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作品链接:肖邦的圆舞曲
升c小调圆舞曲
华丽大圆舞曲
一分钟圆舞曲《小狗》
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
降G大调圆舞曲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
降E大调夜曲
升F大调夜曲
降b小调夜曲
降A大调夜曲
第二十三号玛祖卡舞曲
第四十四号玛祖卡舞曲
c小调练习曲《革命》
E大调练习曲《离别》
第一号叙事曲
第一号诙谐曲
第七号前奏曲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肖邦的创作
肖邦的创作和他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思想、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肖邦的创作生涯延续了三十余年(1817—1849),可分为两大时期:①华沙时期(1830年前);②巴黎时期(1831 —1849)。
肖邦在华沙度过的二十个年头,总的说来,是愉快、开朗的。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情绪的基调是乐观的,但思想深度却是有限的。尽管在这一时期内,肖邦已写下了两首钢琴协奏曲、一些练习曲以及一些玛祖卡舞曲等优秀的作品,但是,华沙时期的作品毕竟不可能超越一个尚未经历生活风霜的考验、不满二十岁的青年人的思想局限。清新、明快固然是肖邦华沙时期大多数作品的基调,但从有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过于华丽,甚至纤弱矫饰的特点,看出受当时欧洲沙龙乐风以及波兰贵族气息影响的痕迹。1829年,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就曾写信说:"大家说这里的贵族喜欢我。"但是,肖邦的早期创作中极其可贵的一点是:很早已显示出波兰的民族特色。各种民间舞蹈的体裁、节奏,以及风俗生活的意境、情致,使他的作品非常生动、感人。如d小调波兰舞曲(Op71 Nrl)以及a小调玛祖卡舞曲(Op.17 Nr4,《小犹太》)等。肖邦一生中写的第一首作品是波兰舞曲(1817),写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富有波兰民间色彩的玛祖卡舞曲(1849年)。这象征着肖邦的一生是一个波兰民族作曲家的一生,是和波兰人民、波兰土壤息息相连的一生。肖邦很少直接采用民歌旋律作曲,而是按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性格、音调,自己去进行创造。他的音乐既具有强烈的波兰风格,也富有个人独创的特性;既与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是经过精心加工和艺术提高的。
1830年至1831年华沙起义的成功、失败,不仅决定了肖邦一生中的重大转变,促使肖邦的思想走同成熟,并且也是他创作前期与后期的分水岭,这前后的区别显得如此巨大,甚至仿佛判若二人。从此,肖邦的作品的思想性更高了,情感更深刻了,气势更宏大了。他的作品从具有抒情音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式的特点。在华沙起义直接影响下产生的c小调练习曲、a小调及 d小调前奏曲标志着这一骤变的发生。在巴黎陆续写成的第一谐谑曲、第一叙事曲等宏伟的史诗性乐曲,也充分显示整个风格的变化。
肖邦在巴黎的创作很快进入了成熟期。此后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个与祖国兴亡或个人对祖国的缅怀、思念、憧憬有联系,一个则更多反映肖邦在巴黎的生活感受和情致。从乐曲的风格来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宏伟的、富有戏剧性;一类是充满诗意的、抒情的。不少资产阶级的评论家只看到或只强调肖邦抒情、细腻的一面,甚至把肖邦称作"沙龙作曲家"、"病室作曲家",这是一种歪曲。肖邦尽管身体虚弱,钢琴演奏以细腻、含蓄著称,但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感天地之广阔、宏大,确实只有一位民族战士才能具有的。正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但这宏大并不妨碍肖邦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而统一的。例如升c小调夜曲(Op27 Nrl)强烈的中段和宁静的首尾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叙事曲中反复交替出现音乐形象截然不同的两段。而这些对比完全受内容表现所决定的,是有机整体发展,演奏的结果,而绝不是纯形式地为对比而对比。
