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莲说的感受

读爱莲说的感受,第1张

读《爱莲说》有感生物研究所吴 智我还没有进学堂的时候就基本上可以背诵这首《爱莲说》了。《爱莲说》这篇文章是易读易懂的,但其文则是超凡脱俗的千古名篇。 作者在一开始就气势凌人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直接抛出题目引出后文,与后者要谈的“予独爱莲”顺理成章达成伏笔。如此的开篇,果然出笔不俗,夺人眼球。古之论花者不计其数,如何把“莲花”推到一个至高点,作者没有过多的言辞,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直接和陶渊明、和历史较量,但周敦颐又没有否定古人的观念,是赞成古人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描写莲花外观时,用笔单纯、却倾诉心衷,“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写出莲之心,莲之志,莲之姿,十六个字可谓一气呵成。从这十六个字中不经意的可以看出作者不完全是写莲花外貌,他表达出了一种借莲喻人,侧面阐述人立于世间应该怎么生活,如此酣畅淋漓句子竟没有一句指责时事时人,却高度定位了做人的精神层面,高尚的品格。君子也,天下何人不愿为君子?从《爱莲说》这篇美文中我看到世间的三层思想境界。一则凡俗之见,就是文中的牡丹,“牡丹之爱,花之富贵者也”!大千世界,熙熙攘攘,大多沉浮红尘浊世,苦海无边,面对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生活现象。不敢去坚守清贫、坚守道德,经不起豪宅、高级轿车的诱惑,去欣赏着懒惰安逸。为了获得高官厚禄不惜卑躬屈膝,为了金钱不惜数代人留下的清洁,我之痛骂此类人为下等人也!二则是中庸之见,说到隐者大家自然会想到陶渊明,想到菊花,作者也谈到了陶渊明,这类人我以为乃中等人也!可赞之处的是,这些中庸者与世无争,自身修道、修佛,居于清静之地,形神皆隐、自以为可以济世度人。不佳之处,面对肮脏人际空间,却附庸风雅,闭门念经,却不花时间去教化俗人,不去创造和奉献价值。正如医者可医其体魄,不可医其精神。三则是清高之见,清洁而高远,立于污水,出于清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故做君子还是有它得意之地方,行走豪迈、思无二绪,然而在污水之中何以避染,是君子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宽待他人,高风亮节,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敢于批评时弊,不同流合污。欲获得时,不忘记道德的规则,做事情之前必须要知道有利于社会和有利于他人,最后才是有利于自己,要做真实的小人,不做虚伪的君子 古往今来,国人是最注重的修身养性,都愿去做君子,而不愿意为小人,小人与君子是截然不同的道德形容词,之间却没有界限。今再观其《爱莲说》一文,感触万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读《爱莲说》有感 

   前二天偶然读到一篇古文,是宋代大哲学家周敦颐写的《爱莲说》。虽然有个别地方不太懂,但我还是能体会到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大家都见过莲花,可又有几个能体会出莲花的高洁,莲花的君子气概呢?在文中,作者用婉转的语言表达了对莲花的赞美之情。文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美丽的莲花不正像作者所描写的那样吗? 

   开放的莲花朵朵清香,打着骨朵的莲花含苞欲放,楚楚动人。早上的莲花精神抖擞,朝气蓬勃;晚上的莲花,若隐若现,朵朵幽芳。近看莲花,像一个宁静素雅的少女;远看莲花,好像很多身穿纱裙的女孩在舞蹈。总之,莲花就是给人一种身心清爽舒畅的感觉。

   作者虽写的是莲花,但他却是借莲花来说做人的道理。“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君子就是道德高尚,品格正直的人。文中说:“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让,他不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吗?”他生活在那么一个悲惨黑暗的社会里,到处充满着阴谋与欺骗,可他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善良人品,不被那些“淤泥”污染。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品格吗? 

   我相信,如果人人都像莲花那样正直善良,世界的明天就会更美好!

