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雄也有她过不了的江东,英雄指的是现羽,江东是指他的家,那里有他爱的人虞姬。他们相爱,但是他有自己的事业,家和国,他在外面拼杀,有很大的压力,有很多的敌人,也十分危险。
即使他是个英雄,在现实中他也无法实现的抱负和目标,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甚至都不能全身而退,不成功便成仁。多少人赌输了自己的人生,但是成王败寇,不试试怎么知道谁笑到最后。
1 关于天然美的诗句
关于天然美的诗句 1描写大自然之美的诗句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霜叶红于二月花
3天街小雨润如酥
4千树万树梨花开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采菊东篱下,悠然南山下
8山气日夕往,飞鸟相与还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3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崖沓嶂凌苍苍。
14山红涧碧纷烂漫
1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1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7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1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2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2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2有没有关于大自然美的古诗词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影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初春小雨-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社日-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太多拉~给你个网站查吧~
累四拉~
3描写自然之美的诗歌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4形容大自然的美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大自然的美的句子如下: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自然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幸的是人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把镜头对准包蕴万千、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时,发现处处充满了美,美不胜收。
有一种美,叫壮美。巍巍高山,任风吹雨打,千年万载,依旧深深扎根大地,巍然屹立;滔滔江河,凭时光飞逝,尘世纷争,仍然一往无前,不倦东流。有一种美,叫优美。初生的牛犊撑着四蹄从母亲身下颤颤巍巍地站起来,风中的雪莲倔强地从悬崖峭壁中挣扎出来,柔弱的幼虫挣脱束缚它身形的外衣,破茧而出,化蝶飞去。
那古朴沧桑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造化之笔造就的粗犷与壮观,让人以为站到了地球的边缘;世外桃源般的香格里拉,人间的梦幻天堂,被多少人引为终老之地;欧洲最后的净土、圣诞老人的故乡——拉普兰的皑皑白雪、驯鹿雪橇,带你进入童话世界;远方的安赫尔瀑布,九天之水倾泻而下,涤荡心胸,让你无比震撼……人类在时间长河中是何等的渺小,历史在自然面前变得寂静无声。我们能听见风吹过的悲歌,耳边响起的是神秘花园的曲子,忧伤,淡然,像漂泊的回忆……
参考资料
豆瓣读书:
5赞美大自然的美景的诗句
以下这些诗句都是赞美大自然的美景的: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6描写天然的句子
