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玳瑁的真假

如何鉴别玳瑁的真假,第1张

用强光照射、抛光、燃烧。

1、用强光照射。真玳瑁会在强光下呈现出通透的美丽花纹,其透明的血丝深入甲片内部,并有诸多色斑呈原点状聚集。

2、抛光。真玳瑁经过抛光之后,会呈现出一种通透和釉润的特殊色泽。

3、燃烧。通过刮削下来的玳瑁粉末,用火燃之会有一种蛋白质特有的烧焦臭味。

  拉丁文学名:Macroclemys temminckii

  英文名:Alligator Snapper

  别名:鳄鱼龟、大鳄鱼龟

  科属分类:爬行纲、龟目、 鳄龟科

  体长: 背甲38-66公分

  适温:摄氏22-30度

  随着早期**《忍者神龟》的热映,乌龟受到了大家空前的关注,当然现实中是不可能看到一只乌龟从你身边走过这样令人惊愕的事情,但在大自然界有一些龟类动物却长得十分的稀奇,双头的、连体的等等,下面就看看这些奇特的小乌龟。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鳄龟原产北美洲和中美洲,又叫小鳄鱼龟,近年引入中国进行人工饲养获得成功,以其体壮多肉而闻名于世,故又叫肉龟,是龟类中的珍稀极品,具有出肉率高、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出肉率居龟类之首,达85%~89%,是一般龟的2倍,鳄龟年平均增重550g~1100g,是一般龟的数倍。鳄龟肉细腻香酥鲜美且无异味,滋补作用十分明显,可通任脉助阳道、补阴血、益精气,凡久病后精血亏虚、疲劳乏力、久瘫痿弱、虚痨咳嗽均有显效,也特别适合产后进补、贫血失眠和脑力衰退者食用。龟板有消肿作用,适合癌肿引起的阴虚、血虚体症。龟血、龟头也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鳄龟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爬行纲(Reptilia)、龟鳖亚纲(Chelonia)、龟鳖目(Testudormes)、曲颈龟亚目(Cryptodira)、鳄龟科(Chelydridae)、鳄龟属(Schweigger)。大鳄龟学名﹕Macroclemys temmincki,英文名﹕Alligator Snapping Turtle;小鳄龟学名﹕Chelydra Serpentina sap ,英文名﹕Common Snapping Turtle,小鳄龟4个亚种分别是﹕1)Chelydra acutirostris南美拟鳄龟,又称假鳄龟;2)Chelydra osceola佛州拟鳄龟,它能增长到17英寸、体重45磅;3)Chelydra rossignonii中美拟鳄龟,又称啮龟;4)Chelydra serpentina北美拟鳄龟,又称磕头龟。

  称啮龟。鳄龟科(Chelydridae)的两种可食淡水龟,因其噬咬方式而获此名。见於北美洲和中美洲,以体大具好斗性而著称。棕黄至黑色,背甲粗糙,腹甲小呈十字形,尾长,头大,下腭呈钩状。每次产卵20�6�540枚。出壳的小龟甲长约25�6�54公分(1�6�515吋),肉可食。普通鳄龟(Chelydra serpentina, 亦称拟鳄龟)广布加拿大至中美洲。特征为尾的背面有一锯齿形脊,背甲平均长20�6�530公分(8�6�512吋),体重45�6�516公斤(10�6�535磅)。幼龟背甲上有3条纵行稜脊,随著时间的推移稜脊逐渐磨耗。隐栖于浅溪的泥滩中。杂食性。平时在水中不好斗,而在陆上却能猛冲猛咬。大鳄龟(Macrochelys temmincki)为美国最大的淡水龟,产於美国南部和中部地区。不好动,背上有3条凸起的纵走稜脊。甲长约40�6�570公分(16�6�528吋),体重约18�6�570公斤(40�6�5155磅),曾有约100公斤(200磅)的纪录。口腔底部有一蠕虫样的附器,常静伏水中,张著嘴,藉附器诱食附近鱼类。亦食植物。鳄龟的化石曾在欧洲和北美洲的中新世沉积物中发现。