周敦颐,将自己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锒锒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1荷花的手抄报的内容

下面提供关于荷花的手抄报资料,是关于荷花的诗句,一共有17条,请看下文:

1、诗经国风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2、诗经国风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3、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4、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6、采莲曲 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7、采莲曲 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8、咏同心芙蓉诗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曲池荷 唐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1、乐府三首 唐孟郊

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犹胜道傍柳,无事荡东风。

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

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

莲花未开时,苦心整天卷。

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展开。

12、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13、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14、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及第。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躇空断肠。

15、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6、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分歧,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17、北亭 唐李群玉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2关于荷花的手抄报内容

暑假里的一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到金州向应公园赏荷花。

进了公园正门,荷花的清香就扑鼻而来,往里没走几步,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就映入我的眼帘。我赶忙向荷花池奔去。此时,我的心情很是兴奋。

椭圆的荷叶,颜色各异,大小不同,叶子挨挨挤挤的,微风中,它们好像在和游人们亲切地点头,叶子上的水珠也随着微风摇着。绽开的荷花是粉红色的,它们是那么娇嫩,那么可爱,那么美丽,像一盏盏宝莲灯,隐藏在“绿毯中”。未开的荷花含苞欲放,挺拔向上,就像我们美好的童年。

古人曰:荷花出自淤泥而不染。我爱荷花的美丽,更敬佩荷花的根——藕。它虽总是埋在淤泥里,却能抵抗细菌和害虫的侵蚀,默默无闻的把营养供给荷花。荷叶和莲子,使它们茁壮成长,而从不炫耀自己。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显现出它的心灵是多么崇高啊!这使我联想到关向应等革命先烈们,为了建立新中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红。”这是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每当看到这句诗,我就会情不自禁的陶醉,思绪回一年前那个美丽的夏天。

那天,爸爸带我到“三水荷花世界”游玩。一进门,就被荷花的香气给迷住了,便飞奔到荷池观赏荷花。

看!荷池中长满了绿油油的荷叶,一片片挨挨挤挤的,好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透过层层叠叠的荷叶,可见一根根墨绿的、长着小刺的荷梗在水面上昂首挺胸。荷梗上小扇子似的萼片衬着亭亭玉立白里带红的荷花,荷花千姿百态,各不相同。花儿们有的全都开了,露出了嫩**的花蕊和小莲蓬;有的才展开几片花瓣儿,像是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正在向行人微笑;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正当我看的入迷时,爸爸突然问我:“玥玥,荷花是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的?”我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洁白无瑕的荷花竟是生长在这样肮脏不堪的泥水里的。爸爸告诉我:“古代有一句话叫‘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寓意是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荷花的秉性才好。”

望着一池随风摇曳是荷花,我说:“荷花的精神与品质值得我去学习,所以,我要做一个具有荷花精神的人。”

只见爸爸欣慰的笑了。

荷花虽然看完了,但荷花的精神与品格却深深的映在我是心中。

3关于荷花的手抄报资料

荷别名有莲、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水芝、水芸、泽芝、玉环、水华、六月春等等,难以穷尽。

诗经中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之句,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尔雅中称之为芙蕖,本草经中称水芝。 ——你知道吗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荷花的颜色有白色、粉红、深红、紫红及黄、绿等之变化,古人诗画中多以白色、红色为多。

在碧水翠叶的衬托下,荷花格外清纯与脱尘,故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赞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月光渲染下的荷花,因鱼游而摇曳,形成清新而有生趣的美景,难怪南朝诗人谢眺留下了“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香”之句。

每当夜雨初收,晓风拂过碧水,墨绿色的荷叶圆润如拭,一朵粉红的荷花出水而立,在风中微微颤动,显得雍容娇羞,宋朝的山水画家米友仁为之吟出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的妙词,一个“弄”字得新荷含苞初放之神韵。 ——诗句 荷叶盛展时,又是这个杨万里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

荷叶的残枯,是在唐代诗人来鹄的“一夜绿荷霜剪破”中开始,飞霜剪破了秋荷,秋雨在残破的荷叶上留不住晶莹的水珠,只能击打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枯荷听雨的音乐之声来,最后,池水干涸,枯败的荷叶在“藕叶枯香折野泥”中溶于大地,归于大地。 ——荷叶 藕。

荷的根茎,在土中生长后,形成甜而脆的藕,藕之色雪白,内部如网眼空心,形如美人洁白的素腕。若将藕折断,则藕断而丝连,缠绵不断。

藕既能食用又可观赏,生于污泥中的藕,却偏偏是“根是泥中玉”,让人惊奇。骄阳似火的三伏天,人们觉得唇干舌燥,心烦意乱之时,可去荷塘边散步,临池赏荷。

——藕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 之一。 三、荷文化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荷花文化 。

以后要是需要找资料,就去找吧。很全的!☺。

4关于莲的手抄报资料

七月流火,蝉聒蛙噪,何处寻一隅清凉?

