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镇北堡影视城和沙坡头旅游区的客流量哪个更多一些

请问镇北堡影视城和沙坡头旅游区的客流量哪个更多一些,第1张

比较神奇的是,我对宁夏有感觉竟然是因为一首叫做《宁夏》的歌,明快的节奏伴着歌手知性的声音,让人不自觉地神往那个阳光明媚,天透亮水透明的世界,虽然,《宁夏》讲的是宁静的夏天,和宁夏这个地方并没有关系。但是,我还是心动了,神往于那片塞北江南,神往西夏王朝的神秘,神往于腾格里和黄河的绝恋。一直以来忙碌着生活,终于到了现在,能够一睹宁夏的芳容了。

那一天阳光明媚,我从太原出发,邂逅宁夏。。。。。。

自驾线路:

太原—427km—靖边—273km—银川—200km—中卫—25km—沙坡头、通湖—264km—盐池县—145km—靖边—130km—子洲—1215km—吕梁—184km—太原

第一天:太原—靖边—银川

(全程700km,用时8小时,全程高速,路况很好,心情也很好)

今天是出行的第一天,我们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沿新晋祠路一路到了古城营收费站(太原),在环城高速上转入运城/吕梁方向上了大运高速,在高速路上的时候才七点多,一路上心情欢畅,听着音乐将油门踩了下去(当然啦,也是很注意安全的,呵呵),很快就从大运高速转到了青银高速上,经过吕梁,就到了吴定高速路段,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大家都累了,我们就在靖边服务区停车休息,随便吃了些东西就继续启程,下午从吴定高速转入银川方向的青银高速,过盐池县,古老的明长城与高速路同向蜿蜒,我们一鼓作气就到了银川,出了银川收费站,繁华的城市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我们住在了凯达大酒店,把行李放好后,大家还不觉得累,就结伴逛起了宁夏市区,晚上也在附近吃了些地道的回民小吃。~

自驾提示:

我一直觉得自驾游应该要住在比较舒服的酒店里,因为自驾游不像自助坐车,不用费力气,为了保证第二天的驾车状态,一个好的睡眠是很重要的。我们住的凯达大酒店位于清河南街,店里的环境不错,订房电话:0951-6021698。

另外,银川市区东南部,也就是下青银高速,沿公路进入市区后,就能看到很多宾馆酒店,有星级宾馆,也有快捷酒店,个人开的小旅馆更是数不尽,下面列举几个我认为不错的酒店吧:六盘山宾馆(0951-4013547);银座酒店(0951-6020777);银泉大酒店(0951-4081688)

第二天: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西夏王陵—沙坡头

(银川—沙坡头,244km,用时25小时)

今天的目的地市位于银川市区周边的西部影视城、西夏王陵,出宁夏市区一路向北,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空旷的荒野上出现了犹如古代城堡一般的建筑——镇北堡到了。

初到镇北堡,朋友说有种特殊的熟悉感,想来也是肯定的了,因为这里可是知名的西部影视城,许多著名的影视剧,如《牧马人》、《红高粱》《新龙门客栈》,都是在这里拍摄而成的。竖立在荒野上的明城、清城古朴旷达,古旧的石磨、在风中飘飘摇摇的旗帜,让人仿佛穿梭了时空,回到了过去的某个时代。

在影视城游玩了一个上午,在影视城附近的小餐馆吃过午餐,开车前往西夏王陵,沿G110南行,半个小时候后就到了依傍在巍巍贺兰山麓的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区西郊,贺兰山东麓,依傍巍巍贺兰山的西夏王陵,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在五十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九座帝王陵和140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这些王陵经百余年岁月侵蚀,安静地躺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黄沙漫漫,风烟袅袅,此情此景,分外苍茫。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昊陵和双陵,导游的讲解很有意思,所讲之处,总会让人对神秘的西夏王朝浮想联翩。

参观完西夏王陵后,时间尚早,我们驱车前往位于中卫的沙坡头景区、腾格里深处的沙漠酒店,沙漠酒店位于景区的深处,依傍腾格里的滚滚黄沙,是国内唯一的大漠酒店,店内装潢精美,客房温馨舒适,在看到酒店灯光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有一种像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的感动,酒店的灯光,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为孩子点亮了街灯,等待着孩子从远方归来。

自助游提示:宁夏气候比较干燥,因此需要多喝水,在沙漠中也要注意防晒保湿。

第三天:沙坡头:沙与水的邂逅

第二天,我们将自己的车停在了酒店的停车场,乘坐景区的观光越野车前往景点,沿途只见驼铃阵阵,阳光直射下来,这粗犷的塞外让人不禁放开了平日的拘束,只想在这一方天地间尽情驰骋。

沙坡头是沙漠的代表,绿洲,大漠养育着这片土地,在这里既可以领略西北荒原旷达,又能感受到江南的秀美。澎湃的黄河流经此地,像是不愿烦扰这里一般,与黄沙一同静静守候这片土地,古老的河湾水车轮转水泻,灌溉着两岸的土地,沙与水在沙坡头邂逅,完美得交融在一起,此情此境,让人感动莫名。

到了目的地,我们开始尽情欣赏起来,观九曲古渡、黄河水车、鸣沙古渡、等王维观景台,访沙漠古栈道,黄河滑索、沙场滑沙。。。极致太阳西斜,还在留恋着回味着。快到傍晚的时候,我们在驼场骑上骆驼,开始向腾格里大漠深处的沙漠酒店走去。

傍晚降至,夕阳西下,在驼铃声中,我们亲见了大漠的落日胜景!我从不知道大漠的落日竟然是这样地奇伟!与海上落日相比,大漠的落日愈发显得旷达壮丽,无怪乎古代田园诗人王维会在这里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在驼铃摇曳声中,太阳渐渐西沉,连绵起伏的沙丘仿佛睡着一般,世界仿佛从未如此安静过,晚上我们在大漠酒吧里饮酒畅饮,那清亮的驼铃仿佛深入了我的心中,让我久久挥之不去,渐渐地,我感觉周围的建筑变得古旧,我自己仿佛也穿上了中古的衣裳,回到了那个黄沙漫漫,西域各国往来中土交易互市的盛世朝代。

在这个奇异的腾格里尽头,我醉了,也痴了

一行人歪歪斜斜地走出了酒吧,向沙漠酒店走去,月亮升起来,夜,也深了。。。

自驾游提示:

沙坡头旅游区(含沙坡头南区和北部大漠景区,黄河悬索桥,治沙博物馆)实行一票制65元/人;淡季(11月1日至3月31日)50元/人

娱乐项目:

沙坡鸣钟滑沙(含索道上):20元/人;索道(上,下):20元/人;滑索飞越黄河(含缆车上和飞黄纪念卡一张):60元/人;滑草(含索道上):40元/人

黄河水上项目:

皮筏漂流:50元/人;艇黄河峡谷观光(豪华客轮/小快艇):40元/人;水上自驾摩托艇:60元/人;水上高空飞伞:100元/人;自驾观光艇:180元/船

沙漠乘驼:

景区驼场至坡顶:15元/人;景区驼场至沙漠营地:30元/人;漫游沙海:50元/小时

沙海冲浪:

冲浪车:30元/人;自驾卡丁车:20元/人;沙漠自驾越野车:30元/人;沙漠摩托车:20元/人;沙漠牵引升空伞:60元/人;沙漠观光电瓶车:10元/人

另外就是景区的电话:0955-7689333 7093486

第四天:沙坡头——通湖草原:黄沙中的奇迹

转天我们睡到了自然醒,猛然看向外面,只见漫漫黄沙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沙丘线条柔和,一瞬间我们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后来才想到自己是在腾格里腹地的沙漠酒店中,来了这么多天竟然没有发现这里的酒店客房可以透过窗户欣赏外面的沙漠景观。

整理好行头后,我们又在景区里痛快地玩了一番,期间又看了被国内外视为奇迹的草方格治沙工程,望着不远处安静流淌的黄河,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漠,大家的心也都安宁了下来。

下午,大家驱车前往通湖草原通湖草原,通湖草原位于腾格里的深处,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的交界处,颇有蒙古风情,远望去,十几个蒙古包聚集在广袤的腹地中,别有一番意境。我们到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们在通湖草原燃篝火,边吃烤羊腿边起舞撒欢,火光照亮了大家的脸,每个人都非常开心。

一直玩到很晚很晚,大家都累了,就住在了通湖草原的蒙古包内,在草原的包围下安静地入睡了

第五天:再见沙坡头:来过,就不曾离开

(沙坡头—太原,全程798km,用时9小时)

转天一大早,我们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离开了沙坡头,在宁夏度过了三天愉快的时光,尤其是在沙坡头沙漠客栈度过的时光,更是让我们每个人难忘,最后一天,我们带着对腾格里大漠的无限留恋离开了宁夏,再见沙坡头!~我们匆匆而来,沙坡头的沙记住了我们,水记住了我们,我们曾经来过,就再也没有离开。。。。。。

返回的行程:我们从通湖草原出发,沿定武高速,在银川/太原出口转至京藏高速,然后又在盐池/靖边出口回到了定武高速,之后的路程和来的时候一样,中午大家也是在靖边吃的午饭,下午四点半,就已经回到了太原,结束了这段难忘的宁夏行程。