  真鳄龟又叫大鳄龟、鳄甲龟、鳄鱼咬龟,它仅产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鳄龟之一。 它保持了原始龟的特征,嘴巴、背甲盾片、红舌都很奇特。嘴巴前端的上下颌呈钩状,似老鹰嘴一般, 锋利无比,可咬断人的手指。背甲盾片呈棕褐色, 13块盾片就像13座小山连绵起伏,呈纵横3行排列,背甲的边缘有许多像锯齿状的突起, 眼睛长在口的两侧,小而有神,头和颈上有许多肉突。它的舌上长有一个鲜红色且分叉的蠕虫状的肉突,通过中间的圆形肌肉与舌头相连。 两端能够自由伸缩活动。它的尾巴又细又长坚硬得像钢鞭一般,与其它龟不同的是它的头和脚不能缩入壳内。

  大鳄龟体大,背甲长达约31英寸,体重可达200磅。外观奇特,由于过度捕捉和贩卖,目前正濒临灭绝。世界野生生物联盟报告显示:在濒于绝种的世界珍稀生物排名中,大鳄龟名列第六位(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一、黑犀牛,二、大熊猫,三、东南亚虎,四、大鳄鱼,五、金玺草,六、大鳄龟,七、玳瑁海龟,八、大叶桃花心木,九、绿颊鹦鹉,十、马可鲨)。北美大鳄龟早已成为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红皮书名录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编辑本段]介绍  

  鳄龟长相酷似鳄鱼,集龟和鳄鱼于一体,故称鳄龟。其头部较粗大,不能完全缩人壳内,脖短而粗壮,领背长有褐色肉刺,眼细小,嘴巴上下颌较小,吻尖,尾巴尖而长,两边具棱,棱上长有肉突刺,尾背前边三分之二处有一条鳞皮状隆起棱背,并呈锯齿口状,背壳很薄,上皮以棕褐色为主,偶尔棕**,背部具有三条模糊棱,并有放射状斑纹,后缘呈齿状,腹部白色,偶有小黑斑点,幼时黑色,四肢粗壮,肌肉发达,爪子尖而有力,善于爬行。

  大鳄龟与小鳄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 头部,大鳄的头比较尖,小鳄龟的头比较圆。大鳄龟上颌似鹰嘴状,钩大,小鳄龟上颌似钩状,但钩小。大鳄龟能扭头突然袭击其它动物,小鳄龟能连同身体扭头转向寻找攻击目标,甚至追咬。

  2.嘴部,大鳄龟的嘴部比小鳄龟的要长,舌头为红色的结构,口腔底部有一蠕虫样的附器,常静伏水中,张着嘴,借附器诱食附近鱼类,小鳄龟则没有这些特征。

  3. 背甲,大鳄龟的背甲甲峰很明显,而小鳄龟的甲峰则不明显,近乎平背,背甲看起来比较圆。大鳄龟的背甲上有3条凸起的纵走棱脊,褐色,每块盾片均有突起物,腹甲棕色,具上缘盾,小鳄龟的背甲棕**或黑褐色,有3条纵行棱脊,肋盾略隆起,随着时间推移棱脊逐渐磨耗。

  4.腹部,大鳄龟的腹部有无数触须,小鳄龟的的腹部仅有少量触须,腹甲灰白色,无上缘盾。

  5.尾部,大鳄龟的尾较长,小鳄龟的尾较短,尾的背面有一锯齿形脊,又称尾棘。

  6生长速度,大鳄龟小时候生长缓慢,当生长到250克以后,生长速度加快,在人工控温条件下,从250克到2500克只要1年的时间,在自然界出现最大的个体达100千克以上。小鳄龟在50克以下生长缓慢,从7g长到50g需要80天左右,在控温条件下,50克左右的小鳄龟长到2500克或7克左右的稚龟平均长到1500克仅需1年。在自然状态下,小鳄龟个体能长到23千克以上。大鳄龟和小鳄龟生长速度的差异主要是习性不同造成的,大鳄龟性情懒惰,不善于主动摄食,靠酷似蚯蚓的“舌头”引诱小鱼“上钩”,小鳄龟能主动摄食,生长速度比大鳄龟自然要快一些,因此国内养殖的小鳄龟比大鳄龟多。 [编辑本段]原产地  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中美洲,以美国东南部为盛。Miami是鳄龟的重要原产区。鳄龟在美国因分布的地区不同,有“南龟”和“北龟”之称,其体色分为“黄背”和“黑背”2种,黄背鳄龟耐高温,黑背鳄龟耐低温。我国主要从Florida引进,品种除很少量的大鳄龟外,绝大部分为小鳄龟,目前分布的省份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海南、广东、广西、湖南、山东、四川等。 [编辑本段]体型与最大记录  大鳄龟初生体型8~10g,一般成年体型61~76cm,77~91kg,最大记录79cm、107kg(美国芝加哥Brookfield Zoo);小鳄龟平均初生体型壳长33cm、体重72g(最小31cm、58g,最大37cm、148g),一般成年体型壳长31~46cm、体重23~36kg,在自然界中,最大个体可达38kg以上。与普通龟卵(椭圆)不同的是小鳄龟卵形为圆球状,白色,直径23~33mm,个卵重7~15g。 [编辑本段]雌雄区别  大鳄龟雌性的背甲呈方形,尾基部较细,生殖孔距背甲后缘较近,雄性的背甲呈长方形,尾基部粗而长,生殖孔距背甲后缘较远。

