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一代君主,一代霸主。他在朝鲜总是说同样的话,所以大臣们和汉武帝相处时都很紧张。但是有一个大臣,吉安,敢在朝廷面前和汉武帝对着干。众所周知,司马迁被汉武帝惨无人道地阉割;儒生狄登上山顶,被发配边疆。他死于匈奴人的剑下。但是为什么汲黯和汉武帝的矛盾没有发生呢?即使吉安犯了错,汉武帝对他还是很宽容的。吉安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梁武帝一再容忍他?你为什么称他为国务大臣?
汉武帝时期,在人才使用上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一代直臣,也就是汲黯和汲黯,他们曾经是汉武帝最清廉坦率的大臣。这个人和武帝处得很好,很多大臣想说不敢说的话,做不敢做的事。
第一,反抗的目的。在封建时代,皇帝的命令就是诏令。如果他们不遵守,他们将违反圣旨,这将是一个死罪。但吉安多次抗拒诏令。第一次是建元三年,也就是梁武帝继位的第三年。当时南方有两个国家在打仗,就是福建的王和东越王打仗。然后汉武帝派吉安去视察,给吉安看事情的经过。结果吉安没去福建和越南东部打仗。他去哪里了?到了吴,吴就是今天的苏州,当时的惠济县的县衙。当他到达那里时,他没有去。当他回来时,他回来找工作。汉武帝问他,你怎么去的?他说我没去。你为什么不去?吉安也说得有些道理。他说福建和东越都是越南人,越南人的习俗就是整天打打杀杀。不值得派天使去看他。所以,汉武帝交给汲黯的工作,汲黯没有做。他回来后说了什么?汉武帝惩罚他了吗?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还有一件事。从第二个角度来看,汉武帝没有惩罚他,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第二件事是河内县的火灾,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武陟县。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烧毁了数以千计的房屋。汉武帝派吉安去视察。当然,梁武帝的视察是出于好意。作为一个君主,他非常关心人民的苦难,他们的房子被烧毁。派人去看一看是对的。但回来后,汲黯向汉武帝报告说,河内郡的大火是因为人们的房屋建得太密,一户人家着了火,伤及邻居。没什么奇怪的。但我经过的是河南县,和河内县相连。河南郡的郡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他说,我路过河南县城的时候,发现了当地的灾情。我擅自传你圣旨,开河南郡粮仓,救助灾民。这是他应该去的地方,他不应该去的地方,他在假法令下完成事情的地方。这些事在别的大臣身上是绝对做不到的,但吉安做到了。第一次是越越开战的时候。这一次,汉武帝没有惩罚他。如果让他受到严厉的惩罚,触摸他的身体,然后触摸他的灵魂,他就不敢再这样做了。因为他第一次敢这么做,汉武帝没有处罚他,所以第二次被发配河内郡。他又来了,两次抗拒圣旨。汲黯回来就告白,说我要假告白。汉武帝呢?这时汉武帝不但不惩罚他的罪行,反而提拔他的官员。吉安最初的官方名字是什么?告密者,俗称告密者,是负责收发文件的秘书,是皇帝的机要秘书。现在,我提拔他为县长。据史书记载,汲黯有三个字:“耻为令”。他觉得当县长很丢人。他辞职了。汉武帝听说汲黯辞职后
汉武帝一出现,汲黯就给人一种太个人化的印象。他敢于反抗,违抗圣旨,却被武帝容忍。据说吉安做了一件事,名字出来了,官位上升了。他应该夹起自己的尾巴做人,但是他开始攻击梁武帝对匈牙利的政策。要知道,打匈奴是汉武帝的国策。现在,吉安捅了马蜂窝吗?汉武帝会像上次那样容忍吉安吗?
