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寿山石做印章的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寿山石做印章的,第1张

明末清初

寿山石产于福州寿山村而得名。寿山石除田黄之外,其余100多个品种的彩石产于“水坑”和“山坑”两大类。寿山石雕有东门、西门两大派系,流传至今。寿山印石是历代进献宫廷的贡品,皇帝多有收藏。清宫收藏的一尊虎钮玉玺,重达12斤。

水坑石出产在寿山溪上游坑头占之麓的溪旁,因下水较多,故石质凝腻,净洁如玉,色彩瑰丽,光而通灵,价值颇高。但开采极为困难,产量偏低。水坑石的品种以色相形似可分为:缮草冻、水晶冻、鱼脑冻、黄冻、环冻、牛角冻、桃花冻、玛瑙冻等。

山坑分布于寿山、月洋两个山村的岩石之中,大多是由花岗岩和石英石经过长久岁月的分化而形成的。石质硬度不高,但其加工性能好,1500年以前就被人发现,并利用其雕刻成花插、花瓶、座屏、山水盆景。明末清初,有许多文人雅士利用其制作图章。水坑石颜色有朱、黄、墨、白、紫、青,也有在同一块石上五彩纷呈的。其多以产地命名,或以色相取号。如高山石、善伯洞、荔枝洞,以及都成坑、旗降、老岭、柳坪、月尾、芙蓉、峨嵋等,品种多样,各具特色。寿山印章雕钮艺术自成一家,主要特点是,因石造型,根据石料的天然态势进行构思,再根据石料的色泽、石质、纹理进行取舍布局,为神奇兼备的艺术珍品。

寿山石亦名塔石,出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该石以其质地细腻、脂润柔和。

寿山石的品种极多,品质优良的石头多出于五花坑,坑头洞、水晶洞时而以田崐坑、水坑、山坑最佳。田坑出产的石材系脱离石脉而独立成 块,多年来一直埋于崐沙士之中。黄颜色的称“田黄”,白颜色的称“白田”,黑颜色的称“黑田”,粉崐红颜色的称“红田”,均是寿山石之中的极品。水坑石出产于寿山坑头洞,石头的崐特征是结晶石,呈透明或半透明状。“鱼脑冻”、“黄冻”、“鳝草冻”、“桃花崐冻”、“牛角冻”、“豹皮冻”等,是水坑寿山石中的佼佼者。山坑石则是寿山石崐中最普及的,目前市场中出现的寿山石,大多是山坑石。

中国数百年来的文人墨客对寿山石的珍爱尤为突出,这是寿山石既是适合收藏崐的珍贵艺术品,也可代大众观赏和实用的文房用品。早期历史上寿山石被诗人画家崐用来作印章材料,后经民间雕刻艺人,根据石材的纹理、色泽、形态等特点,加工崐成供观赏的雕刻摆件。这样就充分发挥石料固有的特色,使作品的内容与质料溶合崐为一体,展现出理想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品。

近几年来,东南亚地区出现一股寿山石艺术品的收藏热潮。许多艺术爱好者被崐魅力四射的寿山石雕刻品所倾倒,市场价格上涨较快,因为好的雕刻品本身石料具崐有很高的价值,加上采掘艰难,得石不易,经过雕刻名家的艺术加工,它的价值也崐就越来越高了。

寿山石雕兴起的原因是受到了达官贵人们的喜爱,更受到了帝王的喜爱。

寿山石因为脂润如玉所以受到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恩宠,也成为了帝王制作宫廷御制礼器的最佳材质。在元明两个朝代,人们经常会利用花乳石来制作印章,而寿山石的出现,就 天生丽质博得了篆刻家们的青睐。所以这些艺术家们也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创造了许多独特的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的特点

寿山石雕注重依石造型,有“一相抵九工”之说。 收藏鉴赏寿山石雕,一看“因材施艺”是否恰当。寿山石因受材料、颜色和形状所限制。创作者总是惜石如金,创作中强调因材施艺、巧取俏色。

