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品种

玉米种子品种,第1张

2006年认定的玉米品种介绍-三北9号

2006-8-31

认定编号:蒙认玉2006022号

品种名称:三北9号

申请单位:河北隆化三北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河北隆化三北种业有限公司

审定情况:2005年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辽农审证字第824号。

品种来源:2000年三北种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以自交系S457为母本,B0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自交系S457是1996年三北种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在河北隆化以(Mo17×107)×78599作为基础材料,经北方繁育及海南加代连续8代自交分离于2000年选育而成,父本自交系B08是1996年三北种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在河北隆化以(黄早4×维吾尔地方种)×野鸡红作为基础材料,经北方繁育及海南加代连续8代自交分离于2000年选育而成。

性状描述:

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绿色,生长势强。

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80cm左右,穗位高120cm左右,叶片数19—20,茎秆健壮。

雌穗:花丝绿转浅紫色,穗长177cm,穗粗53cm,穗行数173,行粒数380,柱形,穗轴红色。

籽粒:马齿型,**,百粒重35g。

品质:经国家农业部农作物品质检测中心(哈尔滨)测定,粗脂肪488%,粗蛋白956%,粗淀粉7274%,赖氨酸029%,容重736g/L。

综合抗性:2005年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鉴定圃通过人工接种、接虫鉴定,中抗大斑病(5MR),中抗弯孢菌(5MR),抗丝黑穗病(37R),高抗黑粉病(0HR),抗茎腐病(96R),中抗玉米螟(56MR)。

试验情况:

2005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18kg/亩,比对照哲单20增产42%,平均生育期125天,比对照哲单20晚1天。

栽培技术要点:

种植密度3300株/亩左右。种肥施用磷酸二铵20kg/亩,追尿素20—30kg/亩或一次性玉米复合肥35kg/亩。

适宜地区:内蒙古自治区≥10℃的活动积温2900℃以上的地区种植。

玉米新品种---三北六号

发布时间:2007-03-26 16:11文字选择:

品种来源:三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S0073”作母本,“B004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由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5010。

品质产量: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送样),容重726克/升,粗淀粉含量7325%,蛋白质含量877%,脂肪含量426%,赖氨酸含量024%。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42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527%。其中:2003年亩产59144公斤,比农大108增产2378%;2004年亩产69315公斤,比农大108增产2656%,两年均增产极显著。

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窄,叶色深绿,稍扭曲上扬,长势强。雄穗发达,花粉量大,护颖浅绿色,花药**,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籽粒桔红色,马齿型。区域试验中株高2574厘米,穗位高1025厘米,果穗长190厘米,穗行数158,每行371粒,千粒重3589克。全生育期148天,比农大108短6天。抗病性鉴定为大斑病15级,小斑病17级,纹枯病病指216,青枯病发病率35%。

栽培要点:1、适时早播,合理密植。3月下旬播种,育苗移栽,确保苗全、苗齐、苗壮。每亩密度春播2800株,夏播3000~3300株。2、科学施肥。亩施2000公斤农家肥、30公斤复合肥作底肥,轻施苗肥,重施穗肥。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壅蔸,并注意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丝黑穗病。4、适时收获。

2004年国家审定玉米品种

作者: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488 更新时间:2005-11-17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1

品种名称:吉单261

选育单位: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W9706,来源为(Mo17×U8112)×Mo17;父本吉853,来源为330×黄早四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6天,比对照四单19晚3天,与对照本玉9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300厘米,穗位12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花丝红色,果穗筒形,穗长212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红色,籽粒**,粒型半马齿型,百粒重409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黑粉病,抗大斑病和茎腐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1克/升,粗蛋白含量964%,粗脂肪含量445%,粗淀粉含量7261%,赖氨酸含量025%。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32%,粗脂肪含量480%,粗淀粉含量7291%,赖氨酸含量02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2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345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09%,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116%;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66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4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300-3600株/亩。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通辽和赤峰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2

品种名称:通科1号

选育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母本9137,来源为7922×5003;父本391,来源为扎143×吉853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6天,比对照四单19晚3天,与对照本玉9号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8厘米,穗位120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药**,颖壳黄绿色,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20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粒型半马齿型,百粒重383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黑粉病,抗大斑病和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感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83%,粗脂肪含量447%,粗淀粉含量7343%,赖氨酸含量028%。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64%,粗脂肪含量473%,粗淀粉含量7184%,赖氨酸含量02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1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908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85%,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87%;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17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3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800-4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3