再来看第二个方面。汉武帝在位54年,与匈奴交战44年。可以说,汉武帝一生做的最伟大的事情之一就是抗击匈奴。但汲黯反对打匈奴,他主张婚姻。他甚至在一年之内与汉武帝有过两次争斗,因为他处理与匈奴的关系,在大臣中独树一帜。第一次是元寿二年。这一年,汉匈战争发生了重大转折。我们之前谈到了对匈牙利的战争。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匈奴西部的混邪王率领投降,四万多匈奴人投降汉朝。这是武帝反匈战争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从未获得过伟大的胜利。汉武帝很兴奋,就要了两万辆车。汉朝的车是四匹马的车,两万辆车需要八万匹马。然后带着四万匈奴人投降了首都。结果汉武帝因为与匈奴不断交战,损失惨重。这个国家没有马,也买不起这两万的车,所以他向老百姓借。人们听说国家借了马,就把马都藏起来,不再借了。长安县县长没能完成任务。汉武帝大怒,杀了长安县令。此时的汲黯是右倾文官,右倾文官是掌管京城的官员,长安县令是他的下属。汲黯说,不杀长安县令,只杀我,杀我的人来献马。
他用这种方法保护部下,也使汉武帝运送匈奴投降的计划搁浅。不久,四万投降的匈奴人到达北京。到了北京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案件。什么案子?四万匈奴人到北京后,他是游牧民族。到了这个农耕国家的首都,他看到什么都很稀罕,就把自己的东西和汉人交换,就是做生意,做生意。根据汉朝的法律,这种生意是禁止的。汉族商人未经许可不得与匈奴人做生意。现在我们称之为边境贸易。当时长安的商人有一种错觉。他认为你的限制仅限于边境地区。我现在在首都,他已经投降了。我在首都和他交易违法吗?因此,这是违法的。如果违抗中央政府的指示,与匈奴达成协议,与他们进行贸易是违法的。500多人被捕,被判死刑,闹得很大。汲黯就此事专门向汉武帝提出请求。他要求汉武帝单独接见他。吉安单独会见汉武帝,请他谈谈看法。他说你不能惩罚他,因为这些人很无知。他不知道汉朝的法律禁止与匈奴人进行贸易,不仅在边境,在首都地区也是如此。人们不知道。你一下子处决这500人是不合适的。此外,吉安还提出了两点。他说匈奴人不好,袭击了我们的边塞,杀了我们的边民。多少人为他而死,多少人为他而受伤。我建议所有投降的匈奴人都给在与匈奴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家属做奴隶。另一种是把匈奴的全部财产分给那些为抗击匈奴而死于国事的家庭。吉安提出两点建议。当然,我们会讨论这个建议是否合适。汉武帝听了汲黯慷慨陈词后,说了两句话:“好久没听了,现在重复汲黯的话。”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我好久没听吉安的话了。今天这家伙又在胡说八道了。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不同意吉安的话,但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吉安比较宽容,没有治他的罪。他以为吉安又热又晕,就又说了这些话。
汲黯似乎对汉武帝更感兴趣,想看看汉武帝到底有多宽容。汉武帝两次忍让他,吉安却没有放弃的意思。其次,他不仅针对汉武帝的宠臣,还直接针对武帝本人。俗话说,事情可以反反复复,而汲黯却毫无顾忌。那么,汉武帝会动吗?他还能继续容忍吉安吗?
再举个例子,批判汉武帝的奴才们。张汤是汉武帝时期的十大酷吏之一,也是汉武帝信任和爱戴的大臣。张汤当了朝廷大官之后,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整顿汉初法律,要修改。这件事吉安知道了。吉安说,张唐说得很认真。吉安说你是国家官员,也就是正部级高官。你不能发扬前朝帝王的优点,但你不能让人走出邪念。“为什么要受皇帝约束,甚至没有种公?”这是什么意思?说你把汉高祖下令的法律全部拿出来,全部修改。如果你这样做,你会在张汤无儿无女。到什么程度,吉安?他言辞激烈。在汉武帝和朝臣面前,公开指责张汤无子。这个冲突已经很激烈了。况且张汤和汲黯经常在法庭上争论。他是张汤汉武帝的宠臣,吉安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这个宠臣。
