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朱自清简介,我眼中的朱自清

语文作业,朱自清简介,我眼中的朱自清,第1张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苏、浙江多所中学教书。在大学学习和中学任教时期开始了新诗创作。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影响很大。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1932年回国,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回北京清华大学旧居,1948年8月12日病逝。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是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他出身于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在北大读书时,生活十分贫苦。其间参加过“五四”运动并结识了***人邓中夏,但他此时只在“荒郊”中彷徨,未能走上革命道路。在清华任教时,他曾和学生游行,亲历了“三•一八”惨案,写了《执政府前大屠杀记》一文进行控诉。他写作《背影》等散文,“意在表现自己”,展示“人生的一角”,开展对人生的批评。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苦闷中埋头研究古典文学。“九•一八”事变,他思想开始转变,曾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战后期,他拒绝到蒋介石政府中做官。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写诗歌颂闻一多,预言在火的遗烬里必然“爆出个新中国”,他还冒危险参加了李、闻追悼会。1947年他又冒“坐牢”的危险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任意逮捕人民,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了名。他集成一副“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对联勉励自己。此时,他生活清苦,一身重病,但仍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临终前嘱咐家属:“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朱自清先生早期的诗作,既有对未来的向往,对光明的渴望,又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他的散文,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朴素,亲切,文字多用口语而加以锤炼,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1924年以后,他也曾写出一些激情如“火山崩裂”的文章,比如“五卅”惨案后写的《血歌》,亲身参加“三•一八”请愿后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等,这些文章具有很强的战斗性。

从20年代后期开始,朱自清躲进书斋,潜心研究学问,过着一种谨严的学者生活。他在《那里走》一文中宣告自己要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目子。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了这一生。”

  抗战胜利了,朱自清热切地希望“有血有肉的活中国”早日出现。可是,国民党政府再次挑起内战,把血淋淋的屠刀砍向人民。1945年,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1946年7月,国民党特务相继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仆、闻一多,残酷的现实深深地教育了朱自清先生,他在日记中悲愤地写道:“自李公朴被刺后,余即为一多安全担心。但绝未想至发生如此之突然,与手段如此之卑鄙!”自此以后,朱自清更加坚定地战斗在争取民主与解放的道路上。1947年2月23日,参加签名抗议国民党当局任意逮捕人民的宣言;5月24日,签名呼吁和平的宣言,并亲访各学院教授征求签名。1948年3月,朱自清胃病复发,病情日趋严重;4月12日,清华教授为“反饥饿,反迫害”而罢课,朱自清扶病参加,是宣言起草人之一;6月18日,签名抗议美帝扶植日本并拒领美援面粉的宣言。8月初,病情恶化;临终前,朱自清仍谆谆嘱咐家人,说他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

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3-4]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歌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那时的社会有贵族与平民两级。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所搜集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节,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但有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诗言志”是一句古诗;“诗”(言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时通行赋诗。在外交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名必加上政治的意味。这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前的环境,作政治暗示。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宴晋使赵孟于垂陇,赵孟请大家赋诗,他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赋的是《野有蔓草》。原诗首章云:“野有蔓草,零露 氵专 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子太叔只取末两句,借以表示郑国欢迎赵孟的意思;上文他就不管。全诗原是男女私情之作,他更不管了。可是这样办正是“诗言志”;在那回宴会里,赵孟就和子太叔说了“诗以言志”这句话。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名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歌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但春秋时列国的赋诗只是用诗,并非解诗;那时诗的主要作用还在乐歌,因乐歌而加以借用,不过是一种方便罢了。至于诗篇本来的意义,那时原很明白,用不着讨论。到了孔子时代,诗已经不常歌唱了,诗篇本来的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借用,也渐渐含糊了。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的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厉了。