品种名称:辽单565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中106,来源为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父本辽3162,来源为美国杂交种选系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6天,比对照四单19晚3天,与对照本玉9号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药**,颖壳褐色,花丝深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白色,粒型为半马齿型,百粒重441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黑粉病、茎腐病,抗弯孢菌叶斑病和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871%,粗脂肪含量405%,粗淀粉含量7409%,赖氨酸含量03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8克/升,粗蛋白含量883%,粗脂肪含量428%,粗淀粉含量7491%,赖氨酸含量02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9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231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92%,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98%;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72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1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3800株/亩。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4

品种名称:银河14

选育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Mo17,来源为外引系;父本54309,来源为340×853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7天,比对照四单19晚4天,比对照本玉9号晚1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0厘米左右,穗位120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2片。花药**,颖壳**,花丝微红,果穗筒型,穗长217厘米,穗行数14行左右,穗轴红色,籽粒**,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441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黑粉病,抗大斑病、丝黑穗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螟,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924%,粗脂肪含量508%,粗淀粉含量7166%,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879%,粗脂肪含量519%,粗淀粉含量7307%,赖氨酸含量025%。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9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082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76%,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79%;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7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300-35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5

品种名称:辽单120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辽8478,来源为5003、7922、8112、B73、N-46、郑32共6个自交系组配综合种,自选育成;父本为郑22,来源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生育期131天,比对照农大108早2天。在西北地区生育期138天,比对照掖单13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7-307厘米,穗位130-153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药**,颖壳红色,花丝黄白色,果穗筒型,穗长19-2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46-379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灰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高感矮花叶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西北春玉米区和东华北春玉米区分别为:籽粒容重729克/升和722克/升,粗蛋白含量814%和1033%,粗脂肪含量463%和468%,粗淀粉含量7463%和723%,赖氨酸含量023%和028%。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西北春玉米区和东华北春玉米区分别为:籽粒容重726克/升和720克/升,粗蛋白含量822%和1145%,粗脂肪含量455%和441%,粗淀粉含量7400%和7009%,赖氨酸含量022%和025%。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6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61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7%;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5点增产,7点减产,平均亩产6535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42%。2002-2003年参加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5点次24点增产1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7889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26%;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12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等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在东北华北地区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在西北地区适宜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中南部、河北北部(不含张家口市)、山西、北京、天津、内蒙古黄河灌区、陕西北部、宁夏、甘肃、新疆春播种植,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发生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6

品种名称:费玉3号(中玉9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费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费03,来源为引进台湾的四个玉米杂交种台农1、台农351、台南5、台南17的复合群体;父本为费04,来源为引进美国玉米杂交种的二环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0天,比对照农大108早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浅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7厘米,穗位12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颖壳绿色,花丝紫红色,果穗圆锥型,穗长21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橙红色,粒型为半马齿型,百粒重388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抗灰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1克/升,粗蛋白含量836%,粗脂肪含量390%,粗淀粉含量7554%,赖氨酸含量024%。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56克/升,粗蛋白含量970%,粗脂肪含量340%,粗淀粉含量7288%,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4点次增产,9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77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2%;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12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北部、吉林中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省延安地区春播,山东夏播,丝黑穗病发生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7

品种名称:丹科2151

选育单位: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丹717,来源为丹黄19/丹黄17;父本为丹598,来源为Ho43、丹340、丹黄02、丹黄11、78599复合杂交选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4天,比对照农大108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8厘米,穗位127厘米,成株叶片数23片。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04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色,籽粒**,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43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抗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1046%,粗脂肪含量437%,粗淀粉含量7186%,赖氨酸含量029%。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0克/升,粗蛋白含量1099%,粗脂肪含量431%,粗淀粉含量7073%,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1点次增产,1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72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8%;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87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3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省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8

品种名称:农大9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母本F349,来源为5003×丹340;父本为W222,来源为获白×莱1029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3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同。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厘米,穗位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药**,颖壳绿色带紫条纹,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24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粒型为半马齿型,百粒重389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抗灰斑病、纹枯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1026%,粗脂肪含量428%,粗淀粉含量7196%,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684克/升,粗蛋白含量938%,粗脂肪含量403%,粗淀粉含量7316%,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9点次增产,14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47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3%;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5点增产,7点减产,平均亩产6652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3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省中南部、河北中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发生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9