  小鳄龟除上述特征外,生殖孔位于尾部第一硬棘之内或与尾部第一硬棘平齐的为雌性,而生殖孔位于尾部第一硬棘之外的为雄性。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2℃~38℃正常生活,1℃以上可正常越冬,12℃以下进入浅冬眠状态,6℃时进入深度冬眠, 15℃~17℃少量活动18℃以上正常摄食,20℃~33℃最佳活动、觅食,28℃~30℃最佳生长,34℃以上少动,伏在水底及泥沙中避暑。

  大鳄龟和小鳄龟基本习性相似。平时在水中不好斗,而在陆上却能猛冲猛咬。大鳄龟能扭头突然袭击其它动物,小鳄龟能连同身体扭头转向寻找攻击目标,甚至追咬。指、趾具蹼,水栖性,息栖在深河、湖泊、泥潭、,偶尔接触咸水区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鳄龟对浅水和深水都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在稚龟阶段因游泳能力不强,应给予浅水环境。鳄龟的食性杂,偏肉食性,主食鱼、虾、蛙、蝾螈、小蛇、鸭、水鸟,间食水生植物,掉下的水果。喜夜间活动、摄食。大鳄龟和小鳄龟的繁殖习性不完全一样,交配期小鳄龟在美国为4~11月,卵性,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产卵期5~8月(高温地区可提前和延长产卵时间),一般每次产卵15~40枚,实际情况根据亲龟的大小和发育程度而变化,在生殖季节解剖可见4千克体重的亲龟怀卵量80枚,其中硬壳卵20枚。1年多次产卵。笔者见过9千克的亲龟年产卵110枚,全部受精并孵出稚龟。大鳄龟在美国交配期为2~4月,产卵期4~6月,每次产卵10~52枚。在自然条件下,大鳄龟和小鳄龟卵的孵化期为9~18星期,天气较冷及干燥孵化期会较长。人工控温可缩短鳄龟卵的孵化期,恒温32℃经60天左右就可孵出鳄龟。 [编辑本段]市场动态  鳄龟因遭过度捕捉,正濒临灭绝。近年引入中国进行人工饲养获得成功。它以其体壮多肉而闻名于世,故又叫肉龟,是龟类中的珍稀极品,具有出肉率高、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出肉率居龟类之首,肉细腻香酥鲜美且无异味,滋补作用十分明显,可通任脉助阳道、补阴血、益精气,凡久病后精血亏虚、疲劳乏力、久瘫痿弱、虚痨咳嗽均有显效。也特别适合产后进补、贫血失眠和脑力衰退者食用,龟板有消肿作用,适合癌肿引起的阴虚,血虚体症。龟头也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另,其体形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编辑本段]绿色养殖新技术  鳄龟是世界上众多龟类品种中的佼佼者,以其出肉率最高(85%~89%)而闻名于世。其肉质细腻香酥,营养价值远远超过猪、牛、羊肉。它全身是宝,肉、肝、胆、血、骨均具多种药用保健功效,柔韧光滑的皮可制作名贵皮手袋、皮包等。因此,积极发展鳄龟养殖将大有可为。目前,每公斤鳄龟售价达800元~1000元,还无货可供。为适应人们青睐绿色食品的消费潮流,现将鳄龟绿色养殖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龟池建造

