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彤字的诗句

带有彤字的诗句,第1张

1 关于彤字诗句

关于彤字诗句 1 带有彤字的诗句

1、[宋] 李重元《忆王孙·彤云风扫雪初晴》

原文选段: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

释义:

红色的云霞被风吹散,雪天里出太阳了,天边孤单的鸿雁三两声的叫着。

2、[唐] 贯休《寿春节进》

原文选段:

金镜悬千古,彤云起四维。

释义:

太阳像一面金色的镜子一样挂在天空中千万年,红色的云霞在太阳的四周升起了。

3、[唐] 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原文选段: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

释义:

朱漆涂饰的皇宫里呼喊着皇帝万岁,敬贺圣明的君主接纳了隐没不遇的贤士。

4、[唐] 僧鸾《苦热行》

原文选段:

彤云叠叠耸奇峰,焰焰流光热凝翠。

释义:

高耸的山峰快要进入到红色的云霞黎明,火辣辣的太阳似乎要把这翠绿的高山给凝固了。

5、[宋] 刘筠《槿花》

原文选段:

紫雾函灯檠,彤霞逼绮寮。

释义:

灯台罩着紫色的雾气,红色的云霞就要逼近雕刻精美的窗户。

2 有什么诗句带”彤”字

奉和春日玩雪应制 宋之问

北阙彤云掩曙霞,东风吹雪舞山家。

琼章定少千人和,银树长芳六出花。

献鄜坊丘常侍 许浑

诏选将军护北戎,身骑白马臂彤弓。

柳营远识金貂贵,榆塞遥知玉帐雄。

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

蓬莱每望平安火,应奏班超定远功。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3 带“彤”字的浪漫古典诗词

采桑子 纳兰容若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这首词也是写恋情的,比较特殊的地方是借用了一些仙、道家的语言,使整首词显出一种飘渺绝尘的神仙气息。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很久没有收到远在天宫的那位女子的音信(飞琼字),她跟谁在一起呢?“彤霞”有的版本作“彤云”,即丹霞,红色的云霞。在道家传说中,仙人居所有彤霞环绕。这里均指天上仙人居所。唐代曹唐《小游仙》诗云:“红草青林日半斜,闲乘小凤出彤霞。”“飞琼”指许飞琼,传说瑶台女仙人许飞琼是西王母身边的侍女,美艳绝伦。后泛指仙女。《汉武帝内传》有记载:“(王母)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之簧。”《逸史》亦有载:“瑶台有仙女三百余人,一人自云许飞琼。遗赋诗,及成,又令改,曰:‘不欲世间知有我也。’”

白居易有诗云:“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苏轼有词:“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据说许飞琼还曾与女伴私下凡间,在汉皋台下遇郑交甫相见倾心,以佩珠相赠,以表爱意。这里应是暗指词人心中所恋的女子。“飞琼字”指许飞琼的书信、音讯。

“今夜玉清眠不眠”,词人思念她夜不能寐,今夜她在天上(玉清)又是否成眠呢?“玉清”,一说玉清指仙境,道教中最高的大罗天分为上清,玉清,太清三天。这里化用唐代徐凝《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此外,“玉清”又指仙人。陈士元《名疑》卷四引唐李冗《独异志》谓:“梁玉清,织女星侍儿也。秦始皇时,太白星窃玉清逃入衙城小仙洞,十六日不出,天帝怒谪玉清于北斗下。”玉清姓梁,是织女星的侍女。在秦始皇时,太白星携梁玉清出逃到了一个小仙洞里,一连十六天没有出来。天帝大怒,把梁玉清贬谪到了北斗之下。本词里的玉清如是指仙子,当是暗指所思念之恋人。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红烛烧残,香炉燃尽,被衾中冰冷孤寂。床头凄苦无眠的词人在默默计算日子,何时能够再与她相会。“香消被冷”一语出自李清照《念奴娇》“被冷香销新睡觉,不许愁人不起”。

“又误心期到下弦。”不知不觉间,时间又过了我心中的约会之期,已经到了下半月了。心期是心愿、愿景之意,这里当是与那“许飞琼”约会之期。晏几道《采桑子》有云:“夜痕记尽窗间月,曾误心期。”

这首词也是用了叠句,读之自有一种回环缠绵之意。关于这首词所思念的对象,词中“飞琼”和“玉清”两个意象似乎让人雾里看花。纳兰将心中所恋之人想象成居住在彤霞环绕中的仙子许飞琼,或是想象成与人私奔的梁玉清。这两者都有下凡到人间的传说。这种比喻使词人的思念有了几分奇幻的浪漫色彩,也与野史中所载的纳兰早年情事贴近了几分。有人说这首词里的“玉清”喻指皇宫,谓其早年所爱的绝色初恋女子被纳入宫中。从这首词里来看,这种说法虽无确证,但也不无道理。对纳兰而言,“距离产生美”是永远的真理。心中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女子就是那冰清玉洁的雾中之花。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诗文似乎有这个传统。屈原笔下的湘夫人、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都自有一种飘渺绝尘的神韵。

词的下片写词人自己的身边景象和心事。最后一句“又误心期到下弦”若是写实,就是说约定月圆时见面,可是到了下弦月也没有音讯。(可以参看《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若是虚写,则表达了词人心中的无奈与绝望。因为下弦月就是残月,不再团圆。相逢无日,会面无期,故其愁恨绵绵。

小词语淡意深,越咀嚼越觉得有味道。可谓虚实相生,清空超妙。

4 带“彤”字的浪漫古典诗词

采桑子 纳兰容若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这首词也是写恋情的,比较特殊的地方是借用了一些仙、道家的语言,使整首词显出一种飘渺绝尘的神仙气息。“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很久没有收到远在天宫的那位女子的音信(飞琼字),她跟谁在一起呢?“彤霞”有的版本作“彤云”,即丹霞,红色的云霞。在道家传说中,仙人居所有彤霞环绕。

这里均指天上仙人居所。唐代曹唐《小游仙》诗云:“红草青林日半斜,闲乘小凤出彤霞。”

“飞琼”指许飞琼,传说瑶台女仙人许飞琼是西王母身边的侍女,美艳绝伦。后泛指仙女。

《汉武帝内传》有记载:“(王母)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之簧。”《逸史》亦有载:“瑶台有仙女三百余人,一人自云许飞琼。

遗赋诗,及成,又令改,曰:‘不欲世间知有我也。’”白居易有诗云:“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苏轼有词:“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

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据说许飞琼还曾与女伴私下凡间,在汉皋台下遇郑交甫相见倾心,以佩珠相赠,以表爱意。

