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瑞士小镇优美景色的句子

描写瑞士小镇优美景色的句子,第1张

因特拉肯,邂逅最美天堂小镇。因特拉肯位于少女峰山脚下,介于图恩湖与布里恩茨湖之间,又叫做湖间镇。两湖之间,湖光山色,明净雅致。在因特拉肯,既能泛舟湖上,又能登高攀峰,迷人又恬静。一幢幢木质田园小别墅,古朴中带点现代气息,家家户户都用些许鲜花妆点门庭,这个英式小镇四处走走,小而美的精致,大有人间天堂之感。英格堡,山间的天使小镇。英格堡,修建在一片山谷里,像是精灵隐逸的小小村庄。远远就可以望见万年积雪和冰河的铁力士雪山。雪山脚下,生气盎然的小镇在居民的装扮下泛着丝丝美意。日耳曼式小木屋一座座落在镇上各处,安详的气息伴着奶酪的香气飘满山间,老奶奶戴着圆圆老花镜,坐在壁炉前的摇椅上烤着火织毛衣。开满鲜花的山坡和清澈穿流的冰溪环绕着这个温柔馨香的天使之乡,令人迷醉。米伦,飘在云端的天空小镇。坐上齿轮小火车,在劳特布龙嫩山谷悬崖停下,铺面而来的是出奇的安静,没有一丝丝的喧嚣和嘈杂,宛如鸟巢般小巧可爱。这里的房屋建在山坡上,山林中有屋,屋外枝叶繁茂。米伦是滑翔者的乐园,一抬头,就是鲜艳的滑翔伞在山间起舞,在云中飞跃。窗户外就能闻到雪的清冷气息,巍峨雪山,茂密山林,幽深峡谷,一个最接近天空的云端小镇。施泰因,莱茵河畔的宝石镇。施泰因是个真实意义的小镇,小到镇上只有一条主干道,但它依然精致又美好。施泰因紧邻着梦幻的莱茵,人们叫它做莱茵河畔的一颗宝石。莱茵的水澈亮又养人,小镇居民个个心思奇妙,常能见到美丽创意的墙画,一幅画画出了一个人的心和思想。施泰因的屋子多是古老的建筑,在这里,仿佛穿越时空,去赴一场百年前的宴会,彷徨在梦境里,跌落在岁月的尘埃里。施皮兹,童话故事里的古堡小镇。湖畔城堡,深蓝湖泊,不远处就是阿尔卑斯山的绝美佳景。静静伫立在湖畔的施皮兹古堡和古堡教堂,在湖水掩映下显得宁静又安详。爬上古堡和教堂的高台,俯瞰大半个小镇,湖畔半坡的民居和葡萄园相依相偎,阿尔卑斯群峰的绝佳景色也尽收眼底。童话故事里的古堡小镇,静静地傍水而居。

春风十里,草长莺飞

繁花竞盛,朵朵娇艳

这时节,最该做的事

就是下扬州

~~~

扬州是个神奇的地方

地处江北,却拥有江南景致

既具北雄,又有南秀

扬州是个神奇的地方

一条大运河穿城而过,从古流到今

流出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

扬州是个神奇的地方

年年此时,游客诗兴大发

吟着耳熟能详的诗句纷至沓来

倘若一个季节对应一座城市

春天一定属于扬州

如果一个月份对应一座城市

烟花三月一定属于扬州

想起扬州

你总会想起景色绝佳的瘦西湖

想起扬州

你总会想起诗仙笔下的烟花三月

想起扬州

你总会想起那些回味无穷的 美食

想起扬州

你总会想起小杜诗中的

二十四桥、豆蔻少女

想起扬州

你总会想起扬州八怪的风雅才情

三月扬城美得犹如一幅画

画中小桥流水

画中杨柳依依

扬城美得恍如一场梦

梦里晨曦雾迷

梦里波光粼粼

期待您在此遇见一树琼花

体会“四海无同类”的魅力

期待您在此邂逅一片芍药

听听“四相簪花”的故事

一到春天

上帝就按时打翻颜料盒

将扬州染得五彩斑斓、炫目多姿

这里的清晨充满仙气

灵动的生命采天地精华

生于斯、长于斯

这里的人民幸福安康

满溢的笑容由心而发

安于斯、乐于斯

这里的古巷绵延幽静

你可以置身其中悠闲整个午后

这里的夜美得不可方物

静谧祥和、摄人心魄

邂逅最美的古城扬州

就在此时此刻

你所能想到的烟花三月

都在这里了

……

来源 扬州文旅

编辑 张婷婷

西湖是杭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一处有着丰富人文历史的旅游景点。围绕着西湖,有非常多故事和传说,最著名的莫过于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了。很多人都想去西湖旅行,但是没有一份合适的西湖旅行攻略,也不知道西湖十景有哪些。别急,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出色的西湖旅游攻略,告诉你西湖都有哪些地方好玩。 