信步而行,穿越过芭蕉树下的浓荫,虽有翠绿凉意,但那不杂糅其他色彩的一水的绿,终究少了些情致。

不如细细品读一泓清莲。远望,可见田田荷叶伴徐徐清风袅袅娉婷,穿插着或高或低、或含苞或盛放的莲花,间杂着青绿色倒锥形的莲蓬,不时有三两只白鹭凌空而飞,静寂的荷塘一瞬间就有了活色生香的况味。近观,则有了更多的惊喜:翠绿莲叶上圆润玉珠流连转圜,似情人顾盼游离的眼神;粉嫩娇荷含苞欲放、婷婷玉立,犹似不胜凉风的娇羞;更有盛情绽放的白莲、粉莲,花瓣层层叠叠繁馥雍容,蕾中有欲开未开的莲蓬,像初生的婴儿正探眼而望;最难得的是时有并蒂双莲花影相依,两两相靠,于微风中轻盈摇曳晒恩爱,惹得游人灼灼艳羡。近阶处,有农人于田埂间穿行,惊扰起蜜蜂、蜻蜓飞掠其间,却并不惧人,倏地飞去,远远地观望一阵,又静静落在花蕾或莲蓬上,好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清丽国画,静谧悠然,有淡淡的荷香不着痕迹地沁人心脾,安宁平和。朝看莲映彩霞舒展绽放,暮守荷伴余晖敛蕴含羞,晴天遥看映日荷花别样红,阴天静听雨打擎盖声声漏,竟有了遁离尘世的错觉。

莲花,最早见于《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是自古就为人所称颂的花中奇葩。这赏心悦目的莲花竟是个多变的娇娃,古语有云:“未开曰菡萏,已发曰芙蕖”,还另有荷花、玉芝、灵草、泽芝、水华、藕花、青莲、玉环、水芙蓉等别名,更有“净友、溪客、花中君子”之美誉,就连荷叶都有玉擎、绿波之称。人们常用其来喻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多用于形容女子的美态,形容面容娇好一说“面如芙蓉”,形容十指纤柔则用“手如莲花”,形容丰腴圆润常称“臂如莲藕”,形容步履轻盈则道“步步莲花”,形容娇小美足又谓“三寸金莲”,形容眉目慈祥有言“卿眼如莲苞”。

由于莲花晨开暮闭的特性,常被当作是太阳的使者,有着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在历史演变中,莲花的形象还被神化成佛教圣品。佛祖释迦牟尼就是端坐在莲花座上,莲目微闭,教化世人参禅觉悟、指点迷津,其他菩萨则多是手持莲花,或脚踏莲花,或执莲花指的形象;神话英雄小哪吒,大闹东海后碎身赎罪,最终也是借由圣洁的莲花再度化身成形、列位仙班。可见,莲之品质,在中华泱泱几千年历史中一直都是高贵、圣洁的代名词。

然而,人们常铭记莲花的婀娜之姿,却不懂莲逢孕育莲心之苦。《本草纲目》中说:“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那质地疏松而不细密的倒锥形莲蓬,点点裂开黄蜂窝似的荚,生长出如花生样充溢丰沛的莲子,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孱弱的身躯,无私滋养和抚育着自己的孩子。莲子已成荷叶老,糯香松软的莲子包裹的莲心却甚苦,苦在含辛茹苦终无怨,心底无私宽,苦在子欲养而亲不待,只恨人归早……莲花由初发至盛放,再至结子、衰败的链式轮回,像极了人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繁衍、传承的历程。( 文章阅读网: )

