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最早发现的钻石?

是谁最早发现的钻石?,第1张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钻石的国家

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平时就喜欢研究一些冷门的历史知识,专门研究过钻石的历史。钻石起源于古印度,与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一样,通过古印度与西方的“钻石之路”,钻石流传至西方,并在中世纪的欧洲被上流贵族所追捧。钻石第一次被用于表达情感就在这个期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一世向法国的玛莉公主求婚时将人类第一枚钻石戒指戴在了马莉公主的手上。1730年在巴西发现钻石并很快取代印度成为第一生产国,此后在南非,DeBeers公司开创了十分繁荣的现代钻石产业并延续至今;而中国的钻石历史从何时开始,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定论。钻石的形成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一颗天然钻石需要经过数十亿年的沉淀,从人类还未诞生开始就在自然中孕育,并且需要在极高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岩浆”的输送才能到达地表被人类发现,后续还要通过繁琐的打磨等步骤才会形成璀璨夺目的钻石。可以说,每一颗钻石都是来之不易的,含有几十亿年的珍贵价值,每颗天然钻石都有着独一无二得非凡意义!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钻石的国家

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1905年1月25日,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山,有一个名叫威尔士的管理人员,偶尔看见矿场的地上半露出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用小刀将它挖出来一看,是一块巨大的高品质钻石。它的重量为3106ct,大小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色调,是最佳品级的钻石,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利南”。

“库利南”由于太大,当时没有人能买得起。后来南非的德兰士瓦地方当局用15万英镑收购,在1907年12月9日,为祝贺英国国王爱得华三世的生日而赠送给英国皇室了。1908年初,“库利南”被送到当时琢磨钻石最权威的城市——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交给约·阿斯查尔公司加工,加工费8万英镑。由于原石太大,需要事先按计划劈开成若干小块。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因为如果研究不够或技术欠佳,这块巨大的钻石就会被打碎成一堆没有什么价值的小碎片。劈切工作由荷兰著名工匠约·阿斯查尔进行。他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研究“库利南”,按它的大小和形状制造了一个玻璃模型,并设计了一套工具。他先用这些工具对玻璃模型试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的要求。1908年2月10日,他和助手来到专门的工作室中,用一个大钳子紧紧钳住“库利南”,然后用一根特制的钢楔放在它上面预先磨出的槽中。约·阿斯查尔用一根沉重的锤子敲击钢楔。“啪”的一声,“库利南”纹丝不动,钢楔却断了。阿斯查尔脸上淌着冷汗,在那紧张得像要爆炸的气氛中,他放上了第二根钢楔。再使劲地敲击一下,这一次,“库利南”完全按照预计裂为两半,而阿斯查尔却昏倒在地上了。

“库利南”被劈开后,由三个熟练的工匠进行琢磨,他们共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工作14小时才完成。一共琢磨了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总重量为106365ct,仅为“库利南”原重量的3425%。由“库利南”磨成的9粒大钻石,全部归英国王室所有。9粒之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I”,重量为5302ct,为梨形,共琢磨了74个面。它是现今最大的钻石,镶在英国国王的权仗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II”,重量为3174ct,外观方形,磨有64个面,它是世界上第二大钻石,现镶在英帝国王冠下方的正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08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