安幼舆,陕之拨贡生,为人挥霍好义,喜放生,见猎者获禽,辄不惜重直买释之。会舅家丧葬,往助执绋。暮归,路经华岳,迷窜山谷中,心大恐。一矢之外,忽见灯火,趋投之。数武中,欻见一叟,伛偻曳杖,斜径疾行。安停足,方欲致问,叟先诘谁何。安以迷途告,且言灯火处必是山村,将以投止。叟曰:“此非安乐乡。幸老夫来,可从去,茅庐可以下榻。”安大悦,从行里许,睹小村。叟扣荆扉,一妪出,启关曰:“郎子来耶”叟曰:“诺。”既入,则舍宇湫隘。叟挑灯促坐,便命随事具食。又谓妪曰:“此非他,是吾恩主。婆子不能行步,可唤花姑子来酾酒。”俄女郎以馔具入,立叟侧,秋波斜盼。安视之,芳容韶齿,殆类天仙。叟顾令煨酒。房西隅有煤炉,女郎入房拨火。安问:“此女公何人”答云:“老夫章姓。七十年止有此女。田家少婢仆,以君非他人,遂敢出妻见子,幸勿哂也。”安问:“婿何家里”答言:“尚未。”安赞其惠丽,称不容口。叟方谦挹,忽闻女郎惊号。叟奔入,则酒沸火腾。叟乃救止,诃曰:“老大婢,濡猛不知耶!”回首,见炉旁有蒭心插紫姑未竟,又诃曰:“发蓬蓬许,裁如婴儿!”持向安曰:“贪此生涯,致酒腾沸。蒙君子奖誉,岂不羞死!”安审谛之,眉目袍服,制甚精工。赞曰:“虽近儿戏,亦见慧心。”斟酌移时,女频来行酒,嫣然含笑,殊不羞涩。安注目情动。忽闻妪呼,叟便去。安觑无人,谓女曰:“睹仙容,使我魂失。欲通媒妁,恐其不遂,如何”女抱壶向火,默若不闻,屡问不对。生渐入室,女起,厉色曰:“狂郎人闼,将何为!”生长跪哀之。女夺门欲去,安暴起要遮,狎接臄。女颤声疾呼,叟匆遽入问。安释手而出,殊切愧惧。女从容向父曰:“酒复涌沸,非郎君来,壶子融化矣。”安闻女言,心始安妥,益德之。魂魄颠倒,丧所怀来。于是伪醉离席,女亦遂去。叟设裀褥,阖扉乃出。安不寐,未曙,呼别。至家,即浼交好者造庐求聘,终日而返,竟莫得其居里。安遂命仆马,寻途自往。至则绝壁巉岩,竟无村落,访诸近里,此姓绝少。失望而归,并忘寝食。由此得昏瞀之疾,强啖汤粥,则唾欲吐,溃乱中,辄呼花姑子。家人不解,但终夜环伺之,气势阽危。一夜,守者困怠并寐,生蒙瞳中,觉有人揣而抁之。略开眸,则花姑子立床下,不觉神气清醒。熟视女郎,潸潸涕堕。女倾头笑曰:“痴儿何至此耶”乃登榻,坐安股上,以两手为按太阳穴。安觉脑麝奇香,穿鼻沁骨。按数刻,忽觉汗满天庭,渐达肢体。小语曰:“室中多人,我不便住。三日当复相望。”又于绣祛中出数蒸饼置床头,悄然遂去。安至中夜,汗已思食,扪饼啖之。不知所苞何料,甘美非常,遂尽三枚。又以衣覆余饼,懵腾酣睡,辰分始醒,如释重负。三日饼尽,精神倍爽,乃遣散家人。又虑女来不得其门而入,潜出斋庭,悉脱扃键。未几女果至,笑曰:“痴郎子!不谢巫耶”安喜极,抱与绸缪,恩爱甚至。已而曰:“妾冒险蒙垢,所以故,来报重恩耳。实不能永谐琴瑟,幸早别图。”安默默良久,乃问曰:“素昧生平,何处与卿家有旧实所不忆。”女不言,但云:“君自思之。”生固求永好。女曰:“屡屡夜奔固不可,常谐伉俪亦不能。”安闻言,悒悒而悲。女曰:“必欲相谐,明宵请临妾家。”安乃收悲以忻,问曰:“道路辽远,卿纤纤之步,何遂能来”曰:“妾固未归。东头聋媪我姨行,为君故,淹留至今,家中恐所疑怪。”安与同衾,但觉气息肌肤,无处不香。问曰:“熏何芗泽,致侵肌骨”女曰:“妾生来便尔,非由熏饰。”安益奇之。女早起言别,安虑迷途,女约相候于路。安抵暮驰去,女果伺待,偕至旧所,叟媪欢逆。酒肴无佳品,杂具藜藿。既而请安寝,女子殊不瞻顾,颇涉疑念。更既深,女始至,曰:“父母絮絮不寝,致劳久待。”浃洽终夜,谓安曰:“此宵之会,乃百年之别。”安惊问之,答曰:“父以小村孤寂,故将远徙。与君好合,尽此夜耳。”安不忍释,俯仰悲怆。依恋之间,夜色渐曙。叟忽然闯入,骂曰:“婢子玷我清门,使人愧怍欲死!”女失色,草草奔出。叟亦出,且行且詈。安惊孱愕怯,无以自容,潜奔而归。数日徘徊,心景殆不可过。因思夜往,逾墙以观其便。叟固言有恩,即令事泄,当无大谴。遂乘夜窜往,蹀躞山中:迷闷不知所往。大惧。方觅归途,见谷中隐有舍宇。喜诣之,则闳高壮,似是世家,重门尚未扃也。安向门者讯章氏之居。有青衣人出,问:“昏夜何人询章氏”安曰:“是吾亲好,偶迷居向。”青衣曰:“男子无问章也。此是渠妗家,花姑即今在此,容传白之。”入未几,即出邀安。才登廊舍,花姑趋出迎,谓青衣曰:“安郎奔波中夜,想已困殆,可伺床寝。”少间,携手入帏。安问:“妗家何别无人”女曰:“妗他出,留妾代守。幸与郎遇,岂非夙缘”然偎傍之际,觉甚膻腥,心疑有异,女抱安颈,遽以舌舐鼻孔,彻脑如刺。安骇绝,急欲逃脱,而身若巨绠之缚,少时闷然不觉矣。安不归,家中逐者穷人迹,或言暮遇于山径者。家人入山,则裸死危崖下。惊怪莫察其由,舁归。众方聚哭,一女郎来吊,自门外噭啕而入。抚尸捺鼻,涕洟其中,呼曰:“天乎,天乎!何愚冥至此!”痛哭声嘶,移时乃已。告家人曰:“停以七日,勿殓也。”众不知何人,方将启问,女傲不为礼,含涕径出,留之不顾。尾其后,转眸已渺。群疑为神,谨遵所教。夜又来,哭如昨。至七夜,安忽苏,反侧以呻。家人尽骇。女子入,相向呜咽。安举手,挥众令去。女出青草一束,燂汤升许,即床头进之,顷刻能言。叹曰:“再杀之惟卿,再生之亦惟卿矣!”因述所遇。女曰:“此蛇精冒妾也。前迷道时,所见灯光,即是物也。”安曰:“卿何能起死人而肉白骨也毋乃仙乎”曰:“久欲言之,恐致惊怪。君五年前,曾于华山道上买猎獐而放之否”曰:“然,其有之。”曰:“是即妾父也。前言大德,盖以此故。君前日已生西村王主政家。妾与父讼诸阎摩王,阎摩王弗善也。父愿坏道代郎死,哀之七日,始得当。今之邂逅,幸耳。然君虽生,必且痿痹不仁,得蛇血合酒饮之,病乃可除。”生衔恨切齿,而虑其无术可以擒之。女曰:“不难。但多残生命,累我百年不得飞升。其穴在老崖中,可于晡时聚茅焚之,外以强弩戒备,妖物可得。”言已,别曰:“妾不能终事,实所哀惨。然为君故,业行已损其七,幸悯宥也。月来觉腹中微动,恐是孽根。男与女,岁后当相寄耳。”流涕而去。安经宿,觉腰下尽死,爬搔无所痛痒。乃以女言告家人。家人往,如其言,炽火穴中,有巨白蛇冲焰而出。数弩齐发,射杀之。火熄入洞,蛇大小数百头,皆焦且死。家人归,以蛇血进。安服三日,两股渐能转侧,半年始起。后独行谷中,遇老媪以绷席抱婴儿授之,曰:“吾女致意郎君。”方欲问讯,瞥不复见。启襁视之,男也。抱归,竟不复娶。异史氏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此非定论也。蒙恩衔结,至于没齿,则人有惭于禽兽者矣。至于花姑,始而寄慧于憨,终而寄情于恝。乃知憨者慧之极,恝者情之至也。仙乎,仙乎!”译文:陕西有个贡生,名叫安幼舆,为人慷慨有义气,又好放生。如果看见猎人捉住鸟兽,往往不惜高价买下来放掉。­有一次,他舅父办丧事,他去帮忙,回来时天已晚了。路过华山,慌忙中迷了路,在一个乱山谷里打转转,走不出来,心里十分害怕。忽然瞥见一箭地之外有灯光闪烁,便快步投奔那里。正走着,又见几步之外有一个驼背老汉,拄着拐杖从斜路上匆匆赶过来。安生停住脚步,刚想向他问路,老汉却先开口问起他是谁。安生便把迷路情况说了一通,并说看见前边有灯光,一定是山村,要到那里去投宿。老汉说:“那可不是安乐窝,幸亏我来了!快跟我走吧,我家茅庐可以住。”安生十分高兴,跟着老汉走了一里之遥,看见一个小山村。老汉到一个柴门前敲门,一个老太婆出来,一边开门一边问:“郎君来啦”老汉答应着。安生进屋一看,果然又低矮又潮湿。老汉挑亮油灯,请他坐下,便让备饭。老太婆说:“先生是咱的恩人,不是外人!老婆子腿脚不利索,叫花姑子出来烫酒吧!”­一会儿,一个姑娘端着酒菜出来,摆好后,站在老汉身旁,一双秋水般的眼睛顾盼着安生。安生一看,姑娘年轻俊俏,像个下凡的仙女。老汉又让她去烫酒。西间屋里有个煤火炉,姑娘便进去拨开炭火,烫酒去了。安生便问:“这是您的什么人”老汉回答道:“老夫姓章,七十多岁了,就这一个女儿。庄户人家没有奴仆,因您不是外人,才敢叫妻子女儿出来,别笑话才是!”安生又问:“许了哪里的婆家”老汉答:“还没许人!”安生便不住口地夸赞她长得漂亮聪明。老汉正谦让着,忽听花姑子惊叫了一声,急忙跑过去看,原来是酒沸出壶盖火焰腾起。老汉一面把火扑灭,一面申斥说:“这么大丫头啦,烫沸了还不知道!”一回头,看见炉台旁放着一个没编完的青草心插的紫姑神,便又申斥:“辫子这么长了,还跟小孩儿一样!”说着便拿过来给安生看,还说:“就是贪着编这玩艺儿,把酒烫沸了。您还夸奖她,岂不羞死!”安生接过来一看,那紫姑神编得有眉有眼有袍裙,手工十分精致,禁不住啧喷称赞:“别看是个玩物,可也看出慧心!”反复端详着,爱不释手。花姑子频频来斟酒,嫣然含笑,毫无羞涩之态。安生注视着她,十分动情。­恰巧老太婆在厨房里招呼人,老汉应声进去。安幼舆趁机对花姑子说:“一见姑娘的仙容,我的魂儿都丢了。我想托媒来你家说亲,恐怕不成,怎么好呢”花姑子默默地端着酒壶在炉上温酒,似乎没听见。又问了几次,都不应声。安生就向西屋里凑近,花姑子急忙站起身躲避,厉声说:“狂生闯进来想干什么”安生长跪地上哀求,花姑子夺门要走,安生突然起身紧紧搂住了她。花姑子尖叫一声,嗓音都颤了。老汉闻声匆匆赶来询问,安生赶紧松开手退出来,一脸羞愧,十分害怕。花姑子却从容地对父亲说:“酒又沸了,要不是安郎过来,酒壶就烧化了!”安生一听,才放下心很感谢她,更加神魂颠倒,忘了是怎样来的。于是装醉离开酒席,花姑子也就去了。老汉给他铺好被褥,也关门离开。安生睡不着,天不明就起身告别回家,立即托一位好友前来作媒说亲。等到黄昏,好友回来了,竟然连村子都没找着。安生不信,又让仆人备马,亲自寻路去找。到了华山一看,尽是高山绝壁,果然不见那个村庄;又到近处打听。山民都说很少听说有姓章的人家。这才无精打彩地回家来。­安幼舆从此昼思夜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久便患了昏瞀症,卧床不起了。家里人熬粥喂他,也都呕吐出来。他在昏迷中总是呼唤花姑子,家人们也不懂是什么意思,只好日夜守护着,眼看病危了。一天晚上,护理的人实在困倦,睡着了。安生在朦胧中觉得有人轻轻推他,他略睁开眼看,竟是花姑子站在床边,不禁精神清醒,望着她潸潸流泪。花姑子低头凑近他笑着说:“痴情儿何至到这个地步!”说着上床坐在安生的腿上,用两手替他揉搓太阳穴。安生觉得头上像是吹进一股麝香气,穿过鼻梁,一直浸润到全身骨髓里去。揉搓了一会儿,就满头冒汗,渐渐地四肢也汗浸浸了。花姑子小声说:“你屋里人多,我住下不方便。三天后我一定再来看你。”又从花袄袖里掏出几个小圆蒸饼放在床头,悄悄地走了。­到了半夜,安幼舆汗已消去,想吃东西,摸过蒸饼一尝,又甜又酥,不知包的什么馅,就吃了三个。又用衣裳把蒸饼盖住,就呼呼酣睡了。直到上午八九点钟才醒来,浑身顿觉轻松。三天过去,蒸饼吃完,便精神抖擞起来。晚上,安生打发家人们散去,又怕花姑子来了打不开门进来,便偷偷跑到庭院里把门闩都拔掉。不大工夫,花姑子果然来了,笑着说:“痴郎君!不谢谢大夫吗”安生高兴极了,抱住她同眠,亲爱已极。花姑子说:“我冒着人说闲话的罪名前来,是为了报您的大恩。咱俩并不能百年合好,希望您早点另作打算。”安生默想了半天,便问:“素不相识,什么地方和您有过来往实在想不起来。”花姑子也不回答,只是说:“您自己再想想。”安生又求花姑子与他正式成婚,花姑子说:“天天夜里来,固然不行;要想结为夫妻,也办不到。”安生一听,不禁一阵悲伤。花姑子说:“您一定要结为夫妇。那就明天晚上到我家来吧。”安生又转悲为喜,问花姑子:“路这么遥远,你一双纤秀的脚,怎么说来就来了呢”花姑子说:“我本来就没回家。村东头聋老妈是我姨,我住在她家。为了你拖延到现在,说不定家里已经起疑心了。”安生与花姑子同床,只觉得她的肌肤和呼吸,无处不生香气,问道:“你熏的什么香料,以致骨肉都有香味”花姑子说:“我从来不熏香料,是天生就这样的。”安更惊奇了。­第二天早上花姑子告别时,安生又担心迷路,花姑子便约定在路口等他天刚擦黑,安幼舆便骑马跑去花姑子果然在路口迎接,两人一同走进章家院子,老汉老妪高兴地迎他进

