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情侣去哪里旅游最好 4月去这些地方邂逅最美的浪漫

4月份情侣去哪里旅游最好 4月去这些地方邂逅最美的浪漫,第1张

  4月份情侣去哪里旅游最好4月去这些地方邂逅最美的浪漫

 伊犁

 新疆的春天,叫伊犁。每年4月,伊犁杏花沟的万亩杏林在阵阵春风下,花开成海,那是春天不可不去看的仙境。

 放眼望去,绵延十几公里,大片白色的杏花错落有致的洒满绿色起伏的山坡上,美不胜收。

 宏村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有一种春天,叫到徽州的粉墙黛瓦中,寻那灿烂的花海,与古朴的建筑交相辉映之美,其中,宏村最为代表。

 流水江南,烟笼人家,平日的宏村,是黑白的水墨色,到了三四月间,油菜花开,金**点缀在这水墨画间,一派生机勃勃,这才是春天的模样啊。

 洛阳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四月的洛阳城,便成了那“国色天香”的海洋。

 都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一座千年古都,一抹国色天香,每到四月,仿佛穿越千年,回到了那繁华盛世,古城依旧,国色犹存。

 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古时的农历三月,便差不多是公历的四月天了,烟雨四月,也正到了扬州最美的时节。

 这时的扬州城,有清风、细雨、斜柳、琼花……娴静的苏中小城,只是用步行去欣赏也不会太累。

 青岛

 每年4月,青岛就变成了花花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这座城市展现的淋漓尽致。

 红砖绿瓦,碧海蓝天,一座岛城,一树樱花……

 乌镇

 烟雨江南,枕水人家,四月份的乌镇,也迎来了颜值高峰。

 清明时节雨纷纷,烟雨绵绵的四月天,春雨和薄雾笼罩着整个乌镇,让这座江南水乡添了几分韵味,诗情画意,说的便是这般模样了。

 霞浦

 霞浦,号称“世界最美的滩涂”水波荡漾,滩涂铺金,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东海之滨。

 在春意盎然的4月,春雨绵绵,轻云薄雾中的景物更显得美不胜收,这段时间去霞浦的话,你可以用镜头捕捉到许多梦幻的画面,朦朦胧胧方显动人。

 林芝

 春天,粉色的桃花染遍林芝的山野,近处清澈透亮的溪流,远处矗立洁白的雪峰,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蓝天白云与雪山冰川,桃花就像泼在纸上,遗世独立,不去林芝,你不知世间真的有桃花源。

 涠洲岛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北部湾海域境内,是中国是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它犹如一块耀眼的翡翠,镶嵌在万倾碧波之上。

 这是一座清冷而略显孤寂的海岛,不像三亚那样名声在外,因此这里的许多美景还是最原始的模样。

 犍为

 4月的犍为县油菜花开得正绚烂,坐着蒸汽火车穿行于一望无际的黄金花海中,感觉自然如梦似幻。

因为经常在洛阳周边溜达,所以邂逅了很多原生态的村庄,我一边感叹交通的不便,一边感叹他们村庄名字的地理特色。

洛阳的周边基本都是是山区,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可以说,只要你愿意,爬山绝对是一件很容易实现的事情。

周边的山大多土山,不高,但错错落落的也有好几个层次,村民们就住在山坡上各个稍为平整的地方。住在高处的叫什么坡,如魏坡,马坡,住在地处的叫坑凹沟,如茹凹,土桥沟,梧家沟,刘家坑,郑家坑等;如果住得再高些,就叫寨和岭,如张岭,马头寨……这些名字前面的字要么依村民姓而来要么依山势而来,后面的字则道出来其地理位置的高低上下,实在有望名知义的妙处。

除了有依地势命名的村名外还有一些村名则暗示了其历史的久远,那就是营和屯。大家都知道,洛阳地理位置优越可攻可收,其中间的盆地又土地肥沃,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洛阳的驻军屯田自古有之。洛阳的西南曾经就是屯田的故地,所以,那里的村庄名字都以屯为名,前面加上当时屯田者的姓,如现在开发起来的十八屯旅游文化,就是以周边村庄名联合而来,里面包含了青阳屯,魏屯,梁屯,杨屯等十八个军屯。屯是为军队服务的,所以,有屯就有军营。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乡的很多村庄都叫营,如白营,前营,后营,李营等,它们连成一片,可想而知,在古代,那里就是一片长期驻军之所。