肖邦最后几年的创作中,虽然也还有个别作品具有昂扬的情绪,如《幻想波兰舞曲》(0p61),但更多的却具有一种仿佛与世无争的情绪。这在他以往的创作中是少有的,不能不说这是生活意志衰退、悲观情绪有所滋长的结果。从数量上说,最后几年的作品写得很少,这和肖邦当时的体力衰弱、心情忧郁有关。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等曾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是肖邦很清楚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始终局限于钢琴创作。创作范围的局限丝毫不影响尚邦作为作曲家的伟大。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并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出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母亲是波兰人。他是个异常早熟的孩子枣六岁就写诗枣他的音乐天才很快就证明他注定成为“莫扎特的后来人”。九岁时,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奏,散场后,他更关心的好象是他的衣领,而不是他超常的演奏技巧,他对母亲说:“所有的人都在看我的衣领,妈妈。”
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早期创作活动。1830年以后他到巴黎定居,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从此肖邦永远未能回国。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
1837年他严词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的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门大炮”。肖邦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足见他拳拳爱国之心。他晚年生活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对他打击很大;另一方面同文学家乔治·桑的爱情破裂以及身体衰弱,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热情,身体健康每况愈下。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他临终时嘱咐亲人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枣波兰。
肖邦的创作生涯,以183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华沙时期与巴黎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他完成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和《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后半生的巴黎时期,他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第一叙事诗》、《降A大调波兰舞曲》,有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英雄性作品《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有哀痛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降b小调奏鸣曲》,还有不少的幻想曲与小夜曲。
当他1831年9月初赴巴黎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动。《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即是这时完成的。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巴黎时期是肖邦思想艺术高度成熟、创作全盛的时期。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音乐风格,使其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肖邦在全部生涯中只开了三十次音乐会就建立了一种传奇式的荣誉,这在钢琴演奏史上别无他例。肖邦尊重并继承古典音乐传统,但他的琴艺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在他的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民间调式、和声和特性节奏,显示出一个道地的“玛祖尔人”对民族性格、风格、情趣及对艺术语言的熟悉和理解。