第四,情况越来越糟。他批评汉武帝、他的大臣和他自己的政策。记录了汉武帝和吉安的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汲黯由此揭露了汉武帝。“陛下想要更多,但他很善良,但他想有效,”他说。是唐昱的规则吗?“我的意思是,你内心如此贪婪,但表面上却装出诚实的样子,你怎么能模仿唐尧宇顺呢?你再次模仿唐尧宇顺是不是很狡猾?这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很犀利。这句话有多犀利?据0755年到79000年的记载,汲黯说了这句话后“沉默”,汉武帝的第一反应是“沉默”,沉默。”怒,改色停朝。“也就是说我们停止了朝廷的会议和讨论,也就是说汉武帝很生气,不上班了。”还是怕黑”,当时朝廷以上的大臣都在听,或者大臣们都在为汲黯打抱不平,以为汲黯现在没有好果子吃。上上下下就是说左右。汉武帝退朝,对身边的人说:“尴尬,汲黯也是。”“易”就是傻,傻,不懂的意思。说这个“很”,这是主谓倒置,说汲黯太笨。当然这种“调侃”也可以说是放肆,也就是说吉安的话太放肆了。他当着众大臣的面公开揭发我,说我口是心非,内心贪婪,外表装得堂堂正正。所以这次汉武帝很生气,不去上课。他只是当场宣布开会,然后立即休会并退出。撤退后的问题是,武帝抱怨武帝不惩罚吉安。他说的最重的一句话是,“这太吉安了。"。大臣们为吉安捏了一把汗,责怪吉安,说不能这么说,反正也得给领导留点面子。再说了,他是天子,反正你这么说也有点过了。另一方面,吉安皇帝是不是要支持我们这些大臣?让我们给皇帝提建议。如果他只是养了我们而不是边吃米边工作,那他为什么要养我们?汲黯也有他的原因,就是他跟汉武帝唱反调,发展到公开揭发汉武帝的地步,所以汲黯在汉武帝中很奇怪。
为什么我们要谈论吉安?从吉安可以看出,汉武帝是西汉人才最集中的时期。西汉有两个人才高峰。一个是汉武帝刘邦时期,文官武将众多。一个是汉武帝时期,文官武将众多。汉武帝时期人才辈出,吉安就是其中之一。将来,我们会有一集关于梁武帝的特别节目。他手下有武将,包括卫青、霍去病、李广等,还有一大批武将。他也有公务员,他也有大量的法官;在作家中,他还有司马相如,在历史学家中,司马迁和梁武帝也曾经才华横溢。为什么这个时代同时出现这么多有才华的人?汲黯在诉说,因为汲黯的存在总是让汉武帝听到不同的声音。当然汉武帝杀了很多人,杀了很多人才,在人才问题上也犯了很多错误。但是你也要看到,他在汉武帝时期对人才的选拔任用确实有他的独特性,他对吉安的宽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吉安的话是对的,那么汉武帝真的没有理由生气。大臣的意见是正确的,皇帝当然要虚心接受。但问题是吉安没做对。比如汉武帝派人到吉安视察河内郡的火情,拿着假信去河南郡救灾,其实是一件一件的事情。其次,他不顾边界事实,反对汉武帝打匈奴,本身就有缺点,但汉武帝完全容忍了汲黯。我们不明白汉武帝为什么要忍受这个口无遮拦,有缺陷的吉安。
梁武帝为什么容忍吉安?你看,汉武帝不容忍司马迁,说了一句话,判了他死刑;他受不了狄山,把狄山送到边境,不到一个月就被杀了。他为什么能容忍吉安?这个道理在哪里?我觉得第一个是汉武帝看到了汲黯的率真和忠诚,这一点非常突出。嵇安虽然抗旨,批判汉武帝,但很有特色。他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考虑一切问题。所以汉武帝从他身上看到了他的诚实和忠诚,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当然,这是梁武帝的智慧和吉安的运气。另外,我还有另外一个观点。我觉得汉武帝看到汲黯的时候,是把汲黯当孩子看待的。你说的童心是什么意思?说话的时候不要和孩子争论,尤其是和一个笨孩子。如果那个傻孩子说了什么,你会和他争论,你会降低自己的地位。再加上汉武帝自尊心很强,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就不容易改变。于是他看了看吉安和吉安。他觉得吉安是个傻孩子,说了些软弱的话,就没理他。