白玉不雕,美珠不文。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文:同“纹”,指饰以纹彩。这两句大意是:洁白的美玉不需要再加以雕琢,美丽的明珠不需要再饰以纹彩。白玉、美珠,丽质天生,即使不雕、不文,已足以令人赏心悦目了。何必再施以斧凿,徒增匠气!这几句与“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相近,类似的还有“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孔子家语·好生》)等,可供论述具有天然美质的东西,无须再加人工雕饰;也可供说明好诗好文,只要具有优美的情思就够了,不必要过于讲究辞藻的华丽。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说林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芙蓉:荷花的古称。这两句大意是:像刚刚长出清水而开放的荷花,具有无然的妩媚风韵,毫无人工雕琢妆饰的痕迹。李白以形象贴切的比喻,赞美了韦太守诗文的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对诗歌的美学见解与追求。纵观李白的全部创作,也可以看出诗人确实身体力行,实践了自己的这一主张。可供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语言清新自然时引用,或用于赞美某些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假雕饰。
唐代诗人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葛彷
天然一曲非凡响,万颗明珠落玉盘。
唐·程太虚《澈玉泉》。凡响平凡的音乐。这两句大意是:泉水床##流淌,演奏着一曲不同凡响的天然乐章,就像万颗明珠,落入晶莹的玉盘。白居易曾在《琵琶行》中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描写音乐,作者在这里取其诗意,以“万颗明珠落玉盘”来形容不绝的泉声;琵落声为人工演奏,而泉声出自天然,美如仙乐,动听无比,比白诗中的琵琶声更胜一筹。可用以描写泉瀑之声。
唐代道士 程太虚 《澈玉泉》
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 关于天然的名言
明·都穆《学诗诗》其一。呕心剔肺:形容挖空心思,费尽心机。这两句大意是:切不要挖空心思刻意雕琢,要知道美妙的语言出于自然。美妙的语言往往质朴自然,好像从肺腑中流泻而出。如果文思枯竭,纵然呕心剔肺雕琢成句,也必然没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深入生活,开拓文思,是写出妙语的根本。
明代藏书家 都穆 《学诗诗》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见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天然:自然。豪华:指华美的辞藻。这两句大意是:一句出自天然的话能使人感到万古常新,摒弃了豪华之气方显出真实淳美的风格。陶渊明作诗一贯追求平淡自然,朴实真淳。后人评价陶渊明的诗,也大多赞美其摒弃雕琢、纯任自然的风格。这里元好问极力肯定陶诗的“天然”、“真纯”,并誉之为“万古新”,既是对陶诗的高度赞美,也表达了他祟尚自然,反对雕琢的艺术主张。可供论述文艺创作贵自然时日引用,也可用以评价其它朴实自然、清新淳美的诗文作品。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7描写美丽自然风光的诗句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S226;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关于大自然之美的文章、诗文
列车蜿蜒地穿行在天山山脉之中,耳边伴随着列车撞击铁轨发出的规律地嗒嗒声,望着窗外时远时所,绵延不断的山脉,思绪终于宁静下来,原本的人性,远离了都市嘈杂的心灵,又回到了麻木的躯壳之中。
这里手机已经摆脱了都市中网络的环抱,但是它还在努力地寻找着沟通世界的网络,这里没有了都市的喧哮,这里没有了都市的匆忙,这里没有了都市的零乱,这里没有都市的欲望。来到这里,整个心灵静寂了,整个躯壳涅盘了,呼吸变得舒缓起来,麻木、杂乱的大脑细胞活跃起来,仿佛甩掉了捆在上面的一层枷锁似的,思绪飞了起来,胸口开阔起来。
车窗外,落日的余辉均匀地撒在山坡上,照得整个山麓金灿灿的,山坡上每一道沟,每一道坎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切地一切,没有任何人工雕凿地痕迹,全为天然形成,每一道沟,每一道坎都似无理,但他们都有千万年的历史可以讲述,千百年来她们静静地扎根在这里,如果真得了少任何一道沟、一道坎,那都将失去自然的雄浑天成之美,她们的存在盛载着整个天山山脉的历史。 列车缓缓前行,穿过天山山脉,展现在面前的是一望无际地戈壁,习惯了高楼大厦,习惯了花草成荫的人们被这里的空旷震憾着,没有了障目的高楼,没有吵杂的汽车喇叭,天地之间原来有如此之宽阔,世界原来有如此之大。
