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61
导演:凯特·休特兰
类型:剧情/悬疑/惊悚
编剧:肖恩·格兰特/梅拉尼·尤斯登/凯特·休特兰
主演:泰莉莎·帕尔墨/马克思·雷迈特/马蒂亚斯·哈比希/艾玛·巴丁/艾尔迈拉·拜赫尔米/克里斯托夫·弗兰肯/露西·阿伦/纳西姆·阿瓦特/马琳·斯特芬/图索·勒克维/拉拉·玛丽·缪勒/玛雅·阿布斯贝格
地区:澳大利亚
语言:英语 / 德语 / 俄语
上映日期:2017-01-20(圣丹斯**节)/2017-04-20(澳大利亚)
片长(分钟):116
剧情简介:澳大利亚摄影记者克莱尔(泰莉莎·帕尔墨TeresaPalmer饰)在柏林度假时邂逅了当地男子安迪(马克思·雷迈特MaxRiemelt饰),一见钟情的两人共度春宵,激情过后意想不到的危险来临,克莱尔醒来时发现自己被安迪反锁在家中,而安迪似乎并不打算让她离开……
一、“中国长城”
万没有想到,在柏林墙纪念馆会读到我们中国的名字。
柏林墙工程的代号,就是“中国长城第二”。
时1961年8月,一个沉闷的夏天。
对于大量东德人经柏林逃往西方已经忍无可忍的东德人和苏联人搞了一个漂亮的偷袭。
8月12日凌晨1点,2万多军队突然开到东西柏林边境,立刻开始了修筑柏林墙的工程。
应该说,这个以我国长城命名的工程,准备还是很充分的,绝对不是豆腐渣,仅仅到13日凌晨,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整个东西柏林被铁丝网全部分割,再加路障。
柏林墙正式树立了起来。
然而上帝实在会开玩笑,就在柏林墙的修筑过程中,东德人就开始了翻越柏林墙,逃亡西德的“柏林墙传说”。
东德人的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精神,给柏林墙的历史研究留下了千古之迷,到底是先有柏林墙,再有翻越行动,还是未等墙树起来,就已经开始了翻越,竟然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答案了。
历史记载,柏林墙初步完成,即东西柏林正式分割,在13日中午12点37分,最后一个路口宣布封锁为标志。
但就在13日,最早明白过来的东德人已经开始用生命搏击柏林墙,当天,一位技工跨过正在树立的铁丝网跳进了西柏林,有人跳进运河游到了西柏林。
然而,天意弄人,谁也没想到记录他们踏上西德领土的时间。
13日上午,西德人涌向柏林墙,向墙那边的同胞投掷自己的通行证,身份证件。
到苏联军队能够阻止这一举动前,数以千计的证件已经被扔到了东德同胞的手里。
大批东德人借机混在返回西柏林的西德人中间偷渡逾越了柏林墙。
13日下午,柏林墙树立以后,第一个逾越柏林墙的人出现了。
一个青年在光天化日之下,用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向铁丝网。
但是,叁名追上了他,将他打倒在地,谁也没有想到,被打倒的他竟奇迹般又站了起来,夺过的枪,一边与对峙一边继续向西柏林飞奔。
是尽职的,他们不顾这个年轻人的枪,冲上去和他又一次扭打成一团,并且一刀刺进青年人的膝盖。
这次这个年轻人失去了奔跑的能力,面对叁个,结局已经注定。
然而,上天决心要给大家看一幕喜剧而不是悲剧。
就在此刻,西柏林群众雷鸣般的怒吼惊醒了叁名,他们已经越过了柏林墙,现在是在西德的土地上,他们不再是,而成了违法者。
他们扔下青年跑回柏林墙的另一侧。
这个青年拖着残废的腿,一边拼命呼救一边爬到了西柏林。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大大的误会。
事实上柏林墙并不是沿东德西德的边境修筑的,而是偏东德一侧,这是为了保证,即使你越过了柏林墙,你仍然在东德土地上,和军队仍然有权力和能力开枪将你击毙。
当时那叁位并没有越界,他们大可以合法将那个青年绑回东德。
然而,面对这柏林墙上的第一次交锋,他们误会了,害怕了,那个青年简直是奇迹般的竟然这样逃脱了已经笼罩住了自己的厄运。
这是第一个通过柏林墙的逃亡者。
也许这第一个人就定下了逃亡柏林墙故事的基调。
在柏林墙传说里,有眼泪,有悲壮,有无奈,但同样也有幽默,滑稽和令人含泪微笑的故事。
二、最可爱和最悲惨的(上)
要说最可爱的逃亡者,颇有几个竞争者,首先是两位大情圣,一个是阿根廷人,一个是澳大利亚人。
大家看看他们逃亡的手段就可以知道,也就是他们能做出来,死脑筋的德国人就是再有几百万人逃亡,也做不出这么幽默的计划来。
