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文言文

三戒文言文,第1张

1 三戒古文翻译

三戒(并序)(〔唐〕柳宗元)题解这一组三篇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

题名“三戒”,可能是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意。文前的小序,已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

作者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在当时很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普遍意义。三篇寓言主题统一而又各自独立,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语言简炼而又刻划细致、传神,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1〕,而乘物以逞〔2〕,或依势以干非其类〔3〕,出技以怒强〔4〕,窃时以肆暴〔5〕,然卒迨于祸〔6〕。有客谈麋、驴、鼠三物〔7〕,似其事,作《三戒》。

原文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8〕,得麋麑〔9〕,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10〕。自是日抱就犬〔11〕,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12〕,抵触偃仆〔13〕,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14〕,然时啖其舌〔15〕。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黔之驴 黔无驴〔17〕,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18〕。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19〕,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2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21〕,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22〕,畏日〔23〕,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24〕;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25〕。仓廪庖厨〔26〕,悉以恣鼠〔27〕,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28〕,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29〕,夜则窃啮斗暴〔30〕,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31〕,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32〕,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译文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

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

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

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黔之驴 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

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得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拼搏。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

老虎见了大喜,心中计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

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

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

2 文言文 中 的译文

《临江之麋》译文: 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

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

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缉恭光枷叱磺癸委含莲,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

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

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3 柳宗元的"三戒" 三篇文言文

作者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

请好评

~在右上角点击评价,然后就可以选择满意,问题已经完美解决了。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不要追问的形式发送,另外发问题并向我求助或在追问处发送问题链接地址,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祝学习进步!

4 柳宗元的《三戒》序的译文

原文: 吾?a?菏乐耍恢ٍ萍褐荆宋镏眩? 或依?菀愿善浞穷?,或出技以怒??,窃?r以肆暴,然卒迨於?。

有客?麋、驴、鼠三物,似其事,做三戒。 =========================================================== 翻译: 我始终???世上的人,不知道追求自己的本源,?s?{藉著一种 事物放纵起?恚河械囊勒?萘Ω深A不是自己的同?,有的显露自己 拙劣的本领,激怒了??有力的人,有的一有?C?退?o忌??地任意 作?y,然后,到头?磉?是招?砹舜蟮?。

有客人告诉我麋、驴、鼠三 ???游锏墓适拢蜕厦嫠f的?O?橄嗨疲冶??了这篇三戒。 。

5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1、(1)年轻时,血气未稳定,要警惕的是贪恋女色;

(2)到了老年时,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的是贪得无厌。

2、人应该要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采分点或关键词

1、(1)年轻时, 血气未稳定 ,要警惕的是贪恋女色;

(2)得:贪得无厌。

2、据年轻和年老的“戒”的对比:色、得,可以分析出来他的观点就是无论年轻或是年老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6 文言文《临江之糜》:临江之人畋,得糜麑

[编辑本段]寓意

本文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写《三戒》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讽刺了社会上的三种人按作者在"序"中所说,"临江之麇"所讽刺的是"依势以干非其类",就是倚仗他人势力求得与对方要好的那种人"至死不悟"四个字,既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也勾画出麋的可怜与可悲这则寓言故事在写法上突出的是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写出犬吞食弱者的本性;"外犬见而喜且怒",用拟人的笔触刻画犬的心理活动

7 戒的古文意思有那些

戒 jiè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2) 同本义 [guard against]

戒,警也。——《说文》

岂不日戒。——《诗·小雅·采薇》

以三年之戒。——《礼记·曾子问》

基浇能戒之。——《左传·哀公元年》

息民不戒。——《国语·吴语》

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知足以自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戒慎(戒备谨慎);戒书(用来自我警戒的文字);戒旦(警告天将破晓);戒守(警戒守卫);戒命(禁止某些行为的命令);戒戢(警介禁止);戒诗(自我警戒的诗)

(4) 通“诫”。告诫 [warn]