在视野的尽头,天与地浑然为一体,在这里,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天空如同一个硕大无比的蓝色锅盖盖在一望无际、平坦的大地之上,而你就站在大地的中心。在这里,你可以感受空况之美,一切浑然天成,未有斧凿的痕迹,一切都是大自然呈现给你的美。
美呀!自然之美!震憾之美!宁静之美!空旷之美! 看过好友非言非语的MSN'SPACE,觉得挺好的,同时好友劝我也做一个,可是拿什么开篇呢?倒是让我犯愁了,突然想起去新疆返途中,在火车突然有感而发而写的东西,姑且拿来用之,全当开篇之作。 邂逅东山魁夷是在子夜时分。
春雷滚过,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屋内青灯黄卷,音乐低回,我独坐窗前。如东山魁夷邂逅他心中的风景一般,我邂逅了东山的美文。
捧读东山的《美的情愫》,给我带来生命的感动,正如刘白羽所说:我像把美的世界拥抱在自己怀中了。我真想能有更多的人与我一同去体验这种感动,去感受东山笔下的风景,去欣赏风景之美。
东山魁夷是日本当代著名的风景画家。也惟有高超的风景画家才有这样一双如此敏锐的眼睛:于凡常之中见出不凡,于自然之中发现真谛。
然而,更重要的却是东山有一颗挚爱的心和美丽的灵魂。他说过,“别开生面的风景是自己内在的东西与外在的世界相呼应而产生的印象”,“倘使没有心灵的感动为基础,就不可能看到风景是美好的”。
于是,东山魁夷这颗“与大自然和谐而发出的朴素的心”和眼中见到的风景浑然一体、融合无间,东山笔下的风景也就展现出动人的情致。 与风景邂逅只有一次机会,因为大自然是活生生的,甚至可以说是瞬息万变,佛家所言的“瞬间三世”或许也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观赏风景的我们自身每天也都在成长变化。而东山却用他那饱蘸生命对风景之美的领受和感动的笔,把风景摆在我们面前,使这难得的瞬间偶然的邂逅成为永恒。
作为出色的散文家,东山魁夷写下了《探索日本的美》、《与风景对话》、《听泉》、《我遍历的山河》和《我的窗》等散文集。《美的情愫》一书是由唐月梅女士从东山散文集中选译部分表现日本风景之美和书写日本艺术之美的文章汇编而成的。
在这些篇章中,大多都是以一个画家的视角来摹写自然之美、风景之美,尤其是最能代表日本岛国的山和海。 而更能集中显现东山魁夷的生命之思和心灵之美的就是内中的《听泉》和《一片叶子》。
《一片叶子》第三节以对生长于庭院树木枝桠上的一片叶子的凝望作为切入角度,让我感觉熟悉而亲切。因为川端康成那个萦绕着淡淡忧伤的的小说《古都》,也正是以千重子对老枫树树干上的紫花地丁的注视作为起笔。
也不奇怪吧,川端和东山本来就是为美而跋涉的一对难得的知心朋友,他们的灵魂或许是可以相通的。 通过细致观察庭院树木中这片叶子的生荣死枯,从萌生发芽到回归大地,东山发现,“一片叶的凋零,绝不是无意义的,它与整株树的生是密切相关的”。
万物生息,四季流转,人作为自然之子,也得欣然接受同样的命运。返观自身,东山说:“一个人的死,也与整个人类的生相关。
毫无疑问,谁也不喜欢死,但是因此应想到的是要珍惜自然给予的生,同时也要珍惜他人的生。生命终结之时,回归大地,这就是幸福。”
《听泉》是一篇散文诗式的文字,也是我所读到的东山魁夷散文中最美最纯粹的一篇。在《听泉》一文中,通过描写群鸟飞过原野和丛林,然后在林间的一泓清泉旁休憩歇息,临水照影,听泉水叮咚,进而返躬自身,关照人类大生命。
他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股清泉。但这泉声却往往在日常烦忧中消息了。
倘使夜半醒来,从内心深处响起轻幽的声音,这无疑是清泉的窃窃私语吧。”东山经常从这心灵的清泉领受到点教:“要谦虚,要朴素,要抛弃孤傲和偏执”,“只有舍掉自我,才能发现真实”…… 舍掉。
绝余路上暗志生,志为天下图功明。
雨露相依笑天奇,空山无语乾坤易。
盘古开天宇宙定,仙班草木醉欢己。
天崩五色女娲补,上古帝王又不悉
精卫一生志填海,陆地顽石有谁起。
金乌兄弟为九日,后羿箭射终成奇。
神仙之事终为幻,尽是虚言今笑看。
崇敬上古之能人,而今只得叹又叹!
三皇五帝为何人,华夏先祖奉为尊。
禹能治水安九州,四方安定可太平。
夏桀慌乱误国事,商革夏命定乾坤。
几世宿命得纣子,无道君王必丧身。
周王缅怀一隐士,姜尚八十钓金鲤。
王者赶车八十步,大周王朝八百年。
文王贤才武中道,西周过后有飘摇。
百家争鸣为谁起?万民苍生求平息。
王侯之争人叹异,战国兴起难统一。
白起兵法埋谷地,法度严刑秦为帝。
二世而亡陈涉去,风歌高唱汉主立。
沛子无德但有义,乌江自刎谁人鄙?
