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传统文化寓意,满月送老虎有什么讲究

虎的传统文化寓意,满月送老虎有什么讲究,第1张

虎的传统文化寓意

9月6日电 (韦衍行)9月6日,2022年《故宫日历》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故宫日历》是故宫博物一张文化名片,至今已连续出版12年。12年来,故宫日历共收录4300余件文物,通过日历这一载体,成规模地展示了故宫文物品,既是对《故宫日历》经典的传承,也是对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

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生肖虎,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山兽之君、百兽之长,寓意吉祥平安,是活力和荣耀的象征。2022年《故宫日历》以“吉虎迎新岁 山河庆升平”为主题,选取故宫馆的表现虎与武备、骑射、运动相关的文物品,从不同角度呈现了365件不同朝代、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珍贵文物,分别展现了虎虎生威、吉虎迎瑞、虎啸丹青、冬运冰嬉等丰富内容。

在形式上,2022年《故宫日历》面目一新。封面采自故宫品“清代红色纱绣云纹飞虎旗”,为清宫戏剧机构升平署所用旗类道具;“故宫日历”四字仍然为碑拓集字,背景“虎”字为魏碑集字,韵味萦绕;护封为铜版纸烫金,背面印有2022年年历,可以日常使用而不丢弃;书脊包布为《故宫日历》定制的宫墙红布;裸脊锁线,保证可平摊展开,又不会散页,锁线颜色为红色,书中,富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气息;内页纸张为定制艺术纸,纸面有涂层,更大程度上还 物的色彩。

在内容编排上,2022年《故宫日历》先呈现直接表现虎的器物、绘画、配饰、服饰等文物,展现虎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与文化内涵,然后扩展到表现神兽、猛兽、萌猫的文物,再延伸到“虎虎有生气”地反映武备、骑射、运动等题材的文物,最后着落在《冰嬉图》,呼应即将举办的2022年冬奥会。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指出,保护和传承好故宫承载的优秀文化大有可为,《故宫日历》系列图书就是传承故宫所承载的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活案例。它不仅仅是介绍文物、介绍故宫、传播历史知识的图书,更成为故宫博物院立足本院实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阵地、一面。

说,《故宫日历》拿在手中,读者可以看到,从1933到1937年的《故宫日历》算起,这本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出版物历久弥新。而2022年《故宫日历》以新的面貌开启了又一个十二年,这凝聚了九十多年来故宫人不断地进行学术挖掘、学术探索的精神,把故宫及其收的文物蕴含的人文精神、多元的价值,每年都以全新的内容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

为了保证读者权益,有效防范,2022年《故宫日历》的另一大亮点就是采取了“一书”的形式,推出双重防伪功能。扫描封二及护封后勒口,可以防伪验真。此外,2022年《故宫日历》还利用AR科技给文物观感带来全新体验。同时,阅读纸质书的同时还可欣赏线上数字日历,这也是《故宫日历》今年为读者献上的赠阅活动。(本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以上就是与虎的传统文化寓意相关内容,是关于文物的分享。看完满月送老虎有什么讲究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虎分别寓意百兽之王、兽中之王;山中之王;猛兽的代表

狮子所代表的权威和力量

西方虎和狮子都代表了神兽。中国的老虎和狮子也代表了万兽之王。

在中国,虎自古就是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广泛出现在汉代的墓室之中。作为森林之王,老虎因其威风凛凛的形象以及霸气威猛的性格而被视作权力与力量的象征,有如湖南出土的虎食人卣以及调兵遣将的虎符。老虎不仅是中国艺术家们钟爱的题材,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也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表达之中,成为了我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更成为西方人对亚洲想象的一部分。