主人戒宾。——《仪礼·士冠礼》

三保戒团众。——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戒勉(告诫勉励);戒约(告诫约束);戒谕(告诫;训导);戒朝(告诫无将明)

(6) 留神,当心 [be careful;caution]。如:戒口(慎言);戒火(慎于用火);戒谨;戒慎

(7) 预备;准备 [be ready]

既种既戒。——《诗·小雅·大田》

(8) 又如:戒装(准备行装);戒辖(准备车辆)

(9) 登程,出发 [start]。如:戒行(登程,出发上路);戒途(出发,准备上路);戒程(登程,出发上路);戒道(登程,出发上路)

(10) 戒除 [abstrain from;give up;stop]

戒奢以俭。——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1) 又如:戒杀(戒除杀生);戒脱(戒掉);戒绝;戒诗(戒除做诗);戒烟;戒酒

(12) 告请;约请 [invite]。如:戒期(定期);戒速(谓事先告知,再届时邀请);戒食(约期共食;招宴)

(13) 斋戒 [fast]

圣人以此斋戒。——《易·系辞》

戒及宿之曰。——《周礼·太史》

七曰戒。——《礼记·礼器》

词性变化

◎ 戒 jiè

〈名〉

(1) 警戒之事 [warning]

君子有三戒。——《论语》

(2) 戒指的简称 [ring]。如:钻戒(镶钻石的戒指)

(3) 佛教的教规惩戒。梵语Sila的意译。指必须遵守的各种准则,防非止恶的规范 [Buddhist monastic discipline]。如:戒定慧(佛教用语。指持戒、禅定和智慧,为佛家三无漏说);戒体(佛教用语。受戒的比丘内有防非止恶的自治力,而且始终符合戒律的要求,身心完全清净)

(4) 用于告戒的一种文体 [style]。如:戒书(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5) 通“界”。界限,分界 [border;limit]

星茀于河戒。——《史记·天官书》

江河为南北两戒。——《新唐书·天文志》

8 曾国藩经典语录文言文曾国藩的经典语录文言文是怎么样

曾国藩六戒为必读知识点。可以说读懂曾国藩的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1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2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3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4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5 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9 求一些有关于戒或者诫的古文古训古言

古训:

1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3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4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9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10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11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3 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1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6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17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8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9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20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2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进。

22 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23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爱子女之心敬父母。

24 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

25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戒jiè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烟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斋戒

准备:戒途。戒装

古同“界”,界限

笔画数:7;部首:戈;笔顺编号:1132534笔画顺序:横横撇竖折撇捺

详解

戒jiè动。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同本义〖guardagainst〗戒,警也。

《说文》岂不日戒。

《诗·小雅·采薇》以三年之戒。

《礼记·曾子问》基浇能戒之。

《左传·哀公元年》息民不戒。

《国语·吴语》怵然为戒。

《庄子·养生主》戒之慎勿忘。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知足以自戒。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又如:戒慎;戒书;戒旦;戒守;戒命;戒戢;戒诗通“诫”。告诫〖warn〗主人戒宾。

《仪礼·士冠礼》三保戒团众。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又如:戒勉;戒约;戒谕;戒朝留神,当心〖becareful;caution〗。如:戒口;戒火;戒谨;戒慎预备;准备〖beready〗既种既戒。

《诗·小雅·大田》又如:戒装;戒辖登程,出发〖start〗。如:戒行;戒途;戒程;戒道戒除〖abstrainfrom;giveup;stop〗戒奢以俭。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又如:戒杀;戒脱;戒绝;戒诗;戒烟;戒酒告请;约请〖invite〗。如:戒期;戒速;戒食斋戒〖fast〗圣人以此斋戒。

《易·系辞》戒及宿之曰。

《周礼·太史》七曰戒。

《礼记·礼器》戒jiè名警戒之事〖warning〗君子有三戒。

《论语》戒指的简称〖ring〗。如:钻戒佛教的教规惩戒。梵语Sila的意译。指必须遵守的各种准则,防非止恶的规范〖Buddhistmonasticdiscipline〗。如:戒定慧;戒体用于告戒的一种文体〖style〗。如:戒书通“界”。界限,分界〖border;limit〗星_于河戒。