江东子弟因何涕,若是重来凭谁依!
文武朝臣奉法家,黎民百姓得安息。
无奈功臣尽归土,韩信进功悲犬兔。
汉武张骞使西域,丝绸之路得开启。
黄巾得立三国分,赤德未尽兵不止。
英雄如期挥刀戟,豪杰相应互拥立。
三顾茅庐卧龙依,隆中倾诉君王意。
奉先爱财轻草率,又得赤兔亡真主。
谋臣如狼武似虎,汉有凤雏得明路。
只因义存思汉主,兵归无处困于蜀。
白帝托孤有贤慕,兵败火烧连营处。
北复中原南蛮反,七擒孟获为得安。
仲谋当权子敬辅,抗曹汉主联东吴。
无论曹魏司马夺,已有旌旗太难得。
晋人未料分南北,南北词书话更多。
宋齐梁陈文工赏,唯有后主深难忘。
隋战南北荒芜暴,义师高举伐无道。
瓦岗志士投叔德,天朝至此根基住。
唐起太原中兴度,贞观尚贤治世兴。
女皇夺权为周帝,武瞾用贤更用能。
后起开元达全盛,诗文歌赋另成风。
三郎爱慕玉环美,最终修得鸳鸯度
难奈藩镇裂相连,亡唐如纸化飞烟。
五代十国狼烟起,太祖黄袍为谁器?
风平安静气犹猛,又有雄狮入天关。
宋为和稳分大权,权分过散怎寝安。
杀人放火为求官,宋江方腊大旗翻。
乱世纷争无益己,百万胡骑踏中原。
鹏举独骑饮胡血,难诉忠情愁多怨。
欲捣黄龙复中原,道道金牌禁归还。
亭下怎得莫须有,良将归天天难愿。
独留一首满江红,字字见血扎心中,
词书文人五代笔,稼轩放翁意更浓。
朱子灭欲存天理,礼义难敌长刀戟。
元人尚武过疆边,夺来异图几河山。
一腔热血染霄汉,晴天声吼壮苍天。
洪武无法治盛世,后有燕王起靖难。
修得永乐大典成,一代明主得永生。
已得清明宦官专,苦难百姓不能言。
张门居正谋虑宽,改并税制成一鞭。
闯王纳粮为何事,清兵来军又近前。
三桂引兵入海关,怒发冲冠为红颜。
盛世求得算康乾,世事多谋多想念。
狠辣西夷开港湾,只叹古史多辛酸。
天下豪杰是不尽,话成万篇卷铁单。
辛亥结束君王制,怎知军阀不定天。
七七血洒卢沟桥,丑陋军魂定遭殃。
待到西安张学良,国共两党奋抵抗。
雷雨惊呼过九天,疾风狂吼动中原。
若得苍生皆可安,不畏雷劈尸骨寒。
英杰生为苍生死,义气载舟行远帆。
最终中国疆土定,百姓又得安居年。
历史循环皆往复,分久必合合久分。
中华上下五千年,我等谨记在心间。
若今寻得凌云志,重往凌霄镇万山!
高三:金鹏
众所周知,项羽一句话让“江东父老”成为千古名词。有人说看看三国江东六郡就懂了!为什么都说无颜见江东父老?
三国时江东六郡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这些地方的人是有自己的拥护者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这样帮你,你还干不出点成绩,你说你怎么回来跟大家伙说?
