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罗牌有几张,分别是什么?

塔罗牌有几张,分别是什么?,第1张

塔罗共78张牌,由22张大阿卡那牌和56张小阿卡那牌组成。

一、大阿卡那

0、愚者(The Fool,0)

1、魔术师(The Magician,I)

2、女祭司(The High Priestess,II)

3、女皇(The Empress,III)

4、皇帝(The Emperor,IV)

5、教皇(The Hierophant,or the Pope,V)

6、恋人(The Lovers,VI)

7、战车(The Chariot,VII)

8、力量(Strength,VIII)

9、隐者(The Hermit,IX)

10、命运之轮(The Wheel of Fortune,X)

11、正义(Justice,XI)

12、倒吊人(The Hanged Man,XII)

13、 死神(Death,XIII)

14、节制(Temperance,XIV)

15、恶魔(The Devil ,XV)

16、塔(The Tower,XVI)

17、星星(The Star,XVII)

18、月亮(The Moon,XVIII)

19、太阳(The Sun,XIX)

20、审判(Judgement,XX)

21、世界(The World,XXI)

二、小阿卡那

1、权杖牌组:权杖国王、权杖王后、权杖骑士、权杖随从、权杖十、权杖九、权杖八、权杖七、权杖六、权杖五、权仗四、权杖三、权杖二、权杖ACE。

2、星币牌组: 星币国王、星币王后、星币骑士、星币随从、星币十、星币九、星币八、星币七、星币六、星币五、星币四、星币三、星币二、星币ACE。

3、圣杯牌组:圣杯国王、圣杯王后、圣杯骑士、圣杯随从、圣杯十、圣杯九、圣杯八、圣杯七、圣杯六、圣杯五、圣杯四、圣杯三、圣杯二、圣杯ACE。

4、宝剑牌组:宝剑国王、宝剑王后、宝剑骑士、宝剑随从、宝剑十、宝剑九、宝剑八、宝剑七、宝剑六、宝剑五、宝剑四、宝剑三、宝剑二、宝剑ACE。 

扩展资料:

塔罗牌并非指固定的一种牌,实际上塔罗牌种类繁多,至少也有上千种,但它们其实大多数都是由世界三大塔罗体系为蓝本延伸而来的。

一、马赛塔罗牌

马赛塔罗牌是出自法国马赛的经典塔罗牌。从十五世纪末开始,就有文献记载当地出版了大量印刷的塔罗牌,今日公认的七十八张标准塔罗牌结构,即是依照马赛塔罗牌的规格而来。

二、韦特塔罗牌

伟特(韦特)塔罗牌是由著名的黄金黎明协会成员阿瑟·爱德华·伟特(Arthur·Edward·Waite,1857-1942)创立架构及帕梅拉·寇门·史密斯(Pamela·Coleman·Smith)绘图,所共同创作出这副影响后世最深、发行量最大的塔罗牌。

三、托特塔罗牌

托特(透特)塔罗牌是由阿来斯特·克劳利(与佛莱达·哈里丝女士的合作创作的。

“缘”,梵语pratyaya,巴利语paccaya。狭义而言,乃指引起结果之直接原因(内因)外之间接原因(外缘);广义而言,系合因、缘两者之称。

“缘”,可分为四种:

1.因缘--“因”亦为“缘”,是产生果报之直接内在原因,相当于能作因(六因之一)外之其它五因。

2.等无间缘--是指心、心所中之相续中,由前一刹那引导后一刹那生起之原因。

3.所缘缘(缘缘)--所缘指外境,心缘外境时,心必藉外境以为助缘。

4.增上缘--泛指不对某一法产生障碍之一切法。与六因中之「能作因」相同。

另有“二缘”(指内、外缘),即:

A.众生所依之世界,皆由妄想因缘而生,称为外缘。

B.众生之身,因无明、爱、业等缘,出生阴界入(即五阴、十八界、十二入)法,称为内缘。

又有“五缘”(又称五种增上缘),即以佛为增上缘,念佛者所受利益共有五种:

A.灭罪增上缘:以阿弥陀佛为增上缘,消除一切之业障。

B.护念增上缘:即受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之佑护。

C.见佛增上缘:以弥陀之三念愿力,而得以见佛。

D.摄生增上缘:众生藉弥陀之愿力,而得以往生。

E.证生增上缘:保证灭后之凡夫,乘佛愿力,来世一定往生。

至于“六因”(即将一切法之因分为六种),即:

A.能作因--除自体之外,其余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能成为自体之生因者;

B.俱有因--同时存在之俱有法,相互为因之义;

C.同类因--同类之法连续产生时,前法即为后法之同类因;

D.相应因--于俱有因之中,属于心与心所间之相互关系者;

E.遍行因--于同类因之中,作用力强盛之烦恼(即遍行惑),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

F.异熟因--即恶业及有漏之善业为因,招感无记之果报时。

就比如说一个人出意外失忆了。之后他要面对两类人,一是以前认识的,一是以前不认识的。

虽然他现在以一下子这两类人都不认识了,但面对以前熟悉的人,他总有一中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就是缘 。

再比如在梦里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很熟悉的人,虽然他的面容改变了,但我们依然能认定这个人就是他。这就是缘 。

综言之,缘即是一种心意的惯性力。它从过去世一直“惯”到现在。本来大家都一直在认识,只因变异生死之故,到今生彼此改变了容颜,所以一时记不起。但因过去世时心意太强(有爱有憎),所以依然能够透过外形感受到对方。

