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土,历王命玉丁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壁。
和氏壁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回求婚,使和氏壁义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壁,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壁送回了赵国。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而被蔺相如归赵的“璧”便是和氏璧。相传,和氏璧是卞和献给楚文王的,因为它是块美玉,所以便被奉为传世之宝。
和氏璧玉玺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当初,秦国想要和氏璧,好在赵国派了蔺相如前往秦国,和氏璧才没被秦国夺走。但是,兜兜转转,和氏璧最后还是落入秦始皇手中,秦始皇得到这块宝玉之后,便下令制成玉玺。因为和氏璧玉玺十分宝贝,许多人都想要得到它,所以和氏璧玉玺,或是被赠予,或是被争夺,总之许多君王都曾拥有过它。
那么它现在又在哪呢?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古时候战争频发,国家动荡不安。到了五代的时候,和氏璧玉玺彻底下落不明。虽然,也有传闻说和氏璧玉玺重新出现,但是还是缺乏有力的证据证明其是真的和氏璧,乾隆也曾经四处寻找和氏璧玉玺,但最终还是徒劳无功。总之,到目前为止,和氏璧玉玺的下落成为了一个谜团,玉玺到底在哪,无从知晓。
和氏璧在历史上的名气非常大,只是后来它的踪迹不明,使人深感遗憾,对于玉玺的下落,各种说法都有,但是还是没人能道出一个真相。不知道随着人们对和氏璧玉玺下落的研究程度越来越深,和氏璧的下落之谜能否浮出水面呢?
当时的和氏璧已经被雕成玉玺,几经辗转到了曹操手里,三国归晋后玉玺到了司马炎手里。
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卞和献璧,所以命名为“和氏璧”,此后和氏璧几经辗转,到了赵王手里。秦灭赵,和氏璧被秦始皇据有。秦始皇命李斯把和氏璧雕刻成玉玺,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从此和氏璧就成了传国玉玺。
秦末天下大乱,沛公刘邦率先入关,秦王子婴投降,献上传国玉玺。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传国玉玺被当时的太后摔破一角,王莽以金镶玉玺。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玉玺重新回到汉朝皇室。
东汉末年,董卓入京,支持献帝西迁入关。玉玺被孙坚在洛阳皇宫中找到。后来孙策为了得到袁术支持,把玉玺献给袁术。袁术兵败后,玉玺被人献给曹操。
以上是大致的脉落。但是史书记载,秦始皇过洞庭湖,风雨大作,龙舟将倾,就把玉玺投入湖中,风雨顿息。此后有人重新将玉玺找回献给秦始皇。至于这个玉玺是否当真还是原来的那块和氏璧,就成了千古疑案。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交往,往往以玉为使臣信物,而玉中极品和氏璧更是国家的象征。“卞和献玉”后,“和氏璧”被楚国奉为国宝收藏着,然而发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诸侯国的国君都想亲眼看看这件宝玉。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为宰相昭阳在消灭越国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昭阳某日请客时,出璧让各宾客观赏,席散时却不翼而飞,虽多方搜查也毫无下落。国宝的不翼而飞震惊了朝廷内外,楚王下令全国范围内搜寻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但是最终没有结果。人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张仪,因为张仪当时正在楚国游说,曾与昭阳一起饮酒,人们认为他有机会偷窃了和氏璧。楚王命人对张仪严刑拷打,张仪拒不承认,楚王无奈,只好将张仪无罪释放。张仪受辱后辗转到了秦国,后来成为秦国的宰相,为秦国日后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楚国为一件国宝损失了一个人才,这是他们所没预料到的。和氏璧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几十年后,有一天突然在赵国出现,至于和氏璧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至今仍是一个谜。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对这件稀世之宝产生了觊觎之心,于是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但慑于秦国势力,怕得罪秦国招来灭国之灾,只好派蔺相如持璧出使秦国,于是便有了历史上“完璧归赵”的故事。但是事隔六十多年以后,即公元前228年,赵国还是被强大的秦国吞并,赵幽王投降,献出了和氏璧。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和氏璧最终落到了秦王嬴政的手里。但从此以后,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为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玉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得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是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灵璧)。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著名的无价之宝,在它流传的几百年间,多少人的命运、多少国家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它神秘的失踪,又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一、和氏璧玉的历史
和氏璧玉作为中国古代的国宝,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和氏璧玉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具有艺术和收藏价值。在艺术方面,和氏璧玉的纹理自然,色泽温润,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精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收藏方面,和氏璧玉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玉器之一,其价值不断攀升,是收藏家们追逐的宝贝。
和氏璧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相传,和氏璧玉最初是由赵国王子和秦国公主所赠送的婚礼贵重礼品。后来,和氏璧玉被赵国所得,成为赵国的国宝。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氏璧玉先后被秦、汉、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所珍藏,并被誉为“天下第一玉”。
综上所述,和氏璧玉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玉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玉器之一。和氏璧玉的历史悠久,其价值无法估量。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氏璧玉的价值不断攀升,是收藏家们追逐的宝贝。
二、和氏璧玉的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