品种名称:强盛1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苗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912,来源为(齐319×自选7859)×02(9046变异株);父本为922,来源为(丹340×海92-1)×2303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5天,比对照农大108长2天。幼苗叶鞘浅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92厘米,穗位128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淡红色,颖壳淡绿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215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白色,籽粒**,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64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纹枯病,抗丝黑穗病、灰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0克/升,粗蛋白含量1016%,粗脂肪含量454%,粗淀粉含量7124%,赖氨酸含量027%。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934%,粗脂肪含量467%,粗淀粉含量7187%,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9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93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7%;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76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28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0

品种名称:奥玉3101

选育单位: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OSL001,来源为掖478×北美杂交种;父本为丹598,来源为引自丹东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3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同。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3厘米,穗位116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药**,颖壳绿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白色,籽粒**,粒型为半硬粒型,百粒重349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抗纹枯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灰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23克/升,粗蛋白含量939%,粗脂肪含量416%,粗淀粉含量7345%,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5克/升,粗蛋白含量1053%,粗脂肪含量421%,粗淀粉含量7128%,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3点次增产,10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890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9%;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06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8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北部、吉林省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1

品种名称:登海3660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DH19,来源为自选系503539×外引系克599;父本为DH12,来源为外源种质资源群体中自选系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2天,比对照农大108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116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深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05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紫色,籽粒**,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5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抗灰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855%,粗脂肪含量420%,粗淀粉含量7310%,赖氨酸含量024%。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2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853%,粗脂肪含量459%,粗淀粉含量7272%,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36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88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8%;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91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省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2

品种名称:三北6号

选育单位:三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S0073,来源为美78599×矮秆粗穗系;父本为B0049,来源为巴西304×B5003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3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7厘米,穗位112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颖壳淡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桔红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403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纹枯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26克/升,粗蛋白含量877%,粗脂肪含量426%,粗淀粉含量7325%,赖氨酸含量024%。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16克/升,粗蛋白含量992%,粗脂肪含量494%,粗淀粉含量7086%,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3点次增产,10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742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6%;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2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北部和东部、吉林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春播区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3

品种名称:迪卡5号

选育单位:孟山都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H462,来源为B73×B84;父本为CZ924,来源为C103×H03728(伊利诺高油群体)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2天,比对照农大108早1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5厘米,穗位137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22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粒型为偏马齿型,百粒重364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玉米螟,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抗大斑病、灰斑病和纹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12克/升,粗蛋白含量818%,粗脂肪含量656%,粗淀粉含量7360%,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1089%,粗脂肪含量729%,粗淀粉含量6948%,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7点次增产,16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58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0%;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99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2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3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4

品种名称:京科25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J0045,来源为478×P78599;父本为吉853,来源为吉林农科院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夏播生育期96天,比对照唐抗5号晚3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

  和田玉概念

  对于鉴定部门和商家来说“玉”“和田玉”的概念是同等的,模糊了“玉”与“和田玉”的产地之分,在鉴定证书里或我们在商场里买玉时玉都统称为“和田玉”但对于买玉的人来说,这从主观上是一种误导的销售行为。

  众所周知,玉的产地产量较大的有“青海玉”,“俄料”,“加碧”,家喻户晓的“和田玉”。大家为什么都这么认可“和田玉”呢?“和田玉”无论是从皮色,肉质及温润度来说都优于其他玉种,乃是玉中之珍。玉石鉴定部门因各种原因,主要是现在的仪器及技术水平有限都无法准确的鉴定玉石的产地之分。所以将玉种全部冠称“和田玉”,对鉴定部门来说还是商家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但容易误导消费者。甚至有很多人慕名新疆的“和田玉”,在到新疆出差时专门带两块和田玉回去,送亲朋好友,对玉不是很懂的,大部分带回去的是青海料器,俄料等等~~~带回去的这些玉并非新疆地产的新疆和田玉。(包括鉴定证书上的和田玉)。

  怎样分辨是否新疆地产“和田玉”

