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户人家佩戴玉佩有哪些讲究?

古代的大户人家佩戴玉佩有哪些讲究?,第1张

每一组为一佩,每一佩由七块玉组成,分别有云、龙、藻、蛇、麟等图案。佩上的横玉称“珩玉”,形如角菱或残环。珩玉上端有一孔,用来穿带,挂于腰带之上;珩玉的两角各有一孔、中间一孔,分为三组,都用丝带或珍珠贯穿起来。中间一组的中间部分为一块圆形佩玉,称“瑀”。瑀上下各有三孔,用来上下联结,其末端悬一块玉,形如半璧,两端呈尖形,称为“冲牙”。冲牙的半圆中间有一孔,用以穿带联结,其它两组在中间处各悬琚形玉一块,上下各一孔,用以联结上下半组。下半组末端悬一块璜玉,璜玉的形状如半璧,两璜相对,形如全璧。这三组佩玉在人行走的时候,随着人的行动而相互撞击,其撞击声响古称“珩铛佩环”。

玉玦有多种用途,当“耳环”用是其一。捏住耳垂,将其贯入玦之缺口即可。

玉玦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战国以后, 玉玦不再流行。

玦饰起源起纷争

兴隆洼人喜欢佩戴玉玦。这种风俗分布的地域超乎了学者的想象。从俄罗斯滨海地区至中南半岛的泰国湾、东印度,到日本、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都曾出土过玦饰。直到今天,东南亚及中国的海南岛仍能看到少数民族戴着玦饰。因此,玦饰起源一元说与多元论一直是考古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有学者主张,既然爱美是人类的共性,像玦这种造型简单的耳饰,任何地方、任何民族都是有能力发明和制作的。因此,玦饰的起源是多元的。

主张玦饰起源一元论的学者,从累计发现的一千多座有玦饰随葬的古墓得到了启发。第一,玦饰起源于兴隆洼,然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大致而言,距离兴隆洼越远的地方玦饰出现的年代就越晚;第二,作为一种物质载体,玦饰所承载的精神上的因素随着玦文化同步扩展。比如,对坚硬玉质的爱好,对绿色玉的偏爱,对温润而泽和半透明质感的执著;第三,在玦饰扩散过程中,玉器的加工工艺亦随之扩散,一些极为特殊的玉工艺技术,如线切割技术也随着玦文化一同流传。

它是新石器时代极为特殊的一种玉器,是古人信仰、激情与灵感的化身——玉玦:无论生前与死后,它都是先民们挚爱的珍宝。

当我们穿越80个世纪赞叹古玉制作精美之余,都会想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生产工具是以石、木、骨、牙、角、蚌等天然质料和动物骨骼制成的时代,这些硬度高于钢刀的古玉,是用什么工具来琢治的?

1994年10月,考古队员头顶上的太阳已经不那么烤人了,前些天还扯着嗓子嘶叫的秋蝉完成了自己的生命轮回,重新投身于大地,土丘的四周也恢复了宁静。说不清楚从哪个方向吹来的风,擦着地面卷起了一个个**的立柱。立柱打着转儿,沿着漫漫长坡落到沟底,不见了。

土丘顶上的考古工地叫做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出土的房舍基址错落有序,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发掘中不断有令人惊喜的发现,而最振奋人心的一幕就出现在这10月的一个下午:突然,基址边墓穴中一具8000年前的少女遗骸引起了考古队员的注意。

拨去泥土,遗骸头骨的左边露出了一枚淡绿色的带缺口的半环形物件。考古现场负责人刘国祥隐隐感到今天会有重大的发现。

少女8000岁有谜难解

当专家们确定这带缺口的半环形物件是一件玉器时,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在这一刻被重新改写了。那么,我们该如何称呼这类半环形的古玉呢?清末学者吴大澄将这种“如环而缺”的玉器叫做玦,随后,考古学界便沿用了这种叫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通过对比全国各地出土的早期玉制品,古玉学者发现不论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时代早晚不同的遗址中,均有玉玦出土。玉玦是中国玉器中出土最早、数量最多、范围最广泛的玉器。使古玉学者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南北方乃至各地会同时出现玉玦,而且形状几乎完全一样。按理说,在原始时期,先民们的活动受地理环境影响往往较大,不同地域的人限于山河湖泽的阻隔,在文化面貌上常常表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而唯独玉玦除外,这的确是一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