《史记·天官书》江河为南北两戒。

《新唐书·天文志》戒备jièbèi〖guard;beontheslert;takeprecautions〗警惕防备以应不测敌人戒备森严戒尺jièchǐ〖ferule;teacher'srulerforbeatingthestudents〗旧时老师用以责打学校儿童的用具戒饬jièchì〖admonish〗告诫戒饬将士戒除jièchú〖giveup〗改掉不良嗜好戒刀jièdāo〖Buddhistmonk'sknife〗僧人所佩带的刀,戒律规定只准割衣物用,不许杀生戒忌jièjì〖toboo;avoid〗犯忌讳的言行对忌讳的事情存有戒心戒骄戒躁jièjiāo-jièzào〖avoidconceitandimpetuousity;guardagainstarroganceandrashness〗要避免和戒除骄傲自满及浮躁的思想作风戒酒jièjiǔ〖abstainfromwine;leaveoffdrinking;stopdrinking;onthewagon〗∶按照誓约或决心戒除含酒精饮料地我确实喝酒但是我现在马上就戒酒〖teetoal〗∶主张或实行不喝酒〖Rechabitism〗∶勒卡布戒酒会会员的实践戒绝jièjué〖abstinence〗彻底戒除吸烟有害,还是戒绝为好戒律jièlǜ〖religiousdiscipline〗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戒慎jièshèn〖vigilantandprudent〗警惕而审慎自不戒慎。

《广东军务记》戒坛jiètán〖placetoattainthefullstatusofamorkoranun〗僧徒受戒的场所戒条jiètiáo〖precept〗戒律戒心jièxīn〖vigilance〗警惕戒备之心存有戒心戒严jièyán〖enfocremartiallaw;imposeacurfew〗∶国家遇到非常情况时在全国或局部地区采取严格的警戒措施。如增设警卫,加强巡逻,组织搜查,限制交通等从本月10日起对该城实行戒严〖guardagainst〗∶警戒;戒备戒严令jièyánlìng〖martiallaw〗宣布实行戒严的命令戒指jièzhi〖ring〗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做成的小环,常镶有宝石,戴在手指上作为装饰品、纪念物或护身符,或用作印章钻石戒指

出处

[①][jiè][《__》古拜切,去怪,_。]防备;警戒;鉴戒。准备。登程,出发。告戒。戒除。在指应该戒除的事。戒慎,谨慎。斋戒。梵语_īla的意译。指防非止恶的规范。用于告戒的一种文体。敕令,命令。告请;约请。戒指的简称。如称镶钻石的戒指为钻戒。参见“戒指”。通“届”。至,到。通“界”。分界,界限。通“_”。击,擂。参见“戒鼓”。

卯集中戈字部戒;康熙笔画:7;页码:页412第05〔古文〕唐_古拜切集___正_居拜切,音介。_文警也。_·大禹_警戒_虞

又_也。_·大禹_戒之用休

又告也。__·士冠_主人戒_。_告也。聘_戒上介亦如之。__命也

又___也,具也。又_也。易·萃卦戒不虞。__不虞也

又易·___人以此_戒。_洗心曰_,防患曰戒。朱子·本_湛然_一之__,_然警惕之_戒

又守也。周_·夏官·掌固夜三_以_戒。___鼓行夜戒守也。又司_法鼓夜半三通,__晨戒

又通作_。易·__小_而大_。前_·___前_覆,後__

又_界同。史_·天官_星_於河戒。又唐_·天文志江河_南北_戒

又__叶居吏切,音_。六__不常戒,_三_失其_

又叶_力切,音亟。_·小雅_不日戒,_狁孔棘。考_:〔易·___人以此_戒。〕_照原文_改_。〔司_法鼓夜半三通,___戒。〕_照原文_戒改晨戒。

卷三部编号:1758戒,[居拜切],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450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