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彩色水晶颜色的形成:
由于在熔炼高铅玻璃时加入不同的稀有贵重金属,水晶的颜色也呈现多种多样。如在水晶原料中添加锰(Mn)则得到紫色水晶,添加钴(Co)则得到兰色水晶,添加铬(Cr)则为绿色水晶,添加硒(Se)则为红色水晶,添加液态金则为金质红宝石色水晶,添加铒(Er)则为玫瑰色水晶,添加铈(Ce)则为**水晶,添加钕(Nd)则为淡紫色的水晶。其中金质红宝石色水晶为最难得的最宝贵的颜色。
2 套色水晶制品是如何制作成的?
首先,从炉中取出膏状的彩色水晶吹成一定的形状后,再放在一固定的容器里;
其次,从无色水晶炉中仍取出一定量的白色水晶置已盛置彩晶的容器里,同样方法吹出同样形状,这样就形成了外面是彩色水晶,里面是白色水晶的且二者已很好地溶解并贴合在一起的一个产品初型,或花瓶、或果蓝。利用温差将整个产品用力一敲,则外面的厚重的彩色水晶就大部分被敲掉了,只留下了紧贴白色水晶表面的均匀的一层彩色水晶。至此,产品的吹制定型工序完成,半成品出来了。
接下来将半成品转到雕刻车间进行下一道工序,雕刻后我们就会看到二色相间的彩色花瓶、果蓝等且彩色层薄、白色层厚的产品,再经过质检、筛选、分级、包装后产品出厂,套色产品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如果阁下是指人造水晶的话,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人造水晶即『高铅玻璃』,或称为『铅晶质玻璃』,即在普通玻璃(成分是二氧化硅)中加入24%的氧化铅,就会得到亮度和透明度与天然水晶类似的人造水晶。
与普通玻璃相比,主要是比重大,手感沉重;折射率大,能透射出光谱的五彩十色;硬度高,耐磨。
水晶是怎样形成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振荡风雷击”水晶生长在伟晶岩矿床和热液矿床上,当然更多的是产在热液矿床中。我们知道,在地球的深部有大量处于熔融状态的岩浆。当受到地质构造活动影响时,岩浆上升,涌入地球表层----地壳,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的改变,便从岩浆中分液出含二氧化硅的热水溶液。
随着浓度、成分等的不断变化,溶液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在一定的构造空间(晶洞)和合适的热力学条件下,二氧化硅便在溶液中自发生成晶芽。或在一定的围岩条件下发芽。一般说来,熔岩冷却凝固得越慢,所产生的晶体也就越大。
水晶的科学根据及原理----科学证明,天然水晶具有压电性(Piezoelectricity),而且天然水晶平均每秒可以释放出八百万次的震荡,这之间蕴藏着强大且丰沛的能量,并且,天然水晶经过地球动辄千万年以上的粹炼,长期与大自然间共振及互动,其正向磁场隐藏着巨大且无限的能量波。对于长期暴露在负向磁场的我们,佩戴天然水晶有助于将自身的能量频率转为更强大的正向磁场并且释放,进而影响到我们平常的生活、工作交友或学业的表现。
水晶为物理上、化学上均为甚安定之材料,其压电性性质(Piezoelectricity)及强弹性性质使其机械振动表现于电气上时,有高Q值、低动率、高敏锐性、高稳定性等优良频率特征。因此凡是要求高度精密,稳定频率之振荡器、滤波器皆须用水晶作为振荡材料。其用途如频率合成、计数、导航、导向、传真、计算机、通信、计时……等其在国防军事上的用途,更见其重要性。
水晶Rock Crystal Quartz的最主要元素是SiO2(二氧化硅),即是Quartz(石英),我们通常把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其实他们是相同元素的。石英的化学成分就是二氧化硅SiO2,属六方晶系,硬度为摩氏7级,比重为266,折光率为154—155,双折射率为00009具玻璃光泽(玻璃则无双折射率)。而常见石英多为块状体,但是偶尔也会有具良好且透明的结晶。各种水晶含有不同的微量金属,使各种水晶拥有其独特的颜色,紫水晶含少量铁、黄水晶含少量金砂石、粉晶含少量钛。而SiO2(二氧化硅)一般分为两种----低温石英及高温石英。水晶的生长温度约在550-600°C间,在550-573°C之间生成的属于低温石英,常见的水晶即属此类,其水晶簇柱是六角柱体(六方晶系);573-600°C之间生成的属于高温石英,玛瑙就是常见的高温石英。
http://bkbaiducom/view/943htm
天然水晶
基本上,水晶最主要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sio2),而「硅」(silica)也是占地球地壳组成成份约65% 以上的最主要矿物;其中,还含有各种微量的金属,所以会造成各种不同颜色的水晶;而水晶也会广泛的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共生」在一起,如云母、长石、方解石、电气石、金红石、花岗岩等等。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08毫米(mm)。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synthetic quartz),通常多切割为晶片(chips)供作电子、电脑、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约40 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厘米(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 天也就够了。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地质年龄」动则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 crystal)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輘线平行的生长纹(growth lines)。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他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他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稍后变成发晶)、火山泥灰(稍后变成幻影水晶)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请不要视为「瑕疵」。
天然水晶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生于地下形成过程需要上亿年的时间。
水晶,常常也被翻译称为石英 (Quartz) ,其实在物理性及化学性上,都是相同的东西。 基本上,水晶最主要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 (Sio2) ,而硅 (Silica) 也是占地球地壳组成成份约 65% 以上的最主要矿物;水晶的硬度介于玻璃和钻石之间。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 550 - 600 ℃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 (Hexagonal System) 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当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是每天 08 公厘 (MM) 。☆欢迎光临东海天然阁☆☆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 (Synthetic Quartz) ,通常多切割为芯片 (Chips) 供作电子、计算机、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 (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 ,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 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公分左右,即 30MM ,需要约 40 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公分 (100MM) 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 120 ~ 180 天也就够了。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幺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 这也是为什幺“地质年龄”动辄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轴线平行的生长纹 (Growth Lines) 。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它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它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 ( 稍后变成发晶 ) 、火山泥灰 ( 稍后变成幻影水晶 ) 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请不要视为瑕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