当然,“缘”有多种,这只是楼主所说的那种。

1987年,历经四年时间打磨的电视剧《红楼梦》于央视开播,播出后便获得来自各界的众多好评。

一晃35周年过去,该剧重播了一千多次, 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在豆瓣的评分也高达97分,位居国产剧第一,经典程度难以超越。

能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无法一一述尽, 但剧组在选角方面的用心和精准,无疑是起决定性的一大要素。

未开拍之前,演员便在剧组里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并从此开启了一段“红楼梦中人”的表演岁月。

但有这8位演员, 连在戏外的性格和人生经历,都和自己扮演的角色存在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是被写好了结局。

说来有些迷信,早在陈晓旭还未出生前,她的母亲就做梦梦到有一老者,为她取了“陈yé芬”一名。

而后,她父亲陈强求问大师,对方称:

这是一种不起眼的小草,令爱是林黛玉的命,注定要悲痛一生。

因为怕真应验了大师所说,所以陈强便为女儿取名“陈晓旭”,寓意为早晨的太阳。

如今再来看这句话,确实有成真之处,但又不全是如此。

陈晓旭和林黛玉的缘分,可追溯到很早之前。

未出演黛玉之前,她便已经对古诗词充满兴趣,也因此可以在面试红楼梦时,附上自己的诗作《我是一朵柳絮》。

在外形和气质方面,她也确实像黛玉那般忧郁和弱不禁风。

至于性格部分,她有内向和孤僻的一面,但也不乏俏皮和鬼马之处。

正如陈晓旭自己所说:

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

1987年,剧集播出以后,原著中的林妹妹从此有了脸。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之后参演的角色里,陈晓旭身上林妹妹的影子终是让人觉得挥之不去。

不仅如此,她性格里的那份内向孤僻,也因为演完黛玉后变得愈发严重。

在之后的采访中,她直言,“林妹妹的性格”是导致她第一段婚姻失败的重要原因。

1991年,陈晓旭选择投身商海,林黛玉带来的知名度,助力了她事业上的辉煌。

但尽管物质生活水平相当优越,她却和林黛玉一样,无法容许精神世界的贫瘠。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佛结下了善缘,并于2000年开始每天听经打坐。

2006年,陈晓旭被确诊患有乳腺癌,意外的突然来临让她决定提前出家。

与此同时, 她还拒绝做化疗,因为她无法接受身体“七零八碎”。

2007年5月13日,陈晓旭在深圳离世,年仅42岁。

戏里戏外皆红颜薄命,从此“天堂多了陈晓旭,世间再无林黛玉。”

《红楼梦》中好诗遍地,若论薛宝钗的代表作,《临江仙》必有一席之地。

而那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既可见薛宝钗的满腔大气,也是饰演者张莉人生的真实写照。

红楼剧组里的演员提到她时,也都纷纷表示: 又温柔又善解人意,稳当且有条不紊。

首先,在出演宝钗的过程中,张莉确实有“外力”支持。

她原本试的是紫鹃的戏,导演则想让她演迎春,刚巧彼时饰演宝钗的演员辞演,因此最终宝姐姐花落她手上……

为了演好宝钗,张莉连过年都没敢回家,大年初一还跑去周汝昌先生家请教。

演出期间,她还有幸拿到了留在北京发展的名额。

然而,张莉心中一直有着自己的导演梦,这让她放弃了央视铁饭碗,远赴加拿大学习导演和制片专业。

留学期间,因为一位患绝症导演的苦苦哀求,张莉参演了一部反映中国留学生的**《浮云》,并因此获得加拿大永久居住证。

与此同时,她还不忘学业,白天上课、晚上拍戏,最终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张莉嗅到了房地产中的商机,自此她便决定弃演从商。

然而,第一次投资商业楼盘却让她血本无归,她的身体也因此大受创伤。

短短两个月时间,就瘦了15公斤。

不过,此次失败并没有让张莉就此消沉,反而让她踏上了补充相关理论知识的道路,并随即开启了她颇为精彩的商业人生。

在此期间,张莉几乎没有公开露过面,一直到红楼梦剧组25周年重聚时,她才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戴钗之情一直延续到了戏外。

即便远在国外,张莉也一直和陈晓旭保持联系,还因为没有察觉到她的病情而遗憾不已。

此外,张莉目前还是单身,但这毫不影响她愉快的状态。

作为贾府“四春”的一位,探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通常要比其他三位深刻许多。

虽是庶出,但她行为果敢、直言不讳,即便是面对强势的王熙凤,也照怼不误。

而饰演探春一角的东方闻樱,无论是性格还是能力,都和角色如出一辙,就像判词所形容的那般: 才自精明志自高。

幸运的是,东方闻樱所处的是现代 社会 ,无论是男是女都可立一番事业。

打小开始,她便爱好武术,把李小龙的影片看了个遍。

进入红楼梦剧组之后,她从一开始的场记,到试戏时反串宝玉,再到最终成为探春的扮演者。

聪慧过人的三姑娘被她诠释得恰到好处,特别是“探春远嫁”那场戏,凄苦之至,观众看了也难忍心酸。

和敢怼凤姐的探春相似, 东方闻樱也是剧组里唯一一个敢和导演王扶林回嘴的人。

拍戏时,原是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和另外一位演员起了口角,东方闻樱不过是劝了几句。