在之前的项羽,带领着众多江东子弟来到了中原地区,建立了大楚。但是因为项羽自己的问题,导致了带领的子弟们大多丧命战场,这个时候回去,江东父老问起来,你能怎么说?江东父老的唾沫星子也会淹死你。不如就不回去了,毕竟,之前的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大家基本上都是安土重迁的,所以,你的名声坏了,你就不用活了。项羽是一个很爱惜羽毛的人,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之后的三国时期,孙坚长子孙策,年轻有为,很快占据江东六郡,封为吴侯,之后的次子孙权,建立了吴国,对江东的百姓也是非常友好的,所以,才会在此安营扎寨,在三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最终还是被晋灭掉。这个时候的江东父老还是很给面子的,最后也不没有说无颜见江东父老!
江东父老真的很好,你觉得遇到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做?
《赤壁之战》原文如下: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
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赤壁之战》的翻译如下: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对孙权说:“荆州与我们邻接,山川险要、坚固,土地广阔、肥沃,人民殷实富足,如果能占有它,这正是开创帝王大业的凭借。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不和,军队里的各位将领,有的拥护这个,有的拥护那个。
刘备是天下的杰出人物,跟曹操有仇怨,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畏忌他的才能,没有能够重用他,如果刘备同刘表手下人团结一心,上下一致,那么我们就应该安抚他们,跟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不同心协力,就应该另作打算,以成就帝王的大业。
我希望能够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并慰劳军中掌权的人,并且劝说刘备,使他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地接受我们的意见。如果这件事能够圆满成功,天下大势就可以定下来了。现在不赶快前往,恐怕被曹操抢在前头。”
孙权立即派鲁肃前往。鲁肃到了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军,就日夜兼程,等到到达南郡时,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逃走,鲁肃直接去找刘备,和刘备在当阳长坂坡相会。
鲁肃传达孙权的意旨,谈论天下形势,表示真挚恳切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豫州您准备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交情,打算去投奔他。”
鲁肃说:“孙讨虏将军聪明仁惠,尊敬贤者,礼遇士人,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已经占据六个州郡,兵精粮多,足够使大事成立。现在为您打算,最好派遣亲信的人主动和东吴结交,从而建立流传后世的功业。您却准备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常人,偏僻地处在远处的州郡,即将被人吞并,哪里能够依靠呢!”刘备很高兴。
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两人当即结下了交情。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因躲避战乱来到江东,现任孙权的长史。刘备采用了鲁肃的计策,进兵驻扎在鄂县的樊口。
曹操从江陵将要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紧急了,请让我奉命向孙将军求救。”就跟着鲁肃一起到孙权那里去。诸葛亮在柴桑会见了孙权,劝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南招收人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已经消除了几个大患,局面大致平定了,于是大破荆州,威势震动全国。
英雄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才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计自己的力量来对付这个局面。假如果然能以吴越的人马同曹操的力量相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假若不能,为什么不停止军事行动,捆起铠甲,面向北面称臣去侍奉他呢!现在将军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内心抱着迟疑不决的想法,事情紧迫而不能决断,大祸临头没有几天了!”
孙权说:“如果像您所说的,刘豫州为什么不就去侍奉曹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尚能坚守节义,不肯屈服受辱;何况刘豫州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当代所有的人,许多人爱戴拥护他,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事业不能成功,这只是天意,怎么能够再做曹操的下属呢?”
孙权恼怒地说:“我不能用整个儿的吴地,十万军队,受别人控制,我的主意定了!除了刘豫州没有一个能和我一齐抵挡曹操的人。然而,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么能顶住这场灾难呢?”
