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的打磨抛光
经验 一:
1、准备一个类似小电钻的打磨机和一个圆盘抛光机。
2、准备相应的一套金刚石钻头。
3、准备相应的一套毡磨头和橡胶磨头及抛光膏。
4、准备相应的一套圆砂纸和圆布轮。
5、准备一套金刚石什锦锉
6、准备一些600#---1200#的抛光砂纸,作为手工抛光用。
工序是:
1、先用电动工具安上金刚石钻头修饰玉件,再用金刚石什锦锉细致修好。
2、用圆砂纸(由粗砂细砂)进行大面积修磨。
3、用圆布轮抹上抛光膏进行大面积抛光。
4、用毡磨头抹上抛光膏进行细部抛光。
5、亦可用橡胶磨头直接抛光。
6、最后可用1200号砂纸进行手工抛。
经验二:
地一步:上膏,将雕好的翡翠的表面涂上一层膏状的抛光粉,绿色的为氧化铬橙红色的为氧化铈.
第二步:推磨,用二千目的砂轮磨表面.
第三步:重复前两步,一般要重复二次.
第四步:上毛刷,将钻石粉涂在翡翠的表面然后用硬毛刷来抛.
第五步:细工,开始对大工具抛不到的小地方来抛磨.用竹子,沾钻石粉,大一点用竹筷子,小的地方就要用到竹牙签了.
第六步:精抛,将翡翠涂上钻石粉后用硬皮来抛磨,国内大多用牛皮,缅甸大多用象皮.翡翠这就抛好光了,不过还要有几道收尾的工作要做.
第七步:清洗,目的是将抛光好的翡翠上面残留的抛光粉清洗干净.主要用超声波机来清洗,清洗不到的地方再用酒精来擦.
第八步:上腊,对翡翠成品表面一的种保护,可用开水洗掉接下来就是吹干.一件精美的翡翠就这样与大家见面了.
经验三:
翡翠的雕刻抛光工艺———翡翠硬度高,但只要有金刚石或人造金刚石工具加上速度就可以进行随心所欲的雕刻。抛光打磨到光彩照人可不是简单的。有最基本的三道工序
1、粗磨——用(1000—2000目)金刚砂制作成各种形状工具认真细致打磨光滑。
2、细磨——用(1600—1800目)金刚砂同上法进行打磨致光滑有光泽。
3、上亮——用半生牛皮制作工具蘸抛光粉(2800—3000目金刚石粉)反复摩擦,使翡翠制品里里外外光泽鲜亮。
4、过蜡——过蜡是为了防水,防脏物污染。
经验四:不用机器用手抛光玉器
1、准备好下列东西:
水瓢一个;长约8厘米的废牛皮带一段;600#、1500#水砂纸;玉石抛光粉。
2、 依次用600#,1500#的水砂纸打磨玉器至看不见磨痕为止。
3、 将皮带段的一端剪开一个口子,使之成为“人”字形。
4、将适量的抛光粉放入水瓢中,加入少量水,将其调成糊状。
5、用皮带段的开口端沾上抛光粉糊,手捏住皮带段的另一端,将抛光粉涂到玉器上,反复摩擦至玉器光亮。(本人经验要1-15小时)
6、抛光过程应保持抛光粉呈糊状,如太干,可加适量的水。
鉴别方法:看色泽、看瑕疵、看颗粒、用光照射、看玉皮等。
1、看色泽
河磨玉天然形成,质地较好者其色泽均匀纯正,含有的杂色比较少,如果所含杂色比较多,看起来比较混乱,一般是质地比较差的河磨玉。
看瑕疵
在灯光的照射下,质地较好的河磨玉可呈现出来的杂质、瑕疵也比较少,看起来比较通透,而带有大块僵白玉斑,也就是棉絮的玉花的河磨玉,其质地较差。
2、看颗粒
打灯观察河磨玉的表面,质地较好的河磨玉表面颗粒十分细小,手感光滑滋润,而表面颗粒较粗大,甚至肉眼可见的河磨玉,其质地偏差。
3、用光照射
把河磨玉放在强光下透射,会看到大块的僵白玉斑,就是俗称"棉絮"的玉花。而和田籽料则没有这种情况,光线能够均匀透射在玉石上,这是由两种石料的内在结构决定的,外皮可以作假,颜色可以作假,内在结构却不能作假。
4、看玉皮
河磨玉主要采用掏空雕法,留下大部分皮壳包裹玉芯,比如螺壳法师、石洞观音等。即使有些河磨玉刻意磨掉玉皮,做成漂亮的小件,依然能看出残皮凹凸不平的向玉肉侵蚀,而和田籽料的玉皮怎么看都薄薄的一层。
魔芋豆腐的制作方法
魔芋豆腐自己做,不难的啊,唯一品茶那里有卖魔芋粉,很便宜,买一点回去自己做。下面是做法,楼主可以参考一下。
做法一
原料:魔芋片500克 大米(或玉米)250克
制作方法:1魔芋片和大米(或玉米)浸在水中,浸时多换水清除残毒,待发胀后,再用石磨磨成浆,放入锅内煮熟,即成魔芋豆腐。
2芋浆在锅中加热时,应用木棍不断搅拌,待完全煮熟,即铲起放入簸箕摊晾,摊晾厚度不超过25~3厘米。
3摊晾后,用刀切成块状,置水中浸泡数天,并常换水,待水没有怪味时,即可食用。芋片膨胀系数为20~30倍,所以煮时锅内应放足水。
做法二
原料:魔芋块茎1千克 水3千克 碱50克