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乐坛上的一颗明星。他那些诗意浓郁、充满着震撼人心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力量的不朽作品,代表着“黄金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同时,他的创作又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和情感内容,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著称,另一方面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载入史册。肖邦之所以伟大,也正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感情
肖邦的c小调夜曲是一首热情奔放的作品。第一部分从断断续续的旋律开始,音调富于语言的表现力,象悲伤的独白。庄重严肃而节奏均匀的伴奏,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中间部分庄严缓慢的旋律象一首宗教颂歌,最初是温和的,平静的,象是对心灵的抚慰和祝福。后来逐渐变得刚毅豪迈,雄伟有力,象一首壮丽的进行曲,其中颂歌的旋律不时和半音阶平行八度的快速音群相交替,象在一种宏伟的力量的推动下前进。这股力量逐渐在壮大,半音阶的音群气势蓬勃地展开着,达到了高潮,终于变成了嘹亮的、强劲的、振奋人心的号角之音。最后,音乐回到第一部分,但已改变了原来的形象,速度加快了一倍,伴随着原来的旋律的,是丰满的分散和弦和急促的节奏型;悲伤的独白变成了焦急不安的、激动人心的语言。在这首夜曲中,音乐形象的发展,是充满着动力的,富于戏剧性的。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弗里德里克·肖邦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热亚佐瓦沃拉,同年举家搬迁至华沙。1816年,肖邦跟随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学习钢琴。1817年,肖邦创作出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
1818年,Radziwi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肖邦第一次登台,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肖邦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艾尔斯内尔(Józef Elsner),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的作品。1826年,中学毕业后,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尔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
1829年后,肖邦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举行多场音乐会。1830年,因波兰起义,肖邦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作曲为生。1837年,肖邦拒绝“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
1848年,肖邦在巴黎举办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并受邀访问英格兰和苏格兰。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结核于巴黎的家中去世。
扩展资料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1838年2月4日,海因里希·海涅在巴黎《音乐纪事报》上发表文章中,将正进入创作鼎盛期的肖邦称为“音乐诗人”。这大概是现在肖邦“钢琴诗人”称号的由来。海涅绝对是造词大师。1844年“李斯特狂热”(Lisztomania)这个单词也是他造的。