  毛氏有两个人:一个毛亨,汉时鲁国人,人称为大毛公,一个毛苌,赵国人,人称为小毛公;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了。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史证诗。他们接受了孔子“无邪” 的见解,又摘取了孟子的“知人论世”的见解,以为用孔子的诗的哲学,别裁古代的史说,拿来证明那些诗篇是什么时代用的。为什么事作的,便是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其实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倒是说要看全篇大意,不可拘泥在字句上,与他们不同。他们这样猜出来的作诗人的志,自然不会与作诗人相合;但那种志倒是关联着政治教化而与“诗言志”一语相合的。这样的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的表现在《诗序》里。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好像总论,托名子夏,说不定是谁作的。《小序》每篇一条,大约是大、小毛公作的。以史证诗,似乎是《小序》的专任务;传里虽也偶然提及,却总以训诂为主,不过所选取的字义,决在助成序说,无形中有个一定方向罢了。可是《小序》也还是泛说的多,确指的少。到了郑玄,才更详密的发展了这个条理。他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的附合史料,编成《诗谱》,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笺》中也更多的发挥了作为各篇诗的背景的历史。以史证诗,在他手里算是集大成了。

  《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上。《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各国土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描写这种乐的呜呜之音。雅也就是“夏”字,古代乐章叫作“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名。雅又分《大雅》、《小雅》,大约也是乐调不同的缘故。颂就是“容”字,容就是“样子”;这种乐连歌带舞,舞就有种种样子了。风、雅、颂之外,其实还该有个“南”。南是南音或南调,《诗经》中《周南》、《召南》的诗,原是相当于现在河南、湖北一带地方的歌谣。《国风》旧有十五,分出二南,还剩十三;而其中邶、庸阝两国的诗,现经考定,都是卫诗,那么只有十一《国风》了。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商颂》经考定实是《宋颂》。至于搜集的歌谣,大概是在二南、《国风》和《小雅》里。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赋、比;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来。《毛传》标出的兴诗,共一百十六篇,《国风》中最多,《小雅》第二;按现在说,这两部分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偶遇:不经意的相遇,或是一种浅浅的缘分。

艳遇:碰到美女或帅男,或留下一段风流史。

邂逅:不期而遇,或是男女一见钟情。

我喜欢偶遇,正如喜欢那样一份浅浅的缘分,淡淡的忧伤,微微的幸福,点点的开心;正如喜欢徐志摩的诗那样,含蓄淡雅,情意却一点点泛滥开来。偶遇就像我生命中的一束火花,常常星星点点的带给我一丝惊喜,带给我一份宁静,带给我些许安慰,带给我点点心动,带给我滴滴感动,带给我恍然如梦的醒悟。或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许多偶遇,它也犹如人生诸多的转角,转个弯前面又会是另一番风景。

我翻阅了一下自己的记忆,小时候的很多东西都记不得了,那次小小的偶遇还有着一些模糊的印记。那是一个暖冬的午后,外公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休息,我在旁边玩耍。阳光暖暖的打在外公的身上,照着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显得冬日格外的温暖。外公不知是累了,还是太享受这阳光,竟然不知觉的睡着了。我不禁窃喜,因为我终于有机会可以翻上楼顶去玩耍了。以前的老房子全是用木头柱子搭的架子,外围四周用泥砖砌起来的。那时候的木头柱子特别粗壮,所以是用来做顶梁柱的,也是用来做墙柱的,每一面墙都有两根柱子撑着,柱子与柱子之间是用木板构建的木墙,用来分隔每个房间。上面有半层也是用木板搭建成的平台,上面可以放很多不常用的东西,挨着墙面处有一个是用木头搭建起来的楼梯。看到楼梯我顿时喜笑颜开,如小兔子样,一蹦一爬的上了楼顶。我一直很好奇上面是否有藏了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许是外公担心我从上面摔下来,所以从来不准许我上去。楼上有些许暗,光线没有楼下好,我刚开始的兴奋马上减半,但还是不甘心似的非要找着一些宝贝。翻找了一圈仍无收获,正要离开时眼角的余光弊见角落处有一堆东西,还用黑布盖着。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跑过去,黑布一掀,顿时傻眼了,全是书,堆放的很整齐。我一本一本的翻看着,有很早以前的那种插画版的小人书,有短篇小说,有以前的课本,还有一些我看不懂的书,接着我找到一本没有封面的散文集。大致看了一下被朱自清的文字给吸引。继而就把我喜欢的小人书连同那本散文集一起收为我的囊中之物。虽然后来被外公骂了,不过还是很开心,得知那些书籍是舅舅的宝贝,便软磨硬泡央求舅舅把书给了我。回家以后,任性贪玩,书大部分都扔掉了,却唯独没有扔掉那一本散文杂记。