柏林墙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那么几个门,几个交通站。
于是情人被困在东柏林的两位gg就打起了交通站的主意。
经调查研究,交通站是靠栏杆来封锁交通的,虽然栏杆结实,撞不断,但是栏杆比较高,如果汽车足够矮,可以从栏杆底下直接钻过去。
于是计划诞生了,把自己的mm放在行李箱里,趁不注意,开足马力,一下从栏杆下面钻到西柏林就行了。
说干就干,澳大利亚gg就这么把自己的新娘子接到了西柏林。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就不存在什么幽默了。
但是这时候,阿根廷gg出场了,他充分表现了南美人民热血沸腾,但不爱动脑子的特点,他认为这个计划不错,决定自己也照办煮碗。
所谓照办,真的是照办,他居然连车子都是直接找澳大利亚人借的同一辆车!说起来也是,这么矮的车本来就不好找。
问题是,他一点伪装都没有做,连车牌都不换,就这么开了去。
阿根廷gg开着这辆已经被报纸报道得详细得不能再详细的车,大摇大摆开进东柏林。
东德一看,这车怎么这么眼熟,但是谁也猜不到天下还真有这么大胆的人。
问“这车,以前是不是来过东德?”阿根廷gg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当然没有啦”。
自己也糊涂了,大手一挥,放行了!
结果是,在一个星期以后,同一辆车,把另一对情侣,用同样的方式带到了西柏林。
在他们举行婚礼之际,悲愤的东德把栏杆下面装了无数垂直的铁条,别说是车,就是条蛇也休想从栏杆下面再钻出去!
另一位竞争者是五岁的小男孩。
他家经过地道从柏林墙的下面钻到了西柏林。
这个地道挖了整整6个月。
而且因为东柏林便衣密布,地道不得不从西柏林挖掘。
要求是绝对不许做地面测量,还必须正好挖到被接应者的厕所里。
为了不被地面人员发现,地道深入地下12米!
这样庞大的工程,这样长的时间,真不知道逃亡者是如何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如此之久的。
但这个孩子什么也不知道。
当他从地道口出现在西柏林的时候,面对记者和救援者人群发表感想如下:
“这个大洞洞怪吓人的,不过没有野兽”
那一刻,我想到了法国着名的影片《美丽人生》。
二、最可爱和最悲惨的(下)
写可爱是容易的,面对冷酷的现实,人类用自己的信心,幽默来反抗,说起来即使是最大的冷酷,也压不下那希望和温暖。
然而要写悲惨,实在有些下不了笔。
在柏林墙的逃亡者中,那些“功败垂成”者无疑是悲惨的。
1961年,18岁的彼得·菲西特就是这么一个人。
他已经爬到了柏林墙的顶部,只需要再加最后一把劲,就可以达成目标,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
彼得滑落回柏林墙东侧。
悲剧还没有完,身中数弹的彼得倒在柏林墙下,血流如注,我不知道东德的警口察是一时不敢承担责任,跑去请示上级,还是真的就已经下了杀心(我宁愿相信是前者)。
彼得就这样在墙下躺了50分钟,没有一个东德警口察前来管他。
彼得的呼喊声一点一点的低下去了,低下去了。
西柏林的人群爆发出愤怒的 声。
“你们是杀人犯”上千群众怒吼着。
西德的警口察冒险跑到柏林墙边(前面已经说过,这是极其危险的,柏林墙西侧依然是东德的土地,警口察已经“越界”,完全可能被枪击)把急救包扔向彼得。
但是太晚了,彼得已经失去了自救的能力。
彼得终于停止了呼吸。
他的血已经流尽了,在他蓝眼睛里最后映出的,依然是东柏林。
50分钟以后,东德警口察抬走了他的尸体。
如果说彼得最大的不幸在于他最终没有成功,我不知道下面这个最后“成功”的例子,是不是算幸运。
在柏林墙刚完成的那一年,由于墙还不是很坚固,有人就想出了办法,开重型车辆直接撞墙!直接冲开柏林墙进入西德。
1961年,这类事件多达14起。
逃亡者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坚固的高墙,还有来自军队和警口察的密集射击。
有军事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对于穿透力极强的子弹,民用的车壁,车门根本就是nothing,香港**里躲到小轿车后面就可以逃开对方射击的镜头完全是搞笑。
所以,用这个办法冲击柏林墙的人,实际上等于完全不设防的穿行在枪林弹雨中,去争取一次严重交通事故的机会!
