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在美国哪个城市?

华尔街在美国哪个城市?,第1张

华尔街在美国纽约。

华尔街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译,原来的意思是“大墙大街”。这是一条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在这条全长仅三分之一英里,宽仅为11米的街上,却聚集众多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等公司,同时也是目前纽交所的落脚地,被人们称为“世界的金融中心”。

华尔街的特点

华尔街上的建筑风格多以镀金年代为基础,附近地区同时也受到装饰艺术的影响。联邦国家纪念堂和位于百老汇街口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是街上最著名的建筑物。此外,亚托罗·迪·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所雕塑的公牛可以说是表华尔街的的代表。

1989年12月,莫迪卡将这尊代表牛市的雕塑作为公共艺术,放置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前方,后被移至华尔街附近的博灵格林(Bowling Green)公园。

引子 一、血雨腥风 自杀灭门案

怪异的面试

闯大祸

布洛德岛之行 二、初出茅庐 除夕夜的金融课

致命“香草兰”

“章鱼”突击队

微软速成班

吸毒的天才

他来自哈佛

最好的投资 三、成王败寇 梦幻组合

三喜临门

遭遇“水门”

一朝天子一朝臣

邂逅故人 四、劫后余生 干股的诱惑

不怕熊市怕“猪市”

想发财必倒霉

我是中国人

生死三分钟 五、投行真相 心有余悸

裁员滚滚

新东家

近乡情怯

上市的游戏

顺藤摸瓜 六、中国买办 “毒”债券

次贷的死穴

千金难买早知道

波士顿一夜

孰是孰非 七、山崩海啸 与狼共舞

挤爆大泡泡

无情的政府

杀身之祸 尾声 代后记

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

第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

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扩展资料: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次贷危机的爆发瞬间就影响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其范围也远远不仅仅是次贷危机方面,而是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

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极大得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经济,一度造成世界各国的恐慌。

-美国金融危机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价证券交易市场。在美国证券发行之初,尚无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馆和拍卖行里进行,1792年5月17日,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和威廉街的西北角一咖啡馆门前的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树协定",这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到了1817年,华尔街上的股票交易已十分活跃,于是市场参加者成立了"纽约证券和交易管理处",一个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基本形成,1863年,管理处易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美国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证券交易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设备最完善,管理最严密、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 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1792年5月17日,二十四个从事股票交易的经纪人在华尔街一棵树下集会,宣告了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诞生。1863年改为现名,直到1865年交易所才拥有自己的大楼。坐落在纽约市华尔街11号的大楼是1903年启用的。交易所内设有主厅、蓝厅、“车房”等三个股票交易厅和一个债券交易厅,是证券经纪人聚集和互相交易的场所,共设有十六个交易亭,每个交易亭有十六至二十个交易柜台,均装备有现代化办公设备和通讯设施。交易所经营对象主要为股票,其次为各种国内外债券。除节假日外,交易时间每周五天,每天五小时。自20世纪20年代起,它一直是国际金融中心,这里股票行市的暴涨与暴跌,都会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股票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引起波动。现在它还是纽约市最受欢迎的旅游名胜之一。

这是一部大尺度**,即使看完许久,脑海中却依旧残留少儿不宜的画面,这部**……未成年们请绕行!

本人老司机一枚都看不下去了,剧情太过于劲爆,鼻血已经流干,感觉身体被掏空。

这部**就是——《华尔街之狼》,该片由老马丁导演,剧情超棒,一个字形容“服”。

这是一部建议小伙伴们睡前观看的**,因为整影片充满了浓烈的铜臭味(真香!)和骚气味(羞涩!)你将看到的是物欲横流、是对金钱的狂热。

片子的一开始就不正经,男主乔丹来着豪车,镜头一转身下有一金发碧眼的美女在为他服务,没错这就是她的妻子——娜奥米。

女主玛格特罗比饰演了娜奥米,罗比身材火辣,有着魔鬼身材,金色头发五官精致的像个芭比。

甜心空姐劳伦是她!哈莉奎茵也是她!