  选择水源方便、无污染、交通便利但又安静的地方建池。其形状以东西向的矩形圆弧角的水泥抹面池或同形状但外建防逃墙的土池为宜,每个池面积几十平方米~几百平方米;池深12米~15米,水深30厘米~80厘米;池底自北向南有10°~16°的斜坡,最低处设带有防逃网罩的排水管口;池角均呈圆滑弧状,其上加盖防逃压板;龟池外围建防逃墙,墙高1米,在墙上一侧面留门,墙顶也可加置向池内出檐的防逃压板(“T”形防逃墙)。外围防逃墙顶应每隔06米左右留设一个直径2厘米~3厘米的插孔。在室外的水泥池墙的最高水位线上,留出数个溢水孔。新建的水泥池有碱性物质,可用10%冰醋酸刷洗池壁、池底,灌满水后浸泡1天~2天,放掉后再用同法消碱一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灌入新水。养龟之前,还需用15×10-6~20×10-6漂白粉或1×10-6“强氯精”对全池泼洒消毒杀菌,2天后方可放养龟种。

  为有利于防暑降温、增加遮蔽物及净化水质,池中宜栽种水花生、水葫芦等植物,其面积不超过池总面积的1/4~1/3;也可搭棚架,利用攀藤植物来遮阳,形成一个人造仿生绿色环境。

  除上述一般条件外,人为创造一个鳄龟最佳的生长温度是强化养龟的重要措施。在低温下通过无烟锅炉水(气)暖,使龟池水维持30℃左右,空气温度在31℃左右;也可利用温度自控仪与电加热装置实现恒温强化饲养。

  二、龟种放养

  采用高密度绿色养殖是获得高效益的新技术,也是养龟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初期放养密度(200克/只左右)为24只/平方米~27只/平方米,按重量计应为5公斤/平方米左右,但随着鳄龟个体的快速生长,应注意及时降低密度。待平均规格达350克/只~400克/只时,应减为20只/平方米~22只/平方米;待平均规格达500克/只时,可按15只/平方米~17只/平方米放养;600克/只时,按12只/平方米~14只/平方米放养;700克/只时应为10只/平方米~12只/平方米;800克/只时为8只/平方米~9只/平方米。

  三、饲料投喂

  建议采用SDG鳄龟专用绿色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48%以上)。调制时现 场称取配料,添加配料总重5%~10%的光合细菌和45%左右的清水,制成粒径2毫米~3毫米的 长颗粒即可。如有条件,制成浮性膨化颗粒饲料,效果更佳。

  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鳄龟总体重的15%~25%,鲜活饲料的5%~10%。每天投喂3次,分别 在6时~7时、12时~13时、17时~18时进行。投料要多点且均匀,并尽量使饲料入水时发出 声响。切忌集中投于一处,造成饲料成堆。每池的饲料台个数应根据池的大小决定,一般每 平方米设3个~4个。

  四、水质调节

  鉴于高密度集约化养龟条件下,龟的摄食量和排泄物都较多,而水温又 较高,即使投喂的饲料是绿色饲料,其对水质的污化速度也较快,水体中易产生较多有害物 质,尤以及H2S危害较重,而通过泼洒和底施光合细菌,即可有效地改善水质 ,减少有害物质。每次加注新池水时,同时施用10×10-6~15×10-6光合细菌;换水也是调 节水质的有效方法,水深20厘米左右可每天换一次,30厘米的水深可2天换一次。切忌多天 不换水,不可使水体散发臭味。每隔7天~10天可泼洒一次生石灰,浓度为70×10-6,并注 意与光合细菌交叉施用,不可同时使用。

  五、水温调控

  水温的科学调控直接影响成龟养殖的增重及成活率,鳄龟长期在18℃~ 20℃的条件下,生长速度要比最佳生长水温30℃~31℃慢几倍。因此务必使养龟水温维持在 30℃~31℃内。另一方面正在换水或裸露在外界的养龟池恰遇暴雨或气温骤变等恶劣天气时 ,应及时防范,极力避免水温变幅大于2℃。

  六、病害防治

  鳄龟一般较少患病,但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易患消化不良症,可对病龟 填喂含多酶片的药饵(每公斤龟用药2片)。外伤类症可用碘酊药棉对患处消毒,涂上消炎生 肌膏后2天~4天即愈。

   菜式

  

  潮式煮鳄鱼龟

  深秋初冬季节要进补要要解馋,应选用清补材料。鳄鱼龟是龟不象龟,象鳄不是鳄,故称鳄鱼龟,近几年从美国引进我国的

  珍稀新品种,以其体壮多肉,其肉味道鲜美,肉口感好有嚼头,且比甲鱼肉爽,无异味。肉高蛋白、高氨基酸、低 蛋白、高

  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高级天然营养食品。可通脉助阳、补阴血、益精气,是久病体虚进补、贫血失眠、脑

