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金条值多少钱,首先要看它的重量和成色,其次则要看它的铸造者是谁,其价值并不完全一样。民国时期的金条大多是各钱庄、银铺、银行自己熔铸,重量是根据客户需要而来,并无一定定制,常见的有10两、5两、2两、1两等,习惯上把1两重的金条称为小黄鱼,而10两重的叫大黄鱼。除了这些常见的今天外,还有用于黄金交易和国际结算中的大条标金重达70两。因此不同的金条重量差距巨大。
而且中国以前各地对于金银的成色和1两重量规定各有不同。以北京为例,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北京常见的标准有四种:标准库平、三六库平、北京库平、三四库平。其中三六库平成色为98854%,1两为373克,是所有标准中最高的。
最低的是三四库平,成色只有909%,重量也只有343克。折合成纯金的话,两者每两要相差5693842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民国时期的金条实际含金量差距可能很大,因此要算它的价值,首先就要看它的重量和成色,估算其黄金价值。
除了黄金价值之外,民国时期的金条另一个价值就是文物价值。前面说过,民国时期的金条往往是各钱庄、银铺、银行自己铸造,一般铸造者会在金条上打上自家的标记、名号、铸造者的名字和铸造时间,以示信誉。这么一来一些著名的钱庄、银铺、银行所铸造的金条,或者是特殊年份铸造的今天,就有了其文物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拍卖行所拍卖的一些金条往往远比金条按照金价折算以后的价值高出几倍。如果是一些有特殊意义的金条,甚至拍卖价格可以高出几十倍,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民国时期金条的价值不能简单而论,要根据每条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大洋即是银元,不同时期,银元的含银量不同,发行的银元大小也不同,兑换的数目自然也不一样。
1、民国初期闽省市面流通货币共分银元,台伏(捧番)、小洋、铜元、铜钱五种,而财政厅对于各征收局所收银两,先折合台伏,再折合银元,其互相兑换之市价,通用银元一元得换铜钱一千零二十二文,台伏一元得换铜钱一千文,小洋每毫得换铜钱九十六文,铜元每枚得换铜钱八文,钱庄货币兑换业务,主要有银元换铜钱。
2、1元银元换1000-1300文铜钱,最多时换3300文银元换银毫,1元银元换10个银角,每角值铜钱100-130文,兑换比值 清朝两吊铜钱(2000枚)换银1两,但市面有制钱与杂钱、纹银与次银之分,交易时按商业习惯互有“贴水”。
3、铜元进入市场以后,“当制钱十文”的铜元换铜钱10枚,“当制钱二十文”的铜元换铜钱20枚,银元进入市场以后,每元换辅币10角,换“当十”的铜元300枚,但商店兑换价格不一,市场铜元充斥时,每块银元能换到“当十”的铜元320-360枚,民国28年11月,安徽省政府规定每元法币兑换“当十”的铜元200枚,次年改为兑换100枚,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革命根据地群众利益,制定了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收兑比价,并一再延期兑换。
民国时期的金条分为大条子(10两,俗称“大黄鱼”)和小条子(1两,俗称“小黄鱼”),
按旧制1斤16两,1两=500/16=3125克,所以,“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大黄鱼”是通行的规格。
“小黄鱼”指1两一根的小金条(合今天的3125克)。
如果算大条子,4000两黄金足金,合125千克,现在一克350元左右,相当于4亿多人民币。小条子也有三千多万。
扩展资料
1946年末,上海外滩中央造币厂加铸的金条。铸成后,即陆续交中央银行空运到各地备用,以供民众兑换。金条分五钱、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数种,旧时上海俗称十两重的金条为“大黄鱼”,一两重的金条为“小黄鱼”。
一条大黄鱼有点于众不同,不是平面金板切割的,而是常见的银楼浇铸的,当时央行也将部分国库大金条委托有信誉的银楼改铸,应急市场之需求。
一般10两厂条轨字以D开头,而这条轨字以S开头,S拟代表是上海。
1946年末,上海外滩中央造币厂加铸的金条。铸成后,即陆续交中央银行空运到各地备用,以供民众兑换。金条分五钱、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数种,旧时上海俗称十两重的金条为“大黄鱼”,一两重的金条为“小黄鱼”。
一条大黄鱼有点于众不同,不是平面金板切割的,而是常见的银楼浇铸的,当时央行也将部分国库大金条委托有信誉的银楼改铸,应急市场之需求。
一般10两厂条轨字以D开头,而这条轨字以S开头,S拟代表是上海。
参考资料
——大黄鱼
您好!值钱!100年前的金戒指值钱,只要是黄金就值钱,而且不论年代长短,如果是黄金器皿有铭文的更值钱,黄金的高价值是由黄金本身贵金属性质决定的,不管是100年前还是500年前黄金都是财富的象征,是人们储存财富的首选材料、制作精美首饰、高档器皿的首选材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