《聊斋·花妖》原文及解析如下:

1、原文

安幼舆,陕之拨贡生,为人挥霍好义,喜放生,见猎者获禽,辄不惜垂直买释之。会舅家丧葬,往助执绋。暮归,路经华岳,迷窜山谷中,心大恐。一矢之外,忽见灯火,趋投之。数武中,欻见一叟,伛偻曳杖,斜径疾行。

安停足,方欲致问,叟先诘谁何。安以迷途告,且言灯火处必是山村,将以投止。叟曰:“此非安乐乡。幸老夫来,可从去,茅庐可以下榻。”安大悦,从行里许,睹小村。叟扣荆扉,一妪出,启关曰:“郎子来耶?”叟曰:“诺。”

既入,则舍宇湫隘。叟挑灯促坐,便命随事具食。又谓妪曰:“此非他,是吾恩主。婆子不能行步,可唤花姑子来酾酒。”俄女郎以馔具入,立叟侧,秋波斜盼。安视之,芳容韶齿,殆类天仙。叟顾令煨酒。房西隅有煤炉,女郎入房拨火。

安问:“此女公何人?”答云:“老夫章姓。七十年只有此女。田家少婢仆,以君非他人,遂敢出妻见子,幸勿哂也。”安问:“婿何家里?”答言:“尚未。”安赞其惠丽,称不容口。叟方谦挹,忽闻女郎惊号。叟奔入,则酒沸火腾。

叟乃救止,诃曰:“老大婢,濡猛不知耶!”回首,见炉旁有蒭心插紫姑未竟,又诃曰:“发蓬蓬许,裁如婴儿!”持向安曰:“贪此生涯,致酒沸腾。蒙君子奖誉,岂不羞死!”安审谛之,眉目袍服,制甚精工。赞曰:“虽近儿戏,亦见慧心。”

斟酌移时,女频来行酒,嫣然含笑,殊不羞涩。安注目情动。忽闻妪呼,叟便去。安觑无人,谓女曰:“睹仙容,使我魂失。欲通媒妁,恐其不遂,如何?”女抱壶向火,默若不闻,屡问不对。生渐入室,女起,厉色曰:“狂郎人闼,将何为!”生长跪哀之。

女夺门欲去,安暴起要遮,狎接臄女颤声疾呼,叟匆遽入问。安释手而出,殊切愧惧。女从容向父曰:“酒复涌沸,非郎君来,壶子融化矣。”安闻女言,心始安妥,益德之。魂魄颠倒,丧所怀来。于是伪醉离席,女亦遂去。叟设裀褥,阖扉乃出。

安不寐,未曙,呼别。至家,即浼交好者造庐求聘,终日而返,竟莫得其居里。安遂命仆马,寻途自往。至则绝壁巉岩,竟无村落,访诸近里,此姓绝少。失望而归,并忘寝食。由此得昏瞀之疾,强啖汤粥,则唾?欲吐,溃乱中,辄呼花姑子。家人不解,但终夜环伺之,气势阽危。一夜,守者困怠并寐,生蒙瞳中,觉有人揣而抁之。

略开眸,则花姑子立床下,不觉神气清醒。熟视女郎,潸潸涕堕。女倾头笑曰:“痴儿何至此耶?”乃登榻,坐安股上,以两手为按太阳穴。安觉脑麝奇香,穿鼻沁骨。按数刻,忽觉汗满天庭,渐达肢体。小语曰:“室中多人,我不便住。三日当复相望。”又于绣祛中出数蒸饼置床头,悄然遂去。

安至中夜,汗已思食,扪饼啖之。不知所苞何料,甘美非常,遂尽三枚。又以衣覆余饼,懵腾酣睡,辰分始醒,如释重负。三日饼尽,精神倍爽,乃遣散家人。又虑女来不得其门而入,潜出斋庭,悉脱扃键。

未几女果至,笑曰:“痴郎子!不谢巫耶?”安喜极,抱与绸缪,恩爱甚至。已而曰:“妾冒险蒙垢,所以故,来报重恩耳。实不能永谐琴瑟,幸早别图。”安默默良久,乃问曰:“素昧平生,何处与卿家有旧?实所不忆。”女不言,但云:“君自思之。”生固求永好。女曰:“屡屡夜奔固不可,常谐伉俪亦不能。”

安闻言,悒悒而悲。女曰:“必欲相谐,明宵请临妾家。”安乃收悲以忻,问曰:“道路辽远,卿纤纤之步,何遂能来?”曰:“妾固未归。东头聋媪我姨行,为君故,淹留至今,家中恐所疑怪。”安与同衾,但觉气息肌肤,无处不香。问曰:“熏何芗泽,致侵肌骨?”女曰:“妾生来便尔,非由熏饰。”

安益奇之。女早起言别,安虑迷途,女约相候于路。安抵暮驰去,女果伺待,偕至旧所,叟媪欢逆。酒肴无佳品,杂具藜藿。既而请安寝,女子殊不瞻顾,颇涉疑念。更既深,女始至,曰:“父母絮叨不寝,致劳久待。”

浃洽终夜,谓安曰:“此宵之会,乃百年之别。”安惊问之,答曰:“父以小村孤寂,故将远徙。与君好合,尽此夜耳。”安不忍释,俯仰悲怆。依恋之间,夜色渐曙。叟忽然闯入,骂曰:“婢子玷我清门,使人愧怍欲死!”女失色,草草奔出。叟亦出,且行且詈。安惊孱愕怯,无以自容,潜奔而归。

数日徘徊,心情殆不可过。因思夜往,逾墙以观其便。叟固言有恩,即令事泄,当无大谴。遂乘夜窜往,蹀躞山中:迷闷不知所往。大惧。方觅归途,见谷中隐有舍宇。喜诣之,则?闳高壮,似是世家,重门尚未扃也。安向门者讯章氏之居。有青衣人出,问:“昏夜何人询章氏?”安曰:“是吾亲好,偶迷居向。”

青衣曰:“男子无问章也。此是渠妗家,花姑即今在此,容传白之。”入未几,即出邀安。才登廊舍,花姑趋出迎,谓青衣曰:“安郎奔波中夜,想已困殆,可伺床寝。”少间,携手入帏。安问:“妗家何别无人?”女曰:“妗他出,留妾代守。幸与郎遇,岂非夙缘?”然偎傍之际,觉甚膻腥,心疑有异,女抱安颈,遽以舌舐鼻孔,彻脑如刺。

安骇绝,急欲逃脱,而身若巨绠之缚,少时闷然不觉矣。安不归,家中逐者穷人迹,或言暮遇于山径者。家人入山,则裸死危崖下。惊怪莫察其由,舁归。

众方聚哭,一女郎来吊,自门外噭啕而入。抚尸捺鼻,涕洟其中,呼曰:“天乎,天乎!何愚冥至此!”痛哭声嘶,移时乃已。告家人曰:“停以七日,勿殓也。”众不知何人,方将启问,女傲不为礼,含涕径出,留之不顾。尾其后,转眸已渺。群疑为神,谨遵所教。夜又来,哭如昨。至七夜,安忽苏,反侧以呻。

家人尽骇。女子入,相向呜咽。安举手,挥众令去。女出青草一束,燂汤升许,即床头进之,顷刻能言。叹曰:“再杀之惟卿,再生之亦惟卿矣!”因述所遇。女曰:“此蛇精冒妾也。前迷道时,所见灯光,即物也。”安曰:“卿何能起死人而肉白骨也?毋乃仙乎?”曰:“久欲言之,恐致惊怪。君五年前,曾于华山道上买猎獐而放之否?”曰:“然,其有之。”

曰:“是即妾父也。前言大德,盖以此故。君前日已生西村王主政家。妾与父讼诸阎魔王,阎魔王弗善也。父愿坏道代郎死,哀之七日,始得当。今之邂逅,幸耳。然君虽生,必且痿痹不仁,得蛇血合酒饮之,病乃可除。”生衔恨切齿,而虑其无术可以擒之。女曰:“不难。但多残生命,累我百年不得飞升。

其穴在老崖中,可于晡时聚茅焚之,外以强弩戒备,妖物可得。”言已,别曰:“妾不能终事,实所哀惨。然为君故,业行已损其七,幸悯宥也。月来觉腹中微动,恐是孽根。男与女,岁后当相寄耳。”流涕而去。

安经宿,觉腰下尽死,扒搔无所痛痒。乃以女言告家人。家人往,如其言,炽火穴中,有巨白蛇冲焰而出。数弩齐发,射杀之。火熄入洞,蛇大小数百头,皆焦且死。家人归,以蛇血进。安服三日,两股渐能转侧,半年始起。

后独行谷中,遇老媪以绷席抱婴儿授之,曰:“吾女致意郎君。”方欲问讯,瞥不复见。启襁视之,男也。抱归,竟不复娶。异史氏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此非定论也。蒙恩衔接,至于没齿,则人有惭于禽兽者矣。至于花姑,始而寄慧于憨,终而寄情于恝。乃知憨者慧之极,恝者情之至也。仙乎,仙乎!”

