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和田地区在秋季采玉

为什么古代和田地区在秋季采玉,第1张

采玉有季节性,主要是秋季和春季。莽莽昆仑山中有多条河流,河水主要靠山上冰雪融化补给。夏季时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水暴涨,流水汹涌澎湃,这时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蚀后的玉石碎块由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堆积在河滩和河床中。秋季时气温下降,河水渐落,玉石显露,人们易于发现,这时气温适宜,可以入水,所以秋季成为人们拣玉和捞玉的主要季节。冬天时天气寒冷,河水冻冰,玉石不易发现,也难以拾捞,因此,冬季一般不采玉。到了春季,冰雪融化,玉石复露出,又成为拣玉和捞玉的好季节。

  这种季节性采玉,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如从晋天福三年(938)张匡业、高居诲出使于阗,见到采玉情况。在高居诲《行程记》中记述说:"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下。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这说的是秋季河中捞玉,清代乾隆皇帝在有关和田玉采玉的诗篇中提到:"于阗采玉春复秋,用供王赋输皇;"和阗捞玉春秋贡"。这说明采玉和贡玉有春秋两季。这种季节性开采,清政府也有规定,如在乾隆二十六年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采玉两次。四十八年停采春玉 ,只在秋天采玉。

2003年一个“一泡尿刺出了天价白戈壁料”的传奇故事撩动人们发大财的壮志雄心。故事说就在这年夏天,一个收羊皮的小贩想超近路而不走公路,骑摩托穿越戈壁滩,途中尿急,便停车随地一泡,不想竟从沙石中冲出一块几十公重的戈壁白玉,收羊皮的小贩拿去和田卖了六十万,发了大财。消息传出,寂默的戈壁一下热闹起来,许多找玉人赶了过来,有走着找的,有骑着摩托找的,人们低着头,顶着烈日,仔细端详着看到的每块石头,祈盼着好运的降临。

  与哈拜尔一起在这里挖玉的买提江还不满30岁,去年他在这里不远处挖出一块饭盒大小的白玉,卖给了一个同村的玉石商人,对方给了他40万元,这让他首次触摸到了真实的财富。在之后的几个月,他用这40万元雇了一辆挖掘机在曾经的“福地”继续深入挖掘,但好运再没光顾这里,他没能挖到哪怕米粒大小的一块玉石。很快,40万元用完了,他又变回了从前的样子。“除了这身西服,什么都没剩下。”他拉着西服两侧的口袋盖自嘲道。

和田玉产自和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

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 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漭漭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田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Km²,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河中玉龙喀什河产玉最多,产出的玉石是和田玉中的上品与极品。喀拉喀什河产出的玉多为青玉、青白玉、青花和墨玉,也产少量的碧玉,产出的白玉很少,玉的质地和价格远不如玉龙喀什河产出的白玉。

籽料好的和田玉籽料,其形状、白度、皮色及润度都好才称得上精品。

籽料是在玉龙喀什河河床里经过千年不断的打磨冲刷之后形成的,如能收上一块形状极佳且瑕疵较少的籽料,的确是很难得,价格在市场上也很高,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用在料形很漂亮的籽玉身上不是很恰当,存在就可以雕琢成各种精美的器件,相同的东西也可以做很多。但对于玉龙河赐予形

标准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

状漂亮的籽料来说,任何一款仅此一件,连打个眼都舍不得打,建议采取用包金或包银的形式来保留住子料原有的形状。天然的不用雕琢即是一块精美的挂件了。这种形佳的子料胜过任何大师的杰作。

籽料的外皮构成

因为皮色籽料的形成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籽料。

籽玉的外皮构成可分为两种。

砂眼麻皮坑原生皮:指表皮布满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犹如凹凸不平的麻皮坑,分细性、粗性两种。

色沁原生皮:是由于一部分籽玉在河里受到其他矿物质浸润、渗透,不仅表皮光滑,而且出现许多色彩。所以称“色沁皮”。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软玉中的和田玉,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上最久远。

现代矿物学家、地质学家对和田玉进行认真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和田玉的成因与镁质大理岩和中酸性岩浆岩侵入,两者发生交代作用有关。简单的说,就是地质运动,火山爆发。

和田玉属于“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的产物,在恐龙称霸地球之前数亿年,和田玉就已经出生了。和田地区河水中的玉石,是随着夏季河水的北流而离开昆仑山,到达和田绿洲的。

