"祝福”。大家都在做“祝福”的时候,而祥林嫂呢。他却去世了,。死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牵挂着他。相反大家都在派车他。无视他的存在,没有人能够明白他的无可奈何。
有的人认为,祥林嫂太软弱了。不懂得反抗,才会落得如此结局。
难道他没有反抗吗?他当初无法忍受婆婆的虐待,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依然冲出。当他被婆婆硬逼着加到贺家的时候,他一路上喊叫,到了贺家,嗓子已经哑了,他一头碰在桌子上鲜血止不住的流,他用生命去抗争,可以不管自己的死活。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难道他没有反抗吗?
杀死祥林嫂的是杀人不见血的魔鬼---封建礼教。封建礼教要求女人要守寡,要三从四德,但是祥林嫂他没有遵守,各种流言蜚语加在他的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
我想鲁迅和我一样,也有着对祥林嫂深深地同情。
让人们看到了旧社会封建思想立交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出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封建”二子,为什么听起来就恐怖。是因为看了这篇文章吗?值得庆幸的是。想祥林嫂这样本残的命运的人,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也在不会回到那样的社会。
好憔悴的一个背影,提着一个篮子,凄凉的一个人走在街上。为什么在网上无意间看到这张照片,会如此熟悉呢?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2 话题作文 我与李白哦,《长安李白》怎么样?
这是我的作文了~你看看能用不?要修改啊!
记李白
你五岁颂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即可赋相如。
才高八斗,文思涌结。
你曾想报效朝廷,可当真正进入了宫廷,你方知这个看似浮华的朝廷的腐朽。你只是个御用文人。可你不甘心。你,怎会甘心!
可是繁杂的宫廷正在消磨你的棱角、的傲气。你知道,曾经那个“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白,已经消亡……不曾消亡的,除了一身“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恐怕就只有酒与月了。从“仰天大笑出门去”,志怀意满赴长安;“高歌大笑出关去”,感叹万千弃长安。
你终于从政治的梦想中醒来,带着历尽沧桑后的悲慨和解悟,萧瑟秋风中,回头望去,只见前尘如梦,旧欢似水,失落的章节在月华似霜的晚上,被反复吟哦得一往情深。
对月空饮,酒是穿肠的酒,浇得愁肠百结,月是穿心的月,牵出柔情万种。这似有还无的月色,融在酒杯里,轻易的击中了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当三千丈的长发也掩不住刻在眼里的伤痕时,飘散的文字如秋风中的落叶,散遍渭水,落满长安,寂寞的情绪从暗夜里一丝丝的挣扎着涌出来。
夜色中的长安,灯光闪烁迷离依旧,宫墙与长廊,在光的影晕里暗示着悬念与轮回。只有你的的诗句,在轻尘染就的霜痕里,无言的诠释着悲喜与惆怅。
错过了今宵,握在手心的酒杯悄然碎裂,谁把眼泪,撒落成一地月光?
……
于是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于是你“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于是你“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于是你“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于是你……
曾几何时,你也曾说 “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可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你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你说“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你轻蔑权贵的豪语,表现出自己内心的高傲。
你终是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你终是无奈了,仰天长叹“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你只能“拔剑四顾心茫然”
……
恍悟,你终是你。
那个高歌“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的才子。
何谓潇洒?李白者是也。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在遥远的盛唐里那一抹飘逸的身影……
李白……
3 我与李白对饮 作文《与李白对饮》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竹林中,一曲高山流水悠悠荡荡。我随着古琴声走入一间小屋。屋子设施简陋,有二人端坐于屋中,一人奏琴,一人饮酒。忽然,琴声止了。弹琴者抬起头,“敢问汝乃何人,为何光临敝处?” 我欠了欠身,说:“二位前辈切莫见怪,晚辈乃青莲道人,初读李前辈诗文,好生敬佩,望前辈指点。”饮酒的人放下酒杯,捋须道:“不敢当,不敢当!女道人且坐下与吾共饮几杯,如何?”