2、解析

《聊斋花妖》是一篇展现爱情和社会偏见的故事。故事中的男主角与花妖相爱,但他的母亲对花妖抱有偏见,不愿意接受花妖。这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身份和背景的爱情的偏见和歧视。母亲的行为让花妖受到伤害,并最终导致了彼此的分离和悲剧的结局。

故事中的花妖象征着自由、美丽和纯洁,花妖与自然相融合,代表着与人类世界不同的存在。花妖的消失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忧虑和警示。

整体而言,《聊斋花妖》是一篇展现爱情、社会偏见和自然破坏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蒲松龄传达了对爱情平等和尊重自然的价值观。这也是《聊斋志异》作为一部饱含神怪故事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和思考的原因之一。

《花妖》译文:

陕西有个贡生,名叫安幼舆,为人慷慨有义气,又好放生。如果看见猎人捉住鸟兽,往往不惜高价买下来放掉。­

有一次,他舅父办丧事,他去帮忙,回来时天已晚了。路过华山,慌忙中迷了路,在一个乱山谷里打转转,走不出来,心里十分害怕。忽然瞥见一箭地之外有灯光闪烁,便快步投奔那里。正走着,又见几步之外有一个驼背老汉,拄着拐杖从斜路上匆匆赶过来。安生停住脚步,刚想向他问路,老汉却先开口问起他是谁。

安生便把迷路情况说了一通,并说看见前边有灯光,一定是山村,要到那里去投宿。老汉说:“那可不是安乐窝,幸亏我来了!快跟我走吧,我家茅庐可以住。”安生十分高兴,跟着老汉走了一里之遥,看见一个小山村。

老汉到一个柴门前敲门,一个老太婆出来,一边开门一边问:“郎君来啦?”老汉答应着。安生进屋一看,果然又低矮又潮湿。老汉挑亮油灯,请他坐下,便让备饭。老太婆说:“先生是咱的恩人,不是外人!老婆子腿脚不利索,叫花姑子出来烫酒吧!”­

一会儿,一个姑娘端着酒菜出来,摆好后,站在老汉身旁,一双秋水般的眼睛顾盼着安生。安生一看,姑娘年轻俊俏,像个下凡的仙女。老汉又让她去烫酒。西间屋里有个煤火炉,姑娘便进去拨开炭火,烫酒去了。

安生便问:“这是您的什么人?”老汉回答道:“老夫姓章,七十多岁了,就这一个女儿。庄户人家没有奴仆,因您不是外人,才敢叫妻子女儿出来,别笑话才是!”

安生又问:“许了哪里的婆家?”老汉答:“还没许人!”安生便不住口地夸赞她长得漂亮聪明。老汉正谦让着,忽听花姑子惊叫了一声,急忙跑过去看,原来是酒沸出壶盖火焰腾起。老汉一面把火扑灭,一面申斥说:“这么大丫头啦,烫沸了还不知道!”一回头,看见炉台旁放着一个没编完的青草心插的紫姑神,便又申斥:“辫子这么长了,还跟小孩儿一样!”

说着便拿过来给安生看,还说:“就是贪着编这玩意儿,把酒烫沸了。您还夸奖她,岂不羞死!”安生接过来一看,那紫姑神编得有眉有眼有袍裙,手工十分精致,禁不住啧啧称赞:“别看是个玩物,可也看出慧心!”反复端详着,爱不释手。花姑子频频来斟酒,嫣然含笑,毫无羞涩之态。安生注视着她,十分动情。­

恰巧老太婆在厨房里招呼人,老汉应声进去。安幼舆趁机对花姑子说:“一见姑娘的仙容,我的魂儿都丢了。我想托媒来你家说亲,恐怕不成,怎么好呢?”花姑子默默地端着酒壶在炉上温酒,似乎没听见。又问了几次,都不应声。

安生就向西屋里凑近,花姑子急忙站起身躲避,厉声说:“狂生闯进来想干什么?”安生长跪地上哀求,花姑子夺门要走,安生突然起身紧紧搂住了她。

花姑子尖叫一声,嗓音都颤了。老汉闻声匆匆赶来询问,安生赶紧松开手退出来,一脸羞愧,十分害怕。花姑子却从容地对父亲说:“酒又沸了,要不是安郎过来,酒壶就烧化了!”安生一听,才放下心很感谢她,更加神魂颠倒,忘了是怎样来的。于是装醉离开酒席,花姑子也就去了。老汉给他铺好被褥,也关门离开。

安生睡不着,天不明就起身告别回家,立即托一位好友前来做媒说亲。等到黄昏,好友回来了,竟然连村子都没找着。安生不信,又让仆人备马,亲自寻路去找。到了华山一看,尽是高山绝壁,果然不见那个村庄;又到近处打听。山民都说很少听说有姓章的人家。这才无精打采地回家来。

安幼舆从此昼思夜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久便患了昏瞀症,卧床不起了。家里人熬粥喂他,也都呕吐出来。他在昏迷中总是呼唤花姑子,家人们也不懂是什么意思,只好日夜守护着,眼看病危了。一天晚上,护理的人实在困倦,睡着了。安生在朦胧中觉得有人轻轻推他,他略睁开眼看,竟是花姑子站在床边,不禁精神清醒,望着她潸潸流泪。

花姑子低头凑近他笑着说:“痴情儿何直到这个地步!”说着上床坐在安生的腿上,用两手替他揉搓太阳穴。安生觉得头上像是吹进一股麝香气,穿过鼻梁,一直浸润到全身骨髓里去。揉搓了一会儿,就满头冒汗,渐渐地四肢也汗津津了。花姑子小声说:“你屋里人多,我住下不方便。三天后我一定再来看你。”又从花袄袖里掏出几个小圆蒸饼放在床头,悄悄地走了。

到了半夜,安幼舆汗已消去,想吃东西,摸过蒸饼一尝,又甜又酥,不知包的什么馅,就吃了三个。又用衣裳把蒸饼盖住,就呼呼酣睡了。直到上午八九点钟才醒来,浑身顿觉轻松。三天过去,蒸饼吃完,便精神抖擞起来。晚上,安生打发家人们散去,又怕花姑子来了打不开门进来,便偷偷跑到庭院里把门闩都拔掉。

不大工夫,花姑子果然来了,笑着说:“痴郎君!不谢谢大夫吗?”安生高兴极了,抱住她同眠,亲爱已极。花姑子说:“我冒着人说闲话的罪名前来,是为了报您的大恩。咱俩并不能百年和好,希望您早点另作打算。”安生默想了半天,便问:“素不相识,什么地方和您有过来往?实在想不起来。”

花姑子也不回答,只是说:“您自己再想想。”安生又求花姑子与他正式成婚,花姑子说:“天天夜里来,固然不行;要想结为夫妻,也办不到。”安生一听,不禁一阵悲伤。

花姑子说:“您一定要结为夫妇。那就明天晚上到我家来吧。”安生又转悲为喜,问花姑子:“路这么遥远,你一双纤秀的脚,怎么说来就来了呢?”花姑子说:“我本来就没回家。村东头聋老妈是我姨,我住在她家。为了你拖延到现在,说不定家里已经起疑心了。”

安生与花姑子同床,只觉得她的肌肤和呼吸,无处不生香气,问道:“你熏的什么香料,以致骨肉都有香味?”花姑子说:“我从来不熏香料,是天生就这样的。”安更惊奇了。­

第二天早上花姑子告别时,安生又担心迷路,花姑子便约定在路口等他。天刚擦黑,安幼舆便骑马跑去。花姑子果然在路口迎接,两人一同走进章家院子,老汉老妪高兴地迎他进去。酒菜没有什么名贵佳品,庄户饭菜吃得格外香甜。晚上安生就寝时,花姑子也没过来看看,安生很怀疑。

夜深之后,花姑子才来了,说:“爹妈唠叨个没完,叫你久等了。”两人倍加亲热。花姑子对安生说;“今夜的欢会,就是百年之别。”安生惊问为什么。花姑子说:“我爹因为这小村荒凉寂寞,要搬家到远方去了。我和你的欢好,过了这一夜便到尽头了。”安生不愿分手,翻来覆去,叹息不止。

两人正依依难舍,天透亮了,老汉忽然闯进来骂道:“臭丫头,清白门庭,全被你玷污了!真叫人没脸见人!”花姑子大惊失色,慌忙逃了出去。老汉也退出去,边走边骂不绝口。安生又羞又怕,无地自容,赶紧偷偷溜回。

安幼舆回到家,好几天坐不下来,心神不定,光景难挨。又想夜里再去;越墙进去,见机而作。老汉既说有恩,即使发现了,总不会大加谴责吧。于是乘夜跑去,在大山中转来转去,又迷路了。这才惊恐起来。正在寻找归路,又见山谷里隐隐有所宅院,便高兴地朝那里走去。走近一看,是一座高门大院,像是大户人家,大门还没有关。

安幼舆上前敲门打听章家的住处。一个丫鬟走出来问:“深更半夜的,谁打听章家呀?”安生说:“我和章家是亲戚,迷路了,没找到。”丫鬟说:“您不用打听章家啦!这里是她妗子家,花姑正在这里呢,容我去禀报她一声!”进去不大功夫,就又出来邀请安进院。

安生刚登上廊下台阶,花姑子已经快步迎接出来,对丫鬟说:“安郎奔波了大半夜,一定累坏了,快侍候床铺让他歇息吧!”不一会儿,两人便携手进入罗帐。安问:“妗子家怎么没有别人呢?”花姑子说:“妗子出去了,留下我替她看家。可巧你就来了,岂不是前世的缘分吗?”可是安生一亲近这女子,一股膻腥味直冲鼻子,心里好生猜疑。

这女子却一把搂住他的脖颈,突然伸出舌尖舔他的鼻孔,安生顿时觉得像锥子扎进脑袋一样痛彻骨髓。他吓坏了,想挣扎逃跑,身子却又像被粗绳捆住,转眼间便昏迷过去,失去了知觉。

安幼舆没回家,家人们四处找遍。忽听有人说黄昏时曾遇见他在山路上走,家人又找到山里,见他已经赤身裸体地死在悬崖下面。家人感到惊异,又琢磨不出是何缘故,只好把他抬回来。全家人正围着他伤心哀哭,忽见一个年轻女子从大门外一路嚎啕大哭着进来吊丧,趴在安生的尸体上,呼天抢地痛哭起来:“天啊,天啊!怎么糊涂到这地步啊!”直哭到嗓音嘶哑。

才收住泪,向家中人们说:“千万别急着收殓,停尸七天再说。”众人不知这是何人;正要问她,她也不搭理,含泪返身出门去了。家人招呼挽留她,她连头也不回,家人紧跟出去,已经无影无踪了。大家疑心她是神仙下凡,赶紧照她的嘱咐办理。夜里她又来了,照样痛哭如昨。

到了第七夜,安幼舆忽然苏醒过来,翻了个身,呻吟起来,家中人们都吓了一跳。这时,女子又来了,安生一见,是花姑子,相对呜呜痛哭起来,安生撰手,让众人退出去。花姑子拿出一把青草,煎了一升药汤,就着床头给安生喝下去,一会儿,他就能说话了。他长叹一声说:“杀我的是你,救活我的也是你!”于是把那天晚上的遭遇述说了一遍。