这里应是暗指词人心中所恋的女子。“飞琼字”指许飞琼的书信、音讯。

“今夜玉清眠不眠”,词人思念她夜不能寐,今夜她在天上(玉清)又是否成眠呢?“玉清”,一说玉清指仙境,道教中最高的大罗天分为上清,玉清,太清三天。这里化用唐代徐凝《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此外,“玉清”又指仙人。陈士元《名疑》卷四引唐李冗《独异志》谓:“梁玉清,织女星侍儿也。

秦始皇时,太白星窃玉清逃入衙城小仙洞,十六日不出,天帝怒谪玉清于北斗下。”玉清姓梁,是织女星的侍女。

在秦始皇时,太白星携梁玉清出逃到了一个小仙洞里,一连十六天没有出来。天帝大怒,把梁玉清贬谪到了北斗之下。

本词里的玉清如是指仙子,当是暗指所思念之恋人。“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红烛烧残,香炉燃尽,被衾中冰冷孤寂。床头凄苦无眠的词人在默默计算日子,何时能够再与她相会。

“香消被冷”一语出自李清照《念奴娇》“被冷香销新睡觉,不许愁人不起”。“又误心期到下弦。”

不知不觉间,时间又过了我心中的约会之期,已经到了下半月了。心期是心愿、愿景之意,这里当是与那“许飞琼”约会之期。

晏几道《采桑子》有云:“夜痕记尽窗间月,曾误心期。”这首词也是用了叠句,读之自有一种回环缠绵之意。

关于这首词所思念的对象,词中“飞琼”和“玉清”两个意象似乎让人雾里看花。纳兰将心中所恋之人想象成居住在彤霞环绕中的仙子许飞琼,或是想象成与人私奔的梁玉清。

这两者都有下凡到人间的传说。这种比喻使词人的思念有了几分奇幻的浪漫色彩,也与野史中所载的纳兰早年情事贴近了几分。

有人说这首词里的“玉清”喻指皇宫,谓其早年所爱的绝色初恋女子被纳入宫中。从这首词里来看,这种说法虽无确证,但也不无道理。

对纳兰而言,“距离产生美”是永远的真理。心中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女子就是那冰清玉洁的雾中之花。

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诗文似乎有这个传统。屈原笔下的湘夫人、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都自有一种飘渺绝尘的神韵。

词的下片写词人自己的身边景象和心事。最后一句“又误心期到下弦”若是写实,就是说约定月圆时见面,可是到了下弦月也没有音讯。

(可以参看《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若是虚写,则表达了词人心中的无奈与绝望。因为下弦月就是残月,不再团圆。

相逢无日,会面无期,故其愁恨绵绵。小词语淡意深,越咀嚼越觉得有味道。

可谓虚实相生,清空超妙。

5 有美和彤字的诗词歌赋

带有美字的诗句:1,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2,感遇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3,古诗十九首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情款感四时。

美人在云端,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4,短歌行 曹操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5,美女篇 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6,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7,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杜甫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8,将进酒 李白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9,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0,虞美人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11,啼鸟 欧阳修 我遭谗口身落此,每闻巧言宜可憎。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

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

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12,生查子 晏几道 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13,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14,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15,红楼梦十二曲——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17,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18,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19,警幻仙姑赋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20,感遇·之九 陈子昂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21,偶然作六首 王维 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

22,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 王昌龄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23,读邓鲂诗 白居易 京兆杜子美,犹得一拾遗。

24,赠友人其一 李白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25,奉陪赠附马韦曲二首 杜甫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彤字的诗词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兮。我有嘉宾,中心贶之。

钟鼓既设,一朝飨之。彤弓弨兮,受言载兮。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

钟鼓既设,一朝醻之。观立翰林真二首 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

虽称李太白,知是那里精。御宴千钟饮,蕃书一笔成。

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

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

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湘灵歌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喜钱左丞再除华州以诗伸贺 左辖辍中台,门东委上才。

彤襜经宿到,绛帐及春开。民望恳难夺,天心慈易回。

那知不隔岁,重借寇恂来。满意望采纳。

6 带彤字和常字的古诗词

带彤字的:

奉和春日玩雪应制 宋之问

北阙彤云掩曙霞,东风吹雪舞山家。

琼章定少千人和,银树长芳六出花。

献鄜坊丘常侍 许浑

诏选将军护北戎,身骑白马臂彤弓。

柳营远识金貂贵,榆塞遥知玉帐雄。

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

蓬莱每望平安火,应奏班超定远功。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带“常”字的诗词:

1、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唐朝·张说《幽州新岁作》

原诗: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2、除听好语耳常聋,不见诗人眼底空。——唐朝·王建《寄同州田长史》

原诗:除听好语耳常聋,不见诗人眼底空。莫怪出城为长史,总缘山在白云中。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朝·杜甫《登高》

原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唐朝·孟郊《伤时》

原诗: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古人结交而重义,今人结交而重利。劝人一种种桃李,种亦直须遍天地。一生不爱嘱人事,嘱即直须为生死。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

5、日日花前常病酒。——宋朝·欧阳修《蝶恋花》

原诗: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裹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6、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宋朝·李清照《如梦令》

原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7、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宋朝·李清照《清平乐》

原诗: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8、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宋朝·苏轼《西江月》

原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7 求带“彤”字的嵌名诗,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带“彤”的古代诗歌并不多,全部列举如下: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2]

出处:静女

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1]

我有嘉宾,中心贶之。[2]

钟鼓既设,一朝飨之。[3]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4]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钟鼓既设,一朝右之。[5]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6]

我有嘉宾,中心好之。

钟鼓既设,一朝醻之。[7]

出处:彤弓

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出处:短歌行

中华诗词-魏晋-曹操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忄画}[8] 。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9] 。

出处:娇女诗

中华诗词-魏晋-左思

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1] 。

出处:直中书省

中华诗词-南北朝-谢朓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出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中华诗词-唐五代-杜甫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

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出处:观立翰林真二首

中华诗词-唐五代-贯休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出处:减字木兰花

中华诗词-北宋-李清照

胡马嘶风,

汉旗翻雪,

彤云又吐,

一竿残照。

出处:青门饮 寄宠人

中华诗词-北宋-时彦

玉皇端拱彤云上,

人物嬉游陆海中。

出处:鹧鸪天

中华诗词-南宋-向子諲

碧城烟树小彤楼,杨柳东风系客舟。

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

出处:吴门十一首其十

中华诗词-清-苏曼殊

北宋樊楼,缥渺彤窗绣柱[2],

出处:满江红

文苑-中华诗词-清-陈维崧

这就是古代所有的有“彤”的诗歌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说嵌名诗,还得你自己写啊。我一个个找到后贴过来的,很辛苦,看着给分吧。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是他的名句。李商隐是怀州河内(今焦作沁阳)人。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弃世,所以很多人认为应该是写给他在长安的朋友的,但我更原意认为是写给和他阴阳相隔的妻子的。雨夜无尽,作者独自一人远在他乡,忆起曾经和自己相濡与沫的妻子,希望到黄泉之下,或者再来生再和妻子“话巴山夜雨”。下面是一些文学家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赏析一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赏析二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霍松林) 。