“前辈有请,晚辈不敢推辞。想必这位奏琴的前辈便是此山中的斛斯隐士罢。”
“正是!”那老者把古琴放在一旁。“吾已在此山中隐居二十年,今日太白兄弟来访,必要畅饮几坛!”
“原来如此!不知晚辈今日造访,是否搅扰二位畅饮?”
“女道人,话不可如此说矣!汝既来矣,便不如与吾一同畅饮!”
“多谢前辈。只是晚辈不懂礼,还望前辈多多指教。”李白摇了摇头,“吾乃信道之士,崇尚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从无规矩礼数,汝万万不必多礼!” 抬头,已不见斛斯隐士。不知不觉中,夜幕已降了下来。斛斯隐士提了一壶酒,会意地笑了笑:“二位久等了,这深山中难找一壶好酒,随手提了一壶,二位莫见怪!”
“还说不是好酒。这味道就已让我醉了。”李白笑着接过酒壶。 的确,古铜色的酒壶中,散着一股令人不可捉摸的清香,说不出的好闻,酒未喝,人已先醉。李白自酌了一杯,道:“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竹林外,月光倾泻下来,照在青花瓷制成的酒杯上。举杯,一饮而尽。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我轻轻抿了一口,酒的味道确实不错,淡淡的甜味中夹杂着一种神秘的味道,这也许就是甜中之苦吧。女道人,这酒要一饮而尽,方可将心中之难解除!” 我恍恍惚惚地听着,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一股欢畅在心头翻涌,似乎忘记了记忆中所有的“心中之难”。
4 我遇见了李白 作文600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老师领着我们朗诵起了大诗人李白的诗作,大家都对这位大诗人崇拜的不得了。
下课了,我打了个哈欠,再一睁眼,我发现我站在了一个小巷里,那里的人很奇怪,单说这衣服,袖子那么长,帽子后面还有两根细长的飘带,有的穿着唐装、旗袍……我非常纳闷,刚才还在校园,怎么一眨眼的功夫,我就来到了喧闹的大街上,还碰上这么多奇怪的人,真是闹鬼!晚上,我来到了一个花园,正在池塘中央的亭子里睡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我听见一阵读书声,我继续听:“举杯邀明月。”我一看,念诗的那人拿起一支小巧玲珑的酒杯望着月亮。
就在这时,我打了个喷嚏:“啊,嚏!”那人发现了我,用手一指说:“举杯邀明月,这还有个人!”我立马说:“不对,不对!”是对影成三人!那人捋了捋胡子说:“好诗,好诗!”之后又问我:“你是谁?为何到此来?”我说:“我叫刘相禹,我找不到家了,还有,你是谁?为何诵读李白的诗句?”我乃李白,字太白。我一听,说:“原来是大诗人李白!失敬,失敬!我心里想,原来这是唐朝呀!我又问他:“你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呢?”只见李白双手背后,拍了拍素袍上的灰尘说:“读书有三道:心道、口道、眼道,正所谓多想、多说、多看。
我又对他说:“大诗人,你知道吗,你的诗在我们未来非常有影响力呢,你是怎么写出900多首诗的呢?”他笑着说:“原来你来自未来呀!我能写出这么多诗只靠一句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细细的品味了这些话。之后,他又给我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怎样激励他学习,最后成了个大诗人。
过了一会儿,李白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李白诗选》送给我当见面礼,我也把语文书送给了李白作为回礼。“叮铃铃”上课 响了,我一睁眼,原来做了个梦!我还在学校呆着!这时老师说:刘相禹同学,你把李白的“月下独酌”读一遍。
我站了起来,发现语文书不见了,难不成我真给了李白?突然,我拿出一本“李白诗选”,可刚一翻页,上面写的全是古文,我看不懂。于是我背了起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这还有个人!”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
5 那天 我与 相逢 参考作文700字那天,我与李白相逢那天我做了一个梦,昏黄间,一名身着红色长衫,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握朱毫(羊毫),表示出横冲直撞脾气的男人飘然向我走来。
他是谁呢?哦,近了,近了,本来是汗青上最负盛名的诗仙-----李白!他走到我面前,举了举手中的酒壶,驯良地说:有酒才有诗,无酒诗不成。实在诗就在你的身边,小朋友,你,找获得么?我眨眨眼睛,说:李白爷爷,你是一名巨大的墨客,你作的诗意境深远,清爽超脱,读后让人耐人寻味。
不但是我等这些学子,连长幼妇孺也喜好读你的诗。但是诗歌的内容和意蕴有的还是令人了解不透,是不是是能用白花表述出来呢?不成不成。
李白连连点头,说道,这诗讲究的就是要有昏黄感。借使假如诗意浅露,就如酒兑了水 ,有趣了。