肖邦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肖邦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肖邦的作品精致却不矫饰,抒情却不滥情,忧伤却不嚎哭,绮旎却不风骚。听懂了肖邦的人都能感到他的音乐织体丰厚繁复又晶莹剔透。深灰色的悲哀衬着宝蓝的底色。即使泪水盈眶,泪珠也不落下。
代表作:圆舞曲:《降D大调圆舞曲》、《降A大调圆舞曲》、《降G大调圆舞曲》、《升C小调圆舞曲》;钢琴奏鸣曲:《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钢琴奏鸣曲》、《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夜曲:《降A大调夜曲》、《降E大调夜曲》、《升F大调夜曲》;练习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E大调离别练习曲》等等。
参考资料:
2018-02-26
在书架前徘徊,扫过一排排显赫的名人传记,缪赛、拜伦、雪莱、里尔克、叶赛宁、三仲马、巴尔扎克、毛姆揭开这些天才的华丽面纱,隐隐然有一股浊流扑面而来,那是一片被声名财富骄纵宠溺、任由情色蛆虫无限滋生的喧嚣世界,在千古不朽的华章之上浮动的,是一团团躁动不安的欲望阴霾。
蓦然,一个清新的名字映入眼帘,如一轮明月浮出夜色氤氲的海面,温柔的波浪细语呢喃、轻吻着海岸,万物之心,顷刻柔软。
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宛若一缕月下清泉,伴着纤柔的林间微风,缓缓地、缓缓地、注入我的心田
肖邦之美
即使是1840年,肖邦已经是一个消瘦的肺结核患者,他在李斯特的眼中是这样的:
“他周身和谐,忧郁的眼神中精神气质胜过梦幻的恍惚。他柔和恬淡的微笑带着甜美,气度优雅沉静,金发泛着光泽,鼻子显出鹰勾,待人接物、举手投足颇有贵族气,人们自然而然地视他如王子。他的姿势柔美、变幻多样,说话总是压低嗓音,常常气促,身材不算高,肢体单薄。”
他的容貌与他的音乐一样美。这样内外兼容的美在人间极为罕见。美在神不在形,照片和画像难以描摹神韵,文字才是心灵的最佳捕手,作为同时代密友的李斯特敏锐地抓住了肖邦之美,为我们留下了形神兼备的珍贵的肖邦影像。
“和谐、忧郁、梦幻、柔和、恬淡、优雅、沉静、柔美”肖邦几乎穷尽了人世间最动人的词语。
当我在这个深夜一边翻阅《肖邦传》、《钢琴诗人的四百封来信》,一边聆听着他的小夜曲时,感觉自己仿佛静立于芳草之巅、清泉之畔,沐浴在一片柔和恬淡、忧郁梦幻的月光中。那,正是靠近钢琴天使肖邦的印象。
肖邦之纯
一个外形气质堪称绝妙的青年男子,即使不考虑其惊世的才华,也足以颠倒众生,令淑女疯狂。他有足够的资本游弋于万花丛中,成为第二个唐璜。然而他是肖邦,羞涩、纯洁、骄傲、高贵的肖邦。他习惯于与众多的仰慕者保持距离,对于仅有的几位他主动爱恋的女性,也只是将爱的体验埋藏于心,将爱的梦幻与忧愁置于音乐之中,化作协奏曲、叙事曲和圆舞曲。
他的初恋情人康斯坦斯化作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的柔板,他曾经的未婚妻玛丽亚化作了降A大调圆舞曲。也许他心中的爱太纯太美,任何掺杂了肉欲成分的情感都会破坏那份完美,所以他不轻易在人间觅求爱情,而是在音乐中完成他对爱的追求和幻想。
肖邦之爱
肖邦对于男女之爱腼腆而矜持。有人臆测他更爱男人,只因他对好友提图斯的情谊深厚、颇不一般。
最可疑的莫过于这样的书信:“我爱你到发狂!我真想抚爱你并被你抚爱!再一次,让我亲吻你。请接受我最诚挚的拥抱”然而提图斯是一个彻底的异性恋者,肖邦和他终生都止于知己之情。那热烈的情感为什么不该是一种至真的友谊呢?如他在另一封给提图斯的信中描述的那样:“我对你的同情,促使着你的心以某种超自然的方式感受着同样的同情。最了解你的思想的人,不是你而是我我们的友谊之树即使在冬天也是绿意盎然。”
多疑的人们无论拿着放大镜如何寻寻找找,也从未在我们的艺术家身上找到任何事实的依据。而真相,对于万众瞩目的名人而言,从来无处躲藏。毛姆生前拒绝他人为之立传,以为他的隐秘生活可以被永久封存,然而他那前卫开放的裸体泳池派对和“睡遍欧洲男孩”的风流不羁时光还是被当作笑谈披露传扬。
肖邦的爱情深厚而绵长,他的爱超越于肉体的欲望,他不屑于做一个喧嚣的征服者,而宁愿做一个沉默的爱恋者。事实上,这才是真爱的模样。对于初恋情人康斯坦雅的爱恋,从他19岁时给好友提图斯的信中可见端倪:
“我已经发现我的意中人,虽然我只是默默地爱着她,但我已诚心对待她有半年之久,我想着她,而这些思绪全然表现在我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慢板乐章之中。我寄给你的小圆舞曲就是今早因她而来的灵感之作。”
我们再来读读钢琴诗人21岁的日记,触摸一下他的恋爱脉搏:
“康斯坦雅会爱我吗?或者,她只是伪装的?这真是件令人纠结的事。我手板着指头数了又数,爱,不爱,爱,不爱,不爱,爱--她爱我吗?她当然爱我,上帝保佑,让她去做她喜欢做的事吧!”一个腼腆而又忐忑的纯真恋人跃然纸上。
