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有三个基本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其中科研工作是高校不断提升内涵、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的基础。高校科研工作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每年承担大量的各级各类的科研课题,而承担科研课题的常见组织形式是非固定的课题组。课题组往往是随着课题立项而组建,随着课题的结项而解散,是一种机动灵活的动态组织。一个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整个课题团队的齐心合力,课题完成的质量也取决于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质量。但是,一个科研课题团队的构建并不是那么容易,在团队运营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探寻高校科研课题团队构建中存在的障碍,寻找解决障碍的对策,对于高校科研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高校科研课题团队的特点
高校科研课题团队是依托于某个课题而形成的,由课题负责人申请课题时,根据需要临时寻找成员组建,一般成员为6人以内。这样的团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动态性和稳定性。动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上动态。课题团队的组建在时间上不确定,是在课题申报时构成,什么时候课题结项,团队也就随之解散;二是团队成员动态。每次课题团队的成员构成都不确定,主要由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确保立项的需要以及个人关系来召集人员。在下次课题申请时,又会形成一个新的团队;三是负责人动态。课题负责人的不同,会影响到整个课题团队工作的风格和氛围。稳定性是指一旦课题团队形成,人员构成上轻易不会变动,不会有人加入或有人退出,一直保持到课题结束。
(二)自发性。课题团队是自发形成的,并不是硬性规定的任务,不需要由行政手段来监管和控制,成员是由各自研究兴趣和个人需要而自愿聚集在一起的。
(三)领导者影响力的非权力性。课题团队的领导就是课题负责人,他对整个团队成员的影响力不是来自于他具有的权力,不是因为他具有的某种行政职务,更多的是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即其具有的渊博的知识、优秀的品格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吸引课题成员愿意与其一起完成一项科研任务。
(四)课题负责人与成员之间具有心理契约。课题团队成员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的书面规定,但是存在心理契约,即课题负责人期望成员能服从任务分工,具有研究热情与合作精神,积极投入,自始至终按时保质地完成课题。成员也期望课题负责人能履行好课题指导工作,在课题结束后在成果排名以及经费使用上能公平公正。
(五)成员之间已经熟悉或有过合作经历。课题负责人一般愿意与合作良好的人再次合作,而且召集的课题成员大多是相同研究领域,同属于一个院系。甚至更多时候课题团队是“导师+学生”的模式,因此成员之间已经很熟悉,这样便于沟通联系,缩短磨合期,利于加快成果的产出。
二、高校科研课题团队构建的障碍
科研课题团队的构建就是课题负责人寻找几个具有研究兴趣和研究意愿的人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某项课题任务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一些障碍,使得课题团队迟迟确定不了。这些障碍体现在:
(一)团队负责人的召集能力有限。作为召集人的课题负责人应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具有较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召集到人员组建课题团队。如果缺乏这些条件,课题团队的构建将很困难。
(二)课题级别不高,吸引力不够。现在各级各类课题很多,有国家级、部级、省市级等纵向课题,还有横向课题。如果是参与市一级的课题或横向课题,很多高校在评职称时不算,或者是级别低的课题,经费也相应的少,这就使得这样的课题吸引力不够,很难吸引团队成员。
(三)优质人力资源匮乏。一项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聚集多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员参与,作为课题负责人也希望召集精干力量一起完成课题任务,但是有时这样的可心得力的优质人才很难觅得。
(四)成员间认同度不够。课题团队组建后,成员们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精诚合作,在知识共享、和谐友好的氛围内工作,这就需要成员间具有很好的认同度。如果认同度不够,某一成员不愿意与另一名成员共事的话,就不会加入到团队中来。
(五)成员个人意愿不强。课题团队的组建是自愿的,没有任何的强迫,完全听从成员个人的意愿。但是也许因为时间、个人精力和兴趣等多方面原因,成员加入团队的意愿不强。
三、高校科研课题团队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除了在课题团队组建时遇到一些障碍,整个课题团队在运作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问题,影响到课题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一)负责人组织不得当,团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团队效应。团队效应就是要体现出1+1>2的效应,这也是团队建设的主要信念,这需要团队每个成员都能调动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发挥出各自最大的优势。然而很多课题团队的负责人缺少相应的管理协调能力,不是组织工作缺失,要不就是凭个人喜好和感觉来决定某些事情,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使得整个团队活力不足。
(二)团队没有实现真正的学术合作,仅是简单的拼凑。很多的课题团队是为了保证立项随意的把几个人拼凑在一起而组建的,组建之后,成员之间没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各干各的,最后也是把各自的研究成果拼凑在一起。更有些人仅是挂个名,并不真正参与课题的运作。这样,团队成员很难形成知识共享,在科研能力方面自身的成长有限,也阻碍了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团队成员结构不尽合理。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与学院结构。课题团队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偏年轻,职称结构编低,主要以讲师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年轻的讲师在科研道路上还只是起步阶段,成果积累也不丰厚,以负责人的身份来申请课题很难,只能参与到其他人的课题中来学习和积累。而副教授或者教授职称的人员往往希望以负责人身份组建自己的课题团队,而不愿参与别人课题。
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知识结构上。课题团队需要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人,大家可以在知识和技能上互补。然而由于院系划分和学科分类,以负责人个人能力来组建跨学科的团队难度很大,这就造成团队缺少多元化的知识背景和科研经验。
(四)成员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不一致。一个团队要想有能力有活力,需要每个成员明确团队目标,而且团队目标和成员个人目标尽可能一致,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都真正融入团队,向着团队目标前进。但现实中很多课题团队的成员并不清楚整个团队的目标,个人努力找不到方向。而且有时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不一致,个人的需求很难在团队中得到满足,削弱了个人的积极性。