不仅如此,1917年至1918年考古人员在日本国府遗址也发掘出土了6000年前绳文时代的玉玦,玉玦成对地展现在遗骸头颅的两侧。考古人员推测,玉玦应该是戴在耳朵上的饰物。1950年以后,东亚地区多有玉玦出土,而且都是无一例外地出土于头颅两侧。就此,学术界认定玉玦就是耳环。

在兴隆洼遗址被发现之前,世界上最早的耳环是出土于日本的6000年前的玉玦。后来,伊拉克出土了距今7000年、属于古巴比伦时期的金属耳环,被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耳环。如今,在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经过测定,确认是8000年前的遗物——人类佩戴耳环的历史又被提前了1000年。兴隆洼的玉玦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耳环。

然而,为什么少女头边仅有一只玉玦,而不像以往成双成对地出土呢?或许,是因为田鼠打洞破坏了原有的布局?但是,在少女的身边,考古队员没有发现田鼠打洞的痕迹;也许,墓穴曾被盗掘,然而,盗墓贼不可能只拿走一只玉玦而留下另外一只;第三种可能,女孩是戴着一只玉玦下的葬。

西边的天幕泛着血红,炊烟笼住了远处的村庄。该收工了,考古队员将女孩的头颅装进木箱,带回了驻地。

晚饭过后,一名考古队员坐在屋子正中的工作台边埋头清理头骨眼眶里的泥土,其他人有的在写工作日志,有的为明天的发掘做着预案。

屋里很静。

突然间,清理头骨的考古队员惊叫了起来,啪的一声,刷子掉在了地上。

“怎么回事?”刘国祥问道。

清理头骨泥土的考古队员脸憋得通红。

屋里的人向工作台围拢了过来。

刘国祥捡起刷子,抱起头骨,刷起了头骨的左眼。什么都没有!刘国祥将目光转移到了右眼眶。一刻钟后,一个发现令所有在场的人惊呆了——头骨右边的眼眶里闪现出淡淡的幽光。已经死去8000年的少女,眼眶里为什么会露出幽光?

刘国祥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刷起了附着在幽光上的泥土。十多分钟后,绿色的幽光露出了真实的面目,是一只玉玦!

但是,玉玦本应戴在耳朵上,却为何深深地镶在少女的眼眶里呢?

玦饰竟千古

如果玉玦是生前镶进女孩眼眶的,8000年前的兴隆洼人是怎样避免病菌感染的呢?

考古的真谛是通过遗物与历史对话,在谜底揭开之前,看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玉玦的一些文化背景。现在我们知道,玉玦是耳环,古文献中有许多佩戴耳饰的记载,有儋耳之说。儋字本作瞻,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解道:“瞻,垂耳也。”而正德《琼台志》引《异物志》对佩戴耳饰有这样的解释:“儋耳之日,镂其皮,上连耳匡,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累耳下垂。”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从北到南都有儋耳的习俗,《吕氏春秋》有“北怀儋耳”的记载,《说文解字》则说“南方有儋耳之国”,可见古代佩戴大号耳饰将耳垂拉长的习俗在中国的分布是很广的。文献显示,北方民族儋耳的习俗消失于战国晚期,而南方儋耳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曾寻访海南省乐东县的一位黎族老太太,名叫王色开,她的耳垂因佩戴的耳饰过重曾三次断裂。因为长时间佩戴耳饰,她的耳垂有被拉长到了十多厘米。王色开老太太佩带耳饰的样子,可谓是《异物志》所载“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的贴切写照。

兴隆洼出土的被称为玦王的玉玦重达338克,其他超过20克的玉玦占出土总数的286%。佩戴这么重的耳饰肯定会将耳朵拉扯得变了形的。8000年前兴隆洼人应该也是如海南这位黎族老太太一样双耳垂肩的。

但是,为什么原本应该戴在耳朵上的玉玦却被镶进了女孩的眼眶?

要知道,8000年前的兴隆洼玉器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使用的,因为在兴隆洼人看来玉是神器。刘国祥推测,女孩或许是一个巫师,就是远古时期有本事与神沟通的人。并且,女孩在部落里应该是很有些地位的,因此她才有资格用玉。至于说玉玦为什么会被镶进她的眼眶,刘国祥认为,因为玉在远古人类看来具有明目作用,将玉玦镶进眼眶是为了使女孩的眼睛更加明亮。不过,玉玦是在女孩生前还是死后被镶进眼眶的呢?如果是生前镶进眼眶,兴隆洼人是怎样避免病菌感染的呢?