结果导演指名问她为何又在剧组嚷嚷时,她直接回过去一句: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根本不分青红皂白……

不过,这些都是不重要的小插曲,当时东方闻樱正在剧组里跟王导学导戏。

红楼后期的三场重头戏,“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凤姐之死”和“宝玉出走”,就是她主要负责指导的。

而且她的严格程度丝毫不逊于王扶林,邓婕在雪地上被拖着走的那场戏拍了8条,欧阳奋强也在零下几十度中走到双脚失去知觉。

拍完红楼梦之后,东方闻樱做了几年编导,据说导戏时都不让明星带助理,相当严厉。

90年代初,她开始参与制片工作,先后担任了《女子监狱》《戈壁母亲》《中国1921》等影视剧的制片人,其作品多次荣获金鹰和飞天奖的奖项。

从筹备、拉投资,到开拍、发行和宣传等工作,她都全程参与,十分投入和用心。

在《红楼梦》中,史湘云是位富有浪漫色彩的豪爽女性,因此这一角色的读者喜爱度也是相当高的。

她自幼父母双亡,因经济拮据,所以家里针线活儿基本上都需要自己做。

但正如其梦曲所说: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史湘云的乐观天性,正如饰演者郭霄珍在戏外坎坷不断,但仍豁达处之的心态。

事实上,王扶林导演让她出演史湘云时,便是看中了她豪爽的性格。

在家境方面,郭霄珍双亲尚在,但都是残疾人。

所以,从小学黄梅戏的她,自13岁便开始拍戏赚钱,也因此落下了文化课分数。

拍完红楼梦之后,郭霄珍想通过考学,留在北京。

但两次都因文化分不足,而分别落榜中戏和北影。

因为不想再花家里的钱,所以她便将自费读书这一选择放弃了。

升学无望之后,郭霄珍回到安庆老家,重拾黄梅戏老本行,也方便照顾家人。

但此时戏曲舞台给她的待遇却已大不如前,几番抑郁不得志之下,她烧掉了在红楼梦剧组写了三年的笔记。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婚后夫妻俩感情很好,不久后也有了孩子。

没想到一回家中竟遭贼偷窃,只剩1000元的积蓄。

为了生计,郭霄珍曾到海南歌厅唱歌,而后又几经辗转北京等地,最终还是回到了安徽老家。

如今,郭霄珍是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一名教师,学生遍布四海。

回首她的一生,不仅家境不好,事业上更是多次碰壁。

好在她生性乐观,最绝望时也只是将日记烧掉,未见真的消沉颓废。

多年后,在红楼梦剧组重聚时,郭霄珍和扮演柳湘莲的侯长荣合唱了《夫妻双双把家还》后,一旁的王扶林导演流下了眼泪。

他说: 当年拍《红楼》一遇到困难,我就要请郭霄珍和侯长荣给我唱这段黄梅戏,那里面有种力量。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在《红楼梦》中,妙玉的这段判词究竟何解,争议是相当大的。

较多读者认为,妙玉虽青灯古佛相伴,但对宝玉却别有一番情意,尘缘似未了。

作为87版的妙玉扮演者,从一开始不情愿出演,到最终因为角色而将本名改为“姬玉”,足可见她入戏之深。

而除了改名之外,在演完妙玉之后,姬玉更是皈依佛法,法号妙音居士。

日常是品茶诵经,参加佛教文化活动,姬玉表示,自己和佛学的缘分很深。

此外,书中的妙玉和黛玉性情相近,戏外的姬玉也和陈晓旭一样相知相惜,尤其是在佛法方面深有共识。

但和妙玉一样,姬玉的人生也存在一些争议之处。

2017年,有媒体曝光姬玉为某“女德班”站台授课。

她在视频中讲到自己的婚外情与三次堕胎经历,为此忏悔不已,甚至还下了跪。

该视频流出之后,网上骂声不断,而姬玉则回应说那只是一场传统文化活动,如今自己已和相关人士没有联系。

自此以后,姬玉再没有更新过动态,“下落不明”的状态像极了妙玉。

即便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众多,但性格鲜明的晴雯,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之深刻,甚至不亚于几位主角。

戏里,晴雯“心比天高”,戏外,饰演者安雯形容自己“从没有委屈求全过”。

欧阳奋强也评价道:安雯的骨子里有傲气,但她是善良的,真诚的。

有一说一,安雯的傲气实有缘由,在家时父母对她千依百顺。

之后被中央戏曲学院破格录取,成为了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的爱徒。

所谓“晴为黛影、袭乃钗副”,晴雯的身上明显有着黛玉的影子,除了性格还有外貌上的相似之处。

得知可以参演红楼梦时,安雯就是奔着林黛玉去的。

之后黛玉花落陈晓旭,安雯一度想要退出剧组,好在导演王扶林用心劝慰,还准许她不跟组,有戏就过来拍。

杀青之后,王导公开评价道: 《红楼梦》里表演最好的就是安雯,没有之一。

而安雯这个名字,是她母亲在去世前三天改的,希望她一生安稳。

但命运却不遂她愿。

拍完红楼梦之后,安雯遇到了一生的真爱也是情劫——苏越。

为了爱情,安雯先是放弃了刚走红的国内演艺事业,而后又放弃了快到手的博士学位。

90年代中期,安雯凭借苏越作曲的《月满西楼》等再度为观众熟知,之后便鲜少公开露面。

一直到2010年,苏越因合同诈骗5000万被刑拘,安雯的人生一下子从天堂到了地狱。

在这之前,她是连内衣都不用自己洗的小公主,23年婚姻生活堪称随心所欲。

在这之后,她是“阶下囚”的伴侣,是每天吃一颗安眠药才能睡5分钟的无助女人。

事实上,安雯和苏越当时不晓得要到大使馆登记,所以从法律角度上讲,他俩不算夫妻。

然而,在苏越被判无期徒刑之后, 安雯却选择了复出,宣布“为爱还债,从头再来。”