花姑子说:“这是蛇精冒充我。你前一次迷路时看见的灯光,便是这东西。”安生说:“你怎么竟能让人起死回生呢?莫非真是神仙吗?”花姑子说:“早就想告诉您,又怕吓着您。您五年前是不是曾在华山路上从猎人手中买下一匹獐子放了?”安幼舆一想:“是啊!有这回事。”花姑子说:“那就是我父亲。

上次他说大恩,就是指这件事。您那天晚上已经转生到西村王主政家了。我和父亲赶到阎王面前告状,起初阎王还不受理。是我父亲提出情愿毁了自己多年修炼的道业替你去死,哀求了七天,才得到允准。

今天咱俩还能见面,实在是万幸。可是您虽然活过来了,必定瘫痪;须得蛇血兑上酒喝下去,病才会好。”安生一听,恨得咬牙切齿,又愁没办法把蛇捉住。花姑子说:“这也不难。不过多杀生命,会连累我百年不能得道升天罢了。

蛇洞就在华山老崖下,可以在晌午过后堆上茅草去烧,再在洞外准备强弓提防着,一定能捉住这妖物。”说罢,也长叹一声,说:“我不能终身陪伴您,实在令人伤感。可我为了您,十分道业已经损去了七分,您就原谅我吧。这一个月来,常觉得腹中微动,想必是种下孽根了。无论是男是女,一年后一定给您送来。”说着又流下泪来,告辞而去。­

安劫舆一夜醒来,果然觉得下半截身子就像死了一样,用手挠挠,毫无痛痒,就把花姑子的话告诉家人们。家人们便按照说的办法到华山老崖下蛇洞口点起火来。果然有条大白蛇冒着浓烟钻出来,家人们一齐放箭,把它射死了。

火熄灭以后,他们进洞一看,大小数百条蛇也都烧焦了。家人们把死蛇运回家,煎蛇血药物给安幼舆喝下去。服了三天,两腿渐渐能够转动,半年后就能下床走路了。

后来安幼舆因思念花姑子,又独自到华山里去,在山谷中遇见了章老太太,抱着一个襁褓婴儿交给他说:“我女儿她向您致意、问候。”安幼舆刚想打听花姑子的消息,老太婆却转眼间消失了。安幼舆把小被褥打开一看,是个男孩,急忙抱回家来抚养,终生没再娶妻。

  原文:

 安幼舆,陕之拨贡生,为人挥霍好义,喜放生,见猎者获禽,辄不惜重直买释之。会舅家丧葬,往助执绋。暮归,路经华岳,迷窜山谷中,心大恐。一矢之外,忽见灯火,趋投之。数武中,欻见一叟,伛偻曳杖,斜径疾行。安停足,方欲致问,叟先诘谁何。安以迷途告,且言灯火处必是山村,将以投止。叟曰:“此非安乐乡。幸老夫来,可从去,茅庐可以下榻。”安大悦,从行里许,睹小村。叟扣荆扉,一妪出,启关曰:“郎子来耶”叟曰:“诺。”

 既入,则舍宇湫隘。叟挑灯促坐,便命随事具食。又谓妪曰:“此非他,是吾恩主。婆子不能行步,可唤花姑子来酾酒。”俄女郎以馔具入,立叟侧,秋波斜盼。安视之,芳容韶齿,殆类天仙。叟顾令煨酒。房西隅有煤炉,女郎入房拨火。安问:“此女公何人”答云:“老夫章姓。七十年止有此女。田家少婢仆,以君非他人,遂敢出妻见子,幸勿哂也。”安问:“婿何家里”答言:“尚未。”安赞其惠丽,称不容口。叟方谦挹,忽闻女郎惊号。叟奔入,则酒沸火腾。叟乃救止,诃曰:“老大婢,濡猛不知耶!”回首,见炉旁有蒭心插紫姑未竟,又诃曰:“发蓬蓬许,裁如婴儿!”持向安曰:“贪此生涯,致酒腾沸。蒙君子奖誉,岂不羞死!”安审谛之,眉目袍服,制甚精工。赞曰:“虽近儿戏,亦见慧心。”

 斟酌移时,女频来行酒,嫣然含笑,殊不羞涩。安注目情动。忽闻妪呼,叟便去。安觑无人,谓女曰:“睹仙容,使我魂失。欲通媒妁,恐其不遂,如何”女抱壶向火,默若不闻,屡问不对。生渐入室,女起,厉色曰:“狂郎人闼,将何为!”生长跪哀之。女夺门欲去,安暴起要遮,狎接臄。女颤声疾呼,叟匆遽入问。安释手而出,殊切愧惧。女从容向父曰:“酒复涌沸,非郎君来,壶子融化矣。”安闻女言,心始安妥,益德之。魂魄颠倒,丧所怀来。于是伪醉离席,女亦遂去。叟设裀褥,阖扉乃出。

 安不寐,未曙,呼别。至家,即浼交好者造庐求聘,终日而返,竟莫得其居里。安遂命仆马,寻途自往。至则绝壁巉岩,竟无村落,访诸近里,此姓绝少。失望而归,并忘寝食。由此得昏瞀之疾,强啖汤粥,则唾欲吐,溃乱中,辄呼花姑子。家人不解,但终夜环伺之,气势阽危。一夜,守者困怠并寐,生蒙瞳中,觉有人揣而抁之。略开眸,则花姑子立床下,不觉神气清醒。熟视女郎,潸潸涕堕。女倾头笑曰:“痴儿何至此耶”乃登榻,坐安股上,以两手为按太阳穴。安觉脑麝奇香,穿鼻沁骨。按数刻,忽觉汗满天庭,渐达肢体。小语曰:“室中多人,我不便住。三日当复相望。”又于绣祛中出数蒸饼置床头,悄然遂去。安至中夜,汗已思食,扪饼啖之。不知所苞何料,甘美非常,遂尽三枚。又以衣覆余饼,懵腾酣睡,辰分始醒,如释重负。三日饼尽,精神倍爽,乃遣散家人。又虑女来不得其门而入,潜出斋庭,悉脱扃键。

 未几女果至,笑曰:“痴郎子!不谢巫耶”安喜极,抱与绸缪,恩爱甚至。已而曰:“妾冒险蒙垢,所以故,来报重恩耳。实不能永谐琴瑟,幸早别图。”安默默良久,乃问曰:“素昧生平,何处与卿家有旧实所不忆。”女不言,但云:“君自思之。”生固求永好。女曰:“屡屡夜奔固不可,常谐伉俪亦不能。”安闻言,悒悒而悲。女曰:“必欲相谐,明宵请临妾家。”安乃收悲以忻,问曰:“道路辽远,卿纤纤之步,何遂能来”曰:“妾固未归。东头聋媪我姨行,为君故,淹留至今,家中恐所疑怪。”安与同衾,但觉气息肌肤,无处不香。问曰:“熏何芗泽,致侵肌骨”女曰:“妾生来便尔,非由熏饰。”安益奇之。女早起言别,安虑迷途,女约相候于路。安抵暮驰去,女果伺待,偕至旧所,叟媪欢逆。酒肴无佳品,杂具藜藿。既而请安寝,女子殊不瞻顾,颇涉疑念。更既深,女始至,曰:“父母絮絮不寝,致劳久待。”浃洽终夜,谓安曰:“此宵之会,乃百年之别。”安惊问之,答曰:“父以小村孤寂,故将远徙。与君好合,尽此夜耳。”安不忍释,俯仰悲怆。依恋之间,夜色渐曙。叟忽然闯入,骂曰:“婢子玷我清门,使人愧怍欲死!”女失色,草草奔出。叟亦出,且行且詈。安惊孱愕怯,无以自容,潜奔而归。

 数日徘徊,心景殆不可过。因思夜往,逾墙以观其便。叟固言有恩,即令事泄,当无大谴。遂乘夜窜往,蹀躞山中:迷闷不知所往。大惧。方觅归途,见谷中隐有舍宇。喜诣之,则闳高壮,似是世家,重门尚未扃也。安向门者讯章氏之居。有青衣人出,问:“昏夜何人询章氏”安曰:“是吾亲好,偶迷居向。”青衣曰:“男子无问章也。此是渠妗家,花姑即今在此,容传白之。”入未几,即出邀安。才登廊舍,花姑趋出迎,谓青衣曰:“安郎奔波中夜,想已困殆,可伺床寝。”少间,携手入帏。安问:“妗家何别无人”女曰:“妗他出,留妾代守。幸与郎遇,岂非夙缘”然偎傍之际,觉甚膻腥,心疑有异,女抱安颈,遽以舌舐鼻孔,彻脑如刺。安骇绝,急欲逃脱,而身若巨绠之缚,少时闷然不觉矣。安不归,家中逐者穷人迹,或言暮遇于山径者。家人入山,则裸死危崖下。惊怪莫察其由,舁归。

 众方聚哭,一女郎来吊,自门外噭啕而入。抚尸捺鼻,涕洟其中,呼曰:“天乎,天乎!何愚冥至此!”痛哭声嘶,移时乃已。告家人曰:“停以七日,勿殓也。”众不知何人,方将启问,女傲不为礼,含涕径出,留之不顾。尾其后,转眸已渺。群疑为神,谨遵所教。夜又来,哭如昨。至七夜,安忽苏,反侧以呻。家人尽骇。女子入,相向呜咽。安举手,挥众令去。女出青草一束,燂汤升许,即床头进之,顷刻能言。叹曰:“再杀之惟卿,再生之亦惟卿矣!”因述所遇。女曰:“此蛇精冒妾也。前迷道时,所见灯光,即是物也。”安曰:“卿何能起死人而肉白骨也毋乃仙乎”曰:“久欲言之,恐致惊怪。君五年前,曾于华山道上买猎獐而放之否”曰:“然,其有之。”曰:“是即妾父也。前言大德,盖以此故。君前日已生西村王主政家。妾与父讼诸阎摩王,阎摩王弗善也。父愿坏道代郎死,哀之七日,始得当。今之邂逅,幸耳。然君虽生,必且痿痹不仁,得蛇血合酒饮之,病乃可除。”生衔恨切齿,而虑其无术可以擒之。女曰:“不难。但多残生命,累我百年不得飞升。其穴在老崖中,可于晡时聚茅焚之,外以强弩戒备,妖物可得。”言已,别曰:“妾不能终事,实所哀惨。然为君故,业行已损其七,幸悯宥也。月来觉腹中微动,恐是孽根。男与女,岁后当相寄耳。”流涕而去。

 安经宿,觉腰下尽死,爬搔无所痛痒。乃以女言告家人。家人往,如其言,炽火穴中,有巨白蛇冲焰而出。数弩齐发,射杀之。火熄入洞,蛇大小数百头,皆焦且死。家人归,以蛇血进。安服三日,两股渐能转侧,半年始起。

 后独行谷中,遇老媪以绷席抱婴儿授之,曰:“吾女致意郎君。”方欲问讯,瞥不复见。启襁视之,男也。抱归,竟不复娶。

 异史氏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此非定论也。蒙恩衔结,至于没齿,则人有惭于禽兽者矣。至于花姑,始而寄慧于憨,终而寄情于恝。乃知憨者慧之极,恝者情之至也。仙乎,仙乎!”