同时,他看到了吉安的诚实、坦率和忠诚。当然,作为吉安这样的直臣,还要看你的领导。要是看到汉武帝就好了。如果遇到吕后和汲黯,如果你当时生活在吕后,别说一个汲黯,十个汲黯都走了,被杀了。众所周知,在吕后王朝,有一个叫周畅的直人大臣。周畅在刘邦时代是一个正直的大臣,但他当时并没有出现在吕后。所以我们说,忠臣的存在首先是通融君主的存在,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所以吉安的存在是有一定客观条件的。汉武帝虽然包容了汲黯,但毕竟汲黯总是抵触他,总是反对他,总是不同意他,是个高高在上的唱反调者。他可以包容他,但不会重用他。所以,公孙红被重用,张汤被重用,汲黯不被重用。汲黯因为得不到重用而抱怨,汲黯抱怨道:“陛下用人如重耳,后者为先。”所以,我们要充分理解刚才说的话。孩子放肆的话是幸运的,但孩子放肆的话也是悲伤的,因为孩子放肆的话背后隐藏着什么?里面藏着一个壮汉,他的一个孙悟空从如来的手掌里跳不出无边的魔性,这样壮汉就会看到弱者是无辜的。所以我们说他是幸运的,但是也有一种悲哀,这也是吉安被汉武帝看重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汲黯很有原则,汉武帝很怕汲黯。他是吉安景帝在位时的一名官员。他是一个为王子洗马的官员。当时景帝看到汲黯就害怕,因为汲黯是一个严肃有原则的人,景帝很怕他。说到汉武帝,汉武帝更怕吉安。我们来看两件事。第一,有一次汉武帝坐在大帐里办事。他只看到了吉安送来的报告和文件,但当时汉武帝还没戴帽子。汉武帝见他没戴帽子,就进来了。汉武帝吓得躲在帐篷后面。为什么?他会不戴帽子去见吉安,吉安会当面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为了避免吉安的批评,他躲在帘子后面,然后告诉手下的人,不管吉安的报告是允许的,要他赶快通过许可。你看汉武帝多怕吉安。当然,这首先说明汲黯是个有原则的人,皇帝看到他帽子没戴就不敢见他。但另一方面,汉武帝见到卫青将军时,却“坐在马桶上看了看”。什么是“厕所”?在浴室里,皇帝在浴室里召见卫青将军。公孙弘为丞相,汉武帝在宴。公孙弘来的时候,汉武帝敢不戴帽子见公孙弘。但是司马迁故意写了这句话:“黑暗中看不到,到了吉安就看不到了。“只要汉武帝不戴好帽子,汉武帝就不敢见吉安。吉安是个很有原则的人。这是他对汉武帝宽容的另一面。这个人很严肃。
第三,吉安人才济济。汉武帝虽然容忍了汲黯,也知道他是忠臣,但这家伙整天围着劝,弄得汉武帝整天心烦意乱。汉武帝也想让他在外面做官,好让我几年耳根清净,于是派吉安去做官。它去哪里了?吉安被发配到东海郡,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郯县。他的官方立场没有改变。但吉安到了东海县后,吉安生病了,而且经常生病。他统治着这个县的一个县。吉安到什么程度?他因病整天躺在床上,基本不出来负责。他把事情留给他的人民去做。他关心大事,不管小事。在过去的几年里,东海县得到了快速治理。也就是说,如果吉安去当一个县的知府,他会在病床上管理一个县,所以他的官声很好。还有一点就是汉武帝认为吉安是国家的大臣,这是很高的标准。吉安因为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汉朝有个规矩,当官就要生病。即使三个月后自动离职,也不会有官。
但吉安是个例外。在他病了将近三个月的时候,汉武帝给他下了一道圣旨,批准你再休息几个月,这样他就不会丢官了。这是对吉安的特殊优待。后来吉安病重,让一个老乡打电话请病假。汉武帝问村民:“你觉得汲黯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老乡跟汉武帝说,如果平时用他,看不出吉安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你让他帮个小主子,老皇帝就死定了。如果让他辅助一个小主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也没有人能改变他的忠诚。这句话之后,汉武帝频频点头。年记载了一些经典的文字。汉武帝听了同乡的话后说:“商鞅不过,古有大臣之国,因天暗而近。”据说古代有大臣,汲黯达到了这个标准。所以在汉武帝看来,吉安是一国之臣。也就是说,他可以在死前把小儿子托付给他。这就是汉武帝眼中的吉安。因此,出于种种原因,汲黯获得了汉武帝的宽容。
汉武帝认为汲黯是忠臣,所以能容忍汲黯身上的矛盾,甚至汲黯身上的缺点。但吉安也打击了朝鲜的很多大臣,有些大臣身居高位,不仅手中握有大权,还是汉武帝身边的热门人物。他们能容忍吉安的批评吗?如果他们开始惹吉安,俗话说,躲起来容易躲起来难。老实坦白的吉安能躲吗?