简直不要太羡慕小李子,戏里戏外都是模特美女左拥右抱,我也想玩水枪。

回到**,乔丹是一个股票经纪人,一开始的他只是一只社畜,与糟糠之妻过着平淡的生活勉强维持生计。

乔丹的发达源于一位同行启蒙老师,在乔丹后期的发迹中一直遵循启蒙者的教诲与工作原则,处在极度放松与极度狂热之中。

什么是极度放松,老师告诉乔丹要想保持热情就需要让自己亢奋起来。

第一次交谈就让观众们惊掉下巴,马克问乔丹一周来几次,简单而又粗暴的问答……马克说自己每天要很多次。

更让人吃惊的是马克还教了乔丹一种放松方式,能让自己兴奋起来,高度集中注意力借以提高工作热度。

一番谈话让乔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什么互利共赢不可能的,你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让别人的钱进你的口袋里!

深得精髓的乔丹还没有展露头脚,美国的经济危机就来了。黑色星期一股市大跌,华尔街众多公司遭到重创,很多公司纷纷倒闭。

乔丹想去超市做理货员,妻子觉得这样太大材小用了,一直鼓励乔丹坚持老本行。她甚至拿出了自己的戒指说可以卖掉,共度难关,可歌可泣的糟糠之妻。

乔丹又找到了工作,依旧是股票经纪人。他凭借着特有的狂热销售方式让同事们目瞪口呆,夸夸其谈、画大饼、给顾客无限的诱惑。这种狂热不仅激励自己也煽动了他人,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小弟与公司。

这些小弟以前都是些不务正业或者有特殊癖好的人,脏话连篇满屏法克!这些小弟有种烟草的,有卖烟草的!有既种烟草又卖烟草的!不管以前做过什么吧,还是有些销售经验的。

乔丹把自己的理念灌输给了这群老弟们,给他们注入鸡血让他们一直保持狂热,公司全体上下犹如一群疯子,对金钱充满了十足的狂热。

正如我们所想这家非主流公司赚的盆满钵满,公司逐渐扩大,乔丹出了名被媒体誉为“华尔街之狼”,叫他狼在合适不过了,乔丹狂野又疯狂,连带着员工们也是如此。

比如在公司台上乔丹疯狂的演讲嘶吼,激起员工们对金钱的狂热。狂热之中乔丹变了,员工们也变了。逐渐没有了道德廉耻之心,眼里只有金钱。

他们为了赚钱去欺骗投资者,夸夸其谈不亚于诈骗。利用法律空子赚不义之财,他们赚钱了开心了,开轰趴,多人运动、赤裸着满公司跑……花样多且疯狂。

功成名就的乔丹开上了豪车,住上了豪宅。沉醉于纸醉金迷,邂逅名模抛弃糟糠之妻,回头就二婚送妻子游轮、飞机,大别墅,简直不要太潇洒。对于乔丹的荒*无度让人很难恭维,这也反应了如今当时美帝社会中病态的一面。

人家三十多岁就成了百万富翁,羡慕吧?眼红吗?这不止是**,这个是真人真事,很多人说**太过于浮夸,其实真事事件更加疯狂。

乔丹变成了无耻的恶棍,当联邦调查局来查他时,他仍然死心不改企图贿赂调查员。不得不承认有些人不喜欢金钱,乔丹因诈骗罪入狱,在监狱里乔丹活的也很滋润。

出狱后乔丹不玩股票了,居然摇身一变当起了导师。他把发家致富的方法交给他人,颇为受用,备受追捧的乔丹又成富人!

整部**无关善恶与正义,没有立场与道德,只有金钱至上。

出轨、换老婆、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是有钱人的正常生活,他们可以没有道德感,责任感,甚至可以没有良心。员工也只要知道他们有钱就可以了,因为有钱可以为所欲为。金钱可以成为富豪的免死金牌,金钱可以让他们不受道德谴责,甚至不遵守法律。

有钱人纸醉金迷,没钱的普通人也开始不分是非。这种现象现在也很常见,普通人换几个对象会被骂渣男,女孩子换几个男友说是渣女,这个世界总是这样乱糟糟……

金钱至上很显然这是一种病态思想,穷人总想一夜暴富,结果因为欲望而被割韭菜。《华尔街之狼》更多像是一部讽刺片,因为它太现实,有人却把他当成励志片,看完**后对于金钱更加狂热、疯狂。

**里乔丹的爸爸有一句话说的好,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土豪梦难敌现实,当然很多人选择像乔丹一样做个丧心病狂没有良心道德感的人。但是要明白,一夜暴富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豪奢放纵当有时,却也有人生无常。

最后想说《华尔街之狼》剧情很精彩,真正让人见识了什么是穷奢极欲。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要想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疯狂过后还剩下什么呢?挚爱男主的妻子离开了、对家人的关系疏远了、狂欢过后只剩自己一个人、最终自己也锒铛入狱。

这部**非常值得一看,其实生活和**很像,各种诱惑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才能走的更平稳,走的更远。人可以很良善,同时也可以很丑恶,但选择权始终在我们手里不是吗?