本来如此。但是当代社会的人们只接管浅显易懂小说、散文之类的东西,而对美好、高雅的诗歌却五体投地,导致诗歌在书架上昏睡多年,每次测验,非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也非论是会开还是平常平凡考,作文的要求老是陈旧见解: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世人如许萧瑟和架空的诗歌,真是过分度了。我忿忿的说。
李白笑了笑,说:是吗?或许。
究竟?成果是期间分歧了。
用口语写成的文章,浅显易懂,读起来感觉很流利,能够自在表达较多的内容。在这点上,口语文章和诗歌可算是各有所长吧。
李白顿了顿,又说:固然现在人们对诗歌还不克不及完整接管,但是我信赖,诗歌必然会受人们爱好的饿。小朋友,你说是吧?恩,我也信赖1!我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白高兴地笑了,然后一摇一晃地向远处走去,最后消逝了。我的梦醒了。
梦醒的时分已经是21世纪。诗歌也醒了。
是的,说到诗歌的将来,我信赖它必然会大多数人所接管。你等着吧,李白爷爷,诗歌的繁华已i指日可待了,因为它究竟?成果是文学王冠上一颗灿烂的明珠!那天 我与祥林嫂相逢好憔悴的一个背影,提着一个篮子,凄凉的一个人走在街上。
为什么在网上无意间看到这张照片,会如此熟悉呢?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翻开语文书。
我的疑惑的道了解答。---祥林嫂。
一想起祥林嫂。心理面会有某明奇妙的揪心。
我一直在想。鲁迅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究竟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我非常喜欢这篇小说但我也可怜祥林嫂的身世,"祝福”。
大家都在做“祝福”的时候,而祥林嫂呢。他却去世了,。
死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牵挂着他。相反大家都在派车他。
无视他的存在,没有人能够明白他的无可奈何。有的人认为,祥林嫂太软弱了。
不懂得反抗,才会落得如此结局。难道他没有反抗吗?他当初无法忍受婆婆的虐待,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
依然冲出。当他被婆婆硬逼着加到贺家的时候,他一路上喊叫,到了贺家,嗓子已经哑了,他一头碰在桌子上鲜血止不住的流,他用生命去抗争,可以不管自己的死活。
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难道他没有反抗吗?杀死祥林嫂的是杀人不见血的魔鬼---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要求女人要守寡,要三从四德,但是祥林嫂他没有遵守,各种流言蜚语加在他的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我想鲁迅和我一样,也有着对祥林嫂深深地同情。
让人们看到了旧社会封建思想立交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出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封建”二子,为什么听起来就恐怖。
是因为看了这篇文章吗?值得庆幸的是。想祥林嫂这样本残的命运的人,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也在不会回到那样的社会。好憔悴的一个背影,提着一个篮子,凄凉的一个人走在街上。
为什么在网上无意间看到这张照片,会如此熟悉呢?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6 作文我与李白的一次邂逅偶遇李白
恍惚之间,我回到了公元756年,在长江边的庐山上,我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在没有遇到老者之前,我只知道与邻居家的小孩子一起嬉笑玩耍,一起捉蝴蝶,一起追逐打闹,不知道什么叫学习。
直到有那么一天……
我独自一个人走在山间小道上,看着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闻着野花散发出来的阵阵花香,我深深地陶醉在其中。
像是深秋幽谷里传来的风声,苍苍悲伤的古琴声响起,接着是哀婉的歌声。好悲伤的啊!不由自主地,我往前走了一会儿,看见在一个草亭里,坐着一个白发老者,他正在怅然地弹奏着古琴,悲伤的曲调直冲我的耳膜。几分钟后,那老者唱罢,又捧起一只酒杯,豪爽地喝了下去。从这位老者的外貌来看,他几乎已年过花甲了。
我胆怯地走了上去问道:“请问,这位老者怎么称呼?”老者看了看我,说:“我乃李太白,人称诗仙,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现在已经隐居这山中了。”啊,老者的这番话惊得我差点没回过神来,他就是“诗仙”李白啊!我目瞪口呆地说:“那……那……那请您给我做一幅画,好吗?”他立即拿出笔墨纸砚,铺展开来,面对庐山的瀑布,他挥笔泼墨,不一会儿,庐山的样子出现在这张纸上,画上的庐山瀑布是那样逼真,真没想到,李白的画也这么惟妙惟肖,我再一次被震撼了!
