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很多俗称里带“洋”字的东西都来自海外,比如洋火、洋钉等等,银元也不例外,因为最早是从海外传入,所以叫做洋钱,后来因为银元之外还有辅币银毫,所以用大洋和小洋两种叫法予以区别。中国古代主要是以铜钱为货币,直到自明代以后,白银大量流入,使用日渐增多,白银才逐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在明清两代,白银在日常使用时是采用以重量来计算其价值,货币单位就是重量单位两、钱、分等。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外形,也没有统一的发行机构,随便哪家银铺就可以自己熔铸银锭当货币使用。而平时使用的银锭有元宝型、银块、银条等各种形状,甚至在使用时还可以直接分割,把一个银锭切成若干块使用,或者是把若干个小银锭熔铸成一个大银锭使用。这种方式固然方便,但是弊端也很明显。
传统的银锭因为银铺可以自己熔铸银锭,那么因为各家银铺的工艺、手艺不同,所以银锭的成色就有很大区别,根据留存于世的银锭来看,成色到的接近99%,而成色差的则只有90%左右。所用日常使用时还需要查验银锭成色,然后进行折算,才能确定其实际价值,非常不方便。
传统的银元宝在明代,随着和海外贸易的增加,西方所铸造的银元逐步流入中国,开始银元被叫做番饼,番就是外国,饼是说它的形状。因为银元大小、重量、成色固定,使用比传统的银锭方便,所以很受欢迎,后来就被叫做洋钱,根据其上面图案,还有各种别名。像最早流入中国的银元,是万历年间时期,西班牙在殖民地墨西哥铸造的西班牙银元,当时俗称之为本洋。此外还有一种有两根柱子图案的西班牙银元,民间俗称为烛台洋或双烛洋,而荷兰有骑马持剑人像的银元,则被称为马剑洋,还有墨西哥独立以后铸造的鹰洋等等。
清代的银元,因为有龙的图案,所以也叫龙洋银元使用要比银锭方便,所以清朝后来也自己铸造银元,因为上面有龙的图案,所以被叫做龙洋。而在银元之外,还有作为辅币的银角,最早是广东在1890年铸造了5角、2角、1角、5分4种银角,后来各省也有发行。因为银角比银元小,所以习惯上就把银元叫做大洋,而银角则叫做毫洋或是小洋。
银角,俗称小洋或毫洋
“银元”早期在上海,叫做“银饼”,这是咸丰六年(1857)上海富商私家所铸造的。这些富商都是经营“沙船”生意的。所谓沙船,是十丈有余的木杆大帆船,由北方运盐到上海,由南方运黄沙到北方。这种黄沙混合了石子和泥土,叫做三合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种沙船厂,雇用员工数以百计,每月发工资时,免得称量碎银引起争执,所以就由富商王永盛(即王信义沙船厂)、郁深盛(即郁子丰沙船厂)等自铸银饼,规定每一饼有白银五钱。银饼是用手工打成的。这 后来墨西哥的银元(俗称墨银)流入中国,这是用机器铸造的,分量更准确。外国人到中国来购买物品,都使用这种银元。
银元每一个,是用白银七钱三分铸成,库秤是七钱二分,银质最标准的是墨西哥铸成的,上面有一只“鹰”,所以又称为“鹰洋”,因是外洋运来的,文人笔下称为“番饼”,民间称做“洋钿”。一部分文人甚至把一块钱称做“番佛一尊”。足见当时一般人对银元的重视和膜拜。
鹰洋在清朝时已普遍流行,大清帝国在光绪年间大量铸造了多种银元,上面有一条龙,称为“龙洋”。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秉政,又铸造了一种银元,上面有很大一个袁世凯的头像,所以后来民间将这种银元称为“袁大头”,简称“大头”。上述数种银元,在同一时期等价使用。
在100年前,能有1块银元流通,就觉得十分有钱了
《三毛流浪记》那个年代用的钱是银元和法币。
《三毛流浪记》是根据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漫画改编作品,由虞戡平执导,AU Dai、卡萨伐等主演的剧情片。
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侮,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三毛流浪记动画版》:讲述三十年代上海滩成为了各阶层人物实现淘金梦的摇篮,三毛——一个瘦弱可怜、四处流浪的苦孩子就生活在这样一座灯红酒绿的大都市里。一天以捡烟头换钱充饥的三毛与同伴小癞子一同来到大娱乐场七重天附近,却意外得到了粮油大亨吴子福的慷慨施舍;随后吴子福于当晚神秘坠楼昏迷不醒,而吴子福与三毛的关系以及三毛的身世引起了新光日报记者侯逸文不择手段的追踪调查。为了声张正义三毛结识了好朋友小芳,随后经历了擦鞋和卖艺的苦难生活。揭示了当时黑暗,人心冷暖自知的社会背景,引人深思。同时也呼吁当今社会的人们献出能奉献的爱与关怀,让它们汇聚起来,成为温暖的阳光去照耀那些处于社会黑暗下层人们的生活。
1914年推出的国币条例,确定以银元为中华民国货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中国国内的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无法持续,且国内的货币发行杂乱不堪。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中国白银的货币历史
在我国,白银作为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平淮书》里记载:“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黄是指黄金,白是指白银,赤就是铜。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用白银了。先秦银质贝币与春秋楚国的银布币等出土已经被考古学界所认同。
中国货币史上正式以白银作为交易货币是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前119年),武帝为抑制豪门大族的巧取豪夺和求得文景盛世再现,于是改革币制,采用了“白金三品”币作为国货。“白金”的面值分三等,圆形的龙币值三千钱;方形的马币值五百钱;椭圆形的龟币值三百钱。而我们所讲的这种“白金”其实就是银锡合金,其中白银的含量比锡少,这种白金货币的流通前后只有二年就被废除。尽管如此,“白金三品”是中国见之于史书的最早银币,也是第一次在币面上铸出图案的银币。嗣后,新朝王莽颁行“宝货制”,也铸过“银货三品”,但只是昙花一现。