她卖了房子,拍卖书稿、开演唱会、接商演,先后还了1100万。

被问及自己和晴雯的命运是否有相似时,安雯直言:

非要拿我和晴雯相比,那我们坚决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倒是十分相似的。

但“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对于晴雯而言,是指虽品格高尚,但一生命短。

对于安雯来说,即是美好生活说结束就结束,但她纵使复出还债,也绝不放弃人格尊严。

可惜她等来了二审减刑,却没等到苏越刑满释放之日。

因为在狱中的第九年,苏越患上了胆囊癌症晚期,不久就撒手人寰。

安雯顿时觉得自己自己的坚持毫无意义,她痛苦地说道:

我为他所付出的一切,不是那23年甜蜜的延续,更像是我那23年的一个反哺。

不仅如此,她自己的身体也不堪重负,在一番生死较量之后,安雯也逐渐醒悟。

她认识到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随后并开始强身健体,改掉以往的不妥习惯,开启新的人生。

提及过往,安雯直言自己个性太耿直,不懂交际,而这一点也和晴雯极为相似。

所以在复出之后,她虽然活动不断,但和圈内人的来往依旧不多。

关于袭人这个角色,向来是不喜欢者居多。

在确定出演的角色前后,87版的不少演员,也都明确表示自己不想演袭人一角。

而最终的扮演者袁玫,也是在临近开机前才正式确定下来的。

参演这一争议性颇大的角色, 袁玫给自己的总结是“定位准确”,即把握分寸、忠诚侍主。

如同袭人判词所言的那般”温柔和顺,似桂如兰“,袁玫在戏外也是非常和善的人,还被笑称“开窍最晚,比别人反应都慢半拍”。

而“枉自”和“空云”这两个评价,却是说她多年如一日侍奉宝玉,最终还是与公子无缘。

戏外,袁玫则是无缘北京户口,最终选择南下广东发展。

哪怕时隔多年,她仍对离开北京一事耿耿于怀。

但“优伶有福”或许可对应广东影视领域有福,袁玫先在广东参演过《公关**》、《赵氏孤儿》等影视作品,而后在电视台做起了制片人。

从《故乡的云》立项到筹备剧本、资金,她历经三年时间,不仅需要亲自到省委宣传部拿允许中山大学拍摄的正式文本,还远赴西藏、加拿大、美国拍摄。

虽然在广东已有一番成就,但袁玫仍不忘自己的家乡和黄梅戏,只要安徽有活动邀请,她都会义无反顾地回去。

和剧中许多演员戏剧性甚至是离奇的人生经历相比,袁玫一路走来虽然也有艰辛,但总归是结局安好,这点也和袭人颇为相似。

而且随着年纪渐长,她年轻时略显敦厚的气质,如今看来却亮眼得多。

在红楼梦剧组重聚时,欧阳奋强的女儿也说:

我觉得整个舞台上,最有魅力的就是袭人阿姨,光彩依旧。

1995年5月26日早上,演员马广儒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仅32岁就撒手人寰。

而过世的主要原因,则和他演过的一个角色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联系,那便是《红楼梦》中的贾瑞。

在书中,贾瑞是个极不堪且没落的纨绔子弟,每日沉迷酒色,最终被凤姐设下毒计,并为此送了命。

而这样一个角色,马广儒内心也是极其不情愿出演的。

儿时享受万般宠爱的他,便以贾宝玉自比,还在日记扉页写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之后在黄梅戏中,他还以一段“宝玉哭灵”惊艳众人。

因此,在进入红楼梦剧组培训后,他的选角方向一直都是贾宝玉。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这一角色最终落入欧阳奋强手中,而马广儒得到的角色,是和贾宝玉有着天壤之别的贾瑞。

尽管心中极其抗拒,但马广儒仍十分出色地诠释了贾瑞一角,由此也可见他的表演天赋。

剧集播出之后,他也因此成名,在很大程度上,“贾瑞”成就了马广儒。

但没成想,贾瑞的评语“呆人痴性”,也可以用来形容马广儒。

在剧组时,“林妹妹”陈晓旭特地过来安慰这位与宝玉一角失之交臂的同事。

谁知马广儒却因此情根深种,前后几次表白甚至割腕自杀,着实把“林妹妹”吓得不轻。

走红之后,他成为了黄梅戏剧团的当红小生,还邂逅了一位心仪的姑娘。

为了这份爱情,他离开剧团来到对方的家乡南昌,但始终却得不到女方父母的准允,最后一对恋人被迫分手。

究其原因,在于他的生活方式较为散漫,而且早在拍摄红楼梦时,他便开始了饮酒消愁之路。

感情不顺之后,马广儒在事业上也遇到瓶颈,加之电视台复杂的人际关系,都让他愈发依赖酒精。

买醉时,他依旧不忘《红楼梦》,不忘红楼剧组,更不忘自己最爱的贾宝玉。

事业受挫也使得他的经济陷入困顿,此时有一位南昌姑娘,在父母的强烈反对下毅然嫁给了他。

婚后,马广儒也一度振作过,但酒瘾难除,未过许久便又沉迷其中,甚至连料酒都不放过。

就这样,他的身体在酒精的作用之下日益憔悴崩塌,从住院到离世,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弥留之际,他已认不得家人朋友,但若有人提到红楼梦,他便喃喃自语:

我是演员,我演过《红楼梦》《聊斋》

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演员入戏太深、难以自拔,甚至人戏不分,向来都不是罕事。

对于87版《红楼梦》里的许多演员来说,如同进行了一场人生预演,将几年青春都交予一个角色,性格会受到影响更是在情理之中。

此外,剧组在选角的时候,也会着重考虑演员外形、性格与角色的贴合度。

因此,演员在戏外的人生轨迹,会和角色的设定相似,也实属正常。

但87版《红楼梦》对剧中演员的影响之深,还是国产剧里独一档的存在。

在此,也希望一众演员们,生者顺心、逝者安息。

青石** | 柯棠

A 比喻特别有缘分的成语

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缘薄分浅:指缘分浅薄。

缘悭分浅:缺少缘分。

缘悭命蹇:缘:缘分。悭:吝俭,欠缺。蹇:不顺利。缘分浅薄,命运不好,

只树有缘:只树:佛教语,给孤独园的略称;缘:缘分。与佛法有缘分。

不解之缘: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对面不识:面对面也不认识。比喻彼此没有缘分。

分薄缘悭:旧时称缘分浅薄。

分浅缘薄:旧时称缘分浅薄。

分浅缘悭:旧时称缘分浅薄。

结不解缘:缘:缘分。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命薄缘悭:指命运坏,缘分浅。

祇树有缘:祇树:梵语,即祇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略称,为释迦牟尼往舍国说法时居停之处。指与佛法有缘分。

千里姻缘:很远的婚姻缘分。

随缘乐助: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天假其便:假:借。上天给予的缘分。指难得的好机会。

B 形容缘分的成语

形容缘分的成语:

不解之缘: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回或关系。

对面不识:面答对面也不认识。比喻彼此没有缘分。

分薄缘悭:旧时称缘分浅薄。

分浅缘薄:旧时称缘分浅薄。

分浅缘悭:旧时称缘分浅薄。

结不解缘:缘:缘分。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C 形容人很有缘分的成语

形容人很有缘分的成语:

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缘薄分浅:指缘分浅薄。

缘悭分浅:缺少缘分。

缘悭命蹇:缘:缘分。悭:吝俭,欠缺。蹇:不顺利。缘分浅薄,命运不好,

只树有缘:只树:佛教语,给孤独园的略称;缘:缘分。与佛法有缘分。

不解之缘: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对面不识:面对面也不认识。比喻彼此没有缘分。

分薄缘悭:旧时称缘分浅薄。

分浅缘薄:旧时称缘分浅薄。

分浅缘悭:旧时称缘分浅薄。

结不解缘:缘:缘分。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命薄缘悭:指命运坏,缘分浅。

祇树有缘:祇树:梵语,即祇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略称,为释迦牟尼往舍国说法时居停之处。指与佛法有缘分。

千里姻缘:很远的婚姻缘分。

随缘乐助: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天假其便:假:借。上天给予的缘分。指难得的好机会。

一面之缘:见一面的缘分。

缘分,亦作缘份;远者为缘,近者为因。缘与因之间没有质变,只是量变。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相遇的机会和可能,包括所有情感。爱情中,二人相爱的缘分是由很多巧合、很多阴差阳错、很多突然、一些偶然、一些必然组成的。

后世缘喻为命运纠缠的丝线,它是出自一个宗教概念,儒家与道家并不突出缘分这个先导性,但是也会有机缘、机遇这一说法。

D 形容缘分的成语有哪些

邂逅相遇[xiè hòu xiāng yù]指无意中相遇。邂逅:没有约会而遇见。

不期而遇[bù qī ér yù]期:约定时日;内遇:容相逢;会面。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

萍水相逢[píng shuǐ xiāng féng]萍:浮萍;是随风飘荡;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厥类植物。像浮萍随水飘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陌路相逢[mò lù xiāng féng]与陌生人偶然相遇在一起。

不解之缘[bù jiě zhī yuán]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结不解缘[jié bù jiě yuán]缘:缘分。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祇树有缘[zhǐ shù yǒu yuán]祇树:梵语,即祇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略称,为释迦牟尼往舍国说法时居停之处。指与佛法有缘分。

天假其便[tiān jiǎ qí biàn]假:借。上天给予的缘分。指难得的好机会。

一面之缘[yī miàn zhī yuán]见一面的缘分。

有缘千里来相会人[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E 缘分的成语有哪些

1不解之缘[ bù jiě zhī yuán ]

解释: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版的联系或关系。

出自:权《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关系密切。

2千里姻缘[ qiān lǐ yīn yuán ]

解释:指结婚的男女双方,家在异地,远隔千里之外,走到一起,成家立业的婚姻。

3随缘乐助[ suí yuán lè zhù ]

解释: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出自: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九回:“这都是随缘乐助,本不能强人的,或多或少,却是未定,总求大人这里踊跃些便是。”

4一面之缘[ yī miàn zhī yuán ]