和田玉它的原生矿,应当在昆仑山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冰天雪地,人都不一定上得去的地方,吹一口气立马就能结成冰,气候非常恶劣。

但是有俗话说得好,穷山恶水出刁民,穷山恶水也出美玉。这个地方虽然住人很困难,但是产的玉石却是非常好的。

这个海拔的地段地质风化比较严重,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夏季融雪时,风化了的玉石原生矿表层破碎,崩落河谷,随着洪水冲向下游。

严格意义上的新疆和田玉,产自于和田地区的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这两条河流,这两条河流里面的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田玉。

寻找和田河源头玉矿的工作,由于艰难、危险,对工作人员的身体、知识和野外素质的要求都非常高,不是当地人,或者是一些命很硬胆子很大的采玉人,一般都胜任不了这样的工作。

所以以前开采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只能在河边找水流冲下来的玉,玉矿开采很艰难,也很难找。运气不好的时候,一个星期能找到一块都算不错了。

现在不一样了,科学技术进步以后,找玉矿和挖玉都相对简单一些,有各种高科技的卫星,防寒保暖的冲锋衣保暖衣,炸药挖掘设备等等,再加上对这一带地理地质的分析,那么除了两条携带玉石的河流,大家还在和田周边发现了很多玉矿,所以只要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带产的,含有透闪石成分的玉,都叫做和田玉。

我们再来说一下和田玉的优质玉料,“籽玉”。

和田玉的源头是昆仑山脉整个玉带,从青海一直横跨到甘肃的巍巍昆仑山。“籽玉”是远古时代从昆仑山上风化脱落的玉料,经河水常年的冲刷磨蚀而形成的一种“鹅卵”状的玉种,它不仅产出稀少,而且品质优良;

而且籽玉很神奇,它是有皮肤有毛孔的,我们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就会看到籽玉的毛孔,矿物质就吸附渗透在里面。昆仑山还有一类玉石,叫山料。刚才你看到我那个就是山料,它是山上采下来或者地下挖出来的,那么比起从昆仑山上开采的“山料玉”来,“籽玉”的质地更为细腻、滋润,具有“山料玉”所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籽玉”是最顶级的和田玉料。这就区分了籽料和山料。

大家平常听说的羊脂白,就属于和田玉的极品,这东西已经很稀有了,市场上基本上见不到了,出现一块的话都是天价,羊脂白的手镯价钱都很高,几百万一个。但这种东西只有和田地区出产,那青海、阿里木或者新疆的其他地方,这些地方都没有,没有产那么好的、细腻的羊脂玉。

不过现在很可惜的是,现在你到了新疆去看到那两条大河,已经没有或只有很少和田玉在出产了,打着和田玉的名头在卖的,大多数都是青海玉。真正的和田玉好货,都藏在民间收藏家、一些有钱人的手里。比如上海有个地方就叫做“和田玉”,那地方有个展厅就有一些民间的和田玉在展出,我有幸去看过,还是不错的,很大,也非常漂亮。

是真的和田玉,玉龙喀什河是一个很著名的河,和田玉籽料的出产有主要的两条河,一条是你说的玉龙喀什河,以出产白玉籽料著称,也叫白玉河,还有一条喀拉喀什河,以出产墨玉河青玉著称,也叫墨玉河。还有很多山料的玉矿,太多了,没有办法一个一个给你说,现在只要是昆仑山脉所产的透闪石质软玉都是和田玉

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山料经水流冲刷而成的,籽料的原生矿体是山料。 籽料:从高山矿坑滚落到河道中的玉石原石经过水流冲搬运,从河道上游冲到河道中下游,被人们从河道中捞出时,玉石原料因为长期受水流冲涮及河道石块碰撞,形状已经变的非常圆滑,有的形状如鸡蛋。在河水冲刷搬运过程中,玉石受其它巨石的碰撞,大块头会分裂成小块头,玉石块头相对山流水和山料会小的多,有的甚至变的特别小,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总会看到小块的籽料,大块的山流水和山料的原因。