西湖 类别:湖泊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环城西路5号 景点介绍: 说到杭州西湖,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兼有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一番"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胜景,难怪诗云"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美是杭州"。西湖依杭州而名,杭州仗西湖而盛,两者可谓是连理共存。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山水画,一个永道不尽的美丽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于此的人们,还是匆匆经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潋滟水波,点点游船,远处尚有空蒙山色,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别忘了,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荷花接天莲碧,秋夜三潭浸透月光,冬雪后红梅疏影横斜,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何时过来,都能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而且西湖景区的美是立体和全方位的,素有"景在城中立,人在画里游"的美称,不论你从哪个角度都能领略她的风姿。 特色景观 旧西湖十景 1、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 2、曲苑风荷 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是观赏月色的品茗香茶的好地方。 4、断桥残雪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这时候站在宝石山向断桥方向望去,低矮的桥面在瑞雪里似乎已经断掉,景韵非常幽深。 5、柳浪闻莺 在钱王祠一带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 6、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7、雷峰夕照 为南屏雷峰,位于净慈寺前,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山巅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8、双峰插云 天目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 9、南屏晚钟 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后周显得元年,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净慈寺。佛寺群落,晨钟暮鼓。钟声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 新西湖十景 1、云栖竹径 是市区五云山西一处森林茂密的山坞,相传五云山上时有五色瑞云盘旋,并在此栖留。进入山坞,有一条卵石小路,夹路翠竹摇空,篁间鸟雀啁啾,溪涧鸣琴,触目成趣。 2、满陇桂雨 在南山满觉陇一带,满觉陇两山夹峙,林木葱茏,香桂遍植。每年中秋前后,几番金风凉雨,秋阳复出之时,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 3、虎跑梦泉 位于大慈山下,始于佛教神话传说,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经岩石的解理的裂隙泉。水质纯净,总矿化度低,氡的含量高,是一种适于饮用、具有保健功用的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与龙井茶叶并称"西湖双绝"。 4、龙井问茶 龙井位于西湖西南的风篁岭山。五代此地建有龙井寺,龙井泉水清澈甘洌,龙井茶更负盛名。 5、九溪烟树 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北接龙井,南贯钱塘江。一路重峦叠嶂,茶园散处,峰回路转,流水淳淳,山鸟嘤嘤。晴天秀色可餐,阴天烟云飘渺。 