五代时,白银已被使用在进献、输入货物、纳款、行贿等领域,每次用银的数量也相当巨大,但只随便铸成银铤、银锭、银饼等形式,以其自身的重量参与流通。
到了宋代,除“交子”纸钞和铜钱、铁钱外,白银也被作为货币使用,当时的白银货币有碎散的,也有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五十两,甚至千两,其中比较多的是束腰形长条银块,个别也有方形、圆形。
到了金、元时期,白银被更为广泛地使用。金代的“承安宝货”银铤,从一两到十两分为五等,这是我国用法定计数银铸币的开始。元代更进一步确立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不久,开始铸一批每枚重五十两的银元宝。元宝的名称虽在铜钱上用过,但白银铸的元宝,却是“元朝宝货”的意思,银锭称元宝即从元代开始,以后“元宝”成为固定的代名词。
白银的广泛流通
明初,为了推行大明宝钞,明政府曾明令禁止用金银交易。据《明史·食货志》载,洪武八年(1375)“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以金银易钞者斩。”但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市场对白银的需求增加,明政府逐渐解除了禁银规定。开放银禁后,部分官库贮藏白银便随着支付官俸和军饷而被投入商品流通,从而使官库存银变成活银。
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当年明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后,由于受条件限制,北京官员的俸禄仍要在南京支付,负责经办的人员“将各官俸米贸易货物,卖贵贱酬,十不及一,朝廷虚废米禄,各官部得实惠。”到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户部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决定将江南租赋改成白银、布帛等物品运往北京发放官俸,次年又将苏州、松江、常州存留的近73万石粮食也折换成白银给官员发放俸禄。明朝政府的这些决定,使白银成为当时中国官方认定的合法货币,从此以后,中国各朝代的财政收支也逐渐转向以白银为主的货币支付方式。
随着经济贸易的扩大和发展,国内白银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因为世界各国的金银比较不同,外国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更使得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广泛流通。
万历年间全世界兴起开矿热潮。明政府因自身白银需求量增加,便在国内大兴开矿,从而使国内白银产量有所增加。明朝中叶以后,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也使外国白银不断流入我国。其中由西班牙人经菲律宾运入中国的美洲白银,仅隆庆五年(1572)到明末的七八十年间,就达4OO0多万库平两。
嘉靖年间,我国的金银比价为一比六到一比七之间,而日本由于白银增产,金银比价是一比十。受利益驱使,日本白银从不同渠道被大量运往中国,因为从日本运银到中国可兑换更多黄金。葡萄牙人为了能够从日本与中国的白银差价中谋利,曾从澳门把中国的丝绢运到日本售取白银,然后折回澳门购买中国丝绢,以便去日本换取更多的白银。另外,美洲的白银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商人对华贸易、菲律宾华侨对祖国的贸易,以及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等也有许多白银输入中国。通过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贸易往来,国际市场的白银在明朝后期被大量地运往中国。
外国白银的大量输人,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制度的演进,但是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白银货币之间无固定比价,并且各自计价流通,各种形状和重量的银块出现在货币市场上,因此使中国本就繁杂的货币体制更加无序和混乱。
从银两到银元
清朝初期,白银成为中国当时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在政府的财政收支和国内外工商贸易的交往中,绝大多数经济行为都是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民众以拥有白银作为财富,金融机构以白银为库存,银行间结算也以白银为标准。
在当时,中国的茶叶、生丝和陶器等商品对外国人很有吸引力,而当时中国货币市场上习惯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因此很多外国商人都用满船的银元到中国购买满船的中国商品回去。因为中国当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很少购买国外的商品,所以白银一直都是净流入到中国的。
当时流人中国的外国银元种类很多,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英属地银元、日本龙洋等,其中西班牙本洋是流人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据东印度公司记录,康熙二十年(1681年)到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153年中,输人中国的银元和生银块有7000多万两,其中大部分是由东印度公司输入的。本洋是由世界上产银最丰富的墨西哥铸造的。由于墨西哥是西班牙的属地,而且币面上刻有双柱形和西班牙皇帝像(查理第三、第四),所以人们把墨西哥本洋误认为西班牙银元。墨西哥鹰洋是墨西哥独立以后铸造的银币。因币面花纹刻有鹰,俗称鹰洋,世面上误作英洋,我国北方又名正英。这种洋钱的质量比其他外国银元纯,银色为90.3‰ ,一般按九成四计算。英属银元在中国流通的有两种:一种是1866年至1868年间由香港造币厂铸造的,另一种是1895以后由印度造币厂制造的。龙洋是日本明治时代通用的银元,定名为“圆”,因币面刻有龙纹,俗称龙洋或龙番。