  如何来分辨是不是新疆真正“和田玉”呢。可以用排除法:新疆和田玉山料的产量分部较广,但新疆的特点是大部分的山料原料润度都非常不错,但在白度上与青海料及俄料相比要相差很多,也就是说新疆的和田玉山料在白度上是劣于青海料和俄料。在早年新疆出现过白度及润度都非常不错的95料,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能见了。山料的分辨一般人是难以分辨的,真正的好的新疆地产“和田玉”首先应排除山料。下面看看子料了,子料是新疆和田的特产。首先青海没有子料,俄料虽有但从皮色及质地上也较好分辨,想要选一块新疆地产“和田玉”首当其冲的就是子料了。和田玉子料也分一、二、三等,肉质越细白度越高的子料价格也是越高,青玉的要便宜很多,籽料首先要观是否有毛孔,且毛孔是否细腻,毛孔越是细腻基本上肉质也更加细腻,如无毛孔即为打磨首先要打个问号。还有一种是磨沙皮:打个比方,籽料的毛孔就是和鉴别皮草差不多了,真皮草的天然毛孔不好加工出来,但仿制品的毛孔较为有规律较好分辨。但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对刚开始玩玉的来说,玩子料应尽量先少接触带皮色的子料。这样你选择的至少是新疆地产的“和田玉”。而不是统称的“和田玉”。

  形好的和田玉子料,不琢也是精品

  好的和田玉子料,形状白度及皮色及润度都是好才称上精品。子料是在河床里千年不断的打磨冲刷之后形成的,如能收上一块形状极佳且瑕疵较少的子料,的确是很难得,价格在市场上也很高。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用在料形很漂亮的子玉身上不是很恰当,存在就可以雕琢成各种精美的器件,相同的东西也可以做很多。但对于玉龙河赐予形状漂亮的子料来说,任何一款仅此一件,连打个眼都舍不得打,建议采取用包金或包银的形式来保留住子料原有的形状。天然的不用雕琢即是一块精美的挂件了。这种形佳的子料胜过任何大师的杰作。

  假玉充斥和田玉市场

  现在市面上很多价格极低的“精白玉”和“阿玉”以及“巴玉”这些料器和玉挂不上勾,属于大理石的一种,大理石有的放射性元素极高,家庭装修要尽里少用这种矿物质。如果配戴在身上,对人身体还极大的损害。

  和田玉籽玉的形成:籽玉(籽料或水料)是由山料,经冰川不断裂解崩落,地震风化或雨季被洪水冲入河道并受到河水的长期碰撞冲刷侵蚀经千万年的冲刷所形成,籽玉因被水长年浸泡,冲刷,打磨,所余下的质地:细糯、滋润、密度大,具有玉液之光泽,所以籽玉为玉中之珍品

  玉龙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阗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阗出玉的主要河流。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黑山地区(籽玉发源地之一)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往。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峻巅,冰雪盖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30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5000米以上,相对高600—1000米。冰川的冰舌前缘部位,因冰川下移至雪线附近逐渐融化常常发现自上源携带的和阗玉砾。冰川的舌部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晴日不断裂解崩落,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声,漂砾与冰块滚泻而下,落入河中,故在冰河之下也可以找到美玉。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产出的玉石有白玉和墨玉。这个地区应有原生和阗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子玉的主要来源之一。玉龙喀什河离和田市中心大约20分钟的车程。在河的上游50公里出白色籽玉,带皮籽玉一般产在河的下游。当地人在山洪过后,冬春闲暇时分,常有到河中捡玉的习惯。他们捡玉主要是在河的中游,上下游因地势险恶,所以很难到达。

  和田玉产地: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和田玉成矿带连续长1100多公里。在高山之上分布着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及矿点,海拨在4000米以上,不少河流中还产出名贵的和田子玉。

  和田玉产地分类

  1山料

  山料又称山玉,或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

  2山流水

  山流水指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其玉料表面棱角稍有磨圆。

  3子玉

  子玉又名子儿玉及籽料,指原生矿剥蚀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阶地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子玉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经达几千搬运、冲刷及筛选,所以子玉一般质量最好。在河流下游的子玉有各种颜色,白玉籽料,青白玉籽料,青玉籽料,墨玉籽料,碧玉籽料,黄玉籽料。

  和田玉颜色分类:和田玉玉质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四类,记载中有红玉一说但至今未见

  1 白玉:

  白玉的颜色由白到青白,叫法上也多种多样,且比喻的也很形像,有季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白玉是和田玉中的高档玉石,块度一般不大但白玉子又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质量最佳有的白玉子经氧化后其表面又带有一定颜色,秋梨色叫"秋梨子",虎皮色叫"虎皮子",枣色叫"枣皮子"都是和田玉名贵品种

  白玉按颜色还可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

  (1)羊脂玉

  羊脂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2)青白玉

  青白玉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葱白、粉青、灰白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渡品种,和田玉中较为常见

  2黄玉

  黄玉由淡黄到深**,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探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同等于羊脂玉。

  3青玉

  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其颜色深浅不同,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翠青等。和田玉中青玉最多,肉质细腻的青玉这两年价值也不断的攀升。

  4墨玉

  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须等。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淡分布不均,多见于与青玉、白玉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点墨之分。聚黑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较聚集,可用作俏色。点墨则分散成点,影响使用。墨玉大都是小块的,其黑色皆因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

  和田玉皮色分类:璞玉的外皮,按其成份和产状等特征,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色皮:和阗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玉皮有各种颜色。玉石界以各种颜色而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等。从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质量,如黑皮子、鹿皮子等,多为上等白玉好料。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有秋梨等皮色,价值更高。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有经验的拾玉者,到中下游去找带色皮的子玉;而往上游,找到色皮子玉的机会就很少。此外,在原生玉矿体的裂缝附近也嫩能偶尔发现带皮的山料,这也是由于次生氧化形成的。

  糖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分布的一层黄褐及酱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故把有糖皮玉石称为糖玉。糖玉的糖皮厚度较大,从几厘米到20--30厘米,常将白玉或青玉包围起来,呈过渡关系,糖玉产于矿体裂隙附近。糖玉是氧化环境的产物,系和田玉形成后,由残余岩浆水沿和田玉矿体裂隙渗透,使氧化亚铁转化为三氧化二铁的结果,糖皮即为氧化铁染的结果。

  石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包围的围岩。围岩一种是透闪石化白云大理石岩,再开采时同玉一起开采出来,附于玉的表面,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当他经流水或冰川的长期冲刷和搬运后,石与玉则分离。围岩另一种是透闪石岩。如和田玉再形成过程中交代了粗晶状的透闪石,由于交代不彻底,在玉的表面常附有粗晶透闪石,这种石皮与玉界限过渡。叫阴阳面,阴面是指玉外表的这种石质。

  购买和田白玉大致从以下角度去判断:首先观查白度等级够不够,再看玉液的润度够不够,即玉质是否细腻,水线所占比例,仅占一两条,没有什么问题,玉花所占的比例,杂质多不多,玉面有无裂缝,要是喜欢皮色最后再看玉的皮色是否艳丽,秋梨皮、枣红皮、鹿皮、撒金皮~~~这些都是和田玉的名贵品种,但要防止假皮哦。基本上掌握了这些原则,相信你会选上一块不错的玉。

  对于大多数的初级玩玉及想买和田玉的人来说,都想以最便宜的价买一块真正的新疆和田玉,在这里我主要强调的是玉石的产地,想买上一块真正的和田玉产地至关重要。

  很多人一进到玉器销售点及经营店,而对于一些初玩玉者来说,他们所说的想买的和田玉则是真正意义上和田产的和田玉,而不是买一个统称和田玉的一个品牌,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现在在网上买玉的也基本上是这种情况,那一个商家都不会把自己的玉很清楚的标明,写上青海料、俄料、加碧、或者是俄籽儿,因为这么一标明,很多人就不会来买,会流失很多客户。买家就会想我买的是和田玉,和田在新疆,怎么青海和俄罗斯也产和田玉?

  这时初玩玉者你再把商家问急了,这时商家就会说,如果你不信就拿去做鉴定,如果不是和田玉我赔你十倍的价钱,对于我来说多少倍的价钱我都敢赔,为什么呢?关健就是玉器的鉴定机构在鉴定书上没有玉石的产地之分,所以都统称和田玉。如果按产地细分,说心里话的确不好分类,青海料,俄料,籽料~~~我们平时只是靠经验来判断,怎么来按产地来区分对于鉴定机构或者商家来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及标准,的确不好归类。相信鉴定机构没有错,至少证明这是一块真正的玉石。对于初级玩玉的人来说,还是少接触山料,虽然和田有大量的山料,但很白很润的倒非常的少。一开始起点就要稍高一点,这时你就要多接触和田的籽料,和田的籽料也就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和田玉,因为青海不产籽料,俄籽儿虽然也有但也较好区分,对于想玩真正意义上的和田玉的人来说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和田玉 是一种软玉,俗称真玉。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英文名称为Nephrite。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OH)z(Si4011)2。硬度为6~65,密度为296—317。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与尊贵。2003年10月底历经几年时间的中国“国玉”评选工作结束,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