这时,他遥望着磅礴的瀑布,脱口而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老者在作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多么气势恢弘的一首诗啊!
“这题目可要好好想想。”老者捋了捋胡子,一边自言自语,“看!”他摇了摇头,看来“看”这词被否认了。“望!”老者精神焕发。“对,望瀑布!望——庐山瀑布!”老者话一说出口,就立马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望庐山瀑布》。我站在一旁拼命地鼓掌。
告别了老者,这次,我带回了最大的收获——诗配画《望庐山瀑布》。从此以后,我又过起了快乐的日子,写字和绘画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7 以《我和李白》为题写一篇作文500字我乘坐着多啦A梦的时空穿梭器到了许久前的唐朝。还望着周边的景色,虽然不是那么清静,但我总能感觉到那惬意的气息。在那里到处散发着片片树叶的香气,天空总是显着那样的晴朗,白云总是显得那样清亮,鸟儿正在自由自在的翱翔。几乎什么都不用顾及,真是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我走着走着,只见那屋子上袅袅的炊烟在徐徐升腾,我走近了那座小屋,轻轻地敲了敲门,突然有一位风度翩翩的人推开了门,我疑惑地对他说:“你是谁呀?”“我姓李,名白。字太白,请问这位是?”“对,自我介绍下,我叫王妮,今年十三岁了,见到你很高兴!”“我是从21世纪来的。那里有先进的设备,发达的科技,搞笑的游戏,风驰电掣的汽车,无所不能的电脑,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好东西呢?!”李白一头雾水地说:“我们这里是唐代,所以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们这里也很快乐,有摇摇晃晃的马车,有欣赏不完的风景,有……”我们聊呀聊,慢慢地夜幕悄悄地降临。
俗语说话“月明星稀”,今天晚上也是如此,李白看着那又大又圆的月亮,不禁深情的吟诵道: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听了这首《静夜思》,再望望那一轮明月,脱口而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听了,欣喜道:“好诗!好诗!果然是江山自有才人出啊”。我暗笑道:“哼!这又不是我写的!”
又是一天的清晨,我告别了那位大诗人李白,消失在了那片茂密的森林中。体验了那“床前明月光”的来历以及过程,明白了《静夜思》的真正意思,见识了“传说”中的诗仙,欣赏了唐代热热闹闹的场面,我已心满意足!
我做了一个梦,朦胧间,一位身着白色长衫,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握朱毫(毛笔),表现出桀骜不驯性情的男子飘然向我走来。他是谁呢?
哦,近了,近了,原来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仙-----李白!他走到我面前,举了举手中的酒壶,和蔼地说:“有酒才有诗,无酒诗不成。其实诗就在你的身边,小朋友,你,找得到么?”我眨眨眼睛,说:“李白爷爷,你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你作的诗意境深远,清新飘逸,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不仅是我等这些学子,连老**孺也喜欢读你的诗。但是诗歌的内容和意蕴有的还是令人理解不透,是不是能用白花表述出来呢?”