莲花以其非草非树、孑孓独立,不枝不蔓、淡泊自芳的姿态傲然立世,爱莲之人也多是不为污淖所染、不同流合污的人中君子。周敦颐《爱莲说》一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道出了莲花如君子淡泊、高雅的特质。但,世人深知莲之高洁,却不忍看残荷破败之势,就像不忍看到那些不懂得赴炎附势、不屑于阿谀奉承的君子才人不得善终的结局一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是屈子自比芙蕖忠直,却不为楚怀王所器重而悲愤投江留下的遗篇;“红藕香残玉簟秋”是李清照于乱世中颠沛流离,眼见花残而心中愁绪绵绵的真实写照;“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是柳永屡次应试失意、消极避世无人知的枉然惆怅;“最怜红粉几条痕”是郑板桥感念西施为救国大义而失贞失爱的嘘唏嗟叹。只怕“癫狂诗仙”李白自诩为“青莲居士”,断然也是历尽了仕途险恶、官场迂腐之后,仍洁身自好、孤傲自芳的引喻吧。

莲花花期不算短,从荷叶萌发就开始装点着如镜的水面,待到生茎开花,袅然婷立有如美少女于镜中不断回望着自己的倒影,越是烈日炎炎、炙热烤人,越是日渐一日地美妍,花儿凋谢时分,她又悄然于花蒂下暗生莲蓬,于莲蓬中孕育莲子,自夏徂秋,相继相延,等到白露为霜的气候才安然退出历史舞台。残败的荷叶常被爱莲之人悉数收藏,以作裹食之用,莲香包糯米饭、荷香叫花鸡等美食都少不得荷叶的清香。

莲,正因生于泥淖而高洁,但历时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仍为世人代代称颂的,则应是其甘于淡泊、不畏炎势、忠直不阿、虽败犹荣的可贵品质吧!

5求有关荷花手抄报的资料

1 以其外形特征命名: 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芙蓉:亦称“夫蓉”。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2 以其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为“水”字起头。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3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

4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认为荷花圣洁高雅,所以在古代诗词歌赋,经常会有歌颂荷花的篇章。比如曹植在《芙蓉赋》中说「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於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对荷花最出名的赞誉。许顗《彦周诗话》称:「世间花卉,无逾莲花者,盖诸花皆薰风暖日,独莲花得意於水月清渟逸香,虽荷叶无花时亦自香也。」出於对荷花的喜爱,文人给荷花取了很多不同的名字。依照外形,起名荷花,取「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本草纲目》)之意;另外还有,「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说文解字》)。依照亲水的生长习性,取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等。依照圣洁高雅的气质,取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荷花的茎一般称为藕,但也有玉节、玉玲珑、玉臂龙等名称。荷花的果实莲子又称玉蛹、湖目。

荷花是济南市的市花。

印度教把莲花喻起源信仰和毗湿奴神联系起来,请参见:莲花坐姿。

借用了印度教的象徵意义,在佛教符号体系中,莲花代表漂浮在欲望的污水上,身体、言语和心灵的纯洁。佛通常被描写坐在巨大的莲花和莲叶上。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 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 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

6关于荷的手抄报

你去搜索荷,然后找一些简单的画画,把那个画画描下来,然后去找诗词描写荷的,一首就可以了,再找一些很有夏天意境的文章,荷塘月色不错哦,最后是你自己像写作文一样,写一篇有关荷的文章。手抄报你最好是用彩色铅笔上色,尤其是你的主题,用淡绿为主色,荷是粉色的吧,你先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轻轻的用彩色铅笔涂一层,这样很淡雅,最后你可以用最浅的绿色吧空白的地方淡淡的扫一层,比如你在你写字的地方涂淡淡一层,再写字,感觉不错,我试过的!加油! 方法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诗词材料

资料和模范

希望对你有帮助、、、

7关于荷的手抄报资料(附图) 急

荷别名有莲、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水芝、水芸、泽芝、玉环、水华、六月春等等,难以穷尽。

诗经中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之句,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尔雅中称之为芙蕖,本草经中称水芝。 ——你知道吗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荷花的颜色有白色、粉红、深红、紫红及黄、绿等之变化,古人诗画中多以白色、红色为多。

