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玉文化,古人为什么偏偏钟情于玉?

何为玉文化,古人为什么偏偏钟情于玉?,第1张

玉很美,但是价格也很贵。因为玉石的历史也很久,多以形成了一种玉文化。要知道玉形成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什么是玉文化?那为什么古代人会特别的偏好玉石,以至于家庭条件尚可的人都会佩戴玉佩?首先说说玉这个东西,玉其实就是一种看起来特别漂亮的特殊石头。除了玉石真的特别好看以外,根据现代技术研究,玉中是含有着大量矿物元素,那些元素对人体是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人都会比较喜欢佩戴玉佩,这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另外在说说玉的象征,玉看上去就是洁白无瑕,这种无暇的感觉会让人觉得舒服,所以玉象征的东西是美好的。文学上就会有相关的记载,比如美人如玉或者是用玉去形容君子的道德,这是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还有就是因为玉本身也是一个吉祥的意义。

中国人会觉得这样好的东西是可以用来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比如说用来保平安或者是避免碰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玉也是一个贯穿人们生活的物件,比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玉也就是一种诚信的象征。

玉的受欢迎程度很广的,在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下葬的仪式中,玉石作为最高规格的葬品。这其实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过由于当时的开采水平有限,玉是真的特别少,物以稀为贵。当时玉就是在上层社会流通,没接触过玉石的人有崇敬也是正常的。另外,当时的玉石是可以进行雕刻的,雕刻的图案算是能够直接反应出佩戴者的审美跟品味,这种直接的方式,更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互相了解。

玉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一般人认为是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因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所以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同时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慢慢的人们就用它来做装饰品。又由于玉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因此就只有族群里少数头面人物如族长、祭师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它,这使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正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先的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就像在约距今七千至四千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掌祭祀大权者,多用珍贵的美玉制作「祭器」,礼拜神只祖先。他们相信天圆地方,便琢制圆璧与方琮,来礼拜天神与地只;他们相信氏族远祖的生命,是经由神物源自上帝,便在玉器上雕饰想像中神只祖先的形貌,甚至刻绘极具深义的符号,以礼拜之。希望藉玉器特有的质地、造形、花纹与符号,产生感应的法力,与神只祖先交通,汲取他们的智慧,获得福庇。在上古社会里,个人地位的高下,端视人与神只祖先关系的亲疏而定。事神之「礼」,建立了人神之间的沟通管道,也维系了人际间的和谐关系。「瑞器」就是象征身份地位的玉器。「祭器」与「瑞器」的制度,都源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三代,配合不同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继续发展。在宗庙祭典与朝享会盟上,发挥其形而上的功能,以维系礼制,故总称为「礼器」。曾经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辽宁阜新查海遗址、沈阳新乐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真正玉器。而玉的文化、宗教和政治属性,夏、商、周三代已经渐次完善。东周时,人文主义兴起,儒家将一些传承自原始宗教的文化成份,道德化,生活化,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于是佩玉之风大盛,而雕琢之精美,后世亦难出其右。汉室崇玉,生者佩玉、食玉;亡者裹玉、填玉。甚至在帛画、墓砖上,都饰以玉璧图象。圆璧有助于灵魂通天的观念,此时发挥至极。六朝至唐,中土玉雕艺术转衰。虽然李唐盛世,仍秉承道统,举行封禅大典,然而礼神之册都难用真玉,而以次玉代之。传世玉器,仅见带、梳、簪、佩等。部份亦系西域工匠所制。宋、明以降,玉雕艺术再度兴盛,帝王祭典用玉之外,更因学者对商、周礼制的考订,民间遂兴起了研究与仿制古玉的热潮。此时,以知识相结合的士大夫阶层,重视生活品位。玉制文房陈设,除供欣赏把玩外,兼具实用功能。自然界的花鸟、人物、山水等,也成为装饰主题,呈现柔美雅致的文人品位。由于所取玉料,多为河中玉子,玉工常是因材施艺。所琢成品,常是图必有意,意必祥和。孔子说,玉有仁、智、义、礼等十一德,《礼记》所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都是强调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要向玉学习,警示他们没有特殊原因,要玉不离身。中华民族这种崇玉、敬玉、爱玉的情操,明清时期比汉唐时期有过之而不及,玉的雅丽和圣洁,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藏玉,就是目前社会玩玉爱好者的真实写照。由老三代经秦汉至隋唐,玉器一直是皇公贵族的专有装饰用品。两宋时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由于手工业技术进步,玉器加工变得更方便快捷,玩玉赏玉之风大盛。此时出现大量制作精巧、加工细腻、构思奇妙的玉摆饰、玉佩件。明清时玉器制作及玩赏达到顶峰,品种也更为丰富多彩,小到玉头簪,玉纽扣,大到整片的玉屏风、玉山、玉船。王公贵族家还常用玉石来制作日用具如玉碗、玉杯、玉壶等等。一般来说玉质以白玉(特别是新疆产的羊脂白玉)为上,黄玉次之,青玉再次,杂玉(如南方玉,河南玉)为下。清初时翡翠传入中原,其动人心魄的碧绿马上赢得了国人的倾心。用翡翠制成的玉饰件大行其道,成为时人竞相追逐的时尚。但在传统的中国人眼里,翡翠制成的玉饰却远远比不上古玉。以矿物学分类,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键状硅酸盐中的角闪石组,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也称软玉。还有一种是单链状硅酸盐碱性单斜辉石,又叫硬玉(如翡翠)。中国传统的古玉大多是软玉,包括新疆玉,岫玉等,只是在清代初年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皇帝进入并控制了云南及缅甸北部盛产翡翠的矿区之后,硬玉才正式进入中国并流行起来。我们现今看到史前早期的古玉大多是玉工具如玉刀、玉斧、玉针。然后就出现玉礼器(祭器)如良渚文化的玉琮、三叉型器,也有部分象形的玉器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玉猪等,应是作为族群的图腾而制作的。此一时期的玉器并不完全是由现代意义所指的玉石所制作的,它可以是玉,也可以仅仅是漂亮一点的石头,如与变质大理石矿共生的透闪石原矿。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中国主流文化区域内已再难见到玉工具了,代之而来出现的是大量的玉冥器、玉配饰如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龙、玉风、玉鹤。此时已广泛采用软玉来制作器物了。在一般人看来玉就是石头,可在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直到今天,如果我们拿起一件翡翠,我们只会去评价它的颜色,它的质地,它的制作。