虎分别寓意百兽之王、兽中之王;山中之王;猛兽的代表;权利、力量;雄壮、勇猛;大胆;英雄本色;长命百岁;生机勃勃;嗜血成性;凶残;自私、贪婪;敏感;唯我独尊等。

狮子的形象,狮子所代表的权威和力量,却在西方文化中一直保留了下来。在英国的国徽之上,充满了狮子的元素。国徽最核心的,是中央的盾徽。在这被分为四部分的区域内,有两块是一样的,都是三只红底金狮,这代表着英格兰。右上角的金底红狮子,则代表着苏格兰。左下角的竖琴代表倍爱尔兰,这个不去管他。在盾徽的左边,扶着它的是一只戴皇冠的狮子;而在整个国徽的顶端,还有一只戴着皇冠的狮子。这么一枚华丽而复杂的图案之上,到处都是狮子的形象。在西方,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代表着权威和力量。

老虎的精神象征意义是:

1、威严和权势

中国古代的万兽之王就是老虎,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将其视为一种神秘而不可侵犯的动物,谈虎色变,对老虎十分畏惧。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实际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为老虎而来的。

虎是森林之王,中国人巧妙地把它前额的花纹作为一种汉子,意为统治者。由此可见,虎是象征威严和权势的,一片正义凛然不可侵犯,有王者气度。民间也流传着这样如:“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等说法和民谚。

2、勇敢和无畏

因为老虎威风凛凛的形象,所以自古以来就被勇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古时候关于将士大臣的美誉就有虎将、虎臣、虎士等。

古时候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有黄金雕刻的一只老虎,成为虎符。又如成语“虎狼之师”,通俗的理解就是如狼似虎的军队,用来比喻强大的军队,强大的战斗力等。“虎贲”则象征着勇士,贲同奔,意思是虹虎舞跑,像虎一样勇猛有力。

3、祈福避邪

在中国传说中,虎是极其有力量和正义的动物,能够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所以有些家庭会在家里挂虎画并且正对大门让恶魔不敢进入侵犯。

当今的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中国人都图一个吉利,于是虎符、虎形旗成了镇摄敌手之物,而百姓历来就愿意用虎画、虎脸、虎门神等祈福避邪。

老虎的五种精神:

1、尽职的:

人类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缺乏责任感,作为一个新人,学习建立负责任的观念,会让主管、同事觉得孺子可教。抱着多做一点多学一点的心态,你很快就会进入状态。

2、团结合作的:

新人进到公司,往往不知如何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工作。现在的企业很讲究TeamWork,这不但包括藉由团队、寻求资源,也包含主动帮助别人,以团结为荣。

3、坚忍执着的:

新人由于对自己的人生还不确定,常常三心二意的不知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设定目标是首先要做的功课,然后就是坚忍执着地前行。

4、目标远大的:

太多年轻人因为贪图一时的轻松,而放弃未来可能创造前景的挑战。要时时鼓励自己将目标放远。

5、目光锐利的:

新人首先要学会分辨是非,懂得细心观察时势。一味接受指示、不分对错,将是事倍功半,得不到赞赏和鼓励。

下山虎是饿虎,饿虎下山是为了吃,为了生存,它的优势是威猛和矫勇。上山虎是吃饱了巡视底盘的虎,优势是饱餐战饭体力充沛,体现的是气概与尊严。

下山虎虎鬃虚乍,虎眼圆睁,虎视耽耽,一副万夫莫挡气质。上山虎多屹立于山岩之上,虎目微睁,昂首傲视,一副舍我求谁的王者风范。

上山虎和下山虎的寓意

上山虎一般采用抬头望月的姿势,饰以松枝明月,显得宁静深远,寓意平安无事。因此,在客厅内悬挂老虎画,画中老虎应为上山虎样式,因为老虎上山则遨游三山五岳,寓意平安无事,步步登高,应该挂在客厅内侧墙上。

下山虎采用饿虎扑食的姿势,常常配上雪景山石,突出虎威,用来镇宅避邪。下山虎要挂在迎门墙上,尤其忌虎头向内,应朝向屋外或向大门外。

谚语,有人说它是“智慧的花朵”。以十二生肖为内容的谚语数量众多,流传广泛,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并喜闻乐见的富有气息和情趣的语言表达形式。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牛不喝水不能强摁头”、“兔子不吃窝边草”……等等。