在碧水翠叶的衬托下,荷花格外清纯与脱尘,故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赞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月光渲染下的荷花,因鱼游而摇曳,形成清新而有生趣的美景,难怪南朝诗人谢眺留下了“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香”之句。

每当夜雨初收,晓风拂过碧水,墨绿色的荷叶圆润如拭,一朵粉红的荷花出水而立,在风中微微颤动,显得雍容娇羞,宋朝的山水画家米友仁为之吟出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的妙词,一个“弄”字得新荷含苞初放之神韵。 ——诗句 荷叶盛展时,又是这个杨万里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

荷叶的残枯,是在唐代诗人来鹄的“一夜绿荷霜剪破”中开始,飞霜剪破了秋荷,秋雨在残破的荷叶上留不住晶莹的水珠,只能击打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枯荷听雨的音乐之声来,最后,池水干涸,枯败的荷叶在“藕叶枯香折野泥”中溶于大地,归于大地。 ——荷叶 藕。

荷的根茎,在土中生长后,形成甜而脆的藕,藕之色雪白,内部如网眼空心,形如美人洁白的素腕。若将藕折断,则藕断而丝连,缠绵不断。

藕既能食用又可观赏,生于污泥中的藕,却偏偏是“根是泥中玉”,让人惊奇。骄阳似火的三伏天,人们觉得唇干舌燥,心烦意乱之时,可去荷塘边散步,临池赏荷。

——藕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 之一。 。

8我要一幅有关于荷花的诗和的小报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lt;忆莲>&gt;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lt;访莲>&gt;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lt;种莲>&gt;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lt;对莲>&gt;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lt;采莲>&gt;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lt;画莲>&gt;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lt;赏莲>&gt;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lt;咏莲>&gt;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lt;问莲>&gt;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lt;赞莲>&gt;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lt;梦莲>&gt;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lt;残莲>&gt;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来生化作莲

(作者,君子莲)原名程红涛,曾用笔名晨曦,后改君子莲。古时文人以四君子“梅兰竹菊”为品质象征,今我以莲为自己托物言志的象征。QQ:1520391106

想必世间爱莲的人,不计其数,有的是纯粹喜欢,有的是喜爱它那种清淡,清雅的韵味。然而最好的爱莲方式,是把它当成心目中的一种寄托,或者象征,恰恰是可以“以物喻人”的,以陶冶情操。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丰富,如何在浮躁俗世里坚持自己的品性,有了莲,即便是与俗世格格不入,因为有莲相伴,便也不会再觉得孤单。

每一次与莲意外的邂逅或者相逢,都免不了赏心悦目一番,清新怡人,想象莲若是女子,必会有她不一样的心事。莲的心事,是那么的文静,纵使寂寞着,忧伤着,也要是美丽的忧伤,美得无邪。莲若是男子,必定会赋予君子的品性,不俗气,五官清秀,眉目之中有一种莲的清淡与淡泊。

说到寂寞,莲也许是深深体会了的,在红尘之中行走,注重心灵感受的人,哪能不寂寞。但那种寂寞是静美的,清淡的,是随着悠悠时光流淌的,是一种淡泊安逸的生活态度。心中有了莲,这一世想必便不会寂寞,只因有莲,如莲的心事,因为懂得,也会永远洁净,美丽的盛开着,再多的红尘烦忧,都会面向那一片广阔而高远的天空。

莲总是与佛息息相关,便会去想象莲是不是又多了一层寂寞。其实不然,在佛前,莲仍是有感情的,只是莲渐渐学会了跟佛一样有一颗善良而慈悲的心。灵魂洁净,而高尚,能够静观尘世纷扰了。若是迫不得已,去结束一段感情,一段美丽,便会永做留恋。也会有一滴清澈的泪珠,会情不自禁滑落,永留在了那一朵青绿色的荷叶上,不是无言,而是无悔。

自从喜爱上了莲,就连心情都是静美的,很难想象造物主竟然造出了世间最美的事物。世上繁华过眼云烟,唯有莲无论富贵平淡,始终坚持自己的品性,淡泊而清涟的静守一隅,以此守住一份本真,一份岁月的安然,一份难得的自在。

