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家魏源经典名句名言

清代文学家魏源经典名句名言,第1张

年代:清朝

魏源作品:《海国图志》

魏源简介:

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魏源

2、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魏源

4、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

5、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魏源

6、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远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魏源《海国图志》

7、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魏源

8、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魏源

9、白光尽处火轮现,草木山河金潋滟;落日如人老更赤,初日如人少方艳——魏源

10、"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魏源"

11、教育的含义就是使人能作以前不能——魏源

12、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魏源《默觚下》

13、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

14、天地之性,人为贵。——魏源

15、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

16、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魏源

17、欲任天下之重任,必自其勤问访始。——魏源

18、得掷且掷即今日,人生百岁驹过隙。——魏源

19、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魏源

20、中浅外易者,不足以当大事。——魏源

清代文学家张潮经典名言

清代文学家张潮经典名言句子大全摘抄: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痛可忍,而痒不可忍;苦可耐,而酸不可耐。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胸藏邱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宁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宁为小人之所骂,毋为君子之所鄙;宁为盲主司之所摈弃,毋为诸名宿之所不知。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 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文人读武事,大都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求知己于朋友易;求知己于妻妾难;求知己于君臣则尤难之难。

筹画决断;或事当利害关头,有所需而后济者,即不必与闻,亦不虑其负我与否,竟为力承其事,此皆所谓密友也。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

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 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入耳声也。

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邱壑深邃;书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著;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鹃,在植物莫如柳。

若无诗酒,则山水为具文;若无佳丽,则花月皆虚设。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断不能永年者。匪独为造物之所忌,盖此种原不独为一时之宝,乃古今万世之宝,故不欲久留人世以取亵耳。

娇颜陋质,不与镜为仇,亦以镜为无知之死物耳;使镜而有知,必遭扑破矣。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解语者也。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

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著作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否则皆为虚设。

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沉,美人不可见其夭。

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

有青山方有绿水,水惟借色于山;有美酒便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 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

1、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沈复《浮生六记》

2、情之所钟,虽丑不嫌。沈复《浮生六记》

3、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沈复《浮生六记》

4、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沈复《浮生六记》

5、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沈复《浮生六记》

6、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沈复《浮生六记》

7、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沈复《浮生六记》

8、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沈复《浮生六记》

9、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沈复《浮生六记》

10、余曰:来世卿当为男,我为女子相从。沈复《浮生六记》

11、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矣。沈复《浮生六记》

12、夏日泛舟,以荷为伞,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沈复《浮生六记》

13、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沈复《浮生六记》

14、识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沈复《浮生六记》

15、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沈复《浮生六记》

16、洁一室,开南牖,八窗通明。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小几一,挂字画一幅,频换。几上置得意书一二部,古帖一本,古琴一张。心目间常要一尘不染。晨入园林,种植蔬果,芟草,灌花,莳药。归来入室,闭目定神。时读快书,怡悦神气;时吟好诗,畅发幽情。临古帖,抚古琴,倦即止。知己聚谈,勿及时事,勿及权势,勿臧否人物,勿争辩是非。或约闲行,不衫不履,勿以劳苦徇礼节。小饮勿醉,陶然而沈复《浮生六记》

17、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沈复《浮生六记》

18、余友淡公最慕柴桑翁,书不求解而能解,酒不期醉而能醉。且语余曰:诗何必五言,官何必五斗,子何必五男,宅何必五柳。可谓逸矣!沈复《浮生六记》

19、时方七月,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篱边倩邻老购菊,遍植之。九月花开,又与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来观,持螯对菊,赏玩竟日。沈复《浮生六记》

20、且从来拂意之事,自不读书者见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体验耳。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文字始出,而当时之忧谗畏讥,困顿转徙潮惠之间,且遇跣足涉水,居近牛栏,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无嗣,陆放翁之忍饥,皆载在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如此,诚一心平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冰释。沈复《浮生六记》

21、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沈复《浮生六记》

22、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沈复《浮生六记》

23、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荫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沈复《浮生六记》

24、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沈复《浮生六记》

25、其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此二物余生平所最恶者,因戏之曰: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也。卿其狗耶?蝉耶?芸曰: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卤瓜之味,到此初尝耳。余曰;然则我家系狗窦耶?芸窘而强解曰:夫粪,人家皆有之,要在食与不食之别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强映之。沈复《浮生六记》

26、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小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沈复《浮生六记》

27、芸曰:"今日得见美丽韵者矣余骇曰:"此非金屋不能贮,穷措大岂敢生此妄想哉?况我两伉俪正笃,何必外求?"芸笑曰:"我自爱之,子姑待之。"沈复《浮生六记》

28、是年七夕。是夜月色颇佳,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性否?余曰:若夫妇同观,所评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纳凉赏月到处有之,夫妇同赏的确令人羡慕沈复《浮生六记》

29、庭中有木犀一株,清香撩人。有廓有厢,地极幽静。移居时,有一仆一妪,并挈其小女来。仆能成衣,妪能纺绩,于是芸绣、妪绩、仆则成衣,以供薪水.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沈复《浮生六记》

