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指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固定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外表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单质和化合物。在常温下大多数矿物为固体,只有极少数为气态或液态。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绝大部分是结晶质,少数是非晶质。用人工方法取得的与某些天然矿物有相同或类似特征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合成矿物”。来自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宇宙矿物”,目前已知矿物约有3000多种。
石,读音dan,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 1容量单位。10斗为1石。 2重量单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作为容量单位,1石是现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 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宋代1市斤是640克
望采纳谢谢
不同的时代都不同
在宋代,一石=97KG
在唐朝,一石=53KG
在清代,一石=28KG
在秦代,一石=109KG
升 是体积单位,1升水的质量是1 KG,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所以质量不同
''石''旧社会计量单位,一石合十斗,一斗合十升,一石合一百升,如果以大米为被测量物,一升米为一斤重左右,一石大米重大约为一百斤,也就是五十公斤左右。
计量单位“石”正确读音是shi ,不是dan 。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第一部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的字典,关于该书中石的读音,清末文字学家段玉裁注释为常只切,用今天的拼音表示是Shi 。
《古今韵会举要》 卷二十八入声 (元) 黄公绍、熊忠撰
汉志十斗曰石凡称硕(shí) 者,言其量也。
《正字通》 卷七 (明) 张自烈撰
„„又石与儋(d àn )别,(汉书)蒯通传:守儋石之禄。注:儋小罂受二斛,南史刘毅家无儋石之储,俗讹呼石为儋„„
《霞外攈屑》 卷九小栖霞说稗 (清) 平步青
第五回每家两石。俗书担字作石,因误为石。
《康熙字典》是官方权威字典,其中“石”没有dan 的读法。可见石作为计量单位,直到清朝其正确读音还是shi 。
但是,把石误读为dan ,古已有之。原因是一石为120斤,与一个成年男子所能挑动的份量“一担”相若,在文化程度不高的劳动者和商人阶层,出现了“俗讹呼石为儋(担)”的现象,到了民国时以至于很多人担石不分了。由于某些字典把计量单位的石标注了dan 音,这一错误便借着字典的权威广为流传。包括今天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也都因袭了这一既成事实,采用了d àn 音,同时也承认“在古书中读shí,如‘两千石,万石’等”。
有人说dan 是现代普遍的读法,shi 是古代的读法,我们作为现代人应该采用现代读法。这个说法是没有道理的。正因为shi 是古代读法,而现代人又不再用石作计量单位,我们才更应该读shi ,以尊重“石”的原义。dan 的读法不过是以讹传讹的结果,不仅使读音变得烦琐,还混淆了石和担的概念,不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承。
石,读音dan,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 1容量单位。10斗为1石。 2重量单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作为容量单位,1石是现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 以下摘自《关于古代粮食钟亩、石的问题》 “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 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