 译文:

 陕西有个贡生,名叫安幼舆,为人慷慨有义气,又好放生。如果看见猎人捉住鸟兽,往往不惜高价买下来放掉。­

 有一次,他舅父办丧事,他去帮忙,回来时天已晚了。路过华山,慌忙中迷了路,在一个乱山谷里打转转,走不出来,心里十分害怕。忽然瞥见一箭地之外有灯光闪烁,便快步投奔那里。正走着,又见几步之外有一个驼背老汉,拄着拐杖从斜路上匆匆赶过来。安生停住脚步,刚想向他问路,老汉却先开口问起他是谁。安生便把迷路情况说了一通,并说看见前边有灯光,一定是山村,要到那里去投宿。老汉说:“那可不是安乐窝,幸亏我来了!快跟我走吧,我家茅庐可以住。”安生十分高兴,跟着老汉走了一里之遥,看见一个小山村。老汉到一个柴门前敲门,一个老太婆出来,一边开门一边问:“郎君来啦”老汉答应着。安生进屋一看,果然又低矮又潮湿。老汉挑亮油灯,请他坐下,便让备饭。老太婆说:“先生是咱的恩人,不是外人!老婆子腿脚不利索,叫花姑子出来烫酒吧!”­

 一会儿,一个姑娘端着酒菜出来,摆好后,站在老汉身旁,一双秋水般的眼睛顾盼着安生。安生一看,姑娘年轻俊俏,像个下凡的仙女。老汉又让她去烫酒。西间屋里有个煤火炉,姑娘便进去拨开炭火,烫酒去了。安生便问:“这是您的什么人”老汉回答道:“老夫姓章,七十多岁了,就这一个女儿。庄户人家没有奴仆,因您不是外人,才敢叫妻子女儿出来,别笑话才是!”安生又问:“许了哪里的婆家”老汉答:“还没许人!”安生便不住口地夸赞她长得漂亮聪明。老汉正谦让着,忽听花姑子惊叫了一声,急忙跑过去看,原来是酒沸出壶盖火焰腾起。老汉一面把火扑灭,一面申斥说:“这么大丫头啦,烫沸了还不知道!”一回头,看见炉台旁放着一个没编完的青草心插的紫姑神,便又申斥:“辫子这么长了,还跟小孩儿一样!”说着便拿过来给安生看,还说:“就是贪着编这玩艺儿,把酒烫沸了。您还夸奖她,岂不羞死!”安生接过来一看,那紫姑神编得有眉有眼有袍裙,手工十分精致,禁不住啧喷称赞:“别看是个玩物,可也看出慧心!”反复端详着,爱不释手。花姑子频频来斟酒,嫣然含笑,毫无羞涩之态。安生注视着她,十分动情。­

 恰巧老太婆在厨房里招呼人,老汉应声进去。安幼舆趁机对花姑子说:“一见姑娘的仙容,我的魂儿都丢了。我想托媒来你家说亲,恐怕不成,怎么好呢”花姑子默默地端着酒壶在炉上温酒,似乎没听见。又问了几次,都不应声。安生就向西屋里凑近,花姑子急忙站起身躲避,厉声说:“狂生闯进来想干什么”安生长跪地上哀求,花姑子夺门要走,安生突然起身紧紧搂住了她。花姑子尖叫一声,嗓音都颤了。老汉闻声匆匆赶来询问,安生赶紧松开手退出来,一脸羞愧,十分害怕。花姑子却从容地对父亲说:“酒又沸了,要不是安郎过来,酒壶就烧化了!”安生一听,才放下心很感谢她,更加神魂颠倒,忘了是怎样来的。于是装醉离开酒席,花姑子也就去了。老汉给他铺好被褥,也关门离开。安生睡不着,天不明就起身告别回家,立即托一位好友前来作媒说亲。等到黄昏,好友回来了,竟然连村子都没找着。安生不信,又让仆人备马,亲自寻路去找。到了华山一看,尽是高山绝壁,果然不见那个村庄;又到近处打听。山民都说很少听说有姓章的人家。这才无精打彩地回家来。­

 安幼舆从此昼思夜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久便患了昏瞀症,卧床不起了。家里人熬粥喂他,也都呕吐出来。他在昏迷中总是呼唤花姑子,家人们也不懂是什么意思,只好日夜守护着,眼看病危了。一天晚上,护理的人实在困倦,睡着了。安生在朦胧中觉得有人轻轻推他,他略睁开眼看,竟是花姑子站在床边,不禁精神清醒,望着她潸潸流泪。花姑子低头凑近他笑着说:“痴情儿何至到这个地步!”说着上床坐在安生的腿上,用两手替他揉搓太阳穴。安生觉得头上像是吹进一股麝香气,穿过鼻梁,一直浸润到全身骨髓里去。揉搓了一会儿,就满头冒汗,渐渐地四肢也汗浸浸了。花姑子小声说:“你屋里人多,我住下不方便。三天后我一定再来看你。”又从花袄袖里掏出几个小圆蒸饼放在床头,悄悄地走了。­

 到了半夜,安幼舆汗已消去,想吃东西,摸过蒸饼一尝,又甜又酥,不知包的什么馅,就吃了三个。又用衣裳把蒸饼盖住,就呼呼酣睡了。直到上午八九点钟才醒来,浑身顿觉轻松。三天过去,蒸饼吃完,便精神抖擞起来。晚上,安生打发家人们散去,又怕花姑子来了打不开门进来,便偷偷跑到庭院里把门闩都拔掉。不大工夫,花姑子果然来了,笑着说:“痴郎君!不谢谢大夫吗”安生高兴极了,抱住她同眠,亲爱已极。花姑子说:“我冒着人说闲话的罪名前来,是为了报您的大恩。咱俩并不能百年合好,希望您早点另作打算。”安生默想了半天,便问:“素不相识,什么地方和您有过来往实在想不起来。”花姑子也不回答,只是说:“您自己再想想。”安生又求花姑子与他正式成婚,花姑子说:“天天夜里来,固然不行;要想结为夫妻,也办不到。”安生一听,不禁一阵悲伤。花姑子说:“您一定要结为夫妇。那就明天晚上到我家来吧。”安生又转悲为喜,问花姑子:“路这么遥远,你一双纤秀的脚,怎么说来就来了呢”花姑子说:“我本来就没回家。村东头聋老妈是我姨,我住在她家。为了你拖延到现在,说不定家里已经起疑心了。”安生与花姑子同床,只觉得她的肌肤和呼吸,无处不生香气,问道:“你熏的什么香料,以致骨肉都有香味”花姑子说:“我从来不熏香料,是天生就这样的。”安更惊奇了。­

 第二天早上花姑子告别时,安生又担心迷路,花姑子便约定在路口等他。天刚擦黑,安幼舆便骑马跑去。花姑子果然在路口迎接,两人一同走进章家院子,老汉老妪高兴地迎他进去。酒菜没有什么名贵佳品,庄户饭菜吃得格外香甜。晚上安生就寝时,花姑子也没过来看看,安生很怀疑。夜深之后,花姑子才来了,说:“爹妈唠叨个没完,叫你久等了。”两人倍加亲热。花姑子对安生说;“今夜的欢会,就是百年之别。”安生惊问为什么。花姑子说:“我爹因为这小村荒凉寂寞,要搬家到远方去了。我和你的欢好,过了这一夜便到尽头了。”安生不愿分手,翻来复去,叹息不止。两人正依依难舍,天透亮了,老汉忽然闯进来骂道:“臭丫头,清白门庭,全被你玷污了!真叫人没脸见人!”花姑子大惊失色,慌忙逃了出去。老汉也退出去,边走边骂不绝口。安生又羞又怕,无地自容,赶紧偷偷溜回。­

 安幼舆回到家,好几天坐不下来,心神不定,光景难挨。又想夜里再去;越墙进去,见机而作。老汉既说有恩,即使发现了,总不会大加谴责吧。于是乘夜跑去,在大山中转来转去,又迷路了。这才惊恐起来。正在寻找归路,又见山谷里隐隐有所宅院,便高兴地朝那里走去。走近一看,是一座高门大院,像是大户人家,大门还没有关。安幼舆上前敲门打听章家的住处。一个丫鬟走出来问:“深更半夜的,谁打听章家呀”安生说:“我和章家是亲戚,迷路了,没找到。”丫鬟说:“您不用打听章家啦!这里是她妗子家,花姑正在这里呢,容我去禀报她一声!”进去不大工夫,就又出来邀请安进院。安生刚登上廊下台阶,花姑子已经快步迎接出来,对丫鬟说:“安郎奔波了大半夜,一定累坏了,快侍候床铺让他歇息吧!”不一会儿,两人便携手进入罗帐。安问:“妗子家怎么没有别人呢”花姑子说:“妗子出去了,留下我替她看家。可巧你就来了,岂不是前世的缘分吗”可是安生一亲近这女子,一股膻腥昧直冲鼻子,心里好生猜疑。这女子却一把搂住他的脖颈,突然伸出舌尖舔他的鼻孔,安生顿时觉得像锥子扎进脑袋一样痛彻骨髓。他吓坏了,想挣扎逃跑,身子却又像被粗绳捆住,转眼间便昏迷过去,失去了知觉。­

 安幼舆没回家,家人们四处找遍。忽听有人说黄昏时曾遇见他在山路上走,家人又找到山里,见他已经赤身裸体地死在悬崖下面。家人感到惊异,又琢磨不出是何缘故,只好把他抬回来。全家人正围着他伤心哀哭,忽见一个年轻女子从大门外一路嚎啕大哭着进来吊丧,趴在安生的尸体上,呼天抢地地痛哭起来:“天啊,天啊!怎么糊涂到这地步啊!”直哭到嗓音嘶哑。才收住泪,向家中人们说:“千万别急着收殓,停尸七天再说。”众人不知这是何人;正要问她,她也不答理,含泪返身出门去了。家人招呼挽留她,她连头也不回,家人紧跟出去,已经无影无踪了。大家疑心她是神仙下凡,赶紧照她的嘱咐办理。夜里她又来了,照样痛哭如昨。­

 到了第七夜,安幼舆忽然苏醒过来,翻了个身,呻吟起来,家中人们都吓了一跳。这时,女子又来了,安生一见,是花姑子,相对呜呜痛哭起来,安生撰撰手,让众人退出去。花姑子拿出一把青草,煎了一升药汤,就着床头给安生喝下去,一会儿,他就能说话了。他长叹一声说:“杀我的是你,救活我的也是你!”于是把那天晚上的遭遇述说了一遍。花姑子说:“这是蛇精冒充我。你前一次迷路时看见的灯光,便是这东西。”安生说:“你怎么竟能让人起死回生呢莫非真是神仙吗”花姑子说:“早就想告诉您,又怕吓着您。您五年前是不是曾在华山路上从猎人手中买下一匹獐子放了”安幼舆一想:“是啊!有这回事。”花姑子说:“那就是我父亲。上次他说大恩,就是指这件事。您那天晚上已经转生到西村王主政家了。我和父亲赶到阎王面前告状,起初阎王还不受理。是我父亲提出情愿毁了自己多年修炼的道业替你去死,哀求了七天,才得到愚准。今天咱俩还能见面,实在是万幸。可是您虽然活过来了,必定瘫痪;须得蛇血兑上酒喝下去,病才会好。”安生一听,恨得咬牙切齿,又愁没办法把蛇捉住。花姑子说:“这也不难。不过多杀生命,会连累我百年不能得道升天罢了。蛇洞就在华山老崖下,可以在晌午过后堆上茅草去烧,再在洞外准备强弓提防着,一定能捉住这妖物。”说罢,也长叹一声,说:“我不能终身陪伴您,实在令人伤感。可我为了您,十分道业已经损去了七分,您就原谅我吧。这一个月来,常觉得腹中微动,想必是种下孽根了。无论是男是女,一年后一定给您送来。”说着又流下泪来,告辞而去。­