外国的银元制作精美、分量标准,且便于计枚核值,非常收中国民众的欢迎,外国银元在中国的货币市场不断扩大。为了减少外国银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清政府最终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式设置钱币制造局,决定自己铸造计量标准、受国民欢迎的中国银元。清政府清朝在铸造银元时,基本沿用明朝的铸钱习惯,并对本朝所铸的铜钱通称为“制钱”,以区别于早先使用的“古钱”。
当时中国铸造的银元都是白银含量很高的,这又让外国商人发现其中的暴利空间,他们用银元与中国进行交易时,用含纯银九成左右的洋元兑换中国铸造的“十足”纹银,然后运往外国投机取利。外国资本主义者以浮价掠夺的纯货币交易对中国经济进行资本侵略。加上当时的外国银元与中国自铸银币都有自己的计价标准和流通范围,彼此之间没有固定的比价和汇率,这就使得我国当时的货币流通市场及其混乱繁杂。
清朝后期,由于鸦片贸易、条约赔款以及关税和盐税主权丧失等因素,我国白银开始持续地外流,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使得国内的白银少而昂贵,以白银表示的物价下降,以制钱表示的物价上升。白银外流造成的银贵钱贱,加重了国内民众的负担,使中国农业和手工业受到严重损害,而且由于赋税减少和国家岁人下降,清政府开始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清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便大量增收关税和厘金。由于过度增发无法兑换的流通货币,结果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是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都受到严重的冲击。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为巨额赔款和世界银价持续下跌的双重打击下,中国货币机制的运行更加混乱无序。为了挽救颓败的经济状况,我国的士大夫和经济学者多次上书光绪皇帝,倡议改革现行币制,以维护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他们建议在北京设立铸造银钱的总造币厂,统一发行新式银钱;国内所有上缴款项,均用所发行的新式银币;部库省库的岁人收支,必须遵守国家统一规制,不许巧立名目擅自征收;设置中央财政处,专门监督新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使用,并负责整顿国家财政及币制。
在这些有识之士整顿中国混乱币制的努力和倡议下,清政府多次下令统一货币流通单位,尤其是两、元并用的货币计价单位,以解决严重阻碍中国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易的货币体制。为了统一币值,清政府一度在用‘两’还是用‘元’之间来回变更换计价单位。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由度支部颁布币制则例,规定国家货币统一采用‘元’单位制度,才暂时结束了中国货币史上两、元并用的混乱局面。
银本位制度确立与废除
辛亥革命前夕,外国银元大量流人中国货币市场。到1910年,在中国市场流通的外国银元已达l1亿元左右,其中墨西哥鹰洋大约有4万元,占三分之一左右。当时在中国流通的货币除了白银、制钱、银元、铜元等金属货币外,还有清政府户部、官银号、各地钱庄、票号发行的信用货币,以及外商银行和中国自办银行发行的各种纸币。加上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和频繁的战乱,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货币机制由于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长期不统一所造成的混乱局面。
1914年,北洋政府为了整顿货币体制,加强国家财政能力,实行了货币体制改革,并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条例同时规定,凡在中国境内从事经济贸易等商品交易活动时,必须以新铸造的银元为交易手段。随后,为了便于收兑各种龙洋改铸新币,又将一元银币的成色改为八九。白银成为我国的本位货币,暂时结束了中国混杂的货币流通局面,使中国近代币制暂时达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1914年12月,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首铸新版银币,其正面刻有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刻有嘉禾纹饰与币制值,俗称“袁大头”,铸有一圆、二元、二角、一角、五分等币值。因为新银币的币型统一花样全新,重量成色比较准确,又易于识别,很快在全国推行。在1914年至1921年间,这种新币种曾多次铸造。由于新币种流通数量非常可观,成为当时中国流通货币中最重要的币种。
1914年的国币条例虽然确立了我国的银本位制度,但当时国内外的经济贸易还是以银两、银元同时并用,本次币制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混乱的货币流通局面。到了19世纪末,西方各国工业国家纷纷放弃白银的货币作用,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重要的以银为本位的国家。