  [编辑本段]历史

  和田玉是以产地和田命名的,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战国时期和田玉被称为“禺氏之玉”。秦代也称为“昆山之玉”,以后还有叫“玉田玉”。

  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为帝王玉。皇宫的玉器多是和田玉制成。特别是象征皇权的玉玺多用玉制作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和田玉。

  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编辑本段]成因

  从地质科学观点看,和田玉有明确的科学含义。它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有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玉矿,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它的成因、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居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世界软玉品种单一,且多为碧玉,而和田玉品种多,有世界罕见的白玉,玉质居世界软玉之冠。世界矿床为蛇蚊岩型,与超基性岩有关,而和田玉矿床为非蛇蚊岩型,其成因不是区域变质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形成,这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独特的。

  [编辑本段]产地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

  [编辑本段]类型

  和田玉按照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子料、山流水、山料三种类型。

  1 仔料。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冲刷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冲刷、搬运、分选,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华。或深埋于土下,几异其坑,饱吸了大地之精华。所以子玉一般质地较好,因它吸饱喝足,温润无比。子玉又分为裸体子玉和皮色子玉。裸体子玉一般采自河水中,而皮色子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子玉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

  2 山流水。名称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年代少久远,比子玉年青。

  3 山料。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严格的说山料没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没有饱吸宇宙之精华,应当叫它为玉石,不应当叫玉。

中邦9号玉米种子产量高。中邦九号玉米种子是江苏省农产品种子公司根据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地性质和气候条件培育的最优良的高产玉米品种,产量很高,每亩产量达到了7000公斤左右。而中邦6号玉米亩产一般6500斤左右。

十大名牌玉米种子分别是郑单958、先玉335、京科968、德美亚1号、和育187、德美亚3号、良玉99、天农9、裕丰303、浚单20,这些都是可以位于我国十强玉米种里面的,产量很高,综合抗性也很好。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种,不仅可以当做粮食吃,而且经济价值十分广泛。选择好的玉米种子进行种植十分的关键。

国审玉米品种十大名牌排行榜

常见的名牌玉米种子有京科968、郑单958、良玉99等,这些都是可以位于我国十强玉米种里面的,产量很高,综合抗性也很好。

十大名牌玉米种子分别是郑单958、先玉335、京科968、德美亚1号、和育187、德美亚3号、良玉99、天农9、裕丰303、浚单20等

NO1、郑单958

郑单958玉米种在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先后通过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审定,黄淮海夏播区生育期100天左右。

NO2、先玉335

先玉335在2004年、2006年分别通过了国家审定,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03厘米,是目前种植面积仅次于郑单958的品种。

NO3、京科968

京科968玉米种子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面积广,适宜东华北、西北、东南春玉米区种植,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0厘米,在内蒙的通辽占绝对优势。

NO4、德美亚1号

德美亚3号玉米在2004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适合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种植;2012通过内蒙认定,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200℃以上地区种植。

NO5、和育187

2012年通过吉林省审定,2017年通过国审,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极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的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6天,株型半紧凑。

NO6、德美亚3号

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适宜黑龙江第二积温带下线,第三积温带上线种植;2013年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吉林省延边、白山早熟玉米区种植。

NO7、良玉99

良玉99玉米种子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左右,夏播生育期98天左右,株型紧凑,耐密植。适宜中等肥力以上地块,可以采用多种种植方式种植。

NO8、天农9

天农9玉米在2007年通过辽宁省审定,适宜辽宁抚顺、铁岭、吉林、黑龙江、内蒙通辽等地区种植,是近年来在黑龙江适宜区域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之一。

NO9、裕丰303

裕丰303玉米品种在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5天,与郑单958相当,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百粒重369克。

NO10、浚单20

浚单20玉米种子在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中南部、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株型紧凑,到目前为止仍然在夏播区推广种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417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