 安劫舆一夜醒来,果然觉得下半截身子就像死了一样,用手挠挠,毫无痛痒,就把花姑子的话告诉家人们。家人们便按照说的办法到华山老崖下蛇洞口点起火来。果然有条大白蛇冒着浓烟钻出来,家人们一齐放箭,把它射死了。火熄灭以后,他们进洞一看,大小数百条蛇也都烧焦了。家人们把死蛇运回家,煎蛇血药物给安幼舆喝下去。服了三天,两腿渐渐能够转动,半年后就能下床走路了。­

 后来安幼舆因思念花姑子,又独自到华山里去,在山谷中遇见了章老太太,抱着一个襁褓婴儿交给他说:“我女儿她向您致意、问候。”安幼舆刚想打听花姑子的消息,老太婆却转眼间消失了。安幼舆把小被褥打开一看,是个男孩,急忙抱回家来抚养,终生没再娶妻。­

△ 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谚语

要有正义感,不要盛气凌人。

△ 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美国·杰佛逊

△ 贵者自贵,视若埃尘;贱者自贱,视重千钧——晋朝·左思

高贵者自以为高贵,我都可把他看作尘土一样,卑贱者虽自以为卑贱,我可把他看作千钧一般重。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谚语

△ 比喻有把握,或心中有数,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能安然不动地坚持下去。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北宋·王安石

不怕浮云遮住我纵目远眺的视线,因为我站在山峰顶上的高塔最顶层。比喻作者有远见卓识,高瞻远瞩。今人引用来说明,人有了政治上的真知灼见,就能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清事物的本质,不管什么政治“浮云”都不能迷惑自己,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决心。

△ 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屈原(史记)

整个社会都黑暗混浊,只有我才清白,人们都是昏沉麻木,只有我才头脑清醒。表白了屈原的高洁情操以及他对黑暗政治的愤恨。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意大利谚语

强调坚定不移地朝自己的目标去奋斗,不去管别人如何议论纷纷,如何评论。

△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谚语

表示自己的道路已选定,不再更改。也用以要求别人不要干扰自己。

△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春秋·孔子

不要因为某人的话说得漂亮,就提拨重用他(而要看他的实际行动),也不要因为某人不好,犯了错误,就废除他说过的正确言论。启发人们要全面地分析、考察某人和某些言论。

△ 赏不避疏贱,罚不避亲贵——晋·杨泉

赏赐不遗漏关系疏远和地位低下的人,惩罚不放过关系亲近和地位尊贵的人。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请您再干完一杯酒吧,分手以后,您向西出发,走过阳关以西,就没有什么知心朋友在身边了。以上两句诗,分别时不是停留在一般的祝愿和安慰上,而是把内心深处对友人的真挚笃厚的情谊倾吐出来。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

这桃花潭的水尽管有一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别我的深情厚意。比喻夸张用得十分贴切,把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表达得极其形象、具体、深刻。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只要我们的友情深厚,心心相通,就算远在天涯海角,也好比近邻一样。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欧阳修

话一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子也追不回来。强调说话要负责任。

△ 出污坭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

莲花从污坭里长出,却不沾上污秽;在清水里荡涤过,但不显得娇媚。比喻无论生活在任何环境里,都能保持高风亮节。

△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元·萧德祥

孩子不会因为母亲长得丑就不认娘,狗也不会因为家贫而离开主人。比喻人们不会因为家乡或祖国的贫穷落后而离弃它。

△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

松柏孤高挺直,难以象桃李那样取悦世人。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刚直不阿,不去阿谀奉承别人,讨好别人。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

抱香死:指菊花枯于枝头而不脱落,比喻坚贞不屈的气概。北风:喻指恶势力。“宁可”两句,今天引用来歌颂那种在恶劣环境中,志坚如磐、坚贞不渝、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

△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

海棠花在寒风冷雨中,不顾惜自己那胭脂般的鲜红姿色,巍然屹立,刚强不屈。赞扬那些在恶劣环境下,不顾个人的利益,而继续奋斗下去的仁人志士的高贵品质。

△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明末清初·黄崇仪

就算死了我也还是不肯把灵魂出卖,向清人屈服,贫苦又怎么样?难道能奈何我什么吗?现用来赞扬爱国志士不怕贫穷艰苦,不怕敌人的威迫,死不辱节的高贵品质。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北宋·苏轼

我家门前兰溪之水还能往西流呢!谁说人生不能返老还童呢?从自然法则看,人生再少是不能的;但从另一个意义上看,一个人如果能发奋图强,老当益壮,从精神生命来看确实是越活越年青的。表达了作者那种乐观、奋发、进取、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志趣。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桑榆:指晚年。现在不要说太阳快要下山了,它照映出的晚霞还会灿烂辉煌,充满天空的。本意说:别说我们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可我们还要发挥作用,还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常用来勉励人们,不要因为年纪老迈而悲观丧气,而要振作奋斗,积极做贡献。

△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

我喜欢歌颂黄昏时的景色,你看,在夕阳的照射下,青山的景色多么明亮、美丽啊!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观论调相反。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人们都感到萧瑟凄凉,我要说秋天的景色更胜春天呢?说明作者对年老并不感到悲观,而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

千里马虽然老了,成天伏在马棚里面,而它的志向仍非常远大,要想驰骋千里;壮烈之士,虽然到了垂暮之年,他们雄心壮志并没有消止。现在常被人们引用来勉人或自勉。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坭更护花——清·龚自珍

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将变作春坭,再来培育护养下一代的鲜花。现在多用来表现老一辈***为了革命事业,离职交班后,热情培养、扶持新一代的可贵精神。

小 人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

外表象金玉那样美观,里面却是破烂的棉絮。比喻那种徒有其表,而内部空虚,表面好看,实质败坏的人或事物。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汉·刘向

名声很大的人,他的实际能力和功绩,往往跟他的名声难以相称。现在有时用来批评某些人只有空名,没有实际才能。有时又常用来谦指自己,说自己有这么多荣誉,其实不配。

△ 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战国策》

指有些人对国家没有做出什么功劳,而地位很高,掌握很大的权力,而且俸禄又多。现在引用来指那些窃居高位而没有贡献,没有能力的庸官。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战国·孟子

自己糊里糊涂,却要求别人什么都做好。现在常引用来批评某些***物,自己什么都不懂,或不能以身作则,却在那里发号施令,指手划脚。

△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谚语

不但没有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

△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唐·李白

你如果问他一些经世济民的办法,他糊涂得好象掉进烟雾里一样。后人用来讽刺那些靠阴谋手段爬上高位而根本没有治国利民的本领的人和嘲笑一些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的丑态。

△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李贺

有些人一辈子连半行书也不曾读过,愚昧无知,只是用黄金买得他们的高贵地位,骄横跋扈。后人引用来讥讽那些靠金钱或“亲荫”、派系势力而爬上高位而本身不学无术、昏庸无能的人。

△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红楼梦》

螃蟹走路时是胡乱爬行的,眼前的道路根本不分东西南北,谁对它有什么“皮里春秋”呢?肚子里只不过空有一些黑色的蟹屎和蟹黄。现在引用来讽刺那些横行霸道,倒行逆绝,“金玉其外,败恕其中”的丑类。皮里春秋:表面不批评指责别人的是非,但内心是有褒贬看法的。

△ 未读三句人之初,就想成为孔夫子——谚语

人之初:旧时私塾识字课本中开头第一句。刚刚在识字,就认为自己已成了知识渊博的人了。嘲笑那些不自量力的人。

△ 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志》

曹操要胁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对各个诸侯势力发号施令。现在比喻伪借某种名义去发号施令,干别的事情。

△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元·高文秀

比喻语言是思想的反映,不正经的人,思想情趣低下的人咀里说不出好话来。

△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明·徐臣

山河的自然面貌较好变化,而人的本性难以变化。比喻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 煤块用水冲洗,也不会变成白玉——谚语

比喻人和事物的本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多用于贬义。

△ 佩带金勋章的猴子毕竟还是猴子——希腊谚语

强调人和事物的本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用于贬义。

△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谚语

比喻卑劣下贱的走狗奴才对人们穷空极恶,依仗的是主人的恶势力。

△ 狗眼看人低——谚语

比喻在势利小人的眼里,看不到你有财有势就小看你。

△ 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红楼梦》

中山狼:寓言说一只中山狼被猎人捕捉,途中得到东郭先生营救,猎人走后,中山狼要吃东郭先生。“中山狼”就被用来比喻阴险狠毒,忘恩负义的恶人。“子系”两句,现在常被引用来形容阴险狡猾、凶恶毒辣的坏人,一旦得势,就凶相毕露,无恶不作。

△ 矮仔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清·赵翼

矮仔连戏都未看到,就跟着别人议论戏的优劣。现在引用来批评、讥讽某些人处理问题不顾实际情况,没有自己的主张,人云亦云,胡说一通的恶劣作法。

△ 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唐·韩愈

低着头耷拉着耳朵来装可怜相,象狗那样摇着尾巴来乞求主人的同情宠爱。现引用来形容那种奴颜卑膝,奴相十足的败类。

△ 风大随风,雨大随雨——谚语

哪一个势力大就跟随哪一个。用以揭露趋炎附势者的奴性。

△ 今日东风面向东,明日西风面向西——谚语

揭露趋炎附势者见风驶舵,毫无原则的丑恶行为。

△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

“柳絮”和“桃花”:暗指社会上哪些毫无骨气、趋炎附势、随波逐流的“小人”。“颠狂”两句,现在一般用来比喻那些不要人格,趋炎附势,为了获得私利不顾是非和立场,随风转舵,投机钻营的人。

△ 口甜心苦,腰藏利斧——谚语

咀上说得好听内心却很狠毒,暗怀着诡计随时准备害人。

△ 当面有成人之美,背后有杀人之心——谚语

表面上是为人好,骨子里却是为了害人。

△ 过河拆桥,上楼抽梯——谚语

比喻忘恩负义的人。

△ 好话讲尽,坏事做绝——谚语

比喻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 满嘴仁义道德,一肚男盗女娼——谚语

嘴里说得好听,暗中什么坏事都干。

△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谚语

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

△ 当面活观音,背后潘金莲——谚语

当面是纯洁慈爱的模样,骨子里却*荡卑污。形容某些品德低下的人的虚伪面目。

△ 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陌路人——唐·孟郊

当你财雄势大的时候,千方百计巴结你,当你穷困撩倒的时候,看到你都说不认识你,意是讥讽世态炎凉。

△ 一朝人离权势尽,亲者如同陌路人——谚语

当你离开职位无权势的时候,原来很亲近的人说不认识你。意在讥讽哪些伪君子的丑恶行为。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史记》

鸟儿打完了,弓箭就收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打尽了,猎狗就被煮来吃掉了。比喻大功告成了,就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抛弃甚至杀害了。