6、吴山天风 吴山是西湖南山延伸进入杭州城区的尾部,吴虽山不高,但由于插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 7、阮墩环碧 阮公墩是清嘉庆五年抚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后,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岛的,故后人称之为阮公墩。 8、黄龙吐翠 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茂林修竹深处,隐藏着颇具道教洞天福地气象的黄龙洞古迹。 9、玉皇飞云 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 10、宝石流霞 西湖三面云中,葛岭、宝石山自成一体。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韦纷披,尤其是朝阳或落日红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 西湖新十景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最美的秋天在这里

这里的秋天,有遍地金黄的野草。躺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之上,你完全被金黄包裹着,阳光洒满大地,闭目遐思,心随意动,温情阵阵弥漫在周围,你就是这里的主宰。

这里的秋天,有清澈见底的河湖。这的水没有内地河湖水的腥臊味,更没有工业废水的污染,永远都是那么洁净。捧秋水洗脸,再喝上几口小酒,气定神闲。最让人喜欢的还是用这里的水煮茶、冲茶,没有任何异味,充分溶解了茶香,让人“爱不释口”。

阿里,世界屋脊

这里的秋天,有湛蓝幽深的天空。白云是那么千姿百态,秋风是那么柔和,视野是那么开阔,空气是那么纯净清凉……在这样湛蓝的天空下,美景处处皆是,即便有再多的烦恼,也会被瞬间冲淡。

这里的秋天,有遍布山谷的红柳,郁郁葱葱,满目艳红。它们与土红的山、艳红的晚霞,共同构造了一个以红为主题的时空。立于红柳林中,那漫山遍野的红艳填满心扉,彼时彼刻,你再不会对生活有任何的不满与抱怨,取而代之的是感恩生活的美好,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山间“明珠”

这里的秋天,有徘徊不离的候鸟。有水的地方,总能看到成羣结队的鸟儿,黑颈鹤、黄鸭、海鸥……没有人类惊扰它们的生活,没有了以往的偷猎者,它们在水里自在地捕捉游鱼、打闹嬉戏。即便天已经很冷了,这些候鸟还是在尽享生活,迟迟不愿意离去。

这里的秋天,有无忧无虑四处觅食的野生动物。秋天的草原之上,经常可见自由自在的藏野驴、野犛牛、狼、白尾野兔、狐狸、乌鸦、草原雀、藏羚羊、旱獭、黄羊、岩羊……偶尔也能看见金丝野犛牛、雪豹、盘羊……走在这样的路上,你才深知,这里的世界是属于野生动物的,你无权去破坏,无权去改变,只是作为一名过客,曾经来过。

 这里,无限风光,这里便是阿里。

 西藏的西藏,

 世界屋脊的屋脊

这里是“万山之祖”,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在这里相聚;这里是“百川之源”,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在这里发源。

这里更是“神灵之所在的世界中心”,印度教、耆那教、西藏苯教、佛教都将这里视为心中的圣地,每年都会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教徒来此朝圣,他们一步一叩首的身影,将每一寸土地渲染得异常神秘而神圣。

严苛的土地

这里叫“阿里”,一个你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说熟悉是因为,如果算上那些音译的外国人,你一定可以随意说出几个叫阿里的名人;说陌生是因为,当你在网上搜索“阿里”一词时,排在最前面的都不是这个叫做“阿里”的地区。而且我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人,即使是爱好旅游的你,甚至是一些已经去过西藏的朋友,都没有听说过它。