另一种认为籽料是由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

标题:籽玉形成的争议

和田籽玉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由山料经水流冲刷而成的吗?籽料的原生矿体是山料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玉石专家学者的演讲论述,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普遍说法,绝大部分都说,籽料是由山料因冰雪消融,经山体风化崩塌而顺水冲入湍急的河流中,再经数百公里河水的搬运冲刷,棱角随之被磨去,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卵状籽料。这种说法的根据何在呢?根据有四:

1籽料出产在玉龙喀什河床中,水就是搬运琢磨玉石的天然工具。

2和田玉山料就产在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冰山上。

3玉龙喀什河源头山脚下的河床中,确有被水冲刷下来磨去部分棱角的山流水原料。

4山流水原料再经过200多公里的洪水冲刷琢磨,冲刷到玉龙喀什河平坦的和田市地段,沉积下来,自然就棱角全无,被磨成了卵石状的籽料了。

以上证据乍一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无可挑剔。但根据我几十年的实地观察,反复捉摸,认为以上论据尚不全面,只说到了它的表面,没有说到它的本质。大量事实证明,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洪水冲刷而成的,也就是说,籽料的原生矿不是山料,其本身就是与山料一样的另一种原生矿体。其论据有六:

1玉龙喀什河的源头,即出山流水的冰山脚下,距离出产籽料的和田市大约有270公里。在这270公里的河床中,从出山流水的那个冰山起,一直往下约20多公里的河床中,可以捡到为数不多的山流水。再从20公里往下到200多公里的这段河床中,根本就没有玉石。再从约200公里往下到270公里的这段河床中就是籽料出产的主要地段。有人讲,中段近180多公里没有玉石,是因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来,都被洪水把玉石冲到下游去了的缘故。请问前面那20多公里的河水流速不是更湍急吗?为什么在那一段或多或少还可以捡到玉石?而这180公里的地段,为什么不论大小一块玉石也捡不到呢?河床里到处都是卵状石头,没有一块玉石,石头没被水冲走留了下来,唯独比重比石头大得多的玉石反而被水冲走了,所以,“因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来”的解释自然是不能成立的。

2再从玉的质地上讲,山流水的玉质和籽玉的玉质也不尽相同,籽玉的质地比山流水的更加细腻,更加温润,色彩更丰富。有人又讲,这是因为籽料经过水流的冲刷把山料外面的一层粗糙表皮磨掉了,只剩下中间的部分,当然就更好了。但我所说的质地不是外面的不好,中间的就好,水流的冲刷是不可能改变玉的质地和颜色的,不可能将粗糙的冲刷成细腻的,也不能把暖色调的冲刷成冷色调的。比如现在很多人为了能将山料卖到籽料的好价格,就不惜造假,将山料棱角切割掉,再放入滚筒机中与砂石一起滚磨,人工磨成的籽玉就这样做成了。这样的籽料是不是质地就好了呢?仍然不好,略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是山料磨出来的。

3籽料有白、青、碧、黄、墨等五种基本色调。而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山上只有白玉和青玉两种玉料,根本就没有碧、墨、黄玉,那么河中的碧、墨、黄玉又是哪里来的呢?更何况籽料的颜色是块块不相同,而山料在一个坑内基本是相同的。

4籽料是山料冲刷而成的卵型,但有很多籽料上有半块石半块玉共生的现象。如果以上逻辑成立的话,那么就不应该有这种现象存在。因为我们都知道玉比石更坚硬,更耐磨,玉都磨成极其光滑的卵石了,那石头还能安在吗?

5再从籽料的质地、颜色在河流中的分布状况看,经我多年的观察总结发现,颜色、质地、块状、性能,甚至皮色大致相同的玉料基本上产出在同一段河道中,混淆的很少,只要你拿来一块玉料,我们一看基本上知道它出在河流的什么位置,哪个地段,这与山料的产出分矿坑的道理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是水冲下来的,它不可能有如此清晰的分别。

6从和田地区东起策勒县的奴尔多西至墨玉县的皮牙满多约160多公里的戈壁沙漠中,都有各色籽玉和戈壁料存在,难道这方圆约900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中的玉都是河流改道冲刷而来的吗?我认为不是。

综上所述,籽料就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这种卵状的原生矿体存留在海底,后经地壳变迁,造山运动,新疆这块土地由大海变成了陆地,籽料也随之浮出水面,形成了现在这种状况,所以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水冲刷而来,山料不是妈妈,籽料亦不是儿子,它们同样都是同一种矿藏中两个互不相干的原生矿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1065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