这个问题,的确比较复杂。那我们不妨开阔视野,去看看出土于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的头骨——每个头骨上都有1~5个或圆或方的透穿孔洞,最多的一个头骨上竟有7个穿孔。穿孔孔径一般在1厘米左右,孔壁上留有尖锐的刃器凿刻的痕迹。经考古专家及生物学家鉴定,头骨的穿孔处有骨组织愈合以及新骨萌生现象,说明是生前穿的孔。既然同是史前时期,新疆吐鲁番洋海人有本事在活人的脑袋上打洞,那么兴隆洼人为什么不能将玉玦镶进女孩的眼眶呢?

当然,推测归推测,真正的谜底仍待考古学者进一步去破解。

天工开物:以绳割玉

迄今为止,在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任何原始治玉工具。但当时人们琢治玉器时废弃的边角料和留有加工痕迹的玉器成品,可以使我们循序复原出近似的当时治玉的工艺过程。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如今我们也不仅仅满足于赏玉、爱玉、玩玉,更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新启示。当我们赞叹古玉制作精美之余,不免会想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这些硬度高于钢刀的古玉,是用什么工具来琢治的?

我们知道,玉石的硬度很高,其摩氏硬度一般在6度以上(指甲的硬度约为20~25,黄铜硬度约为30,钢刀硬度约为50~55,玻璃硬度约为60),如今的玉器厂多用人工合成的碳化硅(硬度9)、碳化硼和钻石粉(硬度10)等作为治玉辅料,这不足为奇。但是,在生产工具是以石、木、骨、牙、角、蚌等天然质料和动物骨骼制成的时代,兴隆洼人是怎样将玉料加工成精美的玉器的?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语使我们明白,“错”和“石”指磨玉的砺石,实际上是指一种含有石英砂或更硬的矿砂的岩石——解玉砂。以石头打制玉料那是不可能制出玉玦的。

兴隆洼人治玉用的就是天然产出的解玉砂。接下来的问题是,治玉用的材料是找到了,但加工方法是怎样的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滴水穿石,800年前的兴隆洼人在制作玉玦时,有可能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办法——以绳割玉。古代文献记载,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线切割技术对玉器开料和修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的确,细细察看兴隆洼玉玦,隐约可见绳线切割的痕迹。为了验证这一推测,考古队员用兽皮搓制了一些绳子,蘸上被水浸透的解玉砂打磨起来,果然,坚硬的玉料被割开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或许,老子这番极富哲理的说教是在看到了玉器加工后得出的感悟。

除中国外,还有两个地方以治玉工艺闻名,即中美洲和新西兰。

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善于琢治玉器,其琢玉史自公元前21世纪末至公元16世纪,长达3600余年。印第安的古文化有奥尔梅克文化和玛雅文化等,分布在今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西部。奥尔梅克文化(公元前1000~公元前300年)的主要玉制品有玉斧、装饰品和玉人面等。玛雅文化是中美洲最主要的古代文化,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形成,直到15世纪被西班牙殖民者毁灭。玛雅文化琢玉工艺比较发达,精品多数出于墓葬中,有覆盖死者头部、用碧玉碎块嵌成的玉质面具以及佩于头、耳、项、胸、腕与踝等部位的玉饰。

新西兰玉器是指毛利族人用绿色彩石雕刻的制品。毛利人原来居住于波利尼西亚群岛,10世纪迁居到新西兰岛,直到19世纪前半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主要雕刻制品有神像、首饰和斧等,所使用的深绿色彩石硬度仅有摩氏3度左右,因此雕刻技艺十分简单。

这两处所产玉器无论在造型、纹饰上,还是在延续时间和使用数量上,都远逊于中国古代玉器。所以,中国制玉工艺在世界琢玉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玉石文化在华夏文明中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几乎存在于中国所有的历史时期,也由此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玉石文化。在古代诗词中,玉经常被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和人,同时在风水学中,佩戴玉器也可以起到开运化煞的作用。那么,佩戴玉器有什么规矩和禁忌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由于中国自古就流行戴玉,玩玉,赏玉,所以古代留下来的玉件还是有的,如果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家传的古玉那么佩戴没有问题。如果玉上有血沁,千万别以为是好东西就带上了,因为玉是有记忆的,他上面可能记载着许多恩仇,有的人就是戴上古玉后开始长病,甚至会有梦魇。所以说古玉一般不佩带,这是规矩。带古玉出现各种情况的事情太多了。古玉是不需要开光,所以不要被骗,那些开光的玉,都是为了多加你买玉的钱,胡说八道的。玉通常只会忠于一个人,所以说别人佩戴过的玉不能带,尤其是古玉,陪葬的玉。