  衰退者的佳品。龟板有消肿治癌作用。龟血有药用价值,吃鳄鱼龟的经济价值可以说是价廉物美。

  今天我说的吃法是潮式做法

  原料:颚鱼龟一只(宜选12—15斤个头) 凉(苦)瓜1000克 黄豆350克

  吃法 1肉 腩切块生上打火窝,凉瓜与龟肉同下,黄豆用上汤先煮30分钟做火窝汤底。

  用姜葱蓉和辣椒圈酱油粘着吃;喝汤。

  2鳄鱼龟杂 龟血 腊味煲饭。

  3打包龟壳留明天煲木棉花汤是去湿佳品。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含量测定 28 检查 29 功能与主治 210 用法与用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牛黄清热散 1 拼音

niú huáng qīng rè sǎ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Niuhuang Qingre San

22 标准编号

WS3B070991

23 处方

黄连 100g 黄芩 100g 桅子 100g 郁金 100g 寒水石 100g 牛黄 100g 水牛角浓缩粉 40g 琥珀粉 50g 玳瑁粉 100g 朱砂 50g 冰片 30g

24 制法

以上十一味,除水牛角浓缩粉、琥珀粉、玳瑁粉、牛黄、冰片外。朱砂 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黄连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 筛,混匀,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朱**的粉末;气香,味苦、凉。

26 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韧皮纤维淡**,梭形,壁厚,孔沟 细。不 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果皮含晶石细胞类圆形或多角 形,直径17~31μm ,壁厚,胞腔内含 草酸钙方晶。纤维束鲜**,壁稍厚,纹孔明 显;石细胞鲜**。

(2) 取本品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置显微镜下观察,呈不定形的无色片状结 晶,滴加香草醛硫酸(1→100)溶液 1滴,即显玫瑰红色。

(3) 取本品0 1g,加无水乙醇 1ml,振摇,放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 取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 1ml各含 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 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氯仿丁酮甲醇冰醋酸 (80:10: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 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 105℃烘约 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7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2 2g,精密称定,置 250ml烧瓶中,加硫酸20ml与硝酸钾 3 0g,加热使朱砂溶解,放冷,小心加入 1%硝酸溶液50ml,摇匀,再放冷后,用垂熔 漏斗滤过,漏半和烧瓶用 1%硝酸溶液40ml分次洗涤,洗液并入滤液中,滴加 1%高锰 酸钾溶液至显粉红色( 2分钟内不消失为度),再滴加 2%硫酸亚铁 溶液至红色消失 后,加硫酸铁铵指示液 2ml,用硫氰酸铵液(01mol/L)滴定,即得。每 1ml的硫氰酸铵 液(01mol/L)相当于 1163的 HgS。 本品含朱砂按HgS 计算,应为 48~ 64%.

28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9 功能与主治

清热镇惊。用于温邪入里引起的高烧痉厥,四肢抽动,烦燥不 安,痰浊壅塞。

2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 5g;小儿酌减。

211 规格

每瓶装 3g

212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牛黄清热散 《本草经解》:[卷四禽兽部]犀角

以身轻也。制方∶犀角同丹砂、琥珀、金箔、天竺黄、牛黄、钩藤、羚羊角、珠麝。治风热惊痫。同生地、红花、

《幼科切要》:头部门

服。喉痛桔梗甘草玄参牛膝西风僵虫水煎服。喉生双蛾牛黄(一厘)寸香(一厘)熊胆(一厘)枯矾(三厘)细末

《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惊风]慢惊

服一剂无效,必须大剂,多服为妙。近来所卖之抱龙、牛黄等丸,皆清热化痰之药,急惊最为对症,若慢惊之甚者

《脉症治方》:[卷之一风门]中风(附瘫痪疠风惊风)

加人参、白茯苓、入粟米煎、好冒风汤也。诸疮疡。清热散毒。加牛蒡子、苦参、金银花(各一钱)。妇人吹乳

《寿世保元》:[卷六]眼目

玳瑁为中药名,出自《开宝本草》。为海龟科动物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 的干燥背甲。玳瑁呈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角形或近圆形板片状,长8~24cm,宽8~17cm,厚13mm,中间较厚,边缘薄似刀刃有不整齐的锯齿状。外表面平滑而有光泽,半透明状,有暗褐色与乳**相同的不规则花纹,背鳞甲中间有隆起的棱脊,斜切面显层纹;内表面有条纹形成云彩样纹理。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微,味淡。玳瑁粉为灰**粉末,气微腥,味淡。玳瑁丝呈不规则的细丝状,外表面淡黄棕色,光滑,内表面有白色沟纹,切面角质,对光照视可见紧密透明小点,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淡。制玳瑁形如玳瑁丝,表面深**,鼓起,质脆,微具香气。