“不可不可。”李白连连摇头,说道,“这诗讲究的就是要有朦胧感。倘若诗意浅露,就如酒兑了水,无味了。”“原来如此。可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只接受通俗易懂小说、散文之类的东西,而对优美、高雅的诗歌却不屑一顾,致使诗歌在书架上昏睡多年,每次考试,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也不管是会开还是平时考,作文的要求总是千篇一律:‘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世人这样冷落和排斥的诗歌,真是太过分了。”我愤愤的说。
李白笑了笑,说:“是吗?也许。。。。。。。毕竟是时代不同了。用白话写成的文章,通俗易懂,读起来觉得很流畅,可以自由表达较多的内容。在这点上,白话文章和诗歌可算是各有千秋吧。”李白顿了顿,又说:“虽然现在人们对诗歌还不能完全接受,但是我相信,诗歌一定会受人们喜爱的饿。小朋友,你说是吧?”
“恩,我也相信1!”我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白开心地笑了,然后一摇一晃地向远处走去,最后消失了。
我的梦醒了。梦醒的时分已是21世纪。诗歌也醒了。
是的,说到诗歌的将来,我相信它一定会大多数人所接受。你等着吧,李白爷爷,诗歌的繁荣已为期不远了,因为它毕竟是文学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微雨初晴,空气中飘来泥土的气息,自由而清新。
悠闲地走在下班路上,有微凉的风,穿过街道,吹得我的长发飞舞,裙裾飘飘。
头顶橡子树宽大的叶片上,滚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儿,不时间便会有那调皮的,忽地一下,落到头上,肩上,当我仰头去看,居然恰巧有那么大大的一滴,直接滴落在我的额头,啪的一声,水花四溅,只伸手轻轻抚去,便似沾染了满指尖的清冽与剔透。
走过菜市场,买了一把碧绿娇嫩的菠菜,又买了几颗浑圆饱满的香菇,心情正好间,又忽然在前面一家熟食店门口,遇见了一个久违的人。
那是一个年老的妇人,对于她,我既熟悉,却又陌生。说陌生,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她姓甚名谁,说熟悉,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天天都能够看见她,还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心里把她牵挂。
我曾经在两年的光景里,每天都能够与她遇见;又曾经在两年的光景里,再也没有她的消息。
今天,我与她居然在这样的时刻里遇见,忽然就觉得,这世间的事,真的就是那样奇怪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会遇见一个人,又或者不知在什么时候,某一个本来毫无关联的人,就会那样猝不及防地走进我们的内心。
遇见。遇见。
刹那间,我豁然开朗。
生命中的那些遇见啊,或长或短,或喜或悲,忽然就如同这九月微凉的风一样,扑面而至。
一遇见,拉着小车的老人
从来没有想过,我曾经一直心心念念却又一直杳无信息的老人,就以这种方式,出现在我的面前。
自从搬到这个小区以后,我每天都在八点钟左右去乘坐87路公交车上班。
公交车站的后面,是很大的一片丁香树。
有时候,87路来得晚了,我就会坐在花坛的水泥栏杆上,一边自在地等车,一边悠闲地打量着等车的人群。
时间久了,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老人。
她大概七十岁上下的年纪吧,可能是生活所致,岁月的风霜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非常明显。每天早上我等车的时候,我都会看见她拉着一个装货用的简易小车,守候在公交车站,几乎风雨不误。
夏天的时候,她会坐在花坛上等,清晨的阳光透过丁香花的叶片,细细碎碎地投映在她的身上和脸上,如同光影斑驳的一幅静止油画,隐忍,安详,自然,深刻。
如果是冬天,她往往会斜斜地倚在一棵丁香树下,慢慢地抽一根烟,不时地吐出一团团烟雾。淡青色的烟雾缭绕着落满雪花的丁香树,竟然也偶尔会有种别样的生动与意味。
再后来,观察得久了,我才知道,老人天天等着的,应该是他的儿子。
这个公交停靠站,除了87路,还有别的线路也停在这里。