三、咱们德国人都是工程师
上面那篇太沉重了,来一点轻快的。
德国人的机械设计,制造能力举世闻名,在柏林墙逃亡中,那也是充份体现了德国人民的技术水平。
要按现在流行的歌来唱,那就是:
“咱们这嘎都是德国人,咱们这嘎特产工程师,咱们这嘎香肠配啤酒,咱们这嘎都是活奔茨”(奔茨,即奔茨汽车创始人,德国工程师)。
1968年,一位东德青年利用河流潜水到达西德。
大家心目中的潜水是什么样的?潜水服?潜水镜?总之他一个人能有多大本事,还一切都必须自己造,最多是一点粗糙的个人潜水工具罢?
非也,这位青年自己造的是--潜-水-艇!
他用的是摩托车马达,配上自己组装的钢板,还有导航,压缩气体等系统。
硬是在家造出了一个个人用的小潜水艇。
质量如何?我看可以通过ISO9002国际认证。
这潜水艇在水下航行了超过5个小时,才从西德那边冒出来,其中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有同学说了,5个小时是不是太长了一点,那是没办法的事情,你试试拿个小摩托的马达去潜水看。
这小潜水艇当然是一个奇迹,该青年的逃亡过程使他立刻在西德找到了工作,各大机械公司竞相聘用该青年为设计师。
听说后来他还真在机械设计上大有成就。
不过小潜水艇也就算了,后面来了个更狠的,逃亡中一不小心,楞搞了个吉尼斯记录出来。
1979年某夜晚,从东德一个家庭的后院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
气球下面的吊篮里装着两个家庭----两对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孩子。
这个气球完全由这两个家庭手工制成,花了数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两个家庭自学成才,从材料学,工程学,气体动力学,气象学热气球!
经调查,此热气球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热气球,被记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这个热气球在通过柏林墙的时候,被发现了。
目瞪口呆之余,还算记得开枪射击。
这一射击,该气球良好的工艺水准就发挥了出来。
逃亡者操纵热气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不但枪打不到,连探照灯都照不到!只好紧急呼叫空军支援“长江长江,我是黄河,你们赶快出动,寻找一个热气球,把它打下来,对,没错,是热气球,重复一遍,热--气--球!”
苏联空军“苏”,“米”战机立刻出动,但是热气球在28分钟的飞行以后,已经完成了使命,安全落地。
问题是,当气球被发现以后,两家人决定立刻降落,以避免被战机击落。
这一“紧急降落”,就谁也摸不准方向了,降落的地点无法确定。
到底是已经到了西德,还是被迫降在东德,谁也不知道。
估计在他们数年的学习中没有心理学的功课,面对未知的前景,8个人都失去了验证的勇气。
他们根本不敢走出这个气球,就这样躲在吊篮里长达24小时之久。
他们已经没有勇气亲自揭晓自己的命运了。
他们唯一能作的,就是祈祷。
降落整整24小时以后,军人来了,揭开了气球。
他们对这8个逃亡者说出了他们盼望了多少年的话。
“你们自口由了,这里是西德领土。”
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钻研
下面这个故事,证明了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些事情,你是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
如果让你把一个人藏在小汽车里偷越柏林墙,你会把他藏在哪里?后箱?底盘?座位下面?
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想象得出来,把人藏在汽车的引擎部份。
不要说那里因为发动机的缘故温度高,废气多,人放那里多半不烫死也憋死,就算没这些问题,您随便掀开哪辆车的引擎盖看看,怎么可能放得下人?