每当心情不佳,或者不畅快之时,这时若能与海阔天边的那一抹莲相遇,是何其的幸运,莲会为你带来心灵上的抚慰,它会为你的心灵疗伤,然后让你的心灵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淡。与莲有了缘分,渐渐的学会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淡看世间风云变幻,做一个自由自在,学会在浮躁过后始终能归于平静的人。

喜欢那种有气势的莲,千层万层的清荷,尽显水天一色。宋。杨万里有诗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描写了莲的大气与清丽,莲总是能有意无意就会走入人的心灵,无论是以何种心情,它都能净化人的心神,真正爱莲的人想必也会有一颗似莲的心。

唐。刘禹锡也曾有诗曰:“荷花堪比真君子,无怪前人说爱莲。”每次吟这首诗,都会爱不释手,都会有一种从心里流淌出的情愫,一直延伸到眉间,有一种莲的气质与清淡,扑面而来,让人回味不已,甚是喜爱。用莲喻人,也可以是说托物言志,以陶冶情操,不甘于俗气,男子性情会跃然眼前,与众不同,有一股清新之风,清涟之风。

也许,今世与莲接下太多缘分,便想着自己,来生愿做一株洁净的莲花,大气,脱俗,清丽,清淡。而今世只能以莲自勉。

1 荷花的古文有什么

“荷花”在古文中常出现的其它名称如下: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又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芙蓉

芙蕖

莲花

带有修饰色彩的名称为:

碧荷

青莲

●关于荷花的古文:

◇芙蕖

〔明末清初〕李渔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关于荷花的诗词

◇采莲曲

〔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

〔唐〕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词·荷花媚

〔宋·苏轼〕

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2 描写荷花的古文

描写荷花的古诗

1、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2、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3、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4、采莲曲——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5、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6、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7、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8、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10、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1、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1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3、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4、荷花——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15、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16、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17、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8、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19、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20、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3 莲花用古文怎么说

莲花、芙蕖、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hàn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等。

一、以其外形特征命名: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芙蓉:亦称“夫蓉”。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二、以其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为“水”字起头。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三、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

四、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五、为了表达对荷花高洁形态的赞赏,以金芙蓉和草芙蓉比喻荷花品性的难得。

六、溪客、静客都是强调荷花的生长环境和安静娴雅的状态。而翠钱则是新荷的雅称,红衣是荷花瓣的别称,宫莲是莲花瓣的美称,佛座须是莲花蕊的别名。

4 关于荷花的文言文

《芙蕖》(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叙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④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5 关于莲的文言文

> █ 周敦颐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或陆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欢者特别的繁多。东晋陶渊明偏爱于菊;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都特别的喜欢牡丹;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

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香气远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也。

而莲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爱菊之人,陶渊明死后很少听到。

爱莲之人,与我同样所好的又有几人?(几人又作何人)而爱牡丹之人呢,适合于大多数人也。 (叶依青) 赏析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 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

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

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

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

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

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

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

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

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

1 “藕花”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藕花:即荷花、莲花(非睡莲)的俗称,在古代及现代的农村被广泛使用。

藕花,即荷花、莲花(非睡莲)的俗称,在古代社会及现代的农村被广泛使用。受观赏荷花影响,现在城市及书面语中一般雅称为荷花,但农村仍普遍称为藕花,因为其栽培目的主要为食用地下茎“藕”。现代文化界对这个称呼的认识主要来自古代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便是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其它:唐 孟郊 《送吴翱习之》诗:“新秋折藕花,应对吴语娇。”清 罗万象 《夕发》诗:“高低禾黍熟,远近藕花莲。”

2 关于莲的文言文

> █ 周敦颐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或陆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欢者特别的繁多。东晋陶渊明偏爱于菊;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都特别的喜欢牡丹;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

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香气远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也。

而莲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爱菊之人,陶渊明死后很少听到。

爱莲之人,与我同样所好的又有几人?(几人又作何人)而爱牡丹之人呢,适合于大多数人也。 (叶依青) 赏析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 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

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

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

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

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

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

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

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

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

3 莲花用古文怎么说

莲花、芙蕖、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hàn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等。

一、以其外形特征命名: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芙蓉:亦称“夫蓉”。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二、以其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为“水”字起头。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三、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

