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年有一种背面为英国战神,并有ONE DOLLAR英文字样,面值为一元(繁体字)
这个可能是英国在印度发行的贸易银币。
该贸易银币严格算来属于英国本土货币体系。重2695克,成色900,国内俗称“站洋”。
是在孟买、加尔各答及英国本土铸币厂铸造的,有各自的暗记。从1895年开始发行至1935年停铸历时41年,除部分年号如1905、1906、1914—1920、1922--1924、1926—1928、1931—1933年未发行外,实际发行23个年号。版式繁多,约有61种。
各年号的加起来发行量绝对过亿,目前的市价在150一枚以上,不过目前有很多的假币,需要先辨别一下。
另外,“吉”字戊申大清银币一两,光绪34年(公元1908年)铸,孤品,系天津造币厂代铸样品,仅试铸,未流通。奉天癸卯光绪元宝一两,光绪29年(公元1903年)铸,孤品,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拍卖会上以187万美元落槌,现藏台湾鸿禧美术馆。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铸,系湖南省委托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铸样品,目前存世量不足10枚。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二番版,光绪15年(公元1889年)铸,因其“置洋文于面,体制未合”,遭到清廷大臣的非议而未能发行流通。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光绪25年(公元1899年)铸,系陕西省委托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铸样品。福建省官局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铸,目前存世量仅几枚。浙江省楷书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铸,系浙江省通过上海银行委托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铸样品,未正式铸造发行。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宣统2年(公元1910年)铸,该银币为试铸样币,仅存世2枚。
大清银币”,背面是一条栩栩如生的神龙。在中国,收藏家极其喜欢这枚钱币,因为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民间传说,“大清铜币”背面的龙,能增加一个人的气运,使其时刻在龙气的保护下,趋吉避凶。所以这枚钱币一直深受收藏家的喜爱。
1896年江南省光绪元宝银币样币全套五枚,858万元,2005年北京诚轩秋拍,内地拍场上清代金币出现的数量相当有限,且多数为海外回流品。拍场流通的丙午、丁未金币成交价较高者已超过200万元。2006年春拍,马定祥收藏的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红铜试样币估价60万至80万元,拍至209万元。同年秋拍,丙午年造大清金币样币以836万元拍出。2007年丁未年造样币在春拍中拍至112万元,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的银质试样币更拍至1904万元;秋拍此类丁未年造样币的价格也超过百万元。
宣统三年(1910)四月,天津造币总厂试铸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人认为有多种版别,如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短须龙罕见。2004年春拍,私人收藏中仅见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样币拍出176万元。2004年春拍曾以1188万元拍出一枚短须龙样币,这一币种国内仅上海博物馆藏有。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
2010年秋拍以448万元拍出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GIORGI”签字版试铸样币,迄今仍是内地成交价最高的清代银币。签字者是时任天津造币总厂总雕刻师的意大利人路易奇·乔治(LuigiGiorgi),据说是乔治签字版铸造年份最早的一种中国钱币,存世仅两枚。乔治设计、雕刻过共和纪念银币、共和纪念十文铜币、民国三年袁世凯七分脸、民国三年袁世凯侧面像、民国五年壹分及五厘铜币、洪宪纪元拾圆金币等民国币。
目前,大清银币(龙洋)的价格从2005年初的220元左右涨到了350-400元左右。
近十余年来一直风平浪静、价格低迷的银币市场,最近一年多来却风云突变,各类银元价格连续上涨,扶摇直上,成为收藏市场上惟一能够与文票及二、三版人民币收藏比肩的走红品种。