在明代寿山石的钮饰艺术又得到了长足发展,雕刻艺人在继承古代玉玺、铜印等钮饰的基础上,造诣很高,风格独特的印钮艺术,使得寿山石印章成为了文人墨客们的心爱之物和珍藏之宝。

三种印石珍品,各具特色,难分轩轾。以石质论,田黄温润,芙蓉细嫩。以色泽论,田黄高贵,芙蓉素净。 名居印石三宝之首的田黄石,是寿山石中最名贵的品种,早在清代初期就被选作贡品进献宫廷,深得帝王赏识,乾隆帝祭天拜田黄,更使它身价百倍,在石族中登基称“王”可谓是众望所归。 芙蓉石虽然开发时间比起田黄、鸡血要晚许多,但是,它却以清白明莹、洁身自好的品格,博得文人雅士的共鸣,在他们的推崇之下,跻身于“印石三宝”之列,被誉为“石中君子”。 我国是盛产印石材料的国家,最早开发利用的有寿山、青田等石材,明清以来,随着石材制印的流行,民间大兴开采印石,各地新矿,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产地数十处,上百种石种。在丰富多彩的印石品种中,田黄石、芙蓉石和鸡血石以色丽质佳,名冠诸品,被品石家称誉谓“印石三宝”。

印石, 印章石 的简称,是中国 印章 的重要物质 载体 。印石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有偶用滑石制印印。在元代之前,人们多是采用金、银、铜、铁、玉、象牙等做为印章的材料。到了 元代 ,一些文人书画家尝试用 花乳石 刻印,这个革命性的创举,宣告了石质印章时代的到来。中国印章艺术由此进入了一个 异彩纷呈 、 前所未有 的繁荣鼎盛时期;对 印钮 雕刻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艺术愈来愈精致;印文的撰写与篆刻更是文人驰骋思想情怀,体现审美追求的广泛天地;同时对石材的要求也是愈来愈讲究。

寿山石印章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艺术和文化地位,它能够将笔墨之间的情意尽展于一方印之上,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誉为“中华瑰宝”,自古以来寿山石就被人们用于雕刻千姿百态的印章,以其独有的色彩斑斓,温润的质地,易于筹刀的特点,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寿山石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色泽浑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寿山石出产于福建寿山及其附近的村落,这里是地球上唯一的寿山石产地,十分稀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寿山石价格不菲。

寿山石印章是篆刻与寿山石相结合的艺术,兴起在明清时期,真正受到世人所重视在明末清初,为历朝皇帝所钟爱。于是皇帝权贵、文人雅士争相收罗。所以寿山是在清代倍受世人关注。现如今寿山石则名列候选国石榜首。

寿山石分为“田坑”、“山坑”、“水坑”三大类一百多种。田坑指寿山村一带旁溪的水田里所产的石头,以田黄为代表,古有“田黄上两,价比黄金”之说,是寿山石中的珍品。水坑指寿山村南面的坑头矿脉所产的石头,由于矿体处于地下水中,受水体长期浸浊,石体晶莹通透。上品晶冻不在田黄之下。山坑指开采寿山村四周山上的叶蜡石,其石性老到者,如芙蓉、荔枝、善伯等,近来身价倍增。这么多品种如何品鉴呢?怎样判断什么是好的寿山石印章?掌握以下五点,相信你在挑选收藏寿山石印章的道路上会平坦顺利很多。

一是“以性为天”。天生的品性决定了其印石地位及价值。印石界传统“以寿山田黄为帝,昌化鸡血为后”的说法。寿山石印章中以田黄石为最佳。

二是“以净为高”。色彩越纯洁越干净为好,色彩最好是里外纯粹一色,色彩越均匀越好,饱和度越浓越好,整体一色最为珍贵。寿山石印章品鉴始终以石材的“温、凝、细、洁、润、 腻”为六种欣赏标准,这些标准全部针对石头的质地而言。讲求视而有泽,手抚生温,触之滑爽,让人充分感受到大自然赋予美石的灵气和生命力。