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可是现在归队的士兵以及关羽率领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刘琦收集江夏的士兵也不少于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经疲劳不堪,听说追赶刘豫州时,轻装的骑兵一天一夜要走三百多里,这就是常说的:‘强弓所发的箭,飞到末尾,它的力量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
所以兵法上忌讳这种情况,说‘一定使主帅遭到挫败’。况且北方来的士兵不习惯在水上作战,再加上荆州的老百姓归附曹操的,只是受到武力的胁迫罢了,并不是真心的降服。现在将军果真能派勇猛的大将统帅几万军队,和刘豫州共同谋划,同心合力,打败曹操的军队是肯定无疑的。
曹操的军队被打败了,一定退还北方去;这样荆州和吴国的势力就会增强,三分天下的局面就形成了。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就在今天!”孙权非常高兴,跟他手下的臣子商量这件事。
这时候,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说:“近来,我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向南进军,刘琮投降了。现在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一起打猎。”孙权把曹操的信给手下臣子们看,没有一个不像被巨大声响所震动吓得变了脸色。
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虎豹,他挟持皇帝到处攻打,动不动就以朝廷的名义作借口,今天抗拒他,事情不顺乎道理。况且将军可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现在曹操已经取得了荆州,全部占领这个地方,刘表训练的水军,大小战船多到上千艘,曹操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齐下,这就是长江天险已经和我们共有了。
而军事实力的大小,又是无法与他相比,我们认为万全之计不如欢迎他。”只有鲁肃不说话。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廊檐下。孙权知道他的用意,拉着他的手说:“您想要说什么?”鲁肃说:“我刚才仔细分析大家的议论,他们的主张只会耽误您,不值得同他们谋划国家大事。
现在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像将军您却不可以。凭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鲁肃投降了曹操,曹操会把我送回故乡,评定我的名望地位,还不至于失去下曹从事这样的小官,坐着牛车,带着吏卒,跟士大夫们交往,一步一步地升官,仍旧不会失去州郡长官的职位。
将军您投降曹操,想要得到什么结局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啊!”孙权感叹地说:“那些人所持的意见,使我非常失望。现在您阐明的正确方针,正和我的想法一样。”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了番阳,鲁肃劝告孙权召周瑜回来。周瑜回来,对孙权说:“曹操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他的实质是汉朝的奸贼。将军您凭着超人的武略和杰出的才干,又依靠父兄的功业,占据江东一带,土地纵横数千里,军队精锐,物质充足,英雄乐意效力,应当驰骋天下,替汉朝翦除残暴,去掉污秽;何况曹操是自己来送死,怎么可以去投降他呢?
请让我为将军具体分析一下这件事。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定,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放弃骑兵,依靠水军和东吴比高低。现在又是严寒的天气,战马没有稿草饲料。驱赶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带,不服水土,一定会生疾病。这几件事都是用兵时最忌讳的,可是曹操却冒失地这样做。将军捉拿曹操,应该就在今天。我请求得到精锐军队几万人,进军驻到夏口。一定替将军打败曹操。”
孙权说:“曹操这个老贼想废掉汉朝皇帝而自立为皇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二袁、吕布、刘表和我罢了;现在那几位英雄已经灭亡,只有我还在。我和老贼势不两立,您说应该抗击他,同我的意见很相合,这是老天把您赐给我啊!”于是拔刀砍面前放置奏章文书的矮桌,说:“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该投降曹操的,就和这桌子一样!”
于是就散会了。这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人们只看到曹操信上说水军和步兵有八十万就一个个吓住了,不再去估计它的真假,便提出这种投降的主张,是很没有道理的。现在按照实际情况核对它,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并且久已疲惫。
他所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最多也不过七八万而已,还抱着犹豫的心理。用疲乏劳累的军队,控制犹豫不定的降兵,人数虽然多,也是很不值得害怕的。我能有精兵五万,就完全能制服他,希望将军不必忧虑!”