阿里,位于西藏最西部的一个地区,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全地区面积约30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仅6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这相当于3个浙江省那么大的土地上。仅居住着还不如浙江大学的在校学生人数多的人口,这样的人口密度是身处中国内地地区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相对于如此稀少的人口密度,阿里地区最为特别的还是那超过4500米的平均海拔,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最,所以又有人将阿里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这里是阿里,没有常年葱绿的树木,有的只是终年不化的积雪;没有茁壮成长的庄稼,有的只有顽固坚硬的岩石。这里是阿里,没有轻快歌唱的鸟儿,有的只是在空中盘旋的秃鹫;没有悠然闲情的牲畜,有的只有弱肉强食的野兽。这是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甚至可以说是不适合大部分生物生存的地区,但这里却是无数如我一般的游人梦中向往的地区。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纯粹的美景,最自然的生灵,最神秘的文化以及最虔诚的信仰。于是有人说“没有去过阿里,就等于没有真正到过西藏。”

 “神山”冈仁波齐

在阿里,耸立着一座海拔达6714米的山峯,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冈底斯山主峯——冈仁波齐峯,人们都称它为“神山”。

冈仁波齐曾是当地及印度、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等国的佛教徒祈天求神的圣地。至今在“神山”脚下还残存着不同国度风格的古刹。当时那些虔诚的佛教徒,不远千里,不辞千辛万苦来到这脱离尘世的“仙境”求取“神灵”,表达他们的“诚心”。他们要沿路叩头祈祷,最后到“神山”之下绕山朝拜数圈,才算完成夙愿。据说凡是到此朝拜者,回去后立即身价倍增。不过,也有些朝拜者到了“神山”脚下,受不了辛苦,不是自己绕山求神,而是以羊为代价,请当地贫苦牧民“代劳”,这大概也算尽了他们的“诚心”吧。

“神山”之名的由来,并不纯属于偶然,可能与它那险峻的奇峯异貌有密切关系。在峯峦起伏的羣山之中,唯具独特雄姿,气势磅礴的冈仁波齐峯凌空直耸云霄,峯顶常年被皑皑冰雪所覆盖,就像戴上了一顶壮观的大银冠,与朵朵白云浑然一体,举目远眺,真有“神浮盈空”之感。经过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台阶,纵贯峯体中央,好像通往云端的悬梯,两侧悬崖绝壁,使整个峯体显得更加庄严雄伟,像个天然的大宫殿。故此在科学尚未发达的岁月里,不能正确地解释这些奇峯异景的形成,而被宗教所利用,并加以神化,就成了至今还在相传的“神山”了。

藏在云雾后的神山

科学的发展逐步揭示了“神山”的奥秘,其实“神山”并不神秘,这些姿态万千的地貌景观,不是什么神工造就,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漫长而复杂的地质作用的结果。

根据科学工作者的考察,“神山”不过只是由数千米厚、颜色不同、成分不一、大小不等的普通砾石、卵石、砂和产状平缓软硬相间的砾岩所组成的,其下部还埋藏有湖滨相的含煤巖系和标志着生长在炎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低山植物化石。大约在距今4千万至5000万年前,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的结果,区域性造山运动急剧发生,局部地壳强烈擡升,致冈底斯褶皱带机械蚀作用加剧,处于山前相对比较低凹的湖盆地带,极易接受这些风化产物的快速堆积,使之层层叠加,而形成这套巨厚的粗碎屑沉积层。最后在印度板块的作用下,随着整个青藏高原的隆起,它们也毫不例外地升高,由于岩层性质不同,又受到不同方向的构造变动,加上自然界长期风化作用的雕塑,形成了今日外貌奇特的“神山”。

“圣湖”玛旁雍错

距离“神山”冈仁波齐不远,有一个著名的湖泊,叫玛旁雍错。玛旁雍错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深达77米。