与老虎有关的谚语也十分丰富,这些谚语有的反映了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凶暴以至使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就如同在“帝王”或者权威的面前。如封建社会中那些当官的,无论是生活在帝王身边的文臣武将,还是那些达官显贵的下属,凡事总得谨小慎微,服从上级和帝王的意志,必须视帝王国君和达官显贵的眼色并迎合其好恶行事,否则一不小心,一思之念,一句之言都会触怒他们,轻者有牢狱之灾,重者就会招致镣之祸,乃至斩首示众,诛夷九族。在官场或民间就流行着反映上述心态的谚语:“伴君如伴虎”、“老虎门下官难做”之类。

在人们的心目中,老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言谈举止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老虎的 摸不得”、“老虎的胡子谁敢摸?”、“老虎未吃人,样子赫杀人”。有些谚语表现了老虎的习性,以及它与人、与环境、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前者如“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老虎藏在洞里不显威风”;后者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羊儿跑进虎群”、“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好虎架不住狼群”……

有些谚语,绝大多数除了表面的具有比喻或象征性的浅层含义之外,还有其本质的深层含义,表现为或具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或者在这些谚语的背后,潜藏着首先的意味和生活的情趣。这种谚语实际上是种比喻,可能是某种象征,都是思维 的美丽之花,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构想或虚构出来的。如:“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羊跟老虎交朋友,总有一天会吃亏”、“猪给老虎拜年,有去而无归”、“苛政猛于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些谚语,都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都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有的甚至可以就是寓言故事的概括与浓缩,是极为精湛的语言艺术。

如上述所举谚语中的“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这与汉代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所述的“羊质虎皮”的寓言故事,无论是构思的新颖,主旨的深刻,还是表现手法,都可以就是含意深刻的古训,又可以就是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格言或名言、警语。它的表层语意并不深秋,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进入老虎居住的洞穴,就无法得到你想得到的小老虎。但是,这条谚语由比喻而出来的的主旨却十分深刻,它告诉人们,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达到某种目的,如果不冒风险,不以艰苦的努力与实践,就不能取得成功和胜利,就不能如愿以偿,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条谚语在民间或者是上层流传都十分广泛,其典出于《东观汉记·一六·班超传》原本作“不探虎穴,不得虎子”。这个典故是说:班超带领汉军去攻打在边境经常进犯匈奴,久而久之,将士都有些厌战情绪。一次,班超与将士三十六人在一起饮酒,个个喝得面红耳赤,情绪高涨勃发,兴味盎然。于是班超就乘着酒兴,面对将士的厌战,愤怒地激励将士道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乘着漆黑之夜,以火攻去袭击匈奴的兵营。这样,不仅可以使匈奴不知我军的兵力到底有多少,而且攻其不备,一定会使匈奴之军在不备而战之中惊恐万状,措手不及,他们就会被我威武之师,消灭得乾乾尽尽!”这个典故历经演变,深入民间,成为人民大众的口头禅,妇孺皆知,童叟均晓。这条近乎格言或警语式的谚语,还有“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吕蒙传》);但后世用得最多的还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的从正面说,也写作“入虎穴而得虎子”;最后浓缩为成语“虎穴得子”。由此可见,与虎有关的任何一条谚语,从其创造或演变的过程来看,不知凝聚了人民大众中多少的智慧与心血,它是一语言矿山中提炼出来的一克镭,也是语言中的精化或者精萃。