(五)缺乏清晰公正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课题团队往往缺乏比较明确公正的评价和激励,活干得多少、质量如何没能得到相应对等的评价,即使有评价,但是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配套的话,这种评价也毫无意义。比如课题组在组建时一般成员的顺序就已经确定,即使排在后面的成员承担的任务较多,产出的成果较多,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个顺序不会轻易改变。因此,激励不足,团队的投入度不够,绩效不高。
四、高校科研课题团队构建和运作对策
(一)要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科学研究应该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关注现实问题,而且现如今的重大科学突破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传统的单一学科的研究不能更完整地看清现实的全貌,因此要想寻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科研问题,从而成功地获得科研资助,就必须要建立跨学科的研究队伍。科研团队成员的多样化有利于知识的融合和互补,能够拓宽研究领域,提升科研实力。
(二)团队成员的选择标准要灵活。课题团队在确定成员时往往关注的是成员与课题任务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积累,或者看中的是成员的学历层次,其实大可不必过于拘泥于这些。还应该关注成员的两点特征:一是成员的实践经验。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实践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成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在很多问题上视野会更开阔,观点会更敏锐,对整个课题的完成能提供很多实用有价值的意见。二是成员的个人学习兴趣、热情和合作态度。有时兴趣和热情比能力重要,能激发出一个人的内在潜力,因此在选择团队成员时除了学历和知识积累,还要看一个人是否有学习兴趣,有科研的热情,是不是有很好的合作态度。
(三)课题负责人自身的管理能力要提高。团队的运作与管理,负责人要发挥较大的作用,这需要负责人有很好地管理和协调能力,要思考如何规范、有效地组织组内成员,落实课题的分工,推进课题的发展,提高课题的效率。要注意几点:一是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与成员之间的关系。课题负责人只是牵头,引领大家共同来完成一项科研项目,大家是平等的,不是成员给负责人打工的,成员也不要认为是给负责人帮忙的;二是要学会发动成员共同管理团队。团队管理不是负责人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因此,负责人要给成员充分的自主权,要听取并尊重成员的意见,凡事共同商量,争取达成共识;三是要学会利用外部资源。在课题的组建和运作过程中,课题负责人要学会充分利用学校、院系的资源,遇到困难主动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
(四)建设良好的团队科研氛围,密切学术交流。很多课题团队已经偏离科学研究的宗旨,只是为了立项目完成科研任务、得经费、评职称。团队急功近利,重结果轻过程,人心浮躁,踏踏实实做科研的越来越少。而这样的团队不会有较好的创新性成果,成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学习。因此课题团队应该不断宣扬专注严谨坚持的科研精神,让成员目光长远,不去关注暂时的利益得失,更多去关注科研过程中自己的积累和学习,使得团队有很好的一种讲究科研的氛围。同时,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汇报各自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这样大家互相促进,互相学习,思想碰撞会有更多的科研灵感,从而提高团队的绩效。
(五)建立多形式的激励机制。课题团队的活力来源于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需要对每个成员进行有效而足够的激励。而每个成员的能力、需求、动机是多样的,激励的方式也可以多样。物质方面的激励包括对课题有较大贡献的人员给予现金奖励,对成员发表的论文和着作给予资金支持。精神奖励包括赞誉和高评价,在结项时根据每个人贡献重新排名。激励时要注意:一是根据人员不同能力进行差别奖励;二是奖励的依据不仅是根据产出即发表的论文,同时也要考虑成员的沟通协作精神、奉献精神;三是要认识到团队成员的自身学习与成长也是一种激励。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华为被芯片禁令限制了进一步的发展,但这个限制也仅仅是在制造端,而不是设计端。此前华为任正非就曾表示,所谓封锁也只是封锁了制造芯片的光刻机等设备,而并不能阻碍中国自主研发设计芯片的发展。这意味着,华为是有能力设计出全球最顶尖的芯片,而仅仅是受制于制造端。
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加强大,就在芯片禁令生效之后,华为内部甚至中国企业,纷纷都开始重新认识自主研发 科技 的重要性。将重要的 科技 掌握在自我手中,不用再受制于人,是每一个出海的中国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开始投入重金在半导体 科技 领域。
这次卡脖子的光刻机技术,是重中之重。不过国外的各种公司却依然投来了鄙视的目光,认为光靠中国自主技术去研发,根本不可能设计出自研芯片。随着国外势力的这种冷嘲热讽,中国各高等院校开始加入了这一场反击战。
让技术的回归技术,光刻机在内部结构中,最主要的三个部件就是光源、光学镜头,以及双工件台系统了。
最近一段时间,年初开始进行光刻机研究的清华科研队伍,终于取得了新的突破。唐传祥带领的科研团队,通过新的验证方式,获得了一种新型加速粒子,命名为稳态微聚束。而它最重要的波长对应的波段,刚好是EUV光刻机所需要的核心光源技术。
这一消息被证实后,许多国外的光刻机设备工程师都不由地赞叹,该来的还是来了。这一步骤的完成,将预示着中国自造的光刻机研发成果,已经进入了新的里程碑。
这个消息也让很多关心中国光刻机进展的朋友们,大为惊讶。也发出了另一种赞叹的声音,有可能中国将在未来几年之内获得更快速的进展,包括了目前难以攻克的光刻机设备。不过来自国内的声音,清华大学科研的成功,预示着光刻机高精尖技术的加速,可能真的用不了几年就能收获更大的惊喜。
果不其然,据最新媒体的报道显示,清华科研团队参与的项目中,华卓精科研发的成果方面,本身产品的应用精度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8nm的参数足以媲美当今先进的光刻机标准。
而我们知道,双工件是ASML这家机构最看重的技术。ASML不用多解释,作为世界最先进的 光刻机设备制造商,实力非常雄厚。这次清华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匹配ASML的18nm水平,就已经说明了我国的实力,毕竟连日本的尼康等公司,都没有能够做到18nm的水平。
这个结果足以打脸国外之前那些媒体,另外除了我国的高等院校参与之外。目前,中科院的高能辐射光源设备,也已经能够用01nm镀膜的参数,全力投入使用。
至此目前EUV光刻机所需的三大件均已完成里程碑的突破,这标志着量变终于引起了质变。国内的中科院教授同样发出这样的感叹,有这样的进度和人才储备,未来3年之内完成光刻机的初步模型,指日可待。
而国外ASML一直以来唱衰中国自研科学实力的做法,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一来是各国所处的角度不同,二来是很担心中国来冲击到它的世界光刻机的地位。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自研 科技 实力一步一步增强,也让竞争对手们胆寒。 科技 的博弈是未来的主旋律,不断增强人才储备和技术科研成果的更新,才能够不落后。核心技术就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芯势必会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
南昌交通学院有哪些科研机构
南昌交通学院有哪些科研机构,如下:
能源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所。该所主要从事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申请了多项专利。