30、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日: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钦?沈复《浮生六记》

31、情深不寿,寿则多辱。沈复《浮生六记》

32、佳人已属沙叱利沈复《浮生六记》

33、以老篷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中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搞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缩缩如碗口,亭亭可爱。沈复《浮生六记》

34、是中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萎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沈复《浮生六记》

35、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沈复《浮生六记》

36、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沈复《童趣》

37、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未通片语,而二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沈复《浮生六记》

38、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即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沈复《浮生六记》

39、舞衫歌扇,转眼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殆非大勇不能也。沈复《浮生六记》

40、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沈复《浮生六记》

文学家刘义庆名句名言

文学家刘义庆名句名言

1、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刘义庆《世说新语》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刘义庆《世说新语》

3、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刘义庆《世说新语》

4、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刘义庆

5、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刘义庆

6、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7、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刘义庆《世说新语》

8、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9、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在有些时候,结果并不重要,兴致就是最好的目的地。)——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10、势力之交,古人羞之。——刘义庆

11、以明防前,以智虑后。——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12、华歆避难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刘义庆《世说新语》

1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刘义庆《咏雪》

14、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刘义庆《世说新语》

1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我无法说肯定是骗人,但是提醒你务必警惕!!!!目前流行骗局模式如下:

首先,打电话、网上、微信说免费送你东西,让你出一个运费(或者认证费、工本费等等),快递代收,然后一般送一张话费充值卡,比运费面额大。

例如让你付运费款99元,物品有xxx等以及一张100元充值卡。

目前最常见的是送字画,充电宝,3D眼镜,网卡,免费旅游等等

实际上。收到的东西为次品、废品。例如:

1充值卡或者说免费通话实际上是网络电话(易信等知名软件都免费的),也需要自己花钱,有的软件忽然就没有了,因为携款走了。

2免费旅游,是强制购物游。我在淘宝买个充电器,都送过我两张。

3送的字画,就是批量印刷的的工艺品,便宜的几毛钱,好点的几十元。

4送充电宝,容量特别小,你在某宝买,就十几块钱。

5送的苹果6(这你也信?!),就是山寨安卓系统,成本也就一百多。

6免费上网。呵呵,就是个U盘一样的东西,必须插在能上网的电脑,管理上网。

你相信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就对了。尤其是很简单就能得到的。醒醒好吗???

如果已经答应了,直接拒收就可以了。货到付款的东西,拒收再多次也是正常的,你放心。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让大家能看到不要上当!!!!!

1文章第一句“与丽江古城的邂逅是在薄暮时分中的邂逅"中的"邂逅"能否改为"相遇,为什么?(3)

答:不能。邂逅的意思为:偶然遇到、不期而遇的(1’):用了拟人的修辞(1’)表达作者对丽江的喜爱、兴奋之情(1‘)。

2文章第二第三两段分别写丽江的水和老街的什么特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

答:文章写丽江的水和老街,突出了丽江水的灵性(1‘)和老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1’),为下文写纳西文字的魅力张本(2‘)。

3文章题目为“走失在纳西文字中”,请你说说“走失”一词在文中的意见,并概括作者在纳西文字中逐渐“走失”的主要原因。(3’)

答:因为作者陶醉、沉醉那些手艺的字画中(2‘),丽江古城使作者回到依恋的家园(1’)。

4文章第6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答:排比、比喻(1’),揭示了纳西文字的丰富内涵与纳西人的纯朴(1‘),表达作者对纳西文化与创造纳西文化人的喜爱之情(1’)。

5文章第七段说”他们从各种地方来,带着满身的尘土,却在这里的石板窄巷中,落下回归的泪“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答:无论来自何方被世俗功名困扰的人都会被丽江古城的纯净中得到心灵的进化(2‘),为回到生命最初的恬静而感动(2’)

纯手打望大家采纳或赞赞、谢谢啦!

《迷情时空的复仇者》是一部**,剧情主要讲:大富翁方老爷子中年丧妻后,又邂逅年轻貌美的神秘女子萧晓云,干柴烈火间二人立刻发生关系。但同居后不久,方老爷子又爱上出身贫寒、年轻有为的情人罗丝,萧晓云负气出走,方老爷子与罗丝两人婚后育有一女,不久方老爷子就因病去世。多年后,萧晓云以贵妇人形象出现在女儿罗娜面前,在她的设计下,罗娜和青年陈阿明相恋,利用陈阿明与哥哥方化腾矛盾重重关系,设计陷阱,终将方化腾送进监狱。而罗娜与陈阿明婚后方化腾被神秘力量带到了二十年前,成为了大富翁。穿越时空的陈阿明与二十年前年轻时的方化腾互相换位。在现世中,罗娜却与陈阿明婚变,和二十年前的方化腾相识并结婚生子。最后两个男人重归原来各自的时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25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4
下一篇2023-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