除此以外,还一个颇具特色的村庄命名字:窑。因为洛阳周围多为山区丘陵,加上土质多为红土,比较坚硬,很适合挖窑而居。所以,那些有多个窑洞连成的一个山沟山腰处,就有了什么什么窑的称谓。如董窑,范窑,李窑等。如今生活好了,大家都不再住窑洞,但村名还是保留了下来,彰显着祖先曾经的生活状况。

观名知义,洛阳周边这些存在了几千年的村庄,不但可以让你很容易知道它的大概位置,如果你有心去找去问的话,说不定哪个村里就有一个传承久远的故事和传说。

大唐朝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首都长安妖异事件频传,一只口吐人语的黑色妖猫侵入金吾卫官员刘云樵家中,作威作福,占夺其妻。最后并预言:德宗皇帝即将驾崩;骊山北麓的棉花田上,出现一种怪异的细语,预言德宗的嫡长子,也就是皇太子李诵即将病倒。果然,这两则预言都被证实了。辉煌壮丽的长安城笼罩在一股诡谲的妖异氛围之中。

与此同时,日本国派遣的学问僧空海与儒生橘逸势在历经海难漂泊之后,排除万难,顺着运河,往长安前进。两人在洛阳邂逅到了一位谜样的道士丹翁后,终于抵达长安。深藏不露的空海与天资聪颖的橘逸势于是被一步步卷入唐国的妖异鬼宴风暴之中。此时,刘云樵业已中邪失常。空海和青龙寺的僧人凤鸣齐力为刘云樵驱除身上的秽气后,听他道出事情始末……

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

—遇见你是我最美丽的意外

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顾况《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

“当年烟月满秦楼,梦悠悠,箫声非旧‍‌‍‍‌‍‌‍‍‍‌‍‍‌‍‍‍‌‍‍‌‍‍‍‌‍‍‍‍‌‍‌‍‌‍‌‍‍‌‍‍‍‍‍‍‍‍‍‌‍‍‌‍‍‌‍‌‍‌‍。人隔银汉几重秋‍‌‍‍‌‍‌‍‍‍‌‍‍‌‍‍‍‌‍‍‌‍‍‍‌‍‍‍‍‌‍‌‍‌‍‌‍‍‌‍‍‍‍‍‍‍‍‍‌‍‍‌‍‍‌‍‌‍‌‍。信难投,相思谁救。等他诗题红叶,白了少年头。佳期难道此生休?”

这是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写的一段唱词:《水红花》。

而我尤爱此句:“等他诗题红叶,白了少年头。”

红叶题诗的故事,发生在距现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天宝年间,主人公是当时集诗人、画家、鉴赏家等头衔于一身的才子顾况。

天宝年间的顾况才二十多岁,年轻、耿直,满腹诗书。他曾游学于长安,闲暇之余喜欢与三五友人吟诗赏景,过得正是诗人应有的诗情画意般的生活。

那年秋天,顾况身处洛阳。

洛阳与长安离得很近,她繁华而风流,古韵而诗意,有美人解语,有牡丹倾国,是唐朝的东都,又称神都。城内有宫殿,有内侍,有宫女,布局规模与长安城如出一辙。

故事发生的时候,顾况正和几个志趣相投的友人在洛阳苑中游玩。苑中毗邻皇宫禁苑,有一条水道从禁苑通向苑中。偶一低头,他看见一片题有诗句的红叶沿着水流飘出,顿时满脸讶异,于是拾起红叶,阅读了上面的诗。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一入宫门,寂寥为伴,年年岁岁,暮暮朝朝,仿佛再也看不见阳光灿烂的春日。如今我把这样的心情题写在红叶之上,希望有缘之人能够看见它。

一看诗的意思,顾况便猜到,这是禁苑中某位寂寞的宫人所作。她是那样哀怨,深宫高墙犹如囹圄将她禁锢,她就是一只黄金笼中的鸟儿,有翅膀却不得蓝天,有情愫却不得爱恋,深宫岁月似乎早已把她那颗鲜活自由的心磨得粗糙。而这片红叶仿佛是龟裂的土地上长出的一株嫩苗,尽管不久之后就会枯萎而亡,却在它生长的须臾宣誓了它想活下去的渴望。

顾况痴痴地看着手中红叶,吟诵了一遍又一遍。他抑制不住心中愁绪,也题了一首诗在红叶上:

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写完,他把题诗的红叶置于流水之上,让它随着流水飘回宫中。

他说,深宫中的她是如此悲凉,日日困于高墙之内,惆怅此情,枉断肠。

他说,幸好还有这一条水道通向外面,而我题诗红叶,又是寄给谁呢?

