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面目》丰子恺的读后感怎么写

《庐山面目》丰子恺的读后感怎么写,第1张

丰子恺《庐山面目》及方纪《桂林山水》读后感

在丰子恺《庐山面目》中,庐山的云是灵动的,或聚或散,或是冉冉而来钻进住所,或是茫茫一片掩映各处景致。方纪《桂林山水》对于山的描述要清晰、可爱得多,或许是因为水的缘故。漓江如青丝罗带随风飘动,周围的山峰在阳光和雾霭中或碧绿或翠蓝或银灰,“浓淡有致,层次分明”,“像是美人头上的装饰,清秀淡雅”。如果是清晨,由于阳光的折射,桂林的山“近处的蓝得透明;远一点的灰得发黑;再过去,便挨次地由深灰、浅灰,而至于只剩下一抹淡淡的青色的影子。”

访庐山,即是看云出云没;在桂林,却是看水。庐山深处,云锁六朝僧;桂林的山,是水做的,在漓江的心里。

不识庐山真面目下一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通过身处庐山深处而识庐山真面目描述,形象地启发读者认识思维,并告诫读者这样的道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克服认识事物的片面性,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才能实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站得高、看得全的认识事物的要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苏轼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与豪放之外的特点。

赏析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分类: 教育/科学 >> 外语学习

解析: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寺壁》

[今译]游人不认识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深处。

[赏析]此诗元丰七年(1084)作于庐山西林寺(亦称乾明寺)。寺在庐山七岭之西。由此可见,他是在遍游庐山之后写下自己心得的。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用形容的语言,揭示了这一人生哲理。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必须从各个角度进行周密调查,才能明白事物的真相和把握事物的总体。这两句诗可作为人们行动的座右铭。

greengarden/php/article_detailphpid=1409

自己补充:其实也就是曾经在不了解事物的总体情况,但后来明白了,过后我们对于这样对事物认知的一种转弯的慨叹,原来我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7487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