孙权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您说到这里,非常合我的心意。子布、元表这些人各人只顾自己的妻子儿女,怀着自私的打算,很使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与我同心同德,这是老天让你们两人来辅助我的呀!五万精兵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已经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战斗武器都已经准备好了。
您和子敬、程公便可先出发,我一定继续调派军队,多多装载物资和粮草,作为你们的后援。您能对付就同他决战,万一遇到战事不利,就回到我这里来。我当和曹孟德决一死战。”于是以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领部队同刘备共同抵挡曹操,并派鲁肃担任赞军校尉,协助谋划作战的策略。进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
这时曹操的军队已经感染了疾病,刚开始交战,曹军失利,退却驻扎在长江北岸。周瑜等驻扎在南岸。周瑜部将黄盖说:“现在敌众我寡,很难同他们坚持长久,曹军并连战船,首尾相接,可用火攻使他们败逃。”
于是就用十艘蒙冲斗舰,装满干燥苇荻和枯柴,把油浇灌在里面,外面用帐幕包起来,上面插上旗帜,预先准备好轻快的小船,连结在战船的尾部。先送信给曹操,假说要投降。当时东南风刮得很急,黄盖把十艘战船放在最前面,到了江心,挂起风帆,其余各船按次序前进。曹操军中的士兵和军官都走出军营站着观看,指点着,谈论着黄盖来投降了。
距离曹军二里多远的时候,各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走如箭,把北面曹军的船全烧光了,还蔓延到岸上的军营。一会儿,烟雾和火焰布满天空,曹操的人马烧死淹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部队紧跟在后面,擂起战鼓,大举进攻,曹军大败。
曹操带领败兵从通往华容县的陆路步行逃跑,遇上烂泥,道路通不过,天又刮着大风,曹操就命令体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那些体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陷在泥中,死掉的很多。
刘备、周瑜从水陆两路同时并进,追击曹军,一直到了南郡。当时,曹操的军队还加饥饿和疾病,死亡的有一大半。曹操于是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卫襄阳,自己带领军队回北方了。
扩展资料:
《赤壁之战》的背景:
刘琮束手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回到邺城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
1、于邺凿玄武池以练水军;2、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备南征;3、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4、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5、以罪名杀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同年七月,曹操挥军南下,八月,荆州刘表病死,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叶。
九月,曹操到达新野。曹操南下的消息,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一直不知道,直至曹军到达宛的附近时才发现:而刘琮已向曹操投降,却不敢告诉刘备,刘备发现状况,于是派亲近询问刘琮,这时刘琮才派宋忠告知刘备,刘备既惊骇又颇气愤,只好立即弃樊南逃。
长坂坡激战
曹操知道江陵贮有军用物资,恐怕刘备先到,占据江陵,就留下辎重,轻装前进。到襄阳后,听说刘备已经过去,曹操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急速追赶,一天一夜跑了三百余里,在当阳县的长坂追上刘备。
刘备抛下妻子及儿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骑马逃走,曹操俘获了大量的人马辎重。张飞率领二十名骑兵断后,他据守河岸,拆去桥梁,模握长矛,怒目而视,对曹军大喊道:“我就是张翼德,有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不敢逼近,刘备得以顺利逃亡。
曹操进军江陵,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为列侯,连同蒯越等人,被封为侯爵的一共有十五人。曹操下令从狱中释放韩嵩,用朋友的礼节来接待他,让韩嵩评价荆州人士的优劣,都加以提拔任用。任命韩嵩为大鸿胪,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邓羲为侍中。
孙刘联盟
江东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派鲁肃到夏口窥探虚实,鲁肃抵达后,听说曹操大军已向荆州进发,便日夜兼程前往,等他到达南郡时,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已经向南撤退。鲁肃便直接去见刘备,在当阳的长坂与他相会。
鲁肃传达了孙权的意图,与刘备讨论天下大事,对刘备表示诚恳的关心。并且询问刘备说:“刘豫州,如今您打算到什么地方去?”刘备说:“苍梧郡太守吴巨是我的老朋友,打算去投奔他。”鲁肃说:“孙将军聪明仁惠,敬重与优待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于他。现在已占有六郡的土地,兵精粮多,足以成就一番事业。
曹操从江陵出发,将要顺长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危急,我请求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是他就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
诸葛亮在柴桑见到孙权,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在长江以东起兵,刘备在汉水以南召集部众,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基本已经消灭北方的主要强敌,接着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
在曹操大军面前,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刘备逃到这里,希望将军量力来加以安排。如果将军能以江东的人马,与占据中原的曹操相抗衡,不如及早与操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早点解除武装,向他称臣?现在,将军表面上服从朝廷,而心中犹豫不决,事情已到危急关头而不果断处理,大祸马上就要临头了。”
孙权说:“假如像你说的那样,刘备为什么不服从曹操?”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壮士,还坚守节义,不肯屈辱投降;何况刘备是皇室后裔,英雄才略,举世无双,士大夫们对他的仰慕,如同流水归向大海。如果大事不成,这是天意,怎么能再居于曹操之下呢?”