和冈仁波齐一样,玛旁雍错是世界上众多宗教教派所奉拜的圣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佛教经书讲:玛旁雍错是世界上的“圣湖之王”。湖水由冈底斯山冰雪融化而来,极为清澈,可见水中鱼羣,湖水甘洌,被佛教徒们视为胜乐大尊赐给人类的甘露,因而是“圣水”。从古至今,倍受赞美,藏族民歌里就唱道:

金瓶似的小山,山上虽然没有寺,美丽风景已够我喜欢;明镜似的西海,海中虽然没有龙,碧绿的海水已将我留恋……

歌中的“西海”,也就是圣湖。它地处西藏众湖最西部,因而称之为“西海”。两千多年前,印度杰出诗人迦梨陀娑,就很有可能到过玛旁雍错,在其著名的长篇抒情诗《云使》里,用饱含热情的笔触,描绘了湖畔的山川景色,虫、鱼、鸟、兽等在其诗里,都跃然生辉,栩栩如生。

阿里,神秘的地方

玛旁雍错,之所以叫作“圣湖”,有两层意思:其一,因湖水源于雪山融化的冰雪,被视为佛祖赐给人间的甘露;其二,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之为王母娘娘和随从游乐的“西天瑶池”。

据经文记载,“圣湖”下有108个泉眼,上有广财龙王的龙宫,宫中聚集着世界上众多的财宝。而宫前长着高大繁茂的“赞布扎西”神树,可以覆盖凡天下界,给人们带来吉祥与欢庆。因而,来此朝拜的人,绕湖一周,便能捡到干鱼、五彩石子或湖鸟的羽毛。人们坚信这是龙王的赏赐,今后人的一生将财源广进,故将湖以龙王名字取名为“玛旁错”。11世纪,佛教和苯教展开激烈的争斗,曾在湖边斗法,以佛教的胜利告终,故更名为“玛旁雍错”,藏语意为“永恒不败之湖”,以此来纪念斗法的胜利。

190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在湖边住了一个月,第一次对湖水进行全面的考察。他不但走遍了围绕玛旁雍错的所有寺庙,还测量到玛旁雍错呈蛋圆形,南面略窄,直径约24公里,湖面海拔4604米,湖面高出拉昂错2米左右。他趁夜登船游湖,有幸观赏到月光下玛旁雍错如梦似幻的湖光水色,还目睹了湖水迎来朝霞的全过程。

 “鬼湖”拉昂错

玛旁雍错旁,便是与圣湖同样出名的鬼湖——拉昂错。两湖之间相距最近之处只有3公里。据考证,拉昂错与玛旁雍错曾经相连,后因湖面下降,才分成了两个湖。至今两湖间还有一河相通。

鬼湖同圣湖一样,也是美丽的高原湖泊,且北面湖底相通。为什么一湖美名远扬,另一湖却名声丑恶呢?原来,鬼湖是咸水湖,人畜不能饮用,而且交通又不便,人需绕湖远行。所以,也许是人们出于实用观点,而将其打入另册。此外,有趣的是,圣湖宁静如处子,水波不兴,而鬼湖却时常波涛汹涌,像是湖水中隐藏着邪恶的鬼怪。

湖水的颜色也有所区别,玛旁雍错的湖水纯净碧蓝,能见度可达几十米,而拉昂错的湖水却蓝中带黑,令人不由得产生一些神秘的遐想。从纳木那尼峯后腾起的云雾,犹如把阳光都吸走了,拉昂错的湖面上常笼罩着一层潮溼而诡秘的气氛。鬼湖中有一个小岛,据说岛上有一小寺,每年冬天,湖面封冻结冰,寺中的喇嘛才与外界有所联系。

这两个湖就像是冈仁波齐的两只眼睛,从外表看来并没有多大区别,更想不到玛旁雍错是淡水湖,而拉昂错是咸水湖。有人说这两个湖像两颗心,一白一黑,白的自然是玛旁雍错,黑的就是拉昂错。人们敬仰神湖,同时也畏惧鬼湖。在天寒地冻的日子,走在湖边结冰的路上,很容易滑进湖里。曾经不止一次,有人连同自己的牛羊、帐篷全都掉进冰窟里,于是人们误以为有鬼怪捣乱。

尽管玛旁雍错与拉昂错的含义如此大相径庭,但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也并不是从来就那么水火不相容,相传它们有夫妻关系,而且在很久以前,其实就是一个湖,后来才一分为二。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里,玛旁雍错的水会漫过与拉昂错相隔的水沟,两湖重新连成一片。不过只有玛旁雍错的水流入拉昂错,从未听说过拉昂错的水流进玛旁雍错。

 Tips

 最佳旅游时间

7 ~9月是阿里的雨季,道路非常难行。12月至次年3月是阿里的雪季,气温很低,经常是大雪封山,路无人烟、车辆极少。由此看来,阳光灿烂的4、5月和秋高气爽的10、11月是前往阿里的黄金季节。

 边境通行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425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5
下一篇2023-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