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子如何提炼,需要记口诀: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

古代银子如何提炼,需要记口诀: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第1张

古代银子如何提炼,需要记口诀: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

古代银矿冶炼技术有着悠久的 历史 ,目前考古发掘的银矿遗址可以发现,古代银矿业从唐初开始工艺上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宋代有了规模化的开采冶炼,明代时已经达到了鼎盛。有关冶炼工艺,在《天工开物·五金》、《云麓漫钞》、《菽园杂记》中有明确的记载。

1在提炼银子之前,古人在找矿、采矿、选矿工艺上也有了比较成熟完整的流程

古人识别银矿,主要依靠经验进行判断,对露出地表的矿化标志或者矿脉进行识别,这是长久以来积累的劳动经验。但是在大规模开采之后,仅靠经验判断已经不能满足提炼的需要,人们需要找出更为优质的原矿,从而提高冶炼的效率。因此,在经验判断之外,也会采取相应的实验手段进行验证。此实验手段在《天工开物》中被记载为“凿取烹试”,从字面意思便可以判断,是通过实验手段进一步验证经验的判断。

找到矿脉之后,还要进行采矿,在大规模开采时期选择烧爆法,即使用火烧的手段将矿脉进行焚烧,令矿脉变得酥脆,这样便于工匠的开采。在机械应用不发达的古代,使用火烧工艺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分解矿脉,无疑是经济有效的手段。

经过了找矿、采矿之后,便可以进行选矿了,即开采的原矿石都是碎石、需要经过淘选选得含矿量比较多的矿肉,大致经历粗选、扫选、精选三个过程,便可以得到用以冶炼的矿肉。

2精选的矿肉等于已经经过石碓的粉碎处理,得到的矿末需要制团烧结

精选矿肉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将原矿石磨碎成粉末,所以矿石的第一个去处其实是碓坊,也就是通过石碓将矿石破碎,得到粉矿,经过分级初选、扫选之后,得到用以冶炼的矿肉,实际上已经是粉末状。

粉末状的矿肉需要加入米糊等粘合剂制成团,大小如拳头,随着工艺的发展也有制成圆柱体状的,无论是哪种形状,大小都不会太大,且便于进一步烧结为宜。在《云麓漫钞》中的记载很是充分,古人对这种冶炼工艺的流程记载得非常详细。就是制团后,将矿肉排列在炭火之上,然后再用同样多的炭火覆盖,“自旦发火,至申时住火”,大概有8-10个小时。

冷却之后的团状矿肉就是烧结脱硫的窖团。

3窖团需要经过一次还原(将银融入铅),再经过氧化(铅银分离),便可以得到生银

古人其实已经明白,金属冶炼的过程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将窖团取出之后,放到蛤蟆炉内,也就是所谓的分金炉,这种炉其实便是提炼银子的矿炉。然后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铅,烧化之后银便融入到铅中,剩下的炉渣便在最上面,可以捞出丢掉,经过几次提炼之后,可以得到铅银合一的金属块,在古代被称为铅驼,也称为贵铅,这里的铅实际上发挥的是还原剂的作用。

然后使用炉灰,将铅驼放到炉灰中进行氧化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银变得雪花沸腾,由于铅容易和炉灰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便只剩下银,这样的银被称为生银,即没有被支撑银锭的银块。

由于冶炼工艺的成熟程度不同,所以生银中会含有多多少少的铅、锡、铜等杂质,银的纯度与色泽有明显的的关系,鉴定口诀有“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换句话说,如果银的成分只有七成的话,实际上此时的生银还是黑色的。

概而言之,古代银子提炼工艺:

其一,磨矿淘选 ,把含银矿石磨碎进行淘选,经过初选、扫选、精选三道工序,可以得到用以冶炼的矿肉,即精矿;

其二,制团烧结 ,将矿肉用米糊粘结制团,大小如拳头,排列在炭火之上,火灭后便可得烧结脱硫后的窖团;

其三,沉铅得银 ,将窖团和铅(还原剂)投入分金炉内进行还原冶炼,可得铅银混合物,后氧化吹炼,即得生银。

银的纯度常见的有4种分别为:99银,98银,925银和纯银。

1、99银,代表纯银,虽然理论上100%才是纯银,但实际很难获得100%的纯度。99银的颜色苍白,而且很软,用它做的首饰容易变形,也不能镶嵌宝石。

2、98银,代表足银,银的含量为98%,含铜2%,在首饰上标注为980S。

3、925银,是指含银量925%的银质品,925代表纯度,这是银器要求的最低纯度。因为足银过于柔软并且容易氧化,所以925银被国际公认为纯银的最低标准。银由于加入了75%的合金,使银具有了理想的硬度、亮度及光泽,及抗氧化性。

4、纯银,意为含量接近100%的金属银。由于银是一种活跃的金属,容易与空气中的硫起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银而使其变黑,因此生活中的“纯银”一般指含量9999%的白银或者含量925%的925纯银。

扩展资料:

银饰品该怎样保养:银是一种比较活泼的贵重金属,在空气中极易与硫或硫化氢反应而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就是为什么银首饰在使用后会出现发乌变黑的现象。长期使用的银首饰由于表面很少受到磨擦,放置后这种发黑变乌现象更严重。

很多银首饰常常是由银铜合金制做的,这类银首饰更应注意防腐蚀。为了防止银首饰发黑,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表面处理:这是一种工业方法,个人不易采用。

2、表面涂膜处理:在首饰表面涂上一层透明的清漆膜,使银和外界空气隔绝,一般的佩戴者可以用无色透明的指甲油在首饰上作涂膜,这种方法特别简单,且不影响银首饰的光泽。根据佩戴者的具体磨损情况来决定涂指甲油或透明漆膜的时间间隔。

3 、常保持银首饰清洁干燥,尽量不要让银首饰与含硫的化学气体接触,也不要用硫磺香皂清洗银首饰。银首饰不用时应放在密封干燥的地方。

银是所有用于制造饰品的金属中唯一会氧化的(俗称银锈),但由于银的反光率比其他任何金属都要高,成色在所有金属中较亮,所以深得大家的喜爱。

扩展资料来源:-银饰品

取银饰品小部分放入高温下(焊枪等)进行融化,观察其颜色变化。纯度越高的银饰品被高温烧过后不仅不会变黑而且会越来越白,如S990融化后表面只有薄薄的黑膜,说明纯度很高。

银子,白银的通称;亦指作为通货的银子或银币。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

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银离子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人体很有好处。它不仅有经济价值,美观大方,而且能做验毒工具,古人说,身带银健康富贵会相伴,这不仅因为它的贵重金属,医学上,它比黄金对人体健康的效能还要高。

使用银可以检测食物是不是有毒,因为银与许多的毒素能发生化学反应,使银子变黑,易于肉眼鉴别。

公元前,古人就知道银子可以加速创伤愈合,防治感染,净化水质和防腐保鲜的作用。

它能防止细菌生长,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 银具有卓越的抗生素及灭菌作用,一般的抗生素平均只能对6种病菌起到作用,但是银可以消灭650种病菌。

银的热传导性在所有的金属中是最突出的,能迅速散发血管的热量,假设银的热传导性为100,金是532,铁是116,白金是82,这种鲜明的热传导性能迅速降低血脉的热量,预防各种疾病有卓越的疗效。

银有吸收毒性的功能,这是它变色的原因之一,因此它有卓越的消毒性能,这种变色只是表面反应,用牙膏或者药品消除。由此可见,银对健康的重要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资料

白银[引用时间2017-12-2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134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