当然,汉武帝容忍他,不代表其他人都会容忍他。这里最不能容忍他的是张汤和公孙弘,他们受到了尖锐的批判。这些人恨吉安恨得要死。之前有两次提到吉安揭发公孙弘,公孙弘很狡猾,他们都溜了。公孙弘说,汲黯在皇帝面前是一个伟大的忠臣,但公孙弘心里恨极了汲黯。众所周知,公孙弘是一只笑面虎。他看起来诚实而奸诈。他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公孙弘向来擅长借刀杀人。我们在讲“丞相公孙公”的时候,他曾经要求董仲舒做焦西王。他想杀董仲舒,但是没有杀他。他杀死了他的政敌朱,然后自杀了。那么他能饶过吉安吗?果然,公孙弘向汉武帝提了个建议,派吉安做正确的内参。右边的内史掌管资本。它分为两部分,右部分负责右边的内部历史。结果汉武帝同意了。你为什么派他去?公孙弘很有道理,说这里住着很多皇族和达官贵人,很难管。你看,他很谦虚。他有背景,所以很难管理。因此,龚建议汲黯做一个合适的文官。其实他是想陷害吉安,杀了他。因为你是内史正官,如果你管理不好,就是失职。处理得好的话,得罪了不少权贵。做得不好,就没有好果子吃。
于是我派人去找吉安,吉安答应了。结果吉安去了之后,在正确的民间历史的控制下,做了几年的工作,让这个地方保持良好的秩序,但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这很奇怪。吉安要管理好这个地方不出事需要什么样的技巧?不是司马迁写的,不能瞎猜。但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道理。比如楚怀王造反的时候,汲黯是最害怕的人。楚怀王怎么说?你不能让他相信吉安是软硬兼施。至于公孙弘,你很容易说服他。怀的原话是如何对付公孙弘。“糊涂,抖落”,他说你要对付公孙弘,就像这张桌子上盖着一块布一样。你揭开这块布,公孙弘就来处理。另一个例子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秋天,摇一摇,叶子就掉了。对付公孙弘容易,对付汲黯难。你看,一个叛变的军阀,他最怕的就是造反前的吉安。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为什么在吉安做正史的时候,当地皇室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一直知道吉安的性格,所以不敢挑战吉安。但总的来说,孩子的话不如花言巧语。无论是吉安还是公孙弘,都没有在淮南王谋反的大案中输掉这个节日。直人大臣吉安最后病死在淮阳太守府,公孙弘老死在丞相府。
废太子刘据作为汉武帝的嫡长子,一度是汉武帝的骄傲,可最后却因为巫蛊之祸,落得个灭门的悲惨下场,虽说汉武帝有被蒙蔽的嫌疑,但是作为当事人,汉武帝仍然难辞其咎。
从一开始, 汉武帝的确是把刘据作为接班人培养,对其宠爱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号称史上太子最稳的朱标 。可最后太子悲惨的下场着实让人大吃一惊,从父子感情深厚,到最后太子的悲惨结局,汉武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汉武帝和卫子夫、太子刘据渐行渐远?当感情出现危机的时候, 汉武帝本人却采用了一种画大饼的方式“韩信惯娃”。汉武帝采用这一招的结果就是,稳住了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以及大司马卫青,自己却堂而皇之的“移情别恋” 。
其实对于汉武帝来说,太子刘据的出生绝对让汉武帝喜出望外。自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家邂逅卫子夫以后,汉武帝就魂不守舍,加上陈阿娇愈发的嚣张跋扈已经不能生育这个致命缺陷,很快汉武帝就独宠卫子夫一个人,此 时尚 且没有王夫人和李夫人,根本不存在雨露均沾的问题。
卫子夫一连给汉武帝生了三个女儿,三个小棉袄的出生自然让汉武帝喜出望外,可汉武帝毕竟不是一般人, 他家可是有皇位要继承的 。
十六岁继位的汉武帝,等到二十九岁才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太子刘据,二十九岁才生儿子,这在古代帝王中绝对是一个非常差的成绩了。不过总算汉武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一, 让大汉后继有人 。
由于是“老来得子”,汉武帝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再加上卫子夫的原因,那更是“爱屋及乌” 。
刘据刚刚七岁的时候,小学一年级的年纪,汉武帝就迫不及待地立其为太子,再稍微大点,又专门派人教导刘据学习《公羊春秋》和《榖梁春秋》,等到刘据二十岁的时候, 汉武帝在太子宫为其设立博望苑,寓意广博而有声望 ,希望将来能够继承大汉江山,可谓期望非常高。
不但如此,还允许太子在 博望苑豢养宾客 。要知道,在汉武帝眼中,豢养宾客绝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当年窦婴、田蚡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太子刘据没有任何的怀疑,满满的都是父爱, 这完全是一副父慈子孝的温馨家庭画面 。
可是对于汉武帝来说,不知是作为帝王的天性使然,还是基因里带来的东西,亦或是从刘邦那里的遗传。
等到太子刘据越长越大的时候,汉武帝被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左右,开始对对太子刘据有所不满了。从性格上来说,汉武帝杀伐果断,独裁专制,可太子刘据生性仁慈敦厚,非常的谦恭待人,和汉武帝的性格完全站在了对立面,因此太子刘据给汉武帝的感觉就是, 这小子怎么越来越不像我了 。
这和当年刘邦想要废掉刘盈的想法是一样,那就是打心里眼觉得“不类己”,现在汉武帝也有了这样的想法。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太子首先表现出“不类己”,另外随着卫子夫的年老色衰,以及王夫人和李夫人的得宠,汉武帝的不满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明显到卫子夫和刘据都已经觉察到。
作为精明的皇帝,汉武帝自然也嗅到了这个味道,为了稳住卫子夫和刘据,汉武帝决定演一出戏,给卫子夫和刘据画一个大饼,不仅如此,还让大司马卫青亲自传达。
汉武帝对卫青说:“ 汉朝初立,一切百废待兴,周围的蛮夷还在侵扰中国,让我坐立不安,要是自己不制定制度,后世皇帝将没有准则可以遵守,不征讨蛮夷,大汉永不安宁,不得已连累了天下苍生。我内心沉痛,日夜反省,若后世之君像我这样穷兵黩武,大汉必走秦朝老路,所幸太子稳重,将来必能安定天下,做皇帝无非是想找一个守住基业的国君,太子是最合适的,听说皇后、太子有所疑惑,认为我不宠爱他们,这简直胡说八道,你将这些话传达给他们,让他们安心。 ”
卫青听完以后,自然对汉武帝十分感激,传达给卫子夫和刘据以后,卫子夫也是解下首饰请罪,可见,可见,卫青、卫子夫、刘据都相信了汉武帝的这番说辞。
而汉武帝的这一番说辞完全是故意为之,明显掩盖对皇后和太子的不满。
首先, 随着卫子夫的年老色衰,随即而来的就是卫子夫的失宠,以及王夫人和李夫人的受宠;其次,太子刘据日渐长大,汉武帝从心里表现出来的“不类己”情绪也愈发明显 。
这一点,作为当事人的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肯定直接就感觉出来了,不然两人也不会觉得不安。而当汉武帝精心策划了这番说辞以后, 不管卫子夫和刘据是相信还是不相信,最终也只能选择相信,这是作为皇权下的妥协和无奈 。
因此,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也只能选择将这大饼吃下,毕竟这是汉武帝放下了姿态,亲自画下的大饼,不得不吃。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于公元前113年创建了年号,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前140—前104),后来四年一个年号(前104—前87)。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
”《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
”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
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
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
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
就是所谓的察举征召制度。
6、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
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
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独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
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
自秦朝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丼渠法、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年)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
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
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
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
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
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 的。
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 的。
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 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
而金日磾(音:jin'mi'di)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
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
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
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
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
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
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
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
至此,西边直达里海,都成为了汉朝的疆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统治了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2] [1]
2注释译文编辑
词句注释
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冢(zhǒng),坟墓、高坟。累累(léi léi),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dòu),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1]
看:一说为“望”。
白话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创作背景编辑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3]
4作品鉴赏编辑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3]
作品开篇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从这句话中还可看出:本诗主人公的年龄是80岁。[3]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3]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同没有详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阖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者。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不能像别人倾诉、表达。[3]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老兵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3]
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像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3]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丰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内涵。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3]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3]
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悲凉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3]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读者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3]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3]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搜集演唱的诗给被称为乐府诗。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没有作者名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