新玉对主人很挑的,不会轻易成为谁的玉,所以刚开始佩戴新玉的时候都会有些磕磕绊绊,总会不顺。但是如果你在不顺的时候还是没有离开它,过段时间他就会承认你,然后开始庇护你。接着。最好要做到和它不离不弃哦。这样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您可能也喜欢:家里养狗风水的注意事项养鱼风水:家里养鱼有什么讲究家里养鱼的五大原则郑博士:身体健康出问题产生的煞气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在 风水学 中,玉有养人和护人的作用,据说还能逢凶化吉,但是如果佩戴得不合适,就有可能会给佩戴它的人带来伤害或者厄运。

那么,玉的佩戴讲究有什么呢?一起随我来看看吧!

  1、不是你的玉,你就不要带在身上。自己的玉才能保护自己。

 2、有人说古玉会挡灾,有的人遇到了一些意外,但人没事,只是玉碎了,这就是玉在帮你挡灾。

 3、但也有人说最好不要戴古玉,特别是玉上有血沁的。玉是有记忆的,他上面可能记载着许多恩仇,有的人就是戴上古玉后开始长病,甚至会。有梦魇。所以说古玉一般不佩带,这是规矩、带古玉出现各种情况的事情太多了

 4、古玉是不需要开光的,所以不要被骗。

 5、玉和人在一起是要看缘分的,有缘玉就养人,若无缘人就会有灾。

 6、玉不能要人送的。你收了别人送的玉,那玉并不是你的保护神。反而说难听点,是你在帮人挡灾。

 7、新玉对主人很挑的,不会轻易成为谁的玉,所以刚开始佩戴新玉的时候都会有些磕磕绊绊,总会不顺。但是如果你在不顺的时候还是没有离开它,过段时间他就会承认你,然后开始庇护你。

 8、玉与人接触时间长了,就会慢慢的受人的影响,而人也会受玉的影响。如果,佩带者是个善人,那么他身上的玉就正面的力量充足,保人平安;若是恶人的话,则玉的戾气就会很重,反而会招祸。

 9、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自己带玉的朋友,尤其是从小开始带的,没有特殊原因最好不要拿下来吧。

 10、老人家说古玉有记性的,所以戴玉要戴新坑的玉,老坑的玉谁知道以前是什么人戴的啊。玉通常只会忠于一个人,所以说别人佩戴过的玉不能带,尤其是古玉,陪葬的玉不要乱戴。

 11、玉石如果碎了,一定它帮你挡过了灾难,要用红纸(布)包起来埋,这就是“葬玉”,之后最好再给自己请一块。

 12、带玉不要带那种有血沁的、好多是不法商人,放在活猫活狗腹腔内,活埋在地下一段时间后形成的。

 13、玉是有灵性的,戴在身上超过三个月就不要随便摘下来,送人就更不行了。

 14、还有大家应该都知道了,男戴观音女戴佛。

玉在古代非常珍贵,只有贵族王侯才能用得起。身份越高,玉的数量和精美程度也就越高,其中的集大成者,无疑就是组玉佩。

而作为现代人,用自己常年累月一点点攒起来的藏品穿成适合自己配戴的组玉佩,格外过瘾。晒一件新完成的战国出廓双龙环组佩。

作为主坠的战国出廓双龙环,系美国著名的赛克勒基金会旧藏。中间的环不是正圆形,而是略带椭圆,下面还有个小凹槽,依据器型判断,原本应该是刀环的环首,并非佩戴用的璧/环。

像这样出廓的形制,从战国早期就已经开始,玉工将璧/环两侧的玉料保留下来,透雕为双龙或者凤鸟形状,比较特殊少见。这两条龙,用“俊朗”来描绘,丝毫不为过。线条挺拔流畅,抛光打磨也极其精细,凸显战国时流行的犀利风。

玉质和沁色同样令人为之倾倒。这只环的龙头有一面明显不甚平整,加之玉质细腻,没有什么杂质,推测原本应该是一块籽料,由于古人对玉材十分珍惜,此处磨平会使得整体变薄,索性随形就料。

埋藏千年,沁色斑驳。之所以呈现为一道一道的,说明上面曾有覆盖物,被压住的部分没有受沁,露在外面的部分则受沁为白色灰皮。戴起来盘了几天之后,灰皮的地方已渐渐变红,玉质也没有刚开始看起来那么白了。以前盘玉的前辈说“千年白玉转秋葵”,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制作精美的青铜环首刀在战汉之际都有发现,但以玉为刀环,且工艺如此精湛,精气神如此不凡,估计并非驰骋疆场时的刀兵,而是贵族用于彰显威仪、炫耀等级的佩刀,就像玉具剑。