以素有银币市场“风向标”之称的“袁大头”为例,2005年以前的十多年里,民国三年、九年、十年铸造的“袁大头”的市场价一直仅为60元上下,而到了2005年年底,突然跃升至75-80元;到了2006年的三四月间,又进一步升至90—95元,与2005年之前的十多年的停滞价相比,短短的四五个月之间,已经上涨了近50%。然而,这还仅仅是开始!2006年八九月间,“袁大头”行情迅速突破百元大关,达105元左右。一般的收藏者估计,短短的10个月不到,“袁大头”已经上涨了80%,而且已经突破了百元大关,总该歇一歇脚了吧?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到了2007年的元月份,“袁大头”又亮了一手,来了个“开门红”,几乎在一夜之间飞涨至125元左右,如果品相较好,适于收藏的话,还有适当的加价;而到了3月份,又进一步升值到135元上下,而较为稀少的民国八年的“袁大头”,更是涨到180——200元之间。更加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仅仅过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即2007年的4月中旬),银币市场再来一个大的震荡,创下一个前所未有的升值纪录:民国三、九、十年的“袁大头”一口气就上涨30多元,达到165——170元的历史最高点。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已经创造历史纪录的银元价格一发不可收拾,可谓势如破竹,不可阻挡:仅仅过了一个星期,到4月21日(双休日),“袁大头”再攀高峰,达到令人震惊的200——210元(收购价180——190元),竟然突破200元大关!短短一个星期之间,竟然出现两次涨价高峰,这不仅在银币领域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在所有收藏领域,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袁大头”仅仅上是整个银币市场的一个缩影,整个银币市场目前已是全线飘红。其中有飞龙图案的各种“龙元”更是炙手可热,异常走俏,如广东、湖北、四川、“江南省”等铸造的“光绪元宝”、“宣统元宝”以及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光绪元宝”等极为抢手。天津造币总厂银币,在一年多之前,市价还仅仅200元出头,而目前已升值到近500元;我国极少以“干支”纪年(如甲辰、辛丑、乙巳等)来标注的“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全套9枚),除了标注“甲辰”(约400元)之外,其余每枚单价都在500元以上甚至上千,而标注“乙巳”和“己亥”的等干支年号的银元更是接近2000元之多,目前价格已相当于一年多以前的25倍以上甚至更多。即使多年来一直比“袁大头”还低迷的“四川军政府大汉银元”以及墨西哥鹰洋等品种,目前也水涨船高,堪与“大头”比肩。
应有价值回归和价格的必然反弹
整个银元市场前所未有地火爆,成为走俏的“绩优股”。个中缘由是什么呢?依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受国内外市场影响。作为贵重金属的白银,国内外市场近一年来价格暴涨,据悉,目前国际市场白银价为1盎司1389美元,换算成公制,为350元/克以上;而国内银价已达380元/克左右,也就是说,不计算银元的收藏价值,仅以白银的原料价来计算,265克的“袁大头”就价值100元左右,换句话来说,即使是“真银假币”的“袁大头”,都值上百元,何况还有相当收藏价值的真品呢?
二是作为贵重金属制作的银元,近十余年来,其价值长期与市场价格相背离,这本身就很不正常,就算发行较晚的“袁大头”也有90年左右的历史。我国的各类银元,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涵丰富,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集近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金融知识于一体,而部分“大头”和“鹰洋”甚至还曾经作为“中华苏维埃政府”的红色政权货币;而广东、湖北、“江南省造光绪元宝”等我国早期银元的历史就更悠久。经过解放初期国家的大量兑换,再加上一些政治运动的冲击,银元在民间的收藏已大为减少。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银元的收藏价值都是极高的。这么有收藏价值的银元长期被压制在非常低的价位上,明显与其他许多年限并不长的收藏品种如“文革”等收藏品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和整体物价水平与10余年前相比,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如果目前由贵重金属制成的、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银元仍旧维持在10多年前的60元左右的价位上,实际上,就是严重的贬值,银币价格大幅上涨,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弹簧的释放,回归它应有的价值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银元中的“龙元”等紧俏品种近年来在海内外广受青睐,市场价格不断看涨,而这些品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作为抵制外来银元如西班牙“双柱银元”、墨西哥“鹰洋”以及“站洋”、“坐洋”等的入侵,各类“光绪元宝”、“宣统元宝”等银元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银元的背面均设计有大同小异的中华龙。而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历来对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崇拜。这份情结,不论是大陆的华人和全世界的华人都一概不能割舍,所以刻有中华龙图案的银元受到普遍的青睐。而且“龙元”基本上都属于我国早期铸造的银元,存世量较低,部分已经流向海外,供需矛盾突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银元的进一步走俏。