然而事实证明,那里可以放下一个人,而且这个人可以在引擎旁边至少呆2个小时以上,还保持清醒。
9个从引擎中逃亡柏林墙的东德人可以作证。
他们的故事甚至连金庸先生描写的什么‘缩骨功“也相形见绌。
据资料显示,他们都是把自己扭曲成,成,很难说他们把自己扭曲成什么形状了。
总之他们就好象没有骨头,可以随便变形的橡皮泥一样,把自己一点一点的塞进了引擎与盖子之间的缝隙里。
然后就这样逾越了柏林墙。
到达西柏林以后,他们要用1-2小时的时间,再一点一点把自己“还原”。
先出来一条腿,再伸出一个头,逐渐的,一个人的形状硬是从引擎里升了起来。
在录像上,一大群西德的热心人在旁边帮忙。
但是很快,“不许帮忙”就成了规矩。
因为逃亡者的姿势实在太古怪,只能由本人来逐渐恢复。
没有经验的人只能是越帮越忙。
在香港**里,,或者匪徒,经常从人行天桥上一跃而下,正好落在驶过的汽车顶上。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对于柏林人却是生活的一部份。
凡靠近柏林墙的高楼,都成了东德人“跳楼”的场所。
不必担心,这里的跳楼可不是求死,而是求生。
只要你爬到楼上,表现出逃亡的意图,西柏林的同胞们就抬着床单蜂拥前来接应。
鼓足勇气,一跃而下,只要把握了方向,就可以在空中逾越柏林墙,落到床单上。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高的运动天份的。
曾经有一家叁口一起跳楼。
6岁的孩子成功了,父亲和母亲却摔到了地面,一个伤了内脏,一个伤了脊椎。
在短短的跳楼时代,有4个人因跳楼而死亡。
年纪最大的跳楼者是一位77岁的老太太。
她在跳下来之前,把自己吓得瘫倒在了地板上。
无论大家怎么鼓励,怎么哀求也无法跳下来。
就在西柏林人准备失望的散去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
东柏林的发现了情况,冲进了大楼。
破门的声音给了老太太无穷的动力,她冲向窗口,果断的一跃而下
再后来,由于柏林墙西侧仍属于东德,接应的西德人算侵犯了东德领土,跳楼者又改用汽车接应。
顶部预先布置的汽车突然冲向柏林墙,跳楼者就把握这一刹那裹着被子飞跃而下,直扑汽车顶部。
汽车又马上退回西柏林内部。
直到东德下了决心,把柏林墙东德一侧的高楼全部推平,空出一片几百米的“恐怖区”以后,居然还有人延续了这个跳楼逃亡法。
这位德国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强力弹射装置,从东柏林市内的高楼起跳,“弹”了数百米到达西柏林,然后利用自己制造的降落伞缓缓落地。
五、俱往矣
在30年的柏林墙前面,我只看见过柏林人两次泪水。
一是在1961年,柏林墙正在竖起,那个时候,柏林墙还是“透明”的铁丝网,就隔着那一道铁丝网,千万德国人交谈着,互相安慰着。
我注意到很多这样的镜头,一对衣冠整洁的中年夫妇,镇定的安慰着对面的年轻人,而那青年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问德国同学,回答是,那是一个个家庭,那一天,儿女或者因为工作,或者因为上学,或者只是一时的游玩,从东柏林走到了西柏林。
而父母还在东柏林。
他们走到柏林墙边,来见对方最后一面。
那对镇定的父母一定是在告诉儿女,从此你就要靠自己了,千万不要回东德来,你要在西德坚定的生活下去!
这样的父母一眼望去,竟然有那么多。
再后来,是1989年11月9日,东德宣布开放整个柏林墙。
一时间,德国人疯狂的涌向柏林墙。
两德的居民拥抱在一起,哭泣在一起。
我首次看见德国人这样的失控。
人那么多,有的奏起音乐,于是人们一起跳舞,欢歌,欢呼和笑声响彻云霄,仅仅片刻之后,也许,不知道是谁,为了什么,忽然哭泣起来,也许,正为了28年以前送别自己的父母,永远不能再回到柏林墙,再告诉自己一次,“你要坚强的活下去”。
于是哭泣声越来越大,千万人一起哭泣起来。
每个人都有充份的理由。
有充份的理由笑多少,也就有充份的理由哭多少。
在这堵墙下面,掩埋了一个德国的传说。
德国人毕竟是幸运的,柏林墙见证了德国人的痛苦,全世界分享了他们的痛苦。
他们被关注着。
然而,还有那么多的人,他们的痛苦竟然是完全默然的。
就在德国人面对柏林墙之后数年,以百万计的越南船民逃向大海。
没有录像,没有文字,更没有如德国那样,西部同胞的援助。
他们抱着和德国人一样的梦想,以一样悲壮的方式逃亡。
而他们的死亡比例,高过德国人不知多少倍!