制作方法:1磨取浆液:先将魔芋块茎洗净,刮净表皮,用刀切成小块,然后置磨浆机中反复磨二次,边磨边加水,加水量约为块茎重的2倍。第二次磨时边磨边加入比鲜芋重一倍左右的碱水,碱水是按鲜芋块重每千克加碱30克,溶解于1千克水中。如果能蒸煮熟后再磨浆则质量更好些。
磨制浆液是制造魔芋豆腐成败的关键,吃水要控制适度,过稀难以成型,而成糊状,过干则影响成品率,制品口感粗硬,以能够静置成型,刀切能成块状为宜。第一次磨出后要根据稀稠状态,在第二次磨制时相应调节水量,并注意磨细。
凝固成型:成型的方法一般有热水漂煮凝固法、直接加热凝固法和蒸汽加热凝固法三种。
(1)热水漂煮凝固法:将磨好的魔芋浆液让其自然静置数十分钟,如能倒入型箱则更好。
然后分割大小适度的块状。漂煮时,先将锅中水烧至90℃左右,按每10千克水加碱20克,以作为魔芋糊在漂煮时块内碱水渗出的补偿。然后将成型切块的浆块缓缓划入热碱水中,并维持水温80~90℃。焖煮1小时左右,使其熟透凝固成具有弹性的魔芋豆腐块,以刀切开,中心部分均已凝固,不粘刀时即可。
(2)直接加热凝固法:是将磨好的浆液,经过充分搅拌均匀后,倒入大锅用火直接燃烧煮熟凝固的方法。煮制时,边煮边搅拌。待浆液全部加热达到90℃左右时,再用文火煮半小时左右,方可熟透,然后熄火冷却至用筷子一插就能立得稳当时,就可用刀在锅内将魔芋豆腐块切割成方块,再加入清水煮透,最后把它取出放入清水或连同碱液贮存。
(3)蒸汽加热凝固法:将磨好的魔芋浆液不必经过静置成型,而直接摊入铺有垫布的蒸床中,上面抹平,厚度以3~5厘米左右为宜,并让其在蒸床中略静置数分钟;然后置蒸锅上或用锅炉蒸汽,直接加热成型,待其完全蒸透、凝固成型后,起出冷却,或置清水中漂洗即可。
现在市面上有盒装魔芋精粉(另附配有标准用量的食用碱),专门供家庭自制魔芋豆腐,方法很简单,一般会做饭的朋友可以一次制作成功。一般是50克优质魔芋精粉(一级精粉或特级精粉)+75克食用碱(碳酸钠)+2000克水,做得好,可以出4-5斤魔芋豆腐,而且实惠便宜。
说到玉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还真的是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可以说华夏有多久的历史,这玉器就出现了几长时间,所以现在的学者对这个玉器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最近我看到一个问题,话说这个古人到底是怎么做玉的呢这个玉那么坚硬,古人是怎么制成的呀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最早玉和石是不分的。远古人类认为“石之美者为玉”,从石头之中将玉筛选出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金沙玉器是如何制作的王芳透露道,通过显微痕迹探索技术,他们用显微镜观察玉器上的痕迹,从而找到其制作方法。经过切割、刮蹭、锉磨、抛磨、旋截等工艺后,可以观察到工具搅动矿物集合体后,矿物晶体形成的各种各样聚集形态。他们通过在实验室还原聚集形态依次找到了制作玉器的方法,从而揭开了玉器制作之谜。
通过实验的还原,专家惊奇地发现古人单是在玉器的切割上就有好几种办法:使用柔性的麻绳、棉绳等工具,带动解玉砂间接对玉料进行加工;或使用硬性的木片、砂岩片或金属片,单向或往复双向直接带动解玉砂间接对玉料进行加工。对玉器钻空、抛光等制作的方法更是繁多。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预料分开;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现今的玉雕技法,大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方法。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
前前后后大概要经历过十二道工序,大致内容如下:
一、捣沙和研浆
捣沙研浆中,一玉工用杵将石臼中的石沙捣碎,而另一玉工则正在将捣碎的石沙用筛子将颗粒大小分类,随后用水漂去沙中的泥,之后干净的沙子被称为“解玉沙”,以备随后琢磨玉器之用。
将筛好的沙再用水泡着,泥巴之类的杂质就会随着水漂流出去了。经过捣沙和研浆的程序,就可以得到颗粒均匀的石沙。这些沙是用来解剖玉璞、琢磨玉器的,所以就做“解玉沙”、“磨玉沙”。
二、开玉