赏析三

此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内人”,通常指自己的妻子。当时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他的妻小却远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

这是一首朴素的小诗。整首诗明白如话,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这在李商隐的诗里并不多见,他大部分作品以词采“华艳”著称。这首诗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来: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一般说来,近体诗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好像刻意地重复着“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这一意象在诗里出现两次,但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巴山,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的另一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而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幸福也许就是这样,它需要对比、需要映照,在与过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现时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吧?用现在人们常说的话,就是“忆苦思甜”。而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与爱妻共剪西窗烛时,依偎一起遥望巴山夜雨。在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是在“此时”遥望“彼时”的幸福,因为巴山夜雨还没有从现实的背景转化成回忆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时想象着、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幸福地遥望此时。但即使只是一种对幸福的遥望,也已经让诗人沉浸在某种幸福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层诗意的美丽。

有人考证,认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作。那时诗人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也有人认为此诗是诗人寄给长安友人而非妻子。但李商隐入梓州,与其妻去世,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去世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这样的推测成立,那么这首《夜雨寄北》,实在是一首伤心之作。诗人在巴山夜雨中对幸福的遥望,如果终究没能在现实里落脚,那它又是以怎样的伤痛结束?这一切今天的我们已无从知道,只是,当我们今天再读这首诗时,会不会感动于那样一种遥望?一边是天人永隔,一边还在浑然不知地深情遥望。在那音讯难通的时代,在那生离犹如死别的日子,他们的思念比之现代的情侣,是不是更深挚,更真切?

诗人是否得到他遥望的幸福,我们不得而知,他也再无交代,但是,他的诗歌至少描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使在巴山夜雨那样的愁苦中,幸福,也是可以遥望的。(来源:五车书斋)

以上赏析出自

http://wwwmcscnnet/shicishangxi33aspx

赏析四

情深意远 思绪缠绵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王艳荣

(四平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夜雨寄北》一诗,指出了李商隐诗歌创造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关键词:多种风格;错位的视角;委婉;情景交融;含蓄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的诗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正如周振甫所评:“有百宝流苏的绮丽,有千丝织网的细密,有行云流水的空明”�①,他的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辟了一种新的意境,丰富了唐诗的艺术成就。本文仅就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的赏析,揭示其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 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何日是归期,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自己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望月》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淋淋。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 “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这是因为“巴山夜雨”给诗人的感受是非常复杂深沉的,是最凝炼的景语,又是最深切的情语,既写景,又抒情,是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在这首诗中如此使用,就非常含蓄,引人联想,别具一格。�

这首诗,前两句写现实情景,含有离愁别绪;而后两句写未来相会时的景况,含有欢聚的情绪。离愁是实,欢聚是虚。虚写未来的欢聚,正是为了衬托眼下的孤寂和思恋之情,对欢聚盼之愈强,当前的思恋之情便反映得愈深,愈难排遣。两相对照,更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遇上曲洋和刘正风,偶然得到《笑傲江湖》曲谱;也不经意间学会五岳各派剑法精髓,但却被师父岳不群猜疑而逐出师门,而且还被自小喜欢的岳灵珊师妹疏远,之后在游历江湖时和魔教圣姑任盈盈相识相知相爱。

最后岳不群野心暴露后,令狐冲出手阻止了大战,并与任盈盈退出江湖,共奏《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笑傲江湖》的写作从1967年开始。金庸本人一直就关心着天下大事,关注着中国的政治风云,所以他把对政治的思考,自觉不自觉地就融入了自己的小说创作。其实与此同时,金庸每天写的社评,本来就在一刻不停地评论着中国的现实。

作品赏析

《笑傲江湖》也许是金庸对儒家正统文化的最后一次批判性审视。此时英雄主义已随着大英雄大豪杰萧峰的自杀而日薄西山,但金庸仍试图为他笔下的英雄探讨一条可能的出路。

在《笑傲江湖》中,金庸放弃了其重要小说一贯采用的虚实相生的叙事模式,取消了小说的历史背景,意在展示文化、人性和政治中某些永恒的东西。

令狐冲是作品中唯的一亮点,他本可以成为超乎正邪之外的孤胆英雄,但是,文化失败主义的阴影已经给此时金庸的英雄创造设置了巨大的心理障碍。令狐冲再也无法承担起像郭靖、杨过、张无忌、萧峰那样的恢复江湖秩序使命。他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笑傲江湖

 导语:难以止息岁月的匆匆流逝,一如那些不可挽留的事物般,纵使有太多的不舍与眷恋,那也已无济于事。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经典优美散文精选,欢迎借鉴!

  篇一:寂寞空庭春欲晚

 多年前,未识其中文思之时。只是这样短短一句话便可以深深触动我的心。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晚春时节的落寞凄美在白色的满地梨花瓣里静静流淌。

 因为沉迷于这样一个美丽的句子,毫不犹豫地买下《寂寞空庭春欲晚》。凄美迷乱的爱情故事,梨花瓣里的诗情。两个人,痴缠一生,终究一生不再相见。深深庭院,满心相思,一颗冰心守着心里的誓言。爱恨别离,春日欲晚。

 看过一些电视剧里的画面,多了几分技巧,画面的唯美渲染得似乎有些过分。太过煽情的话语与小说中的含蓄显得有些出入。所以更醉心文字将这怨情、痴情静静描绘的状态。仿佛是在一个夕阳悠悠的傍晚,长风浩荡,将一切都吹拂起来的感觉。

 卫琳琅后半生的人生状态,是寂寞空庭相伴。然而这寂寞萦绕之中,有着另一个人以痴心相伴的心底回应。落寞的掉泪,是无奈世情的苍凉,心底守着的还是一生一世的承诺。他可以将近半生不见她的容颜,却把深藏最深处的隐痛给了她。春欲晚,梨花簌簌落。当初,水池边,初遇浣衣的她。一切都还未显端倪。只是谁料命运的兜兜转转抛落出这一世错落情缘。

 我们在这曲调里唱出了哀叹的味道。而千年以前,一个女子的等待守候却有点杜鹃啼血的悲凉。

 她的才华令后人仰慕,她的美貌淑德让人赞叹。她是蒹葭里的迷离女子。曲终人散后,守着一个人的坟度过寂寂人生。

 在这世上辜负与被辜负都是容易之事。刘骛他是多么地残忍,将这个美丽智慧的女子翻手抛入尘埃。在这世上,最珍贵的真心,他看不见。穷尽一生,追逐沉迷的不过是虚无的美色享乐。