他的儿子大概四十岁左右吧,刚开始我也不知道是他是做什么的,穿着非常普通,略显疲惫的脸,让他看上去多了几分沧桑的模样。几乎每天他都会乘坐93路并在这里下车,每次下车也都会无一例外地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很沉重的样子。
每当有一辆93路车停下的时候,老人便会迅速地小跑着到车门前去查看,如果她的儿子没在这辆车上,她就会退回去再继续她刚才的等待;如果他的儿子恰巧在这辆车上下来,她就会一刻钟也不耽搁地伸出手去,帮儿子接过手里大包小包的东西,再一点点安置到她手中的小车上。等东西都归置好了以后,他的儿子便会自然地接过母亲手里的小车,一手拉着小车,一手牵着母亲,母子两个人,总是一边笑着说些什么,一边慢慢地走到马路对面去。虽然他的儿子已经四十多岁了,可是,每天见到儿子的老人,却总还是用带着慈爱和温柔的眼光去打量着儿子,而她高大结实的儿子在自己的母亲面前,仿佛也成了那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享受着,幸福着,也满足着。
这样的情景,我大概看了两年多。
后来在这个小区住久了,我慢慢知道,老人的儿子是在市场开熟食店的,儿媳妇负责在家里照顾上幼儿园的孙子。老人的儿子每天早上要到批发市场去进货,而老人总是怕儿子一个人拎着那些货物吃力,就每天都来车站帮儿子拉货。
后来有一天早上,我照旧在车站等车,却看到前来等他儿子的,换成了那老人的儿媳妇。刚开始,我还以为可能是老人出门走亲戚去了,或者是身体不舒服,也没在意。可在以后的日子,我竟然好多天也没能遇见那个拉着小车的老人。于是,每天到车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老人,并会忍不住在心理猜测,到底是什么原因老人不来了呢?难道是老人出了什么意外?
说来也是奇怪,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居然就这样走进了我的心里。好几次路过她儿子的熟食店,我都忍不住地想进去问问老人的情况,可我这人天生内向,尤其再看着她儿媳那张总是不苟言笑的脸,就一再地没有了进去询问的勇气。
因为这个老人,我竟然不自觉地开始关注着她的家人。我知道,她的小孙子在去年九月上了附近的小学;她儿子的熟食店,又盘下了旁边的一个店铺,把原有的店面扩张了一倍;接替她到车站接货的儿媳妇也不再去了,原本去上货的老人的儿子也不再乘坐那趟公交车了。也许是改去了别的批发市场吧,我在心里暗暗地想。除了偶尔在市场的熟食店里能看到她儿媳和小孙子的身影外,那位老人居然好像一下子就在我的世界里消失了一样。
只是没有想到,没想到就在今天,就在这个雨后初晴的午后,我仍旧像往常那样走着的时候,竟然一下子又遇见了她,遇见了我莫名牵挂着两年有余的老人。
老太太正在和旁边的人开心地唠着家常,她的身体看上去依旧很硬朗,虽然比四年前稍显瘦弱,但是从她脸上的气色来看,这几年的日子过得应该还不错。当我走过她们身边的时候,不禁有意地放慢了脚步,于是我清楚地听见老太太正在介绍自己家的近况:“这不是吗,前两年呀,儿子说我总去车站接他太辛苦,就不让我去了,后来又凑了点钱,买了个小微型车来回进货,我呀,闲着没事就在家看看电视,带带孙子,出去健健身啥的……”
已经走过去很远了,可我还是忍不住回头去张望,那老人家脸上的笑容,藏也藏不住,就如同路旁的那一朵菊花,明媚而灿烂,于是,我也随着她的笑,欣慰地笑了,而且就那样,毫不掩饰地,在人来人往的菜市场中,在初秋午后的阳光下,笑出了声。
二遇见,潘老师
在上初中以前,我从没觉得我对语文这个学科有什么爱好。或许是那个年代,小学里学的东西都非常简单吧,每次考试,我的数学数学经常是满分,语文有时候会得个九十几分,因为老师说过,作文是没有得满分的。可也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的语文成绩得了满分,然后老师说她去查过卷子,那一次我的作文得了满分,不过当时可能也是年纪小吧,也没太在意,就觉得高分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我就读的初中,是乡里唯一的一所中学,招收的学生,是乡里十三个小学的毕业生。刚开始各科老师对于我们也不熟悉,课堂提问如果没人举手,就按点名册来提问。
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年轻的老师,姓潘,看见她的第一眼,我就觉得喜欢她。那时候她大概是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吧,穿着一件淡蓝色的外套,个子高挑,眼睛很大,说不上漂亮,但是,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很舒服很喜欢看的感觉,现在想想,那个词应该叫优雅吧。