他们在哪里?他们的“柏林墙”何在?今天,我已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看到了柏林墙,但是,谁曾经为那些越南船民记录过什么?
到今天,我们就看不见还存在的“柏林墙”和类似的悲剧了么?
当我告诉那个德国同学这些的时候,他沉默了,然后说,“也许,总会一点点的好起来”
我不知道。
无论如何,柏林墙的故事已经结束了。
而且,是喜剧性的结束。
人间的故事,如柏林墙这般悲惨的并不少,能够最终这样收场的,已经很不错了。
TheBerlinWall柏林墙
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建造,它把德国分为东德和西德(联邦德国和德意志民主主义共和国)。
柏林墙把一个完整的德国分为两部分,时间长达28年之久。
勃兰登堡门
德国的象征。这座以沙石为建筑材料建造的柱廊式城门,于1788年至1791年由CG 朗汉斯设计,仿照了雅典阿克波利斯(Akropolis)建筑风格。中间最宽,为皇室御道。门的上面是胜利女神拉着四匹马的战车铜像。1807年被拿破仑抢走,七年后普鲁士获胜又拿了回来。二次大战中勃兰登堡门四周的建筑全部被毁。1958年修复时安装了一个新的雕像。冷战时期,在门前建起柏林墙。隔断了东西柏林的联系。此门当时在东柏林一侧。门前的通道布满铁丝网。1990年东西德合并,推倒了柏林墙。终于使连接东西柏林的大路通畅。
巴黎广场
巴黎广场连接着勃兰登堡门和富丽堂皇的菩提树下大街。以前这里曾是一个练兵场,威廉一世在这个菩提树下大街的尽端建造了这个四方广场。之后,广场由各式城市别墅、大使馆和豪华的阿德龙饭店所环绕起来。
整个巴黎广场及其周围建筑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柏林墙倒塌后,按其历史原貌进行了重新修复。在修复过程中,这里云集了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在勃兰登堡门的左右两侧的Liebermann和Sommer两座建筑是现今新建的一对双胞胎建筑。其建筑风格仿照了历史上著名建筑家Stüler的建筑风格。德累斯顿银行大楼的建造,避开了传统的建筑装饰,同时又延续了巴黎广场传统的建筑风格。
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是德国最经典的建筑之一,德文原名为Reichstag即帝国大厦。建于1894年,原为德意志帝国和魏玛共和国的国会所在地。希特勒在此发动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Reichstag urn)。二次大战期间遭严重破坏。战后进行了重建。在东西德国合并后,确定为新首都的国会大厦。1999年4月19日经过全面整修的新国会大厦竣工。新国会大厦的中心为国会议事厅,大厅四周是玻璃墙,屋顶是半球型玻璃天窗。新整修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弗斯特设计。保留大厦19世纪的内部摆设和战争遗留的痕迹。包括大火和战争留下的烧过的痕迹以及苏联红军留下的涂鸦等。整个整修用了四年,耗费三亿三千万美元。国会大厦部分对外开放参观。
柏林大教堂
原为霍恩措伦王室的宫廷大教堂,做为新教教堂同罗马天主教教堂彼得大教堂相应。1894年至1905年威廉皇帝二世时期,由Julius Carl Raschdorff设计所建。柏林大教堂是在旧的大教堂拆除之后,为霍恩措伦王族所建的宫庭及纪念教堂。不顾当时人们的反对,柏林大教堂上按照威廉二世的愿望,建起了一座装饰华丽、带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圆顶。二次大战期间,教堂毁坏严重,1975年至1993年间得到了重新修复,但其原有装饰进行了简化。教堂内部修饰富丽豪华,于同一时期由同样的建筑家Raschdorff设计。其中最创珍贵的是大选帝侯及夫人Dorothea,弗里德里希国王一世及王后索菲·夏洛滕的棺材价值连城。主圣坛是1850年F·A·Stüler的作品。
博物馆岛
申斯普瑞河中的一个四面临水的小岛,这里有五座相邻的博物馆:老博物馆(Altes Museum)、新博物馆(Neues Museum)、老国家美术馆(Alte Nationalgalerie)、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 Museum)、博德博物馆(Bodemuseum)。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免费。
波茨坦广场