四、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五、为了表达对荷花高洁形态的赞赏,以金芙蓉和草芙蓉比喻荷花品性的难得。

六、溪客、静客都是强调荷花的生长环境和安静娴雅的状态。而翠钱则是新荷的雅称,红衣是荷花瓣的别称,宫莲是莲花瓣的美称,佛座须是莲花蕊的别名。

4 有关荷花的古文和诗词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小娃撑小船,偷采白莲回——杜甫荷花仙子荷中藏,云天池里总一现青阳渡 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咏芙蓉 南朝,梁沈 约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采莲 南朝梁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夏歌 南朝,梁萧 衍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咏荷诗江 洪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采莲曲 隋殷英童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古风 (其二十六) 唐李 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采莲曲 南朝梁刘孝威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 唐李 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子夜吴歌(其二) 唐李 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咏江南可采莲 南朝梁刘 缓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祖孙登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越 女 唐王昌龄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京兆府栽莲 唐白居易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子夜四时歌》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夏歌)莲蓬人鲁迅先生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装好向濂溪(注:即周敦颐)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西洲曲》唱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江南曲》唱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阶下莲 唐·白居易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蝶恋花 晏几道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白莲 [清]秋瑾莫是仙娥坠玉珰,宵来幻出水云乡;朦胧池畔讶堆雪,淡泊风前有异香国色由来兮素面,佳人原不借浓妆;东皇为恐红尘涴,亲赐寒潢明月裳南乡子 李(字:王旬)珣珣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南池嘉莲 唐·姚合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枝照碧泉浓丽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叶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采桑子 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水龙吟 白莲[清]史蟠一湖晓色通明,露华千点香吹定最怜伊处,洁分双藕,愁栽几柄画里禅空,诗边秋淡,鹭翘无影怕玉纤催桨,和凉折取,片雪坠,鸳鸯醒缡夜罗衣自整,隔相思,遥烟做螟凝铅写素,者番心苦,微茫暗省有恨凌波,无言立月,一丝风冷被霜娥点破,平空洗出碧琉璃镜采菱诗 南朝·梁·江洪风生绿叶聚,波动紫茎开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重台莲 唐·李绅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自含秋露贞姿洁,不晓春妖冶态秾终恐玉京仙子识,却持归种碧池中生查子 晏几道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芙蓉 清郑板桥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萝村菩萨蛮 魏夫人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5 关于荷的古诗,文言文,好词好句好段

好词:千姿百态 亭亭玉立 争艳竞俏 各吐芬芳 婀娜多姿 风姿妩媚 轻摇曼舞 玉洁冰清 仪态万千 含笑迎风 凌波仙子 竞相开放 怒放争艳 碧叶亭亭 争奇斗妍好句: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的雨丝沐浴下,显得更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了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湖面上葱绿的荷叶,托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分红的面颊月光下,仿佛碧玉一样的荷叶挺立在水中,连成一片,是那样亲密无间静静的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似的,把湖面盖的严严实实的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子余秋雨散文雨荷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漫天的雨纷然而又广漠,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生命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那么完美自足的世界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在那绿叶的映衬下,荷花有的舒展怒放,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仿佛在畅怀大笑:有的花苞初绽,像在启口说话:有的含苞待放,犹如羞涩的姑娘低头不语清晨,晶莹透明的露水在荷叶上晃动,一阵风吹来,荷叶上的露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往下流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的小莲蓬有的 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说它是荷花池,也不很确切,它是由一片片的的水塘相连而成,随便站在一处,举目望去,满眼的碧绿铺天盖地,那荷叶碧绿可爱,犹如一把把圆伞撑开在水面上,又似一个个碧玉盘托在水面,微风过处,一波波的绿浪翻滚而来,茎秆托着花朵挺立于水面,在风中快乐地摇曳着,点点粉白点缀域碧绿中,空气中流淌着荷花的幽香,说不出的一种赏心悦目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 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参考资料:

朱自清写荷花的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

6 有谁知道关于莲的诗句或古文

前面的简单的,后面比较复杂,自己看吧!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饥礌观啡攥独硅扫亥激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

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6016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