中国人之所以如此喜欢玉,或许就在于玉身上的这种浩博性。

它可以让含蓄的中国人把自己朴素的情感和仁义道德以及个人追求,都藏于其中。

和田玉,于中国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中国人可以藏礼于玉,藏文化于玉,藏财富于玉,藏乐趣于玉,以及藏一切情感于玉中……

藏礼于玉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以来,也是出了名的讲礼。

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国家祭祀,以及日常言行,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礼仪制度,并且这些礼仪制度的执行,都离不开一件重要的礼器,那就是和田玉

《周礼·春官·大宗伯》曾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中国先民赋予和田玉无上的神圣性,并以玉制成器,以玉器礼四方,期望达到“敬祖宗,求福禄,祈求风调雨顺”的目的。

因此,被制成礼器的玉,既承接于礼,也落实为器。

玉,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礼器的代表。

并且,此后,慢慢地,玉身上被赋予了更多的礼制,成为中国“礼”的一个象征。

中国人也成功地把礼藏在了玉中,通过玉来表达中国人的礼,并且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礼仪制度。

当然,到了如今,虽然很多礼仪制度早已不在,但以玉为礼的观念却依然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藏信仰于玉

每次提起和田玉,我们都能想到一句俗语,叫:“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并且由此还衍生出了佩玉能治病,戴玉镯能挡灾等等说法,让玉充满了神秘色彩。

当然,从客观来说,玩玉治病的说法肯定是不可靠的,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相信这个说法呢?

这都是因为和田玉,更多的是中国人心中的一种信仰。

与其说,他们相信玉能治病,玉能挡灾,不如说他们是在玉中追寻希望,找寻信仰。

而只要有希望,有信仰,精神就不会幻灭,就会更加努力过好生活,从而也让自己心理上更加乐观、积极、向上!

中国人喜欢玉,中国人把信仰藏于玉中。

对于一些爱玉人来说,只要一块玉在手,那么就有无穷的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

玉,有一种魔力,玉里面也有一种信仰,能够在把玩的同时,也给人以向上的动力。

藏财富于玉

春秋时代的《管子》一书中曾这样记载:“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此时,珠玉,是比黄金和刀布更为珍贵和值钱的东西,且这时中国人就已经开始藏财富于玉中。

而到了秦时,又有记载: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用宝藏,不为币。

这时,珠玉的价值也开始得到了提高,它虽然不再为币,但是却比币更重要,上升到宝藏的程度。

当然,也由此可知,中国人藏财富于玉,绝不是从现代开始,而是古已有之。

不过,因为古代的玉的开采不方便,以及玉的阶级性,让藏玉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如今,和田玉的收藏已经没有了阶级的要求,再加上和田玉的升值潜力越来越高,因此把玉作为一种财富,藏玉的人也越来越多。

众所皆知,不少富豪都十分热衷于收藏高端和田玉,比如马云、王健林等等。

他们为什么喜欢如此喜欢收藏高端和田玉,一方面就是为了浓缩财富,把财富藏于玉中。

而另一方面,在于和田玉作为一种代表中国文化内涵的器物,它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精神形象。

藏玉,不仅把玉作为一种储备资金,藏玉也是一门高雅的收藏,无形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气质。

所以,换言之,有时候,收藏高端和田玉,也是在收藏一笔既无形又有形的财富。 

藏乐趣于玉

很多人喜欢玩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玩玉,真的很有趣。

和田玉就像成年人的“玩具”,让他们可以短暂地体会到童年时无忧无虑玩耍的乐趣。

在玉中,他们找回了被时间消磨掉的激情,看到心仪的玉,甚至像个毛头小子一样容易冲动;

在玉中,他们有了一个真空地带,可以远离孩子的吵闹、妻子的唠叨,和老板的无理取闹,享受玉带来的宁静和优雅;

在玉中,他们有了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享受玉的美,也享受心灵的澄净。

玉的趣味让他们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苦恼,以及成年人的无奈。

或许,成年人喜欢玩玉,是因为他们在玉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趣味。

藏乐趣于玉,也是给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找一个心灵上的寄托。

藏情感于玉

区别于西方人的热情奔放,中国人更加含蓄内敛。

如果说西方人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一句简单的“我爱你”,那么中国人则更喜欢藏爱于器,通过器物传达出深深的情感。

尤其是和田玉,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传情之物。

寸心不言尽,以玉寄深情。

如果一个中国人喜欢你,那么他可能不会花言巧语,而是把深深的爱意藏在一块玉里,然后送给你。

和田玉,我送了,你就懂,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而且,一块玉传达出的爱也不单单指的是爱情,也可以表达友情、亲情,以及世间万般真挚的感情。

藏一块玉,藏一段情,让玉雕承载着情感,让含蓄而又热烈的情感,陪伴我们度过漫长的岁月。

或许,中国人之所以如此喜欢玉,就是因为玉中庸、混沌、温良、内敛的气质,十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且中国人可以把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以及情感和信仰寄托在玉中,不是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950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