没雕琢的玉料外表常常包裹了一些粗松的石头。开玉,就是把其外表别的石头削掉。由于钢丝硬度往往低于玉石,因此,在剖开过程中,必须不断添加解玉沙。合着水的黑石沙从钢锯上吊着的茶壶中滴到玉璞上,玉工来回拉动锯子来开玉。
钢丝是割不动玉的,所以在树枝上挂着一个茶壶,壶底有洞,壶里装的是黑石沙和水,混着黑石沙的水滴,一滴一滴的滴下来,滴到玉璞上,增加了锯的锋利度,这样来回的摩擦和切割,才能把玉皮子切掉。
三、扎碢
扎碢,即是利用碢具解玉成方块或方条,经过设计、画样后,大片裁去多余玉料使玉器初具雏形。玉工坐在旋车前,旋车上架着的工具,结构颇复杂。
操作的时候,玉工的两只脚轮流踏着登板,靠麻绳牵动木轴旋转。玉工用左手托拿着玉料,抵住正在旋转的钢盘的刃边。桌子的一端放着一个盛了水和红沙的盆子,玉工就用右手去舀沙,浇在玉料上。坚硬的解玉沙,配上旋转而锋利的扎边刃,才能把玉料再切成方块或方条。
四、冲碢
利用「冲碢」这种工具,把方块或方条的玉料上,方方硬硬的转角部份,「冲」成圆这个步骤也是坐在旋车上完成的,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绕着厚钢圈(又叫做冲碢),配着和了水的红沙,慢慢冲去玉块上的方角。经过这个步骤,要雕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五、磨碢
利用「磨碢」这种工具来磨细玉器的表面。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锅」有些相似,但扎锅是薄而锐利的,而磨锅厚约二、三分。可以把玉的表面磨得细腻,发出温润的光泽。
六、掏堂
掏堂,便是挖空容器的内部。首先,用钢卷筒旋进玉器的中央,经过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会出现一根圆柱,此时就得由最富经验的老师傅振锤取出玉梃,因为如果力道不对,不是玉梃取不出来;便使整件玉器碎裂。接着,再以弯形的扁状的锥头慢慢琢磨,掏空玉器的内膛。
七、上花
上花,也就是以小形的轧碢,又称丁子,在玉器的表面磨琢花纹。不同的轧碢形式会留下不同的线条。现代玉器上花,是以类似牙医所使用的钻针。马达带动并配合活动的软管,因此移动相当灵活、随意。
八、打钻
这是对于一些要雕琢镂空花纹的玉器,所做的一个重要步骤。打钻的工具主要是弯弓和轧杆,轧杆底端镶有金钢钻。玉工坐在桌子的一端,用左手握着玉器,抵在轧杆下端金钢钻的下面,右手来回拉动弯弓,弯弓会带动轧杆一来一回的旋转,杆尖所嵌的金刚钻就可以把玉钻出一个圆洞了。战国至西汉的玉工,便十分擅于利用钻圆洞的技法,营造线条回旋转折处流利饱满的效果。
九、透花
透花,也就是镂空花纹,以「搜弓」为主要的工具。操作的时候,先把搜弓上的钢丝解开一端,穿透这个圆洞,再绑好。玉工的右手握着搜弓,一来一回拉动着,钢丝上加浸了水的石沙,就能按照玉片上画的线条来切割了。
因为一般书写作画的墨汁,是会被墨水冲洗掉的,所以玉工是用石榴皮的汁来勾画出要透雕的图案,和了水的解玉沙,配合钢丝在玉片上来回割锯时,图案仍是清清楚楚的不会被水洗掉的。距今五千三至四千二百年的良渚文化,已出现以拉线透花的玉器,发展至清代镂雕玉器薄而细,达到技法的巅峰。
十、打眼
这是专门对付像鼻烟壶、扳指、烟袋嘴之类的小而又有固定形状的玉器,要钻孔时所用的特殊技巧。因为这类玉器太小了,不方便用手拿着打钻,所以就在大竹筒中装了水,上面安装木板,木板中央挖了洞,洞的形状就和要钻孔眼的小玉器形状相同。不同形状的小玉器,要配上挖了不同形状孔洞的木板。玉工的左手握住小「铁盅」,右手拉着「绷弓」,一来一回的带动铁盅反覆旋转,铁盅下端所嵌的金刚钻,就会在玉器上钻出洞来。
十一、木碢图
木碢是磨光的碢,一般是用葫芦瓤做的,把已雕琢好了的玉器外表仔细的磨光。这时使用的工具结构是登板连系着木轴,带动一个圆形的转盘,而这步骤用的圆盘,是厚厚的「木碢」,配用的石沙硬度比较低,又称「浸水黄宝料」,大约是石英沙来细细磨光。
十二、皮碢图
皮碢是牛皮制成的,也就是在木碢的外面,包上牛皮用麻绳缝好。再藉着旋车,配上「沁水宝料」,作最后的磨光。即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具体呈现玉色。
如何抛亚光自然光:要用上15002000砂条及牛皮。
第一步:用1500的砂条把宝贝高亮处全部均匀揉搓。
第二步:用2000的砂条均匀过细,用牙刷刷洗干净。
第三步:牛皮或毛刷均匀多过多刷几遍,亚光自然光的就出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