她的语文课讲得特别好,教学有方法,课堂氛围也非常好。于是,每一堂语文课我都认真听讲,认真思考问题,同时也会积极举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像只过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吧,潘老师就找我谈了话,让我做了她的语文课代表。
潘老师有一个习惯,在每次讲新课之前,她都会叫一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课文,记得有那么一次,老师叫我站起来朗读新课的课文,因为事先没有仔细预习,所以就碰到了一个我不认识的字,可潘老师不但没有马上来替我解围,还任由我尴尬地在那里站了三四分钟之久,才念出了那个字的正确读音。就这样,潘老师没有因为我不认真预习而批评我,而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预习的重要性并使我养成了认真预习的好习惯。是的,从那以后,每学一堂新课之前,我都会仔细预习,每一个不认识或者念不准的字,我都要查字典,甚至就连生词,我也要查出它的注解,并工工整整地写在本子上,后来发展到某位同学有不认识的字或解释不通的词,直接就来问我了。
我逐渐开始喜欢上了语文课,也喜欢上了阅读,更开始喜欢写作。我写的作文,潘老师每一篇都会认认真真地批阅,从字,到词,到标点符号,逐一修改,并会在后边写上长长的散文式的评语,更会在第二天的`作文讲评上,拿我的作文来当范文,还会在课下就一段话是否应该这样写到一个词是否该这样用,和我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她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作文并不是一种模式化的东西,不能生拼硬凑,它是需要有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的。我想,我的写作能力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突飞猛进的吧,只在初中期间,我就在两家初中生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还记得我第一篇散文发表以后,潘老师甚至比我还要开心和激动,她一遍一遍地向我表示祝贺,并一遍一遍地嘱咐我要继续努力,继续加油。
升入高中以后,我就离开了家乡,后来更因为我的家也搬到了别处,所以那个有着潘老师的故乡,我很多年都没有回去过。
直到前几年夏天,才特意和几个同学去探望了潘老师。二十多年未见,时光的画笔,已经在她的两鬓,细细碎碎地妆点上了岁月的风霜。潘老师还是那样爽朗与热情,我们之间也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感觉到陌生和疏远。她的声音,还是那样动听,她的笑容,还是当年那样的亲切。她亲热地拉着我的手,在她面前坐下,然后一句一句,细细地问我的近况。看着她温暖的眼神,我也细细地回答着她,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课堂。而当我们围坐在桌前举杯的时候,我更是觉得感慨万千,今夕何夕,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老师,已然成为了一个珠圆玉润两鬓微霜的中年妇人,而当年那个梳着高高马尾辫子一脸稚气的初一女生,却也早已经是一个内敛矜持的孩子妈妈了。
当我们告别走出很远以后,我还是忍不住回头去看,我看见我的潘老师还站在远远的街口那端,殷殷地与我们相望。
我的心猛然一动,人生,多像这纵横交错的路呀,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两个人就遇见了;遇见后,就会在某一个不知道的路口离别了,而离别后,却不知道下一刻还能在哪一个路口,再次遇见。
但是,我想,我依然感激二十多年前和潘老师的那次遇见,可以说,就是那一次遇见,彻底的改变了我整个人生。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所以,请允许我在这一刻,虔诚地,恭敬地,专注地,一笔一划地在笔端写下她的名字:潘明霞。
三遇见,逝水流年
遇见,在最美的流年。