四是随着银币市场的火爆,各方面的资金大量介入,大量收购银元者大有人在,例如北京近期就有经营者以200元一枚的新价格成千上万枚地收购,在银币市场上引起很大的轰动;据有关报道,今年6月22日—28日将在北京德胜国际文化中心举办“第十三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北京钱币市场受此推动,现代金银币、纪念币以及近代银元等呈现热销现象,收藏市场呈现近年少有的购销两旺景象,历史悠久的银元更加呈现红火势头,价位大幅上扬。
据资深银币收藏爱好者介绍,“袁大头”走俏的原因还包括:近年来一部分收藏者和农村一些地区的农民有用“袁大头”等银元作为压岁钱或者送礼的习俗,在他们看来,赠送具有保值、升值功能的银元比单纯送压岁钱更有价值。目前,市面上银元已难见踪影,在偌大的徐东古玩城里,几乎看不到银元的身影,经营者反映,经常是“刚收到一两枚,马上就被抢购一空……”这使存有银元的商家普遍存有惜售心理,一些经营银元的店铺和老板转而只收不卖,等待进一步的涨价。可以说,各地收藏市场成立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这一抢购银元的现象,还是前所未有的。目前,银元这一收藏门类已经成为收藏市场上走红的品种和收藏者争相追逐的目标。
综上所述,近一年多来银元市场出现的暴风骤雨般连续的大幅度上涨,基本上是属于银元应有价值的历史性回归和必然的反弹,以笔者之见,这种上涨势头,短期内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是如果仍旧在短期内进一步大幅上扬,并且一涨再涨,那肯定就会有人为炒作的嫌疑了,投资者对此应保持一定的警惕。虽说投资银元的风险较小,也应谨慎入市,防止盲目跟风受损,因为目前银元的价格已经处于较高的价位。但一般收藏者则不必有很多的担心,因为即使不上涨,作为贵重金属制成品的银元也能够达到保值的基本目标。
链接:
①“袁大头”全称为“袁世凯头像银元”或“袁像银元”,大多为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九年(1920年)、民国十年(1921年)发行;而发行于民国八年(1919年)的数量较少,因而其价格要比三、九、十年的高出30%以上;“袁大头”除价格高昂的“签字版”之外,还有“空心花”、“0”版等版别,由于数量较少,因此价位要高出普通“大头”一倍以上。“袁像银元”由于原始发行量很大(数亿枚),约占我国全部银币的一半以上,所以历来成为我国银币的代名词和价格上的“风向标”。
②“江南省造光绪元宝”:清顺治三年(1646年)时曾设立过“江南省”,治所在江宁府(今南京),所辖范围包括今江苏和安徽二省,至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撤销了江南省编制,设立两江(管辖江苏和江西)总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上奏朝廷,以江苏及周边地区急需大量银元流通为由,请求朝廷准奏在江宁(南京)增设造币厂,很快获准。刘坤一为了扩大江宁造银元的流通范围,同时也为了使两江总督府获得一部分铸造银元的利润,“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何不将“江宁铸造厂”改成“江南省铸造厂”?这样一来,岂不是扩大了银币的流通范围?于是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江南省”在消失近240年之后,又神奇地、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江南省造光绪元宝”的银元上,成为银元史上一桩奇闻。然而正是这套银元(全套九枚)成为我国唯一的一套以“干支”纪年法标注的银元,也正因为如此,我国银币百花园中增加了9枚身价不菲的中高档银元和难得的艺术品。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龙洋 七钱二分 背面是双龙寿字。 40W
北洋省造光绪元宝龙洋 七钱二分 背面龙边上有34的字样。 400-500
造币总厂 七钱二分 背面上方有光绪年造四字 还有就是它的龙和别的不一样 。 300-500
大日本明治二十六年 416ONE YEN900 正面是 一圆 的龙洋。 200-400
江南省造甲辰光绪元宝龙洋 七钱二分 。 100-200
江南省造壬寅光绪元宝龙洋 七钱二分 。 150-250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龙洋 七钱二分 有两种 一个正面光绪元宝两边是双花 一个是双点。 300-450
湖北省造宣统元宝龙洋 七钱二分。200-400
300元。根据古董交易市场信息,1两金可以卖到3000元人民币,1两银也就是银元宝可以卖到300元人民币,1文铜钱大约是03元人民币。所以清代的银元宝可以卖300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历十二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000左右。
按照购买力来说,清朝的一两银子能够兑换1000文铜钱,一旦米需要600到700文钱,按照现在的米价3块钱一斤,一旦米需要510块钱,也就是说一两银子不到1000块钱。
而现在的银价在35元左右,一两银子才170块钱,这样对比下来,生活成本可比古代高多了,当然清朝采用16两,采用的是10两制,所以用现在银价去比较古代是很不合适的。
实际上古代人的收入也就在一个月二两银子到三两银子之间,所以银子的购买力肯定是能远超于现在的,普通家庭月入二三两还能有结余。我们现在一家人的入按两个人八千到一万来算,银子的价值在每两3000元左右,而按照古代物价来计算比较合适的是每两银子在1000元左右。
扩展资料:
唐朝银子换算人民币: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
-清朝货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