玳瑁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平肝的功能。玳瑁多生用,用于热病神昏,谵语惊狂,斑疹吐衄,惊风抽搐,痈肿疮毒。滑石粉炒玳瑁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并可除去腥气。

详见百科词条:玳瑁 [ 最后修订于2017/4/8 0:04:21 共444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颅内及椎管内肿瘤

概述

1. 原发性肿瘤:起源于头颅、椎管内各种组织结构,如颅骨、脑膜、脑组织、颅神经、脑血管、脑垂体、松果体、脉络丛、颅内结缔组织、胚胎残余组织、脊膜、脊神经、脊髓、脊髓血管及脂肪组织等;胶质瘤最多、脑膜瘤次之,再次为垂体腺瘤、神经纤维瘤、脑血管畸形等。

2. 继发性肿瘤:转移瘤或侵入瘤等。

发病率

10~12/100000人口/年,仅次于胃、肺、子宫、乳腺、食道肿瘤,约占全身肿瘤25%。儿童期为75%。

1. 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

2. 性别:一般发病与性别无多大差异,但松果体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网状细胞瘤、颅咽管瘤、转移瘤、神经鞘瘤和畸胎瘤等,男性稍高于女性(男:女=32:1),而脑膜瘤则以女性发病率占优势(女:男=12~15:1)。

3. 发病年龄与肿瘤的好发部位及其病理性质有一定关系:

①儿童:小脑幕下中线部位,常见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颅咽管瘤及松果体瘤等;

②成年:多发生于幕上,少数位于幕下,常见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及听神经瘤等;

③老年:多位于大脑半球,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或转移瘤等居多。

分类

1 按生长部位分类:依肿瘤生长在颅内结构的不同部位而定,如额、顶、枕、颞叶,小脑、脑干、丘脑、鞍区、脑室内、小脑脑桥角区等。

2 按病理学性质分:WHO(1995)

类 型 各自的类别

胶质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含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癌)、松果体细胞瘤、混合性胶质细胞瘤

脑膜瘤 内皮细胞型、纤维型(纤维母细胞型)、混合型、砂粒型、血管瘤型、乳头型、间变性(恶性)脑膜瘤

垂体腺瘤 a 无分泌性腺瘤; b 分泌性腺瘤: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刺激素、滤泡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细胞腺瘤; c 垂体腺癌; d 垂体细胞瘤

神经纤维瘤(含神经鞘瘤) 听神经(鞘)瘤、三叉神经纤维瘤、舌咽神经瘤、副神经瘤等

先天性肿瘤 颅咽管瘤、畸胎瘤、皮样或上皮样囊肿、拉赛克裂囊肿、胶样囊肿等

血管性肿瘤 血管网状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

转移瘤与侵入瘤 a 来自肺、胃肠道、乳腺、泌尿生殖系等癌瘤的脑转移; b 由鼻咽癌、巨细胞瘤、脊索瘤、软骨瘤等向颅内侵入

其他肿瘤 浆细胞瘤、淋巴瘤、黑色素细胞瘤、肉瘤或不能分类的肿瘤等

胶质细胞瘤,临床上仍延用克诺汉(Kernohan)四级分类法:Ⅰ级: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均匀一致,分化良好,属于良性,但临床病理发展趋于向恶性发展;Ⅱ级:部分瘤细胞大小不一,偶见瘤细胞分裂相,属低级别恶性肿瘤;Ⅲ级与Ⅳ级:瘤细胞分化不良,大小及形态不一,深染,核分裂相多,并可见瘤巨细胞,属高级别恶性肿瘤。

病因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1先天因素: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细胞或组织异位残留于颅腔内,在一定条件下又具备分化与增殖功能,可发展成为颅内先天性肿瘤。这类肿瘤生长缓慢,多属良性,常见有颅咽管瘤、脂肪瘤及胶样囊肿等。