  这算是部故事模式很“经典”的**了吧,当然也有人说它“老套”。只是无论何种故事模式,最重要的是讲出一个好故事,而我觉得《华尔街》做到了这一点。

    故事背景是1985年的美国,那时候日本经济正蓬勃发展到一个顶端,影片开头中也有提到“日经指数昨天上涨了90点”,老业务员卢在一旁抱怨着:“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任凭尼克松放弃了金本位”。而距离1987年的美国熊市还远,这正是股市带给人们种种美好梦想的好时候。

  影片中的主人公巴德,一个刚从纽约大学毕业还需要偿还助学贷款的股票经纪人,尽管满腔理想努力工作,却仍然入不敷出,生活窘迫,挣扎在华尔街的最底层。——即使到今天,很多人都依然可以从巴德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具有了某种对时代的超越性,是“经典”作品的特征之一。)巴德的父亲也不过是航空公司的一个维修工人,清贫而耿直,他不明白儿子为什么愿意累死累活地去做业务员,而且收入的大半要交付给那些莫名其妙的西装行头等等上的开销。而巴德则告诉父亲:“有朝一日你会以我为荣。”

  盖葛,在股票市场上翻云覆雨,叱咤风云的金融大亨,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婪,言谈举止充满着咄咄逼人、自信飞扬的个性,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午饭?哦别开玩笑了,软脚虾才吃午饭。”他信任金钱和机器,却根本不信任人。“外面的世界是场肉搏战。如果你需要朋友,就养一条狗。”

  勤奋而聪明的巴德有一天通过巧妙的方式终于得以和这个大客户见面,并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巴德对盖葛的生活表达出了憧憬,而盖葛也似乎给予了巴德超出他人的欣赏,他告诉他:“那些常春藤大学毕业的学生们看到我都得打躬作揖。”“外面的人买股票都是靠猜的,可我不会乱枪打鸟,我只做有把握的事。”“我69年就入行了,那些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多得像狗屎,可是这一行需要穷苦的聪明人,要够饥渴,还要冷血。”最后,就像如今不时发生的事情一样,盖葛成功地模糊了巴德的道德界限,巴德开始通过各种非法或者打擦边球的手段,一边协助盖葛,一边为自己创造了之前默默无闻得辛勤工作时难以企望的财富。他还在一场上流社会的宴会上邂逅了性感优雅的黛玲,一个具有敏感的艺术嗅觉的女室内设计师。盖葛察觉他的行动以后告诉他:“让我透露给你一点情报,她现在约会的人是个欧洲人,活像《潇洒》杂志上的男模,有钱人一个,不过那个人无聊至极。”后来巴德果然赢得了黛玲的心,他买了带着天台的大房子——可以看到整个曼哈顿,供黛玲按她的喜好任意装修,这间房子也成为他们同居的爱巢。一切都在盖葛的许诺下实现了。他回到父亲的身边,骄傲地还给父亲当初向他借的钱——带着丰厚的“利息”,“给自己买一身好一点的保龄球服”,他拍拍他父亲的肩膀说。

  盖葛的人生哲学可称得上是现在畅销的那些成功学书籍里的理论的祖师爷:“做不成真正的玩家,你就只能当个无名小卒。”和目前盛传的“屈居第二和默默无闻毫无区别。”之间何其一脉相承。“我不管过程,只问结果。”——巴德也成为了这种信仰的新的宣传者:“证管会总是在找麻烦,盖葛也总是被他们调查,但他们从未抓到证据。嗨,我们是刀枪不入的~”

  直到有一天,巴德发现盖葛在许诺帮助父亲工作的航空公司起死回生,并低价购进了大量公司股票之后,竟然打算在升值后恶性地全部抛出为自己谋取利益,并罔顾所有航空公司的工人将处于何种处境。于是他闯进盖葛的办公室,问“你究竟要赚多少钱才够?”盖葛却还是告诉他:“这不是够不够的问题,这是场零和游戏,非赢即输。”换作过去,巴德会特别欣赏这样的回答以及盖葛特有的那种骄横与危机感相互掺杂的神情,但这次他没有。即使他回到家里后,黛玲告诉他:如果他和盖葛作对,她也将不再支持他。巴德还是没有改变主意。他找到了盖葛的对手,同他合作,最后不仅成功挽救了航空公司,而且让盖葛痛受损失。不过他也遭到了盖葛的报复,第二天警察就找到了他,要对他过去的非法行为进行调查。