对于这位有才情的宫女,顾况感慨有之,同情有之。然而他有心无力,莫说他只是一介书生,无权无势,就算他日他封官晋爵又能怎样?女子一旦入了宫,她们的命运,谁说了都不算。

十几天后,顾况的友人在苑中游玩,偶然从水道拾起一片红叶。自然,上面是题了诗的。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友人将这片题诗红叶交给顾况,顾况见了之后,既欣喜,又遗憾。

题诗的宫人显然没有料到,宫外有人看到了她聊以慰藉写的诗,更不用说得到回应了。顾况回应的这片红叶,就像偶然漏到冰窖的一丝阳光,让她的心情多多少少有所好转。所以惊喜之余,她又和了一首。

故事到此,好似正弹奏哀怨曲调的琵琶断了一根弦,曲声戛然而止,再也没有下文。隔了那道宫墙,他们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了解谁,有的只是偶然寥落,落叶成诗的“邂逅”,不算邂逅的邂逅。

大概因为这样的结局太过唏嘘,于是在野史中便有了这样两种后续。

一说,红叶传情之事渐渐流传开去,居然传到了皇帝耳中。皇帝觉得这事离奇浪漫,就把题诗的宫人放出宫,成全了她和顾况。

一说,红叶题诗之后没多久,“安史之乱”爆发,宫人趁乱逃出了上阳宫,她与顾况在战乱中重逢,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但我宁愿相信那个无疾而终的结局才是历史的真相。太过圆满,有时反而失了事实。

不论真正的结局如何,对顾况而言,那段题写在红叶上的浪漫邂逅,必然是他此生最美丽的意外。

当然,红叶题诗的故事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自顾况的《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后,宫女红叶传情的故事被演绎成了多种版本。深宫女子,古来皆寂寞。大概她们都想效仿前人,以红叶题诗来排解心中的幽怨吧‍‌‍‍‌‍‌‍‍‍‌‍‍‌‍‍‍‌‍‍‌‍‍‍‌‍‍‍‍‌‍‌‍‌‍‌‍‍‌‍‍‍‍‍‍‍‍‍‌‍‍‌‍‍‌‍‌‍‌‍。

那一片红叶,亦是一份寄托。这场邂逅始于顾况,却非止于顾况。

而顾况留给后人的记忆,从年轻时“红叶传情”的浪漫邂逅,一晃眼过渡到了老年时对大诗人白居易的提携。

那个时候,顾况年岁已高,在京城任著作佐郎。白居易年方十六,意气风发。

白居易到京城是为了参加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在考试之前,他带着自己的诗词去拜见成名已久的顾况。

“白居易?”顾况看见诗稿上的姓名,禁不住笑了。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一脸真诚站在自己面前的青涩少年道:“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

说完,他打开诗稿阅读起来。

他看到的第一首诗是白居易在后世流传最广的《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读完,顾况忙收回先前的话。他一本正经地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在长安居住又有何难?我刚才所说的话只是开玩笑罢了。”

那以后,顾况每每提起白居易,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顾况在京城久负盛名,能得他如此夸赞,白居易的受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名声由此大振。

千年后的如今,白居易名声远远盖过顾况,然而在当时,“顾况”两个字的分量却是不轻的。顾况是前辈,亦是白居易所尊重之人,不然白居易也不会一入京就前去拜访这位著作佐郎。

顾况能诗亦能画,但是能被称作顾况代表作的诗并不多。在他所有作品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首《弃妇诗》。

古人虽弃妇,弃妇有归处。

今日妾辞君,辞君欲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

忆昔未嫁君,闻君甚周旋。

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

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

流泉咽不燥,万里关山道。

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弃衰歇,新宠方妍好。

拭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妾以憔悴捐,羞将旧物还。

余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

空床对虚牖,不觉尘埃厚。

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

记得初嫁君,小姑始扶床。

今日君弃妾,小姑如妾长。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从内容来看,这首诗似乎综合了《诗经·卫风·氓》《上山采蘼芜》和《孔雀东南飞》,道尽妇人被抛弃后,满心的痛苦和辛酸。顾况身为男子却有此感悟,他本身应该是一位对待感情极其认真的人吧?

除却诗人和画家,顾况还有一重身份—鉴赏家。他醉心于研究当时的志怪小说,如《冥报记》《古镜记》等等,研究成果皆记录在他的《戴氏广异记序》。

他博闻强识,学识斐然,奈何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甚至因得罪权贵而遭遇贬谪。直到晚年隐居茅山,他的生活较之先前才稍稍安逸。

他际遇一般,为官多年却未有太大成就。然而,在诗坛,在文史,他留下了“红叶传情”这鲜明而浓重的一笔。既成千古佳话,便足以让其他任何色彩变得苍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8010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1
下一篇2023-10-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