 她却将最好的青春给了这个薄情的男人。人与人之间那些关系是无法用任何道理去解释的。一切温情逝去后,独自守着深深庭院孤独。她的凄怨化作诗词里的句子。那些清冷的日子,曾经的深情反而象心底的刺痛。容颜老去以后,痴怨已了,守着他的孤坟,念起的更多可能是年少的温存,而非物是人非以后的淡薄吧。孤独终老的日子唯有那些早已如烟云散去的浅浅往事给了心间继续存在光亮的角落。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曾经深情如斯,而今寂寂余生。唯有那段故事化作片片梨花瓣飘荡于天地之间。

  篇二:最初的心动

 如果光阴把一切席卷而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一抹幽兰。如果爱情把一切席卷而去,最后留下的,也定是带着蓝色回忆的最初的心动。

 ——雪小禅

 春风来信,我收到眉眼里第一缕春季。

 从来相思,都是等同。只是,于春的眷恋,并不在众荷之间,亦非阳春白雪的惊艳,而是那枝头的第一抹新绿,入眸的瞬间,便轻轻叩起尘封已久的流年,新生的迤逦,在一叶清新里透着温润的寂。

 对于旧的事物,我是缅怀的,且是恋着的。然而,当不小心触碰了旧时光的字眼,一颗柔软的心,终是经不起回忆的打捞,时光里的深情,在一草一木里滋生,于待放的花蕾里暗香浮动……

 忽而发现,时光愈发浅了,浅到似乎一切都在昨日重现,如初春做了一场清幽的春梦:心意阑珊处,梨花雨落。窗前,春风携来一缕春情,似水月疏林里的一朵娇羞,给一窗剪影的清瘦,注入了几许婉柔。窗外的那场梨花雨,一如当年那般轻逸翩然,媚入眼帘……

 思在春里归,醉从梦里回,这梦中的一物一景,何尝不是虚实相生?原来,我依然还是那个梨花写意的女子,只是此刻,字里行间,落了几片相思的花瓣,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这便是岁月里最美的恩泽!

 一眸深情,是落在心湖里生动的涟滟,晕染成时光里一幅纯美的画卷。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相视刹那间,便可以触摸到时光里温柔的眉眼。

 倘若,眉弯里的秘密可以延展,是否,在轻轻低眉的瞬间,春风便可撩起那薄如蝉翼的思念?

 春的天空,透明的蓝,纯净的一尘不染。那不经意被惊散的流云,洒脱的闲逸,以及无瑕的韵致,装点着春光的晴好,给心境添了几许从容。

 我喜欢,早春的气息,那鲜活的生命力,俨然让人触手可及。耳边轻拂的春风,涤荡着撩人的春情,风过处,是一季花开的萌动,更是一叶菩提的新生。

 春,是一个馥郁的季节,满目新生暖怡,枝头的蓓蕾,流淌着不张扬的明媚,无需描摹,不用书写,已是这春日里一味无法抵御的诱惑……

 最是不语动人处。走在春光里,静守着孤独与盛放,看每一股新生的力量,在心上悄然滋长,如时光里最动情的诗句,生成眸间葳蕤的风清云朗。

 依然,贪恋着一方时光里的庭院,清风寂日,鸟喧花静,唯有一缕融融的春情,在写满字迹的暗香里涌动。

 应该说,所有的幸福与快乐,都来自于简静的生活。偶有薄凉难当,我依然可以依着青葱的回忆,沿着雨落心湖的轨迹,去寻到那属于最初的心动。倘若,还有某个人可以记起,必然是那个最深情的你!

 耳边的发丝,在不经意间,拉长了思念,我依然在你给的天涯里,静默着一份经年不变的不语,把寂寞,写成一首无词的诗歌!

 “这个世界,你得读懂它的放纵和邪恶,才能去寻那野草闲花里的一点点春意,和一点点的暖意。”

 我不知,雪小禅,是如何在寂寞里开出了一朵妖娆的优昙,如果,这世间会出现第五季,我想,她定是唯一的尤物。

 爱书的女子是安静的,写字的女子是寂寞的,因此,也是美丽的,这种美丽,亘美着季节的交替,不言人比黄花瘦,不语离人心上秋,只在繁花深处,与清风相和,清寂地深情着!

 读喜欢的书,爱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想必是一番幸福的滋味吧,人生,就是如此简洁。心如明镜,才可以看到远山的葱茏,品到近水的清澄。

 北方的春,终是来得迟了些。枯木逢春虽是一场喜悦的盼望,可终是要在痛苦的苏醒里生长,如此,才迎来世人期盼已久的春光!

 繁花深处,春思几度?一纸纯白色的回忆,在浅然的春色里,流动着无处安放的心絮,冰一般的静,此刻,却在心上释放着火一样的热。

 若是,这世间没有情非得已,我始终深信,你指尖跳动的花火,会在春日里恣意地燃烧,继而生成破茧而出的美丽,而我也会守在原地,收获一份漂洋过海的惊喜。

 阳春里乍放的嫩芽,在阳光下愈发明艳,我安静地看它恣意舒展,而后折一枝绿柳,植于心田,春风入词笔,静倚一池春水,在时光里,绽放一树春季的明媚。

 身心,总会禁不住沉浸于那首《暗香》,或许,这样的喜欢是不合时令的,而我只是想,依着心的脉络,去重温那一程云水过往。走过山长,涉过水远,我把最美的光阴,和最暖的依恋,定格在深情的一眼一瞬间。

 最后的最后,终于懂得,旧时光,只适合收藏,而时光里的深情,一直是眉间心上,一份最初的`心动……

  篇三:岁月指尖上的舞蹈

 年华恰如那指尖沙,越抓流逝的越快。风华是一指流沙,青春是一段年华,眼看着流逝了,却无可奈何。当落花化成泥,一切都那么平静。不羁的青春也随着化为一场梦,随风万里,踏遍红尘,但流年似水无痕,席卷了一切。若把岁月看作一个无可攀比的巨人,那些青春便是岁月指尖上华美的舞蹈。

 不期的相遇,我们走进了那陌生的校园。那陌生的花坛,陌生的教学楼,一切陌生的事物牵引原本平静的心走向了世俗。教室近在咫尺,我却原地未动,直至那一个身影牵我走进初中生活。思绪渐渐弥漫了整个教室,我努力去寻找曾经的痕迹,却看到了初一那些共欢乐,共度岁月的陌生却又熟悉的面庞。慢慢地,也看见了操场上玩耍的情景。直到那一抹斜阳凝成镜子。渐渐懂得,这不过是一指黄沙,终究会模糊风景。