对于初恋情人的衷情,从他给友人马图辛信斯基的信中不难看出:“华沙真的没有一丁点改变吗?她没有生病吗?我相信这样的事很可能发生在她这样敏感的女人身上安慰她,并告诉她,只要我有一口气在,一直到死为止,甚至死后,此情也不渝。”
肖邦是一个严肃的情人。他不善于玩弄情感,虽然初恋随着他的流亡生涯的开始无疾而终,但当24岁的他真诚地爱上钢琴家玛丽亚时,他是认真地向她求婚的。遗憾的是,这段婚事由于玛丽亚的家人因肖邦的健康问题强烈反对而告终。肖邦在沉默中投降,在后来写给友人的书信中,偶尔提到过关于玛丽亚**的回忆,都是充满尊重。他把玛丽亚及其家人的信件全都收入一个信封中,放入一朵干玫瑰,作为他未曾开花就凋零的爱情的见证,信封上写了几个字:我的忧愁。
1836年26岁的肖邦第一次在巴黎邂逅33岁的乔治桑。女作家称不上是一位美女,但绝对是一个魅力非凡的女性,这从她一生中收集的众多声名显赫的情人名册中可以看出。在遇到肖邦之前,她一直在走马灯般变幻着身边的男性,“男人如衣裳”,浪漫多情的乔治桑无疑酷爱易装。
但是当这个“阅男无数”的女人见到肖邦,立即被慑服了。她高雅的审美情趣、敏锐的音乐感觉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意识到这个文弱俊美的异国青年是个真正的瑰宝。她深深地堕入了爱河。肖邦在这场爱恋中是被征服者,这在某种程度上倒符合他矜持内敛的天性。
也许是两人的艺术感在冥冥中的契合,乔治桑用她热烈的爱唤醒了肖邦:“我弹琴时,她深深地凝视着我的眼睛。那音乐悲哀,是多瑙河的传奇,我的心和她在一起舞蹈而她的眼睛,那忧郁的眼睛,独一无二的眼睛,它们在说些什么?她靠在钢琴旁,她热烈的眼光淹没我奥罗尔(乔治桑的名字),多么迷人的名字。”
琴瑟和鸣,肖邦与乔治桑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八年时光。肖邦是幸运的,艺术上的两心相知、诺昂(乔治桑领地)高雅幽静的文艺氛围,让肖邦创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乔治桑更是幸运的,诺昂的琴声吸引着大批的文艺界名人,巴尔扎克、李斯特、梅里美、大小仲马、圣伯夫、海涅、玛丽多瓦尔徜徉在诺昂的夜晚就像是在奇幻的空间流连,而我们的钢琴王子正是那个引领众生触摸到天堂气息的天使
肖邦不是一个挥霍情感的浪子,这就决定了他在情感中的忠贞。如乔治桑所言:“他的思想最是单纯,他的感情最是执着、专一,而且一丝不苟地忠诚”1839年肖邦的日记见证了他对乔治桑的赤诚之爱:“我内心深处还是感到很难过。因为,奥罗拉的眼神还是那样的阴郁。她的双眼,只有在我演奏时,才显露出喜悦的光芒。在那里,世界是多么光明美好啊!我的手指在琴键上轻跳,她的笔尖在纸上飞舞四面八方都充满了肖邦的琴声,甜蜜清亮,就像温柔的情话。奥罗拉,为了你啊,我都可以在地上爬行。这一点也不过分,我要把一切都献给你我只是为了你才活着”
那么,真诚是否能换来同样的真诚呢?
鲁米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
日落有时看起来酷似日出
你能辨识出真爱的面目吗?
肖邦之死
肖邦与乔治桑的决裂,一向被认为是因家庭矛盾引发的冲突造成。其实,那只是欲言又止的表象。深层原因可以从乔治桑给朋友的信中发现蛛丝马迹:
“八年来,我像一个圣女般生活我敢担保,他病的太重了,以致他的爱只能是柏拉图式的感觉着生命的充盈,我却被系于一具尸体上”
鉴于乔治桑一贯把问题归咎于他人的作风,这样的控诉不乏推卸责任的成分。至少同居的前几年他俩是有正常的情人生活的。肖邦后期因为结核病的折磨,身体羸弱,自然需要更多的静养。倘若乔治桑多一些温婉良淑、善解人意,少一些欲海扬波、予取予求,陪伴呵护爱人走到生命的尽头应是情理之中,毕竟他们的关系破裂后,肖邦也只存活了一年多。然而潜伏在女作家体内的却偏偏是一颗骚动不安的灵魂,她就像患着躁动症的雁雀儿,很难在一棵树上长久停留,前尘风月就是一面照妖镜。正如肖邦在给姐姐的信中所言:“八年的安定生活对她来说已经是太长了”。在与肖邦同居的后期,她开始重操旧业,寄情于一个又一个小情人。当骄傲的肖邦得知了全部真相,他要做的,只有逃离。
可以这样说,乔治桑的背叛是扼杀这段感情的真凶,致肖邦于死地的,不仅仅是那两页破碎的肺,更有一颗破碎的心。
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海涅就曾对乔治桑的背信弃义提出了严厉的批判:“我曾经很爱桑,简直是病态,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对她一点都看不懂。对一个身体健康的男人不忠实,是可以允许的,因为他可以自我安慰,但抛弃一个频死之人,则是可耻的。”