2遗传因素:人体基因缺陷或突变可形成颅内肿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属神经系统肿瘤遗传最具典型的代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约半数病人有家族病史。视网膜母细胞瘤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播,单发性病灶占3/4,具有体细胞的突变,约有12%~17%可传给子代;多灶性病变则有细胞的染色体改变,家庭中的其他子代成员很有可能易感,约50%~65%能传给子代。

3物理因素:

(1) 创伤:一般认为,创伤可引起脑、脑膜瘢痕组织间变而成为肿瘤。

(2) 射线:研究发现,放射区域的细胞突变是肿瘤形成的基础。此类肿瘤以恶性为多。

4化学因素:诱发的肿瘤可为胶质细胞瘤、脑膜瘤、肉瘤、垂体腺瘤和松果体瘤等。

5生物学因素:常见的致瘤病毒有腺病毒、肉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多瘤病毒及猴空泡病毒等。这些病毒可诱发脑膜瘤、松果体瘤、肉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髓母细胞瘤等。病毒的致瘤机制是它们进入细胞后,在胞核内合成DNA时(即细胞的S期),迅速地依附并改变染色体的基因特性,使细胞增殖与分裂功能发生畸变而形成肿瘤。

临床表现

取决于脑瘤的部位、性质和肿瘤生长的速度,并与颅脑解剖与生理的特殊性相关。

发病多缓慢。首发症状可为颅内压增高或神经定位症状如肌力减退、躯体麻木、癫痫等。于数周、数月或数年之后,症状增多,病情加重。

急性发病者可于数小时或数日内突然加重恶化,陷入瘫痪、昏迷,多见于肿瘤囊性变、瘤出血(瘤卒中)、高度恶性的肿瘤或转移瘤并发急性弥漫性脑水肿,或因瘤体突然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以致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疝危象。

一、 颅内压增高:85%。

(一)原因:

1.肿瘤的占位作用:肿瘤在颅内呈扩张性或浸润性生长,超过颅腔代偿限度(约达到颅腔容积的8%~10%),即出现颅内压增高。

2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肿瘤压迫或因肿瘤妨碍了脑脊液的吸收。

3肿瘤压迫脑组织、脑血管,影响血运导致脑的代谢障碍,或因肿瘤、特别是恶性胶质细胞瘤与转移瘤的异物(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通透因子)刺激反应与毒性作用,使瘤周脑组织发生局限或广泛性脑水肿。

4.颅内静脉回流障碍:肿瘤压迫较大的静脉或静脉窦,可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使脑组织淤血。

5.肿瘤卒中与变性:瘤内急性出血(瘤卒中)、瘤组织囊性变或坏死,使瘤体积迅速增大、脑水肿突然加重。

6.其它因素:摄入水分过多、反复呕吐、剧烈咳嗽或用力、不适当的腰椎穿刺及肺部感染或高热等引起的脑缺氧等,均可增高颅内压力。

(二)症状:

1.头痛:多因颅内压变化和肿瘤直接影响等因素,使颅内敏感结构脑膜、脑血管、静脉窦和神经受到刺激所引起。为常见的早期症状,90%的脑肿瘤病人均有头痛。

多为搏动性胀痛或钝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发生,时轻时重。一般于清晨或起床后出现,白天逐渐缓解,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每于呕吐后头痛多可减轻。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打喷嚏,或用力,剧烈运动等,均可使头痛加重。

某些脑瘤所致头痛的部位可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脑膜瘤常引起相应部位头痛;垂体腺瘤多为两颞侧或额部头痛;幕下肿瘤头痛常位于枕颈及眶额部;脑室内肿瘤可因肿瘤位置移动、头位变化,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出现发作性剧烈难忍的头痛,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压增高危象。

2 恶心、呕吐:早期或首发症状,多伴以头痛、头昏。常发生在清晨空腹时,典型表现为与饮食无关的恶心或喷射性呕吐,且常于较剧烈的头痛、头昏之后发生,头位变动可诱发或加重。小儿颅后窝肿瘤出现呕吐较早而频繁,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成年人呕吐出现较晚。恶心、呕吐是因颅内压增高或肿瘤直接影响迷走神经核(呕吐中枢)所致。

3.视乳头水肿与视力障碍:与脑肿瘤的部位、性质、病程缓急有关。如颅后窝肿瘤出现较早且严重,大脑半球肿瘤较颅后窝者出现较晚而相对要轻,而恶性肿瘤一般出现较早,发展迅速并较严重。