逝水流年,这一刻,当我微凉的指尖,蘸着北方九月明媚的阳光,刚刚在纸上写下她的名字,她温婉柔和的眉眼,便清晰地在时光深处晓林尽头,向我绽开了朵朵恬淡从容沉静美好的微笑。
许多细节都已经随着光阴的流逝渐渐变得斑驳而模糊,但是,当初的那一场遇见,却一直还是那样的让人欢喜,那些细微末节,依旧清晰而鲜活,仿佛就只发生在昨天。
那时候,我们都曾经在另外一个网站里写字,却因了网站的种种原因,逐渐心灰意冷并萌生退意。很长一段时期,我都在低迷中度过。没有灵感,没有激情,更觉得没有了归宿,仿佛一个落寞的江湖浪子,孤单又孤傲地游走在天涯,却又走到哪里,哪里都是异乡的气息,戚戚然而又格格不入。
直到那一个午后。我记得清清楚楚,那也是一个九月。
飞雪在网上留言给我,随着她的留言留下的,不只是她的文字,还有那个九月独有的阳光明媚与落叶芬芳。
她说,叶儿,来流年吧,流年是咱们自己的家。
那一刹那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般的欢喜,现在想想,我仍旧想傻傻地笑啊。
“流年是咱们自己的家”——多么温暖又多么让人欢喜的一句话呀。
是的,从那一刻起,我那颗动荡飘摇四处流浪的心,才仿佛终于有了妥帖安放的地方。
在流年的日子,有着说不出的宁静与舒心。
是的,飞雪说的对,这里,是我们自己的家。这里不仅仅是我们文字的家,更是我们心灵与灵魂的归宿。
我在这里学习,也在这里成长。
飞雪和风逝姐姐手把手地教我审文,逐行逐句地指导我写按,帮助并监督我发帖,我从最初的一名普通作者,进而成为一名编辑,后来又成为流年的评论部长,我的进步,离不开流年兄弟姐妹们的支持与鼓励。还记得我曾经有一篇四千余字的散文没有获得精华,为了在复审中通过,飞雪社长,山地社长和各位编辑老师们,在群里集体讨论到很晚,逐一帮我查找没有精华的原因,后来经过大家的指导,经过我的再次修改,终于在复审中加了精。看着文章题目后面那个鲜艳的红豆豆,我的心里,是非常感激的,尽管我从没有说过。这篇文章的精华与否,对于我来说,很重要。我想,流年的各位家人,肯定也知道我心中所想,因为,他们一直就在我的身边,我的苦与痛,我的喜与乐,都早已经在他们的眼里与心底了。
因为生活上的一些原因,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很消沉。但是,我想,我还是很庆幸,因为我并不是一无所有,生活的路,不是我一个人前行,我还有流年,还有那么多亲爱的兄弟姐妹,一直陪在我的身边。
每天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陆流年。即便只是看看,也觉得心安。
有时候倦怠的时候,我就会一声不响地藏在群里,然后仔细地认真地去关注他们每一个人的动态。看他们在群里讨论文章,讨论按语,讨论该发什么样的帖子,偶尔也看他们在开着这样或那样善意的玩笑。当然,如果久不露面,我的Q上便会留下大家铺天盖地的殷殷相问。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喜欢这种温暖的氛围,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即便我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这样静静地看着,就已经很好了呀。
当然,流年的家人们,也一直都在我的心上。
闲来无事,我会傻气地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所在地的地名。
上海,飞雪;云南,山地;山东,风逝;广东,春光,琉璃;辽宁,鸿渐;河北,真真,舞儿;河南,小风……那么多那么多,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呀。
今年的8月8日,流年社团走下网络,远赴桂林,组织了一次漓江之约。
虽然我没能亲身前往,但是,大家相聚的场景,我却早已在心中设想了无数遍。
欢呼,拥抱,问候,寒暄,促膝而坐,秉烛夜谈。明明是初初相见,却仿佛已经认识了千年。儒雅的大哥,温暖的鸿渐,优雅的飞雪,热情的风姐,亲切的春光姐,明媚的真真,率真的琉璃,爽朗的舞儿,还有娴静的怜幽……
我一次一次仔细端详着大家聚会时的每一张照片,一点一点地感念着每一个人的温度,那样清晰,那样真切,那样实实在在。
流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流年的。
遇见,流年。
遇见,生命里永恒的花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