三是“以方为上”。印章形状以正方型章为最好。正方形章印面呈正方形,四面章身为方柱型。方章取材最为浪费和奢侈,一般说来要想切割出一枚方章,至少要浪费掉5倍以上的石料。特别是6个面全部方整的精品印章,对寿山石要求最为苛刻,必须每个面的材质都是洁净、色彩靓丽、材质透爽,这样完美无缺的方章来之不易,非常精贵。

四是“以对为珍”。印章除了方章之外,还有对章。同一块寿山石切割两枚一样大小,同样六面方型的章配对,其质色要相同,石头纹理也能连为一体,形成对称纹饰的为最佳。

五是“以素为优”。印章界历来有“工以素为优”的说法。“工以素为优”,根本上就是雕刻寿山石时不添一分累赘,不加任何多余,简明精炼,恰到好处,惟妙惟肖为其雕刻准则。

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印章又成为收藏人士所喜爱的藏品,寿山石那种本身无法掩饰的古韵更是牢牢地吸引着人们。寿山石印章的优劣鉴别需要充分的印章知识做基础,只有认识、了解、洞悉每种寿山石印章的独特性,才能在鉴别时做到慧眼识真石、识优石。

以叶蜡石为主组成的一种石料,质地密软。用以雕刻印章和艺术品,故名。在中国传统石文化中,印章石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印章石品种繁多,但最著名的印章石莫过于所谓“四大系印石”,即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和内蒙古巴林石。此外,长白石、广绿玉、莱州玉也是较为著名的品种。  印章石又称印石,顾名思义即适于刻制印章的玉石,实际上是指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的、色彩瑰丽、石质细腻滋润、柔而易攻、适于刀刻、以印章为主的工艺品的玉名。印章石最常见的石质为叶蜡石质,也有高岭石、地开石、绢云母、绿泥石等粘土矿物组成的各种石质。当然并非其它玉料就不可治印,印石也并非不能制作雕刻玉器,这主要是个传统和积习的问题。

印章石在我国玉石文化中,占有一个很特别且很重要的席位,自古就与社会文化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历代文人墨客、画师笔匠、商贾官吏,无不以特制的印章留下印记,来表达或证明物之所属或认可的意愿;象征皇权的玉玺,更是皇帝验明正身的宝物,万万遗失不得。这其中很多印章即是由上述所说的印章石所制。

寿山石的名称来源于地名。

寿山石是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寿山石是指产自DB35_T 419—2012第3章规定的区域内,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TiO2、K2O、Na2O,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族矿物(包括地开石、珍珠陶石)、叶蜡石或伊利石的天然多晶质宝玉石,具有色彩多样,硬度较小,质地细腻及可雕性强等特性。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是属于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都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主要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寿山石原石普遍体量都不大。

寿山石的历史渊源:

元代篆刻家以叶蜡石作印材,使寿山石名冠“印石三宝”之首,登上文化大雅之堂。加上明、清帝王将相的百般青睐,从而形成寿山石雕刻艺术从萌芽到发展到鼎盛的一脉独特的民间工艺文化史。

寿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因为明洪武年间,建于唐光启三年的寿山村“寿山广应院”被焚于火。火后在“广应院”的故址留有许多寿山石,以后被称为“寺坪石”。

资料记载,明末,曹学铨发现并开始收藏田黄石,至清代,“寿山石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于是在收藏寿山石雕品的同时,也掀起收藏寿山石原石的热潮。并且,在那时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就有“易金十倍”的价值。

民国时期,印章收藏之风极盛,专门收藏印章的藏家辈出,以寿山石刻印风行一时。寿山石章洁净如玉、柔而易刻,备受书画家、篆刻家的赏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1096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