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该所主要从事信息处理、控制理论、智能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申请了多项专利。
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从事质量管理、质量工程、质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拥有一支高层次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申请了多项专利。
智慧城市研究院。该院主要从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拥有一支高能力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申请了多项专利。
智能制造研究所。该所主要从事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方面的研究,拥有一支高效率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申请了多项专利。
以上是南昌交通学院有哪些科研机构的内容。
华东师大聚焦的是双一流建设模式。
1、双一流建设模式的定义和意义
双一流建设模式是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通过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来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它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华东师大的双一流建设目标
华东师大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致力于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果。学校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和研究团队,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3、学科建设和特色发展
华东师大注重学科的深耕和特色的发展。学校在教育学、心理学、文化产业、语言学等方向上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和研究团队。同时,学校还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4、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华东师大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学术课程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5、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突破
为了加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华东师大加强了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总结:
华东师大聚焦的是"双一流"建设模式。学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科建设和特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加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突破。通过"双一流"建设,华东师大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研究所、高校、实验室、医院。
1、研究所:中科院、工程院等,这些研究所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前期研究成果,因此申报相关课题时更容易得到认可和支持。
2、高校:清华、北大、复旦等,这些高校更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并且具有更多的经验和资源来支持相关课题的研究,因此更容易申报通过。
3、实验室:华为、腾讯、百度等,这些实验室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经验,并且拥有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设施,因此其申报的课题更容易得到认可和支持。
4、医院:协和、华西等,这些医院具有丰富经验和高质量研究人员,因此其申报的课题更容易得到认可和支持。
你可能对团队精神这个词有什么误解。科研人员往往都是一个个的团队。而如果这些团队没有团队精神,没有团队意识,自己只按照自己的意向去研究,必定事倍功半。只有一个团队齐心协力,有着共同的研究方向,才能有满意的研究成果。忙着融入团队和静下心搞研究是完全不相关的事。融入团队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太差,就会难以融入团队,太过于个性化会导致不合群。说到底都是自己的问题。
(liuxue86com)为即将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留学新闻:《中科院研究员郝郑平:回国研究有更大的发展平台》1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一直在努力,作为一名科研工作人员,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承担更大的责任。”郝郑平,目前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十年前从澳大利亚归来,他带领研究团队在我国工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和控制研究领域冲到了行业前列,并日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从未停下过求学的脚步
1998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郝郑平恰逢其时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始从事纳米材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
不久,郝郑平又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到国外去。
“当时中国的纳米技术与环境材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要想取得快速进步,非借鉴国外经验不可。”抱着学习国外科研体制和运行模式初衷的郝郑平主动联系并申请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工系和纳米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在那里从事纳米材料与催化反应的研究。
然而不到一年多,郝郑平就决定提前回国。
回国有更大的发展平台
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郝郑平重新回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我不讲任何条件,给我一间实验室就可以了;我也不需要启动费,我可以自己想办法。”郝郑平的自信正是来源于他之前的研究积累。
面对100多平方米的空房子,郝郑平东奔西走,先是购置和安装设备仪器,紧接着便开始招生组建科研团队,筹建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
就这样,他的实验室从无到有,科研团队从小到大。年仅35岁的他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努力的成果。”郝郑平时刻记挂着他的团队。
“回国给了我更大的发展平台。我今天所取得的一点成绩,没有政府的扶持,是不可想象的。”
未来我们还能做得更多
“我们从国家获得了那么多的支持,取得的研究成果理应反哺社会。”十多年来,郝郑平所在的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室多次组织召开全国、亚太区域的学术与技术研讨会,为政府、行业、企业与国际组织做了大量的咨询与服务。