虎是山中之君、百兽之王,人们爱虎而畏虎。因此人们也将虎视为凶猛、残暴的动物,民间有不少打虎的传说,出现了不少猎虎、打虎、射虎的猛将与壮士,从汉代射虎入石的李广虎将,到黑镟风李逵为救母而杀虎、行者武松于景阳冈打虎……等等。这些故事在今天看来,对于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抢救并保护现已濒临绝种的老虎的现实而言,是逆其道而行之的,甚至于是违法的。但是从这些故事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社会心理来看,却反映了人类保护自己、免受虎害的心理,这种心理在民间传说或民谚中也有反映。因此老虎虽然威武凶猛,但也有英雄壮士不畏虎凶虎威,有勇气有胆量去打“虎”,将“虎”与某种强权恶势联系起来以英勇无畏之气魄去“打虎”、“斗虎”、“灭虎”,这里的“虎”已不是自然界之虎,而是强权恶势力的象征之物。寄寓人们上述心理或思想、愿望的谚语也不少。如:“敢把皇帝拉下马则老虎也得掰掉牙”、“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老虎尾巴挂扫帚,威风扫地”、“狼怕鞭,虎怕圈,狗怕低头捡大砖”、“虎入陷井,走投无路”……这说明,“虎”是可以征服的,也是不足为惧的,还说明,凶恶、残暴的“老虎”,作为某种权势或权威的象征,它也会有“虎”死倒威的时候,寿终正寝的命运。这些谚语的寓意或主旨,对于肖虎的人来说,是足以为训的。

再说与虎有关的歇后语。歇后语也是俗语的一种,多为民众创造并喜用、习用,具有幽默诙谐、通俗形象的特点和特殊结构之定型语句。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作用于成:前一部分是比喻事隐语;后一部分是本意,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或引伸。使用时通常是只说第一部分而隐去后一部分,有意停歇,让听者玩味揣摩,故又称"歇后"或隐语。歇后语可分为两种,一是谐音的,一种是比喻的。在各民族的语言中与虎有关的歇后语也是十分丰富和精彩的,如果从内容的性质来给与虎相关的歇后语分类,可分为如下凡类:

表现老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刚强、胆魄、活力等的: (十二生肖 /shengxiao/)

老虎进村:没人敢理 老虎栽跟头:腰板挺硬 老虎戴辔头:没人敢去骑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老虎拧尾巴:发威 老虎打屁:闻都不敢闻 老虎死了发疹:不倒威 老虎跳舞:张牙舞爪 老虎上街:人人害怕 老虎长了翅膀:神了

表现老虎的生态习性的有: 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老虎藏在洞里:威风不显老虎走路:不要伴,独来独往老虎进山洞:瞻前不顾后 老虎不吃素:专啃硬骨头 老虎不吃猪:世上没见 老虎捉蟋蟀:笨手笨脚 老虎吃骨头:好牙口 老虎吃樱桃:馋红了眼 老虎吃太阳:白张了嘴 老虎吃棒子:刁(叼)棍 老虎吃蝴蝶:想入非非(飞飞) 老虎爬树:不会那一套,荒唐

表现老虎的凶猛、暴烈的有: 老虎吃羊:弱肉强食 老虎吃兔子:一口吞 老虎吃头羊羔:不吐骨头 老虎打架:不敢劝,没得劝老虎鼻上插葱:凶相(象) 老虎窝里孩子哭:怪娘养的 老虎的儿子:别看他(它)小

表现老虎人面兽凡,假装人相的有:老虎戴玛尼珠:假充活佛(藏语) 老虎戴喇嘛帽:想着法子吃人 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老虎背十字架:假装耶酥 老虎披着皮:装样(羊) 老虎吃草:装驴

具有特殊的象征义、比喻义、引伸义的有: 老虎 上拔毛:断后 老虎尾巴挂炮竹:轰出去了老虎阴山卧:躺下装死 老虎追得猫上树:多亏留了一手 老虎的朋友:没善兽(锡伯族)老虎跳山涧:玄(悬)起来了 老上洞里菩萨堂:莫名其妙(奇庙); 谁人敢进(敬) 老虎窝里出狸猫:一代不如一代 老虎进山神庙:老腐败(虎拜) 老虎进口袋:自己找死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凶多吉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969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