波茨坦广场是新柏林最有魅力的场所。在东西德分裂的时期处于柏林墙分界地带,一直是块空地,直到两德统一后才建成柏林最大的商业中心。并有柏林最大的赌场。其引人注目的建筑集餐馆、购物中心、剧院及**院等于一身,附近还有著名的柏林爱乐交响乐音乐厅。使它不仅吸引着观光的游客,也吸引着柏林人经常到此一游。而以前的波茨坦广场只成为现在广场中的一小部分。
交通
市内交通:经营柏林市内交通的是BVG公司,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和地铁。
火车站:连接西德地区的主要火车站是动物园站(Hbf-Zoologischer Garten)。大部分列车在此始发。
机场:柏林虽有三个机场但都不大和这座首都有些不相称。柏林现在正在规划建个大机场。Tegel泰格机场在柏林的西北,有连接德国主要城市的航班,是柏林的主要机场,机场代码TXL,乘出租车到市中心要30分钟25欧元,此外还有专线车X9到市中心的火车站要21欧元; Schonefeld机场在柏林市的东南部,机场代码SXF,主要以度假的航线为主,乘出租车要45分钟38欧元或乘S9市郊车要20分钟21欧元; Tempelhof机场在柏林的南部,机场代码THF。
旅游观光车:柏林市内有专业的观光旅游车,线路将主要景点串起来。主要的公司有Berolina观光车公司,Severin+Kuhn公司(有英语的导游)。
娱乐:
赌场(Spielbank)有两处分别在波茨坦广场和亚历山大广场。歌舞表演有Friedrichstadtpalast和Wintergarten Variete。
购物:
主要的购物商业街在库达姆大街。威廉纪念大教堂东面多为普通的专卖店和百货店。西面为高档名牌专卖店。卡迪维百货 (Ka De We),柏林最大的百货商店,号称欧洲最大的百货商店。共七层。楼上设有自助餐厅。
柏林全市共分为12个区。
柏林原来分为23个区。2001年1月,柏林实施行政改革,把23个区合并为12个区(Bezirke)。每一个区再细分成为分区(Stadtteile),代表着传统的都市化地方。
在行政改革以后,地方政府之间的重组仍然不断。截至2016年,柏林全市共分为12个区。整个柏林的12区合共有96个地方政府,而每个地方政府亦再由数个街道(Kiez)组成。
柏林全市12个区分别为:米特区、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克罗伊茨贝格区、潘科区、夏洛滕堡-威默尔斯多夫区、施潘道区、施特格利茨-策伦多夫区、藤珀尔霍夫-舍内贝格区、新克尔恩区、特雷普托-克佩尼克区、马灿-海勒斯多夫区、利希滕贝格区和赖尼肯多夫区。
扩展资料:
柏林(Berlin),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有人口约350万(2016年)。
柏林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城市中心坐标为52°31′,东经13°2′。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89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为两个区域,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德国首都的地位,并驻有147个外国大使馆。
-柏林
城市名称:柏林
城市简介:柏林是著名的欧洲古都,始建于1237年。建城人是勃兰登堡边疆爵阿伯特,因其绰号叫“熊”,后人就一直以一只站立的黑熊作为柏林城的城徽。1415年,柏林-科恩成为勃兰登堡邦国的首府。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定都柏林。两个德国统一,东、西柏林也再次合并为一个城市。次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决定,柏林为德国统一后的首都和政府所在地。柏林是著名的欧洲古都,始建于1237年。建城人是勃兰登堡边疆伯爵阿伯特,因其绰号叫“熊”,后人就一直以一只站立的黑熊作为柏林城的城徽。1415年,柏林-科恩成为勃兰登堡邦国的首府。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定都柏林。两个德国统一,东、西柏林也再次合并为一个城市。次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决定,柏林为德国统一后的首都和政府所在地。
人口:339万
机场:滕珀尔霍夫机场、泰格尔机场、舍纳菲尔德机场
当地俱乐部:柏林赫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