解释:见一面的缘分。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示例:尽管他与那位郭**只一面之缘,然而她的形象却像用刀刻下来似的。

◎叶永烈《并蒂莲》

5缘薄分浅[ yuán bó fèn qiǎn ]

解释:指缘分浅薄。

F 关于“缘分”的成语有哪些

不解之缘[ bù jiě zhī yuán ]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专系或关系。

出处:《文选·属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对面不识[ ì miàn bù shí ]

面对面也不认识。比喻彼此没有缘分。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石霜往见杨大年,杨言:‘对面不相识,千里却同风。’”

千里姻缘[ qiān lǐ yīn yuán ]

指结婚的男女双方,家在异地,远隔千里之外,走到一起,成家立业的婚姻。

造句:他和她有千里姻缘。

一面之缘[ yī miàn zhī yuán ]

见一面的缘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缘悭命蹇[ yuán qiān mìng jiǎn ]

缘:缘分。悭:吝俭,欠缺。蹇:不顺利。缘分浅薄,命运不好。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余庆记·深闺幽思》:“何时得见郎,恨缘悭命蹇。”

G 关于缘分的成语

不解之缘

缘:来缘分。不可分解的缘源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出处:《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结不解缘

缘:缘分。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出处:《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命薄缘悭

指命运坏,缘分浅。

随缘乐助

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九回:“这都是随缘乐助,本不能强人的,或多或少,却是未定,总求大人这里踊跃些便是。”

一面之缘

见一面的缘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一缘一会

指有缘相合。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山道:‘拜问娘子青春?’小妇人道:‘与官人一缘一会,奴家也是二十四岁。’”

缘悭命蹇

缘:缘分。悭:吝俭,欠缺。蹇:不顺利。缘分浅薄,命运不好,

H 缘分的成语有哪些

金玉良缘、

缘木求鱼、

不解之缘、

无缘无故、

缘悭一面、

千里姻缘一线牵、

一面之内缘、

蚂蚁缘槐、

命薄容缘悭、

广结良缘、

鲇鱼缘竹竿、

一缘一会、

夤缘攀附、

香火因缘、

随缘乐助、

缘情体物、

缘木希鱼、

缘悭命蹇、

天付良缘、

缘鹄饰玉、

香火姻缘、

收缘结果、

因缘为市、

天假良缘、

缘悭分浅、

缘文生义、

天假因缘、

天缘凑合、

结不解缘、

始末缘由

采纳吧~~~~~~~~~~~

I 比喻特别有缘分的成语有哪些

比喻特别有缘分的成语有:邂逅相遇、萍水相逢、不期而遇、不解之缘、回天假其便。

1、邂逅相遇答[xiè hòu xiāng yù]:邂逅:未约而相逢。指无意中相遇。

[出处]《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2、萍水相逢[píng shuǐ xiāng féng]: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3、不期而遇[bù qī ér yù]: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今日不期而遇;天使然也!”

4、不解之缘[bù jiě zhī yuán]: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出处]《文选·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5、天假其便[tiān jiǎ qí biàn]:上天给予的缘分。指难得的好机会。

[出处]《旧五代史·太祖纪》。

J 形容“缘分”的成语有哪些

1、不解之缘bú jiě zhī yuán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2、对面不识ì miàn bú shí :面对面也不认识。比喻彼此没有缘分。

3、分薄缘悭fèn báo yuán qiān:旧时称缘分浅薄。

4、分浅缘薄fèn qiǎn yuán báo:旧时称缘分浅薄。

5、分浅缘悭fèn qiǎn yuán qiān:旧时称缘分浅薄。

6、结不解缘jié bú jiě yuán:缘:缘分。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7、命薄缘悭mìng báo yuán qiān:指命运坏,缘分浅。

8、祇树有缘qí shù yǒu yuán:祇树:梵语,即祇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略称,为释迦牟尼往舍国说法时居停之处。指与佛法有缘分。

9、千里姻缘qiān lǐ yīn yuán:很远的婚姻缘分。

10、随缘乐助suí yuán lè zhù: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11、天假其便tiān jiǎ qí biàn:假:借。上天给予的缘分。指难得的好机会。

12、一面之缘yī miàn zhī yuán:见一面的缘分。

姓名:李娜

1963年7月25日生于河南郑州

1976年入河南省戏曲学校攻读表演

1981年毕业留校实验团演出多部传统豫剧

1982年以《百岁挂帅》中佘太君一角获“河南省第一届青年演员调演一等奖”。

1984年入河南省豫剧院一团 1986年转入河南省歌舞团

1988年获全国“如意杯”歌手大赛通俗组第一名

1990年获全国“第二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大奖

1992年获全国“第三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大奖

1993年获“中国十大最受欢迎歌手”并成功地举办了 “李娜个人交响演唱会。”

1995年获罗马尼亚世界流行歌手大赛“金鹿杯MTV”大奖

1996年获“歌坛辉煌二十年”成就奖及获“歌坛流行十年”成就奖

李娜的出家

李娜,1963年出生于河南郑州。当年从河南戏校走向社会,走向北京,没有靠山,没有背景。但是,历经十个春秋的寂寞攀登,李娜的名字终于走向千家万户,红透神州大地。从《好人一生平安》到《青藏高原》,形象地描写出她一步步走向艺术之巅的艰苦历程。而荣获1995年罗马尼亚MTV国际大奖的《嫂子颂》,则是她向世界级歌星冲刺的最初尝试。近十年来,她为160多部影视剧配唱200多首歌,中国影视剧几乎一半叫响的歌曲是她唱出来的!