孙权勃然大怒,说:“我不能把全部吴国故地和十万精兵拱手奉送,去受曹操的控制。我的主意已定!除刘备以外,没有能抵挡曹操的人,但刘备新近战败之后,怎么能担当这项重任呢?”诸葛亮说:“刘备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大败,但现在陆续回来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加起来有一万精兵,刘琦集结江夏郡的战士,也不下一万人。
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经疲惫。听说在追赶刘备时,轻骑兵一天一夜奔驰三百余里,这正是所谓‘强弩射出的箭,到了力量已尽的时候,连鲁国生产的薄绸都穿不透’。逃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今天!”孙权听后非常高兴,就去与他的部属们商议。
参考资料:
这场战争,改变了江东局势,也让司马睿有了存身的地方
司马睿南渡江东。他的想法,不仅仅是避难,而是在乱世之中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实现当人上人的愿望。但是,人生地不熟的司马睿,怎么能够很快就平定众人的异心呢?
为此,司马睿初到江东期间,江东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叛乱。东晋小朝廷平定这些叛乱的过程,则被称之为三定江南。
第一次大的叛乱,还在八王之乱的时候。北方乱作一团,南方也没好到哪里去。本来,北方平定南方没有多少年,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结果,北方的乱局,让南方的士族们看到了起势的机会。
石冰、张昌二人,就在这个情况下起兵作乱。他们带着流亡到江东的流民,接连在荆州、扬州等地方作乱。朝廷是无能为力的了。在杀死张昌之后,官兵就已经没有啥继续作战的能力了。因此,石冰逐渐做大做强。如果按照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江东一地定然会成为独立的小王国。
在这种时候,一个名叫周玘的人站了出来。虽然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但是周玘的功劳,可以说不在王敦之下。他单独拉起了一堆人,组织起一支义军,向石冰开战。他联合江东的世家大族,成功平定了石冰。此战即为一定江南。
过了没几年,一个叫陈敏的将军看见晋朝多半是不行了,也想着在江东独立。他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利用手下的兵力,压制世家大族,成为江东地区的王。在这种时候,又是周玘站了出来,他直接在正面对战中,打败了陈冰,又让江南稳定了下来。这次战争,名叫二定江南。
再过了一些时间,司马睿倒是到了江东。这一年是310年。也就是这一年,赵汉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洛阳。司马睿不管怎么说,这种情况下也要伸出援手。因此,江东方面派出了钱璯作为领军的人,向洛阳前进。结果,进军没多远,钱璯听说匈奴人太厉害了,干脆开始摆烂。
往前走,是匈奴人,大概率会死。往后走,是寄予深切希望的朝廷官员,如果时间耽搁太久,面对的也是一个死字。怎么选都是死,不如反了算了。就这样,钱璯推出了一个孙吴的后代,打着复兴孙吴的旗号,选择对司马睿起兵。
在这个关头,还是周玘站了出来。他带着手下的家乡军队,直面钱璯。在周玘的面前,钱璯像个幼稚的婴儿,没有一点胜算。就这样,江东早期的最后一次叛乱被平定。而江东,也成为了当时全国唯一稳定的地方。
因为周瑜和太史慈来找孙尚香会江东,刘备
(脩)不同意,周瑜就说出了阿香和袁绍订婚的消息,刘备修以为阿香是被逼的,阿香无奈说出了她其实同意和袁绍订婚(其实是小时候玩扮家家是答应的),刘备脩不信,阿香无奈、被迫回了江东。
绝对原创,可能有些出入把
望采纳
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