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萧条。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发展国家经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度,实施纸币流通。当时,西方列强为了转嫁国内危机,便把本国过剩的资本和商品以黄金为计价单位大量输入中国,这对使用银本位的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打击。由于国内货币市场由于银、铜、金的同时流通的局面更加混乱,国内强烈要求“废两改元”,统一币制。而当时国民政府尝试引入的金本位制度在国内行不通,不得不放弃。
1933年3月,在国内经济专家、学者反复争论与商讨之后,国民政府下令施行“废两改元”货币改革。法令中规定所有用银两征收的税款及关金,一律改为银本位币,其他各项以银两实行的收支,也都改用银币。此次改革虽然结束了中国两、元并用的货币制度,使银本位被正式确立为中国的货币单位。
1934年起,在西方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币制、美国人为抬高白银价格后,国际银价急剧上涨。国际市场银价的持续上升,给使用银本位货币体制的中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为了彻底摆脱国际银价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影响,挽救濒临破产的货币金融体制,国民政府最终于1935年11月3日实行法币政策,规定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但流通领域禁而未绝。全国解放后,人民政府按一定比价收兑银元,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宣布银元不再流通,以银元作为货币的历史从此结束。
下面介绍下清代的银元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吉林机器局开始铸行“吉林省造光绪元宝”银元。从光绪二十五年起,吉林银元的币文增加了甲子纪年,相继有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中心图案有万年青、太极图等多种版别,光绪三十四年,又出现两种新版别,一种是中央满文“大清”,另一种正面中央有阿拉伯数字,一元是“11”,二角是“2”,一角是1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户部在天津筹建制造银钱总厂,于光绪三十一年建成,改名为“造币总厂”。同年七月,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在制造银元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币的主张,进入20世纪,兴起了关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这种币制以黄金定价格标准,但国内实际流通的是银元,银元按黄金价值流通,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在金本位制尚无实行条件时,当时普遍主张先实行银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产生了货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有人主张银元重一两,有人主张重七钱二分,即以元为单位。
在此期间,天津造币总厂制有币面标为光绪二十九年的户部光绪元宝试样币一套,面值一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共五等币值。湖广总督张之洞此时极力主张银元重一两,在湖北开制了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银币,重库平一两,背面为双龙戏珠图,此币有少量进入市场流通。
由于“两元之争”一直没有结果,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试制了一套户部丙午中字大清银币,面值一两、五钱、二钱、一钱共四等;光绪三十三年又试制了一套丁未大清银币,面值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共四等。户部所制的这几套银元,制作都极精美,有标准币之称,但都未正式发行。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天津造币总厂制造光绪元宝银元一套,币面计重为:库平七钱二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共三等币值,回复到了币面看似计重,实际当作一元、二角、一角流通。这是光绪年间清朝中央政府制造发行的仅有的一套银元。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有些省开始制造宣统元宝银元,宣统二年颁布《币制则例》,规定国币以圆为单位,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造币总厂还根据《币制则例》规定,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试制大清银币,主币的蟠龙图案版别很多,计有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及签字版等版别。
中国利用金银作为货币可以上溯到商朝甚至更早,不过那时候使用不广泛。在战国时期,金银作为货币使用范围更加扩大,在目前考古发掘中就有统一质量的楚国金爱。 但这都只作为贵重货币使用,是财富的象征。广泛使用的是铜质货币。一直到宋朝才有银元和金元的出现。在明朝,白银获得了价值尺度的地位,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铜钱作为普通货币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此时,白银黄金只是作为称量货币。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6-0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