 阡陌红尘,再也温暖不了我的心,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游荡在遥远的天边。只有寂寞歌声回荡天空。那岁月中深深浅浅的痕迹,铭记了生活。进入初二,心也无法平静了,幸福的感觉席卷了我,游荡于虚空。那火热的身影,那充满笑容的脸庞,那不羁的朋友,甚至被掀翻的教师,处处溢满了幸福。想起那时每天玩耍的身影,想起操场上狂奔的感觉,想起那三尺讲台上教书的身影,我的心已经哭了。尘烟茫茫,心痕累累,匆忙的岁月带走了初二,那些人,那些事已经凝结在我心头,任凭岁月来去,风化不了。

 繁花褪尽,时过境迁,还有什么放不下?昨日灿烂的烟花,铭记初三的岁月,忘不了的学业,忘不了的理想,忘不了的拼搏,一切都已成回忆。每天,无处不见拼搏的身影,初三本该是枯燥无味的,是同学和老师用激情熔化了一切,用奋斗战胜了一切。用真情淡看花开花落,想起了初三的同学,想到那些敬爱的老师,心也不再那么痛,而如昔日的春季,姹紫嫣红。

 一路走来,我们印刻了一路时光,我们哭过,我们笑过;我们颓废过,我们也奋斗过。很多时候,回想起这些,心中也不免产生一丝惋惜。花落满地,月落满地,这一切如花美丽,但却似水流年。我们回忆过去,但回不去当初,回首彼岸,光景还是那样绵长。

 我们每个人都要铭记青春,但不能停留过去,寻觅青春的深处,那一丝丝甜蜜无法抹去。我们失去青春,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开始。未来,或许我们会孤独,会迷茫,不要放弃,未来的路在等着我们,让我们仗剑天涯,去游荡繁华世界。

 记住,在青春年华,我们曾拥有的激情与拼搏,是我们免于掉入深渊的动力。不要相信失败,不要相信困难,多想想曾经青春时拼搏的自己。

 再一次抬头仰望苍穹,驻目远望耀眼的星子,漆黑的夜幕凝聚肆意飞散的思绪,那曾经与我共度流年的人,都已渐去,于静静的流年里,浅浅感悟,却偶然发现——

 那炫丽的青春恰如岁月指尖上曼妙的舞蹈。

  篇四:美丽的邂逅

 常常驻足幽深的庭院,去看那棵古梅。妥帖了最深的一份情感,期盼枝头最美的妖娆。无数次在想,若来一场雪,它们定会相依婀娜,笑脸相映。朵朵雪花,栖于梅枝,存于心田。若将所有时光都镂空,这世间一定会只剩下梅花的香气与雪花的晶莹。

 瑞雪没负我,轻轻的雪花来了,美丽的倩影就在这下午苍茫的颜色里静静地翩然落在大地。在这样的时节,最应该做的就是迎着风轻吻着她的清凉,倾听着她的呼吸,感受着邂逅的惊喜。于是,我执著地把手伸出,掌心向上,努力的向前,尽量伸得远些。雪这片片丝丝凉凉的六角晶莹娉婷,轻盈地、悄悄地落入我的掌心,我舒展着手心,舍不得握紧她的生命,生怕揉碎她的美丽。站在飘飞的雪花世界里,温柔地看雪花在我温暖的掌心里一点一点融化,看她那一片片的纯洁,慢慢地冰消玉损。在这样的景致里,应该出去走走,和自己相依相伴的人一起牵着手去散步,一路看旖旎的雪景,一路回顾经年的过往,走着走着就一起白首白衣,一片冰心了。纵然是,一路的寒冷冰冻住了所有风景,喑哑了所有天籁。我们也依旧会走下去,一路用温馨的爱怜,在心中存一朵雪花,漾一脉雪色,抖落红尘所有生活的纷繁。在这静谧的时刻,记住云水里每一程或聚或散的缘,慢慢地,身边的所有的风景都染成了一片羽化的纯白,描摹成了一幅绝妙的丹青。

 这样的下午,最适合心路的回想,在这翩翩如蝶的雪花里,在这寒冷的空气里,忆着自己经历过了的岁月的蹉跎,想着自己越过去的沟沟坎坎。竟然仿佛又闻到了混合着青草和花香的青春年华的气息。似水的流年中,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都幻化成了眼前这片片雪花,成了生命中最柔软的一部分。愉悦地享受着生命的过往中那些爱和被爱的过程,享受着那一场场风花雪月洗礼过的灵魂,享受着如白雪皑皑的晶莹的恩宠和荣耀。眼前,路旁那落满雪的树一霎时变得晶莹剔透,青春涌动。

 又看到庭院中那株腊梅了,白雪拥着梅枝,枝头的花儿真的开了,映着晶莹的积雪,悠悠的开了,惬意而执著,怒放而含笑,淡然地透出阵阵梅香。和着飘雪的节奏,幻化成一曲最温婉的词章。于是,这梅香熏染的清丽景致,使这漫天的雪花顿时生出清幽的诗情。在这梅雪邂逅的时空里婉约一怀心事,丢弃掉老旧的忧伤,只用浅浅的一脉温婉的心音,唱一曲清欢。从此不再为相遇而欣喜,也不再为离别而神伤,更不再有太多的执拗和勉强。只想一直微笑着,将这梅花映雪的无言写意成一曲静水流深的清韵,将这雪落梅枝的清丽描摹成一抹清绝出尘的水墨,轮回在自己的每一个素静的四季,从此不离不弃。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捻一朵梅香,将她融于心中的雪花,于是,这个冬季,有梅花,有雪花,便有了最美的

 风景。在这一场雪梅相映的美丽里写尽了诗意的邂逅,然后嗅着一缕花香安然入梦。

  篇五:三月,陌上看花

 时光静静地流淌,季节的辗转悄然的更迭,昨日的寒冬在季节的某个转角处渐行渐远。

 阳春三月,柳丝吐绿,萌动的春意,暖意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呢喃的鸟叫,早春的味道就这样入了眉眼。春风轻柔拂面,万物复苏滋长,何不趁着美好时光去陌上看一场花海,让花的芬芳填满心间。漫步在花海边,带着激动的心跳,醉入那一片穿透心扉的黄。早春的油菜花,放眼眺望,重重叠叠,铺满了田间,一阵微风拂来,送来缕缕馨香。蓝天,阳光,金黄,交相辉映,装饰着萌动的大地,让人止不住驻足观叹。

 花开花落,一季送走一季。当冷季的冬萧条着万物,而早春的油菜花早早唤醒着大地,激情的绽放着花蕊。它给生命激动,招摇着那一抹醒目的金黄,吐露着清新的芬芳,氤氲着的空气,以纤巧壮阔的姿态向人们预示着早春的气息。

 在阡陌交错的田间,层层叠叠,铺天盖地,金灿灿的**充斥着游人的眼眸,冲撞着心扉。这个季节,炫黄在田间无处不在,人们悸动的换上游装,穿梭在田野边,拿起相机摆出各种姿势与花共舞,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嫣,美开了花。这一片黄,这一片芬芳,激动着内心,暂忘了城市喧嚣,心在这片田园再次回归宁静,逍遥而惬意。