1848年我们的艺术家艰难地走在了生命的尽头,他写给友人的信件令人心痛:“如果我不是吐了几天血,如果我能再年轻一些,如果我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爱情上受了致命创伤,也许我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我感到越来越虚弱、阴郁,没有任何希望,没有安身之所,你怎么可以得出结论,说我要结婚了呢?即使我爱上了一位女子,我也不会结婚,因为我们无以果腹、无处安身我可以死在医院里,但决不能在身后留下一个受穷挨饿的妻子比起婚床来,我更接近于棺材。”
在肉体与心灵的双重煎熬中,肖邦唯一的一次对无情的情人表达了怨愤之情:“现在我什么事都不想管了,我从来不诅咒别人,但现在我的日子是如此不堪,诅咒卢克蕾西娅(即乔治桑)似乎会让我好过一点,不过她也同样深受折磨,在愤怒的情绪里逐渐变得又老又丑”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窒息的痛苦与爱情的绝望中与世长辞。临死前他曾喃喃自语:“她对我说过,我只能在她怀里死去。”
他最后的崇拜者与守护者简斯特林合上了他的双眼,轻轻地说:“他像眼泪一样纯洁”
肖邦的音乐如同肖邦本身,是最和谐的自然的低语,精致、纤细、纯粹、甜润、纯美,这样的天才就像一个梦,这样的天赋只会降临于人类最诚实和最可爱的灵魂。
今夜,肖邦又一次让我对月神伤。在微风的颤动里,在海浪的低语中,一曲肖邦的降D大调前奏曲,让我轻触到一滴滴“自天而降的落在他心田里的眼泪”,淡淡的甜美,淡淡的哀愁,那,是肖邦的滋味
‘’此曲只应天上有‘’,更有此人。
肖邦,是一颗天使的眼泪。
1830年,那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有一位瘦弱的男人,眼含热泪,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波兰。
波兰的街上人们含泪挥手,他们都来送别这男人的……
这个人到底是谁,他为何离开祖国?
这个男人的全名叫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他是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肖邦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
肖邦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的音乐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的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 “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
肖邦1819年出生于波兰,父亲是一位家庭教师,母亲十分喜欢唱波兰民歌。
肖邦还在婴幼儿时期,他的母亲就常常唱着波兰民歌,哄他入睡。
小肖邦那双忽闪忽闪的眼珠子,一动也不动地看着母亲,他不哭也不闹,偶尔还会轻哼一声,仿佛是合着母亲的歌声。
音乐的魅力牢牢地扎根在幼小的肖邦心中,这种魅力将陪随他直到生命的尽头。
在肖邦4岁那年,家里添置了一台钢琴,母亲常常带着肖邦边弹边唱。
肖邦对钢琴有着难以诉说的感情,他时常爬到椅子上,用自己幼嫩的小手,敲打着琴键。
肖邦的母亲惊喜连连,肖邦的父亲骄傲不已。
钢琴老师很快就来到了肖邦的家里,对肖邦进行了严格正规的钢琴训练。
肖邦的音乐天赋不同凡响,他7岁时就能作曲,在华沙被誉为 “第二个莫扎特” 。
肖邦8岁时,在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阿达尔伯特的作品,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钢琴曲,从此以后,他跻身挤进了波兰贵族的沙龙。
肖邦在12岁的时候,他师从约瑟夫·艾尔斯内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
仅仅一年过后,肖邦就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的作品。
中学毕业后,肖邦在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
肖邦对音乐作曲有着一股痴迷劲,他学习作曲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后来,肖邦发表了他的第二部作品, 《B大调钢琴》 和 《管弦乐变奏曲》 。
这二部音乐作品在德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音乐评论家罗伯特·舒曼在报纸中点评道一一
肖邦在19岁时就已经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
1829年至1831年间,肖邦在华沙、维也纳、巴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他的演出受到了专业报刊的高度评价一一