△ 山间竹笋,咀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毛泽东

“山间竹笋”和“墙上芦苇”喻指没有实际才能的人。

△ 只讲过五关,不讲走麦城——谚语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天下,但最后败走麦城而卒。比喻只讲成功的光荣的,不讲失败的羞愧的,报喜不报忧。

△ 平生只会道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增广贤文》

只说人家的短处,而没有反身自问自己有没有短处。

△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唐·白居易

草丛中的萤火虫虽然能发出光亮,但这光亮终究不是真火,莲叶上的露珠虽然晶圆,可是它到底不是珍珠。比喻社会上似是而非,鱼目混珠的假象。

△ 灯光纵日终非晓,霜叶虽红不是春——清·袁枚

灯光再亮也亮不过白日,霜叶再红也比不上春天的花朵。

△ 彩虹虽美是现象,惊雷虽响是空声——谚语

说明有些事物外表虽然美丽、壮观,但实际作用却是很少的。

△ 彩虹虽艳不长久,松柏不艳万年青——谚语

强调观察人和事物,必须看本质,不能只看表面。

△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多——《增广贤文》

比喻华而不实,不如实而不华。

△ 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清·曹雪芹

与自己无关的事,别人问一概说不知道。比喻怕事、冷漠,明哲保身。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

尔曹:你辈。俱:一起。不废:不朽。

一些无德行的文人抱住很不严肃的态度来否定初唐著名诗人王勃、骆宾王等人的成就,并喋喋不休地讥笑他们,这些人一定会遭到历史的惩罚,遭到身败名裂的下场。而王勃、骆宾王等诗人的成就是永垂不朽的,将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川流不息,传扬千古。

后人广泛引用来警告和抵制那些专做伤天害理的事情,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家伙,指出他们到头来必将身败名裂,彻底败亡;而正义、光明的革命力量和事业,绝不会因为坏人的破坏、中伤而绝灭,反而像长江大河一样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增广贤文》

指山溪里的水易涨易退,小人的心反复无常。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

三国时,司马昭谋朝篡位的企图,连过路的旁人都知道了。现引用来说明坏人的阴谋、野心已经彻底暴露,人所共知了。

△ 青蛙常常忘记了自己过去是蝌蚪——朝鲜谚语

比喻有些人往往忘记了自己过去,因此对别人采取不实事求是的态度。

△ 用菩萨时挂菩萨,不用菩萨骂菩萨——谚语

揭露有些人感情的产生、消失和转变,完全是根据自私的实用主义而进行的。

△ 早去一天天开眼,再留此地地无皮——谚语

那些贪官早离开这里,真是上天有眼,如果不早些离开,再在这里,地皮都被贪官吃光了。

警惕(慎重)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这是刘备临终前,给他的儿子刘禅的遗诏中的其中两句。不要认为是小小的坏事而去做,也不要认为那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后人引用来告诫或勉励人们,只要是好事,不管大小都应去做;只要是坏事,无论大小都不要做。

△ 小善不积,不德不成,小恶不止,终成大罪——谚语

告诫人们那怕小小的好事都要长期做下去,这样才会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那怕小小的坏事都不要做,否则就会酿成大罪,必然受到惩罚。

△ 勿以小恶掩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清·申居郧

不要因为小过失而否定人家的大美德,也不要因为小怨恨而忘掉人家的大恩情。

△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南宋·朱熹

不能有小缺点而掩盖了他的大功劳,也不能因为有很多短处而舍弃了他的特长。

△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南宋·朱熹

做好事想让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做好事;犯了错误怕人知道,便是更大的错误。

△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元·李明

每个人行善或作恶,到头来始终会得到报应的,问题只差在快些或慢些。其目的是劝人行善抑恶。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元·杂剧

做好事终究会得到好处,做坏事终究会受到惩罚,只是迟早的问题。现引用来警告那些作恶的人,如果一意为非作歹,结果必然没有好下场。

△ 万事劝人莫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醒世恒言》

告诫世人,做什么事都要诚实,不要欺骗瞒哄,因为你头上就有神灵,那是欺骗不了的。

△ 劝君莫作亏心事,古今往来放过谁——明·冯梦龙

劝大家不要做亏心事,从古到今凡是做坏事的人有谁逃得脱惩罚。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春秋·老子

天道的罗网广大无边,看起来是空疏的,但无论什么罪过,它都不会漏掉,必然会给予惩罚的。用来警告坏人,不要以为有机可乘就胡作非为,造恶生祸,因为这样做,终究是逃不出法网和正义的惩罚的。

△ 物极必反,恶极必亡——《资治通鉴》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 积善者昌,积恶者亡——《东游记》

多做善事,会得到好的结果;多做坏事,必然会得到灭亡的命运。意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多行不义必自弊——左传

多干坏事,必然自食其果,自取灭亡。

△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醒世恒言》

只要做了坏事,终究会被人知晓。

△ 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元·元名氏

平生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就不怕别人陷害。

△ 狐狸发表演说,公鸡就要深思——阿尔巴尼亚谚语

比喻小人的一举一动,人们都要注意和警惕。

△ 狐狸宣布自己吃素之日,该是母鸡留神之时——英国谚语

比喻小人讲好话的时候,是人们要注意、要警惕的时候。

△ 对你微笑的人,可能就是使人哭泣的人——谚语

比喻在友好模样的背后,可能掩盖着置你于死地的阴谋诡计。

△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唐·窦庠

世人不要小看池中水,池水虽浅并不妨碍卧龙。比喻莫轻视寒门弟子,茅舍之下有奇才。

△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谚语

比喻地方虽小,歪风邪气却盛,牛鬼蛇神却多。

△ 秤砣虽小压千斤,胡椒虽小辣人心——谚语

指小事物能得到大效益,小人物能起到大作用。

△ 虚伪的朋友比公开的敌人更可怕——谚语

因为他最了解你,最接近你,随时可把你置于死地。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己——晋书·李密传

庆父:春秋时鲁国公子,经常制造内乱,先后杀死两个国君,当时流传“庆父不死,鲁难未己”的说法。现指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不除掉,就不得安宁。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无名氏

刘邦攻打项羽时,刘邦的大将军韩信表面上去修栈道,转移项羽的视线,暗地里却绕道到陈仓,出奇制胜。指正面迷惑对方侧面突然袭击;明的一套,暗的一套。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

楚霸王项羽设鸿门宴,企图在宴会上借项庄舞剑助兴为名,砍杀刘邦。现在用来说明某种言行,表面一个样,实际别有用心。多用作贬义。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欧阳修

愿意是醉翁喝酒意兴并不在酒上,而在于周围美好山水之间。现用来说明做某件事,本意不在这件事上,而在别的方面;有时也用来揭露坏人动机不良,以某种手段或借口作晃子,干坏事。

△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警世通言》

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单凭人们对他一时的赞誉与诽谤,而要看他的全部言行和全部历史。

△ 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元曲选·争报恩》

指人的好坏,须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来。

△ 听其言,观其行——《格言联璧》

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既要听他说什么,更重要的看他的实际行动。

△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春秋·孔子

不要因为某人说话漂亮,就提拨重用他(而要看他的实际行动),也不要因为某人犯了错误,就废除他说过的正确言论。启发人们要全面地分析、考察某人和某些言论。

△ 盖棺始能定士之贤愚,临事始能见人之操守——宋·林逋

一个人的是非功过,要等到他生命结束时才能定论;一个人品德如何,要在患难到来时才能看得清楚。

△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后汉书》

喜欢一个人常常不容易看到他的过失,厌恶一个人往往难以看到他的长处。

△ 爱而知其过,憎而知其善——《贞观坠要·鉴戒》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短处,对自己所厌恶的人要看到他的长处。

△ 富贵定要依本份,贫穷不得乱思量——《增广贤文》

富贵的时候,应当为人亲善仁德,决不能为富不仁,欺压穷人;贫穷的时候,应当保持节守志气,决不能企图以违法违德的手段去窃取财富。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战国·孟子

处于贫困潦倒的时候,就要坚持操守,使自己道德完善,保全自己;如果处于顺达的时候,就用自己的才德为天下人服务,给天下人都带来好处。

△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唐·李白

如果功名富贵是可以永远保住的话,那么汉水也应该倒流了。这是作者用来讥讽那些身居高位而为非作歹的人,指出他们飞扬拨扈的日子决不会长久的。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春秋·孔子

知道的事情就说知道,不知道的事情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战国·荀子

自己不知道的就询问,自己不会做的就学习,自己有才能也必须恭敬谦让,这样才能有德行。

△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谚语

不懂装懂的人,一辈子只能做个愚蠢的人。

△ 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舞大刀——谚语

不知好歹,在能人面前逞能。

△ 不是撑船手,休要弄竹竿——小说《官场现形记》

不会划船的人,就不要摆弄撑船的竹竿。比喻是某行的门外汉,没资格插手这一行。

△ 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之外有能人——谚语

比喻技艺或本领没有止境,不能自满逞强。

△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元·元名氏《桃花女》

比喻作恶多端的人,一定会受到惩罚。

△ 骄傲出于浅薄,狂妄来自无知——谚语

骄傲的人往往是那些知识浅薄、半桶水的人,狂妄的人往往是那些没有文化知识,横蛮无理的人。

△ 礼义出于富足,盗贼来自贫穷——谚语

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讲究礼义,追求文明;当人们处在饥寒交迫时,部分人就会产生邪念,去偷去抢。比喻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思想意识。

△ 富贵生*欲,饥寒起盗心——谚语

富贵者饱食终日,养尊处优,因而产生*逸骄奢的欲望;饥寒者食不果腹,衣不掩体,于是萌动打家劫舍的念头。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北宋·苏轼

从正面望去,庐山如峻岭横空,从侧面看去,却又象挺拔峭立的奇峰。站在远、近、高、低各个不同的位置上看,它又显出各不相同的姿态。说明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观点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称“见仁见智”)——《周子·晋辞上》

古人认为一阴一阳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互相变化,这就是道。顺着道去做,就会成功,促进道的发展是人的本性。仁德的人运用了它,就认为是仁德的,明智的人运用了它就认为它是明智的。现在引用来说明,对某个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

△ 盲人摸象,各执一词——《民间故事》

几个瞎子摸了一只大象,都只摸了一部分。摸到象腿的说象如一根柱子,摸到身子的说象如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象如一条蛇,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片面,以偏概全。

△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世语新说》

比喻只见局部,不见全貌。

△ 穿衣带帽,各有所好——谚语

穿着打扮,每人有各自的爱好。比喻人的爱好各不相同,不可强求一致。

△ 好人有人骂,恶人有人敬——谚语

好人办事有时也会遭到某些人的骂,恶人办事有时也会得到某些人的推崇。说明人的好坏,要看一贯,要看本质,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也不能只听舆论。

△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宋·赵彦卫

指珍贵的东西,多多益善,但有一件也不算少了。有“知足常乐”之意。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人居》

比喻任何事物和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都有可取之处。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

山不一定要很高,只要里面有仙人在,它就会出名;水不一定要很深,只要里面有龙,它就有灵威。比喻不管什么处所、单位、地方,虽然平常,但只要有出色的人物,或者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它就会出名。

△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

比喻有些事物不需要很多,只要用到恰到好处的地方或时候,就会达到令人心动的效果。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却不如梅花香。比喻人或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531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