 素雅的油菜花并没有夏日那般火红的姿态。但金灿灿的素衣,黄的是那么的纯粹,就是这么般的素雅动人,让人流连往返,不舍离去。缠绵又缠绵,早春的印象就这样深刻的刻在了脑海里了。别样的美,壮阔醒目的金黄,美了蜜蜂的胃,醉了游人的心。能有几回回游?能有几回回见?这一季一季的花开,这一季一季的花落,惊扰着寻梦人,缠绵不舍,令人魂牵梦绕的就是这金黄的早春。

 三月,让我们相邀去陌上看一场那醉人心海,馨香扑鼻的花海盛况。辗转缠绵,摇曳着心扉的金黄。

  篇六:梦里落花知多少

 是谁在轻叩回忆的心门

 回首那些过往的不堪

 梦里落红片片

 只是印记青春的读白

 ——题记

 蓦然回首瞬间,已是往事匆匆飞跃,来不及设防的心门再一次被重重击溃。三十岁的我已站在了人生的彼岸,曾经的青春年少已成惘然,左岸的烟火虽然灿烂,但我已然不能回头。吹一夜的风,听一夜的音乐,喝一杯寂寞的清茶,一个人的路终究一个人走。儿时的玩伴,年少的同窗不知梦醒何处,是否也如我一般踽踽在路。

 风轻轻的吹,夜沉沉的睡,一个人独自邀月漫步,似漂泊更似流浪。

 曾经的你,曾经的他,曾经的我们,曾经的初三(四)班还有我的职校同学,不知你们一切是否安好,是否还应有昨日的笑颜。我的死党蒋福旺,印住宾,刘涵当然还有小宝,亮子,老懎……我想我这一辈子也不能把你们忘怀。不知你们也如我这般的把我想起。

 流年总是在我们处身以外的世界里梳理着它的青丝,淡了的往事,碎了的少年心事,忘不了的最是那一回的悲苍姿容。

 合上后记又打开序言,故事总是有节奏行走在生命的章节里。世间万物都是瞬间飘零而逝,唯有回忆将它们一一记录在案。不停的复制,复制复制在重演。

 曾经的誓言,曾经的执着,曾经的过去,过去的曾经。回忆路上橘梗清香淡雅,思绪路上惆怅依旧满怀,多年来的往事不断地挤压成叠,绘制成一部不断连载的小说。

 光阴付流水,年华似水流。

 往事可待忆,落红辗入泥。

 陌上红尘,杨柳岸边,我们是否还记得在那棵香樟树下的誓约,持一把青春的灰烬,固守那一份早已荡逝的年华,去为青春谱写流浪的诗行。

  篇七:听,春雨缠绵

 这场早春的雨好缠绵,在春还朦胧羞涩的时候,春雨便大胆地,毫无商量地充满了春的空间,任凭春的冷意、春的料峭都无法让这执着的雨从身边消失。

 一直持续了十来天的雨还在继续晰沥地下着,毫无离去的表示,不知是老天的眷顾还是别处干旱的付出才成就了这场马拉松式的雨。想到他的执着与他的耐心到不觉心生一丝好感。

 白天,上班的人流不停地穿梭于雨中,匆匆的脚步似乎已习惯于踏着雨的节拍,雨中的花伞也在不经意地点缀着城市的大街小巷,车窗外的雨刷在不停地摇摆着,仿佛闲置已久的他终于找到了表现的机会,在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感。车窗内的我心宁静着、平和着、坦然着、悠闲着、空灵着,没有外面的喧嚣,没有他人的杂扰,没有心的浮躁,此刻,随着音响里那古筝优雅的点缀,是一份无与伦比的意境。

 就这样,于恬静中开始一天的工作,认真地处理着该处理的,忙碌着要忙碌的,在一番辛苦之后,静坐桌前,泡上一杯咖啡,享受片刻的轻闲,忽而会有丝丝缕缕的思绪,不经意流溢于脑际,不经意凝聚于眼眸,不经意散逸于脸庞,神有些牵系,魂有些牵记,当会意时不觉恬恬静静浅浅浅浅地一笑,笑刚才的遐,笑自己的思,笑空气中弥漫的那春雨的清香,笑心底萦绕的那些虚拟的梦境。望天空,雨在继续,风在跟随,于瑟瑟清冷中,仍满目苍翠,雨中流淌后的枝叶葱绿鲜亮,这是一处特别的景致,赏着这样一番景色,读着这样一份心情,心惬意,情飘洒,韵荡漾,仿佛远离了天气的阴霾,远离了喧嚣与烦扰,远离了一切心与心的纠缠,意与意的猜测,于恬淡的心境中享一份安然与超脱。

 其实我更享受烟雨蒙蒙,无星无月的雨夜,漫游在寂静的冷雨雾夜里,任雨雾冷风掀起往事的窗帘,雨声点滴霖霪,心声呼唤呢喃。灯下绵绵的思绪,浅浅的书香,诗情浓郁地在心绪飞扬。拨开心头浮动,穿透心灵羽裳,于静夜中,去领略早春冷雨的神韵,去品味冷雨缠绵的隽永!

 万韵之声的雨,滴滴浓自浓着,醉自醉着。那雨声,洞穿空气丝丝的、轻拭树叶噗噗的、梳理草茎淅淅的、漫撒水面沙沙的、落脚檐顶叮叮的、叩问石阶嘟嘟的……是雨的性情也是雨的舒展,即使少了芭蕉与翠竹的呼应,也同样可以遥忘与心念神领了。

 钟爱如此的雨夜。这雨,浸*着几多古往今来的文风古韵;这雨,飘渺着几多深邃禅意与时空的飘逸;这雨,洗礼着几多英灵的思索与精神;这雨,焦灼着几多婉转爱恨的罗曼史……脑海自然一幅绝妙的水墨,用笔如此的巧妙精深,古朴有力,色泽明暗又是那样恰到佳处而又处处蕴含机锋。

  篇八:初春,旧念

 初春,冷清渐去,坐在一杯茶中,倒影昔年,还有些许停留的缠绕,浅浅的,轻轻地,萦绕着,回味去了,却浓意深陷,那一抹念着的味道,是散落在时光中的花冢,湮灭在哪里,都是一季春的等待。想起柔润的春雨,漫过清心的初念,青青涩涩的,却也柔心入怀,暖心的你若浮萍,若蒲柳轻轻柔柔划过眉心,袅袅婷婷的暖,是春季到了吗?