记不清楚杂记里面的具体内容,朱自清的名字却从此深深的刻印在我的心里了。他的文字就如他的名字一样,朴素、清新、自然、淡雅、幽美,有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副山水画廊,让人忍不住想要接近;有时候给人感觉像是一个世外桃源,纯洁的让人不舍得离开。从那以后,我便深深地爱上了细腻柔软的文字,看见它们犹如看到了自己的每个小细胞在跳动。之所以能有这次偶遇也是起缘于我的外公。

我跟外公相处的时间很少,记忆里最深的就是这一次连同散文杂记的偶遇吧。外公会写一手很漂亮的毛笔字,每逢过年过节就会有很多人来找他帮忙写对联。后来直到外公去世,我都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他给我留下所剩不多的痕迹就这样慢慢在我心中淡去,只是偶尔还会梦到我偷偷的爬楼梯,梦到外公贴在墙上的对联。

时间如梭,光阴如箭,一个人在外面的日子久了就会特别想家。哪怕你早已成家,哪怕你早已适应在外的工作与生活,年龄越是增长越是深深的想念。我不敢打电话,每每电话接通的那一刻自己不知道要讲什么,所以急急的又挂掉。年少离家,心里有太多的叛逆。

又一次偶遇是在网络上,我们互不认识,或许只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压力,能有个可以胡乱说话的人。从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无拘无束;从开始的戒心到后来的坦诚;最后意外发现我们竟然来自同一个地方,变成浓浓乡情。有人说网络虚拟无真实,我却一直相信只要自己心态端正,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每一分相识都来自不易,每一分相处更来自不易,渐渐地习惯他们的亲切感,仿佛又置身于儿时的家中。闲时,我可以冲着他们像妹妹那般撒娇;忙时,我们可以很久都不联系却不影响昔日的纯真;开心时,我们相互调侃,言语嬉戏;难过时,相互鼓励与安慰。这样一份情感,真实的生活中又能碰到多少?偶遇不过是为生活增添了色彩,增添了更多活力与信心。

除了有着浓浓乡情的哥哥,还有一个从未相识的黑老师。虽说从未相识,感觉却早已认识许久许久,有着似曾相似的感觉。一个偶然的机会是通过文字交流,每一个文字都能代表它独特的情感,内心的真实。或许缘起于文字,通过文字渐渐了解自己不曾在意的一面。文字的美就像它自身一样,欲语还休,无法用言语来真切的表达,只能会其意。有时会因为这样美的文字而达到共鸣,甚至有了默契。

我记得黑老师曾说过:他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每次都会给自己定个目标,每个月必须看书6本。他的这份坚持影响到了我,让我想起我儿时的终极目标:在落地玻璃窗前,阳光一泻而下,一张靠椅,一个茶几,一杯咖啡,一本散文杂记。我可以懒懒的躺在靠椅的怀抱,享受着阳光暖暖的抚摸,享用着浓浓香的咖啡,啃着散文里极具柔情的美文。我似乎早已经忘却,这个我曾经最喜欢的场景。我决定向黑老师学习,重新拾起我看书的日子。把那些两年前本该看完的书好好的看一番。不为别的,只为给平淡无奇的生活添上一点感动;只为给自己内心增加一抹阳光;只为给自己的喜欢,找到多一点柔美;只为给自己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生活不应该只是将就,除了工作,除了油盐酱醋,还有诗情画意。

点点滴滴的偶遇,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总会有着不一样的际遇。我喜欢这样的偶遇,也享受这样的偶遇,更感谢这样的偶遇。在生活的继续里,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偶遇,或浅,或深;或转瞬即逝,或日久岁长;或忘怀,或惦念。它就像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碎片,偶尔激起生命当中的小浪花。

《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朱自清记述了两人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正是两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才使两人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友谊不断。叶圣陶也是一位文人,寡言和易,但在与朱自清相处的第一个月里,朱自清却“看见他发过一次怒”,而这唯一的一次,起因“便是对于风潮的妥协论者的蔑视。”这了了数语便使一个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当然叶圣陶首先是一个有着杰出创作才华的作家,朱自清与他在杭州时曾同居一室,因此见识了他写作的情形:“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读者眼中的叶圣陶不正是一个倚马而写,一蹴即就的才子呢?这便是细节描写的作用,一个细节可以胜过许多的叙述。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后,作为闻先生的同事和朋友,朱先生的心情是深重的。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朱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164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4
下一篇2023-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