1997年,于湖南张家界隐居,后毅然决定于五台山出家修行,法名“释昌圣”。一时间众说纷纭……近年来,与母亲一起居住在洛杉矶的一座寺院内,潜心修学佛法。

对内地广大歌迷来说,歌手李娜的出家可算是当年的一条爆炸性新闻了。九六、九七之际,正当李娜歌唱技艺处于颠峰状态之时,她却急流勇退,毅然决然地在山西五台山削去青丝、落发为尼,后又到美国专志学佛。她的出家之举应算是演艺圈人士中学佛、向佛的代表性个案,故首先在这里予以阐述。

当时有一篇报道曾这样议论道:“这不是一盏青灯古佛,毁了一生前程么?”李娜的一位朋友则如是评论说:“李娜出家是她经过长期思考后作出的理性决定,毫无沽名钓誉之嫌,更没有功成身退的意思。恰恰相反,她之学佛,就是对中国音乐界走不出世界的挑战,她是想通过学佛,从佛音中领悟音乐的大智大慧。她这样做,就是为明天闯世界积累本钱。”还有一篇文章则分析了时人揣测李娜出家的几种原因:“一是对现实不满,出家欲逃避生活中的困扰;二是婚恋失意,看透了儿女间的情短意长;……”

面对这种种评论,真让人有一种无话可说的悲哀与无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就将出家人与官场、情场失意,精神有问题,不忠不孝,别有用心,逃避责任与义务等等负面评论联系在一起。照这种观点看来,寺庙似乎是天下落难者的大本营;佛教就仿佛是麻醉人的悲观剂,让你在一种无可言说的绝望中,守着青灯古佛自欺欺人地度过一生。不想再作过多说明,谎言重复一千遍后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真理,偏见的诞生也情同此理,还是让事实本身去发言吧。

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太了解李娜,只是听别人说起过,她曾为一百六十多部影视剧配唱过二百多首歌,十年的歌唱生涯使她和无数的奖项连在一起,中国影视剧中几乎一半叫响的歌都是由她首唱的。每每听到这种介绍,我总在心底说:这些都有什么用呢?是的,凭这些可以赢得无数的鲜花、掌声、钞票,不过,再有穿透力的声音也刺不透无常、死亡的铁幕。许多人唱了一辈子歌都不明白声音的显而无自性,他们将全部的心力都放在1 2 3 4 5 6 7这几个音符上,以为那就是生命全部的秘密与归宿。

所以才为李娜的出家从骨子里叫好!

其实李娜出家之前的某些生活动向,已暗示了她未来的人生走向。有篇文章曾记叙道:出家前,李娜将户口迁到了张家界,并在天门山山顶一块有树有水的"宝葫芦"地造了几间木屋。图纸是她亲自设计的,屋后还拨了一块菜园地。小屋建成后,李娜天天缠着守林员漫山遍岭挖野菜,什么汁儿根、百合、石葱、石蒜等等,她自己说,大自然给人类最真实的馈赠,她要返朴归真,回到人的"本真"状态……

在当今这个甚嚣尘上的浮华世界中,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人敢放下已经到手或即将到手的一切物质享受,独自一人跑到山顶去与日月星辰、山风朝露为伍呢?有些人可能会大言不惭地拍着胸脯说:"大隐隐于市",正所谓心静自然凉,何必要赶赴山野、亲至悬崖,到别处去求得一个宁静呢?此话初听之下颇为有理,真实推究起来则根本经不起推敲。凡夫往往都倒果为因,还没成大隐时就自以为是地"没"于滚滚红尘了。李娜想必清楚这一点,故而在最终割舍世间情缘之前,先有意无意地避开了浊浪冲天的人间繁华,跑到这乡野小屋中把凡情俗虑过滤、涤荡一番。这种独赴寂静地之举,大约可算作她善根彻底苏醒之前的一次萌动吧。

还是让我们听听李娜自己的声音——

“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

“一九九五年,我的两个信奉佛教的朋友说我脸色不好,给了一本经书让我念,我当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放了许多天没去管它。几个月后的一天,突然心血来潮,就拿出那本经书读了起来,突然就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于是就喜欢上了佛。与佛结缘使我深深体会到:人的命运真的会在瞬间被改变!”

“从顿悟的那一刻起,浸满身心的就是兴奋痛快的感觉,至今仍是如此。记的刚上五台山时,兴头高的不得了,就像小孩子找到了好玩的东西,舍不得放手。做早课时,看到有人打瞌睡,觉得简直是大逆不道。后来由于高山反应,浑身浮肿,自己却一点也没有觉察,还是别人发现的,只因全部身心都已沉浸在佛经中。”

“原来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圈子里,为名利拼搏,为金钱挣扎,现在则有了一种坐在岸上,看人在海中游泳的感觉。”

“以前的我并不快乐。我过去的生活表面上很丰富,可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内涵。唱歌,跳舞,成为媒体跟踪的对象,这几乎是我过去生活的全部内容,身不由己陷入了名利的追逐之中。欢乐不是自己的,而自己的痛苦还 要掩饰,戴着面具生活,永远也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我干什么都比较专一,不愿意在艺术实践上保持一个风格。舞台上我虽然失去了自己,但在生活中我没有失去寻找自己的勇气。于是,我觉得我应该出家,我把尘世中的烦恼和过去名利场上的经历、成绩、荣誉、教训全部抛诸脑后,我寻找原本蕴藏在我们每个人心灵之内的那么一种清静的觉醒,那么一种安宁的本性,然后潜下心来,慢慢领会自然与人类生来即已具有的和谐与真谛。”

“我喜欢清净,没有家庭和孩子,这样好,我喜欢。实际上该尝试的都尝试过了,我拥有过爱情,谈过恋爱,只是没有结婚生子而已。我喜欢新的事物,接触佛教才四年,还是个刚起步的孩子,唱歌还唱了十年呢!”