 春季里,旧梦萌发了新芽,枯木又逢春,悄悄地供养一壶相思酒,浇灌那一枝彼岸花,让其妖娆妩媚,自在地盛开。思念的渡口,一片片葱荣争相破土,悄然间一缕迤逦风光,催红绽绿,柔润的绿茵漾起泛泛的清逸,娓娓道来,执拗的念,遥念着一阙阙搁浅的古韵,执着那袭韵脚,须臾之际,在春蕊心语气息里留影。

 蘸着馥郁,留下丰盈的墨色,浅浅浅浅也好,深情浓笔也罢,浓淡相宜,醉卧消瘦的初春季际,静气自处,空谷幽兰般清芬,清香自持。将一季季流转的风光读透,生命便是水墨丹青的一幅画,春暖花开,一笔在心,修剪瘦枝枯叶,养在时光与生命之间,开不开花,都是暖暖的一笔,红红的一朵。或是新月初心,亦或满月欢颜,都可吟墨静放,自语心迹绽放于窗口。

 初春,旧念一同暖起,合着静静悄悄的步履,缓缓走进春季里。那念那梦勾起一幅春暖,让期盼着的颜色,尽情飘然于山山水水中,释放丹枫红叶的一念纯心,散落江南一季烟雨,携着那前世的旧梦,字字珠玑,踏歌长亭,筝箫月色,叩响等待的门扉。缘生音起,春归处,雀舞欢愉,岁月住进了春色里,又一次,思起诗情画意的你……

 轩窗前,碧水照影,缅怀残情,花未开,叶未来,残阳默默,冷风寂寂,凉凉心情覆盖,初春的天气瞬息万变,一时暖,一时寒,变幻莫测,羽裳未去,春衫未来,微澜的旧念,在这一泓诗情,画意心迹。多少被摇落的望情,游离在外,遗漏下一缕烟凉,这欲裂的期望,阴凉未改,初春的单薄,难抵凉风飒飒,独坐一旁,孤自留白,孤自想念……

 旧念暖起桃花渡,跌宕着音符,粉红色的回忆乘风破浪,浪花朵朵翩跹,娉开宋词的韵脚,平平仄仄,娓娓指间。桃花馥香郁郁,粉红飘落瓣瓣,起舞翩翩,寻找莞尔一笑的温暖。那山那水,那人那事,那年那月,已是古诗的故事,未央的情深……捻花轻挽,潮湿了的纸页,红烛泪干,这落洒的花瓣雨,奔赴一生的追逐,无论何时何地,光阴怎样变更,想一个人,念一件事,惦念一直都未变过。

 等,在春季的细雨清风里,合着润泽淡然,把等待潺潺去流淌;等,在春季的皎皎月色里,朗朗晴空,蔓延着嫩嫩新芽,青翠的枝桠音起阙阙青词,独芳那前尘旧念,浅唱阙词的余味,寻找那一世的情长。青葱的年华,又一次走在青瓷白瓦小巷,清澈的香溪,缓缓流过痴缠的三生石,潮汐初歇的天空,飘落那穿行在光阴的沉香,去深刻每一段走过的印迹。

 初春,旧念,静静等待,寂寂守望蒹葭。一株花草,悄然破土,展露嫩绿一抹,涂鸦一腔期望,勾起婉婷之美,画歌陈旧往昔,旧念翩翩姗起初春,遍地是春情,花开春暖。婀娜妩媚间,缕缕和煦清风,拥来春季,漾起满满的暖,散播在流云眸底,捎去一笺笺念想,让这份情染爱流年,抵达南国红豆倾情的夙愿。

 初春,旧念,风飞的期盼,妙语慢吟春色,漫游梦影的竹帘,在一捧支离破碎中煮墨,让伫立良久的旧念,沿着一笔春事,去春季里行舟千山万水!

背下来

诗词鉴赏对策

解材料关系 析表达技巧

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总会提到“艺术特色”。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方法(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

一般来说,我们平时所说的“表达技巧”,主要指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特别是表现方法。但从这些年高考题所给的答案看,也涉及到修辞方法和篇章结构。下面分点作简单阐述。

一、表达方式。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诗词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抒情,偶尔也会用到记叙和议论。

二、表现方法。主要包括:

(一)、与记叙有关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

(二)、与描写有关的:写景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细描)、白描;描写角度,包括立足点的变化,如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角度变化,包括俯视、仰视,远景、近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工笔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立足城头,远望城外景致,土地荒芜,野草茂盛,清冷冷的山泉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移步换景,虽然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一衬托,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啊!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这首诗也可以说是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它句句写景,句句含情,铺陈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为了衬托、渲染诗人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三)、与抒情有关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情方法从题材和表达方式两方面加以判断和区分。如果题材是描写景或物的,就要想到是否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表达方式更容易区分,如果是抒情、议论,就是直抒胸臆,如果是描写人、事、景、物,就是寓情于事、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如苏庠的《菩萨蛮•宜兴作》:“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 荒陂垂斗柄,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这首词的上阙寓情于景。开篇两句写风吼云涌、寒溪冰谷的场面,以风、云、溪、谷的景物,从声、色、势、温等方面烘托、渲染出凄冷的气氛。然而三、四两句,所写的景物和给人的感觉与上两句迥然不同:鸿雁伴随着西下的夕阳缓缓飞回栖居之地,落日映照下的重重山峦映入眼帘。此景给人以舒徐宁静的感受。上阙就是这样写出了风卷平野、寒凝大地的景象,以寒流暗示了政坛的险恶,又从鸿雁寄寓了归心。下阙前三句直抒胸臆,开始写北斗星低垂于荒陂,点明方位。丹阳在宜兴之北,因而说“乡山近”。家乡既然很近,回去就比较容易,那写出回乡之思完全顺理成章。可是结拍两句却词意陡转,说不必苦苦地想回乡,宜兴不久将是满树春光。词人的心意是:政坛既不可涉足,则只有借山而隐;宜兴之山亦是大好,又何以必归丹阳?“石亭春满枝”以景结情,写的是想象之景,是虚写,它在告诉人们:山中未必尽是冬日苦寒,自有春暖花开之日;如果心无所苦,则冬日亦视若春时。真是语浅情深,意味深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四)、与思维有关的:联想、想象等。从非现实性(非眼前)材料与修辞(比喻、比拟、用典等)方面去判断。过去的、远方的材料,比喻、比拟、用典等所用的材料,多不具有现实性,是由此及彼联想、想象的。它与现实性材料构成虚实关系。如上面苏庠的《菩萨蛮•宜兴》一词,从上阙看,时间应该是冬季,所以才有北风、寒溪、冰谷、归鸿等景象,这是作者身临之境,但下阙末句却说“石亭春满枝”,联系上阙一比较,知道它是想象之景,那么,上阙是实写,这一句就是虚写,全词由实到虚,以景结情,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五)、与材料结构(诗句组合关系)有关的:比兴(起兴)、对比、衬托(烘托、烘云托月、反衬等)、映衬、象征、拟人化、移情(把人的感情付托于物象上表现出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位(从他人的角度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相生、抑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己、点面结合(以点代面)、以少胜多等。这里所说的材料结构,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从文章学的角度讲,所有的文章都是由材料组成的,一篇文章,不可能仅用一个材料,即使是一个材料,也有开头、经过、结尾之区别,也有感情高低之变化,这一切就会构成不同的组合关系,这些组合关系就是表现方法。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就是类比;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反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就是对比,有主次之分的就是反衬。具体到诗词,因为不能展开描写、抒情,往往一句诗,多不过几句诗就是一个材料,所以,诗词中的材料结构通常指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组合关系主要有:1 一句诗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之间的关系;2两个诗句之间的关系;3一个诗句与两个以上诗句之间的关系;4.两组诗句之间的关系。据此,对以上那些表现方法的判断,应从分析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入手。如孟宾于的《公子行》:“锦衣红夺彩霞明, 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 骄骢踏烂麦青青。”《公子行》是唐代专写纨绔子弟浮华生活的诗题。全诗主要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一是第一句两个材料,即以彩霞失色来反衬“锦衣”的华丽,“锦衣红夺”中的一个“夺”字,表现出锦衣色彩的鲜艳;二是一二句以火红的彩霞、明媚的春光与后面马蹄踏过麦田、青青的麦苗被踩烂的残破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彩霞春光的映衬下,后面的残破景象更显得伤心惨目,更能激起读者对贵族少爷的憎恶和愤慨。又如于武陵的《赠卖松人》:“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唐代的长安是高门贵族豪华竞逐的地方,买花是当时贵族社会的一种风尚。而诗题为“赠卖松人”,就从卖松人这一角度来着笔,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夭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这就构成了对比。其实,在这物象的背后,却隐藏着另一个材料——人,松树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谕的是:一切象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象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这就是典型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三、篇章结构。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构思(巧妙、新颖)、点题(开篇解题、篇末点题)、开头(统领全文、为下文铺垫、埋下伏笔、与其他诗句构成比兴,对比、衬托、映衬、抑扬等)、过渡(承上启下)、思路(起承转合)、线索(人、事、景、物、情、理)、顺序(时间,空间上下、先后、远近、表里,逻辑事→理、事→情、情→理、物→理)、内容组合(层层深入、卒章显志及各种表现方法)、照应(内容照应、首尾呼应)、结尾(升华、总结全文)。如辛愿的《临江仙•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萧萧茅屋下,白发老书生。 邂逅对床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钦叔、裕之即李献能、元好问,二人皆辛愿忘年挚友。词的上阙一句用反问,一二句的少年豪气与四五句的暮年凄凉对比,突出表现出“清朝无路到公卿”、不得进仕的悲愤。下阙先实写挚友重逢的喜悦,赞美二人的惊人才华。“他年”三句,转为虚写,表达对二人的鼓励与期望。意为:你们将来一起进入翰林院,受朝廷的重视,而不必以朋友为念,忘记了今日的欢聚之情吧!由实到虚,加上尾句从“春风莲烛”落笔,用一“问”字,具有拟人化色彩,可谓出奇制胜。整首词以“留别”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从少年写到老年,从相逢写到期望,起于“少年有意功名”的慷慨,承接因“无路到公卿”,而成为“白发老书生”的悲愤,转入“邂逅对床逢二妙”的惊喜,合于“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的祝福与期望。暗扣“留别”,内容相互照应,下阙 “邂逅对床逢二妙”回答开头的“谁识”。全词思路清晰清晰,层次分明。

除以上内容外,以下三点也值得注意:

四、体裁。如:楚辞、乐府、歌行体、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格律诗、自由诗;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近体诗又分律诗(五律、七律)、绝句(五绝、七绝)。诗的平仄、对仗、押韵。词的词牌、平仄、押韵,小令、中调、长调。曲的宫调、曲牌、平仄、押韵,小令、套曲(套数)等。

五、艺术风格。指在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长期形成的艺术特色。也可以对某一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出评价。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六、意境。指由情、景、意、言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如柳永《雨霖铃》婉约凄美。

七、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

表达技巧题作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即弄明白题干上是如何问的,用了什么概念。

如果是“艺术特色”,知识面较广,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法、语言特色和篇章结构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如果是“表达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也可以涉及篇章结构。如果是“表现方法(表现技巧、写作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去考虑组织答案。如果是“构思上的特色”,主要从篇章结构方面去考虑组织答案,可以涉及有关的表现方法。但不管哪一种情况,一定得抓住特色作出答案。

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案时,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评价(定性):即“怎样写”,也就是使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语言和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等。

(二)、分析:即“什么样”,也就是诗词内容是如何体现这种表达技巧或这一写作特点的。答出表达技巧的材料构件和表达效果。

如李白的《夜雪》:“已讶衾被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如果要求是“赏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方法。”“参考答案”可为: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方法。诗歌写的是“夜雪”,但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雪如何大,而是写了“衾被冷”、“窗户明”、“折竹声”来表现雪下得大,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其中第一句是评价,后面的“夜雪”“衾被冷”“窗户明”“折竹声”是材料构件,“来表现雪下得大,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是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可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达的具体内容,如“来表现雪下得大”,一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下面有提示),如“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艺术效果有时可以省略,但表达的具体内容必须贴切而具体。

组织答案时,注意品评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

一、直抒胸臆、对比、反衬、渲染、烘托,以及修辞中的夸张、反复、反问、排比——鲜明突出。

二、移位、移情(通感的一种特殊形式),修辞中的比喻、比拟、通感、借代——形象生动。

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比兴、象征、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修辞中的用典、双关、互文——含蓄蕴藉。

四、悬念、抑扬、铺垫、卒章显志,修辞中的顶针、设问——跌宕多姿。

如金德淑的《望江南》:“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玉楼间。”金德淑是南宋旧宫人。词中用了比喻、反衬等手法。作者把万里长城比作缟带,缟带,为传统孝仪之一重要丧服,这又是以雪为喻,形象地表达出国家破亡、山河披上缟素的神州陆沉之痛。“六街灯火已阑珊”。六街,指大都城。灯火阑珊,是灯火稀疏。作者用阑珊灯火反衬夜色沉沉。突出了暗淡的现境,透视出词人暗淡的心态,也意味着同样暗淡的现实。词的意境可谓重、拙、大。写亡国之哀,用笔不可谓不重。用笔朴素无华,此之谓拙。包举积雪燕山,万里长城,悲壮无比,是为大。词为悼南宋而作,调寄《望江南》,别有一番意味。这首词具有很高的价值,堪称亡宋之挽歌。这段分析中,“形象地、突出了”就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081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4
下一篇2023-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