“我们从2001年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我们是国内较早系统展开工业VOCs排放特征、功能材料、关键技术、设备集成、工程应用和环境政策研究的团队。”郝郑平充满了自豪。
面对国外一些学者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努力的质疑,郝郑平难以抑制心中的不平。“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在减排上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郝郑平主张以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争取科学新发现的前提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为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我们希望既能追踪科学前沿,又能针对国家需要。”
谈及未来,郝郑平表示会继续在工业污染减排与控制领域不断探索;同时会努力推动VOCs减排控制产业联盟和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
摘 要 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服务能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的融合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的新模式。
关键词 高校 协同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Promote Colleg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nhance Research and Service Capabilities
JI Jing
(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
Abstract Today"s world,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driver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become a core element of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main for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face of rapi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urgent need t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service capabilities to enhance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policy and research with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a new model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olleg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1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背景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世界科技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历史阶段,即古代科学、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也有人将古代科学和近代科学称为前科学时代,而把现代科学称为大科学时代。前者是以时间为序进行划分的,而后者是以研究方式为划分标准的。在前科学时代,研究方式通常表现为个体研究,但是到了大科学时代,研究方式更多地表现为团队联合攻关研究。(1)当今世界科技正处在从前科学时代向大科学时代转变的发展阶段,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这种转变,并处在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上。我国目前仍主要在前科学时代运行,这就决定了我们科技发展模式要尽快向适应大科学时代的模式转变。在大科学时代,有限的科研经费、人员以及设施等科学资源与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合理分配、协同创新,是提高科学研究整体效率和科学质量的关键所在。(2)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空前活跃,这种活跃体现在多学科的融合上,体现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上,体现在国际科技合作的日益紧密上,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当今世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国拥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队伍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是长期以来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突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同步发展,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其根本目的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协同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创新教育资源;通过协同创新,可以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协同创新,可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可以将各种资源转化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催化剂。
2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意义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激发创新活力。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交叉融合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增长点,不仅需要大型科研人员团队、大型科学仪器,更需要依靠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以及综合多学科的思维体系,学科板块间的区域日益活跃,不断出现新的科学发现和新的突破。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打破学科之间藩篱、突破原有学科框架、综合多学科研究方法,通过跨学科协同创新激发创新活力,填补各学科板块之间的空白。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高校通过和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高校协同创新只有以创新能力提高为核心,通过协作构筑大平台、集聚大团队、承担大任务,才能产出大成果,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引领国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增强创新效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曾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屡屡被作为创新典范的美国硅谷,其“硅谷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以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知名大学为依托,以大规模中小高技术公司群为基础,以苹果、谷歌、思科、英特尔、惠普等大公司为龙头,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提高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速度,最大限度提升创新价值和创新效力。