“修行就是修心,要先度己才能度人,我觉得人要活的真实,活的善良,活的柔和,”

“如果一个物理学家或是其他行业的什么人转而研究佛学,人们就不会感到奇怪,就因为我是歌手,大众人物,就引得人们那么关注。而我并不认为有什么特别,我喜欢做就去做了,就这么简单。说起还俗,我没有还俗的问题,我现在与俗就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我人就在俗中,与别人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

不用再引述更多的话语,一个基本已上道的出家人的形象,我想已经跃然纸上了。如果李娜是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之人的话,那她最后所说的几句话则表明她的实证功夫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佛法的确不是什么怪异、神通的大展台,佛法也绝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清玄之谈,佛法就是生活的智慧!在日常流动的生活长河中,处处都泛起佛法的涟漪,只不过有人意识不到,有人又太过搜奇览胜而已。在一番实实在在的话语中,我们已约略体会得出李娜拥有的那颗平常心。无一法不是佛法,能将社会当成修道场;既不同流合污,又不显山露水;既能自我修炼,又能无声润物;一方面随顺众生,一方面又不舍初衷,这并不是一个凡夫所可能做到的。

有一张相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照片中,李娜一身平整、轻便的僧衣,一双布鞋,脸上一脸的平和,还有一丝淡淡的笑意。如果说言为心声的话,尽管不闻其言只睹其形,但这形我想也会与她的心境颇相吻和吧。

李娜出家几年后,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座寺院中,姜昆邂逅了一身僧装的她。

“一身黄衣僧侣服,洁净的剃度代替了当演员时头上的发饰。面色红润,目光有神,某种纯之又纯以至于无尘的精神充溢在她的每一个举动中。这就是今日的李娜。”姜昆很激动地表述了他见到李娜时的第一感受。

姜昆问道:“当初你为什么要出家?”

李娜淡淡地回答:“我没有出家,是回家了!”

不是吗?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解脱,就是智者梦中的故园。凡夫眼中的出家,对于觉悟者,不正是回家吗?

尤其让人倍感鼓舞的是,李娜不仅自己走上了解脱之道,还将母亲也度入了佛门。李娜自己说:"后来我就到了美国,然后把妈妈接来与我同住。第一年我们母女有很多磨擦,妈妈没日没夜地劝我还俗,但她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她,我们常常抱在一起哭。再后来,妈妈渐渐地感受到我的变化,渐渐接受了我的选择。现在我们生活得很好,妈妈每天念佛,跟我一起吃斋。最近我给人看庙,妈妈也跟我一起住在庙里。"

世间有句俗话,"人正不怕影子斜",谎言虽暂时可被伪装成真理,但终究有一天,真理的灼灼慧日一定会驱散尽所有无明的云雾,因它本身就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同样,选择了追求光明之路的人们,尽管有可能一时不被众人,包括父母亲朋理解,但只要自己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同时又权巧方便,随宜施设,这世上恐怕不会再有万难轰破的保垒。我们原本就在干着正大光明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把周围的人们最终也聚拢到自己的身边呢?恰恰在这一点上,有很多修行人都将原先向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又退缩了回来,仅仅因为亲友的眼

泪或者愤怒。

那么你到底要什么呢?是自他的终极解脱,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迁就忍让?李娜的行持应该说给了人们颇具意义的启示。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在《仅有借鉴与研究是不够的》一文中所发的感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为这种榜样提供精神指导的是佛法。"的确,当年的弘一大师也正是凭借自己游刃有余于世间文艺的卓越才华,后又励力守持严格而又清净的戒律之举,才打动和影响了一大批人,特别是他周围的的原先同属文艺圈的一些朋友。当大师的风范越来越多地被人传扬、宣讲之后,他的影响力就更是日渐深入而广大。

希望李娜也能如大师那样,将世间才艺之颠峰当作学佛的起点,向更祟高、更究竟的生命极至继续迈进。也希望我的几声喝彩、小小文章能引来公众对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佛法的几许感悟、几束正视的目光。作为佛教徒,我们原本就应该将一切有可能导向善果之人、之事向社会广而告知,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不知道李娜的末来会怎样,但是我相信,矢志不移地走在佛道上,总有一天会迎来满天绚目的佛光。

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都在进行种种的赌注,而人们的赌资则都是自己的生命,但生命属于现世的个体只有一次。故而每个人都应该考虑考虑,我拿生命赌什么呢?对李娜来说,她把此生,也把来生完全交付给了佛法,这种举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一定会赢得越来越多的智者们的赞同。原本智者生存于世的目的就是发现并追寻真理,对赌博人生生起强烈厌离心的李娜,当她发心出家修持,并决心以佛法的终极智慧彻证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时,具智者对之所能做出的唯一反应便只有击节赞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348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