其实古玉到手,从前做什么用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要怎么玩。刀光剑影的时代既已一去不复返,这枚玉环也大可鸟尽弓藏,退下“戎装”,转型,做个胸前佩挂。

美玉诱人,搭配时也是灵感激荡,最终决定以组佩规格伺候。搭配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玉璜,辅之以战国紫水晶珠和管、小西玛,收尾的三角形勒子是春秋时期的,非常少见,上面略带铜沁。

弃武从文,就这样安静地佩戴,慢慢盘出美感,也算给它个好归宿了吧。

1、不能戴古玉。古玉经历太多,恩怨太重,并不吉利,很多人压制不住,佩戴久了可能会招病灾。

2、不能戴别人的玉。玉只属于一个人,佩戴他人的玉,相当于替人挡灾。

3,碎玉。如果玉不小心碎了,要用红布包起来埋葬。

4,带玉的朋友如果从小戴玉,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拿下来。

5、玉是有灵性的,戴在身上超过三个月就不要随便摘下来,送人就更不行了 。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玉乃是吉祥之饰物,玉是一种有灵气的宝物,一块上好的玉件能给人带来好运,趋吉避凶,佩玉石可养生,身上佩玉可防疾病,佩玉则百邪不侵。

玉坠悬于胸前,一块好玉温和与体温一致,发着淡淡白光,那样的纯洁,那样的可人,“人养玉,玉养人”,玉惜有缘人,人怜有心玉,面对一块温润细白的好玉,幻想着自己就是那淡淡白光,心中的郁闷一点一点地被温暖、抚平、复原。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玉能补气,玉能辟邪,一个佩玉的人如果遇到不幸,玉会先碎,灾祸也会减轻。这叫“玉碎人全”。

参考链接:_佩玉

想必大家都知道玉器具有辟邪安神的作用,因此玉器类的首饰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尤其是中老年人,但玉器首饰毕竟是贵重物品,大家在讲究佩戴方式的同时,也需要你用心的保养,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 玉石吊坠 佩戴时有哪些讲究以及如何保养 玉石吊坠

一、玉石吊坠佩戴时有哪些讲究

1、别佩戴古玉

货真价实的古玉都是从古代墓穴中出土的,古人认为古玉之中残留着佩戴者的血气,而部分古玉中可能还留有佩戴者的恩仇,若是现代人将含有血气的古玉佩戴在身上,那么原先佩戴者的恩仇极有可能转移到现在的佩戴者身上,从而带来灾难。

2、别佩戴他人赠送的玉

玉具有灵性,它只把一开始的佩戴者作为主人,如果别人将佩戴过的玉石吊坠赠送给你,最好委婉拒绝,若你接受了别人赠送给你的玉石吊坠,建议不要佩戴在身上,因为玉只会保佑最开始的那位佩戴者,你佩戴在身上不仅无法起到辟邪安神的作用,还有可能把原先佩戴者的霉运转到你身上。

3、佩戴着的玉石不能轻易摘下

一旦把 玉石吊坠 佩戴在身上,就不可以随意摘下,当然一些特殊状况除外,如洗澡、睡觉。另外,玉石吊坠在佩戴的过程中要经常擦拭,及时将玉石表面的污渍清除,若玉石吊坠上积累了污渍,在别人眼中你这是对玉石的亵渎。

二、如何保养玉石吊坠

1、玉石吊坠不能与硬物放在一起,因为玉石吊坠在与硬物碰撞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暗裂纹,可能一时之间你看不出来,但是玉石吊坠的内部结构已经遭到损坏,从而影响到了玉石吊坠的美观和价值。

2、佩戴 玉石吊坠 的过程中,应避免接触到灰尘,如果不小心沾染到了灰尘,应及时用干净的棉布或软毛刷将灰尘擦拭干净,若沾染到了油渍,可以用温肥皂水擦拭。

3、玉石吊坠不具备耐高温的性能,因为玉石吊坠在高温下分析会发生膨胀,从而导致体积的增大,对它的损害是极大的,所以佩戴时千万不要长时间曝晒在阳光下,散发热源的地方也尽量不要靠近。

我总结:以上就是 玉石吊坠 佩戴时有哪些讲究和如何保养 玉石吊坠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熟话说得好:“人养玉玉养人”,只有在佩戴过程中用心保养它,才能大会出玉石吊坠真正的价值,因此了解玉石吊坠基础的保养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308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