  故事的末尾,巴德对盖葛说:“我想我终于了解到,自己只是福巴德,无论我多么想成为戈登盖葛,我永远只会是福巴德。”    如果说巴德真的想要成为盖葛,其实唯一没有达到的标准就是“冷血”,英文原文是“NO FEELING”,也就是说,对于这种“职业”的要求而言,巴德拥有太多的FEELING,太多的感情。

  而实际上打动黛玲的,也是巴德尚未被这个职业泯灭的真情。影片中黛玲对盖葛说:“我觉得我爱上巴德了。”盖葛马上告诉她:“哦,别陷得太深,你我是一种人,以我们的才智不会去相信那个最古老的神话——爱情,那只是人们创造出来的虚幻,好让自己不去跳楼。”

  盖葛告诉过巴德:“我父亲推销电子零件,每天工作得死去活来,却在49岁就心脏病发而死,还欠了一屁股的税没有缴。”他向巴德解释他眼中的世界时骄傲地说道:“我不去创造,但我能拥有,规则是我订的,朋友。”他在股东大会上的精彩演讲:“贪婪是好的,贪婪是对的,贪婪是有用的,贪婪可以厘清一切,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对于生活要贪婪,对于爱情要贪婪,对于知识更要贪婪……贪婪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贪婪,你们记住我的话,不仅能挽救泰达纸业(公司),更能挽救机制失调的美国。”听起来多么真实、多么激动人心,即使放到今天改头换面说出去,照样能赢得一片掌声(尤其是年轻人的掌声)。

  而巴德则不同,整个片子都他都无法不透出一股“憨厚”的气质,他始终是信任人的,对黛玲和盖葛都是。他的父亲和父亲的朋友们经常开玩笑地对他说:“嘿,来这里孩子,我们教你如何赚良心钱!”在巴德的父亲认为他是被盖葛利用了的时候,他对他儿子说:“你眼前看到的这个人,不是以皮夹厚薄来衡量成功。”“即使我被解雇,我人还在,只要我人在一天,我就对我所代表的工会负有责任。”巴德有一个这样的父亲,他就几乎不可能和盖葛走上同一条路。后来航空公司面临危机,巴德的父亲心脏病发,巴德来到他的病床前,说:“我从未告诉过你……爸,我爱你,我好爱你。我为我所说过的话感到抱歉。”然后泣不成声。最后他父亲也同样带着泪眼原谅了他,并且第一次对他说:“我以你为荣。”

  对于巴德来说,他所能看到的世界更宽广,他可以走向盖葛所在的那个冷血贪婪却富足成功的世界,也可以回到父亲所在的清贫耿直的、有着温暖和信任的世界。但对于盖葛来说,他很可能无法去体验后者,父亲早夭以后,他就不得不去作一个“贫苦的聪明人”,饥渴又冷血,“有输有赢,但总要一直奋战下去”。他面前只有这唯一的生存之道,然后他深深扎了进去,这就成了他唯一所相信的东西,有什么比钱更好、更令人有安全感呢?

  巴德成不了盖葛,其实因为是盖葛的世界所能提供的东西根本无法代替巴德的父亲给他的,他不可能放弃感情放弃信任去换取这种没有止境的金钱欲望的满足。但是对于盖葛来说,(其实是他自己觉得)他早就失去感情和信任带来的温暖了。盖葛目前的家庭看起来很完美,妻子又漂亮又得体,儿子才三岁却在智商测试中得了高分,可是在这表面之下,一个不信任感情的人如何去给予一个家庭真正的关心呢?    这让我想到,一些从小困苦,后来却“发奋图强”最终取得很大成就的人,实际上都可能活得非常辛苦。他们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必须成功,否则无路可走。相比之下,能够有着多元选择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我也因此想说:目前整个社会鼓吹成功的这种风气有点过于邪门了,第二名也很好,默默无闻也很好,只要自己能活得幸福快乐。(当然啦,社会体制是什么个情况对默默无闻者究竟能不能幸福快乐的影响也很大……)

  难得庆幸一下:男性受成功学的逼迫程度比女性大得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44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5
下一篇2023-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