可演变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力逐渐下降。出现生理盲点扩大和视野向心性缩小,以及视乳头继发性萎缩。长期颅内压增高常致失明。

眼球外展麻痹亦常为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可出现斜视和复视。

4.精神症状:因大脑皮质遭受损害引起,表现为淡漠、迟钝、思维与记忆力减退,性格与行为改变,进而发展为嗜睡、朦胧或意识不清。恶性肿瘤者,精神障碍较明显,额叶肿瘤经常引起精神症状,或表现有欣快、易激动及痴呆等。

5.癫痫:20%~30%,其中半数病人为首发症状。

6.生命体征变化:颅内压呈缓慢增高者,生命体征多无变化。颅内压显著增高或急剧增高可表现缓脉,常慢至50次/分钟左右,伴有呼吸深慢,血压代偿性升高等。这些已属脑疝前期或已有脑疝的表现。如继续恶化,则出现脉搏细速,呼吸不规则,呈抽泣或潮式样呼吸,血压降低以致周身循环衰竭,最后呼吸停止。下丘脑及脑室内肿瘤或恶性肿瘤,可出现体温波动,体温常升高。

二、 神经系统定位征象:是肿瘤所在部位脑、神经、血管等受损的表现,反映脑肿瘤部位所在。

三、 内分泌与周身症状。

诊断

1.病史与体格检查。

2 头颅X线平片检查:

3.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包括脑脊液压力、细胞计数、蛋白及生化测定。

4.头颅超声波检查。

5.脑电图检查:约90%的脑肿瘤可出现异常脑电图。

6.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耳蜗以短声刺激后,从双侧头皮上记录到的大脑皮质电位变化,其电位来源于脑干听觉通路,故称之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临床上可用来客观地评价脑干功能障碍的部位,依波峰情况能早期诊断脑干肿瘤、小脑脑桥角区听神经瘤或脑膜瘤等。

7.生物化学及免疫学测定:

8.脑血管造影:

9.脑室造影:经颅骨钻孔、直接穿刺侧脑室将气体或造影剂(如碘油、碘苯葡胺等)注入脑室内,以显示脑室系统的方法。由于颅内肿瘤的占位效应,常压迫相应部位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使其变形、移位或梗阻。依据这些改变,常可对颅内肿瘤作出定位诊断。

10.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扫描

治疗

1手术治疗:为目前颅内肿瘤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原则:a生理上允许;b解剖上可达;c技术上可行;d得多于失、利多于弊。

(1)完全切除

(2)次全与部分切除

(3)减压性手术与脑脊液分流术

2放射治疗:60钴、直线加速器或高能量X线。

原理:射线穿过组织时,在其轨迹上将能量传送至组织细胞,细胞核对辐射极为敏感,射线通过直接作用或自由基的间接作用,使DNA结构发生改变,产生DNA单链、双链的断裂,导致受照组织细胞的变性与死亡。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状态,是影响细胞对射线敏感性的重要因素,分化程度越低、分裂越活跃的组织细胞,对射线越敏感。多数脑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增生活跃,因而对辐射的敏感性较高,是构成辐射治疗脑肿瘤的重要基础。组织细胞受照后的损伤分为潜在性致死损伤、亚致死损伤和致死损伤,其中潜在性致死损伤和亚致死损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修复。

3化学治疗:人出生后神经细胞即不再分裂,胶质细胞也仅有低度再生,而脑肿瘤细胞却不断进行核分裂,这种细胞生长繁殖之间的差异,使抗代谢或阻断核分裂的药物起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不损伤正常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脑肿瘤化疗要求具备几个条件:

(1)肿瘤血管分布相对丰富,毛细血管通透性较大;

(2)化疗药物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3)化疗药物具有对肿瘤细胞有效杀伤或抑制功能;

(4)选择有效的途径,使肿瘤细胞处于高浓度化疗药物的环境中。

4. 激素治疗:

(1)以减退脑水肿为目的,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10~20mg/d,静脉滴注;

(2)针对垂体腺瘤或颅咽管瘤等作为内分泌激素的补偿治疗;

(3)鞍区肿瘤手术后出现尿崩症,应用垂体后叶素或长效尿崩停注射液的抗利尿作用进行治疗。

5. 免疫治疗:主动或被动免疫手段。宜在治疗前对肿瘤行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先降低宿主的瘤负荷,以最大限度增加机体的相对免疫力。

6. 中医药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845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