肖邦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还是一个爱囯的热血青年。
波兰在俄罗斯、普鲁士,德国的三次瓜分下,从地图上消失了123年之久。
国不成国,家不成家,外敌欺凌,民众受苦。
肖邦十分痛恨外国侵略者,他渴望波兰早日独立。
1830年,波兰爆发了起义,肖邦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
俄罗斯派出军队前往波兰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这次起义最终失败了,肖邦就此上了黑名单。
肖邦的父亲建议肖邦暂时离开波兰,先呆在国外避避风头。
很多朋友也劝肖邦尽快离开波兰,保存自己,等待黎明。
在无可奈何之下,肖邦万分不舍地离开了祖国,去了法国巴黎。
肖邦在临走前,带走了一把泥土,这是波兰的泥土。
从此以后,肖邦在法国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他成了一个没有国家的流浪者。
肖邦刚到法国巴黎的时候,几乎无人问津,生活惨淡。
一天晩上,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在法国举行公演。
音乐大厅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按照当时音乐会的习惯,演奏过程中灯火全部熄灭。
台上响起了悠扬婉转的钢琴声,台下的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
音乐会结束之后,观众们起立鼓掌,当灯光再次点亮,观众们却都呆住了……
原来台上站着的不是李斯特,而是一个陌生的青年,他就是肖邦。
李斯特爱惜肖邦的才华,他知道肖邦初来乍到,无人知晓,于是就让他代替自己上台演奏钢琴曲。
肖邦在异国得遇贵人,真是三生有幸了。
至此之后,肖邦名闻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何以回报,唯有勤奋……
肖邦的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大部分是钢琴曲,他被世人誉为 “钢琴诗人” 。
肖邦的钢琴曲像首诗,温婉优雅;肖邦的钢琴曲像流水,绵绵不绝。
他创造了新的音乐风格,他是音乐界的浪漫诗人。
肖邦虽然才华出众,可惜身体虚弱,药不离口。
不健康的身体不仅影响了肖邦的音乐事业,还直接断送了他的感情生活。
肖邦的一生有过三段恋情,可惜最终只是一场空。
肖邦第一次爱上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康斯坦茨娅。
康斯坦茨娅也是波兰人,她温柔美丽,她热爱音乐。
肖邦与康斯坦茨娅邂逅于华沙音乐学院。
1826到1829年,肖邦与康斯坦茨娅就读于这所三年制的学校。
起初他们俩并不相识,1829年春季,学院的一场音乐会上,这对男女相遇了。
康斯坦茨娅是一个具有音乐天赋的声乐系女生。
肖邦对她一见钟情,不可自拔……
音乐家对爱的表达自然是音乐, 《f小调钢琴协奏曲》 诞生了。
肖邦虽然深受这个女孩,但他天生害羞胆怯,没有勇气表白爱意。
爱情需要诉说,爱情不能等待。
可是肖邦从来没有对康斯坦茨娅表白过,康斯坦茨娅也从来都不知道有个男人爱着她。
1830年11月29日至1831年9月8日,波兰爆发了民族起义,沙俄军队进攻波兰。
波兰起义失败后,肖邦被迫离开家园,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第一段恋情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男女之恋,只是肖邦的单恋。
康斯坦茨娅直到肖邦去世后,才知道音乐家对自己的爱情。
玛利亚·乌金斯基是一个波兰伯爵的女儿,她曾在日内瓦学院学习钢琴和艺术。
玛利亚是一个非常耀眼的大美女,许多名流都爱慕过她,其中包括 路易·拿破仑王子 (即后来的拿破仑三世)。
1835年9月份,肖邦25岁,在他从卡罗维发利回巴黎的路上,他遇到了从华沙来的老朋友乌金斯基一家。
其实,肖邦在5年前就已经认识了他们的女儿玛利亚。
当时的玛利亚还是个11岁的小女孩,如今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美女。
肖邦和他们一家在德累斯顿快乐地度过了两个星期。
离别前,肖邦与玛利亚依依不舍,互诉衷肠。
后来,肖邦为她作下了 《离别圆舞曲》 。
肖邦与玛利亚花前月下,你浓我浓……
他们决定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肖邦向玛利亚的父母求亲了,可是女方家长却不同意。
玛利亚的父母尽管很欣赏肖邦的音乐才华,但肖邦那时候已经身患肺病,他们怎么舍得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病殃子呢?