3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政府引导协同创新已成国际现象。政府应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上发挥重要作用,加大对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一批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一批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坚持面向需求的原则。首先要面向国家需求,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其次要面向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恩格斯早就指出,一个市场需求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拉动技术进步。在市场应用中改进和提高,是技术进步的基本规律。高校一定要主动与企业协同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坚持开放融合的原则。一个封闭的系统是不可能获得创新源泉的。知识社会中的高等学校要力争在前沿科学、先进技术和原创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面与世界同步,就必须走开放与融合之路。要坚持一种开放的协作态度,积极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 地方政府乃至国际社会合作,善于汇聚有创新能力和改革意愿的各方面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推进融合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的原则。高校协同创新要 “顶天立地”,既要高度重视现代科学和技术前沿的研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创造国内外高水平成果;又要高度重视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解决发展实践中大量的科技问题。“顶天”和“立地”是一对辩证关系,作为高等学校要坚持创新引领,用“顶天”来带动“立地”,用“立地”来促进“顶天”。
4 如何推进高校协同创新
41 营造创新协作氛围
要营造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高校要将“协同创新”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突出“创新”在办学理念中的重要位置,强调“协同”作为办学思路的重要方面。在协作过程中,不与协作伙伴争利益,不争做牵头者,协作伙伴能做的事,高校不去做,高校只做协作伙伴不能做的事,体现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公益性。
42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深度融合,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的协同创新平台主要围绕科学技术前沿,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创新模式,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努力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心,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要力量。高校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建立的协作创新平台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阵地。更为鼓励的是,在多主体之间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政产学研用高度一体化的、前沿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充分互动的、开放融合的综合性平台。
43 创新协同创新模式
采用“大师+团队”的队伍组合模式,精心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只有在本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师级****才能率领各方主体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集团作战;只有深谙市场和社会规律的战略型****才能整合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科研资源;只有懂得科学研究规律和国家、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才能够真正以协同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采用“身份在高校,创业在地方”的人才引进模式,大力引进特聘教授,鼓励广大教授、科研人员扎根企业,深化全方位技术服务,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使得这些教授成为协同创新的核心力量,有力的推动产学研结合。采用“产业链”式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成果转化“产业链”是按照科技发展的自身规律,从实验室到中试基地再到产业园区,建立了一个包含上、中、下游的完整的从技术到产业的转化链条,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有效地分担创新和转化的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等。采用“平等互利”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力量开展实质性合作,吸引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创新。
44 探索协同创新机制
探索协同创新的利益共享机制,推行“沿创新链条各个节点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的原则,以公平的利益分配链条紧密联接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力量。探索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订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各方职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探索协同创新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创新质量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实效为导向,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探索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充分释放和稳定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确保协同创新平台的持续产出。
参考文献
[1] 邬大光增强科研能力推动协同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1-5-7
[2] 万劲波,孙中峰,全利平大科学时代典型国家科技政策的调整与创新[N]科技导报,2006-4-4
[3] 本报评论员积极推动协同创新[N]科技日报,2011-9-1
[4] 李忠云,邓秀新内外兼治破解高校协同创新困境[N]中国教育报,2011-9-14
[5] 孙兵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