玛利亚的父亲乌金斯基伯爵拒绝了这桩婚事。
后来,玛利亚的父母在女儿的哀求下,勉强同意了这门婚事。
可是肖邦的病情让婚礼一拖再拖,玛利亚的父亲见状,决定取消这场婚礼。
肖邦与玛利亚的恋情在1837年无果而终,玛利亚在4年后(1841年)嫁给了别人。
这件事不能怪玛利亚的父母,怪只能怪肖邦不争气的身体。
肖邦最后一个恋人是乔治·桑。
乔治桑原名露西·欧若拉·杜邦,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
乔治桑是当时文艺界有名的交际花,她一生情人无数,而且都是文艺界响当当的人物。
乔治桑与肖邦遇到的别的女人不同,她喜欢饮烈酒、抽雪茄、骑马、穿男装、甚至她给自己取的名字“乔治桑”就具有强烈的男性色彩。
乔治桑讨厌女人附属于男人的论调,她反对婚姻,只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是,文静的肖邦偏偏爱上了这个女人,还根据她的要求,写了 《小狗圆舞曲》 。
慢慢地乔治桑也看上了肖邦,她觉得这个瘦弱的男人很有趣。
1838年6月底肖邦与乔治桑关系公开化。
乔治桑带着她和前夫的两个孩子(女儿索朗芝,儿子莫里斯)与肖邦一行四人在欧洲的很多地方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在西班牙的马略卡岛,肖邦完成了 《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28)》 。
后来,乔治·桑也写过一本小说 《马略卡的一个冬天》 来纪念这段美好的时光。
这段时间,是他们俩人最幸福的日子。
《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 是肖邦在这段时间创作的曲子,这首曲子最能表达当时他愉快的心情。
在这一时期,肖邦创作着自己的曲子,乔治桑一边写作,一边照顾孩子和肖邦。
爱情总是那么的甜蜜,和乔治·桑在一起的这段时间,是肖邦创作最高产的时期。
可惜好景不长,1846年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
乔治·桑对于照顾肖邦显得越来越不耐烦。
不仅仅是这样,乔治桑还发现肖邦对自己的女儿越来越好,这让她十分的担忧。
乔治桑开始猜疑肖邦的为人,她禁止女儿与肖邦过于亲近。
乔治桑的儿子莫里斯也非常妒嫉肖邦,他认为肖邦是个入侵者,他抢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
热爱祖国的肖邦想要开大型音乐会,筹集资金,支援波兰的朋友从事民族解放运动。
乔治·桑却因为肖邦身体不好,一直不让他巡回演出。
音乐家的性格大多都是固执的,肖邦没有听从女友的话,他坚持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处旅行演出,这让乔治桑心灰意冷,不再留恋。
1847年,肖邦与乔治桑平静的结束了这段感情,他们各奔东西。
乔治桑热情奔放,肖邦体弱多病,他们无法满足对方,分手是迟早的事。
分手之后,他们再没见过面。
乔治桑从来没有去探望过肖邦。
但是当肖邦去世的消息传到乔治·桑的耳中时,乔治·桑呆坐在那边,什么都没有说……
毕竟当年曾经深深地爱过,这段记忆永远不会褪色。
肖邦不辞辛苦,巡演各囯,筹集资金,支援波兰。
他梦想着有一天重新踏上归途,回到他思念以久的祖国。
一年过去了,又是新的一年,肖邦年年盼望,年年失望。
肺病时时刻刻都在折磨着肖邦,他的生命之火慢慢地熄灭了。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已经不能说话的肖邦努力地笔划着,他的学生明白老师的心思,将装有波兰泥土的小瓶放在肖邦的胸前。
肖邦紧握着一小瓶波兰的泥土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愿音乐家肖邦能够魂归故土,亲吻着他一生至爱的祖国母亲。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